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女嘉莉

HD中字

主演:安吉拉·贝蒂斯,派翠西娅·克拉克森,丽娜·索弗,坎迪斯·麦克卢尔,艾米莉·德瑞文,托比亚斯·梅勒,切兰·西蒙斯,凯瑟琳·伊莎贝尔,大卫·凯斯,Laurie,Murdoch,迈克尔·科普萨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76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魔女嘉莉 剧照 NO.1魔女嘉莉 剧照 NO.2魔女嘉莉 剧照 NO.3魔女嘉莉 剧照 NO.4魔女嘉莉 剧照 NO.5魔女嘉莉 剧照 NO.6魔女嘉莉 剧照 NO.13魔女嘉莉 剧照 NO.14魔女嘉莉 剧照 NO.15魔女嘉莉 剧照 NO.16魔女嘉莉 剧照 NO.17魔女嘉莉 剧照 NO.18魔女嘉莉 剧照 NO.19魔女嘉莉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魔女嘉莉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嘉莉(安吉拉·贝蒂斯 Angela Bettis 饰)是个在学校里地位低微的学生,她自卑内向,是其他同学的欺负对象。造成这样的局面,嘉莉的母亲恐怕难辞其咎——她醉心于宗教世界,把生下嘉莉看成是深重的罪孽。在嘉莉青春萌动的年纪,母亲却对她进行禁欲教育,把男女关系看成是洪水猛 兽。扭曲的家庭让嘉莉深深地压抑着自己的内心,一旦遇到爆发的当口,将一发不可收拾。果然,在舞会上被同学恨恨捉弄了一番的嘉莉,看着自己满身沾满猪血,她怒火中烧,再也不忍受这些奇耻之辱,大开杀戒的日子到了。水蛭十二怒汉1997记忆迷宫红番血路第一季东海龙棺错缘税调~“缴不了税”是有原因的~恋爱播放列表 Dear.M心中有鬼2007泰版富贵男贫穷女茅山大师远行他方中产家庭第二季恣意佳人第一季法官大人第二季女王的教室特别篇后篇~恶魔降临~新宿小偷日记紫禁之巅海上教堂2:土地之子姐妹情仇罪恶黑名单第十季牧羊犬郁金香副本 第一季镰仓物语国语万水千山养老院财神到鹿鼎记2:神龙教国语空海小鬼跷家总统拍档尤卡坦奇迹(粤语)红河2009冬日斜阳请讲普通话第一季还是要将恋爱进行到底三个家伙学徒2013地球上的一年名侦探柯南工藤新一的挑战书情怀九月天降临两万种蜜蜂

 长篇影评

 1 ) 《魔女嘉莉1976》,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在于不可再现。

嗯,我对1976年版的《魔女嘉莉》一见钟情。

经典,实在是太经典了。

这部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经典影片,如同史蒂芬·金自己说的:“我写的是恐惧小说,不是恐怖小说。”我并不认同将它单纯的定义为恐怖电影类型,它带给观众更多的实则上是心理层面上的震撼和思索。

在故事中,嘉莉是一名拥有超能力的中学生,拥有意念力量,而影片的传神之处在于没有将重点放在主人公超能力的“炫技”上,而是把对于恐惧的渲染放在了心理层面,并通过人物行为进行外化。嘉莉的愤怒和绝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事件严重性的加深不断地滋养着,在这过程里就对嘉莉受冷落、欺辱进行了高效的铺垫,才让真正的报复爆发有着雷霆之效。

影片叙事视角以主人公嘉莉切入,着重刻画围绕主人公身上所发生事件时人物性格及内在心理的外在表现和爆发。它并不是单纯的描绘如何杀人,也没有为血腥而血腥,而是重在精神层面的描述和传达。(这里不得不赞叹一句茜茜.斯派塞克的演技,简直为人物形象赋予了真正的超能力!)

这些特质就奠定了电影与通俗意义上理解的恐怖片有着本质的区别,不作刻意吓人的描绘,只为内涵表达而存在。

在情节上和视听上电影迎来真正的高潮当属最后的晚会场景,嘉莉被同学戏弄全身被倒血水后彻底触发,这样的崩溃不再停留在心理,而是转换成惨烈的大屠杀,对所有人的大屠杀。

一身血水的嘉莉站在整片的红灯舞台上营造了视觉上的恐惧, 嘉莉的愤怒意念使得电线走火,梁架崩塌,消防喷射,老师吐血身亡……全场覆灭。这种行为化的心理表达和刻画十分直接,对于观众而言,这样的影像也更具视觉和心理冲击力。晚会的疯狂混乱在此时已达到高潮,在声响上更是配合的真实而刺激,画面上运用万花筒镜头强调了讽刺嘲笑,加上音乐的诡异气氛让画面和声效达到了高度呼应。

