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道

正片

主演:张家辉,黄秋生,吴镇宇,李彩桦,曾国祥,陈捷文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中国香港年份:2006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黑白道 剧照 NO.1黑白道 剧照 NO.2黑白道 剧照 NO.3黑白道 剧照 NO.4黑白道 剧照 NO.5黑白道 剧照 NO.6黑白道 剧照 NO.13黑白道 剧照 NO.14黑白道 剧照 NO.15黑白道 剧照 NO.16黑白道 剧照 NO.17黑白道 剧照 NO.18黑白道 剧照 NO.19黑白道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黑白道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当了八年卧底探员的海生(张家辉饰)成功逮捕犯罪分子Dark哥(吴镇宇饰),心想到终于可以摆脱卧底生活,海生感到生活又恢复了光明。   可是,事情却不是海生想的那样美好。复职的颁奖仪式草草了事,同事对他投来的不是关切与欣赏,而是不信任的目光。警员阿龙(黄秋生饰)只是默默地安慰他。   卧底时期的女友与自己分手,陌生人开始跟踪自己,海生觉得自己警员的生活远比卧底更加痛苦。他回想起卧底时候Dark哥与他的往事,不由得动容,而此时,海生卧底时的朋友找到海生,原来想逃离卧底生涯,远非那么简单。宿命之敌摩斯拉2海底大决战梦魇幻景录真爱从天而降远东之旅正义小包公蜘蛛侠:平行宇宙鬼哭神嚎1979诉讼风暴美丽家园2004爱本多磨你是我最甜蜜的心事脏雪银魂2欲望都市 纪录片血战钢锯岭国语天使在人间唇上之歌伏魔记一人露营X计划1987血战西盘岛想做熊的孩子配角演员认识的妻子四王一后泡吧侦探2复仇的利齿百变狸猫杰克去划船洋妞到我家观音山蜘蛛侠古宅老友记:2023圣诞特别集异世浮生1990杀死伊芙 第四季保持冷静猫:看见死亡的双眼心动警报2018初心恋恋三季缉凶瞄准2020

 长篇影评

 1 ) 卧底的后传,讲述卧底回归警队以后的日子

晚上坐在地板上看完了《黑白道》。放片头字幕的时候,特意还起身关掉了房间的灯。
转场技巧比较生硬、模糊,最要命就是模糊,很多镜头在当下和回忆间切换,我都自语出来了,说这个是在演过去、这段又回到现在了……
努力回忆了一下导演的名字,字幕看得匆匆,愣是
记不起来。唯有“吴镇宇”三字留下印象。

港片在著名的《无间道》三部以后,就再也无法走出来。
这一部其实添一个副片名,叫无间道后传,非常合适。
对应人物就是,
张家辉饰演的卧底小海相当于梁朝伟的阿仁,
小海上面的何姓长官相当于黄秋生的那个角色,
小海在黑帮的兄弟B仔就相当于杜汶则那个,
只不过,老大Dark依然是倪家老二,都是吴镇宇演来。


卧底的后传,讲述卧底回归警队以后的日子。
八年搭上性命的卧底生涯,换来一纸嘉奖令和周围同事毫不信任的目光,以及廉署自己人的盯梢。走出去,所有黑道的人都知道自己是个阿sir,以他们立场,小海是出卖兄弟的杂碎。走回警署呢,同事们却看混混一样看小海。
总之,黑白道上,他都不是人了。

作卧底作的人尽皆知,除了张家辉演的这个小海,我立即想到的就是老帅哥谭耀文在《争分夺秒》里的杨sir了。可见阿仁的殉职比最后归队要美好得多。
黄秋生在片子最后对何长官说,我不跟小海搭档,是同情他,跟着你的卧底有几个回来能干得长的?

