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理查三世

HD

主演:阿尔·帕西诺,凯文·史派西,亚历克·鲍德温,薇诺娜·瑞德,艾丹·奎因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96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寻找理查三世 剧照 NO.1寻找理查三世 剧照 NO.2寻找理查三世 剧照 NO.3寻找理查三世 剧照 NO.4寻找理查三世 剧照 NO.5寻找理查三世 剧照 NO.6寻找理查三世 剧照 NO.13寻找理查三世 剧照 NO.14寻找理查三世 剧照 NO.15寻找理查三世 剧照 NO.16寻找理查三世 剧照 NO.17寻找理查三世 剧照 NO.18寻找理查三世 剧照 NO.19寻找理查三世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寻找理查三世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阿尔.帕西诺演而优则导处女作就挑战高难度,用半纪录半戏剧,既诠释又议论的复杂手法拍摄本片,其创作诚意和导演技巧都有令人惊喜。本片基本上是纪录阿尔.帕西诺和美国演员排学莎翁的冷门剧本《理查三世》的整个过程。透过大量的街头访问,让人了解到美国年轻一代对莎士比亚的戏剧是何其陌生,这也解释了帕西诺为何要拍此片的动机。而一连串选角和围读剧本的讨论,则有如向观众解读《理》剧,深入了解其时代背景和角色心理动机,让大家在欣赏戏中戏的正式演出部分很快便进入状况。因此,本片采用的叙事手法看似零乱,实际却对观众发挥了下面的辅助作用,因为影片的镜头运用更自由奔放,戏里戏外的呼应更紧密,关注的层面更广泛,成功地为莎剧电影注入了新血液。冲击波大侦探波洛第二季实习医生格蕾 第一季无限重生大四喜粤语邪恶游戏镜·双城念书的孩子救生员操行零分花儿照相馆深海异形1989苦海七雏黑暗 死亡 可怕黑狱断肠歌之砌生猪肉粤语大周秘案瞧大圣机械陪伴火焰山来的鼓手雄狮2街角少年第三季我爱唐人街(国语版)你是下一个鲜生史只有我不在的街道走山人徘徊2018白色星球塞尔玛土耳其语入门失落的海盗王国萨特本再次飞翔渗透2022爱在迪拜被指控的人八仙传之钟离戏土豪群星保镖哈斯尔二十二十