而后,嘉莉离开会场,导演在此处设计了一场车祸。全身血水的她从现场走出,至一片旷地公路,嘉莉的三位同学开着车欲险欲撞,而身心都极具恐怖气息的嘉莉充满怒意仇恨的一瞪眼让疾驰的汽车方向失灵,当场翻覆爆炸,简洁有力的画面冲击让观众内心的震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回到唯一可以或者说是想要寻求安慰的家中,嘉莉在同样“疯狂”的母亲面前,失去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心灵的稻草。母亲本身的恐怖形象在影片中塑造得也是惟妙惟肖。盲目的宗教信仰扭曲了她的人性,对女儿的苛刻无情甚至可以说是恶毒,逼得嘉莉最后在绝望恐惧中弑杀母亲。

影片的又一经典片段诞生了,一刀接连一刀的飞射直至画面呈现母亲被钉成祈祷室的圣塞巴斯蒂安像,讽刺意味十足。被宗教洗脑以至于走火入魔的母亲,也就此成为了影片中最为经典的角色之一。

她的死亡是极富思考价值的,最后是堕入地狱或是得到救赎,也许连当事人自己在最后时刻都无法参透。这种恐惧是人类所自创的,思想上的恐惧。女儿弑母,也喻示着人与人之间情感关系的危险恐怖,不禁让人深思和审视。

暗含隐喻的画面让我们看到了导演对镜头语言的把握精准而到位,不光成功地将主人公嘉莉内心的绝望彻底的影像化,更是在画面元素的组合中透露出宗教、信仰、人性的意味。演员更是到位绝妙的诠释了角色的心理变化和性格特征。

嘉莉的超能力是天赋礼物还是灾难诅咒,母亲的死亡是地狱还是另一种解脱,同学老师覆灭的原因是一种自我作孽还是拯救;这些问题均牵扯着对惩戒和救赎的矛盾。

影片所营造的恐惧气氛真实而渗入人心,嘉莉的心境也透过导演独特的分镜手法展现出来。恐惧元素真实存在,又给观众以心理暗示和投射,因此将诡异效果强化到了最大力度。

影片本身带给人的恐惧是一时的,而衍生出的心理思考上的、心灵感触上的恐惧是久久未平的。一部优秀的作品必定是带给人触动的。《魔女嘉莉》的经典在于它对恐惧别具一格的诠释方式,这里面包含着青春的无助和迷失,对校园暴力的充分表现,更甚至时刻体味着对宗教信仰的思考,无处不直面人性。

