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2019

HD

主演:凯瑟琳·德纳芙,朱丽叶·比诺什,伊桑·霍克,玛侬·克拉维尔,阿兰·利博,罗杰·范·胡尔,露德温·塞尼耶,洛朗特·卡普洛托,玛雅·珊萨,杰基·贝约尔,赫尔米·德里迪,维吉尔弗路易,斯特凡纳拉埃柯昂,亚历珊德拉·耶尔马克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日本语言:法语,英语年份:2019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真相2019 剧照 NO.1真相2019 剧照 NO.2真相2019 剧照 NO.3真相2019 剧照 NO.4真相2019 剧照 NO.5真相2019 剧照 NO.6真相2019 剧照 NO.13真相2019 剧照 NO.14真相2019 剧照 NO.15真相2019 剧照 NO.16真相2019 剧照 NO.17真相2019 剧照 NO.18真相2019 剧照 NO.19真相2019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慢一点,请再慢一点!

首先要告诉大家事实,然后再给大家做选择.这是一个zf、企业、科学家要做的事情。

科学带来便利、快捷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时带来的副作用也是数不胜数,至今还有6万多种的化学成分是还没有对人体是否有危害的检测报告。

一个物种最终走向自我灭亡,都是从内部的溃烂,而消失。

所以请人类慢一点,科技慢一点,发布慢一点,赚钱慢一点,再慢一点。

也许生命延续也会慢一点。

 2 ) 对现实还原度非常高的一部电影

我完全没想到还原度能有这么高,看完电影把NYT上的那篇长文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发现电影真的几乎没有夸张,连压力大视线模糊一侧身体动不了这种我以为编出来的细节都是真的。借此记录一些看电影和文章的想法。

关于Rob和Taft

Rob期间有两次机会可以全身而退。一次是2000年,Tennant与DuPont和解,律所可以拿到contingency fee而结束这一官司。另一次是2004年DuPont决定在集体诉讼中选择和解,Rob给律所带来21.7M的回报,可以算是大功告成。但两次他都没有选择停下,而且自此再未代表企业打过官司。对于做这些的原因,文章里几次引用他的话都是“I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这个世界上还是在有人坚持着自己内心的对与错的。

另外,我觉得Taft这家律所也挺了不起,其中不乏一些道德感较强的律师。虽然Rob受到很大压力,但律所一方面在前期允许了对DuPont的上诉,要知道这肯定会给专为化学公司辩护的律所带来不小麻烦,而且后期在战线拉长时也依然继续支持并付着不菲的费用。我觉得这已经很难得了。跑个题,影片中居然让黑人演员当了个拜金的bad ass也是没想到哈哈。

关于污染与监管

NYT文章中提到,1976年的时候3M和DuPont就知道了PFOA不仅只通过饮用污水威胁人身体,而是对所有公众的健康都会构成威胁,而EPA是什么时候分析并得出这一结论的呢?2002年。

由于政府监管跟不上公司的研发创新,现在仍有超过6万种化学材料不在监管之下,我们对自己正暴露在什么之下毫无概念。电影里Anne Hathaway在医院里问医生有没有可能她丈夫是被人下毒和前面其不相信丈夫认为DuPont在威胁公众健康的结论,两相比较,让人更觉无奈。

另外,文章中提到,2000年3M停止了生产PFOA,结果DuPont索性自己建厂生产,直到2013年才停止生产和使用PFOA,企业牟利之心和政府监管之不力让人无语。

 3 ) 电影原型人物和律所的现状

看完电影很想了解原型人物的现状,于是就做了点功课。因为剧中提到rob被降薪,也没有客户。很怕他养不起三个孩子。但想想应该也不会,毕竟赢了那么一大笔诉讼费,应该为律所赚了很多钱。

事实果然是这样,由于在发现和披露被称为PFAS的“永久化学品”(每氟烷基和多氟烷基化物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与杜邦公司长达数年的诉讼,Robert Bilott获得了享誉国际的知名度。

从2005年-2022年,Rob一共获得了20个来自美国国内的重要律师奖项,其中包括,2005年由公共司法审判律师基金会提名的,美国年度最佳审判律师;以及环境领域最重要的——2017年 正确生活方式奖(The Right Livelihood),也称诺贝尔替代奖(Alternative Nobel Prize)或诺贝尔环境奖。

