西蒙·阿姆斯特尔:顺其自然

HD中字

主演:西蒙·阿姆斯特尔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西蒙·阿姆斯特尔:顺其自然 剧照 NO.1西蒙·阿姆斯特尔:顺其自然 剧照 NO.2西蒙·阿姆斯特尔:顺其自然 剧照 NO.3西蒙·阿姆斯特尔:顺其自然 剧照 NO.4西蒙·阿姆斯特尔:顺其自然 剧照 NO.5西蒙·阿姆斯特尔:顺其自然 剧照 NO.6西蒙·阿姆斯特尔:顺其自然 剧照 NO.13西蒙·阿姆斯特尔:顺其自然 剧照 NO.14西蒙·阿姆斯特尔:顺其自然 剧照 NO.15西蒙·阿姆斯特尔:顺其自然 剧照 NO.16西蒙·阿姆斯特尔:顺其自然 剧照 NO.17西蒙·阿姆斯特尔:顺其自然 剧照 NO.18西蒙·阿姆斯特尔:顺其自然 剧照 NO.19西蒙·阿姆斯特尔:顺其自然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How It all works out just in the right way

I've seen simon in Never Mind the Buzzclocks a few years ago. Back then there weren't so many videos on the Internet and I only vaguely remember him as the thin guy with the cute awkwardness.

It's not until my favourite blogger April recommended him that I find out this Do Nothing video on bilibili.I opened it up this morning and literally can't stop watching it. After the binge watching, I now offially announce that simon is my new favourite English cutie pie, the one before him was Mika the singer.

Anyway, the thing simon said about that the past is all your own story, you can't expect to change others and live in your ideal world happily ever after. The only thing you can change is yourself and your perspective on others. Totally on board with that.

I, too, is disabled humanbeing in social communication. There are always the uneasiness in me worrying about How to talk to others and appear normal to other. But I am still an introvert in the end. And I think I'm OK with that, even happy about it.

 2 ) 看着他就像看着自己

【写于2015年,从lofter搬过来】

一切开始于simon关于ben的那场著名暗恋,然而之前我一无所知,包括simon这个人。

看了一个八卦贴,说到他在自己的stand up show里说的那个喜欢的男演员就是Ben,一场各种心酸的暗恋,我只是出于好奇搜了他的show来看。

的确关于that actor的种种描述:瘦,病态美,脆弱,腼腆都非常符合Ben,然而本来只是追求八卦的我却因为看了这场show而喜欢上simon。

这一场do nothing,时刻充满着simon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充斥着他真实生活的反映:不善交际,多虑,害怕被拒绝,许许多多的尴尬,却又有许许多多智慧的总结。看着他就像看着自己,我觉得他就是世界上的另一个我(甚至对于喜欢脆弱瘦削的人这一点我都觉得很像)。以致于这场秀引起太多的共鸣和感慨,就如同那个很有名的评论一样,你必须笑,否则会哭出来。因为太真实,太感同身受,那些尴尬和不安全都是自己经历过的。于是就像simon自嘲的说出来一般,自己只能自嘲地笑出来,否则怎么办呢。

后来还看了一个simon的采访,问他为什么能把这些让自己抑郁的事拿出来说,他说说出来是让自己释放的一个过程,然后就不那么抑郁了,而且观众听了会觉得好笑,那么也会少一些抑郁。

觉得能看到simon的show真好,会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人跟自己一样经历着这些乱七八糟的情绪,但他却会让你感觉好一点,然后自己也会变得好一点。

 3 ) "It's not a funny ending, is it?"

一开始,Simon Amstell展示了自己,一个脆弱的,慌张的,神经质的人。然后这个形象渐渐隐去了,他不再提及自身,把重点放到他的感受上去。作为讲述的前提,也是他的自我介绍,那个形象我们仍然记得,他会在洗脸池前面哭泣,会在行动时不停质问自己。有熟悉他的人,在这时应该明白要忘掉印象里的那个Simon Amstell,记住眼前的这个人。

他说起恋爱,谈到曾爱上一个自己创造出来的人,把自身的负面变成正面加到那个理想上面,再得到治愈。“我意识到我的理想型就是我,但更好一点。所以我只要找到一个更好的人,他的理想型应该是一个更差更差的自己。”

这是个很有深意的结论,他提到的自己对瘦弱的人的偏爱,对脆弱状态的痴迷,可视为这个结论的延伸,他的自卑和敏感可以作为这个结论的印证。

然后他说了可能是这次演出里最重要的一个故事,他对某个演员(Ben Whishaw,此人也是他造物的原型之一)的暗恋。暗恋大多是一个敏感纤细的人的内心故事,但这个故事不一样的地方——我虽然说它是故事实际上毫不怀疑这一切都是真实发生过的——在于,这是一个敏感内向的人暗恋另一个更敏感更内向的人。

Sufjan Stevens的歌里有一句"But in this light you look like poseidon",我印象深是因为我觉得这是最符合sufjan形象的歌词,脆弱卑微,爱一个人如爱神明。

那么如果你爱的人,你心里的神明,也如你一样脆弱卑微,不堪重负呢?