 长篇影评

 1 ) 上游的读者们

       阿尔•帕西尔穿过后台幽暗的过道来到幕布跟前,前一刻他还是一个反戴鸭舌帽身穿黑色大衣的现代演员,但下一个镜头,当他从红色的幕布后面走到台前,他已成了另一个人,佝偻着后背,跛着脚,带着戒备和疑问站在那儿。然而,台下只有一个人,他的解读对象与创造者——身着维多利亚时代服装的莎士比亚。影片就此展开,从街头采访到主创人员的构思和激烈的探讨,还有所有演员的聚集在一起的彩排,包括拍成电影后的一些片段。有时候,镜头是一种客观记录的视角,但有时候镜头又成了读者们(剧中的扮演者和影片外的观者)的主观视角。虽然,这看起来像是一部关于拍摄《查理三世》的幕后花絮纪录片,偶尔穿插故事的内容。但是,紧凑的剪辑与开放式的叙事框架让我意识到,并不存在台前与幕后断然可分的两个世界,只有一部阿尔•帕西尔自导自演的电影(不是纪录片)《寻找查理三世》。
    本文的题目取自艾柯所讲的一则轶事:他和卡尔维诺在互不知情的状况下,各自写了一本有关读者问题的书,艾柯的是《读者的角色》,卡尔维诺的是《寒冬夜行人》,他们又将自己的新作寄给了对方。卡尔维诺在献词页写到:“给安贝托:读者在上游,伊塔诺•卡尔维诺在下游。” 当我看完这部影片时,从脑海里跳出的第一本与其叙事手法相近的小说便是卡尔维诺的这本书。
    在《寒冬夜行人》中,男读者与女读书生活在一个寻找正确小说的世界,他们缘起于一本装订错误的小说,在寻找的过程中流连于一本本只有前本部分没有后本部分的小说丛林,而与之并行的是一个他们正在阅读的小说世界。叙事者用第二人称“你”贯穿其中,换言之,这个“你”既是小说中的读者,也是现实生活中,正拿着此书阅读的人。它带来一种跳进跳出的阅读体验,当你在阅读那些嵌入的小说时,你便成了“你”,而小说的世界与读者的世界,在《一千零一夜》式的断裂中相互回望。在《寻找查理三世》中,男读者和女读者的身份则更加多样,他们是街头随机采访的对象、也是安静的室内侃侃而谈的莎翁专家,当然,还那些激烈探讨的演员们。《查理三世》是他们的共同话题,电影中的讨论延着剧本的情节进行,在第一幕和第二幕之间,夹杂着聚会、寻找场地、去莎翁故居探访等一系列与《查理三世》的故事看似无关的内容,一种迂回式的“离题”。
    然而“离题”却带来慢的乐趣,“自然而然地离题,从一个对象跳至另一个对象,一百次失去线索,然后经过一百次的迂回曲折之后又找到了” 。它成了某一部分的小说家忠爱的“储蓄时间”的方式。狄德罗、普鲁斯特、福楼拜、斯特恩当然也包括卡尔维诺。于是便不得不谈到狄德罗的《宿命论者雅克》(后来被米兰•昆德拉改变成了剧本《雅克和他的主人》)和斯特恩的《项狄传》,这两本书应该可以视作《寒冬夜行人》所继承的某种传统。在《宿命论者雅克》中,当雅克开始讲他的恋爱故事时,期间总会出现各种中断、离题和其他故事插入他自己的故事,这种“延缓叙事”也同样在《项狄传》里出现。卡尔维诺称“这种冲突构成了一种对话,这对话成了两个主角(指雅克和他的主人)之间对话的框架,而这框架又成为其他对话的框架。”
    但是,若仔细回想这部电影的奇妙之处,其实它与上文所述的这种反线性封闭式叙事传统仍有着一个差别。我记得电影中有一段是关于爱德华去世一幕,开始完全是一种现代生活的场景,演员和其他的人似乎在开PARTY,他们谈论这部电影和其他的话题;镜头马上切换至《查理三世》 中的爱德华,他虚弱地躺在黑暗的边缘与死神进行无力的抗争,但那些欢乐的喧嚣声还停留在这个场景中,仿佛人群就在他的屋外。而我想说,这个差别在于,上文所谈到的小说,他们的离题是在故事文本的框架之外漫游,但在电影中,所有的离题最终仍然指向《查理三世》,就好像博尔赫斯的《环形废墟》,当做梦的人从幻境中醒来,他突然发现,自己也只是别人梦里的一个幻影。不管阿尔•帕西诺和弗里德里克是在舞台上、人群中,还是在某个街角吃着午餐,他们始终处于寻找《查理三世》的命运中。
    所谓“寻找”,有点类似于侦探故事的题材,这让我想到了纳博科夫的第一本直接用英语创作的小说《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叙述者身份的不确定性是纳博科夫一贯把玩的游戏,在这里,V作为奈特同父异母的弟弟,因为不满奈特死后传记者对其“遗嘱”的背叛(1) ,便决定重新搜集资料,从奈特的保姆、生前交往过的人的回忆、创作的小说、奈特遗嘱执行者也是写他的传记的作家不情愿的口述和V自己的回忆,拼凑成了一部“真实的生活”(2) ,当然这部小说最好玩的并不在于这种考据式的资料收集,而是一种谜面和谜底之间的互相暗示——V在开始的时候提到了奈特首次用英语创作的小说,那是一部对侦探小说的“戏仿”,在封闭的孤岛中发生了命案,警方从伦敦请来的侦探却因为一连串的事故困在了路上,除了一位白胡子老人,剩下的当事人都有作案的嫌疑,直到侦探终于抵达现场要展开侦破时,那个白胡子老人撕下了自己的假胡子,告诉众人他就是故事一开始的受害人。这个故事本来是作为一个素材而被提及,但到了小说的最后,我们才发现,这正是《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狡猾的结构。那个被困在路上的侦探,就好像被牵着鼻子漫游于离题之旅的经验读者。
    在影片开始的十几分钟内,弗里德里克对帕西诺说:“你在录音室内完成了,我们在百老汇完成了,但是我们的观众还没有完成。”随后所展开的寻找之旅,那些任意打断故事镜头的解读镜头,故事的历史背景、台词中的双关语、美国人对英国文学的态度还有五步抑扬格这样的专业名词,他们是在为谁做注释呢?显然不仅仅是电影中的那些人,还有屏幕前的我们。寻找“查理三世”的过程,恰恰是构建读者的过程,是逆流而上寻找模范读者的过程。