如今Rob依然是Taft的合伙人,而且经常被邀请在世界各地的法学院、大学、学院、社区和其他组织发表演讲,同时也被邀请在美国联邦和州国会、欧盟、英国以及联合国委员会的一些诉讼上作证。

Rob在律所Taft官网上的个人简介

至于Rob所在的律所Taft Stettinius & Hollister LLP在2020年与总部位于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的Briggs & Morgan进行了合并。合并后的后的Taft共有律师675名,业务也遍及全美。在美国知名法律媒体《国家法律杂志》(National Law Journal)公布了一年一度的2021 The NLJ 500排名中,由2020年的第102位上升至84位。

看来经过这个事件,Rob和律所的现状都还不错。这也让观影的我稍感一点欣慰吧。毕竟还是希望那些勇敢站出来的吹哨者,可以不寒心的生活。

 4 ) 看完这部电影,你还会用不粘锅炒菜吗?

If the big companies inflict damage on the public for their own interests, will there be an administrative institute entitled to regulate and punish them?

If the authority fails their duties and biases in favor of the companies instead of protecting the citizens, will there be a way to protest it?

If the local government cracks down the report media and the protestors, will there be the access to a higher level?

If you read the paragraph above in English, you should have figured out why I had to put it in English and what I have tried. That gives me another reason why we should learn English well. When you can’t speak out in your mother language, you have another language option.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Taft律所高级合伙人Tom在会上遭遇其他合伙人反对做这门起诉杜邦的官司时怒吼道:“We should want to nail DuPont. All of us should. American business is better than this, gentleman. And when it’s out, we should hold them to it. That’s how you build faith in the system. We’re always arguing that companies are people. Well, these people have crossed the line. To hell with them!”

Law、News、Media、Whistleblower,就是监督这些可能会为追求利益而损害公众社会的武器。如果武器一个个失效,那保护人民群众的就真的只剩下了Rob Bilott在得知杜邦经过7年的监测后食言的时候的充满愤怒的呐喊“They are a titan of industry. They can do everything they want. Nothing else matters.”… “The system is rigged. They want us to think it’ll protect us. But that’s a lie. We protect ourselves. We do. Nobody else. Not the company, not the science, us. ”

中国不是没有这样的英雄,我记得《新京报》(好像是这家报纸)曾有一位退伍军人专业的记者揭露了一家污染环境的地方企业,揭露偏远贫穷地区的少数民族的孩子要上学的艰难等等,他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很大压力,但这些报道的影响并不能制止还有企业在污染环境的事实。他们还在污染,因为他们受到的惩罚太轻太轻,不足以痛改前非。我们中国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马克·鲁弗洛 Mark Ruffalo扮演的律师,出于真正的良心,顶着巨大的职业、生活、经济压力坚持了十几年打这场官司,做出这样牺牲的英雄值得敬佩!

Mark Ruffalo就是那种忍辱负重、百折不悔、沉默寡言、爱家爱国的好男人形象。他不能演也不会演花花公子、富家子弟、上流人士,他就是全心全意为家、为人民、为社会而宁愿牺牲自我的忠诚男人。他本人是坚定的长期环保人士,抵制大公司开采自然资源,也是本片的制片人。他那总是有些忧心忡忡又选择承担所有责任和后果的脸就给人特别踏实的感觉,你知道他说的都是实话,不会骗你,这就是他的气质。安妮·海瑟薇 Anne Hathaway的表演比较一般,有着之前表演的说话和表情模式,没有任何意外的惊喜。倒是好久不见的蒂姆·罗宾斯 Tim Robbins一头白发的形象,让人有些感慨他已经这么老了吗?今年他已经62岁了,自从豆瓣和IMdB排名第一的《肖申克的救赎》之后,再没有看过他主演的影片。在这部戏里,他演得还是不错。

好了,回到题目的问题——看完这部电影,你还会用不粘锅炒菜吗?对我来说,答案就是能不用就不要用了,我还有铸铁锅。

 5 ) 事实却只能由电影来讲述

作为一个一直致力于研究全氟化合物毒性的课题组的研究生,对此电影所述深表感谢。全氟化合物,作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典型代表,至今依然是学术界(环境科学)深入研究的课题,其致癌性,致畸性几乎是学术界的共识。其生物累积性和难降解性,使其在生物圈广泛存在,并对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体造成持久性的损害。在科学界确凿的事实,在广罗大众中却如此遥远和无力反驳~

 6 ) 震撼到头皮发麻,这部电影竟然还没火?

