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线无战事1930

DVD

主演:路易斯·沃海姆,刘·艾尔斯,约翰·雷,阿诺德·露西,本·亚历山大,斯科特·寇克,小欧文·戴维斯,沃尔特·罗杰斯,威廉·贝克韦尔,拉塞尔·格里森,理查德·亚历山大,哈罗德·古德温,斯利姆·萨默维尔,G·帕特·柯林斯,贝丽尔·默瑟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3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1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2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3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4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5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6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13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14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15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16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17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18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19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西线无战事1930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政府以漂亮的口号呼吁年轻热情的学生志愿者投身战场保家卫国。一腔热血的德国青年保罗·鲍曼(卢·艾尔斯 Lew Ayres饰)怀着英雄理想投身到一战之中。然而当保罗和他的同学们经过训练后,被派往西线参战时,他们目睹到的却是残酷的饥饿、血腥和死亡。战争的荒谬无情让保罗从迷恋战争到心灰意冷,因伤返乡。可是愚昧的乡民根本不知前线的危急,保罗义愤填膺地向学生陈述战争的无情,西线无战事。他提前结束休假返回前线,在战壕中伸手捕捉一支蝴蝶时,不幸被流弹击中。   由好莱坞著名导演刘易斯·迈尔斯通执导的经典反战题材影片《西线无战事》,改编自德国作家雷马克的同名小说。这部堪称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反战电影”之一的影片,一举荣获1930年第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编剧提名。导演用简明精练的镜头再现了惨绝人寰的战争实况,也以细腻流畅的手法写活了保罗爱国迷梦的幻灭。影片结尾处保罗捉蝴蝶被子弹击中的镜头,已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瞬间。少女擒兽记贪嘴意大利第二季圣徒1997不看别后悔拼图杀机风暴突击者不良番长 野良犬机动队齐格菲歌舞团错乱审判第二季嗜血法医第三季大内高手敲敲门选美我的子弹会转弯1992疯狂万圣夜不能失去你溃堤决坝9993D亡命之徒猛鬼大厦离婚 第一季在街上红色警探重启乐队的女孩JK挽歌血与蜜之地凡尔赛 第一季科学救援组(国语版)极地恶灵 第二季棕榈泉追爱试婚之热恋99天青蛙王国之冰冻大冒险图书馆员第四季神兽第一季屋中美人苍天大世界之旅第五季游侠索罗:星球大战外传(国语版)爱之迷雾星际迷航9:星际起义铁证悬案第三季战悚目击者纽约灾星重启咲良田 后篇希特勒:职业生涯

 长篇影评

 1 ) 西线无战事

德国人出征,所有百姓无比欢乐地送别他们;在学校,一切都被轻视,个人价值、理想被完全剥夺,正如Paul的作家梦,学生们被洗脑战争才是最重要的,不想参战的Behn也被迫参军,最终在战场上过早死去。众人满怀热情地参军,却发现邮差被军队改造成了魔鬼教官、只会培养战争机器、自己却胆小、欺软怕硬的人。学生们上前线,才知道自己多么害怕战争的残酷,生命多么脆弱。可这一切是为了什么?中间那场谈话道出,人们并不知道为什么,连敌人都不了解,只不过是国家政府的斗争,却要卷入所有人打一场不明所以但死伤无数的战争,孩子接连死去,虚伪、不知生死之大的大人们却自以为是地指挥计划,殊不知在他们胡乱议论时有多少人死去,多少单纯的孩子被战争永远摧残,或是死去、送进等死房,他们并不想杀人,可是他们再也看不到美好,看不到女孩们,眼睁睁看着朋友死去,正如再也看不到家乡的樱花,碰不到那只蝴蝶。剪辑太好,立意高,内容充实,剪辑流畅,场面完全不输现在的战争片,神作啊!

