傀儡人生

HD中字

主演:内详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年份:1999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傀儡人生 剧照 NO.1傀儡人生 剧照 NO.2傀儡人生 剧照 NO.3傀儡人生 剧照 NO.4傀儡人生 剧照 NO.5傀儡人生 剧照 NO.6傀儡人生 剧照 NO.13傀儡人生 剧照 NO.14傀儡人生 剧照 NO.15傀儡人生 剧照 NO.16傀儡人生 剧照 NO.17傀儡人生 剧照 NO.18傀儡人生 剧照 NO.19傀儡人生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傀儡人生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木偶戏,自古被称为傀儡戏。该片通过讲述学布袋木偶女孩考学的故事、木偶剧团团长为传统艺术的发展费尽心机的故事、雕刻木偶的师傅不同人生道路的故事、台湾霹雳布袋木偶掌门人创业的故事以及迷恋霹雳木偶角色扮演女孩的故事,来反映出在大时代变革之下,传统的木偶艺术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同时,也讲述了海峡两岸木偶艺术的交流、传承和发展,每个故事都演绎着悲欢与离合,关乎着传承与梦想。暗恋99天柠檬可乐(粤语版)了解宇宙是如何运行的第九季天伦美好的世界绝对恋爱命令2018半生缘返乡校园G大调増山超能力师事务所大决战之淮海战役绿洲迈克·艾普斯:一枝独秀实习医生风云 第五季白色夹竹桃笑傲江湖粤语杰茜驾到第一季兰陵王2013前度致命罗密欧44号孩子异星契约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亲爱的翻译官独眼龙金橘擅入狗年表哥我来也高潮2018一锁五十年解码器错位脱黑:请脱离黑道惊悚机场巴士病毒禁区东宫真伪莫辨兵法乡村

 长篇影评

 1 ) 查理考夫曼作品:关于《傀儡人生》自恋心理和人格面具的思考

查理考夫曼的作品,有着其他导演所没有的精致和猎奇,他在电影中所探索的很多东西,不仅仅与我们生活本身相结合,更重要的是,他在传达给我们一种存在于内心中的东西。

在他编剧的电影作品中,你总能找到关于“本我”,“自我”,“超我”、这几个元素,比如在电影《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里,超我就是爱情复合下的乔和克莱门汀,本我则是处于梦中的乔和克莱门汀。

这三个名词各代表什么呢?

本我代表的是绝对的放纵和自由,超我则是代表着智者的身份(《失常》里面斯通在大众面前所表现的“人格面具”,即为超我人格的展现),而最后一个就是自我,是介于本我和超我之间的,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之间的真正的我们。

了解了这三个名词的概念,我们就好理解这部电影大部分的内容了,电影《傀儡人生》可以说是荒诞和奇幻的,在电影《失常》和《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里面,梦境是无法和现实进行直接的交流的,而在这部电影里面,梦境和现实的通道被打开了。

这说明人脑中存在的潜意识和主观思想都成了这部片子中客观展现的主题,在影片的一开始,,主角克雷格·施瓦茨操控着手中的木偶的一幕,其实就是影片意识形态的展现,同时也是影片想要讨论的最中心的问题。

灵魂是什么,肉体是什么?两者又有什么关系?

影片中克雷格操控着毫无生命的木偶的过程,其实就是为之后操控马尔科维奇的身体做铺垫,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克雷格操控木偶的过程中和操控马尔科维奇的过程一样,都是将思想传递给了肉体或木偶的过程,在此,思想是具有主导作用的。

然而,肉体是什么呢?

肉体就是我们所提到过的人格面具,首先,我们是很难去决定自己的人格面具是好是坏的,所以在某种程度来讲,人格面具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满意度的高低,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是人格面具的持有者,在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里,老爷的人格面具就是权力的象征,而女性的人格面具就是低贱的象征;在影片《孔雀》里,二姐高卫红刷盘子和看孩子两种工作的取舍,决定她所处的阶级的高低。

在影片中,每个人都想成为马尔科维奇,因为每个人都能从马尔科维奇身上拿到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而且,最最重要的是,他是本我精神释放的绝佳场所。