  (1)这种背叛的模式可以从卡夫卡学那种过度阐释中找到原型,一个作者的遗嘱,不仅仅是他生前的意愿,还包括对他所创作的作品的正确解读。
 (2) 饶有意味的是,对照纳博科夫的《说吧,记忆》可以发现,塞巴斯蒂安的经历和V的回忆正是纳博科夫自己的过去,事实上,V正是他的名字Vladimir的缩写。

回头再看看这文章,其实全都在谈小说。哈哈,莎莎姐当时一定很无奈=.,=

 2 ) Al Pacino真可爱

最近看到一些内娱选秀中荒谬做作的强行“可爱”,我突然想起这部一个月以前看过的纪录片,真正的可爱是装不出来的,可爱只能自然而然地无意识散发,我一直觉得Al Pacino是是一个相当可爱的人。

给这部电影标记“已看”的时候特意留意了一下人数,我就是那第1000个。一点点没用的仪式感。

莎士比亚对于英语国家普通人而言,可能就像鲁迅于我们而言,晦涩难懂的老男人多年前写下的不通顺的中学必读书目。

上一次因为一部话剧,突然开始看麦克白,看到一半放下,现在已经完全不记得内容了。作为一部半纪录片,以创作者原本的意图来讲,它是成功的,它想让观众理解莎士比亚,我作为观众对莎士比亚的理解比从前多了那么一点。

这部电影我分了三个晚上才看完,因为要十足地聚精会神。在我觉得自己离莎士比亚更近了一点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孤独。我离“人群”也许又远了一点,我在现实中很大可能永远不会遇到一个与我提及它们的人。一个中国90后读莎士比亚,听起来十足的文艺矫情劲儿。

可是我又想起,我并不孤独。Al呢,他也不孤独。他千里迢迢来到莎士比亚的出生地,对着一张窄小的空床说,你可以感觉到,你知道你不是一个人。随后与他同去的人的吵闹声触响了火警。

整个一月份我花了不少时间观看电影,有意无意地,很多都与Al Pacino相关。

如果单讲他本人,他与他荧幕中的众多形象相差甚远。一个人的可爱与纯粹是伪装不来的,也是掩饰不住的。他排练角色死亡时往大街上的台阶上一躺,演完又笑嘻嘻的翻个白眼躺回去装死,他自掏腰包做导演拍不在院线上映的电影,他三十岁、五十岁、八十岁始终是同一个Al Pacino。他是无法被岁月改变的人,他自己的力量强大到足以与世界抗衡。