 2 ) 愿你强大到能够温柔地对待这个世界

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那个帮助Carrie的老师-Miss Collins-最后也死了。有人说她也嘲笑了Carrie,因此Carrie杀了她。
没错,她是笑了。但那算不算嘲笑我很怀疑,我同样怀疑在场所有人是不是真的在嘲笑Carrie--除了Chris的同伙,那个第一个笑的女孩儿。还记得Miss Cllins给Carrie讲的她上中学时和一个高大英俊的男生参加舞会的糗事吗,也许她觉得,无论是Carrie在学校被同学欺负,还是这次Carrie在舞会上被人淋猪血,都只是难忘的校园生活的一部分。她微摇着头,轻轻一笑,好像以一个过来人的姿态在说:呵呵,当你像我这么大时,也会像我那样回忆起这一天吧。
她只不过是把阻止Carrie的被欺负当作一种“政治正确来对待”。因此,她要惩罚那些欺负Carrie的女生,威胁她们不带她们参加舞会。当Chris提出质疑时,她就一巴掌打过去。也许她觉得,在学校中欺负同学,是件平常的事情,而老师用什么手段来制止这种侵犯,也无可厚非,反正“制止侵犯”这个行为本身是“政治正确”的。因此她以耳光教育Chris;当得知Sue和Tommy要帮助Carrie时,问都不问就大加质疑;甚至最后看到Sue出现在舞会现场,也是不加过问就强行把她赶了出去,以至于错过了阻止这场悲剧发生的最后机会。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影片中一共出现了三处打耳光:一是Carrie回到家,她的母亲叫她背《圣经》的时候,她被打了耳光;一是Chris质疑Miss Collins,去找她理论的时候被打了耳光;一是Chris和她的男友Biily在车里密谋作弄Carrie的时候,Chris被打了耳光。这三个耳光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打人者要求被打者屈从。屈从什么呢?屈从的就是打人者的所谓“政治正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政治正确,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当他或她要别人也认为自己是对的时,就用了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来使别人屈从。
因此,我们可以说这种“政治正确”和“简单粗暴”是相辅相成的。正是由于这种“政治正确”,使人们往往忽略了事情背后的原因,使人们往往不再关注人本身,而只想快速达到一个“政治正确”的结果。就好像这位女老师Miss Collins,她从不关心为什么Carrie会这样的遭人欺负,即使她知道大概是因为Carrie家的宗教背景,她也没有要去和Carrie的妈妈谈谈。如果她这样做了,她一定能发现Carrie的母亲虐待她的迹象,从而及时进行司法干预,这才是保护Carrie的正确方法。
梁文道说:慈悲的基点是好奇心,即你关心这件事为什么会发生,又或者这个人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认为是很对的,冷漠是不会产生慈悲的。不关注人,自然就不会关心人;不关心人,自然就不会关爱人;不关爱人,自然就不会有什么善意而根本的解决人的问题的方法,而只是简单粗暴地强行接受或强行终止。
愤怒的Carrie用超能力杀了所有人。而在上一篇中我曾提到,Carrie从书中、从阅读中、从知识中了解了这种力量,而现在她又简单粗暴地运用了它。以及影片最后,Carrie和她的母亲死于近乎一种超自然现象的灾难,她们的生命也被这样简单粗暴地终止了。这部影片讲的就是这样一连串的简单粗暴的灾难,看似没有联系,实则环环相扣。从Carrie的从未露面的父亲,到她的母亲、她的老师、她的同学,每一个角色在每一个环节都对这个灾难的雪球起到了助推的作用,以至这个的雪球越滚越大,最终爆发。
前一阵子看《入殓师》,很感动。看见豆瓣上有位网友写的感想,题目叫“只愿你曾被这世界温柔地对待”,很有感触,我再给他加一句:愿你保持一颗好奇心,保持一颗慈悲心,从而强大到能够温柔地对待这个世界。

 3 ) 一种解释

      前面是佳作,但是到了回到家以后的结局就是神作:母亲想要杀死女儿,但以耶稣(但看起来像圣塞巴斯蒂安)形象死去,女儿怀抱着母亲被石头砸死,以及房子的崩塌(耶稣死后圣殿崩毁):这就引出了一个独特的理解方式,女儿本来就是本初的罪恶(圣人之罪恶),母亲一直想要救赎她而非消灭,但是罪恶隐藏在这个不再信神的时代里所谓的“正常”的外表下,最终得以成为了完全体。很多人都把一切都归咎在了那几个欺负嘉丽的同学身上,彻底的把这部优秀的电影解释为了一部青春片,这很让人惋惜。嘉丽所带来的惩罚并不是只杀了那几个人而是所有人,包括那个女老师(里面很有意思的一个段落便是女老师虽然善良但本质上也只能通过严厉的训斥与殴打来获得服从),同时也不是那桶猪血让嘉丽被迫变成了恶魔,而是她本来就是,猪血恰恰剥去了伪装的外衣让其成为完全体:母亲曾说我知道你穿了一条红裙子,嘉丽说不那是粉红的。粉红就象征着这个时代:伪装的恶魔变成了被崇尚与接受的对象,于是此时无论怎样的善都将被异化成恶(老师这一形象颇为精妙的预示了现在的白左们:希望在去本质的时代中达到善却最后带来了政治正确之恶与某些真正的恶魔)。所以在这个角度上母亲最后的想杀嘉丽也是最后的无奈之举:她们最后的一同死去也算是母亲通过自己的殉难带来的对于嘉丽的救赎和对于剩下的其他人的拯救吧。
      嘉丽的悲剧还是在于被这个时代所引诱,然后遭到背叛,从而到达了不可挽回的境地。