成为十五分钟的马尔科维奇和成为木偶一样,都是主角从自我变成本我的一种主观上的转变,这在心理学上称为投射作用。

投射作用:将自己存在的主观欲望或冲动强加于其他人身上,从而达到防卫自我的目的。

正因为有了投射的产生,才会使得本我的精神释放得以开始和结束,影片中多次提到了克雷格、克雷格的妻子、马可辛三人的爱情争夺,三人又各怀鬼胎。

克雷格进入马尔科维奇的过程正如克雷格本身操控木偶一样简单,在这部影片中,肉体存在的意义就是受思想操控。

克雷格的妻子是最有冒险精神的一个角色,她提到了一个很有趣的概念,即“马尔科维奇的女性面”。

这种男性外表与女性认知(或女性外表与男性认知)相结合的形式就是代表了男性力量与女性力量整合的过程,通过这样的整合来让自身更完美。

在影片的前半段里,一直探讨的都是关于进入他人潜意识中所发生的事情,而在后半段里,镜头一转,开始探讨更加深入的东西:如果自己进入到自己的脑(潜意识)中,会发生什么?

在影片中,马尔科维奇进入到马尔科维奇的潜意识中,看到的所有人都变成了马尔科维奇。

这其实是马尔科维奇自恋心理的一种表现,在影片《失常》中,主人公迈克尔斯通在梦境中被众人追逐的展现,就是自恋心理的表现。

这部电影很好的将现实、梦境结合在了一起,在电影《红辣椒》中,这种展现也同样存在,通过将梦境与现实进行混淆,来营造一种超现实主义风格的大环境,借用心理学与电影学巧妙结合的外衣,来让整部片子的探讨变得更加深入和细致。

之后,再说一些小细节。

影片中所表现的7/8之间的七楼半,象征的就是阶级与阶级之前人格面具的对抗。

就像我们脑中存在于夹层的灵感一样,转瞬即逝,然而就是这些支离破碎的记忆和思想,不断的打断我们的正常思路,甚至有时会占据整个潜意识。

在影片中途,出现了一直黑猩猩,这只黑猩猩是洛特——克雷格的妻子养的,一直患有童年阴影导致的胃溃疡,影片在开头并没有给出黑猩猩过去的故事背景,直到当洛特被克雷格扔进黑猩猩的笼子里时,这种故事背景才真正为戏剧冲突的解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黑猩猩因为在小时候没办法解开父母身上的绳子,而失去了父母,而在此刻,他解开了洛特身上的绳子,不仅仅对自我童年阴霾所造成的冲突做了交代,同时也是将洛特的困难解决了。一举两得。

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在影片的最后,克雷格的声音出现在了小女孩的潜意识里,其实就已经代表了克雷格的人格封禁——因为之前在影片中有过解释:进入到幼年的寄主中会被吸收,因为寄主本身并未成熟,很轻易便会被寄主的自我意识所吸收,而主角克雷格就成为了寄主潜意识中的一个傀儡。

就像在开头他手下的木偶一样,开头和结尾互相照应,戏剧性的讽刺,却让人心底一凉。

影片中所表达的很多东西都是属于查理考夫曼的奇思妙想,初看是觉得晦涩和生硬,等到看得多了,了解的多了,这些东西就自然而然的融入到脑袋中了。

记得之前看电影《穆赫兰道》,惊诧于电影的大尺度,也迷惑于影片视听语言的晦涩和怪诞,直到接触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之后,整部电影就开朗多了。因为看得多,所以想知道的也多,又因为想知道很多之前没有听过的,所以就变成了读和写,以及思考。

看电影就是一种思考的过程,也正因为看电影的过程,我学会了查阅书籍和资料,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也丰富了自己的思想,成长绝不是形而上的过程,他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去验证去实施的,我们常说他人如何如何,却根本看不到别人在光鲜外表下做出的努力——在此不愿鸡汤太多,只聊电影。

人生就是一个逐渐得到人格面具的过程,而《傀儡人生》则给予了我们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我们得以在未经努力的情况下拿到属于自己的人格面具,而这种人格面具的意义是什么呢?

