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神

HD中字版

主演:Sari Mercer,Teresa Marie Doran,Dan Lin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语言:英语年份:2017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花神 剧照 NO.1花神 剧照 NO.2花神 剧照 NO.3花神 剧照 NO.4花神 剧照 NO.5花神 剧照 NO.6花神 剧照 NO.13花神 剧照 NO.14花神 剧照 NO.15花神 剧照 NO.16花神 剧照 NO.17花神 剧照 NO.18花神 剧照 NO.19花神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并不再那么羡慕这种“终生的自由”了

还没看过他们两人的任何著作,只是先对这位女权主义者和她的爱情感兴趣,所以找来这部电影先大概了解一下。之后还是会慢慢去读著作的,因此单从一部电影视角收获的感受可能也会改变的,在此只谈谈当前的理解和感受。 之前一直觉得波伏娃和萨特的感情很美好,甚至羡慕,觉得那样的情感才真的是灵魂的袒露,才真的是志同道合的伴侣,才真正具有革命性,才不反人类。然而看完这部电影,我意识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其实她很痛苦,其实她是痛苦的!我忘记了美好的呈现背后必定是真正的付出。是的,对波伏娃来说,她收获了她“终生的感情”,然而这只能说是一种另类的亲密关系,甚至是扭曲的亲密关系,因为她要摒弃他的身体,她不能和他做爱。就我个人的理解,对于两个正常的个体,这样的关系至多只能算是一种联结深刻的情感,而不能称为爱情,至多可以说是柏拉图式的爱情。因为他们显然各自还是有生理需要的,然而却不能需要彼此,不能,不愿,出于心理原因,而非生理。 身体只是表达情欲的工具,然而当两个正常健康的人不能通过身体获得身和心的融合时候,个人认为这份亲密关系是不及格的,或者说没有那么的亲密。可以说它是另一类的亲密关系,而非男女间。虽然说婚姻里的亲密关系最终也会从性发展到无性,但那种衰变的性质是和他们不同的。 以我现在的视阈,还不太能明白为什么相爱的人会这样折磨彼此。比如一个女人因为爱一个男人,去帮他找其他女人送上他的床。不知为何,这让我想起宫廷戏里嫔妃为争宠送其他女人给皇帝的桥段。当然嫔妃争宠是有制度的压迫因素的,波伏娃却是是心甘情愿的全心付出,只为让爱人高兴。然而她确实还是痛苦的!我想爱情终归是一件私有的事情,如果一个人时生理健康的,爱情终究不能绕开生理的占有,身和心总是自发的需求着统一。萨特要的是“偶然爱情”,这和为单纯未了生理刺激产生的行为不同,也就是说他并不会因为单纯的生理吸引和一个女人上床,性行为依旧伴随着某种心理上的爱慕,这才是让波伏娃痛苦的。 然而我不懂,为什么这些,作家,会在情感方面用这种方式相互折磨?比如萨特和波伏娃,比如虹颖自传小说里写到的和妹妹共侍一夫的痛苦,比如谢烨默许英儿的存在,甚至帮助她来到顾城身边。痛苦,却还这样做,是真的爱的太过深刻,以至于这种情感变得扭曲压抑而不自知吗? 在一对男女关系中,爱和被爱是相融又终究有差异的。总有一个人是付出更多点,另一个是被爱更多一点。就我个人感觉,萨特在这段情感里被爱的多一些。看到波伏娃向萨塔诉说她想结婚这段,明显感觉她是一直付出终于累了。被爱的人相对轻松一些,也有资本自私一些,然而付出终究是要有对等或者想对对等的情感反馈才能平衡的呀。 我想波伏娃最终选择的是事业、亲密伙伴,而不是 爱情,也不是亲情。他们的感情,没有亲情那么的黏着无法分扯开,也没有亲情那么的平淡如水。他们两的关系永远是有一点点距离的,我想,那个距离的源头就在于,在恰当的年纪里对于对方身体的心理抗拒。

公众号:Mae有光疗愈(yaoyoulight)

 2 ) 萨特与波伏娃:不一样的爱情实践


《花神咖啡馆里的情人们》是讲述萨特与波伏娃爱情故事的电影,但这部电影与真实以及人们的想象之间,又有着不小的差距……
历史的真相是什么,取决于谁来写历史。表现历史人物的影片,也无法脱离编导对人物的情感与态度。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自己二十多岁的时候,是萨特和波伏娃的情爱故事在中国开始流行的时候。那时我等一帮思想叛逆的青年对这对情圣迷得不行,视为神一般,四处搜巡他们的书和传记看。过了十多年,我终于看到了描写他们情感故事的电影,但这部《花神咖啡馆里的情人们》却让我大为扫兴。这哪里还是表现经典爱情呀,整个一个讽刺挖苦嘛。