 2 ) 记录被蒙骗的一代

     国家权力机构是如何对人民进行洗脑的,看了这部影片,你会有更深的感触。在大学期间,我一直逢人必说,这是最令人铭心刻骨的一部影片, 尤其是保罗在返乡时期,前线战事的抵触与乡人的“激情民族”表达,构成了无法言说的苦闷,在清醒中,你只能无助地寻求一朵花,寻找最后的一点慰藉。

   当“西线无战事”之时,保罗放飞自己去追逐美丽的蝴蝶,却被流弹击中…… 希望我们在现实中的追寻不会演变成这样的悲剧。

 3 ) 可不可以原谅?那被煽动的无理智的青春~~

这是被煽动的青春,感觉所有人都失去了理智,战争开始,想到可以去前线,成为值得别人骄傲赞许的军人时,那四处乱洒的书本,是不是让我们想起了文革?
     那些英俊的少年,走上前线的时候,还是微笑着,觉得自己在为国做贡献,享受着自己的伟大,对于他们来说,这更像一场游戏,一个刺激的冒险。看到他们新奇的在营地里等待着新的生活,我们怎么能把他们跟印象中的无恶不作联系在一起呢?
     看着这些少年要面对昨天还是邮差,今日已成为上尉的同乡的领导,这些孩子的无措更像是在军训的高中生,
     只是邮差,倒是一夜之间,身份大转,借着东风扶摇直上,看着他得意的笑,颇想骂他小人得志,但也许这就是那个大环境吧。
     所谓的洗脑就是忘掉过去的一切,重新开始接受这个新的身份,适应自己是个士兵
第一天的训练,那些初始的兴奋褪去,只剩下枯燥和不解,看着他们的恶作剧的报仇举动,会突然地一笑,会觉得他们其实真的只是任性的孩子而已。
     只有真的到了前线,才会发现战争的真实面目,只是硝烟和炸弹而已,谈不上什么正义不正义的,那时候的第一件事情,是保证我方的胜利,看到自己身边熟悉的人真的倒在地上不会醒来,才发现原来这不是一个PRG(角色扮演)游戏,而是真实的残酷的血腥的战场。年轻的士兵接受了战争的洗礼,原来信号弹燃烧的瞬间可以如烟火般绚烂。原来当炸药燃烧在你身上的那一瞬间,你就什么都不是,只是一具尸体,再也不具备任何意义。年轻的脸上出现的恐慌是真实的。第一次看到有人死去,所有的举动都是无措的,但接下来,一场场的转战,一次次的死亡见证,眼中所见已是麻木和茫然,已经无法去思考战争的意义和当时参军的目的,活下去胜利才是唯一的追求。在命悬一刻的时候,所有的战争的崇高或者卑劣的意义真的都是无关紧要的。
影片中,在休息闲谈的时光里,谈到自己为什么来打仗,大家都有点迷茫。就连为什么要射杀敌人,也不是很明白。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其实他们仅仅是陌生人,无仇无怨的陌生人内。那些所谓的仇怨,都不是如此的分明,可是他们却必须杀死彼此,保证自己的生存,而无力去思考,对方褪下军装,也只是一个普通人,有自己的家庭和想要守护的平静。
     可是,这就是战争,无措的战争,让人冲动,失去自我的战争。在战场上,曾经有过的那些梦想已经遥不可及,再也无力去追寻。那散落的青春年华,在黑暗的背景中淡化成一丝血色,渐渐消弭不见。
在这场战争里,有的失去了生命,有的失去了同伴,有的则失去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只能把这一切当作是青春的洗礼,当作自己走过那个冲动热血无理智时代的印迹
在战争中,人性开始扭曲,
     在战争中,亲人开始变成遥远的回忆,
 你是不是可以原谅自己,在所有人都后退时也紧跟着的后退
你是不是也可以接受自己,没有理智而进行的冲动行为?
那些稚气的脸,本来不该承受这样的沉重和生离死别,
无法接受每一次烽烟之后,身边又有多少熟悉的身影将会离去不见。
    电影的最后,保罗伸手去接近那只蝴蝶却被击中,这一幕,也许可以诠释战争的真相吧,披着美丽的外衣,却始终都是流血的残酷。就算想接近温暖,也只是枉然。
    于是我们会想,这一切,到底可不可以原谅?
    虽然我知道如果我处在那个时代,我肯定也是个被煽动的人,没有理智,但是我还是无法原谅~~==||