不晓得这个意思是不是说,卧底完成任务归队还不如一直卧着。




P.S:
顺便说一下李彩桦,她没演技就算了,最遗憾就是并不漂亮。
看她演古惑女,竟然叫人无限怀念应采儿的灵气来。

 2 ) 墙缝道

看到张家辉笨拙地将警服下摆掖进裤子才意识到这部片我之前看过。当年印象不深,时光轮转,今天看别有一番滋味。

颇多值得称道的细节:张家辉恢复身份后穿回警服,镜头跟着他手里的警帽举起落下,重如命运,接着摇到镜子他凝视戴着警徽的自己。造型助力造戏:警服的不合身,不精神的半长发型,眼泪般的疤痕。歌厅里黄秋生和吴镇宇对峙,麦克风放下一声是麦的回响又是情绪激化的音效。黑社会老大和警察逼人爆料,都面对爆料人的孩子。最后张家辉对打曾国祥,一个戴着手铐,一个废了胳膊,“势均力敌”的残缺。交叉剪辑应该是剧本阶段就设计好的,身份变化前后对照的细节。

颁发英勇状的官僚匆匆忙忙赶过场,暗示个人对于组织卑微的工具属性。陈捷文一贯高大斯文负心男,张家辉在制服笔挺的他旁边显得手足无措。陈捷文在《蝎子》里演女卧底上司,是职场与情感的双重控制与剥削,本片中他在劝张家辉斩断和黑社会的人际关系(过去不懂,现在发觉即使是离开一个城市都代表断绝一种社会关系,是不小的代价),多参加警署康乐活动,“ 宜家师姐都好劲嘅”——台面下女性是系统的奖品(类似《祖国》里给旗手找个媳妇的“玩笑”),女性之于男性类似个人之于体制。上司叮嘱换了一条道,就要钻营这条道的仕途经济,螺丝钉的觉悟。内部调查科穿短裙的女帮办是香港电影中喜闻乐见的体制傀儡形象——做足手续(照本宣科)冷冰冰的官僚机器。

一个是暴力机器,一个是暴力团体,法制与道义是背后的约束力量,但执行者往往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出于对威权的顺从。卧底在这里是掉落在两道墙缝隙之间的个体,被安排最前(内)端面对冲突的“底层公务员”。我曾看过一个电视台节目以三维动画模拟讲述前卧底警员在职场中被排挤的情况,个体很难明白系统对自己的考验、挽救、观察和放弃的分界线到底在哪里。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涌现过大量卧底片,反映的是一方水土边缘人身份的焦虑。两千年后的警方形象越来越正面,《无间道》里警队的败类是外面的坏分子打入,不是组织不好,只是组织断了线,因此整个片子带有浪漫奇幻的英雄色彩。《知法犯法》是个人贪欲利用体制裂缝走向毁灭,《刑杀之法》只是在片尾字幕点到卧底复职警员处境,未以复职后的人生走向为情节主线。这部片的情节是借《无间道》的卧底热,抒发的还是邱礼涛关切的被碾压个体的诉求。十几年后他拍肉麻的《拆弹专家》一下成为炙手可热的主流导演,不知道是怎样的心情。

“做事的目的之外,手段和程度都会影响这件事的属性”,正邪其实是一道光谱,真正势不两立你死我活的是旗帜下不同团体的利益冲突。个体在一定程度上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身份——性别、种族、国籍、甚至宗教。某些情景下,个体的某个身份属性会被放大来加以利用。(国)人不像人,鬼(佬)不像鬼,“在你有利用价值的时候”,你就是多元开放包容,调转来看也可能是被意识形态渗透的废土。不是自己选的身份,都不可当真。

最后老差骨黄秋生劝张家辉的话是犬儒的代表:“喺人喺鬼,心里谂咩,边个知嗻”(放弃追求外界的理解)“你做好你嘅本分,冇人砌得你死”(自求安乐)。“换个角度”来看,其实是“换套话术”来说,所以争取叙述的权力也是必要的。

邱礼涛的电影结局不乏字卡和闪回,小孩子说别人说差人衰,我将来要做差人好不好——和权力站在一起是十分诱人的。

 3 ) 现实的黑白

从演员水平和拍摄的角度,没啥过瘾的地方。不过其真实程度,可以支持一把。

反映了一些人性的东西,毕竟人终究是人,有很多难以逃脱的优点也好缺点也好,反正是不容易从大脑中轻易理性操纵的部分。

这些方面都是人类最可怕的敌人,也是最可爱的伙伴。不论怎样,这也不是我们理解匪徒的理由,到可以告诉那些不理解卧底同事的警察们以后真他妈的要注意了,你不服你也去作一次看看。

人家可是冒着命去的,你还不相信?

