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DVD版

已完结

主演:谭松韵,宋威龙,张新成,涂松岩,孙铱,何瑞贤,安戈,苑冉,张晞临,杨童舒,宋芳园,郝文婷,刘金龙,王薇,郁子阳,胡宇,崔尔康,小葱花,徐崴罗,萧李臻瑱,陈馨妍,薛淑杰,赵培琳,王子瑜,马杰,赵刚,潘婕,周波,陈笑含,谢雨桐,梅凌甄,吴栩栩,杨志玲,何雪晴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20

 剧照

以家人之名DVD版 剧照 NO.1以家人之名DVD版 剧照 NO.2以家人之名DVD版 剧照 NO.3以家人之名DVD版 剧照 NO.4以家人之名DVD版 剧照 NO.5以家人之名DVD版 剧照 NO.6以家人之名DVD版 剧照 NO.13以家人之名DVD版 剧照 NO.14以家人之名DVD版 剧照 NO.15以家人之名DVD版 剧照 NO.16以家人之名DVD版 剧照 NO.17以家人之名DVD版 剧照 NO.18以家人之名DVD版 剧照 NO.19以家人之名DVD版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以家人之名DVD版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因为家庭变故,三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成为了彼此新的家人。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三兄妹,一同经历,相互扶持,不因来时坎坷而沮丧,也不因前路漫漫而退缩。然而,原生家庭造成的心理问题如影随形,他们渴望被爱,却更加害怕失去。而曾经伤害过他们的人也再次闯入,打着家人的旗号想把他们分开。  一边是彼此认定相互珍惜的新家人,一边是无法选择关系淡漠的亲生父母,他们艰难抉择却还是顾此失彼。他们不想新家人受到伤害,也不想人生被拖向深渊。  面对两难的境遇,他们勇敢面对, 也努力让父母直面了自己的问题。在不同关系的爱中, 他们教会了自己成长,明晰了自己的内心一唯有直面原生家庭的影响,以家人之名相互治愈,才能清醒无畏的走下去, 成为更好的自己。水玲珑1990蕃尼魔法少女第二季制造情缘古战场传奇第七季浴血雁门关飞越山海关11号监狱谍海龙虎斗大上海1937勇者义彦与魔王城战时冬天少年梦2正宗LA紧急呼救 第七季搭车人韩式冷面狂想曲199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绽放: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纪录片不可遗忘第三季帕特森生在幼子亚历山德罗·卡特兰:简单的问题星球大战:异等小队第三季我不是冯导三个女人的秘密险物一号爱你烦不了芭比2011仙乐飘飘只好背叛地球了陆小凤传奇之决战前后星际迷航:下层舰员第四季伦敦黑沼情定巴黎1303大厦致命弯道7火车上的女孩2021但是还有书籍第二季煤气灯下我是你的小幂phone冯梦龙传奇预感讯号

 长篇影评

 1 ) 比血缘更重要的,是情感的羁绊

《以家人之名》拥有一个国产剧里很少提及的概念:不以血缘定义家庭。

在传统的家庭观念中,家人与血缘密不可分。但这部剧却重新定义了“家人”和“家庭”:家人之间的羁绊不一定是血缘,情感才是更深的羁绊——“有血缘的,不一定能成为家人;但是互相珍惜,彼此爱护的人,一定可以。”

剧集的开篇始于1999年。小面馆的老板李海潮是个鳏夫,一年前丧妻。他独自一人照顾女儿李尖尖,靠一身本事把这个家维持得井井有条。相亲对象贺梅和他一样,一人抚养孩子贺子秋,但她却自顾不暇、心力不足。

新搬到楼上的民警凌和平一家,同样活在阴影之下。凌和平的小女儿幼年夭折,妻子陈婷沉浸在无休止的丧女之痛中,没日没夜地与他争吵,这个家被彻底撕裂了。他们的儿子凌霄无奈地成为争吵的“牺牲者”,他常常只能在楼道里待着,曾经开朗活泼的性子久而久之逐渐封闭,变得沉默寡言。

李尖尖的性格恰好相反,她非常跳脱,对人“爱恨分明”。起初,她对贺子秋有敌意,却很喜欢凌霄这个楼上的邻居。三个孩子虽然各自的原生家庭都有缺失,但在彼此的摩擦和接触中寻找到了温暖,渐渐互相依赖。

三个人童年里不好的记忆被暂时性地封存,十年过去,他们步入了高中时代。彼此间的温暖,似乎遮掩住了生活的苦楚。

剧集开篇的两集算是开了个好头,不仅拍出了上世纪末的那股生活烟火气的细节质感,而且整体的群像戏也处理得细腻,一家子的群像都立住了。尤其是饰演三个孩子的小演员都挺有灵气,演得到位,“三小无猜”式的相伴成长与温馨的家庭日常,在他们的演绎下就宛如真实发生过。

李尖尖的喜感和跳脱感,是三人组里的一抹暖色。她总是无拘无束地表露出自己当下最直接的情感。而偷偷进爸爸房间里看逝去母亲的照片,让凌霄“偷偷想念”的一段戏,又顿时和其他的戏份之间拉开距离。

两个男孩里,我更偏爱饰演凌霄的小演员。他从刚开始毫不接受李尖尖的善意,到之后渐渐被她的热情融化“心中的冰山”,整个过程被拍得很有趣——他独自坐在楼梯里,每隔一天,位置都会离楼下更近点,到最后甚至坐到了离门只有三阶的楼梯上。凌霄和李尖尖“青梅竹马”般互相吸引的化学效应,一下就被拍了出来。

此外,第二集里凌和平与李海潮这两个父亲之间的投缘,边喝酒边互相诉说心事的那场戏,同样值得一提。涂松岩和张晞临的演技,在这段戏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许是因为拥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李海潮那句“安慰那话就像小刀似的,就剌你的心坎”,其实也是凌和平生活的真实写照。

这五个人的群戏有着难得真实的“家庭感”,不知不觉中就让人感受到——不管是否有血缘,只要彼此认定对方是家人,一个家庭就能够成立。

当时空切换到2009年,三个主演出来后,整部剧也正式迈入了正轨。他们的性格各自迥然不同,却要生活在一个屋檐下。

饰演凌霄的宋威龙,是剧里的“大哥”。目前看来,这个角色身上“背负的东西”是最多的。被亲生母亲误会害死妹妹、之后甚至遭遇她的抛弃,这一连串猝不及防的家庭变故,让他不得不学会隐忍着生活,并且缺乏安全感。

相比性情收敛的大哥,谭松韵饰演的李尖尖和张新成饰演的“小哥”贺子秋,则在性格上要外向多了。身为家里唯一女性的李尖尖,是个很能撒野的“假小子”。第二集最后,她引爆了一个又一个“名场面”——在饭桌上宣布自己来例假了。

全员尴尬的同时,她竟然还拿出凌霄给她买的内衣,毫不避讳,在众人面前大大咧咧地展示着。可以想象,十年来家庭中母亲角色的缺失,让她被养出了“男生感”。

被寄养在家里的贺子秋,从小就很顺着李尖尖,和她混久了也变得开朗。长大后的他对人友善,显得早熟。他从不抱怨自己的人生,也不喜欢别人的同情和可怜。但在这层“暖男”的表面之下,他的内心想必是敏感的。

从开篇和前些天的片花中,可以看得出来,《以家人之名》并不只是一部简单聚焦于家庭温情的剧集,它也有不少“反套路”的悬念色彩和复杂的讨论面向——当原生家庭闯入两个男生的生活中,他们将要面对两难的境况。一边是没有血缘但彼此认定的家人,一边是有血缘但关系极为淡漠的亲生父母。他们要在几个不同属性的家庭之间迷茫,用不同的方式走出原生家庭带来的困境。

家庭成员关系之间的温暖与沉重,被迫分离和重逢后的尴尬与误会,每个人内心的秘密,都会交织在后续的情节中。亲情的羁绊能不能自己选择?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一旦家庭成员在情感上发生裂痕,又会遭遇什么样的境况?他们之间又会如何“以家人之名”,相互治愈彼此内心的伤口?