影片开始,一代大师萨特的表现便像猴一般,急急地想上床,和所有俗男一样既没情调又没深度。好吧,大师也是男人,可能确实有猴急的时候,但你只表现猴急,就是有倾向性了。波伏娃的女权思想被图解的令人印象深刻,但是,遇到萨特这个男人则完全举手投降。

萨特和波伏娃之间开放的伴侣关系,本身是和他们的哲学追求有内在一致性的。但在影片中,却几乎肤浅到了因为作家要体验生活、收集素材这样的脑残层次。这伴侣关系中,萨特也更多从中“得利”,而波伏娃一直很被动,被萨特引导,勉为其难。甚至,当萨特提出来让波伏娃帮忙说服她的女友和自己上床时,波伏娃也乖乖地充当了拉皮条的角色,失败后还安慰萨特:别急,我帮你找更好的妞儿。他们的开放关系被解读得如此肤浅,着实让人失望。

萨特的《存在与虚无》主张“人是自由的”、“自由是一个人对他的存在的选择”、“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等存在主义基本观念。而波伏娃的《第二性》,则以“女人不是先天生就的,女人是后天形成的”作为其女权主义的基石,目的也是为普天下女人争取命运的自由。他们以自由为旗的契约式爱情,是基于他们的哲学理念的,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猎艳”的方便。

影片中,面对萨特的一次次“偶然爱情”,波伏娃终于受不了,醋意横生,她决定不再和萨特做爱,这样她会“好受一些”。在这对伴侣的开放关系中,一定会有嫉妒心的存在,但如何处理嫉妒才是关键。影片中表现成了波伏娃的忍辱负重以及逃避。但如果理解这对伴侣的思想,就会知道,最重要的一定是对嫉妒的超越,这需要非常的智慧与境界才能实现。编导个人的思想境界显然无法理解这种超越,所以他们拍出来的影片其实是他们自己对同类关系的情感投射。如果只是靠着压抑嫉妒与逃避,这对哲学家伴侣根本无法走过一生,并且创造出那么多精彩的人类遗产。


现实生活中,更多人是缺乏对嫉妒情绪反思和升华的能力的。这是因为,非一对一的伴侣关系本身是被社会文化所排斥的,我们在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的知识生产中,常常将基于占有欲的嫉妒情绪视为理所当然,而反思太少;更多专业帮助在遇到这类问题的时候,也就很难促使求助者去创造性思考、从而升华嫉妒。所以,编导对波伏娃的情感自然难以理解(即便理解,恐怕受众也很难通过电影语言的表达去理解),而仅仅用我们常人所常用的压抑、逃避这类普通的心理应对机制来解读。

波伏娃与内奥松的爱情确实存在过,但编导把内奥松塑造成了渴望婚姻、追求爱情、勇敢保护女伴的传统“好男人”的形象,则更像是为了衬托萨特这个“坏男人”。有波伏娃传记记载,是她自己选择回到萨特身边,而在影片中,又成了顺从于萨特的意愿,被萨特“奴役”了。

波伏娃曾说过,“我们毫不怀疑地根据自己的意志行事,自由是我们惟一遵循的原则。”但在主流的性与婚姻价值观下,这是不被理解的。

影片中萨特甚至没有做到“不撒谎”,在波伏娃去美国期间,隐瞒了自己的美国情人要来巴黎找他这件事。去读一读1964年萨特拒领诺贝尔文学奖时的公开信,就知道这是一个怎样对追求真理和真实近乎完美主义般执著的人,怎可能对自己一生的伴侣自食诺言,像俗男人一般偷情呢?传记中的记载是,萨特主动告诉在美国的波伏娃,自己的情人在巴黎。

更可笑的是,萨特夸奖波伏娃以哲学思考性别,并且完成《第二性》的那段对话中,萨特说,你做了从来没有人能做的事,连我也做不到。波伏娃说:即使谁都能做到,你也做不到。这话很好地传达了编导一直想告诉我们的:萨特完全没有性别平等意识,是一头父权沙文主义的猪!果真是这样吗?如果真是这样,波伏娃与萨特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基础,倒底是什么?两个思想巨人的智慧,又在哪里碰撞?进一步:如果萨特真像影片塑造的是一个父权分子,波伏娃却一直爱他,还能算一个女权主义者吗?影片中,她爱上充满了父权控制欲、从来不关心她的萨特,并且一直顺从,这和她那位在家中一直顺从父亲的母亲角色又有什么差异?《第二性》,岂不是一个虚伪的神话,反而成为抽打女权主义的一记响亮大耳光?