就你的命值钱吗?

 4 ) 没有黑白道 谁是好人谁不是 大家有目共睹



为什么会这个样子 张家辉最后痛苦的喊道




片子开头 黄秋生对吴镇宇说 你还是栽在我手里了 我认为 吴镇宇的潜台词是 我不是栽在你手里 我是栽在我自以为的兄弟手里 吴镇宇拿张家辉当兄弟 才会在枪声响起时 说 小海快跑 张家辉 也拿吴镇宇当兄弟 才会在车上 说 对不起


你陷害谁不好 害达哥 那么多混蛋老大你不跟 跟达哥 吴镇宇的表演很出色 他的每个表情 我都喜欢 演极了老大的神态

阿B出事之后 达哥说 最后就应该本本分分的安居生活 这句话很动人 他不只是一个大哥 他是一个仗义的为兄弟考虑的大哥 这句话 我认为 他也是对自己说的 正好照应了 他在车里和张家辉说的那句话 我有没有跟你说话 我蹲过四年牢 里面太难熬了 我告诉自己 再也不会进去 吴镇宇想安定生活的 这是他真实的想法 所以他也想 让他的小弟 安心生活



阿B 是拿张家辉当兄弟 才会在小海被追杀时说 兄弟 快跑 他的一个胳膊 就是 为小海断的



他们俩之间是有爱情的 小海 和那个女人 眼神和动作都无法掩盖 感情的深厚





他只是想做一个真正的警察 那些丧心病狂的警察 不如真正的混子 混子有好有坏 而这一帮 恰好是好的混子 小海有什么错 我不知道 他没错 他一点错都没有 他做的很好 不言中 力挺张家辉



再说 黄秋生 一开始真是让人反感 对古惑仔手段太恶劣 特别是那个孩子哭着喊爸爸的时候 我很难过 但最后不错 他理解小海 这一点让我感到欣慰 为出现一个理解张家辉的人而欣慰 这是这个电影里一个很大的亮点 我很喜欢


最后 真是每个人都不白出现 那个推着轮子的坡子 最后 把张家辉打死了 真是杀千刀的 靠


我真的以为 张家辉真的解放了 他会做一个好警察 那个女人也跟他在一起了 阿B也原谅他了 他们还是好兄弟 而他和黄秋生 也变成了朋友 一切都皆大欢喜


只是 那一枪的出现 张家辉的倒下 我真的开始喊叫着大哭 他死了 像看到了所有的希望 然后 却变成不可挽回的绝望 或者 连绝望的力气都没有 就离开了




现在还有些理智 想象 还好是一个悲剧 可以让一个电影成为经典 经典 就是其中总有些不尽人意 这就是 动人之处




片子很好 哭的时候 我妈说 这只是一个电影 哭什么
电影很好 让人在现实中大哭 是一种能力




祝愿所有 的好人 会有一个好生活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不得而知






 

 5 ) 《黑白道》:审判组织之名


作者:川江耗子

片名:黑白道
英文名:On The Edge
编剧、导演:邱礼涛
本文涉及到的演员:
张家辉 饰单海生
黄秋生 饰单海生搭档龙sir
吴镇宇 饰黑社会大哥Dark
陈哲民 饰单海生上司张sir
曾国祥 饰Dark手下B仔
路斯明 饰Dark手下铜少