希望剧集之后的发展不会落入俗套,能够合理、有效地回答目前抛设出来的这些问题。


8.16 第二更

追《以家人之名》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不可名状”的观感——这部剧大多数时候很欢脱,幽默里带着温馨,但一旦故事发展到了关键节点,往往又是扎心。

这份混杂的情感体验,就像三人组一起在天台看流星,当李尖尖高兴地对着流星叫喊着希望妈妈能在天上看到她时,身后的贺子秋和凌霄却是在心里生出了无限伤感。在3-10集里,这种具有矛盾性的情感也不断反复冲刷。

“大哥”凌霄最让人心酸。他其实知道,陈婷当年离开,并不只是抛弃了自己,而是把过去的所有都统统抛下了。十年过去后,当外婆、妈妈和突然出现的小妹妹一起涌到跟前。道德与情感上的“双重绑架”,用来形容她们的行为是一点都不过分。面对这些情况,他只能更早地长大,默默地承受着心理压力,用一种全然陌生的身份去框定自己。

正像他所说的那样——“人就是在瞬间长大的,别人都不知道,只有你知道的一瞬间。你的内心改变了,你感受到了生活的重量,那一瞬间,你就一个人悄悄长大了。”

对凌霄而言,悄悄长大的那一个瞬间,就是外婆的突然去世与母亲的车祸。这么两个意外撞在一起,还没等缓过神来,命运之手就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母亲陈婷因为车祸而导致的下肢瘫痪,需要有家属进行长期的照顾。面对这个情况,夫妻双方的亲属却在第一时间争吵了起来,没人想着怎么给予她照顾,反而提出要解除亲戚关系。陈婷的“娘家人”逼不得已地需要负责担起她的生活重担。但在国内工作的凌霄舅舅不可能为了陈婷放下工作,唯一的可能人选,就这么落在了凌霄身上。说实话,凌霄舅舅是个惹人生厌的角色,“冷血动物”更应该用来形容他自己。

从理性的层面来说,作为一个被抛弃的儿子,凌霄没有从陈婷身上获得过多少母爱,也没有义务留下来。但是设身处地想,又有谁能直接选择甩手走人呢?更何况是凌霄,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责任心比天还大的一个人。

留在新加坡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不仅让他自己的前途变得未卜,还让远在国内的四个亲人伤心、彼此疏远。但对他来说,这却是唯一的选择。

凌和平的那句“凌霄已经这么大了,撑不撑得住,都要撑下去”,宛如官方提前给出的注解。他所要面对的事不再是孩童时期面对的抛弃,而是更无奈的境况。无论做出什么选择,都要做出巨大的牺牲。

所谓一瞬间的长大,就是不由自主地背负起生活的枷锁,开始离自己原先预定的轨迹发生偏差,乃至于越来越远。

而“小哥”贺子秋的心酸则是另外一种。他在这个家里的位置,无论是在外人眼里,还是在真的担心他的二姨贺兰眼里,都是很尴尬的存在。

李海潮在醉酒后的一段告白,几乎是前10集里最煽情的时刻。他是那种特别容易共情的人,把子秋从小到大的苦与忧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以至于成了一块不能被轻易触碰的伤疤。面对这样掏心掏肺对待自己的家人,子秋自然不愿离开。

所以,当亲生父亲赵华光成为暴发户,因为膝下无子而找上门来想着“延续香火”的时候,子秋的愤怒会难以言表。从小被抛弃的他,并不愿意随随便便被当做一种物品来对待。

但现实的鸿沟又的确摆在他们面前,这是光凭情感难以跨越的。

李海潮被投诉关店整改,之后又因压力过大、疲劳过度而病倒。这种属于小老百姓的“撑不下去”,让子秋意识到自己对这个家的亏欠。之前没有人愿意提起的这份尴尬,此刻又直晃晃地在他心里插了把刀子。

子秋所要面临的“瞬间长大”,其实是牺牲自己、成全别人。这份心理很矛盾,也很真实。

第10集里,李海潮终于被突然到访的贺梅说服,准备劝子秋出国,拥有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但当他听到子秋对他说出的那番体贴伤病的话语,情绪瞬间产生了扭转,以至于泪崩。内心敏感的子秋,总是悄无声息地观察着生活里的细节,寥寥几句话里涌上头的都是关心。

两个人就在这种“错位式”的情感交流里,阴差阳错地想到了一起,却又不得不面对无奈的离别,谁都不愿意把话给说开了。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式亲情表达,不得不说,这段戏里涂松岩和张新成都演得很好,细腻动人。

选择离开的子秋,他未来的几年估计会和凌霄一样,过得很不容易。像赵华光这么一个会对着别人的家庭条件冷嘲热讽的人,本性里缺乏善良,想必在后续的剧情中也会做出辜负子秋的行为。

此前在一个剧透中看到,贺子秋在英国又一次经历了被抛弃,他又不敢和李海潮说自己的遭遇,怕他担心,只能报喜不报忧,自己假装过得很好,半工半读拼命坚持下来。毕业后,他又被一个大厨拉着在店里做帮厨,忙得无法离身。就因如此,他才这么多年都没回来。

下周开始,就会跨越到2019年的剧情了。对于那么重视亲情的他们,十年的时间差,是一场漫长的离别。三人组转眼重聚,难以想象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从之前的预告中可以看到尖尖的难以接受,以及对两个哥哥的疏远和误会,还是挺能理解她的。尖尖一贯开朗的心性,其中有不少是为了减轻压在哥哥们身上的烦恼。能够想象到,她对自己生活的这个“特殊家庭”所要面临的分崩离析,会抱有什么样的心情。人的忘性很大,如果不是因为打心底里的在乎,也就不会有后续的刻意疏远了。

伴随着苦衷的成长与离别是那么猝不及防,而造成的情感裂痕,想必需要付出更多的情感才能得以弥补。


8.27 第三更

最近刚刚结束一场旅行,所以第三更有点姗姗来迟,抱歉。看到评论区有几位友邻“催更”,这也是我第一次尝试用这种方式更新剧评,之后会尽量准时的。

两个哥哥回国后,三人组的反应都挺让人意外。下面展开谈谈三个人各自延展出的线索,以及一些需要被重点圈出来理解的地方。

李尖尖在凌爸生日晚会上制造出的巨型尴尬场面,其实有理可循。

凌霄肩上的伤疤、凌和平的脑震荡,这些善意的谎言,是典型“不报忧”式的家庭故事。但它们加在一起,却成为了一串导火索,导致李尖尖脱口而出:“告诉你有什么用,你能回来照顾啊?”这显然是句怼人的气话。

九年的时间差并不是那么容易跨越,每次期待的落空,都会让人变得渐渐不再期待,甚至心生埋怨。即便两个哥哥在国外生活都有各自的苦衷,她也没办法迅速原谅他们。还是之前的那句话——如果不在乎,反而不会产生这种负面情绪了,感情是要靠时间来经营的。

当然,李尖尖身份的转换也需要注意。此前10多集里的李尖尖总是没什么“女性意识”,大大咧咧地活着。但转眼2009年,在大学毕业之后,李尖尖经历了创业,拥有了自己合伙的工作室。她已经从一个爱闯祸的高中生妹妹,变成了小有名气的木雕艺术家。

如果说曾经的她是个行事直接、不过大脑的人,那么现在的她遇到两个哥哥无法冷却的热情,只会感到不自在的别扭。所以再之后,当听到两个哥哥逼迫自己分手的要求,李尖尖直接爆发了争吵。

不出所料的是,争吵是短暂的,家人之间当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做出割舍。两个哥哥相继出现问题,子秋的意外车祸、凌霄的焦虑症,不幸中的万幸是缓和了三个人之间的关系,让他们重新再走到一起。

最近几集里,李尖尖与凌霄、子秋之间的情感关系重新洗牌,之后不知道会有什么发展。个人对于剧中的“爱情元素”并不反感,毕竟在开播之前就已经通过片花和片尾的“剧透”隐约知道。不过,我更感兴趣的,仍旧是剧中讨论的具有多重性的家庭关系。

再聊聊子秋。回国之初,子秋在店门外徘徊纠结着不肯进去,之后才找机会鼓起勇气回家和李爸交谈,这两段戏都让我看得很揪心。

一方面,我们已经能猜到子秋在国外过得不好,学费和生活费可能都要靠自己挣,是颇为拮据的状态。但为了不给家人添麻烦,他始终“报喜不报忧”。另一方面,他在回国后为了遮盖真相,又要时常“打肿脸充胖子”,为了圆原先善意的谎言,而不断编织出新的谎言。

比如这句“我觉得您都白养我了”,说出来就有两层意思——除了表面抱歉的意思之外,还有着对于目前自我现状的失望。而这也是子秋如此犹豫着才肯回家的原因。

面对李爸,子秋在刚回来时总会有意掩藏起自己真实的心声。被问到生母贺梅,就算他想要见面,取而代之的却是一句轻松的“她都不要我,我找她干吗呀?”