 4 ) 为什么叫“西线无战事”

    今天终于看了这部之前一直想看的电影,1930年拍的,但是现在看来一点也不落后,堪称经典中的经典。深刻的现实性、思想性打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战争就是这样的残酷,千千万万的人失去了生命,千千万万的家庭破裂了,并且,造成了几代人无可恢复的心灵创伤。但是,这部电影没能够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没能够阻止现在还存在的无数战争,为什么人类的文明发展了几千年了,还有这么多野蛮的人?
    我对这个电影的名字一直很奇怪,看了下面的简介才明白:
[separator]
[hr]
奥斯卡授奖以来第一部具有强烈思想性的作品.
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反战电影”之一,揭示了惨绝人寰的战争实况,击溃了所谓的”爱国”迷梦.

1930年出品
导 演:路易斯·迈尔斯通
主 演:卢·艾尔斯
约翰·雷
  ·第三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
    ·美国百部经典名片之一
    ·在一九六二年美国西雅图世界博览会评选的"电影诞生以来的十四部最伟大的美国影片"中名列第三位

故事简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皇威廉二世的军队正在东、西两线与俄、法、英等国交战,战事十分紧张、激烈。德国政府以漂亮的口号呼吁年轻热情的学生志愿者投身战场,在德国后方的某个小城市里,一批青年学生在老年教师康托莱克的沙文主义煽动下,报名参军。年仅19岁的保尔一心想当个英雄,于是在政府宣传所谓"英勇奋战"、"保卫祖国"的口号下,也自告奋勇地报了名。他的朋友凯姆利希、穆勒等人也都参了军,其中还有一个叫贝姆的,他患有臆症,和他们分在同一个部队里。受蒙蔽的青少年就这样成为了士兵,他们离别家乡和亲人,去为军国主义卖命。

  保尔和同学们一入伍就投入了紧张的军事训练。他们起早摸黑,在又松又湿又黑的田野中来回跑,几经折腾,累得精疲力尽,而教官史托斯还要把他们"训练得服服帖帖",成为"真正的德国士兵"。这些青年原来把人生、战争都理想化了,然而现在天真的梦幻破灭了。不久,经过训练后的保尔和他的同学们被派往西线参战。这些青年从不知道战争是怎么回事,一上战场就遭到炮火猛烈的轰击,在隆隆的炮声下,他们都吓破了胆,有的哭了,有的尿湿了裤子。幸亏他们遇到了一个好班长卡钦斯基,他是个老兵,对这些涉世未深的"娃娃兵"十分照顾,他主动安慰他们,并教给他们在战场上生存的技巧。于是保尔和同学们开始冲上战场,杀死别人的爱子,夺走别人的生命。弹雨之中,他们抱着"我不杀人,人也杀我"的观念大叫"冲呀、杀呀",失败了,退下来,然后再反攻。在高度的紧张与恐惧中,贝姆真的发疯了。一次战斗中,凯姆利希的腿被炸断,失去了年轻的生命,穆勒被化学毒气毒死。不仅如此,士兵们还要忍受阵地上的饥饿、潮湿、疾病和糟糕的天气。保尔沉痛地哀思着:"为什么要打仗呢?"

  保尔在一次战斗中也负伤了,被送往野战医院治疗,康复后被批准回家探望母亲。病重的母亲见到平安归来的儿子格外高兴。但她心中又升起淡淡的忧愁,不知儿子下次还能否归来。保尔也为以后能否见到母亲而担忧。归队的日子就快到了,这天,保尔路过母校,看到教师们还在鼓吹战争,动员学生们参军。保尔厌恶战争,对他们的一举一动感到悲愤,可那些学生却还在以此为乐呢!