权利和金钱,以及欲望。无外乎这三点,查理考夫曼在《失常》和《傀儡人生》中都对这些方面有过隐喻,昨天看了一部电影,是大卫芬奇的《心理游戏》(过几天会写影评),同样也有关于人格面具的思考在里面。

我们无法去避开人格面具谈论真正的本我,因为人格面具是社交的一种重要的媒介,但是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呢?

在超体里,导演吕克贝松将生命视为一次传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的唯一证明就是时间。我很赞同这个想法。

让肉体去解决琐事,灵魂留给自己。

灵魂是一切意义的所在,而肉体是物质的本源,生命的意义在于周而复始,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马尔科维奇,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得到永恒。

致敬生命。

最后,谢谢观看。

 2 ) 我觉得这电影的影评应该这么写

标题:马尔科维奇
内容:
       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
       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
    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
    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

 3 ) 进入你的那扇门

潦倒的木偶剧表演家,找到了一扇门,里面阴暗潮湿,看不到头。出于自卫的意识,他带着一根棍子走了进去,然后他发现他进入了一个不认识的人的大脑,控制了他的生活,然后两个人的生活都改变了。碰巧那人还是个有钱的名人,名字叫John Malkovich。
多有意思的剧情啊!1999年最不容错过的电影!
影片的魅力不在于木偶剧演员,尽管他才华横溢,却又有强烈的性压抑;不在于她那个同性恋妻子,尽管她非常博爱,饲养了一大群大大小小的动物;也不在于那个性感的女职员,尽管她最终说她爱的是那个同性恋妻子,但她骑在John Malkovich身上做爱时,她也分不清那具肉体内究竟是谁在主宰,分不清那一刻她需要的究竟是谁;甚至不在于John Malkovich本人,尽管他是我最喜欢的男演员之一……
影片的魅力在于那群从John Malkovich脑袋里走出来的遗老遗少,这群长生不死的老家伙也许已经在别人的脑袋里存活了好几个世纪,木偶剧演员的闯入,影响了他们的生命,如果木偶剧演员和她的妻子继续利用John Malkovich的大脑的话,他们都会死去,至此,他们才说出了这扇小门真正的秘密。
John Malkovich之所以出色,是因为这些老人,用他们长久的生活经验帮助了他的表演事业,但并未控制他,利用他达成什么目的。
这些老人其实并非真的存在,影片只是想告诉我们,有些东西会由别人留在你的脑子里,然后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它们是隶属于你,供你驾驭,这些精神力量,会长生不死。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一个故事、一个寓言或一个做人的道理,由一个长者告诉了你,然后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也长大、衰老,再由你告诉后来的人。肉体的东西都会消亡,然而精神的TRANSIT,会存在于好多的“门”与“门”之间。
“我想着钻进别人的脑袋,用他的身体和我爱的人约会,与此同时我的老婆和猩猩一起关在家里的笼子里,这是什么生活啊!”木偶剧表演家满脸绝望地说了这么一句话,但是一分钟后,当他得知那个女同事在哪儿后,毫不犹豫地又钻进了那扇小门,显然他无法拒绝,实在太诱惑了。他利用John Malkovich的身体,和朝思暮想的女同事上了床;他通过John Malkovich的名声,和自己的才华,很快在表演界取得了成功。但是又怎么样呢?一切只是错觉。他在占领他人大脑的同时,抛弃了自己的精神。他也明白,没有John Malkovich作为“载体”,他什么也不是。可最终他还是选择了从那里离开。他的灵与John Malkovich的肉被剥离开之后,又变得一文不名,可见继续呆在那里,实在是他不能继续承受的了。他失去了事业、失去了情人、失去了妻子,剩下的只有带进去的那根棍子。
其实我们每天都面对着一扇扇的门,有的门推开后,你就进入了他人的生活,你可以选择占有、主宰,耗费两个人的生命;也可以做到,留下真正的精神,改变那扇门主人的人生。较之后者而言,你的生命成为了他的一部分,你就成了那些老头老太太的一员,可以在他人的精神世界中不老长生。
我不想进入你的生活,我想进入你的脑袋瓜;我不在你大脑里长住,可我想推一推你那扇“门”。也许有一天,我会站在你的“门”前轻敲:“我有一些好的故事,能进来喝杯茶吗?”