从小到大,子秋都是那个把心事藏着掖着的人。他特别愿意给家人付出,却又特别不愿意表达出自我的真实意愿,就怕给家人带来麻烦和伤害。但实际上,他这种习惯于“藏匿”的心性,反倒带来了更大的问题。想要说出口的话、想要做的事,如果刻意压着不说、不做,不仅自己难过心里的那道坎,家人也无法提供切实的帮助。

中国式的亲情之下,已经长大了的孩子很难再向家人开口“示弱、报忧”,但反过来看,说出口其实也不是件坏事——家人能够体会到这份忧愁,并给予以“共情的帮助”。子秋在车祸后受到来自家人的照顾、在和贺梅了断后受到来自家人的安慰,都属于这种“共情的帮助”。看得出来,他已经做出了改变。

而子秋终于与生母贺梅相见,两人之间的情感线索却并不像我之前想的那么简单。

首先是子秋在路边看到她坐在专车中的身影,同样看到子秋的贺梅却抓紧让师傅开得更快。之后,李爸与贺梅的相见,贺梅的反常态度则更是叫人奇怪。

这份反常延续到了她与子秋那场不愉快的相见——她始终保持着理性的冷漠,说起自己当年去深圳的苦日子,以后也不需要子秋养。但在子秋起身想要离开时,她却又突然叫住他,让他以后如果有困难,还是可以找她。之后,她又上门到李家,和李爸说起子秋开的咖啡店看不到前景,并再度对赵华光的事起疑心。

此刻强装坚强的子秋,是最近几集里我的一个泪点。张新成在这场戏中演出了不同层次的感情,失落、痛苦、乃至于最后有些理解母亲却又不准备原谅……而这些又都要被他给“伪装”起来,忍耐住不在贺梅面前失仪。

同时,我们能察觉到贺梅在子秋面前也是在强装若无其事。她的确是个自私的人,这一点我并不想要去洗白。但在子秋回来后,她的所作所为也埋设了伏笔,暗示着后续剧情也许会发生反转。她其实并不是一个彻头彻尾冷血的母亲,她也许是不想让自己成为儿子的阻碍、李家的阻碍。回想起来,相比凌霄的生母陈婷,贺梅每次的离开都很干脆,她选择的是不介入儿子的人生。

与子秋的“不敢回家”遥相呼应的是,凌霄半途被陈婷催着回新加坡,在打开家门前,他需要深呼吸,做好心理建设,才敢往里走。

正如剧中出现的一句台词:“一个人是无法抵挡所有事情的,一朵白云的阴影也能令人窒息。”陈婷在车祸后让凌霄照顾,但与母亲相处9年却感受不到丝毫的母爱,反而是更深的捆绑乃至枷锁,令人感到窒息。

在噩梦中,陈婷质问“他是不是不要她们”的那番话,是凌霄内心深处的梦魇。他的负责与担当,让陈婷的生命得以延续,却也让自己患上了焦虑症和睡眠障碍。

凌霄的人设其实很矛盾,而这恰恰是编剧出彩的地方,没有人应该是单面向的。从不幸的童年开始,他就在持续不断的忍耐里封存自己的情感——他的高冷少言,实际上是情感内耗的结果。直到李尖尖出现在他的生命里,他终于得到了温暖。李尖尖和李爸,某种意义上是他如今的“心药”。选择回国,他抱着一颗“二次伤痕累累的心”,想要被再次治愈。

这里再补充说下“放大镜看剧”发现的两个小细节,关于凌霄失眠时候读的两本书:几米的绘本《星空》和克里斯多夫·夏布特的绘本《树下长椅》。这两个细节还挺亲切的,因为我刚好都读过它们。

《星空》是一本“献给无法与世界沟通的孩子”的书。封面简单的两句话就能解读凌霄的人物性格——“孤单时,仍要守护心中的思念”、“有阴影的地方,必定有光”。书的主角是一个不爱说话的小女孩,她从小就被家人忽视,没有丝毫亲情的温暖,她遇到了一个同样不爱说话的小男孩,他们互相之间仿佛看到了自己,所以选择相互陪伴。

凌霄应该是从书中的小女孩身上感同身受,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李尖尖对于他而言,“就像在黑夜里海上的灯塔,也像头顶闪亮的星星”,是那个让自己变得更勇敢的人。

《树下长椅》,书如其名,用三百多页讲述了一把公园树下的公共长椅的故事。这种椅子随处可见、毫不起眼,但把几十年的时间附加上去,它的身上就发生了成百上千的事。形形色色的人在这里相遇、分离、成长、转变。在固定的空间中,时间的流动被呈现而出,方才显得沧海桑田。时间的厚度让所有的人与事,共同构成一整块无声无言的“人世拼图”。

三个跨度的时空,在剧里经常会以闪回蒙太奇的形式浮现,今非昔比,就如同《树下长椅》对于时间与空间的处理手法。9年的时间,让三个人变了很多,也让这个家变了很多,但当大家聚在一起,却又仿佛是昨日重现。

另外聊聊两个配角,齐明月和唐灿。她们的家庭构成并不像三人组那么特殊,却同样要受原生家庭之苦。齐明月母亲对女儿的严控、唐灿母亲在女儿失去利用价值后的不管不顾,以不同的方式伤害着她们的女儿。印象很深的是唐灿在齐明月母亲来收拾房间后,突然一个人爆发的哭泣。这个情节点发生地猝不及防,却很真实。

她们身上所浮现出的家庭问题,宛如三人组家庭的“对照组”。越看越觉得,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也是分阶段的,幼年时、青年时、成年后,每个阶段的矛盾与痛点都截然不同。

个人认为这部剧发展到现在,的确不如开篇时精彩,但也绝不至于许多差评中所描绘的那么不堪。

这也许和现在大众的观剧方式有关,“微博式追剧”越来越成为一种潮流。我在每晚看完剧后,总是能在微博热搜里刷到各种“断章取义”的话题性片段。之前不了解这种追剧模式,被科普了后才知道,有的观众想要了解火爆全网的最新剧集动态,方便平时和人聊梗,但又没空坚持追剧集的正片,于是只看微博营销号上几分钟的短片段剪辑。

凭借热搜词条、动图截图、片段视频,的确是可以追完一部剧的剧情走向和名场面,但却会错过铺垫这些名场面的辅助性剧情与不少细节。这种追剧方式显然容易造成误判。不知道现在有多少观众,是只靠“微博式追剧”碎片化看的《以家人之名》,从而忽视了对它整体上的感受与把握。

其实这部剧有不少细节值得挖,演员群戏的表现也一如既往地生动,还是可以持续往下追的。更何况,目前三人组身上各自的家庭线仍旧没有迎来爆发。


9.6完结更

在这部剧完结时再往前回溯,意料之内的是,《以家人之名》在后半程并没有将重心放在爱情支线上。这仍旧是一部深入讨论原生家庭问题与家人之间情感羁绊的剧集,并没有偏离初衷,也没有落入俗套。

每个角色都更加鲜明、直接地暴露出了他们身上的问题,同时,他们也在彼此的支持中重新审视自我,学着一点点走出困境,获得治愈。

凌霄和尖尖终于在一起后,却无法控制住自己内心的焦虑和不安。新加坡那段灰暗的生活又一次改变了他,让他再次回到了童年的阴影状态。除了照顾陈婷和上学,他只能靠一直想尖尖、想家,才能勉力支撑。这些都是他的“救命稻草”,却也让他患上了难以被轻易抹除的心病。

而凌霄在性格上的矛盾之处由此显现——从小时候的抑郁到重组家庭后的渐渐阳光,再到回国后的无法捉摸、过分敏感,似乎曾经的阴霾再一次笼罩了他。就如尖尖那段内心独白中所说:“在我不知道的地方,他被打碎过,我更不知道,他在深夜里怎样痛过,又是怎样将自己一片一片地找回来,拼成完整耀眼的样子,现在我走近了,终于看到他的满身裂痕。”九年时间让凌霄心理发生了又一次断层,凌霄只有放下他的自矜和内敛,把痛楚都表达出来,才能直面自己的内心。

如果说陈婷在小时候抛弃凌霄是自私之举,那么车祸后她刻意折磨凌霄,以及想方设法把凌霄绑在自己身边,比起当年的自私给他造成了更大的痛苦。

不过,出演这个角色的杨童舒并没有把她处理成一个只招人恨的“纸片人”,而是演出了她身上需要被我们理解的悲剧性色彩。人与人的思考方式是有很大差异的,站在她的角度,不断遭遇丧女、丧母、丧夫的痛苦,她也只能消极地逃避自己身上的责任,把责任都推给凌霄,甚至于“天天卖惨”。这已经深入她的骨髓,成了她活下去的一种方式。

新加坡那些年里让凌霄几近心理崩溃的经历,都没有逼他说出“你为什么不疼我”这样的话。但因为尖尖和陈婷之间的误会与隔阂,他才终于把压在心中的话说出了口。对他而言,始终过不去的一道心坎,就是母亲令人无法理解的自私与自己无法逃脱要照顾她的责任。

另一边的子秋,此前埋在他身上的问题也进一步引爆,甚至比凌霄“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误解贺梅之后,他并没有获得自己心中所想要的解脱,反而让这份矛盾愈陷愈深。贺梅在得知子秋在国外的生活经历后,打电话逼赵华光把这些年欠子秋的都给他,但这笔钱却成为了导火索,让三个人之间的关系直接陷入僵局。子秋在国外最落魄、最艰难的时候,都没有去求过赵华光。但贺梅这番替他要钱,让他埋在心中始终不愿意直面的羞耻感被摆到了明面上,丢尽了他的脸。

我们从子秋对贺梅说的那番话中,才意识到他为什么从小就养成了察言观色、习惯性为他人付出的性子——赵华光和贺梅的两次接连抛弃,如同两把利刃,早早就摧毁了他人格中的尊严,让他总是想不明白“为什么每一次(被抛弃的)都是我?”这个段落中子秋的痛苦、无助、怀疑自己,被张新成演活了,直叫人心疼。