 3 ) 找不到的理查德

阿尔•帕奇诺的《寻找理查德》被通常定位为关于关于排演莎士比亚冷门戏剧《理查德三世》的纪录片。在此片中,阿尔•帕奇诺拥有多重的身份:亲自饰演理查德三世时,他是一个演员;诉说为什么要拍摄这个片时,他是导演或制片人;在和别人讨论交流时,他是一个对莎士比亚了解有限的戏剧导演。
这些角色的重叠以及片中紧凑的蒙太奇让我想起日本导演金敏的《千年女优》。在那部动画片中,女主角原千代子在其一生中对初恋的回忆不断穿梭和交织在其影片、生活中,千代子拍的所有片,都成了对那位不知名男子的追逐,不管她是否还记得他的样子,还是他是否早已死去。以至于我们几乎不知道,一些镜头究竟是影片中的情节,还是千代子的想象,又或是实际中发生的事情。《千年女优》在剪辑上大量的使用了高度跳跃的蒙太奇,让千代子不断穿梭于各个时代,使其思念如同跨越了千年。她的定位也暗昧而模糊,她究竟是在演一出出电影呢,还是她的生活变成了电影,还是,她只是片中给他做纪录片的导演立花源也的一个演员。
演员在这种模糊的角色转换中,是十分迷人的,更确切的说,会让自己着迷。阿尔•帕奇诺显然显示出了对不同角色的贪婪。当他以制片人的身份说拍摄目的时,他仿佛洞察了人们对于莎士比亚的不理解;当他作为一个演员在城堡中演戏时,他的演出在向所有人证明他懂莎士比亚;当他作为一个戏剧导演和演员沟通时,他展现出一种近乎绝对的控制力;当他和研究莎士比亚的专家争论时的镜头,仿佛他在镜头后面看热闹——“他们不是真的懂”;最妙的是,当纪录片拍摄他独自在非片场环境中、穿着现代的衣服,迷醉的饰演理查德三世时,他将他的戏剧演出融入到了他个人的生命中,在这一刻所有上述角色都是“阿尔•帕奇诺”。这种对于多重角色,或者是对于自我完整展现的贪婪,和理查德三世的贪婪是有些接近的。
理查德在其疯狂的背后是从小的自卑,他对于获得认可和超越他人的渴望异常强烈。按个体精神分析学派阿德勒的观点,人的原动力是自卑情结,在生理上有缺陷的人更容易产生超越他人的心态,乃至获得认可,得到心理上的弥补(然而终极意义上自我认可是不可能的)。阿尔•帕奇诺以演员的身份进入电影行业,据说此片是他的第一部带有导演身份的片子。导演在一部电影中的地位历来就是上帝(虽然我认为这种权力及对其的强调是不好的),当一个演员对角色的理解和导演有强烈不一致时,演员通常只能屈服。有时候,我们还会把一个演员的精彩表演,归功到导演导的好上面。还有些时候,我们会固化一个演员的形象为其出名作品中角色(比如阿尔•帕奇诺在《教父》中的形象)。对于这些种种的限制、或者是误解,对一个“自卑”的演员来说,是规则也是超越的动力。可以想见,阿尔•帕奇诺在其第一部导演的影片中,对于主题——排演莎士比亚剧目——的选择,对于自己角色的互换,都是带有多重考虑和野心的。(他对于电影和导演的某些质疑,在下面叙述中也能看到一些端倪)
        结合上面的那部《千年女优》,我想说的是,我并不认为这部片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最起码它不是一般容易被理解成的“为了帮助了解莎士比亚戏剧”的纪录片;它不是客观的记录戏剧排演过程,它还记录了阿尔•帕奇诺“掌控”的野心,这种创造力的野心和罗丹喜欢雕刻“手”有些异曲同工之处,它的核心更接近费里尼的《八部半》。《寻找理查德》在用看起来像纪录片的方式,记录一个导演。
        有趣的是,这样一部半纪录片(如果说大众认为他是记录戏剧的),我倾向于它觉得在最浅程度上是关于戏剧排演,在最终意义上是关于导演的;而在两者之间,在一种较为仔细和深入的观看上,它实际上是关于电影的。
        我们只在影片中看到过大约两次剧场,都是在影片开始不久,其中一次剧场显示的是人们在观看时心不在焉(有对情侣在接吻)。在此之后就没有再出现过剧场,取而代之的剧情演绎都是电影表演,带有些超现实主义意味的电影表演(这无疑离舞台更远)。剧场是戏剧表演的重要媒介,剧场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观众的感受;在剧场中,大部分观众离舞台较远,这就要求演员更注重肢体语言、语调的强调,而细腻的表现是难以传达的;剧场是不容差错、一次完成的现场。而在影片中,所有在服装、道具上完备的表演,都是在一个切合故事情节、背景的非剧场环境下演出的。大量的特写镜头捕捉了理查德三世和其他角色的内心变化。如同阿尔•帕奇诺所说,他希望这部纪录片能帮助大家理解这部冷门的莎士比亚局,因此他让剧中人物在一个“时代的舞台”之中,细致入微的展示出来。其实,不需要这种表演,单看其他部分的讨论、解说,我们也能理解莎士比亚要说些什么。但是加入这种生动的表演及其记录形式(我们能很明显意识到是电影记录手法),无疑让观众更感兴趣(抓住我们的是漂亮的摄影)。随之产生的,观众是理解了莎士比亚的剧情,但同时却永远不可能理解莎士比亚的戏剧——观众看到的是精彩的视觉电影,关于戏剧的“语言”,观众依然无法领略。
        我相信阿尔•帕奇诺是知道电影和戏剧之间的差别,并且是有意为之的。这在某种程度上讽刺了戏剧又或者是莎士比亚在当今的理解方式——被误解。在电影工业强大的影响下,不管是晦涩的剧本,还是让一般人难以感兴趣的剧场形式,人们都难以接受和理解电影之外的理查德(我们更喜欢那些改编的、戏谑的、生动活泼精彩的莎士比亚,比如刘别谦的《to be or not to be》)。他似乎在给我们开了一个玩笑:我们没有看到《理查德三世》的戏剧,我们看了只是一场电影;除了那些为了让我们找到理查德的人找到了他,观看着这部影片的我们到最后依然没有找到那个理查德
        ——要找到理查德又或者是莎士比亚,只有依靠我们自己。