这种逻辑,无法解释历史。只有一种可能:当大众无法理解少数特立独行精英的实践时,他们按着自己的思维来理解他们、想象他们、塑造他们。如果这特立独行者是普通人,就会轻易被贴上“变态”、“道德败坏”、“违法乱纪”等标签,但是,当事人是两位思想大家时,就只能靠“欺骗”“虚伪”等标签了。而给男性贴这样的标签,更符合大众期待。

一个有力的佐证是:波伏娃和萨特活着的时候一直保持着独立性,波伏娃也一再说死后不与萨特同葬。但他们最终还是被同葬了。因为在公众的心目中,这样才完美,才说得通,才算得上经典爱情。大众实在无法理解和容忍两人一直保持距离的爱情,靠着把两人埋到一个墓碑下,把这对叛逆的伴侣拉回到“正轨”中。我猜想:如果不是墓地的石板盖得太严实,这二位一生追求自由的大佬早跳出来抗议了!

我们无法从这部影片了解与众不同的情爱实践,但我们可以了解大众是如何“强奸”与众不同的异己的。萨特和波伏娃既然都没有后代,就不怕被告“损害名誉”了。

事实上,现实生活中不遵守主流规范者的遭遇要远远比萨特和波伏娃这样的名人更糟糕。这个社会没有提供给人们更多自由生活方式的便利,比如,不婚者、同性恋者、多伴侣,等等。这些性的、生活方式的“异见分子”如果想要依照自己的方式生活,虽然他们没有损害别人的利益,也不仅难以得到祝福,还要承受各种误解、污蔑、污名,人们总是希望他们更“正常”些,却难以把他们当正常人看待。这就是《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这样的电影在很多人眼里是在表现“真实”的原因。

人类的情爱关系是非常复杂的,正如人类复杂的精神世界。对于我们不理解,不了解的,多一份尊重,多一份包容。同时,对于我们内心挑战主流规范的蠢蠢欲动的愿望,也多一分正视和勇敢吧!

在萨特和波伏娃协议契约式婚姻70年后的1999年,法国通过了一项“亚婚姻”立法:男女只需正式办理契约合同而不用办理结婚手续,即可以成为契约式 生活伴侣,真可谓是萨特和波伏娃当年的契约式爱情的回声。

 3 ) 在剥离嫉妒的路上,你能够走多远?

昨晚看了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从纪录片的角度,没有什么好说的。甚至可以指摘的地方颇多,比如故事节奏——时间节奏不好,毕竟是两个人二十年的生活,整个时间的流程过于平均,让人应接不暇,而且感觉不真实,容易产生跳跃感——怎回事儿就又过了5年啊?化妆就更可诟病了,波伏娃还有点儿变化,而萨特在二十年间几乎完全没变,这也让人在时间上产生困惑。再有就是剧本,对话设计也有问题,许多场景让人感觉不出两个思想巨人的交锋,倒像是倦怠期的夫妻的唇枪舌剑。好吧……从电影的角度,这片儿没什么出色的地方。

那我们还是回到内容上来,回到影片试图去表现的东西上来。有几个片段值得记忆:

病中的波伏娃等来了萨特,拒绝了他做爱的要求,波伏娃说:我对嫉妒嗤之以鼻,萨特,但是我嫉妒。我嫉妒得要死了,我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

波伏娃和“露米”睡了,而萨特勾引露米未果,于是要求波伏娃说服露米从了他。这时的对话是这样的:
您想要我当媒婆吗?
您把一切都搞复杂了。
您必须得到她,就因为她和我睡了。
很明显是这样。

波伏娃到了美国第一件事就是寻访卡尔曼,一个萨特爱上并打算结婚的女人。她们在黑暗的门廊见了面,总共就说了以下几句话:
您就是卡尔曼?萨特把您描写成完美的女人。
那么您呢,西莫娜·波伏娃对吗?
我知道我该先打电话的。这些行李,您要去巴黎吗?
(摇头)我以为萨特已经通知您了。
(沉默良久)他还没告诉我