  保尔重返前线后,发现连队中来了一批像他们当年一样天真、幼稚的"娃娃兵",而老战友却所剩无几了。原来,在他休假期间,班上的战友差不多都牺牲了,只剩下老班长卡钦斯基一个人。而此时,卡钦斯基因部队供应困难,外出给"娃娃兵"找吃的东西去了。保尔跑出连队,好不容易才找到了老班长,久别重逢,两人分外高兴。恰在这时,一架轰炸机飞来,投下炸弹,弹片飞向老班长,把他炸伤了。保尔拼尽全力把卡钦斯基背到医疗站,但他已经死了。

  一天,双方停战了,西线异常平静。守候在战壕里的保尔发现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可当他爬出战壕捕捉蝴蝶时,突然一声枪响,保尔被流弹击中,他倒下了。但是,在这天德军前线司令部的战报上,却清楚地写着"[b]西线无战事[/b]"。

 5 ) 西线无战事——这场战争究竟是为了什么?

一班本还在中学读书的天真单纯的高中学生,经那战争狂热分子老师的鼓动,参了军,被投到西部前线与法军作战。他们经历了在炮火下架设铁丝网;在炮火下与法军反复来回冲锋拼杀;亲见同学负伤战死甚至精神失常;在阴冷潮湿的战壕里受冻挨饿,从新兵变成了老兵。战事一拖,他们开始对这场战争究竟是怎么回事产生了疑问。休战时他们在战壕里,看到樱花已开,就回忆起家乡的美丽风光,忆想着和亲人团聚时的甜蜜,与老兵讨论,提出难道是德国的山脉和法国的平原有争斗?甚至提出国与国之间如有争斗,就让国王与大臣们去搏斗好了,哪方赢就算哪国赢。影片多次出现德法双方士兵在雷霆万钧般的炮火下来回反复冲锋的惊心动魄的场面,令人叹为观止,也不禁要问:“这场战争为了什么?” 影片着力塑造了一个叫“保罗”的学生。这是一个多好的青年啊。他的模样人品,可说人见人爱;他的处世为人,无论哪个年代哪个国家,都是称赞的。要是没有这场战争,他将给他的家庭和地方带来多少好处啊。就是他,当初也是听了老师的鼓动参了军,后来负伤回家休息去看望母校时,看到老师仍在狂热地鼓动学生上前线“为国捐躯”,他反感;他先是不愿意应这老师和学弟们的要求“谈谈战争”,后来只得说“战争就是互相拼杀,就是要想法不被打死”。最后,当德法双方在相隔百来公尺各自的战壕里僵持时,(一次大战后期,是有这么一段双方僵持的阶段,故称“西线无战事”,)他将身子伸出战壕,为要捕捉一只美丽的蝴蝶,(家中已有许多蝴蝶标本,)被法方狙击兵开枪打死。这时影片很体谅观者的的心情,画面上只露出保罗的一只手,不露出他中了枪弹后的尸体。而观者谁都会叹一声:“这场战争是为了什么?” 影片结尾,模模糊糊看到这帮中学生走在队列里,已被打死的几个一个个回头对着你微笑。这画面,看着令人心酸,也不禁要再长叹一声:“这场战争究竟是为了什么?”

 6 ) 没有反战片

1930年的老电影,看了仍然让人唏嘘。 唏嘘是因为1930年就有如此鲜明的反战意识,可是人类此后的战争却越来越残酷。不用去打仗的人不断忽悠着一批又一批年轻人去送死,到了战场年轻人才发现战争残酷又毫无意义。西线无战事其实是西线战事不断,到处是谎言。 从战争片的角度讲,影片场面到现在仍有看点,两方战士的反复冲杀仍然十分过瘾,只是音效实在太落后,应该重新配配,现在看着倒是相当有喜剧色彩。不过真实的一战战场大概也就是如此,你冲一阵我冲一阵,大批大批的倒下。 本片被纳粹德国所禁。

 短评

似曾相识的被欺骗的感觉,所谓国家、荣誉、战争有多少是可信的呢?