 4 ) 别样的内心,别样的恐惧--《魔女嘉丽》

文:十一月的雨 刚刚看完了久仰的布莱恩·德·帕尔玛的成名作《魔女嘉丽》,心情难以平静,并不是那种单纯的看完恐怖片后的惊吓与刺激,而是源于心底的震撼与深深地恐惧。史蒂芬·金的恐怖小说向来以挖掘人性最深层次的恐惧而著名,看完这部影片,我丝毫不怀疑外界冠以它“改编自史蒂芬·金的恐怖小说最成功的影片”的名号。你可以无时无刻地从中嗅到,那种特有的让人窒息的氛围和气息。   影片的主人公嘉丽是一个内心极度闭塞的女孩,但她更为特殊的一点是:她还拥有着常人所没有的特异功能。由于母亲是个彻头彻尾的宗教狂热分子,把上帝奉作是自己的一切,而对渐渐成长的女儿根本不予关心,甚至是注意都吝于施舍。在这种环境下,嘉丽本身就封闭的个性使她更为自卑和怯懦。通常这样的人内心是非常脆弱的,在他们的世界里,外界的嘲笑和欺辱是无法忍受的。所以她们害怕去接触人,有意的远离人群,这是导致悲剧的直接动因。终于,在一次毕业的舞会上,在同学对她最严重的一次的捉弄羞辱后,嘉丽封闭的内心世界彻底崩溃了,她运用特异功能杀掉了所有的在场的人。   很不幸,由于某种原因,我很早之前就了解了这个颇为吸引人的剧情。对于观赏一部悬念影片来说这不可不谓一个大忌,因为它会使你的兴趣与带来的震撼大大减少。但恰恰相反,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反而没有一点熟悉的感觉,我在紧张之余还在思考,下一步会是什么呢?如此发展下去,导演会怎么安排呢?看电影的终极享受,也不过如此吧!这就是一部好的影片带给我们的乐趣。   年轻时候的茜茜·斯派克真的很漂亮啊!她把那种封闭女孩的清纯和无辜刻画的惟妙惟肖,让人不时的心生怜惜。当我看到舞会上她马上可以走出生活的阴影,看到她和喜欢的男孩在轻盈的舞蹈,看到她时不时的问对面的男生为什么会邀她来舞会时候的那种幸福的眼神时,我真的无法想象接下去的剧情。我当时都有“就此打住,让她就这样开心的结束”的念头,而且是那么的强烈。但是悲剧还是如期而至,同学把那桶猪血倾泻下的时候,当她身上被染红的时候,我不敢看她那双因为极度绝望和屈辱而满含愤恨的眼神,那种赤裸裸的目光让我的内心感到寒冷。   嘉丽在杀掉所有人之后又恢复了理智,当她面对这个事实的时候她又变的极度脆弱和不知所措。这时她回到家,这一刻她需要的家的慰藉和母亲的呵护。导演在这的处理是令我始料未及的,由于嘉丽不顾母亲的极力劝阻去参加舞会,而且违背上帝的意愿和男孩交往。在她母亲看来,拥有特异功能的女儿是魔鬼对她的惩罚,她一边在忏悔,一边把刀举向了依偎在自己怀里的女儿。   那一刻,我相信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宗教对人性的异化,她已经不在是嘉丽的母亲了,她完全变成了宗教的奴隶。为了赎所谓的罪孽,不惜去杀自己的女儿,那种近乎疯狂的举动和神经质的表情,再配上几近荒诞的虔诚,在某种意义上,比嘉丽杀了所有的人都更为可怕,更让人觉得震撼。   嘉丽在逼迫无奈的情况下,用特异功能杀死了自己的母亲,然后和她一起,倒在了被自己摧毁而倒塌的房屋里。她母亲的死亡颇令人玩味,那个基督的十字架姿势,是对上帝的辛辣嘲讽,还是对自己信仰的致敬?   本片可谓是帕尔玛名副其实的代表作,他早期作品的那种特有的悬疑风格填充着画面的每个值得记忆的角落。无论是长镜头的窥探,慢镜头的推移,还是分镜头的精辟运用,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再配上紧张的扣人心弦的音乐,让恐惧与悬疑完美的结合起来。记得最深的是嘉丽被血淋到的那一刻,所有声音戛然而止,紧接着回忆里所有的嘲笑的声音开始闪回,画面像破碎的镜子一样不停的旋转,映的全是人们大笑的表情。让嘉丽崩溃的一瞬间,也让屏幕下所有的人崩溃。这一切,不禁让我对这位导演的超强表现手法更加佩服和惊叹。   值得一提的是,我在看完这部影片后,发现它和帕尔玛的另一部著名的影片《剃刀边缘》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无论是一开场女主角的出浴,慢镜头的节奏,还是最后从墓地里伸出的那双血手,紧接着从梦中惊醒,都和它如出一辙。这使我更加怀念这位大师早期的那种凌厉的风格和强烈的感官冲击,还有看完后回味无穷的遐想。   怀揣着压抑与愤懑结束了影片。我突然对很多人产生了怀疑,是不是世界上真的有那么多丑陋,一味的在满足自己的同时欺侮着弱势群体的人们。像片中嘉丽的善良的女老师一样的人们,真的会因为世俗的阴霾而寂静无声,没有好处了吗?   保持一份期待,在内心深处。电影带给我们的,是对现实的思考,对明天的憧憬,而不是对人生的绝望。   这,就是我想要说的。 作于2004.8.31晚