因为《第二性》而名声大振的波伏娃和内奥松·奥尔格林走在街上,被一对儿老年夫妇侮辱,“婊子”、“我们了解她的整条阴道”、“风中有股骚味儿”,两人若无其事地继续走,那两人一直在身后不依不饶。奥尔格林松开波伏娃,走回去说,对不起,先生。然后就是一拳。揍完后扶了扶自己的帽子,镜头转到波伏娃脸上,虽然没有笑,但能看出她内心的欢喜和受用。(这种事萨特不可能为她出头)

影片最后,一个鸟杂志要给萨特和波伏娃拍照“巴黎的存在主义氛围”,摄影师唧唧歪歪了一大堆奉承的话,然后对奥尔格林说,先生,能请你闪开一点点吗?您在镜头里了。奥尔格林气结,起身离去,让波伏娃跟他走。波伏娃最后和奥尔格林相对凝望着,正犹豫间,被萨特拉了过去。“过来,海狸,听摄影师的,” 萨特说,“给下一代一个笑容,我的爱人。”
然后伤感的片尾曲响起,奥尔格林转身离去。

我不知道这个记录片导演的观点,但他的倾向性很明显,在这个片儿里,萨特是个让人讨厌的角色,不知道这个形象是不是够客观。由于这部电影,这让我都有点反感起萨特来了。他瞒着波伏娃的事儿,事后又是一堆天花乱坠的说辞,实在称不上磊落算不上地道。但这些恩怨不是我想说的主题,我还是想说嫉妒。

萨特和波伏娃终其一生都在努力克服对彼此的嫉妒,但他们都做得不太成功。萨特通过彻底控制了波伏娃的心,从而能够在某种程度不嫉妒,但他还是必须要得到波伏娃的第一个“情人”露米,可见他内心的控制欲之强。而可怜的波伏娃,和别人一同分享萨特的肉体,却也没有把握占据他的灵魂,以至于受伤害的总是她。甚至,波伏娃一生(在电影里)其他的爱人,都不是她自己追寻的:有不少送上门来的,还有一个是萨特的学生,再有就是奥尔格林,你都可以看出这里面嫉妒的成分:既然萨特你找了个美国妞儿,我也得找一个美国男人做为回应。可以说,萨特是天性风流,而波伏娃为了和他平起平坐,达到萨特眼中的“高度”,是为了风流而风流。他们是不一样的。

那么,连萨特和波伏娃都无法克服嫉妒,双方许诺给对方的自由,细看还是写满了“占有”,只不过这种占有是通过更隐秘,更残酷的精神折磨达成的。

想象一下自己有一个十全十美的爱人,再想象一下你们双方许诺给对方性方面的自由,但第一要诚实,第二要开诚布公所有包括细节。想象一下你的爱人给你讲述他/她和别人做爱的细节时,在你胸中燃起的嫉妒的烈火。对,这就是萨特和波伏娃玩的游戏,他们想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在人短短的一生的时间里,以自己为试验品,完成人类的进化——或者说得更严谨一些——完成人类的,在他们所希望的方向上的,进化。对于这种行为,崇拜者会说,这是近似于神迹的努力,靠一己之力,渎神也罢,造神也罢,改变自身的天性,这种尝试哪怕是失败了,也堪称伟大。而诋毁者会说,这是下贱、堕落、反社会的堂皇借口,是自欺欺人的自由,因为内心的占有欲、被占有欲,并非道德和世俗的枷锁,刻意违背这些欲望并且让自己不快乐,同样是愚蠢的。

在崇拜者和诋毁者之间,还有宽泛的地带可供人评述,但他们的成就确实有目共睹:在两性关系上,他们开创了前无古人的先河,做为新社会细胞的标本,永久裱封在人类画廊里——尽管在和萨特合葬的时候,波伏娃手上带着的是奥尔格林的戒指:那是她未尽的、田园的、分岔的平行宇宙里的、被意志力的火焰焚烧成灰的,女性的自然本性。

 4 ) 文青的毒,要靠世俗烟火来治愈

“我渴望能见你一面,但请你记得,我不会开口要求见你,唯有你想见我的时候,我们见面才有意义。”波伏娃对思念的理解,令人耳目一新。摆脱一厢情愿的单相思,站在公平尊重的立场发声。

“屋外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不同于张爱玲对胡兰成的思念,是千回百转的哀愁。“我很久没有小步紧跑去迎接一个人的快乐了。”不同于木心对情人的思念,悸动中带着三分怯懦。