 4 ) 傀儡

这部电影中几乎所有人都是傀儡,唯独Maxi不是,她是欲望的象征! 因为,她想要什么,她就能得到,并且诱惑到所有人,对她的渴望乐此不疲,以至于不顾一切,成为了她的傀儡,所以她是欲望的化身! 深入浅出的隐喻,旨在暗示人们,其实大部分人的生活都像傀儡一般,被欲望所左右所主宰;只有清心寡欲,才能主宰自己的灵魂,才能生活得更自由更洒脱,灵魂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5 ) 补充我对几个隐喻的理解

如果没有maxine这个欲望的出现,可能Craig注定代表着广大废柴,庸庸碌碌不知所云的一辈子活下去了。

这里我再补充写几个吧。

一、电视里的成功木偶操纵师

多少人和Craig一样,本是个才华横溢的年轻玩木偶纵师,只是苦于没有机遇,得不到任何关注。电影中有一幕是craig在看新闻,一个蹩脚却闻名于世的木偶师面对采访称频繁的曝光让他的生活与艺术创作备受干扰,他甚至后悔自己不该成名。craig苦笑,是啊你真的太苦恼了。他深知机遇有多么重要,哪怕是能和电视上的人有同等的机会,那么功成名就的也只会是自己。如今窘迫的生活逼着craig放弃才华和梦想被迫转行,而电视上的木偶师却打着忠于梦想的旗号抱怨着要放弃优厚的物质生活,多么虚伪啊。

二、电梯

这个电梯很有趣。craig工作的地方在七楼半,当电梯运行到七八楼之间的时候必须猛按电梯使其因紧急故障而迫停下,然后再用钢棍撬开门然后爬出去。

拿现在的你和最初的你做个比较,是不是背道而驰呢?儿时固执追逐的东西,现在是否还在坚持呢?还是和craig一样,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好让自己生活的更安定一些?封存自己真实的追求,费尽心思,绞尽脑汁爬出的是电梯,走入的是七楼半,一个一沉不变,死气沉沉,永远无法让你直起腰的世界。

突然想起一句话,积累物质财富的途径有两种。一种叫工作,你不爱它,只期待每月发的那些钱,生活周而复始,浑浑噩噩。另一种叫事业,你愿意为之不懈奋斗,你收获的不仅是金钱,更多的是成就感,存在感,让人生变得充满激情和价值。

 

三 、动物

craig和妻子lotty之间并没有什么爱,但他们的婚姻却相敬如宾。lotty生活邋遢,养着很多动物,乱跳的狗,溃疡的蜥蜴,心里有创伤的猩猩,扰邻的鹦鹉等等。对这些动物,craig分不清,也毫不关心。有天晚上妻子问craig可不可以让xxx跟他们睡一起,craig问xxx是谁?妻子说,是那只猩猩,它最近比较脆弱。craig礼貌的回答,当然可以,不过我晚上要去一趟工作室。结果craig最终在工作室睡了一夜。

很多人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只是觉得到了做这件事的时间所以非做不可。结婚不是因为我爱你,爱到连你身上的小毛病我也如视诊宝,只是因为这是社会属性的需要,而我们恰巧又能彼此能相安无事的过下去,那么凑合着就这么过一辈子吧!这些烦人的小动物就好比另一半特别的生活习惯。别等到婚后再跟祥林嫂似的到处诉苦:早知道当初她有洁癖,早知道他吧唧嘴,早知道他丢三落四,早知道她烧饭太难吃,这婚就不该结!

没有爱的婚姻太冒险,生活琐事很可怕,早晚有一天会磨到彼此放弃、形同陌路。

四、约翰·马尔科维奇

每个人通过约翰都能感到不同的世界。一个经常被人嘲笑的胖子进入约翰的大脑,感觉到了拥有美貌是多么爽的一件事,虽然十五分钟后他还是那个没有自信的胖子....而lotty,那个邋里邋遢只知道和动物呆在一起的女人通过约翰的身体重新发现什么才是自己心底的欲望,或者说,lotty是幸运的,她通过约翰找到的是自己,她要成为一个男人,她爱女人。