B(那个演员)作为演员的内向是得到培养和保护的,也正是这种特质吸引了S。

而S在成长中学会了掩饰他的内向。他提到一件事:

和男朋友一起购物的时候,一个熟人,他已经不记得了的,走过来向他们打招呼,S就指着购物车说我们买了菠萝,事后男友指责他说你为什么非要这样呢,非要表现得很有趣,就算从购物车里也要挑一个最好玩的东西点出来,他说我还能怎么办呢,我天赋异禀啊。

这个例子可以作为他行动方式的注脚,他把内向视为某种需要被克服的缺点,这种幽默是他的应对方式,或说防卫措施。

再回到故事里。

出于巧合(我们故事的主人公不相信巧合,不过这点姑且不谈),他和B相遇了,在一家卖古典衣服的店里,因为前面提到的种种缘由,他没有用最普通的方式搭讪,他太激动了,大声念出了B的名字,导致他们两人都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慌慌张张的彼此招架,其间B的一举一动都让主人公心碎,因为他表现得正像一个内向害羞的人。这正是我爱他的理由啊,他想。B说到他很眼熟,他回答说他在四号台主持着一个节目,他又说不过播得太早了,B可能没看过,他这么说,可是期待B能认出他来——B没有,他又一次受伤了。他向B发出邀请,得到了对方的邮箱地址,但从没收到过回信。

Simon没有掩饰他们短暂交谈中的细节带给他的挫败和痛苦,但当读到他的发言而不是从他口中听到时,我发现其中的负面情绪比我体验到的更多。

故事是嵌套的,观众的情绪因此游荡,听他调遣,这种讲述的自由是对能力的考验,对话的节奏把握起来是很困难的,情绪调来调去,最后要落到你希望的那个点上,你会笑,笑过了,又有其他的情绪翻上来。

比如这个故事之后,他谈了自己养的猫,也和观众交流,然后他回到表演里,已经在说一个与之前不相干的话题了,但观众仍然觉得这是可以接受的,甚至会认为正是之前的话题将谈话引到这里,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尽管他之后谈到的并不是他之前所说的话里的重点,两者之间却不能说是毫无关联的。

这说明两件事:

一,Simon Amstell确实天赋异禀;

二,故事并不完整,他有意地隐瞒了一部分情节,在之后的故事里被提到,观众可能会因此发笑,也可能会因此感动,这种反复里他强调的东西被更大幅度地加强了。

这个暗恋的故事所占比重不大,但无疑是情绪最激烈的一次,也是最大的险境,他必须把观众从这种情绪里调出来,就像他把观众引进去时那样,我觉得他做到了,接连的笑话和修饰过的坦诚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就那么一步步的,我们到达了我们应该在的地方,也就是他为我们设计好的目的地。他做这些时候那么自然,现在我却会想他是怎么把这些东西堆在一起的。

具有吸引力的的幽默,再加上一点真心,我们就完全被捕获了。喜剧的形式在这里类似糖衣,或者磨刀石的反面,把一些锋利的观点钝化了,既便于消化,也容易忽略。

同时他还要不断的说,这个过程必须是连贯的,观众既不能忘记他们刚听到的,也不能陷得太深。

但这个结论——do nothing and let go——作为他经历的总和,并没有同等的重要性,它实在太情理之中了,一个人在人生的某一瞬间忽然参透了某种规律,老套庸俗,但是势不可挡。是的,这是可能的,人生的真理都是一些老调重弹,但我可能还是期待一些意外——题目就是do nothing,我也不知道自己在期待什么。