是尖尖和李爸的收留,让他重新得到了这份尊严。所以他才选择甜品师这个职业,开一个尖尖喜欢的咖啡店,并且要装作活得很好的样子。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有人来可怜他,他才能说服自己残损的内心,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从来没抛弃过他的人,从而让生活继续下去。

第34集几乎是全剧的一个“高光时刻”,同时也是回首全剧时我个人最喜欢的一集,有着最治愈人心的一幕。

在子秋和贺梅激烈争吵的第二天,李爸一早就忙碌了开来。厨房里娴熟的烧菜动作,餐桌上还冒着热气的早饭,这些沉默的细节在不动声色间就传递了家人之间的生活气息和情感温度。

平平淡淡的日常让人治愈,而这轮狂风暴雨过后,一餐一食里的平静与温存也同样让人治愈。

曾经每次吃饭,李爸都会让子秋喊凌霄下来吃饭,子秋就会拿起扫帚的杆子打天花板给凌霄发信号。这个小细节的又一次重现,仿佛回到了他们小时候,时间如过隙之驹的感觉也一下子就出来了。

尖尖给小哥的画上,还是他们一家人坐在桌边吃饭的样子。这也是全剧出现最多的一个场景,两个爸爸和两个哥哥簇拥着她,家人之间的温暖和温暖背后的辛酸都被装在了这张饭桌上。

李海潮随后说出的那番自我剖白,也是一个泪点:凌霄和子秋的性格在这些年间没有变好,反而愈发封闭,这不仅仅是他们各自原生家庭的缘故,也有着他的一份责任。老一辈的人总是想着“闷头过”、熬一熬,这一生也就过去了。但对于下一辈而言,生活却并非是那么简单的。两代人的需求、心理环境已经截然不同,有时候大人们才是犯错的一方,“但他们却没有认错的勇气。”

其实,李爸已经是千里挑一的父亲,三个孩子也是绝对心地善良的人,但过到现在,这个家庭却出现了数不清的问题。问题背后的多方原因,综合到此已经得到了答案——孩子们压抑自己、不表达出生活里的痛苦,大人们又选择有意无意间回避了这份痛苦,再加上原生家庭多年来的心理阴影累积,才导致了这个结果。

而贺梅的苦衷,则是在人意料之中。当年刚到深圳,她就遇上了欺骗她的渣男、横遭开除,之后还入狱四年。“我已经是坏人了,不介意坏到底,这样对大家都好。”她的不幸遭遇让她只能选择以善意的谎言蒙骗子秋,让他把自己忘了。

剧集发展到这,我们才发现:贺梅和子秋其实是同一种人,他们“如母如子”,出了什么事情也都自己扛着。但也正因为两个人各自的自作主张,他们之间的误解与隔阂才会越来越深,离彼此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李尖尖的两句话,某种意义上是对凌霄和子秋两个原生家庭现象的总结:

“如果仗着是家人就随意怠慢的话,那么再坚韧的感情也会变得脆弱。”

“我们要把自己内心的真实告诉对方,而这个真实的部分除了人生的快乐,还包括人生的痛苦。如果没有痛苦作比较,快乐就毫无意义。”

除了三人组以外,唐灿和齐明月两个姑娘的家庭问题也爆发了出来。编剧花了不少的笔墨在这两条支线上,因为这两条支线的意义并不亚于主线,能够反映现实中的不少家庭问题。

齐明月感慨自己身处于母亲的“压制性关系”中,就像是“裹在一个茧里”。这个伏笔随后在第39集里引爆出一场非常精彩的戏,就是齐明月和她母亲翻脸。

面对母亲肆无忌惮的挖苦,此时的齐明月终于撕掉了自己一贯的伪装。她不再唯唯诺诺,而是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我就是想当记者。”从小到大,母亲用各种各样的理由贬低她、打击她,本质就是想控制她,让她走着自己规划好的道路。

然而看似胆小的齐明月,才是所有人中胆子最大的那个。高考时,她并非是心理素质差导致的发挥失常,而是故意漏填一张答题卡。因为如果考了高分,就会被母亲逼迫去读政法专业,但她的兴趣在于新闻专业,她只能用这样的方式做出反抗。

一个逼迫,一个欺骗;一个是活在“为你好”里,一个是活在虚假的谎言中。他们对彼此做了很多事,但这些事永远都无法让彼此听到对方的心声。唐灿和她的母亲面对着相似的问题,她被自己的妈妈裹挟了,只能低头向命运妥协,在“稳定但无趣的工作”和“真正的热爱”中无奈地选择了前者。

她们两个人的家庭是完整的,但却要面对同样复杂的问题:

以家人之名义下,“为你好”的初衷里,又藏着多少伤害?

在一个出了问题的家庭里,大家是不是普遍都忘了去理解,家人在一起始终需要的是情感的羁绊?

情感的裂缝有时候需要用一次又一次推心置腹的沟通才能得以弥合,有时候需要一次阴差阳错的机会才能促成。幸而,最终她们都用各自的方式,与家人达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和解。

其实从结局往回看,从始至终,这部剧的细节铺列,再至一点点引爆铺下的每个细节,再至解决问题与落幕,全都连成了头尾衔接的环形叙事。这种环环相扣,每一个伏笔都有效利用的情节编写和人物设计,在国产剧中已经算得上是不错的水准了。更何况,每个人物和演员之间的高度贴合,让整部剧不断弥散着接地气的人情味。

于我而言,这部剧不仅仅带来了欢笑、感动这些追剧时的情绪,也不仅仅是塑造了一幅蔓延而又聚拢的多样化家庭群像;更重要的,其实是它带来了一份对待家庭关系的思考:是什么让我们成为彼此的家人?而当家庭出现问题时,又需要何种方式去进行和解?

我们对家人的理解程度与情感厚度,决定了这些问题的最终答案。

 2 ) 以家人之名——看不懂的人在嘲,看懂的人在哭

五个普通家庭的悲剧讲述着原生家庭和重组家庭的爱、怨、恨

首先我要为剧中的妈妈道声屈,看似全剧这些家庭悲剧绝大部分原因是由几个妈妈造成的,其实真正核心原因是家庭中父亲角色的缺失或错位。

子不教父之过是中国传统思想,也就意味着父亲在教育子(女)中应承担其不可忽视的作用。而本剧中没有一个家庭的父亲起到了应承担的责任。而那些大呼女权当道不过是男人将教育子女这个重担甩给了母亲这个角色的遮羞布,这真是我们现在这个社会的权象,这才是这部剧悲凉的底色。而所有人对这样的悲凉视而不见是多么的悲哀,是对所有母亲角色多么不公的悲叹。

1、 李海潮全剧最负责任的父亲,可所有人都说他是李妈,三个孩子都与他亲近。母亲的怀抱是港湾,他好像真的是一个母亲,其实这就是角色错位。贺子秋人设最明显的表现出了这一点,他最让人喜爱的一点是处处为李爸着想,不想让他累、不想让他烦、想成为他和李尖尖的依靠,固然有他是养子的原因,其实核心是他在下意识里填补父亲这个角色。代入为个角色后,他的行为分析就显得非常合理,当然被庄北忽悠不算:

(1)他不想李尖尖结婚,也不放心李尖尖结婚,要照顾李尖尖一辈子,所有最好的东西都想留给她,不管是金钱还是情感,这不是一个哥哥的心态,而是独生女父亲的心态。

(2)李尖尖生气他,他也只舔着脸说不能不要他,第二天依然象个惹女儿生气的父亲关心她的三餐。所以他在医院李尖尖照顾他时他用了“孝顺”这个词。所以他回国后三个月不回家,回去后也不是陪李爸(他的救赎)而是要去陪李尖尖

(3)回国三个月一人承担咖啡承所有开业准备却不告诉李爸,是他不想依靠李爸,而且将自已放在与李爸有处理同等事件(面馆装修)能力的层面上来。正常人即使不愿意父亲劳累,也愿意听取亲密长辈的经验或是意见的,他直接忽视了长辈经验。

(4)在处理赵华光的问题时他也没有寻求李爸的帮助而是自已处理也是基于这个核心角色找补。

(5)他自知能力有限想拉凌霄一起陪李尖尖(与庄北话),他负责宠的部分,凌霄负责处理烂摊子。反而李尖尖由李妈、贺爸、凌霄爸、凌爸关爱下心理十分健康,除了缺少一些女性性别意识。

贺子秋一直在努力的长大,长大后变成——“我是你爸爸”

2、 不负责任的父亲:凌和平,佛系父亲,前期角色缺失,永远是知道问题但不解决问题。后期在努力着补,效果还不错,最后凌霄内心与他和解。凌霄悲剧般的前半生,凌和平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凌霄前期对这个父亲是失望的,但他选择理解父亲。因为他强大到完全当了自已的爸爸(除了赚钱!)