临近2020颁奖季,热门爆款影片看不停:火了大半年金棕榈得主《寄生虫》、叫好又叫座的《小丑》、马丁·斯科塞斯九年磨一剑的《爱尔兰人》、细腻温柔的黑马选手《婚姻故事》……

这其中,还有一部星光熠熠的佳作不该被忽略。

《卡罗尔》导演托德·海因斯执导,马克·鲁弗洛安妮·海瑟薇蒂姆·罗宾斯强强联手。

《卡罗尔》(2015)

曾出品《聚焦》《华盛顿邮报》《绿皮书》等佳作的公司Participant,再度触及社会题材。

由真实事件改编,这部电影,或许与你我息息相关——

主角名叫Rob Bilott,本片的故事就是讲述他一个人单枪匹马对阵美国最大的化学工业公司——杜邦集团(Dupont, 1802-2017,于2017年8月与Dow Chemical Company合并成为了DowDupont)。

没错,就是电影《狐狸猎手》史蒂夫·卡瑞尔饰演的继承人约翰·杜邦一枪打死了自己的摔跤教练的那个杜邦集团。

《狐狸猎手》(2014)

该片改编自Nathaniel Rich于2016年发布在《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成为杜邦集团噩梦的律师》。

Dark Water,中文译名为《黑水》,或是《黑暗水域》,由《卡罗尔》的导演托德·海因斯执导,马克·鲁弗洛参与制片并出演Bilott,安妮·海瑟薇饰演女主Sarah。

上映两周,该片目前在烂番茄获得92%的好评,豆瓣8.3分,IMDb 7.6分。

Rob Bilott,一位在俄亥俄州工作的环境法律师,刚刚在律所Taft升级到了小合伙人,有一天接到了来自老家外婆/祖母(英文中统称grandma因此不确定)邻居Tennant的电话,说他的牲口都死光了,他怀疑是杜邦集团在买下了土地之后,在用化学废品污染土地

收到电话的Bilott很为难,作为一名企业事务律师,他的专长是为大型化工企业辩护,也就是Tennant的对立面,他甚至多次和杜邦集团的律师合作过。

Bilott带着Tennant的录像带回家,通知他的妻子Sarah要回一次家去侦察一下,看自己有什么可以帮忙的。

当Bilott来到Tennant的土地,面前是一片荒芜,“这个农场简直像是一片墓地”,他这样形容。所有的牲口都死光了,死去的牲口身体器官各种病变,惨不忍睹。

回到公司,Bilott和他的老板,公司的大合伙人Terp报告说想要接下这个案件。Terp勉强答应了,以为只是简单的提交些文件诉讼走个基本程序,毕竟Taft的生意是辩护大集团而不是把他们告上法庭。

他没想到的是,这一次点头,揭开了杜邦集团整整半个多世纪的“黑色水域”

在杜邦集团的文件里,Bilott发现有一个字母缩写PFOA被反复提起,却没有人知道是什么。直到他询问了以为化学专家,才知道是一种有碳元素合成的新化学物质。

在整整半个多世纪里,杜邦一直在使用这种PFOA,后被改名为C8(由3M公司发明)的物质来生产他们的名产品不粘锅Teflon

自从1950年,3M和杜邦就开始进行有关C8的实验。他们发现在Teflon生产线上的女工生下的7个婴儿中有2个有先天畸形,老鼠在长期接触C8后会发生肝脏病变等。

杜邦在得知实验结果之后并没有通知任何机构,甚至把这些有毒化学物质倾倒到水域,Bilott答应去看牲口的时候以为只是一个小镇,但最后水质检测却发现在West Virginia有整整6块城镇区域C8超标,影响了超过数十万人口