 5 ) 点评《魔女嘉丽》

《魔女嘉丽》是70年代重要的恐怖片之一,也是第一部改编自史蒂芬.金小说的电影。最重要的是要归功于导演布赖恩.德.帕尔玛对摄影机机位的精准和营造气氛的方法。故事描述了一个拥有超能力的少女嘉丽.怀特,她在学校受尽欺负,回到家还要受她母亲那仪式化的宗教信条。为了摆脱这些阴影,她决定改变自己,他参加了毕业舞会,但没想到在舞会上更是受到同学的捉弄和嘲笑,忍无可忍的嘉丽在极度愤怒之下,她用她的超能力血洗校园…………   



捉弄嘉丽的女生中,苏和克里丝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剧情发展:一个是要帮助她(苏觉得对不住嘉丽,想要让这个孤僻的女孩变得开朗起来,让其男友汤米邀请她参加校园舞会);另一个是想要报复她(克里丝和男友比利在舞会上用猪血浇灌在嘉丽头上当中羞辱她,让她永远抬不起头来)。

在舞会上受到嘲弄的嘉丽被激怒,她用自己的超能力血洗了整个舞会。“血”成了这部电影的主题,从电影开始的“经血”代表嘉丽由女孩变为女人,也引发了她潜藏的超能力;女同学的“猪血”嘲弄将事态的严重性推向高峰,从而也导致了一场灾难。

嘉丽因为第一次月经来潮却不知是何原因而遭到女生们的嘲笑和捉弄,回家后却受到母亲的恶语:“那条蛇叫做罪恶,罪恶之手就是交媾。”,她的母亲生怕孩子和别的男孩交往,她把“经血”比作灾难,把“交媾”比作魔鬼。当她意识到女儿所拥有的超能力时,她又比做“那是撒旦的力量。”可嘉丽说那就是自己,不是什么魔鬼,这实则也是一种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峙。嘉丽的母亲年轻时和其丈夫对基督教非常虔诚,以至到了不对性有渴求,可丈夫在一次醉酒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玷污了她,于是母亲生下了嘉丽,她觉得这是上帝对她的惩罚,当初就想把嘉丽献给上帝,可自己因为心软没有下手。这次她在把刚在舞会上受到心理受创伤的嘉丽揽在怀中之际企图用刀将嘉丽杀死,被捅了一刀的嘉丽因为无意间的愤怒激发了她的超能力,飞起的刀叉射进了母亲的身体并盯在门上,这姿势和刀叉所插入的身体位置和家中耶稣的神像如出一辙。这里应是暗喻母亲为“神灵”,嘉丽为“魔鬼”,魔鬼打败了神灵,弑母也遭到了天谴,天上下起了“石头雨”,将房屋撤地毁灭,嘉丽和她的母亲葬身火海。

电影中的镜头也深值研究,布赖恩.德.帕尔玛再次展示了他过人的镜头处理方法。片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镜头是三处:

第一处出现在舞会嘉丽和汤姆跳舞那段,德帕尔玛最初应该还是从希区柯克《眩晕》中男女主角亲吻的连续好几周旋转那里得到的灵感,并发扬光大,在这里这种旋转程度长达五分钟,并且频率越来越快,音乐也逐渐消失,最后足让人感到头晕目眩。布赖恩.德,帕尔玛曾多次运用这种360度顺时针旋转多次的手法,在《迷情记》、《凶线》、《替身》(粉红色杀人夜)、《蛇眼》等片中都有运用。

第二处是介绍绳子、猪血、嘉丽的关系时的交代手法,一个长镜头将这三层关系逐一展现出来,镜头跟着上了屋顶顶拍盛有猪血的桶在嘉丽头上的对立位置,然后一张纸条从上面落下来飘到嘉丽头上,暗示灾难的来临。那根绳子也成了灾难的导火线。苏发现力图阻止却被老师认为她是有意搞破坏。整个段落用慢镜头表现,并且全部段落无一处对白,立刻就能烘托出一种很悬疑的气氛,这种气氛德打破直到猪血被浇下。这样的慢镜头处理在《狂怒》中也有深刻表现。