(1) 小时候凌和平欠凌霄一句:“这不是你的错!”做为人民警察,他应该很清楚云云的离世不是凌霄的错,但他总是想用新生活掩盖这件悲惨事件,甚至主动替别人代班,没有将时间留给当时最需要他的家人,陈婷当他的面甩锅给了凌霄,他知道有这根刺在,却任由它在凌霄心中生要发芽。陈婷有错,但凌和平不无辜。

(2) 在新组建的家庭里,想当爸爸的是贺子秋,但解决问题、管束孩子的责任是由凌霄承担的。他一直在给尖尖和子秋擦屁股,甚至细节到让尖尖不要在高考前带子秋去网吧,但这不是家长应该做的吗?凌霄默认了父亲缺失的细节,老师要求写关于父亲的作文,即使他写的是凌爸但带回家的却是另一篇的李爸。

(3) 凌霄选择出国照顾出车祸的陈婷最根本的原因是救赎内心无法和解的自己,照顾给了自己一小块蛋糕的小橙子(云云的替代)。不是为了陈婷,不然问不出“凭什么?”也不会是在小橙子给了她一块生日蛋糕后才改了志愿。事后凌和平对陈大舅发火,有人觉得这解气,可有用吗?甚至连个替代方案也没有,真正的父亲应该阻止,即使阻止不了也会和陈家人谈判,为儿子争取一个喘息的时间。但最终是凌霄一个人担下了所有。

(4) 九年时间因工作原因不能出国,完全明白陈婷为人的凌爸丝毫没有作为,任由凌霄一个人在泥沼中挣扎。凌霄休学、毕业不回国这些异常信号他完全无视。“肯定是陈婷不让他回来呗!”他当警察的敏锐让他善于发现问题,但他终于是什么都没有做。剧中有个细节:被剪照片后、丢鞋、楼梯间失声痛哭后,凌霄是先告诉凌爸他不回国的,而不是第一时间打给李尖尖想视频通话的,说明那时他对父亲还是抱有希望的,是他发出的求救信号,被父亲无视后才给尖尖打电话寻求坚持下去的动力。应该也是那时起他完全对父亲失去了指望,最后自导自演了一场逃离计划。细节:陈婷打电话给凌和平催凌霄回去,先是问的是他的身体还提到了胃出血,这应该是凌霄给陈婷他要回国的理由。凌爸有这么好的天然条件,甚至发生过摔伤事件也没有好好利用,实在不该。所以凌霄内心最后的救赎变成了唯一,不是与血缘最近的凌爸,而是无偿给过他温暖的李尖尖。

(5) 内心的和解发生在凌和平带他去看医生,所以他靠在门外笑了,放松的去取药。下车后那个凌爸没有看到的回望,离父亲越来越远,终是回头了,哪怕你没看见。后期的凌爸为他和陈婷谈判过,找补了父亲角色的缺失,慢慢的他才会和凌爸说一些心里话,包括写作文,包括最后两个疑问似的肯定。

凌霄强悍的洞察力、说服力、执行力源于他的聪慧、敏感、细致也源于他原生家庭的血缘和不完美。全剧他失算的地方只有两个,一个是看走眼的齐明月,不知道她是爱玩爱喝酒的那一个,就像他不知道齐明月暗恋他一样其实都是相处时间太短。一个是齐明月暗恋他离他出国的时间太短,一个是回来还没有足够的相处。这不是他的问题是时间的问题。另一个失算就是九年的时间空白和天生血缘相系,他没有看清陈婷对他而言是多么可怕的存在。不过好在最后他与自己、凌爸和解了,将陈婷放逐于内心之外了(你怎么想我都不在乎,只要别动我的心尖尖。),让时间和距离保护自己和心爱的家人了。子秋的求婚不是他的失算,只是有一些出乎他的意料。(太喜欢凌霄了,忍不住说了一些他。)

3、 完全不负责的齐爸,缺失的父亲,除了赚钱什么都不是父亲,生活中的沉默、逃避放任妻子成为强势不二的母亲并承担着父亲角色。女儿即使有问题也不会找你求救,因为有你没你一样。先是心理角色缺失,后期更是心理、生理角色都抛弃的不负责的父亲,也是全剧中最不负责的一个父亲。齐明月你本身就是强大的存在,不管你在哪里,会和月光一样皎洁,迷人。

4、 不完全负责的唐爸,除了不能让妻女衣食无忧,还任由唐妈这个文化水平有限的母亲决策了唐灿人生中所有关键时刻,一错再错。货车司机社会面很广,可你放弃了去了解、去关注,导致唐灿辉煌的人生如流星一般,灿烂一时就堕落了。唐灿小可爱只要不放弃梦想,梦想会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开花的。

看有人评价为这剧仇女,塑造了一群恶母,可我想说这剧关注是现实社会中的母亲,批判着当今社会的男人。唯一一个正面的男性还是替代女性(母亲)角色。

我是女人也是母亲,家中的情况与剧中不太一样但也有相似之处,昨天晚上我和女儿聊了一下关于爸爸,她说她映像中爸爸只出场过几次,爸爸完全不在她的社交范围内。而我家是正常的一家三口,她爸爸一年出差不超过五天。

所以我哭了。

 3 ) 以家人之名PUA?

开始以为是个会入坑的剧,虽然我私心希望是部就像《家有儿女》、《同一屋簷下》那种主要主角就是深厚的亲情,各自互相扶持成长然后各自组cp类型的,但就算走的还是常规有"爱情线"的也完全能接受,谁知道从凌霄妈出场作开始,这剧又开始让我感到越来越不适,然后一看编剧,好家伙,竟然就是《下一站幸福》那2货,当初到女主男二开始作就毅然弃了,现在好了,祸祸2个还不够,直接将《下》的女主与男二的一些属性全给了凌霄,连续2部戏让我深深觉得这俩编剧的心里除了"直男癌"晚期还真的蛮阴暗的,写的男女主都够有病的,姐看这种剧图的是"希望,治愈",结果回回这2编剧的戏到后面总让人觉得"现在的男女爱情都这样了吗"。

确定凌霄那一系列骚操作不是在PUA李尖尖甚至齐明月?不要以为实施PUA的那位莫得感情,反而很多资料发现大部分PUA实施方正是因为觉得自己对对方是真爱,把自己感动得不行,有种"除了我对你的爱你上哪儿找更好的"的优越心理,所以才对控制另一方觉得是理所当然,是无可厚非的,而另一方一旦相信这种行为是为自己好,真的就越来越被控制,觉得自己好爱他,越来越离不开了。

是不是真TM越来越像凌与李的关系发展?就想问问: 李尖尖该你的什么都不知道就要不能谈恋爱一直等你?我就纳闷你有时间指挥女二给你当间谍干这干那的却没时间和李尖尖多说说话,找机会增进增进感情?在李尖尖那不常联系就是因为照顾亲妈和妹妹分身乏术,可我怎么觉着在女二那这理由就没了?好了,等你觉得可以回来宣示主权了就要受撩?什么GP爱情逻辑?甜吗?为什么我觉得有被灌了屎的感觉?

弃剧,从此以后但凡这2货写的剧不管谁演都不会看了。

 4 ) 又刷新了我对奇葩差评的认知

第一次忍不住在剧才刚播就下评论。本来心血来潮打开豆瓣只是想看看大家对于两位母亲的看法。她们的故事有太多可以深挖之处。这部剧虽然走的是轻松温情路线,但一开始却有着想写实的野心。

很多人对童年李尖尖的双标仅仅理解为她是个颜控。其实颜控的难道不是下结论的人自己吗?是你们个人对孩子们的颜值作出了比较。但对于李尖尖来说,她对贺子秋一开始的厌恶难道不是出于抗拒他母亲有可能取代自己母亲的位置而产生的吗?就算小贺子秋长得比小凌霄帅一万倍,小李尖尖也不可能一开始就愿意接受他和他的母亲啊。

那两位母亲也是,毫无疑问她们性格中都有软弱和自私的一面,但现实中太多家庭就是由如此成员组成。可能还包括很多痛骂她们的观众,骂得越狠的,往往越缺乏同理心,自己面对现实困难的时候同样更容易倾向于先怪责别人原谅自己。

看过一篇评论说开篇对于两位母亲的行为动机挖得太少。我觉得这个评论同样是欲加之罪。大部分观众并不是以一个看“都很好”的心态打开此剧的,一开始夫妻争吵场面已经很多了,过多用墨在这种纠葛上会损失大批年轻观众。但个人认为这个伏笔会在后面续上。对于父母的理解和最后放下心结应该是大哥小哥长大以后去解决的课题。