最后法院决定抽取被影响区域市民的血液样本进行分析判断C8是否和病变有直接联系。7万市民提供了血液样本,随之而来的便是漫长的等待

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每天每天,律所的老板,起诉的市民,Bilott的家庭,他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在向他施压,Bilott甚至因为精神压力过大而昏倒进了急救室……

终于在第7年,Bilott接到了医学研究的结果,C8直接导致包括肾癌,甲状腺癌等疾病

本片虽未重现鲁弗洛2016年出演的同类型传记片《聚焦》的辉煌,但依然是一部引人深省的好电影。

全片冷静却不乏细腻的情感,虽然不是导演海因斯最熟悉的故事类型,但依然注入了一丝柔软,比如里面角色的刻画都非常细致,不仅是Bilott的挣扎,也把Terp和Sarah想为正义发声但不断被或是律所或是家庭关系所捆绑的内心矛盾。

电影中很多段对话都很让人感动:

在律所投票决定要不要继续接这个案子的时候,Terp斥责那些投否决票的律师,他质问何为正义感,难道帮助他人不正是身为律师应该履行的义务吗。

当Bilott请求Terp继续支付账单并许诺这个案子结案的时候一定可以收支平衡,Terp问“你以为我接这个案子是为钱吗?”

Sarah在医院急救室告诉Terp,Rob长大的时候搬了10次家,直到他来到了Taft,Taft对他来说远远不只是一个律所,而是他安顿下来的家庭。

Sarah说:”他愿意牺牲他的工作和家庭,只为了一个陌生人。我不知道这是什么,但这绝不是失败。

当然还有在得知杜邦打算一一上诉整整3535件案件的时候,Bilott的那番话。

他挂了电话之后脸上的绝望让人唏嘘不已,他说我们都以为政府机关会保护我们,以为各种机构(例如EPA, United States Envio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会保护我们。但是没有人,没有任何机构,组织,政府在保护着民众。

”只有我们自己保护自己。”

一般一年可以庭审4个案件,算下来要审整整800年。很多大企业都用这种耗时间的方式来逼起诉人放弃,很多人没有等到他们的案子被审就去世了。但是Bilott花了他职业生涯过去整整20年和杜邦抗衡,他决不放弃。

于是2015年底Bilott出席法庭,3535个案件,他一个个接下。第一个案件获赔160万美金,第二个案件获赔350万,到2017年杜邦集团赔偿总额6.71亿美金,解决了3535案件。

是啊,6.71亿美金,听起来是个天价数字,但是对于杜邦集团算什么呢。

2005年的时候杜邦由于使用C8而污染毒害居民水域被EPA罚款1650万美金,是EPA历史上最大的罚单,但是Bilott计算下来这不过Teflon一个产品三天的利润,都不是收入,而是利润,那么6.71亿的法律赔偿仅仅是一个产品120天的利润

短短四个月的利润,对于千千万万的家庭来说是3535条鲜活的生命。

电影中还有不少细节让人心酸:

Tennant家庭因为去找了律师导致整个小镇最大的雇主杜邦被起诉而遭到了整个小镇的排挤,Parkersburg更是失业率暴增,劳动部门办公室门前是失业市民排起的长龙。当小镇在采集抽血液样本的时候,居民更是直接和Bilott说一定不会有病变,“杜邦可都是好人”。

杜邦养育了整个小镇几代人,给他们买房,供他们的子女上大学,但是代价是肺癌,胰腺癌,畸形儿。直到出生的孩子先天畸形,直到工作数年的杜邦员工们都一个个生病倒下,才揭开了这个企业的真实面目。

Bilott实为人民英雄。

他是一名极为优秀的律师,仅仅是开车经过是看到一位小姑娘的牙齿发黑就联想到污染物质是在水里。

当杜邦用整整一个储藏室的超过11万页的文件来整他的时候,丝毫不退缩,几个月的时间每天每天的坐在储藏室标记一份又一份文件。

如今99%的世界人口身体里都含有C8,通过饮用水,不粘锅涂层等途径。还有更多超过6万种未被审核的化学物质在被各化工企业广泛使用。Bilott的战斗依然没有停止。

他在Tennant之后再也没有接过一个企业客户,而选择贡献他整个职业生涯来真正的保护这个世界。

也要感谢主创马克·鲁弗洛对环境的热诚,用他自己的方式把这个故事传递给全世界。

 短评

3+1吧 对我个人而言,对中国大陆而言,它的现实警醒意义,似乎远远大于电影制作本身的意义了。维基百科载:特氟龙最出名的应用之一是北京水立方的外墙材料,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集中使用。