一、邱礼涛的成功突围

2003年,当《无间道》公映之后,很多人都评价其开创了“黑帮片的新境界”。警匪片的卧底题材,在《无间道》中得到进一步拓展,它将两个对换角色的警匪对身份的焦虑感、对痛苦轮回的焦灼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影片中,黑(匪)白(警)两道依然泾渭分明,黑社会在警局的卧底刘建明(刘德华饰)在他打死黑社会老大韩琛之后,希望能够将“黑”身份洗“白”,却遭遇警察在黑社会的卧底陈永仁(梁朝伟饰)的严正拒绝。刘建明祈求的眼神追问的是个人忏悔是否可以实现救赎和扭转命运的可能。

 也许我们还可以提及十年前走红的《喋血双雄》和去年问世的《杀破狼》。《喋血双雄》结尾,势不两立的警察和杀手携手并肩作战,吴宇森唱响的是兄弟情谊和江湖道义的赞歌。在《杀破狼》之中,警察为了兄弟情仇和尊严,对待黑社会的残忍和毒辣和黑社会不相上下。这两部影片同时都对黑白两道的性质和界限进行了质疑。

近年来香港警匪片依然不少,但让人惊喜的片子不多。今天,我们欣慰地看到《黑白道》在众多的警匪片中杀出重围,将主旋律警匪片的正必压邪的模式彻底抛开,同时也超越了江湖道义的情感,将这种类型的电影引进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它不仅仅表现了一个边缘小人物的孤立与无助,而且,导演邱礼涛将黑/白、个人/组织两对悖反的命题进行了深刻的表达与拷问。


二、卧底的命运

在专政权力的话语系统里,黑白两道势不两立。在现代社会,代表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是暴力机构警察局,它的对立面就是以黑道规则自成组织秩序的黑社会。后者因为利益需求与前者相对抗。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以暴力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因此双方的暴力对抗永无宁日。由于双方的战争首先打的是情报战,所以,卧底成为警察局和黑社会双方都长打不厌的一张底牌。

于是,就有了刘建明和陈永仁,有了单海生和与他命运相似的卧底们。他们的身份又黑又白,他们同时为两个组织服务,每天带着两张面孔,每天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他们在敌人的内部要装得比谁都更卖力,时不时要站出来配合组织精心安排的苦肉计,以博得敌人老大的赏识和委以重任。他们的真实身份只有自己所属组织的上司等少数人知道,他们生活的梦想就是等待自己恢复真正身份的那一天。

单海生警校毕业后在黑社会当了8年卧底,当他把黑社会老大送进万劫不复的死亡之路,他终于有机会恢复原来的警察身份,但同时也意味着他成了黑社会的“内奸”,在黑道中众叛亲离。更可怕的是,他在警察局内部的恶梦才刚刚开始。同事们对他不信任,以奇怪和异样的眼光看他;无法与搭档默契配合;内部调查科经常派人跟踪调查他,以至于陷害要拘捕他,致使他几近疯狂。

很明显,单海生只是警察卧底一个代表。在他最后拒捕逃跑过程中,追捕他的上司张sir对龙sir说:怎么搞得这么严重?龙sir说:早料到了。我不愿意和他搭档是同情他,你自己心知肚明,在你旗下作卧底复职以后有谁呆得长?他上警校时还是愣头青,你让他做了8年卧底,换了是我,8年之后也不知道自己是人是鬼。单海生最后也不断质问他的上司:怎么会搞成这样,我只想做一个真正的警察,现在我连自己是人是鬼都搞不清。

没有人能够回答他,影片最后,镜头特写出现了一个名为“中山叶公”的警员墓碑,在密密麻麻的警员墓群中默然伫立。墓碑上显示他生于1948年,死于2005年,很显然他不是单海生。这个突兀的长镜头给我们留下猜测和思考,也许他就是上一个单海生,也许就是龙sir说的那些“一生出生入死最终一无所有”的警察代表,他们是因为有卧底记录顶不住压力最后或吞枪或跳楼或烧炭自尽的。而且,墓群中一定还会有下一个单海生。