第三处是紧接着猪血浇下后,嘉丽用超能力报复这些嘲笑她、戏弄她的学生。银幕一分为二来交待嘉丽、这些学生的关系,左右两边不断交替嘉丽运用超能力和受难中的学生和老师,对比性明显,也更能突出恐怖的气氛。银幕分割在片中出现多次,只不过这里是一个直接性的。还有一些间接性的银幕分割在多次出现在电影中,一些近景和远景,窗内和窗外的互动在片中也是反复出现。这也是德帕尔玛的电影的标志之一。

电影中还有很多手法都很特别,比如嘉丽参加舞会,母亲在家拿着一把菜刀剁胡萝卜,镜头用顶拍拍摄,剁一刀镜头断开切换顶拍近景,再一刀再近,这样推进行的快速剪辑有一中“快刀斩乱麻”的感觉;再有猪血被浇在嘉丽头上之后,她出现了晕眩的效果,画面被处理成多个画面旋转并使之重叠,犹如一个万花筒,每个人的嘲笑在万花筒中变成了一种丑态;电影结尾,苏去嘉丽的墓碑看望,为了表现苏的古怪动作,导演在拍摄时让苏倒着向后走,然后用倒放,在电影中就变成往前走,所以走路姿势会感觉很怪异。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周围的两辆车辆都是倒着开的。还有开场网球赛结束后,女生们去在更衣室,有全裸的、半裸的和穿着内衣的,用慢镜头+长镜头推进到嘉丽在里面淋浴,整个画面和音乐达到一种和谐的氛围,拍得很唯美。

最后嘉丽和母亲葬身火海之后,苏去嘉丽的目的看望就已经表现出一种略微诡异的气氛,然后一只血手从坟头伸出来抓住了苏的胳膊,苏从梦中惊醒苏的母亲也抓着苏的胳膊告诉她“没事,没事。”这幕恐怖的平行蒙太奇叫我看后难忘。这种以假乱真的噩梦式结局在导演后来的《剃刀边缘》中也出现过,而在《蛇蝎美女》中则被发扬得更加广大。

德帕尔玛的电影中经常会出现咎由自取的人,此片也不是例外,如果没有当初那些嘲弄嘉丽的女生或许不会有这样的结局,如果克里丝和比利没有对嘉丽搞恶作剧或许也不会出现这样的结局,这些成了必然的因果报应。

在与配乐人伯纳德.赫尔曼展开了亲密的合作关系后(73年的《奇胎怪案》、76年的《迷情记》),赫尔曼于1976年辞世,得帕尔玛不得不再找一位擅长些恐怖片的配乐人,于是他发现了意大利配乐人皮诺.唐阿吉欧,唐阿吉欧50年代曾是意大利红极一时的歌手,后来开始为电影作曲,早期包括维斯康提的《狮子星座》,但到70年代初期才真正意义上成名,《魔女嘉丽》之前出名的作品是《现在不要看》(1973),此次是他和布赖恩.德帕尔玛的首度合作,往后他们的合作长达六次,而且除了79年的《家庭电影》外都是清一色的悬疑惊悚片,包括那部极具代表性的《剃刀边缘》(1980)。德帕尔玛下一部拍片任务--恐怖片《玩具人》也将由唐塔吉欧配乐。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那个骑自行车车嘲笑嘉丽的孩子是导演的侄子;而扮演克里丝的南希.艾伦后来成了导演的妻子,后来两人离婚,此片是她和德帕尔玛首度合作,两人后来又合作了《家庭电影》、《剃刀边缘》和《凶线》。扮演苏的埃米.艾琳其后也在《狂怒》中扮演拥有超能力的女主角;扮演比利的约翰.特拉沃尔塔当初还未成名,1年后因为《周末狂舞》和2年后的《油脂》成为著名舞星,他后来在《凶线》中也变成了男主角。

 

2005年08月28日发表

 6 ) 魔女嘉莉——整齐结构后暴力与压迫的真实,以及对宗教彻底反驳。

德帕尔玛是一个被自己所追求的作者性和独特性所压迫的导演——当然,这并不是在说他的作品有什么问题,而是说他的作品所释放出的气质的不同。很多人都说他继承了希区柯克,的确,在剧情中对悬疑的埋伏以及利用影像对奇魅语境的塑造都是有希区柯克的感觉。但,他的作品和自己的私货,远不止于此。