 4 ) 话剧VS电影

话剧和电影无疑已经是人类行为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了,但到底是话剧更胜一筹,还是电影道高一丈呢?
  话剧有一种局限性,那就是它必须在舞台上表演,观众不可能在家里看到现场版的话剧(电视除外),这也决定了话剧普及率要比电影少得多。
  话剧还有一个弱点就是它的场景不可能太多,你见过一场话剧换背景就换了30多个的吗,不可能,最多的也就10多个场景(《图兰多》),一般都是3-4个,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话剧的内容和它所要表达的含义了。
   而电影恰恰适合多场景,大量人物出现的表现形式。但电影却有很尴尬的处境,就是缺少演员和观众之间的互动。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电影明星尤其是演技派的明星都喜欢拍电影得空闲去演话剧,这不仅仅是为了过过瘾,更重要的因素就是去磨练演技。
   话剧是不能喊停的,要演就要100%的投入进去,不能游离在角色之外,话剧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人物的语言和夸张的肢体动作上,而和观众的互动交流却是体现一个演员演技的关键因素。
   阿尔·帕西诺曾经就说过这样一件有趣的事,在演《查理三世》的时候,他在观众席中找到了一双眼睛,这双眼睛充满了哀愁和一种特殊的平静,好像这双眼睛可以把自己吸进去一样,阿尔·帕西诺很清楚,这是在给他角色的肯定,于是卖力的演出,结果发现,那双眼睛属于一直导盲犬的。
   黄秋生说过,演员演的是什么,就是你的情感,你对于喜怒哀乐的不同体验,如果观众没有体会你的那种痛苦,那他就会从你的身上学会,如果观众也和你一样有过一样的经历,那这种感受会以几何倍增加。所以如果你在20岁之前还没有一次刻骨铭心的痛苦,那你还是不要当演员了。
   话剧和电影就像是俩个姐妹,一个含蓄内敛,一个奔放活泼,你不能否定任何一个,就像你不能否定文学和美术一样,慢慢接受,细心体会,才能体会出其中的真谛。

 5 ) 论用力过猛的重要性

这是一个美国佬认真想搞好莎剧的故事。

理查三世的诡谲情节和人物关系如何复杂倒不能令我有太大惊喜(我这种看过忘忘了再看的金鱼病看了三次理查三世只记得白金汉真是痴汉啊莎翁也要被我气死),如何让莎剧在获得更广泛的共鸣这个议题也老生常谈,而且懒癌病深重的我其实内心暗自持有一个大逆不道的观点:放弃奔向普罗大众吧。Acquired taste什么的,没有意愿的受众怎么努力也很难带他们上船。