3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A / 丝毫不慷慨激昂,甚至是阴郁而深邃的,更像是一部斗争者的心灵状态史。但它又并未刻意地挖掘某种机械、分明的心理层次,而是捕捉人物的气息和动态,捕捉光芒的波动与消逝,捕捉所处空间中的沉默与压抑,捕捉迅速被抹去的时间罅隙。因而极其自如地牵引着叙事的游丝,并超越了传统维权故事的界限:不仅关乎夺回权利,更关乎在结尾被提炼出的质问姿态——哪怕这种姿态已万分疲惫。

7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力荐

这碗正义鸡血我干了。片子很稳,但是不乏味,情绪一直被吊着,非常适合我们这边观看。在我看来男主最可贵的品质还不是为底层维权、反抗大资本什么什么的,而是那种坚持。所以最后一幕法官说“Still here?”男主回“Still here.”(感动得我爆粗口)

9分钟前
  • wywywywy
  • 还行

这件事最打动人的是,他有个好领导。

14分钟前
  • 草威
  • 推荐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学化工的我知道杜邦、巴斯夫这样的化学巨头到底有多强,一个普通律师,几乎凭自己一己之力要告赢杜邦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且杜邦秘密倾倒的有毒废料当时并不受美国环保署监管,也就是说从法律上来说杜邦并没有错。还好杜邦公司内部有废料危害性的研究报告,3M公司也知道这种严重危害,并告知了杜邦。律师从海量的材料中找到了这些证据,才有了后面胜诉的可能。电影聚焦律师出庭前的前期证据收集工作,不仅工作繁重,而且压力巨大,甚至面临化学巨头的人身威胁。十几年,他坚持下来了,并且带领着受害者们赢得了6000多次庭审的胜利。律师本人和部分受害者在片中有出镜。3M公司真乃良心企业。片中的有毒化学物质是C-8,这种物质是特氟龙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特氟龙,至今仍被广泛使用在许多领域。

19分钟前
  • 蒙奇D
  • 推荐

惊心动容。作为真实事件改编的现实性题材,完全是水准之上的作品,颁奖季为何颗粒无收?这种动辄磨耗十几二十年的集体诉讼,良知者以一己之力扳倒黑心巨头,揭露整个行业或社会埋藏日久的惊天内幕,过程中不止要应对敌手打压,更需挑战民众偏见,忍受周遭及亲人误解,咀嚼寂寞,攻克浩繁的案牍工作,最终竟未在压力之中垮下,难免让我联想到《爆炸新闻》中塞隆那句话:我总是好奇那些历史挑中来做大事的人是什么样的。马克鲁弗洛独自面对上百箱卷宗那一幕,说实在震撼到我。话说回来,这片跟《狩猎》有什么可比性啊?倒是推荐和2015年的最佳影片《聚焦》,科波拉《造雨人》,索德伯格《永不妥协》,塞隆的《决不让步》打包观摩。

20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To hell with them!”

25分钟前
  • 陈允然
  • 力荐

非常工整的Participant出品(这公司专门拍带有“社会意义”的影片,包括聚焦、华盛顿邮报、绿皮书)冲奥片,基本上挑不出任何毛病,但Todd Haynes的个人风格也真的是一点都找不到了

30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推荐

整个世界是被有志之士推动的,但是他们的成果却一次次被体制和利益共同体所阻碍、所抹杀,你以为罗伯特对抗的是一家公司吗?他对抗的是一个完整的、谎称自己在造福全人类的团体,它们不在乎人,它们不在乎地球,它们不在乎报应,它们只在乎利益,它们崇尚谎言,它们永远不会自省,它们总是用自己做出的所谓的贡献去掩盖那些错误,而它们脚下的尸骨终究会是它们的报应。