三、警署和黑帮,从势不两立到异质同构

正如前文所说,黑白势不两立是权力话语中的真理。在官方话语词典里,黑与白就完全对应于邪与正。对于警署和黑帮两个组织而言,他们不仅认可两个组织本身水火不容,而且也要求自己组织的成员必须纯洁(卧底时可例外),其基本的身份要求就是非黑即白。正如黑社会大哥Dark对单海生说:“做警察就不要进黑社会嘛,进黑社会又做警察,你是不是有毛病?”Dark作为黑社会老大显然太单纯了,在《无间道》中的琛哥面前相形见绌,真是死不足惜。

在影片中,几乎所有人都深知这种对立的标准。单海生刚复原职时,上司便对他说,不要再与以前的人来往,以前很多卧底就是把持不住弄得无法收拾。迷茫的单海生问,那真正的朋友呢?他无法理解上司要他与黑社会一刀两断。当时,张sir活像我们中小学的班主任和政治老师。他给单海生说,你要是觉得闷可以多参加警局的康乐活动,打球、烧烤等等,转移一下注意力,结交组织内部的新朋友,况且,警局现在的漂亮女警很多。后来,Dark在监狱里自杀,张sir又提醒他,他的丧事你不要参加,不能去鞠躬,千万不要做让警队尴尬的事情。

在与龙sir搭档的过程中,龙sir并没有把他当自己人对待。Dark被捕,龙要追查黑社会新的扛旗人物,在“越南安”那里追查无果便恼怒地对单海生说:你们这些家伙!单海生也非常愤怒:什么“你们这些家伙”?我是警察!之后龙追问B仔的时候把单海生置于非常难堪的困境,一面是自己的同事,一面是过去的死党。他对龙的诈供和暴力手段非常反感,不愿他伤害到B仔,这让他两面不讨好。B仔问他,你想串通他像陷害大哥Dark一样陷害我?龙问他,你到底是兵还是贼,你站在什么立场说话的?在两个组织面前,单海生面临非此即彼的抉择。不管他选择哪一方,都意味着要与另一方的彻底决裂,而且也得不到选择项组织的半点信任。

这种必须非白即黑的单项选择,甚至在单海生的女友小芹那里也有如此鲜明的立场。他对单海生的求婚回应是:玩结婚的游戏,你在黑社会时我还可以考虑一下,现在你是警察,嫁给你我会失去所有的朋友,我的女友不能在一个警察面前咳药,他们那些黑道的男友也不会接受你。后来,他终于完全失去了小芹。

失去两个组织及其成员的信任让单海生陷入了彻底的消沉和迷茫,甚至他也开始质问自己的选择。在酒吧里,过去的帮派兄弟全部围着他,他听到有人在叫“内奸,去吃屎吧!”但是他却找不到声音来自何处。很显然,这个来路不明的咒骂既来自帮派成员,也发自他的内心。从道义上说,做内奸比做黑社会古惑仔更可耻更让人瞧不起。

对抛弃单海生的做法,警局和黑帮达成了惊人的一致。甚至于,警局对单海生的不信任、跟踪、陷害,手段比黑帮还厉害。抛开黑白两道正邪性质的权力话语归位,警局和黑帮都是个体赖以生存的组织。它们在无视个体生命和利益面前,呈现出异质同构的状态。

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一书中写道,现代生活逐渐以群体(包括我们所说的组织)的聚合为特征的,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就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按照勒庞的逻辑推论,组织只有绝对的共同目标,即便用低劣的手段也要实现这个目标。这个共同目标凌驾一切之上,与建立个人责任上的道德水火不容,组织要求它的个体为了“自己一知半解的信仰、观念和只言片语,便英勇地面对死亡”。

警局和黑帮都是这样的组织。抛开警局背后专制权力的保护伞,它们共同的“道德”都是“舍己为人、自我牺牲、不计名利、献身精神和对平等的渴望”等等。它们要求为了组织的利益绝对的忠贞,服从集体道德和集体利益。所以当单海生恢复警察身份之后,不管是警局还是黑帮都要他非黑即白立场鲜明。他曾经的死党B仔对他说,海警官,你喝糖水可以,但不可以久留,现在我们身份不同了。两个组织对个体利益的漠视方面,官方组织更是有过之无不及。多少卧底警员为了对付黑社会牺牲自己的生命,但是他们得不到组织的保护,甚至就是自己的内部成员开始对卧底进行跟踪,栽赃陷害。