波伏娃,女权运动理论家。萨特,存在主义代表。二人之间的爱情,充满罗曼蒂克气息,具备前瞻性与实验性,向来为文人骚客所津津乐道。是爱情自由抑或冒险尝试,争议如影随形。

“那个夏季,我好像被闪电所击,‘一见钟情’那句成语突然有了特别罗曼蒂克的意义。”波伏娃回忆她与萨特初遇的感觉,电光火石般令人惊艳,是灵魂知己的磁场共振,惺惺相惜。

聪慧独立、美丽迷人的波伏娃与其貌不扬,却又才华横溢的萨特陷入爱河。他们都认定彼此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另一半。

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在文学创作中相互欣赏。思想上的共振,情感上的共鸣,本应顺理成章步入婚姻殿堂,伉俪情深。

特立独行,游走于世俗礼制以外的两个人却奉行爱情的绝对自由主义。二人早已认清婚姻的本质:婚姻能保障的只是财产,而非爱情。他们不需要这种道德桎梏,情感枷锁。

没有婚姻,但有契约。萨特因此提出了“契约爱情”的主张:契约式的爱情,只恋爱,不结婚、不生子。对彼此坦诚相待,又保留各自的生活。他们之间的关系必须放在第一位,他们之间是‘必然爱情’,其他人只能是‘偶然爱情’。

萨特因发表一系列著作,功成名就。《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一书广受年轻人追捧,身边不乏迷妹粉丝,情人众多。他如穿花蝴蝶,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萨特在一段段恋情中,寻找新鲜刺激感,以此作为文学创作的灵感源泉。一成不变,平静如水的生活会令他焦虑狂躁、才思枯竭。

得知萨特风流成性的伏波娃,起初是愤怒、妒忌、伤心,与萨特争吵不休。而习惯萨特作为哲学家的偏执与感性后,波伏娃一次次原谅了他。在与萨特的短暂分离后,她也开始寻觅新风景,以此弥补感情空缺。

当萨特倾倒于月亮女士的石榴裙下,意乱情迷时。波伏娃与学生露米开始了禁忌之恋,流言蜚语扑面而来。

当萨特写书献给新欢卡尔曼,甚至想与她结婚,定居美国时。波伏娃遇到了生命中的真爱艾格林,接受了他送的银戒指,第一次有了想结婚的冲动。为他写《越洋情书》传情达意,大秀恩爱羡煞旁人。

而当激情退却后,理智占了上风。萨特和波伏娃离不开彼此,其他人都成了过眼云烟。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存在主义的爱情实验,也因此赶跑并伤害了各自的长期情人。

他们的契约爱情,从最初的两年之期升级到终身制。若即若离的感情,亦师亦友的创作关系。千帆过尽,二人携手看细水长流。二人终身未婚未育,最后合葬在一起,给浪漫的开端画上圆满句号。

带着实验性质的恋爱,是两个哲学家对于自由的探索。绝对的爱情自由,对于功成名就、经济独立的作家而言,尚且是一场华丽的冒险。凡夫俗子只能望其项背,遥不可及。

波伏娃对自由的理解是:“只有当女人认为自己有不结婚的自由,才会是真正的自由。”这已成为不婚主义者的金玉良言。结婚与否是个人的自由选择,亦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波伏娃对婚姻的看法是:“婚姻是联合两个独立个体,不是一个附和,不是一个退路,不是一种逃避,不是一项弥补。”在婚姻中,开心舒适,彼此成就而成为更好的人,那便是意义所在。

《第二性》被称为“西方妇女的《圣经》”,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影响了世界无数的女性。波伏娃身体力行推崇着她与萨特的学说主张,是否也会羡慕相夫教子的平凡生活?其中得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滚滚红尘,要食点人间烟火才趟得过去。严歌苓说:“我可以永远吃苦,但不能永远年轻。”同理,你可以永远追寻,但不能永远流浪。你可以永葆赤子之心,但不能永远理想主义。你可以永远置身事外,但不能永远超凡脱俗。

人的成长,从学会扮演多重角色开始,不同场合身份的来回切换,或从容或吃力,责任与压力随之而来。

当你能接受生活的平淡恬静,洗手作羹汤的家常生活与我笔写我心的码字日子并不冲突。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与浪迹天涯的自我放逐并不矛盾。结婚生子的安稳喜乐与追求自由的内心渴望并不相悖。