只要看过帕尔玛作品的人都会发现他的电影有一种“傻气”,这种傻气应该是大多数人习惯了同时代的快节奏,以及对“结构”的不关心所造成的。帕尔玛的确为了电影的一些桥段的惊悚叙事,乃至整片的节奏推进而不得不将一些很多导演所选择不进行表达的场景拍摄(有一说一,《铁面无私》桥上的戏真的尬哭我),以及把缺乏冲击力的情节进行拉快(《疤面煞星》虽说绝对有斯通的原因,不过那冲得飞快的发家史,绝对是刻意为之)。但是,这样也就给了他电影很好的整体结构,所填充的“影像”真实可以刚刚好地与故事所契合,而《魔女嘉莉》就是契合度最高的一部。

在全片的剧情中,我们进行结构的拆分的话,简单分为三条线,一条嘉莉和她母亲,一条克丽丝和她男友,一条苏与汤米,而这几条线索中,与“学校”这个外界团体的接触频率,即是其他的在舞会上被干掉的小人物相关的戏份,一个比一个多。而这些线索,又通过老师来进行平衡,藏在了各个场景之中。

这样一来,完整的,有机的环境就塑造出来了,虽说其他的人物或多或少,但是我们都能有所接触,再加上剧本台词的塑造,观点各异,悲喜不同的人物们就被我们所看见和接纳。这一种做法,颇似陀翁在《罪与罚》开片主角的游荡,在独立的心理外,将世界通过碎片拼接来塑造,“记录的感觉”也就树立了起来。加深了代入感,也扩大了冲击力。同样,在《魔女嘉莉》中,到了“嘉莉发怒将整个会场用超能力摧毁这一个重大的情节高潮”,带给观众的就不只是快感了,复杂的感情也会随之而来,而且到后面,苏的噩梦也反映出一种“强迫的恐惧”以及“恶的全面性”,事件的承受者由她作为一个代表,不管是否参与其中,都无法摆脱影响,这样一来,虽然说道德批判的到来有点迅猛,但主旨也就升华了。

除了上述,我们再看一下对宗教的反应,嗯,很耐人寻味。嘉莉的母亲的确是被塑造成了一个疯子,并且由她的角色,导演是极其反叛的颠覆了基督教本身。开头,简简单单的对出现月经的女儿的压迫表达出的病态的反常,到后面来又一步一步揭示着她的可笑。关键的破点是,由第一幕可以看出,嘉莉所住的房子就是象征着由母亲所构建的堡垒,而嘉莉施展自己法力,将门窗锁紧时,就是象征她对母亲的反抗。“然后呢?”当汤米来接她时,有关表现母亲本人的状态的镜头就变成了失衡的摇晃……虚假脆弱的一面就这么无情的摆了出来。而嘉莉回家后(洗猪血照应前面大姨妈,被他人所伤),母亲准备杀她时的那段自白相当之棒,丰满角色的受虐心理,以及在宗教里彻底沉沦的变态的样子之外,还带出了莎士比亚的古典感觉(想起《魅影天堂》了),。让母亲被杀后(刀有很强的的性象征,被自己的女儿给艹了……),房屋的倒塌所呈现出的爱伦坡“厄舍古堡”式的哥特场景更能将观众震撼,并且将对宗教的批判更深一步。妙啊!

除了剧本的精巧严密,还是得说一下镜头语言。帕尔玛的电影,剪辑的方式虽说新颖,但也是按照着希区柯克的方式来缓慢的挑逗着我们的心思。对“猪血”即将倒下时的剪辑,通过慢镜头,将等待拉长的同时,绝望感也随之而来。是很正经的手法。而除此之外,摄影学习了不少人的风格,铅黄的打光,阿瑟佩恩的构图,戈达尔的空间小设计,都很成功的运用着,形成了统一的风格。个人的确很喜欢。

推荐!希望中国电影工作者在未来也给我们奉献出同样厉害的作品!

 短评

203 K,还真被那只手吓到

7分钟前
  • 蕊蕊
  • 推荐

没有恐惧只有悲伤。想起了自己的一些经历和一个得抑郁症的同学。孤立与群嘲真的是世界上最可怕的冷暴力。希望每一个灵魂都可以得到善待

12分钟前
  • 粉粿症候群
  • 推荐

不惊悚,不恐怖,它只是悲伤

15分钟前
  • 眠去
  • 还行

一边营造少女梦幻,一边编织梦魇,两条线索汇合,激发出无比强烈的悲剧感与恐怖感。影片最黑暗的地方是对善恶的处理,没有做简单的厘清,而是讲其中的复杂性。善念与恶念交织,酿成一桩悲剧,由果索因,皆为恶。于是,复仇的对象就难以区分了,只得一同湮灭。女教师和母亲的行为也颇有暧昧之处,前者行善,用的是恶(暴力);后者的恶,在这场悲剧面前倒成了善。场面调度无比华丽。