让我忍不住想写几个字的,是打开豆瓣以后居然发现这剧开创了一个奇葩的评论潮,一堆人在喊不要走感情线。我都惊呆了。这不是一部家庭伦理剧吗?家庭剧不走感情线?什么是家人,兄弟姐妹父母夫妻儿女都是家人,怎么突然间夫妻关系竟被排斥在家人的列表当中了? 青梅竹马的感情不都是小时候当兄妹,长大再突然发现有了不一样的情愫?更何况看预告他们中间是分开了一段时间的,重逢后还一度有了生疏和隔阂。这种感情变化实在再正常不过了。难道这些反对感情线的观众人生中都是一见钟情,如果开始没有想法后面产生想法就是耍流氓?2020年的观众已经开始从反对演员本人谈恋爱升级到反对他们扮演的角色谈恋爱了吗?真的是绝了。 另一方面,却有很多人磕李爸凌爸CP,大哥小哥CP,是不是可以预见将来的电视剧只需要男演员,不再需要女演员了?强行把请回答1988拍成摩登家庭可还行。

另外很多人在质疑导演和编剧的功力,合理质疑也很正常,只是为什么仅凭质疑就可以打出分数了?难道这竟然是个预判分? 既然如此,让我也任性一次吧。

—————————————————————

看到凌霄,贺子秋从国外回来,发现奇葩评论大部分还是那些

1. 抄袭某韩剧,某日剧,为什么不完全抄按照某韩剧某日剧那样那样拍

——那到底是希望抄袭还是不希望抄袭呢?首先说抄袭又没有作出任何对比铁证,到底情节有多少雷同,反正就是抄袭了。但接着又要求按照里面的情节一样的处理。呃,这意思是怪编剧为什么要写不一样的人生故事,为什么不能所有的故事按照别的片子一模一样的拍一遍,然后才更好按头抄袭吗?即使想抄,在光速发展的时代相差了20年的背景,再拍那种慢节奏的人际关系也是不切实际的。30年前家家户户可以饭后围在榕树下聊天乘凉,20年前可以拿个热水壶搬张椅子坐在湖边嗑瓜子,到了今天,还有多少城市可以拍出这种光景还能不被人吐槽的?连邻居们的家长里短都只能在一个小饭馆里进行了。

2. 编剧和导演的另一部片子烂尾了,这一部也大概要烂尾,快跑!跑不跑再说,但先顺手一星

—— 我完全可以理解弃剧的人,但无法理解打低分的人。虽然只根据一部剧就判整个剧组死刑有点过于冲动,但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宝贵的,为了防雷不看未尝不是明智之举。只是如果一个学生考砸一次,不用改卷就自动给以后每一张试卷打零分,这种老师不是误人子弟是什么?确定这种逻辑还能拿到教师证吗?我是没怎么看大家说烂尾的那部剧 — 无论是剧情还是演技从开片就不怎么吸引我 — 但这不妨碍我认为以家人之名这部剧到目前为止都还很吸引我。正如正午阳光也拍过我看不下去的剧,于妈也拍过我从头追到尾的剧。当然由于铺天盖地的风评,我也担心这部剧会烂尾。但我看十集就只能打看过的十集的分,没办法看第一集就去操心最后十集的剧情甚至杞人忧天提前下定义。不然我不就等于自动扮演围观李凌两家故事又不带上帝视角,不明真相却喜欢指手画脚的居委会大妈的角色了吗?当然如果真的烂尾了,自然也应该收获一个相对应的分数。

3. 编剧对女性角色不友好

—— 这一点可能是我最想聊的。其实一开始这种错觉不过只是因为刚出场的女性角色更多,但这剧里的男性角色就都没问题了吗?凌爸一天到晚忙,对家庭疏于照顾,遇到问题总爱逃避,对家人缺乏沟通了解。学校男老师跟明月妈妈一样,都是只偏爱成绩好的学生。凌霄舅舅跟他外婆家女性三代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自私自利。赵华光就更不用说了,全剧头号渣人。甚至凌霄长大以后都开始被观众骂了。

所以苛刻或双标的也许恰恰是观众,剧情只展现了众生百态,他/她们都有可恨的时候,也有可怜的时候,有善良的时候,也有无奈的时候,还有大快人心的时候(居委会大妈开水赶跑赵华光)。一个鲜活的人通常都不是片面纯粹的好或者不好,大多都被生活烫得满身伤痕,一面伪装着保护自己,一面势利的计较着别人,一面躲在暗角里舔自己的伤。

即使是凌霄母亲这样好像没做过任何一件好事的角色,编剧也通过她母亲和兄弟展现了她的原生家庭,也通过了居委会大妈的蜚短流长表现了同为成年女性对她的理解,虽然对于孩子的意外认为她责无旁贷,但对于她在濒临崩溃边缘抛夫弃子却是一个体谅的态度, “一个人只有把自己过好了,才有能力对别人好。” 这方面她们作为邻居比她家人更能理解她。无它,谁的生活都不容易。

如果最后承受骂声的还是女性居多,那我只想说其实是这个社会对女性依旧是更加的不宽容。

4. 靠两个哥哥无限宠来吸粉未成年少女,但过了这个年纪已经没办法被吸引到

—— 看到这种评论我是失笑的。这剧表现了这么多社会问题,成长问题,如果真的已经是个社会人,但又对其他的置若罔闻,着眼点还只是“想要两个同款哥哥”,实在很难猜出评论者的年龄。我个人反而觉得,对于没有经历过背井离乡,以及毕业离别的观众,其实要了解和接受后面重逢的剧情是有一定难度的。然而现实是即使哥哥们没有离开9年,他们大学毕业以后,如果各自恋爱工作成立家庭,逐渐疏远也是个必然结果。这也就是为什么编剧让妹妹和大哥相爱而不是小哥的原因,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可能最后在同一个户口本里,才能切题的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家人。(收养寄养的还能算是儿子,邻居家的儿子可不是儿子)不然这剧拍到各自上不同的大学就要结束了,再拍下去就是分离。李爸是个重情义的人,他跟亲妹妹的联系,也就是逢年过节的一通电话了。

5. 凌霄人设崩了,他就是个白眼狼

——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还是回到第二条。如果后面编剧没有把这故事编圆再骂也不迟。李尖尖,凌爸,李爸都没有怪他,更没有对他或者子秋进行过任何道德绑架,这样骂过他的只有他外婆家女性三代,他舅舅和居委会的邻居们。既然官方在剧中都提前进行了回应,我再说就多余了。

—————————————————————

看到庄北对明月一见钟情,我就知道糟了。其实我觉得庄北喜欢明月还是可以理解的,两人气质比较相近,但那一刻明月的造型也没有什么让人一见钟情的说服力啊,当然更没有说服力的是从小拍戏阅帅哥无数的唐灿居然会对庄北一见钟情。其实真的想说,人与人之间也是可以日久生情的。如果这群人一直等到25岁+都可以不恋爱的,把暗恋进行到天昏地暗,实在也都不是一见钟情的主吧。能看的出来庄北和明月的对话是在为后面庄北怂恿子秋追尖尖留下伏笔,本来庄北看不懂这个三人内耗两人的走向之前未必会这么冒失,但以为凌霄另有所爱,才水到渠成的去“点醒”贺子秋。庄北这个人物在此剧中既是预言家又是女巫,所有分析都头头是道,验人毒药解药都用到一个人身上了,本来子秋出国减轻李爸负担是正理,但结果却导致子秋九年国外困苦交加,但换一个角度,的确李爸省下来的钱把面馆越做越大了,也请上人帮忙了,最后子秋还练就一身本领回来,也不是坏事。同样误导子秋对妹妹的感情必然又让子秋承受了人生中第一次失恋,但他如果从此能打开了这个开关,正视自己除了亲情以外的感情需求,对身边的异性开始关注起来,也未尝不是一件坏事。

可是看到评分掉下8分,我还是觉得很遗憾。就像乘风破浪的姐姐一样,为什么从一开始群嘲杜华到最后还是不断以杜华标准评分选歌成团,还是最后的观众评分标准决定了一切。笑到最后的必然是杜华们 — “看吧我就知道会这样。” 导演组在过程中所有的尝试和努力就这样被漠视了。自从开播以来,关注的热点讨论的重心都是最后三兄妹有没有爱情线,宋威龙演技是不是依然不过关,这个剧组是不是必然拍出烂尾剧,国产剧是不是没有爱情不能活,编剧是不是对女性保持极大恶意。但是对于全剧用了心的地方,除了肯定谭张的演技,小哥李爸全剧性格零瑕疵担当,其他值得肯定的努力却少见有人关注。比如播到了20集还是极少注水成分,虽然偶有回忆,但更多的是穿插了一些没有播过的回忆片段,丰富了彼此从不接受到接受,从娃娃亲到认定此生唯一的过程,甚至包括两兄弟在国外经历,还有其他不待见的亲戚的境遇,都埋了很多伏笔慢慢的交代给观众。每个人都性格分明,身上都带着原生家庭的烙印,相处时有矛盾有冲突,但都彼此关心着对方,到最后随着对彼此经历了解的加深互相理解,与自我和那些放不下的过去达成和解。观众一边说我们不要甜宠剧,但只要剧中出现任何矛盾冲突,都迫不及待的选边站,恨不得快意恩仇老死不相往来,那最后不是落到甜宠剧又是什么?当然最好全世界每个人都是子秋李爸,但如果真的拍成这样,是不是又要被吐槽为玛丽苏和圣母剧了?