尼采曾经说过,不想沦为芸芸众生的人,只需做一件事,那便是对自己不再懒散。他应该听从他良心的呼唤,成为你自己。

 5 ) 女权主义就是被波伏娃毁掉的

   关于电影本身其实可以说的不多,从剧情到镜头用乏善可陈并不为过,演员的表演倒是可圈可点,只不过基于半传记性质的大前提,可供发挥的余地也就可想而知了。
   导演用波伏娃和萨特的感情纠葛作为主线(真心只是感情纠葛,肉欲,占有欲,牺牲欲,控制欲,就是没看见爱情),力图表现波伏娃这个著名的女权主义者的心理蜕变过程,好吧,其实我一直认为女权主义是个极端无聊的东西,就好像酒醉的人从来都不会说自己喝多一样,真正的女权主义也不屑用大声疾呼的方式去证明,就和现在所有自称女汉子的女人一样,内心只不过是个脆弱的小女人而已。而波伏娃的一生在影片中也不过证实了这一点而已。她说“我对嫉妒不屑一顾,可我嫉妒的要死”就是最好的佐证。她对萨特的处处留情的无能为力,表面看似不在乎的内心纠结,对露米的选择无非是从各个角度去证明了所谓的女权主义只是她身为一个女人的失败而不愿承认的幌子而已。
   女人需要男人,或者男人需要女人是一种本能,当然存在另类的情况,但这样的另类绝不是靠所谓的女权主义的幌子压抑自己需要的人。当然,和一个深爱却无法用她需要的方式占有的人合葬却带着另一个男人送的戒指这种人格分裂加掩耳盗铃如果也算女权主义的话,那才是真正限制女权的毒瘤
   

 6 ) 最美的存在主义者

西蒙•波伏娃,最美的存在主义者
萨特,法国存在主义大师

波伏娃说:“有一样东西不成改变,将来也不会改变,那就是不管发生了什么,不管我变成什么样子,我都是和您一起,如果有必要考验我们的结合程度,这场有名无实的战争正好提供了便利……它给这个折磨你的问题带来了答案:我的爱人,您不是‘我生命中的一个东西’,哪怕是最重要的一样——因为我的生命已经不再由我自己决定,我甚至不为我的生命感到遗憾,因为您永远是我,您不只这些,是您让我可以为将来打算,不管将来是什么样子的。”
 萨特说:“我的爱人,关于我的爱情,我要说的是,当我在车站内小门的另一边最后一次看到您憔悴的面容后,我对您的的感情不仅没有改变,而且它已经占据了我的心,到了令我痛苦的程度……我非常爱您。”
萨特病重期间,西蒙娜的一位女友向她提出问题:“如何理解她与萨特的爱情及《第二性》里的一句话:‘一对幸福的男女是在爱情中认识自己,置天地和时间于不顾,他们自我满足,他们实现绝对。’”
 波伏娃的回答是:“至于《第二性》的引文,并不直接波及萨特和我的问题。我从我们的爱情里获得了启发,而源自幸福爱情的绝对感,幸好是普天下都能实现的事情。两个深深相爱的人热爱生活,是无需任何别的理由的。纵然岁月流逝,真正的爱情始终能保持,会赋予生活全部的意义,全部存在的理由。”
下面是萨特和学生的一次对话,令人钦佩。
萨特:我对统治学生没什么兴趣,你们高兴的话就来,我也不会记名的。就算没人听,我也无所谓。但如果您们来了,我们就要交流思想,假装呆在一起完全没有意义。现在我正研究逻辑学和心理学,并准备写一本关于这方面的书,我会把我的研究成果告诉你们,而你们要告诉我你们的想法。
学生:我们的想法您会感兴趣吗?
萨特:正确的看法并不是我的看法,也包含他人对我的看法。这使我的世界存在并让我相信它存在。这就是为什么你们每个人的看法我都感兴趣。我从你们身上学到的,和你们跟我学的是一样多的。
如果所有的老师都像萨特一样,那么所谓教育,就达到了它想要的效果。


萨特:我们之间不需要任何谎言。
波伏娃:我和您一样痛恨谎言。
萨特:我没有维持谎言的才能。

萨特告诉西蒙,他需要偶然的爱情。作为一位作家,他需要新鲜感与刺激。而这显然只是一个借口。但是无可厚非。
如果爱情将人局限在一种情境之中而使他失去拓展的可能,使他被约束,那么,爱情最终也会消失,变得令人厌倦。合理的情感应该是自由的,不应该被束缚和定义。而对大多数人而言,他们没有勇气也不能够做到。这个界限很难把握。进一步将是滥情和贪得无厌,退一步又是无法满足,不满足而对自己和周围不满,将自己陷于左右为难的境地。
人生有许多机遇,如果一个人不愿意放弃其他机遇只专注于一种机遇,那么也不应该勉强。并且,勉强也没有用。而像萨特这样坦诚的人非常少。大多数人是有心无胆,想想也就算了,理智认为不应该实际却已经精神出轨。