6分钟前
  • x
  • 力荐

8.5 考虑到本片的时代因素 这部作品理应配得上最伟大的反战电影 作品改编于雷马克的同名小说 除了令人唾弃的战争行为和荒唐的爱国主义教育外 更让我记住的是Paul和卡钦斯基的袍泽之情 讽刺的是 它拜战争所赐 又被它无情地夺走 此外Paul归乡在酒吧被后方的民科将军包围的那一幕让我想起那本被遗忘的士兵的二战回忆录 没有经历过战争洗礼的人才会把战争当儿戏一般高谈阔论他们的对于战争的见解 而对于真正经历过战争的人而言 他们的一切都被改变 就如原作所言--时代在燃烧 可我的灵魂已经熄灭了。希望出一部德语版 毕竟看美国人演德军还是有一些违和感

7分钟前
  • 東郷柏
  • 力荐

惊人的战争视觉效果,马克西姆横扫等瞬间竟然不输给大兵抢滩!此外更是借助传统画幅优势构建了宽屏难以企及的冷峻诗意。…“尽管站在同情德国年轻士兵的立场上,本片却颇受美国观众的欢迎。可因反战信息而遭德国禁映一直到1960年。也被一些美国军界首脑视为只是在‘反军宣传’,并遭到美国军方的杯葛。”

10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影片开头场面调度、深焦长镜头、人物及摄影运动方向及线条感、声音强弱变化,非常精妙,战场上画内多层次空间令人想起塔可夫斯基《伊万的童年》。两机拍摄,其一为国际发行无声版本。三十年代在德国被禁,纳粹在电影院放老鼠干扰放映。曾在澳大利亚、意大利、奥地利、法国被禁。冤魂回首处,一片十字架

11分钟前
  • 黄小邪
  • 推荐

如影片开头所写,这不是一部把炮火集中到反战主题上的电影,而是在描绘狂热大背景下的小人物,不管是战场上的士兵还是后方的市民,但当一部电影如《西线无战事》这样简练而逼真地描绘出战争的可怕,它是否被标记为“反战”早就已经不再重要,它已经让人意识到战争的令人厌恶。

13分钟前
  • 韩伯愚
  • 力荐

战争的残酷在于即使你认清了其真相,却依然无法阻挡以及随后带来的心理上巨大的无可奈何的失落。所有正义与非正义在这部电影中被刻意抹去,电影只是展现战争的残酷和对人性的扼杀。而结尾,追逐蝴蝶的美好在狙击枪响起的那一刻戛然而止,诗意之外却也有着四两拨千斤的重量。

17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伟大的反战片

18分钟前
  • [己注销]
  • 力荐

煽动学生的老师、拿着鸡毛当令箭的邮差、酒馆里高谈战略的闲人,被炸死的老卡特、战场上捉蝴蝶那只手、叠印在坟地上的魂归故里的学生们。1930年就拍出了如此完整深刻有力的控诉实在让人叹为观止。但更可悲的是即使有了这样的电影和它的原著,人们仍不能吸取教训,那些更年轻的年轻人还是走上了战场。

20分钟前
  • xīn
  • 力荐

本故事并无意指控,或见证战争的残酷,也更加不是一个英雄式的冒险历程,因为对那些必须和死亡近身肉搏的人而言,那并不是一个有趣的经历。本片的宗旨在于忠实地描述那些生活在大时代的人们,有些人或许逃过了武器的摧残、保全了健康的四肢,但他们的人生、心灵及世界却无法幸免于难。