 5 ) 编剧,请你别再出来辣眼睛

写在最前面,可能我的言语会不平和,赞同的就看看,不赞同别看,非要杠就是你对,我不想和你争执。这部剧我已经弃了,后面不会再看,不会再关注。

平心而论,这部剧演员选的很贴切,演技也是很可的,服道化也都不错,本来我是抱着十二分的期待的,前面几集还很感人,后面人设越来越奇怪,剧情崩毁,典型的高开低走,简直浪费了这个好的主题和演员的付出。重点强调,我完全是被剧情逼退,我打一星也只针对编剧。这个编剧真的是让人无语,不合逻辑的各种设定扎堆出现,为了虐而虐,人设崩塌,剧情狗血……你们是真的觉得观众都是傻子,都会为你们买单吗?

当我百度了这部剧的编剧后,我就明白了。

这两部剧的编剧是完全一样的,《下一站是幸福》后期女主角人设持续崩塌,剧情狗血,口碑下滑。而到了《以家人之名》,剧情依然在向狗血化靠近,人设依然立不住,你们丝毫不吸取教训,不知改进的吗?

回到首先,这个主题是特别好,特别温暖的,两爸三娃、家庭亲情、治愈成长,好好拍,是很容易触动人心,成为爆款的,可你们非要加上狗血的爱情故事(我不是抵制爱情,只是讨厌狗血无脑地突出爱情),没有爱情就不行了吗?拍不好爱情就不要拍啊,非要来辣人眼球!!!

我只想讨论编剧的问题,不针对演员。

第一:挂羊头,卖狗肉,打着家庭治愈剧,实则是偶像爱情剧。

表面上是两个爸爸带着三个孩子,互相温暖,互相治愈,实则是现代爱情剧。就我目前来看,前面还是在讲述家庭故事,后面就逐渐开始狗血爱情了。好好地讲述一家人的故事,通过彼此的关爱治愈原生家庭的痛苦不好吗?

三个孩子小时候

子秋叫爸,李海潮欣喜答应

三人在公交车上相互依偎

看到李海潮关心小凌霄,即便被贺梅骗了钱,依然觉得决定收养贺子秋;两爸三娃凑在一起生活,打打闹闹;三个孩子逐渐接受彼此,互相依靠,特别暖心,很多地方也很好哭。可编剧非要加上爱情,还加得极其不合理(在这里我不讨论凌霄尖尖算不算伪骨科,因为有人认为这算是青梅竹马)。李尖尖完全是把凌霄和贺子秋当做哥哥的,没有爱情强加爱情不尴尬吗?

李尖尖宣布自己来例假

三人睡在一间房间

李尖尖睡凌霄床

剧中很多细节,不仅仅上图,都可以很清楚地展现出了,李尖尖是只把二人当做哥哥来看待的,在她心目中,这两个人就是亲哥哥。她可以毫不尴尬地在他们面前说出“我,李尖尖,来例假了!”,毫不介怀地和他们睡在同一个房间;像个小孩子一样爬上哥哥的床睡觉……这么明显,赤裸裸地兄妹情,编剧你非要加上爱情,你不觉得突兀,不合理吗?女主就非要选择她的哥哥吗?不能有别的选择吗?

二。狗血剧情太多了,这个真的劝退

首先,我明白电视剧创作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为了戏剧性,会更加突出矛盾,增加巧合。但这也要有个限度吧,太假了的话真的很让人无语。

1.贺子秋的亲爸、亲妈,凌霄的亲妈在抛弃孩子后无一都发迹了,变成了有钱人,还都找回来了,这也太巧合了吧,赵华光,陈婷都还一定要认回自己的儿子,这也太巧合了吧,两个人都还相继离开了,这种剧情就纯粹地为了虐而虐,为了分开而分开。

2.凌霄外婆突然发病去世,亲妈和再嫁出车祸,偏偏只有再嫁死亡,亲妈重病需要人照顾,一定要凌霄去照顾。这一连串的事件概率有多低,就是为了让凌霄离开而设计了这一段剧情。这么大的事情,凌霄甚至都没有和自己的亲爸商量就选择了去照顾抛弃自己的妈,编剧,你能设计得合理一点吗?

3.凌霄、贺子秋两个人九年一次都没有回来过,一次都没有,这也是做让人迷惑的一点。现在交通便利,不是之前回不来。特别是凌霄,他的亲爸在这里,他一次都不回来,怎么都说不过去。有再多的苦衷也是真的不符合现实逻辑啊。

4.宣传的是闺蜜情,没有撕逼,结果呢?李尖尖最好的闺蜜齐明月喜欢上了凌霄,暗恋这么多年,而凌霄和李尖尖是官方cp,我就呵呵了,非要弄这样的狗血剧情。齐明月九年都遇不到其他更好的人了?遇不到其他喜欢的人了?(唐灿你都能一分钟让她一见钟情,爱上男配)非要闹这么一出,无论后来有没有闺蜜反目开撕,看着都挺膈应人。

5.预告凌霄和贺子秋都向李尖尖告白了,这一波操作更是狗血,我都不想吐槽了……

三。人设严重崩塌,一如既往。

贺子秋李尖尖目前人设还算稳定(但我不敢确定后期会不会崩盘),反正就目前来看,凌霄人设是崩盘了。

1.不要随便立flag,倒了真的让人反感。凌霄陪李尖尖拔牙,握着李尖尖手说哥哥一直都会在,很快就离开九年;前一刻还在说属于李尖尖的东西不会分给别人,后面就能说橙子还小,让李尖尖不要在意,然后陪橙子去吃饭。这些设定真的让人看着难受。

2..为了突出爱情,突出凌霄在意,想念李尖尖,把凌霄人设改的一塌糊涂。

凌霄多次告诉尖尖不要谈恋爱,询问她有没有交男朋友,这也太过自私了吧?你自己选择了离开去照顾亲妈,你有你的苦衷,尖尖选择了理解,你也没有资格管她了吧。还不让尖尖谈恋爱,让她等你九年,自私的占有欲。且不说现实生活中九年能改变多少事,你又凭什么保证九年后回来尖尖一定会爱上你,愿意嫁给你,整日面对你们陈家“三代女性”呢?

剧中有一段视频,凌霄和尖尖视频,尖尖不愿意接,让凌爸来接,凌霄明显无话可说,寒暄几句立刻就问尖尖在不在,尖尖敷衍几句后凌霄很快就挂断视频,留下凌爸独自尴尬。对多年不见得亲爸爸就是这个态度吗?编剧你为了突出爱情就这样牺牲了亲情?亲情爱情不突兀吧?这样随意浪费男主人设!

凌霄为了了解尖尖情况,长期和齐明月联系,还让她汇报尖尖情况,偷拍私生活照发给他,监视女主生活也是够了,这过分地占有欲简直让人恶心。我不知道尖尖知道后会是什么反应,总之现实生活中这种事情绝对会让女方厌恶。编剧,你把凌霄写得这么恋爱脑,占有欲这么强,你怎么不去写霸道总裁文呢?

最后,我只想说,编剧你这么不走心,真的是浪费了这些好演员的努力,浪费了整个团队的付出。后期女主或是子秋,齐明月人设崩塌,口碑肯定会滑。我希望您别再出来霍霍好剧,辣人眼球了!

 6 ) 所谓编剧仇女,完全子虚乌有,必须反驳到底

自《以家人之名》开播以来,有人评论说:该剧有严重的仇女倾向。刷完六集之后再看这个观点,实在觉得不可思议。毕竟一个“仇”字可要比歧视女性来得更加有攻击性,问题是,真的是这样吗?

凌霄的母亲陈婷直接选择和丈夫凌和平离婚,而后远走他乡,儿子也毫不犹豫留给了凌和平,头也不回离开,倒是十分狠辣。贺子秋的母亲贺梅更是直接,和李海潮八字还没有一撇,就将孩子丢给人家照顾,自己一个人跑到深圳去打工,自此音讯全无。

是什么给了两位不负责任的勇气?用一走了之的决定剥夺孩子本该拥有的母爱?如果断章取义,很容易误以为这是编剧对女性的黑化,然而从角色刻画来说,并没有这么简单粗暴。

分析两位母亲背后的行为动机不难发现,陈婷的离开其实大有原因。年幼女儿的过世一直让她耿耿于怀,她始终没有能力走出这个坎儿,每当看到丈夫时总忍不住大吵一架,这次打击对她来说几乎是深入灵魂的。

她的痛苦很大来源是自责和悔恨,而对凌霄说“都怪你”也是无处安放情绪的发泄,但她本身还是非常心疼儿子的,没有真的责怪他。这个时候的陈婷明显已经丧失成年人该有的理智,而陷入一种不能自拔的悔恨情绪当中,留下,必然导致更多无穷无尽的痛苦,离开,反而是对亲人的保护。

贺子秋的情况是一样的道理,可能还要更惨一些。母亲一声不吭丢下他,不久被二姨接回乡下,父亲也不管,奶奶也不疼,小小年纪只能忙农活,如果不是李海潮心地善良,他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