四、组织的无能与万能
张三四在分析《十面埋伏》中金捕头和刘捕头最后的角斗时说,皇帝的法律和“飞刀门的规矩”是一样的,金捕头、刘捕头最终都走上了背叛组织的道路,“黑压压的大军已经十面埋伏了他们的决斗场,无论谁胜谁负,注定都会被碾为齑粉。两个组织之间,没有给个人留下缝隙。”个体在组织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和无足轻重,而组织却是如此的万能。

单海生胁迫B仔时,龙sir代替上司张sir对他做思想和心理工作的情节是影片的神来之笔和高潮。龙sir很清楚作为个体在警署组织里的地位和作用,所以他对单海生说,上司(组织的代言人)觉得你还有利用价值的时候,当然会哄着你;不要那么苛刻自己,大家都是打份工而已。所以他可以不计后果地依照组织需要对古惑仔进行暴力逼供。因为他知道,组织需要他这样的人,他在“放纵自己低劣的本能”同时,也为组织“树立起崇高道德行为的典范”。正如张sir评价龙sir:很能干,他审问古惑仔的做法也是大家见惯不惊的;因为被内部人员和外部人员投诉,所以他一直升不了职。张sir也很清楚组织需要龙sir这样的人,他们是组织高速运转的动力阀,但同时也是牺牲品。

在劝告单海生的时候,我们发现龙sir的语言有前后冲突和矛盾的地方。那是因为他在泄愤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又充当了组织的代言人,他代表组织给小海的劝告内容大致有四点:1、换个角度看问题,从楼下看我以为你在救人,从楼上看我觉得你想把他扔下去,是救人是杀人,任你说;2、警署内部跟踪调查一个卧底八年的警察是人之常情;你算幸运的,还拿到了嘉许状(符合我们的宣传口号:组织的精神鼓励是无价的),多少人出生入死一辈子最后一无所有还自杀,没有人要陷害你;3、你把他拉上来,回去我的报告(他俨然以决策人的姿态说话)这样写:你来抓疑犯,他跳楼,你救他;4、我是在救一个警察,不是救一个古惑仔。我们发现,在警局只算一个小人物的龙sir威望此刻超过其他一切人,因为他才是组织最有力的中坚和支柱。

从龙sir的话语中,我们对组织的本质洞若观火。在组织那里,只要有利于组织的事,都可以指鹿为马,颠倒黑白,一切都是组织说了算。组织在个体面前,显得如此的万能,因此,最后,单海生被黑帮击毙后,警队可以掩盖组织内部所有不纯洁的事实,以最高规格厚葬他。报告写道:单海生被黑帮报复因公殉职。

但是当个体利益(包括生命)无关组织前途之时,组织又显得如此无能和冷漠。《无间道》中琛哥要刘建明为自己生意打通要道时,刘建明说,现在风声紧,正在查内鬼。琛哥就说,哦,你是在为自己考虑啊,刘警官。也就是在组织利益面前,个体是不应该考虑自己的利益的。在《黑白道》中,张sir对单海生说,你拉他上来,其他事我帮你解决。单海生质问他:你怎么帮我,内部调查科的事(以B仔提供的单海生和黑帮新头目铜少的录像片断为由要拘捕他)明摆着是陷害我(张sir当时也没有替他申辩)!张sir又说,我是你上司,我不希望你搞成这样!单海生哭者责问他:是谁把我搞成这样?你派我去做卧底,我多次要求你,只想做一个真正的警察,你答应帮我搞,可是一搞就是八年!怎么会搞成这样?连同事都不信任我,抓我,冤枉我。单海生临死才明白,他将要去的地方,那里有无数警员的坟墓已经证明:组织对个体的承诺(或者组织代言人的承诺)从来都是空头支票。