当约翰自己爬进洞里时,看到的全是各色各样的自己,风骚的歌女,儒雅的绅士,高贵的淑女,谦卑的侍者等等,这个世界里所有的人全长着约翰的脸!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自己?其实每一个都可以是自己,什么样的思想控制大脑,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野,我们所认识的世界是不一样的,认识的自己也不一样。有个很老的寓言,每一个动物都跟老虎说你是驴,最后老虎竟然真的以为自己就是一只驴了。如果感到迷失,不要急于给自己定型,多看看多试试,一个正确的思想才能成就一个真正的自己。

五、木偶

这个应该是最讽刺的地方吧。身为玩偶操纵师的craig拥有令人惊叹的娴熟的操纵技巧,他爱这份职业,因为他可以把自己的思想转嫁到玩偶身上,赋予玩偶灵魂,也给自己的感情找个宣泄的出口。正是得益于此,他才能成功进驻约翰的大脑。为了得到Maxine,Craig利用约翰的威望发展自己的木偶事业,最终名利双收。其实craig得到的一切其实都是约翰的,当craig离开约翰的大脑后他仍然一无所有。Maxine是这里唯一一个没有进洞体验当约翰的人。这个女人从来不掩饰自己真实的想法,她不要体验约翰,她要做真自己。这是电影里最纯粹最真实的人。因此craig和lotty夫妇俩同时爱上了她,不惜一切要得到她。Maxine爱约翰的身体,于是craig变成了约翰,又为了救maxine而离开约翰。craig讽刺的被maxine操纵着,不管你最初是什么样,对欲望的执着最终都会让你迷失,到头来是你在操纵追名逐利的躯壳,还是这本不属于你的生活死死的禁锢了真正的你呢?只怕自己也分不清了。

 

 6 ) 周润发与小喽罗

可爱的愚人节用半价买下了一批想收藏的三联图书,意外地省了90大洋,很happy。开始读迈克尔伍德论当代小说的《沉默之子》,有点儿头疼,不知是作者风格如此还是翻译上的问题,导论里提到的“小说”与“故事”,“沉默之子”与“言词之子”的差异我都不是弄得太明白。但还是由此想到了一个话题:我喜欢什么样的小说和电影?
昆德拉反复强调小说的意义在于探索存在,我赞同,放宽一点儿说,我认为好的小说和电影应该能展示出新的可能性,能让人感到眼前一亮的欣喜。有些题材是百拍不厌,永远会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比如男女间的爱很情仇,警匪间的正邪交锋,就算泛滥成灾,依旧会有数不清的忠实fans,这大约是出于人类的本能吧?没有任何理由鄙视它们恶俗,谁不爱俊男靓女,枪林弹雨的?少了它们,世界一定索然无趣极了。巨大的娱乐工业生产出海量此类产品,足够我们日夜不息的从出生看进棺材。只是人生何等丰富多彩,不按套路出牌的状况比比皆是,把所有光阴都耗费在观看这些虽美好刺激却虚无老套的传统故事里,实在有点太浪费了,起码好奇心过剩的我这样觉得。
小时候看《英雄本色》系列,发哥在挑战最终boss前总要干掉无数小喽罗,看着那些倒霉鬼呜哇几声倒下一片,我常感到莫名的失落,心想小喽罗与发哥有什么区别呢,都一样的出生长大,有或美好或悲伤的回忆,同样惦念着将来。吴导干嘛霸道地为了发哥的故事就在一个画面里让其他那么多也许更精彩的故事倒下呢?这种时候我总会有强烈的冲动,要对着电视大声喊停,然后指着边角里的某具无名男尸说:“起来!我想看你的故事。”幻想他真会爬起来,把呆若木鸡没搞清状况的发哥一脚揣出镜头,对我绘声绘色地讲起自己的过去。当然这故事会戛然而止,结尾的场景我很熟悉,因为他被发哥给杀啦!不过我不会就此让发哥回来继续他冷酷无情的表演,而会再度喊停,问即将死去的小喽罗:“你死了,刚才你提到的那个美丽的未婚妻怎么办?我要听她的故事!”……就此不断地不断地,像是在翻阅辞典,直到发哥和每个小喽罗一样成为一条普通的词条,可能我才会心满意足。
所谓先锋小说艺术电影实验话剧,都是些不必要的名头,我接触它们的唯一原因是渴望从其中看到更多的可能性,满足我日益贪婪的好奇心。对于崭新的可能性,不论是故事层面的还是叙事方式上的,都会让我兴奋不已,比如最近看的《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和《大象》:能钻入别人的大脑,还是名人的大脑,呆上15分钟,然后被甩出到高速公路旁?多么疯狂的ider,兴奋!好吧,用此来收费赚钱,不仅如此,两个女人相爱了,一个钻入马尔科维奇的大脑,一个同时与他约会做爱,借马尔科维奇的身体完成同性恋不可企及的高潮?兴奋X2!再来,马尔科维奇发现了真相,于是自己钻入自己的大脑,oh my god~全世界都成了马尔科维奇!太NB了,兴奋X3!我觉得任何关于女性与身体的酷儿理论都可以塞进这部想象力爆棚的影片。相比之下,《大象》就如这种动物般冰冷沉闷,我还不知电影为何要起这看似无关的名字。不过有次我去北京动物园,一只大象正被罚单独禁闭,看来它对此很不满,全没了往日的温驯,用鼻子死命地攻甩闸门,那场景,看得我如小兔兔般心惊肉跳~^_^想来电影也有这方面的寓意?令我迷恋兴奋的是范桑特的《大象》对校园枪击案的独特讲述方式,这么血腥凶残的事件竟能被演绎成如此安静平淡。摄像机就这么不言不语地跟随在人物背后,一个又一个不搭调的人物,一个又一个的长镜头,想想日常生活的一天也就是这样。铺垫到了时候,疯狂的杀戮开幕,按理该是令人头晕目眩的MTV式拍法了,还TMD是长镜头!待结尾贝多芬的音乐响起,服了,彻底服了,原来这样另类的方式才最震撼人心。
为什么小喽罗的一颗暗弹一记黑棍就不能击倒发哥?这是由谁规定的?为什么英雄就算要死,也要死在穷凶极恶的反派大头目手中,仿佛这样才算死得其所?太无趣啦,我想看见各种各样的可能性,真实如赌圣般出千不尽的生活一样。其实不必都深沉得触及存在,就像《东成西就》里王重阳一出关即被只靴子砸死,也带来了新气象,能让我哈哈大笑。