一些角角落落的东西都要比这个结论更吸引人,比如他说:I did fall in love ,about five years ago ,语气失落,情感饱满,他那时候预备着要把心剖出来。

awkwardness,我想到。我很喜欢这个词,古怪,脆弱,又有些伤感。Simon Amstell说到自己曾爱上某人时,我想到它,因为他就是古怪,脆弱,而且让人伤感的人。哪怕他能讲出这个故事的事实已经说明他的成熟,我仍然有此联想。对于那些不合时宜的人,不能妥善处理和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之间分歧的存在的人,面对眼前的一切事物永远不知如何是好的人,这个词是最好的标签——没有任何贬义,只是有时候,周围的环境可能使一个人无法成为他自己,这件事是多么孤独,这种孤独和其他人的孤独又是不相容的,一个人对被接受的渴望往往和另一个人的意愿冲撞,两个个体的孤独乱作一团,而就算到了这一步,两种孤独仍然不接受彼此,因为怯懦因为尊严,无可接近,咫尺天涯,有时候,只是有时候,这件事让我心碎。

 4 ) Simon my spirit animal

以前看嗡嗡鸡总觉得他小家子气的犀利毒舌有种熟悉感,那一定是一个很有self-awareness,自卑又自负的人在自己身上锻炼出来的。

其实真没什么可说,很喜欢的这篇影评(http://www.geeks.co.uk/review/film/29088-simon-amstell.html)把我想到的都说了。里面写道“ It has to be funny, we must laugh or we would cry.”

因为清楚自己无法和人类交谈,所以绝望地想把一切掌控在手里。然后发生的滑稽状况就像是自我实现的预言,当下我们已无能为力。进而我们更加为未来忧虑,恶性循环,我们活在昨天的阴影和对未来阴影的等待当中。

所以整场表演的笑点,都源于我们与他同样可悲。因为人人如此,于是又不可悲了。

嗯其他就是,结构非常精彩严丝合缝,近景远景切换行云流水。看的时候笑得要死,回想的时候又都是深有共鸣的脆弱、痛苦、awkwardness以及美。他真的是天才。

 5 ) 一篇因为字数超过短评而被迫成为影评的影评

刷豆瓣看饼哥标记想看立马找来看的,不能更好,越来越喜欢gay了怎么办!内容本身足够好,能感觉到他对很多问题有足够的思考和特别的理解,在形式上,段子的结构也很立体,有层次,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延时呼应的部分,也有一个印象深刻的讲到一半插入别的话题讲很远最后又给拽回来的曲折的故事。最重要的是,所有的这些段子都里是有他自己的。不仅仅是逗观众哈哈一笑,他有更多想表达的东西。好笑又心酸。(之后又找了法国的脱口秀来看,是很有名的演员,前面很长一段是在调侃自己的婚姻生活,大概是结婚十五年妻子很 tough之类的,可以成功嵌套到每一个结婚很久的中年男人身上;还有一个Madame的表演,也不是很吸引我看下去的那种。我在想,虽然我很喜欢巴黎,但可能在文化心理上,我并不比较偏向它,相比较之下,法国人好像确实更政治更公共生活一点,比较不容易袒露内心,或者呈现为一个脆弱的个体,也想起在电影Amour里,主演的Madame是一位钢琴老师,因为手术失败身体部分瘫痪了,她业已成名的学生来看望他委婉地表达了他的同情,这让她非常不高兴。扯远了.... anyway,life is tough,and do nothing.

 6 ) 自述

看Simon的stand-up comedy等同用笑话消解自己的伤痛。Simon单恋过Ben,相仿的瘦削和脆弱,于是戏称narcissism;我想,爱上Simon,我也是自恋狂。

但很大不同的一点是,好像从来没有这么直白地袒露自己,就算曾不遗余力地写下些什么东西,都通过抽象变得隐晦、疏离。接收到如此近似心声的表达令我猝不及防,向来视“自己”的一切那么偶然,厌弃任何以他验对我进行惯有的解释,便陷入了碎片的身份,却发现了替这份模糊感正名的另一位实实在在的人。

我理应是兴奋的,那些关于偶然的执拗信念,不经意流放的狡黠的审视,难以平衡的存在,都是真实的……

发现问题所在了吗,多悲哀呀,越是与异己的世界剥离,越是渴求异己的那一份证据,来肯定自己,认同自己,于是越发意识到孤独。其实也影影绰绰地感受到这个死循环了,只不过迄今最不缺的就是“期待”了。

 短评

想象一下美国电视里那种戒酒AA协会的感觉,大家都是damaged,有个人说了一个小时精彩的自我介绍,就是这个小哥。

8分钟前
  • 门儿包
  • 推荐

实在太棒了。完全整场就是在聊哲学啊!各种感同身受,小心肝被戳成筛子了好吗。这么说我内心其实是个gay么。。。他说到他的邮件小本没回的时候我眼眶都酸了呜呜呜。另外。他学小本说话腔调也太bloody像了吧!