如果是心甘情愿放弃其他机遇的人,一生只专注于一份情感,那么,他亦是值得敬佩的。
而萨特却是对最爱的人坦诚。显然西蒙也不是一般的女人。她答应萨特与他签订这样一份爱情合约。但前提是她也可以有所谓偶然的爱情。两人完全平等。即两人不需要对彼此忠贞。但这不影响他们深刻的爱恋。

而当萨特在向学生们讲解存在主义的时候,很多人提出疑问甚至反对。而这个时候西蒙出现了。她走向萨特。学生们崇敬地递给她一把椅子。她坐在萨特身旁。这时候,学生们开始鼓掌,并大喊:存在主义万岁!看来,西蒙和萨特,是存在主义最完美的在场证明。

而萨特在美国遇到卡尔曼并为她写了一本书甚至要与她结婚时,西蒙非常生气和伤心。她提出与萨特决裂。萨特告诉她,他们是不可分离的,他们需要彼此。他们为了存在主义将永远在一起。

西蒙来到美国,认识了美国男人奥尔格林,奥尔格林非常爱慕西蒙,并且向她求婚。而他也是第一个西蒙考虑过要结婚的男人。我想,这大概是因为奥尔格林给了西蒙一种萨特不能给的安全感以及重视和专一。这时候,西蒙也只是一个普通女人,她无法抗拒。但我始终不觉得她爱奥尔格林。最终奥尔格林要西蒙在他与事业之间做选择的时候,西蒙选择了写作,于是失去奥尔格林。
西蒙将女性变成哲学课题,并由此写出了《第二性》,一本讲述女性的书,探讨了女性个体发展史所显示的性别差异,由此西蒙也与另一个哲学名词不可分离-女权主义。她认为男女之间不可否认的性别差异并不是男性统治女性的理由。女性本来是自由的,而男性总是习惯忽视这一点。

1964年,萨特拒绝了诺贝尔文学奖。

而西蒙则一直没有结婚并且为了女性的地位战斗到最后。

她和萨特一起合葬在巴黎蒙巴纳斯墓地,手上戴着奥尔格林送她的银戒指。

 短评

‘我和所有人一样,一半是同谋,一半是受害者。’

4分钟前
  • Lisabracadabra
  • 推荐

在这个版本的叙事里,显然波伏娃更愿做萨特定制的波伏娃,在一种不自觉的同谋关系中,被自己参与设计和定义的“伟大”绑架终生、骑虎难下。果然任何主义都值得警惕,它让我们一不小心便画地为牢,成为阶下永远的囚徒,不再听从内心真正的呼喊。萨特强大的洗脑术堪比巫术,两人之间哪有爱情?不过是战友同壕的利益使然。

6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跳脫出婚姻與丈夫的約束,卻墜入了另一個無形的枷鎖,波伏娃終歸是女性。用出軌來捍衛兩性的平等,其實她的心緊緊的依附於薩特的任性中。對於這種實驗性的平等爭取,無疑是蒼白的。若不想依附於男人就應該具有男性的自私,而可悲的是女人的意識裡沒有完全的自私~她的“第二性”才是最好的反擊~

11分钟前
  • kenyaespresso
  • 推荐

活生生把波伏娃拍成了一个怨妇,你大爷的!

13分钟前
  • 苏更生
  • 还行

反正就是千万不要爱上聪明但又长成歪瓜裂枣的男人。长得难看又蠢的,安分;长得好看又聪明的,魅力;难看但聪明的,绝对不靠谱。又自卑,又觉得自己很腻害,其结果就是自我膨胀。自卑更可能会导致自我膨胀,一个总是有饥饿感的人更容易暴饮暴食。反而是不要觉得好看又聪明的抓不住,他们自信,所以还是相对善良的,而且他们还往往清高,不兴将就。自身够硬的话,就要找最好的,比如加缪。

14分钟前
  • 黑伞
  • 还行

当Simone见过Sartre的美国情人后,画面留下模糊的背影。影片中的Sartre确实让人感到恶心,但却是他促成了Simone的追求,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刺激。与其说Simone是Sartre的终生伴侣,不如说Sartre始终支持着Simone开展女权运动。