最动人的大概是几个美国佬不信邪,总觉得我如果把吃奶的劲儿都用上,一定能演好。然而接受采访的莎剧老将英国友人都劝道:“力气不是这么用的啊小老弟。

英国的莎剧演员许多经过严谨的古典戏剧训练,而且本身所处的文化氛围和知识积累也给他们带来更好的底蕴基础,台上多半能够还原莎翁时代的精神和气场。美国演员也想好好演,于是模仿英国演员的演技方法和台词念白,结果用力过猛,容易照猫画虎。英国友人们觉得,你们放开来演好了啊。就用犯罪心理来分析麦克白好了啊,演成犯罪惊悚心理剧也没什么不好,就用极端邪恶的异常人格来理解理查三世好了啊,演成暗黑无寓意诡奇剧也不赖,新手上路的观众反正不了解正统应该如何,说不定一拍即合,莎翁老鸟看正统看腻也能看个新鲜,即便嘴上骂歪门邪道,心里不定还说“原来还能这样啊?!”采访几个英伦老将,对美国小年轻们(虽然也不年轻了,只是青涩的莎翁新手)充满宽容和期许,看客都有点泪水连连。

美国佬凭着一股拧劲儿,还是死了都要演。开会讨论火药味深重,仿佛每一个虚构人物的内心都性命交关,演不好,一条命就要交代在手上。演员才是真正的莎翁专家,莎翁的文字在他们的身上活过来,才刚刚掉坑的美国佬们也魔怔了,演不好,可不是莎翁就没了吗,任督二脉没打通冒着走火入魔的危险也要放胆一试,一趟不过是做戏的旅程,看客却看得心潮起伏,几度泪下。

九流言情剧经常教育我们,奋不顾身地爱一个人就是幸福,有没有结果,值不值得都不重要。这种剧情我是不要看的,但看到一群人忘我地用心想做好一件事,不管他们是不是真能做好,去追寻一个隔着数百年虚无缥缈的影子,我倒是仿佛看到了神的脸庞。

真爱,不过如此。

片中还面带青涩的Kevin Spacey如今因为纸牌屋身边同胞个个言必称其戏骨,但那个剧……哪里需要他多少力气。不管不顾,死活要把Old Vic揽上身,摔着桌子敲着拐杖演一个歇斯底里理查三世,比起什么劳什子故弄玄虚的党鞭耗神多了。虽然评论有得是“比起暴君更像神经病”的吐槽,又如何,用力过猛有什么关系,就算触及不到莎翁,也演爽了,不枉当年附身白金汉苦恋理查三世一番。(大逆不道我。)

总是还有这些人,让我觉得世界更可爱,还要努力活下去,再看那么一两百场戏。

 6 ) 二刷的一些加深感受

Pacino 在做的一些事情:

Bring Shakespeare more accessible to the public.

Pacino 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很质朴:观众能不能看懂这段历史。没有人了解这段历史,没有人能够看懂人物关系,没有人能够跟上剧情。这是现代观众与Shakespeare之间最 直接的一个隔阂。对此,我觉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第二问题就是:观众听不懂Shakespeare的语言。这个问题Pacino给出了答案。我们在阅读,观看莎士比亚的戏剧的时候,”You don’t have to understand every word, just get a gist of what’s going on. You ears have to get tuned to the language. “

Who has the authority to interpret Shakespeare?

这部docudrama是post-modernism, 所以Pacino在作为一个演员,挑战English scholars’ authority to interpret Shakespeare. 我很喜欢的一段,是Kimble对着Pacino大吼,说你比任何一个哥伦比亚大学或者哈佛大学的Scholars都更了解Richard III. Pacino说但是每个人都可以表达他们的Opinion,Kimble说,那为什么他们可以对着一个相机表达?我们学习莎士比亚的时候,都愿意take in whatever the scholars say. 但是Pacino在挑战这些。他没有只是呆在一个房间里排练讨论,他走到大街上去,让美国公民对着镜头讲话,表达他们对莎士比亚的看法。其中有一位African American说的话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Intelligence is hooked with language. When we speak with no feeling we get nothing out of our society. We should speak like Shakespeare. We should introduce Shakespeare into the academics. You know why? Because then the kids would have feelings. So we have no feelings, what’s why it’s easy for us to get a gun and shoot at each other. We don’t feel for each other, but if we were taught to feel, we wouldn’t be so violent. Shakespeare did more than help us. He instructed us. We say less and mean more.