贺梅离开的动机也能看出来,出身农村,家境贫寒,丈夫也不负责,自己生下孩子也不闻不问,离婚后参加相亲遇见李海潮,只是截至目前关于贺梅的情况交待得并不多,到第六集也还没有出现,但预告明显暗示了贺梅和李海潮的婚姻线,所以还是非常期待贺梅的全部剧情浮出水面,看她是如何和李海潮重组家庭的。

诚然,孩子们因为母亲离开有了很大的童年阴影,但是母亲的离开必然都是有一定的合理行为动机和苦衷的,这就是剧中人存在的核心矛盾。

剧本这么写,不是编剧仇女,母亲们也值得被刻画,母亲们也不应该被“神化”,现实生活中的不完美妈妈们不是个例,她们是带着共情和共鸣的角色,真实不悬浮;“恶毒”妈妈们间接导致了这个特殊家庭的存在 也间接塑造了两个孩子后面的性格和发展,这也为后面母子的再遇见和再冲突埋下了伏笔。

再看男性角色,李海潮是个善良的好爸爸这点无可否认,但在成年人里也只有他是个正面的形象。而凌和平一直忙于工作,无论孩子还是妻子,在最需要陪伴的时候他几乎都不在身边,陈婷说他拿家当作旅馆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并非是空穴来风。至于赵华光,更是令人气不打一处来,从来没有履行过父亲的责任,在子秋丧失母爱的同时也丧失父爱,讽刺的是子秋高中时他又出现,说自己现在有能力供他念最名牌的大学,问题是,他丝毫不不顾子秋的心理感受,可以看出赵光华这个男人对父爱存在严重的认知偏差。

如果说凌和平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么赵光华简直就是不可理喻,他生而不养,岂不是枉为人父吗?对比李海潮的勇于承担家庭责任,他选择逃之夭夭, 听到怀孕的时果断建议贺梅把孩子打掉,所以贺子秋生下来跟母亲姓,原因就在于这个不负责任的爹。他的存在,无疑是对“仇女言论”的有力回击。

女主角李尖尖呢,又是大哥罩着她,又有小哥给她洗袜子,还有李海潮这个老爹烧得一手好菜,更是骂都舍不得骂一下,简直就是在蜜罐里长大的女孩子,不要太幸福,从她身上更是一点看不出编剧有仇女倾向啊。

其实追一部剧,与其因此小题大做进行片面的攻击,不如从角色塑造和剧情脉络出发,分析起来才更为全面客观。因为个人感性判断而错失理性分析,结果可能会误解一部好剧,也不利于观剧之后的人生思考和成长。

综上所述,编剧仇女一说实在经不起细致入微的推敲,必须反驳。

 短评

我好像看到一种希望(中国gay家庭幸福美满化)俩男人搭伙过日子,有意思。(ps不要走感情线!!!!!)

4分钟前
  • 信马由缰
  • 还行

拍的真不咋地

5分钟前
  • momo
  • 较差

我的妈呀,谭松韵尖叫土拨鼠,怎么那么怼天怼地的可爱啊,来大姨妈拿内衣那一段骚操作把全家惊到落荒而逃。她出场自带bgm的女人,服了。全家非血缘家庭氛围可真正能量。点赞打call。

6分钟前
  • 博饼
  • 力荐

3.5;虽然仍不免高开低走,但整体很喜欢,尤其是富有烟火气的亲情戏部分,日常生活的温暖与残酷呈现得均比较真实,三个孩子与两个父亲的互动幽默灵动,几个“被抛弃”的人组成了一个有爱联盟共同抵抗生活的重锤,虽无血亲关系,却蕴含了人间朴素而通透的光,遇见彼此就是神赐。对相隔九年未见的尴尬描摹得太好了,以及三人如何面对亲情与爱情的确认、转变以及最终的释然,均处理得较为细腻。对于那几个不负责任的父母,后面的洗白其实大可不必,难以拥有父母资格的人还少吗,真实表现其冷酷自私一面更接地气(完全不接受陈婷的突然悔改,这人就是本质上的恶),不过考虑到主流舆论引导,这样处理也在所难免。想不到这剧的分这么低,戴有色眼镜恶意低分毫无必要。

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家长里短的细节写得特别好,烟火气,不细碎,不失真,寥寥几笔就把人物关系立住了。前两集三个子役的演技功不可没,两个爸爸的邻里CP也莫名好嗑。温馨诙谐的剧情下,探讨的却是是枝裕和式的厚重话题,三小无猜的相伴与母亲角色的缺失,从非原生家庭的羁绊到对原生家庭伤害的反思。

10分钟前
  • 凹凸
  • 推荐

剧情太假了 凌霄妈和尖尖爸都塑造得太极端了 也就电视剧敢这么演 女主就算从小没妈也不可能这么神经大条 亳无界线感跟个傻子似的

14分钟前
  • 墨朕
  • 较差

神仙剧组,神仙选角!我太爱了

17分钟前
  • 硬糖少女王木男
  • 力荐

“本来打算看高中版家有儿女的,结果夏雪和刘星亲嘴了,你说恶心不恶心”

22分钟前
  • 海盐
  • 较差

剧情题材挺新颖的,有些人看都没看怎么能轻易下结论,故事背景蛮温馨的,男女主也都是曾大红过的明星,希望这部剧收视率爆火吧,这样的阵容怎么能不爱呢?

25分钟前
  • 甜糖糯米小可爱
  • 力荐

四星预定。张晞临、涂松岩、杨童舒等老戏骨演起这种生活剧太有感觉了,每一个细微的表情都是戏。张晞临、杨童舒对手戏的低气压,“放过我吧”真的让人看到两人的无奈。然后涂松岩和张晞临喝酒的戏也是经典了。难得三个小演员也演得很好,凌霄、贺子秋的性格一下子就看出来了。三个小孩友谊的开始打架那一场戏太可爱了。小尖尖真是个可人儿呀,我也想有这样的妹妹呀。换成大演员后,张新成和谭松韵都是新生代中我难得喜欢的演员,三个少年人之间的亲密感很不错。这有趣的“一家人”的故事感觉我可以看一百集,哈哈哈哈……

30分钟前
  • 惘然
  • 推荐

这设定放佛我小时候幻想的场景:俩没血缘关系的帅哥跟我住一块,都把我当香饽饽任我差遣蹂躏,并且我还能在第一线嗑他们cp哈哈哈哈

32分钟前
  • 钮钴禄哥斯拉
  • 推荐

开篇五个人的群戏,“三小无猜”式的相伴成长与温馨的家庭日常都很有趣。而三个主演正式出来后,剧集正式步入正轨,他们的性格各自迥然不同,却要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可以看出来,这部剧并不只是简单地聚焦于家庭温情,有着不少“反套路”的悬念色彩和复杂的讨论面向:家庭成员关系之间的温暖与沉重,被迫分离和重逢后的尴尬与误会,都会交织在后续的情节中。

33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可这日子还得继续,不是吗,所以啊,得咬着牙,撑住了”,谢谢,敬“莫名其妙的乐观”。

38分钟前
  • 也许椰
  • 力荐

不现实的美好主义电视剧。。。国产剧就是国产剧。。。。永远是这种套路。。

42分钟前
  • 骆驼睫毛有点长
  • 较差

不能接受亲情变爱情,即便没有血缘关系。

46分钟前
  • 墨明棋妙
  • 较差

终于又看到我本哥校服了!!!!!!

48分钟前
  • 可乐不加冰
  • 推荐

讲家人就讲家人,能不能不要强行搞爱情线,谁会和自己家人谈恋爱啊,受不了

50分钟前
  • 柚柚
  • 较差

确实是非常新颖有趣甚至是前卫的设定,当出现那句“两个大男人带着三个娃搭伙过日子”的台词后,真是忍不住笑出声来!不过可千万别误会了,这绝对不是什么腐剧。两年前在看是枝裕和的金棕榈大作《小偷家族》时就在想:国产影视剧什么时候才能出现这样一部探讨新型的邻里和家庭关系的作品呢?这不就来了吗!不过它不会像《小偷家族》中探讨的东西那般沉重,更多的是生活中柴米油盐,成长中的酸甜苦辣,而所有的这一切,最终都融化在“一家人”围在餐桌前的那顿饭里。非常生动的细节,三位小朋友“不打不相识”,又在饭桌上彼此交心,成为“三小无猜”的好朋友,真的会让人想起儿时的那些伙伴,想起去邻居家蹭过的饭,想起一起玩过的水枪和一起打过的架,满满都是回忆。

52分钟前
  • 盲忙
  • 推荐

“我男朋友一开始是我哥哥,后来变成我老公。”张雨剑快本随口嘴瓢没想到悍跳预言家!(毕竟本剧和《下一站幸福》同一个制作班底)

55分钟前
  • 喻鸣
  • 还行

题材新颖,演员都不错,两爸仨娃的神奇家庭配置,琐碎日常可以多来点,剧的服化道看着很舒服真实鲜活生动。

60分钟前
  • Icekeeper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