 短评

如果七楼半的低头哈腰是人生常态,那它与自我觉醒的煎熬之间的那扇小门,究竟是捷径,还是毁灭之路。

7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推荐

好本子,影片布满丰富的隐喻和意象。好奇心、偷窥欲已满足XD,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了通往某人大脑的秘道,你会怎样?想起红辣椒中梦境场景,想起博尔赫斯环形废墟。可能是今天太热了,没有被电影气氛整个包围,不过仍然推荐感受一下此片,推荐语是马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

8分钟前
  • 握不住的灵魂
  • 推荐

1.看过的最爆笑的电影之一,幽默指数满分。2.想象力已然突破天际,如果有"生命中绝不可错过的电影",本片肯定当之无愧。3.尽管查理·考夫曼(编剧)脑洞大开到几乎难以收尾,但本片内涵的多义性足以弥补这个缺点,关于自我的本质、精神与肉体、人格与潜意识、社会规训与压迫......4.细节到位。(9.5/10)

9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你永远不是你自己,所谓“自己”,是一个伪命题。

11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木偶师操纵木偶一样操控着马尔科维奇的意识,攫取名利成就,在取代他人的过程中不断探索自我……如果世界上存在某个秘密通道通往查理·考夫曼的大脑,花光运气也要爬进去一探究竟,各种颠覆眼界的奇思妙想肯定不负众望。好在我们不用真的爬,因为他还有电影。

15分钟前
  • 喻鸣
  • 推荐

每个人的脑袋里都住了很多人

18分钟前
  • 单线程青年
  • 推荐

哲学的魅力在于开放的不确定性 一旦把它定义了便显得廉价。像这电影 前大部分都在探讨人与人的联系 从一个洞口可以进入另一个人那么你是自己还是进入的那个人?结合男主的扯线木偶整个设定就很有趣了 但是老板解释自己是多重性命后开始主题就散了 加上蹩脚的三角恋就更迷了 哲学啊 还是纯粹点好。