组织,多少苟且之事假汝之名!凡是在组织中失去利用价值的个体,最后都是如此下场。

此外,警局大部分人员对刚复职的单海生的集体“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的行为也是官方组织的产物。在给单海生的颁奖之前,张sir问他,你有没有叫朋友来给你鼓掌?也就是说在警队内部,你绝不会有朋友的。颁奖会上,警局局长象征性地把证书发给他便去开会了,没有正面看他,也没有祝贺;所有警员无一鼓掌,在局长走后纷纷离席。之后,他们带着排斥和怀疑的眼光对待他;只要他在场都会说悄悄话;总是到行动出发前才知道目标人物和地点;内部调查科先入为主地将其放在罪犯的位置进行跟踪和调查。这与他在黑帮的待遇想去天渊。

相比较而言,Dark是一个很有人情味的组织头目,他的手下B仔左手被废之后,他便给他开了一家糖水店,让他吃“安乐茶饭”。临被捕前,Dark希望证实单海生是在当了警察才跟他的,“不然我还以为我的兄弟跟着我吃不饱要去兼职”;他在被捕之后还要手下放过单海生。正因为Dark这样以道义来经营组织,所以才有他的四次入狱,才导致他的落难和最后的灭亡。也就是说,组织要长治久安,就不能讲太多的人情和道义。

影片的序幕和最后,都是一个变形的俯拍镜头,单海生中弹倒地,其他警察呼叫着要他挺住,他质问“怎么会搞成这样?我只想做一个真正的警察”的声音绝望地在空中回荡,啼血问天,但苍天无语。

(欢迎光临川江耗子博客http://chuanjiangrat.tianya.cn,一起讨论电影和人生;欢迎网络媒体批评、转载,转载者请保留作者署名。谢谢!)

 6 ) 对坚持的怀疑

很容易被人认为是《无间道》的跟风之作

但是,比《无间道》要犀利,现实得多,也就悲惨得多,让人看了很是无奈,充满悲哀的感觉,并对是否应该坚持信念,怎样才叫坚持信念这个问题产生怀疑。

8年的卧底,为了一个任务。

还是先说表演吧。
三个人,最出色的还是吴镇宇演的黑帮老大dark哥。虽然只是很少的戏份,但老大的那种气势居然表现得很人性,居然让人心生同情和向往。有时候我想,在这个“黑”社会里,一些人甘愿为了一个人出生忘死,总是有些理由的,而情意很容易由感恩而生。就像女孩子有时喜欢坏男人,是因为他对别人坏,更衬出对自己的好。

黄秋生的警官阿龙,设置是有些矛盾的,表现了他工作中的精干,也表现了他在行动中的冷酷,到最后,才用很生硬的方式表现了他的温情,冷静和超然。黄sir的表演囿于角色的问题没有太多的发挥,狠得时候不够狠。
但是黄sir又高又瘦,很是挺拔,虽然头发明显少多了,我还是觉得他不会是个坏人。

最后说男主张家辉,虽然比不上吴镇宇,也算不错了,把角色的那种痛苦,迷茫表现了70%出来,让人略感同情。

关于剧情
有一段很明显的对比:
dark哥带小海去找人问话,进屋看到有个小男孩,就拿出袋零食,让小海把小孩儿带出去。小孩问小海是干什么的,小海说,他是个警察。小孩说那你是个好人喽。dark和那个人出来都很平静。
小海跟阿龙一起,同样是盘问线人,这次是小海叫住阿龙,说等一下,把屋子里的孩子带出来。小海同样说自己是警察,小男孩的反应却是,警察很坏。阿龙问完了,出来用纸擦着手上的血,小男孩站在门口,怯生生地哭着喊爸爸,爸爸……

看完这段,你真是不知道该向着哪边,价值观都模糊了,一边是温情,一边是冷酷,虽然他们分别代表的是邪恶和正义,可是,所谓的邪恶和正义是绝对的吗?