20分钟前
  • 居无间
  • 力荐

一个小时略显沉闷的铺垫后,终于迎来了高潮。帕尔玛一直是个执着探索影像的导演,到现在仍是,这也是我一直很喜欢他的原因

2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又见帕尔玛的招牌分屏。可怕的仪式感和绝望感,还有史蒂芬金的招牌吓人结尾。在知道结局的情况下,嘉丽前面笑得越幸福观众就越难过。茜茜斯派塞克好神奇,前面看着不好看,化了淡妆突然漂亮了,淋了猪血后又丑得恐怖。不求新版突破了。

25分钟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天哪苏原来是真心帮她的!…………一对大好的百合就死于那个贱人之手了。男主和老师也冤。贱人拉绳子前那个舔嘴唇的镜头极好。

28分钟前
  • 苍★☆☆☆☆
  • 还行

最后的剧场和家中的两个高潮处理的非常漂亮 血红的视角 杀杀杀

33分钟前
  • 琧婯
  • 力荐

拍得着实邪气,很实验性也很电影化,镜头运动,灯光效果,分屏画面,帕尔玛从一开始就是个对探究电影本体十分痴迷的家伙;而且这帮演员真是太棒,从外在气质到内在表演。

38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我们没有复仇只因为我们没有超能力

40分钟前
  • mon babe
  • 推荐

牛逼就牛逼在放到宗教维度还是反宗教维度都是自洽的,重溯会发现恐怖的根源并非一方所造就,而是两种极端的碰撞:导火索是委咎荷尔蒙过剩的最常见校园问题,而所谓反派与灾难土壤只是一个信仰至上化的母亲,是人乃万物尺度还是存天理灭人欲?史蒂芬金和帕尔玛选了C。舞会戏调度只能用上天入地来形容。

44分钟前
  • Ocap
  • 推荐

对于成长的痛苦,这个付出的代价最惨烈

48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猪血浇头,猪油蒙心,若体验其一,便难以摆脱穷其一生的粘腻,从幸福的峰巅一下子坠入无底的黑洞,从慢慢铺垫到迅速展开,粗砺的慢镜头,记录下悲婉的圣歌,血洇校园,焚毁家园,一切是有多不甘心。

53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我的妈呀!迷信上帝真可怕,单亲母亲真可怕,女同学的恨意真可怕,被撒旦诅咒的女生真可怕。不要嘲笑同学,善意有时候给自己带来的是一生的噩梦。一切都是妈逼的!可怜的娃!约翰·特拉沃塔从小时候起就注定是当坏人的。

58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经典 女性恐惧的代表作 慢镜头和特写部分精彩绝伦 从平淡到梦幻再到毁灭 一脉而起

59分钟前
  • 爱茉绿绿
  • 推荐

布莱恩·德·帕尔玛作品,斯蒂芬金小说改编电影的第一部。西西斯派斯克演技棒极了,凭此片首获奥斯卡影后提名。本片涉及同学关系、宗教、性压抑等内容。拍摄手法尤为出彩,尤其是嘉莉血洗舞会前的旋转镜头,以及之后的分屏屠杀场景。梦魇结尾的处理方式此后被各类恐怖片效仿。

1小时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镜头和配乐都超棒,后来的很多电影都有该片的影子啊。我觉得讲女性主义这部比《末路狂花》更好。我倒真希望每一个被bully的小孩儿都有超能力来教训欺负他们的人。如果我以后有孩子(并不大可能)我对她的教导只有一条:Never be and never fear a bully.

1小时前
  • 铎奇
  • 推荐

最后那只手也太!恐!怖!了!吧!真的不要随便欺负班上的同学啊!最后二十分钟真是太刺激了叹为观止

1小时前
  • 米粒
  • 推荐

擅长精神虐待的母亲,校园霸凌,相当深刻的现实意义。斯蒂芬·金写《魔女嘉莉》,原型是他的两个女同学,学生时代穿得老土,皮肤不好,就被所有人欺辱。其中一人突然改头换面,换来的不是友善,而是加倍的霸凌,他们恨她“越界”,等她恢复原状,受到的欺辱也恢复原状。她们没有嘉莉的异能复仇,都死得很早,一个独居癫痫发作,一个生完孩子朝自己肚子开了一枪。

1小时前
  • 临素光
  • 力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永远不要欺负同学

1小时前
  • Touma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