13分钟前
  • ಠωಠ
  • 力荐

没字幕果然有点累 看小萌神之外还有一点想法 我们在不停地焦虑昨天和明天 但是昨天是我捏造出来的一个屁,明天在抱怨我只顾着害怕没空搭理他。唯一的焦虑应该是 死亡的大轮迟早要逼近。所以没表白的赶紧表白没出柜的赶紧出柜(果然) 生活慌慌张张的走过,而对于这一点我们真的做不了太多。

17分钟前
  • erikakaka
  • 力荐

地球人都知道卷毛暗恋小ben

19分钟前
  • 兮称
  • 力荐

Tragedy plus time equals comedy

23分钟前
  • 张维托
  • 力荐

虽然那谁……你不回邮件是有点伤人吧,但是作为看客我也晓得那是一种风格。自我保护的风格。其实这场秀里Simon感动人的地方,也在于那点藏起来的vulnerability。

25分钟前
  • 甜染
  • 推荐

不同于单纯的搞笑段子,整个就是卷毛的血泪史和奇妙的人格铸就的!

30分钟前
  • 言。
  • 力荐

最感同身受的是巴黎夜奔那段,“别的人都在享受当下,我却在想‘这会是个不错的回忆’”,天啊一模一样。我想这场秀是告诉内向型人,你有权利这么活,不需要做任何改变。(ps,没搞到男神但搞到了18岁粉丝,一种补偿(((

34分钟前
  • 又烧包小队长
  • 力荐

stand-up comedy。相信我,这不是你所认为的那种脱口秀。分分钟鼻子发酸,从心尖儿涌起的共鸣感绝对吓退内心蠢蠢欲动的小恶魔。你为什么哭了?我,我有太多的洗脸池了。

38分钟前
  • TAKASHIXXX
  • 力荐

Never Mind the Buzzcocks组的成员共同嘲笑的对象除了Cold Play外就是Robin Williams了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and I won a bottle of champagne"

43分钟前
  • 早介 不高兴地
  • 力荐

我要打五星半!如果A Bit Of Laurie And Fry不合时宜的人参杯具加上Miranda单身者囧囧的自得其乐加嗡嗡鸡的毒舌火力集中在一人身上加上一点《苏菲的世界》加上一点点佛家和很多的脆弱,就是彩蛋和包袱绝妙百出!如果你是个awkward的人,超级有共鸣啊。而且结构上无可挑剔地精彩!实话哦~

44分钟前
  • yuzu
  • 力荐

Simon 在BBC的《单口喜剧的艺术》中指出伍迪艾伦开创了焦虑式情感喜剧模式,在《Do Nothing》中,他延续并挖掘了性恐惧、犹太人情境等主题,不同的是,伍迪的自嘲是真戏假作,骨子里一派得意;Simon的自嘲方式是垂下双眼的假戏真做,“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是哭是笑,听众自己选择。

46分钟前
  • 多明
  • 力荐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bfVMR9QVV3o/

50分钟前
  • 朱马查
  • 力荐

第一场Stand up表演看了让我想哭,作为一个同样尴尬的人,太感同身受以至于我笑不出来

51分钟前
  • 罗拉罗拉罗拉罗拉罗拉罗拉罗拉
  • 力荐

所有以笑话的形式讲出的loneliness, awkwardness, bitterness都带来深深的共鸣感。“It has to be funny, we must laugh or we would cry”

54分钟前
  • 三七
  • 力荐

一边笑一边伤心,最后还差点哭出来。。。Best wishes to you, my dear Simon.

57分钟前
  • Ceci&三三
  • 力荐

看了三遍,像心理治疗,好有共鸣

1小时前
  • Jin
  • 推荐

这么丧,简直像豆瓣吉祥物。😂

1小时前
  • 雨宫萤
  • 推荐

台下的观众们太丧心病狂了,Simon在讲理想型的时候,你们怎么能笑成这样,没人性啊!从头到尾觉得自己浑身都是枪眼,就算笑得最疯的地方也满眼都是泪,太心酸了QAQ最虐的是,为什么Jared Leto作为life ruiner可以随便说出口,但XX就必须只能是XX啊,哭瞎_(:з」∠)_长得太像Jesse了。

1小时前
  • 生煎馄饨秃子
  • 力荐

倘若有什么能一次性征服我,那么这个stand-up live绝对是其中之一。他的自嘲和自省,让他的笑话不再仅仅是笑话,而是成为了他内在的个人气质。让人笑,让人陪他伤心。让孤独的人找到了另一个孤独的灵魂。

1小时前
  • 流星ヘブン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