15分钟前
  • ephemeral1l
  • 推荐

平等吗?萨特随心所欲的和别的女人结婚,却以“不可分离的另一半”为理由阻止西蒙娜嫁给她四十一岁时相爱的另一个男人,而这个争取独立自由的女权主义先锋每每为这样的软语相胁所牵绊。在这部电影里只看到了一个被萨特在精神上绑架的披着独立外衣的西蒙娜。

19分钟前
  • 荧光
  • 推荐

婚姻是信仰的约束,心甘情愿的束缚,高于任何存在主义的个体追求。小女子敢爱敢恨就行了,少提什么女权主义,矫枉过正的人生多半是痛苦的。

21分钟前
  • 低处飞行
  • 推荐

如果这确是现实中波伏娃和萨特的爱情故事,那真是太让我失望了...一边是以需要创作灵感为理由到处寻花问柳的花心萨特,一边是在备受冷落的处境中用出轨报复来捍卫平等独立的波伏娃...难道只要有了相互坦诚的遮羞布就可以掩盖纵欲和滥情的荒谬?

26分钟前
  • 端端
  • 推荐

当存在成为一种主义,便没了自由,也没了存在,除非存在的目的只是一种坚守,而最终都会跌入虚无。

30分钟前
  • 不知所谓
  • 力荐

萨特与波伏娃一直在用背叛的方式来确认对方的忠贞。就像邪教中的父神与母神,四处捕猎年轻美丽的情人宰杀在祭坛上,以鲜血唤起对方的激情。他们都深知再无人有那样强大的灵魂来与自己匹配,只有彼此才是白头偕老的soulmate。果然,他们做到了。

35分钟前
  • 亚比煞
  • 还行

“在文学里,我们可以做任何事。” “我们之间没有婚姻,也没有分离。”

39分钟前
  • mumudancing
  • 力荐

西蒙娜以为自己可以接受开放式的情侣关系,但又无法将情感和理智分门别类。她每次选择跟别人发生关系都是在得知萨特跟别人发生关系之后。她并没有输给女性独立的浪潮,输给的只是自己的感情和对于自己无法控制感情的自责。在她一步步走向更爱萨特的过程中,在自己女权主义的驱使下,越觉得自己罪孽深重

43分钟前
  • 德克老师
  • 还行

要做个独立女人真自虐。

48分钟前
  • superfei
  • 推荐

波伏娃太美了。知道对情人和这家咖啡馆都是高一时候的事。花神里的爱情,空气里都萦绕存在与虚无,知道了七年,向往了七年。才子萨特这个情感上的混账,蹉跎了波伏娃的岁月,却冷冷以为当soul mate就能对得起情人的一切。不过萨特说的,没有波伏娃就没有萨特,没有萨特就没波伏娃倒是中肯的。

51分钟前
  • Tuna Bento
  • 力荐

一直觉得波伏瓦的一生都在赌气,跟沉闷不幸的童年赌气,跟虚伪自大的男权赌气,跟软弱迂腐的女人们赌气。她太聪明,什么都能洞察到底,却最终还是困在了自己的矛盾里。她一边坚毅地贯彻着自己的女权准则,一边又在心里渴望忠贞又世俗的爱情,她就这么拧巴着过了一生。她能写出《第二性》,真是伟大。

56分钟前
  • 李濛Lemon
  • 推荐

萨特男人师表,喜新从不厌旧;波娃女性楷模,吃醋决不嫌酸。

57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萨特这样不凡的头脑娶的也是大俗女,波伏娃这样独立的灵魂也摆脱不了小女人的情怀。定义真的自己,到底是该看我们所做的选择,还是那些我们不能选择的?

1小时前
  • 麥爾斯
  • 推荐

把他们结合在一起的似乎不是欲望,甚至于不是精神或者是思想,而是一种更为永恒的东西,类似于一种存在的质地,他们是同样的。只是仍然代价惨重,受尽煎熬。也许是担心与世俗靠的太近会伤害这样一种联系,但是实在不能够确定。不能够离开,正如同不能放弃自己。

1小时前
  • 如是我闻
  • 力荐

传统妇女通过筑巢持家获得安全感,女权主义者则经营事业编织荣誉光环囤积,她们总会本能性地被那个能够在她们事业道路上掌握主导权的男人所牵制,久而演变成潜意识依赖性,最凶猛的爱欲也很难动摇这种感情需要在女人心中所占的地位。PS看萨特的男演员很顺眼 女主角也是 她长得像SKins里的Kaya

1小时前
  • 猫龟🐌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