23分钟前
  • 黄悦_
  • 推荐

肉身借你,表情抒爱,长命百岁。存在主义是一件虚幻的事情,我是谁?躲在我眼神后面的是谁?我又是寄生在谁的神经中枢?又或者,这根本不配称为傀儡的人生,因为我根本就是人生的傀儡。

25分钟前
  • JulyChan
  • 还行

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Malkovich……

30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推荐

刚开始觉得节奏很好,思路很清晰,越往后,越觉得导演什么都想交代,最后一锅端,大杂烩,没了。亮点就在于营造一个奇幻的方式,让人去窥视人。满足自己的私欲。

32分钟前
  • 软蛋黄
  • 还行

其实挺好看的,想法也好,就是越往后导演越不知道该抓什么主题了。尤其是结尾,算是有些失望

33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还行

半小时的地方才看懂……查理·考夫曼真是天才编剧!

38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囧。。。伕妻愛上同一個女人。。。還搶。。。

40分钟前
  • 力荐

木偶在聚光灯下跳起名为自由的舞蹈,命运在云端之上奏起名为轮回的乐章。孤独和欲望在虚无的两端相互试探,天真与狂野和在真实的尽头彼此凝望。如果全部的喜怒哀乐都是廉价的身不由己,如果所有的爱恨悲欢都是约定的无可奈何,那隐秘的丝线就悬挂在眼前,我已耗尽所有的热情去分辨,却只抓住一捧破碎的阳光。真不愧是天才编剧查理考夫曼,如果本片是1,那么穆赫兰道就是0,林奇试图在千丝万缕的破碎中传递一种完整,而查理考夫曼恰恰相反,他用一种完整表达无所不在的破碎。从肉体支配,到意识入侵,再到灵魂寄生,这是一种无孔不入的,超越轮回的“意识宿命论”,从玄学上讲,是一生万物,从哲学上讲,你就是我,我们互相操纵,彼此吸引,共同孕育,最后化成彼此潜意识里的某个念头,这是多么疯狂而荒谬的事情!如此牛逼的剧本再过多少年也不会被遗忘。

45分钟前
  • 拔剑四顾心茫然
  • 力荐

太先锋了,无论是场设还是世界观。“套娃”式世界中“我”的意识,喻体本体论,人灵肉间的剥离和情感断层,控制与反控制,身份质疑,简直什么凡世间的作用力都有了。然而如同所有考夫曼作品一样,它的缺点也很明显:编剧立场在影像建立上过于留痕,故事功能性有所丧失。

47分钟前
  • Obtson
  • 推荐

考夫曼电影长片编剧处女作,充满恶趣味的神剧本,只能想到马尔科维奇自己进入自己大脑的那个情节,往后就放弃猜情节专心看片片了。精彩段落除了上面这个还有两个妹子在马尔科维奇不同层面的潜意识的追逐戏([盗梦空间]果断是从这儿来的)。设定不甚圆不过没关系,考夫曼就是牛逼。

48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查理·考夫曼无疑是一个天才编剧,他将无数隐喻灌注在了这部黑色喜剧中,并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呈现了出来。操纵与被操纵这组贯穿影片始终的关系极为精准地暗示了现实中人们的处境,包括那个极为促狭的七楼半也都是对憋屈人生的真实写照,其中最令人叫绝的无疑是马尔科维奇的自我窥视,妙到不寒而栗。

52分钟前
  • 超cute侠
  • 力荐

电影的魅力几乎都来自于诡异惊人的剧本,轻微的实验性质和不出彩的导演技术都是电影的跛脚点。影片在一些时刻令人抓狂,让观众感觉有人可以进入自己的大脑。它暗含着一个强大的哲学问题,我们的意识究竟源于自己还是仅为一群外来意识的集合,这个问题掩盖了所有角色。

57分钟前
  • 韩伯愚
  • 推荐

好哲学,还是我想深了?

59分钟前
  • 扭腰客
  • 力荐

真是奇妙的观影体验。。怪异又科幻,有趣又烧脑,是一种看完想领悟出什么但是又无从想起的感觉

1小时前
  • bay135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