23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9.第一部有声军事长片,坚决的反战。无配乐、单声道混音的严肃态度,45min的战壕攻守战中高机位俯拍(50英尺吊臂),移动倒退的视觉效果颇有《光荣之路》中斯坦尼康长镜头的前身。最震撼人心的影片结尾之一:保尔临死时一只手抽动、垂落的特写,寓意隽永,堪称伟大。丨对比两部西线战事,关于战争对人物影响戏份的表现,1918在末尾以旁观视点,纵览了一些心理类型化表情以及医院的哀嚎群像。本片则设计了由主人公视点及旁观视点看到主人公的心路历程,一段渐入人心的伤怀基调,顺带着还讽刺了一下后方的有闲阶级。750

24分钟前
  • 杨小槑
  • 力荐

【A+】拥有一切优秀的战争与反战电影所应有的要素,虽然仍有许多局限于时代的问题(过于直白的舞台剧表演方法和浮夸的中弹倒地表演模式),但其反战理念与影像技法的使用又是无比超前的,或者说从未落后于时代。对于这样一部电影再用「新电影」或「老电影」去区分已无意义,它只应属于「好电影」的范畴。

25分钟前
  • 思路乐
  • 力荐

可以说迈尔斯通养活了旧坞反战片,每个桥段单拿出来补点爱情戏都能凑成一部够及格线的90分钟长片……最后的一次次回眸想到了《他们已不再变老》,很多道理总有人在讲述,也总有人拒绝接受。战争片看得不多,但感觉本片是同时期影片里战争场景做的最好的

30分钟前
  • 黑特-007
  • 力荐

以后谁想要挑起世界大战,我们应该把一大块地圈起来,选个黄道吉日,把所有的国王、皇帝和他们的内阁及将军们找来,让他们每个人只穿着内裤,站在圈里,手持棍棒,打个你死我活,看谁获胜了,哪个国家就赢了……

34分钟前
  • 会飞的猫
  • 力荐

影片结尾处保罗捉蝴蝶被子弹击中的镜头,已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瞬间

35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纷争,这世界从无一时一地可称净土。

39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9.9分,完美。被大人的康慨激昂忽悠去参军,体验了军营等级森严和战场的血腥残酷,受伤送进手术室却被人顺走手表,截肢了战友只关心你能不能把军靴让给他,快去世时仍然等不到医生来救你。回到家发现人们仍然对战争的残酷一无所知,该高谈阔论的还是高谈阔论,鼓动学生的仍然在鼓动学生。失望的你回到前线,在战沟里伸出手来抚摸蝴蝶却被一枪狙杀。虽然在一战后拍了这部反战电影,但二战仍然还是发生了。人类从来不知道吸取教训。

41分钟前
  • 初音喜气洋洋
  • 力荐

结尾安排保罗捉蝴蝶被狙杀可能有几重含义:一、呼应保罗重回学校时说的话,经历过这一切的人即使肉身不死也已从精神上被毁掉了;二、老兵和保护者Kat的死摧毁了保罗仅剩的生机,保罗回前线后对Kat说“你是我的全部了”;三、堑壕外的蝴蝶象征着美、希望和生命,而这些跟保罗这样幻灭的死魂灵已无缘分。

42分钟前
  • Favillae
  • 推荐

战场上的死亡没有英雄的赞歌与光芒,只有阴冷,沉重与散发着阵阵恶臭的血浆与尸体。而谁又能取得教训,和平就如同片尾的蝴蝶一样,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本人看过最棒的战争片没有之一。

46分钟前
  • 西木
  • 力荐

真正的可贵之处是,在那样一个年代出现了这样一部电影。

49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老百姓知道个屁的战争,对于士兵而言,打仗的每一天都是生不如死的,德国士兵杀了法国士兵又怎样,千万人欢天喜地从教室送出去的是一个个完整的人,到最后在前线都沦为了徒有躯壳的行尸。没有任何反战电影能超越这部电影了。

53分钟前
  • 雲外憧憬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