32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力荐

所以不粘鍋到底還能不能用呢!!!???挺急的,在線等。

35分钟前
  • 扎学家施耐庵
  • 力荐

比东木那部更值得平反,和《原钻》并列为颁奖季最大遗珠。并不工整,比《聚焦》可作者太多了,真正生发于视听的“暗流涌动”与超越一般维权题材的时间重量。离今年的奥斯卡很远,离今年的中国很近。

37分钟前
  • Ocap
  • 推荐

看完后心情复杂。看的时候知道结局会走向好的方向,但整个看的过程还是提着一口气。而最后的结局居然不是我以为的完美结局。 我真的太爱这样的电影,它告诉了我不管何种情况,良心是必须要有的。

38分钟前
  • 杨迪
  • 力荐

差一点满分,据说事实有点误导。phoa不是特氟龙本身,而是制造过程产生的。而成品不会这么毒,只有在四百华氏度以上才会有毒。虽然我也很感动,但是骗子拍的太理想的美式英雄主义了。吸引我的反而是如何在现行法律下斗智斗勇最终促成制定新的标准。最后瑕不掩瑜,这些人,虽然展示得有些情绪化打鸡血,但是他们的确是和平年代的英雄。永远不要低估人类对于同类能够产生的恶呀~

43分钟前
  • lisa|离
  • 推荐

牧场变成坟场,动物变成怪物,化学不是玄学,维权不是唯权。清澈透明的生命之源潜藏着致人死地的阴暗,友善无害的公众形象背后是天理难容的丑恶。我们一直在黑暗中漫游,不是因为享受,而是有人蒙住了本该睁开的双眼。十几年来,比洛特在黑暗以一己之力与一个庞然大物搏斗着,那已经不是斗士二字可以形容,他在燃烧所有的自己来表达一种愤怒,一种在这个时代里面仿佛已经退化的本能。海因斯很聪明,如果这片按照一般的传记手法拍肯定会流俗,索性另辟蹊径走悬疑路数,用听觉递进强化隐藏的危机感,通过人物自身的情绪起伏来带入事件焦虑,十分凑效。美中不足的就是年份划分让本该紧凑的张力被打散,结尾也有点仓促,但是我太爱这种孤胆英雄了。影片结束后,我看了看新买的不粘锅,在涂层材质上写着几个不太起眼的小字:聚四氟乙烯(特氟隆)。We done。

45分钟前
  • 拔剑四顾心茫然
  • 力荐

当代“人类药丸”恐怖片,海因斯拍得肃穆有力,从第一镜起就塑造起污浊与阴影,看完不由得在内心升起阴谋论:这片在颁奖季被无视是因为遭到了DuPont方面的压制?

50分钟前
  • TWY
  • 推荐

“Still here.” 非常感动。在这世上面对不公义该如何自处?好像很少看到大律所合伙人以如此正面的形象出现…里面有一幕跟《爱尔兰人》中的一幕简直一模一样,仿佛一种互文暗示着大公司与黑帮的相似之处。

53分钟前
  • 小油飞
  • 力荐

忘不掉的一句台词,是杜邦公司笑着对男主说:“Sue me”。我记得前段时间某件事,也是同样的说辞,“欢迎来起诉中华有为”。也是同样的跋扈。若干年后,会看到改编的电影吗。

55分钟前
  • 横着睡觉
  • 力荐

永久化学品已经在我们所有人的体内,Rob Bilott还在为平头百姓求公道,川大统领的EPA正在疯狂开倒车。

60分钟前
  • Kino Blues
  • 力荐

they want to show the world that’s no use fighting,look everybody even he can’t crack the maze and he’s helped build it. The system is rigged they want us to think it’ll protect us,but that’s a lie. We protect us,we do nobody else. Not the companies not the scientists not the government.Us! still here huh? still here! 这个时段看这部电影太应景,泪目

1小时前
  • UrthónaD'Mors
  • 力荐

很稳的一部社会题材,故事讲得清楚明白,背后的情感力量也给到了。又是小人物为了正义对抗强大势力的故事,这个选材本身就足够让人致敬了,因为,这是真实事件改编。从导演角度,这部电影的反高潮处理是最大特色了,并没有给你足够多的慷慨激昂与严厉谴责,而是聚焦于主角日常的枯燥与痛苦,或者,这样才更看出他的伟大。然而,C8的伤害仍在继续。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