小海的女友倒是有个清醒的认识,虽然小海说要跟她结婚,但是她知道,那种生活她适应不了。原来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想从良。

最后那段,阿龙对善恶选择一线间的小海说,做好自己的本份就好了,何必那么认真呢。真是,小海就是太认真了,卧底的时候认真地做黑社会,恢复身份后又认真的想当个对所有人都无愧的警察,这就是他的悲剧。

以前我的想法是,选择了就要坚持,不管你选择的是哪一方。你要做正义的那一方,就不要受到诱惑而堕落,你选择了黑暗的那一方,就别想着能金盆洗手退出江湖。而一个卧底,他到底应该坚持什么呢?

卧底真不是人做的呀。

《无间道》里,陈永仁总是很痛苦,而刘健明却意气风发,所以《无间道》在内地上映了,风行了;《黑白道》注定没有这样的命运。

 

 

 短评

卧底不好当~

6分钟前
  • 木水
  • 还行

从无间道开始,类似的面孔就在类似的题材里面反复出现,好多片子我都记混了。香港电影从上世纪的江湖纠葛大哥豪气一下子跳跃到了警匪之间的算计与被算计,每部影片还非要一个风格,疯都疯了。提醒大家,此类片子鱼龙混杂,以烂片居多,表被演员表欺骗了

10分钟前
  • 妖妖
  • 还行

黑白颠倒

15分钟前
  • 二表兄
  • 推荐

天呐.....秋生叔泥点解会瘦成这样...0_0教教我咯.........虽然吴同学的大佬dark很帅~~但明显我还是中意暴力刑警一类的角色多滴~咳咳~这是个历史遗留问题..........

18分钟前
  • 推荐

卧底片可以说是香港警匪片的有一大分支片中,但一向被冠以“烂片师”的邱礼涛掌刀的此部卧底片却更加注重挖掘卧底“从良”之后的内心生活。故事并以双线穿插叙事,虽然丰富了故事内容,但蒙太奇效果做的不够尽善尽美,所以初始看会有些凌乱,但总较下来,邱礼涛在烂片美学的磨合下,又会有精良作品呈现

22分钟前
  • 黑骨精
  • 还行

香港卧底剧就是这个味了。

23分钟前
  • Doris.ZY
  • 还行

善恶一线之隔,孰之过~

25分钟前
  • zzy花岗岩
  • 还行

港片已死

29分钟前
  • 狂欢的啤酒瓶
  • 还行

选择用黑暗的生活方式作一个正义的人,失去是生活,不是正义。

33分钟前
  • 天问
  • 推荐

看着好想哭!

34分钟前
  • 我爸知道有豆瓣
  • 还行

吴镇宇哟吴镇宇·~

35分钟前
  • 左左☮
  • 还行

黑道白道只在一念间

40分钟前
  • 大浦洞二号
  • 还行

很不错,在现在就是好片子了

41分钟前
  • 亢龙无悔
  • 力荐

老吴我一辈子是你的脑残粉!!!!!!

45分钟前
  • 陈二菜
  • 推荐

生不逢时的《无间道》。

46分钟前
  • 翁妞妞。
  • 还行

这部电影挺深刻的。。。

48分钟前
  • 吃瓜专业户
  • 力荐

切入点不错...可惜影片始终欠缺力量...

51分钟前
  • 某茶君
  • 还行

“我在警校时,你选派我去做卧底。我请求你多少次了,我只想做一个正常的警察。你说帮我搞,一搞就是八年,我就过了八年黑道生涯。你看我现在,是人是鬼我自己都不知道。”影片的故事性不如《无间道》,但确实很接地气的道出了卧底警探的无奈、矛盾、憋屈、愤怒。黑道中有盗亦有道,白道中有利益至上。黄秋生最后劝解张家辉的一席话很有味道,深得厚黑学精髓。无非是打份工而已,不要行错事,紧跟组织的路线,组织才是话事人。

54分钟前
  • 夏季的天空
  • 推荐

一般吧,这样的电影太多了。

57分钟前
  • 天涯·明月·风
  • 还行

对张家辉刮目相看

60分钟前
  • SKIN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