莎士比亚教给我们的从来都不是历史,而是人性和情感。正如其中一个scholar说的:The text is only a means of expressing what’s behind the text. What matters is you have to penetrate one way or the another, into what, at every moment, it’s about.

从Actor和Post-modernism的角度,Pacino挑战了scholars who uses logic and historical facts to find MEANING in Shakespeare, Pacino展现演员是如何用人类永恒的情感与人性去认识角色。

Pacino没有把重点放在玫瑰战争的历史上,或者是curses and religion,而是在做一个Psychological Exploration of Richard. 他用镜头来展示Richard, 这个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后又被莎士比亚戏剧化的人物的心理过程。比如快闪中的梦境来展现Richard良心上的不安,梦醒后在排练中的Pacino和Pacino扮演的Richard的来回切换来来展现divided self,还有最后Richard的尸体那双惊恐地眼睛,一切都归于Silence。但是同时,这个时代的一些Scholars argued:“Elizabethan and jacobean playwrights were not concerned with constructing psychologically consistent characters. Thus, achieving realistic characterisation was unlikley to have been Shakespeare’s aim.” 但是演员们依然想探究这个人物的内心。

最后,这部docudrama用了Tempest的一段节选作为开头与结尾:

“Our revels now are ended.

These our actors,

As I foretold you, were all spirits, and

Are melted into air, into thin air;

And, like the baseless fabric of this vision,

The cloud-capped towers, the gorgeous palaces,

The solemn temples,

Yea, all which it inherit, shall dissolve;

And, like this insubstantial pageant faded,

Leave not a rack behind. We are such stuff

As dreams are made on, and our little life

Is rounded with a sleep.”

玫瑰战争这场盛大的,残酷的,关于权力的厮杀最终都归于平静,悄无声息。其实,每一段历史都是这样,唯有其中的人性还在被后人们津津乐道。

 短评

they actually managed to make it really interesting.

7分钟前
  • 力荐

估计比起戏剧饭更适合演员饭>< 其实除了历史背景障碍(很多也是瞎写)和语言障碍,莎士比亚好像也没啥难懂没啥好特别普及的。。不过对于演员来说,这种有光环justify的琼瑶戏演起来应该是很过瘾吧。。很高兴pacino选了我唯一看过的理查三世,看起来也挺爽的以至于我看一半就去找理查三世同人了。。

8分钟前
  • 橙子换马甲
  • 还行

我等了三年,终于等到字幕。但,由于本人对纪录片的感冒程度,对莎士比亚的理解程度,对戏剧的欣赏程度,果不其然,没看完。哇哈哈哈哈哈。

10分钟前
  • 王小北
  • 还行

AL PACINO本人与莎剧的观感很像,狂暴之下的秩序感。再听听DIANE KEATON的回忆吧,他可是个在深夜痛饮酒、熟读莎剧的黑暗骑士。

15分钟前
  • 菱歌
  • 力荐

我挺奇怪为什么这个纪录片没有连带着火一把的…帕西诺97年这版理查真是明星如云啊,还有薇诺娜赖德和史派西。这个片子还是有助于扫盲的,帕爷的演技也没话说。小花絮:剧组在路边拍摄,警察过来说你们需要许可证,帕爷眉毛一挑:“我还需要许可证?”

19分钟前
  • 柴斯卡
  • 推荐

西方莎士比亚于中国的红楼梦,“这是高雅艺术我看不懂”的屁话一样普遍。最近上莎士比亚电影课,越来越喜欢读,发现Breaking Bad的故事蓝本有浓重的RichardIII和Macbeth的影子,不如说当代好电影多摆脱不了莎士的影子。

21分钟前
  • 滚来滚去
  • 较差

热爱造就了这一部电影……事实上它也算个纪录片。我看到了无数思想相互碰撞时擦出的火花,Al是真的很爱很爱戏剧与舞台。片中最感动我的一幕是,Al躺在距今三百年的戏剧舞台上,背台词,找灵感,他说这样的方法是体验派演员经常会用到的。我看到这一幕我才知道我有多狭隘而Al作为演员本身有多伟大,他作为方法派的代表人物,却始终执着表演本身,跨越重重困难与边界,兼容百家之长,一刻不停歇地走在热爱的路上,太值得敬佩。而理查死去的那一幕,Al失神浑浊的眼睛震撼到了我,我再一次直观地感受到“眼里的光渐渐熄灭”是什么意思(第一次是在《稻草人》里看到过),这是Al演技带给我的东西,它是无可替代的,对我来说格外珍贵。我喜欢Al的眼睛,很喜欢很喜欢,我也很喜欢Al,感谢他对演艺事业的执着与坚持。

26分钟前
  • 海星
  • 力荐

看过DVD版后觉得有必要重新收藏一次。老帕的这部纪录片真心好看,看他这段“一位美国演员的莎剧探索历程”颇有读Shakespearean Actor时看一个新production从无到有的过程的传奇感;而且作为Richard III的入门介绍看更是贴心。

27分钟前
  • \t^h/
  • 力荐

他认认真真演个舞台剧理查III也不会太差。不过很认同Jacobi说的,美国人演不好莎剧,关键是口音问题。

28分钟前
  • DuoDuo🐿️
  • 力荐

理查三世是冷门剧本????!!!!!无语了

30分钟前
  • 小镇大飞哥
  • 力荐

要是能在服装和道具的细节方面再注意一下就更好了.尤其是皇后的那对珍珠耳环,要了个亲命了...

32分钟前
  • 卯兔子
  • 推荐

入手的角度很好,从最基本的问题开始解剖《理查三世》,对不了解这出戏及莎士比亚的人是一种普及,然而又有自己独特的诠释和演绎。

34分钟前
  • 黑眉下的绿眼睛
  • 力荐

看 阿尔·帕西诺的电影是享受。。。看他排演莎剧《理查德三世》的纪录片是另一种享受。。。。。。

39分钟前
  • CM
  • 力荐

喜欢这种感觉,无论是导演感觉还是表演感觉。老帕向我们展示了脑残粉的最高境界,做莎翁脑残粉当如是。比如到街上抓人问,你看过理查三世吗?只看过哈姆雷特?没文化~你看过寻找理查吗?只看过教父?没文化~

44分钟前
  • 翔如飞飞
  • 推荐

伟大莎翁+戏疯老阿+惊艳凯文

46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力荐

半记录半戏剧,帕西诺意欲消融莎翁剧在美国推广不力的坚冰:古英语对观众理解和演员诠释都构成心理障碍。通过记录展示他找寻和理解失落在语焉不详台词背后理查三世之魂。史派西惊艳,鲍德温出色,帕西诺闪烁《魔鬼代言人》般投入的迷人异彩。

47分钟前
  • appletri
  • 力荐

We are such stuff...... as dreams are made on......And our little life ...... is rounded with a sleep. 半纪录半戏剧的形式,将"looking for"诠释的不错。特别是在排练与演出之间台词表演“无缝”穿插的时候,对于一个话剧迷来说还是很过瘾的。期待11月的国家大剧院spacey的Richard III

51分钟前
  • Fan
  • 推荐

One of the most wonderful Shakespearean films I have ever seen which is so clear and teaches me so much as an actor, director and playwright.

56分钟前
  • 莎客-张征
  • 力荐

看着帕西诺的理查三世,总会觉得他用力过猛,仿佛全身的力量都拧在一根绳上,让这个邪恶的理查处于奔溃与断裂的边缘。整部剧组成员都用力过猛,但让我们得以窥探美国演员如何展现自己对莎翁的理解,一种毫无保留的真挚。生活中有些人,用尽全身的力气,去爱一些他毕生都无法参透的东西,总会打动你我。

59分钟前
  • 野客
  • 力荐

影19213:34’07如果我们只是说没有投入感情。那我们就言之无物,等于白说。但我们真诚的去说,就言少义深了,留白天地宽。半戏剧半幕后,戏剧时镜头太晃。

1小时前
  • Timing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