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

HD

主演:吴念真,李凯莉,金燕玲,张洋洋,萧淑慎,尾形一成,陈希圣,林孟瑾,陈以文,柯宇纶,张育邦,柯素云,唐如韫,徐淑媛,曾心怡,陶传正

类型:电影地区: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一一 剧照 NO.1一一 剧照 NO.2一一 剧照 NO.3一一 剧照 NO.4一一 剧照 NO.5一一 剧照 NO.6一一 剧照 NO.13一一 剧照 NO.14一一 剧照 NO.15一一 剧照 NO.16一一 剧照 NO.17一一 剧照 NO.18一一 剧照 NO.19一一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一一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NJ(吴念真)是个很有原则的生意人,同妻子敏敏(金燕玲)、女儿婷婷(李凯莉)、儿子洋洋(张杨洋)以及外婆住在台北某所普通公寓里。小舅子的一场麻烦婚礼过后,因为外婆突然中风昏迷,他迎来更加混乱的日子。  敏敏公司、家里两头跑,时常感觉自己要被耗空;婷婷一直为外婆的中风内疚,恋爱谈到中途发现自己不过是替代品;NJ更是麻烦重重,公司面临破产,他又不愿放下别人眼里一文不值的自尊。一家人里,似乎只有洋洋没有烦恼,他平静地用照相机拍着各种人的背面,帮他们长出另一双眼睛,然而,洋洋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道出更深的悲凉。舞出梦想,热巧克力胡桃夹子凶手必再犯案清真之恋多米诺骨牌绿箭侠 第一季疼痛难免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2019科学怪鱼蛇蝎美人第一季传家2022极地惊魂旋风十一人寻龙.镇魂棺血与水 第一季萌学园之萌骑士传奇笑闯巴黎女飞人滑稽人物战洪图复仇杀神好人大冯以你为名的青春芝加哥警署 第三季黄昏俄罗斯玩偶状元及第寡妇寻龙契约出走澳洲粤语插翅难逃2000乳牙痴情泪街角少年第一季龙哥赌霸锦绣南歌九龙秘藏律政俏佳人青春奇遇记短暂的偷情纪实疑心劫偷偷爱着你SP鬼追人隧道之鼠回到那年夏天毛驴县令之歪打正着赢家罗生门

 长篇影评

 1 ) 对《一一》的技术分析

三年前第一次看的时候,写过一篇影评,叫【花开的一瞬】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879953/。重温旧片,最近又受了一个电影专业朋友的点拨,从技术角度来记录一下不一样的视角。

1. 前170分钟都心如止水,直到最后一分钟,洋洋说“我觉得我也老了”的时候泪如泉涌。惊讶于杨德昌高妙的情绪调度,琢磨了半天,觉得跟摄影机位大有关系。
影片中所有的戏剧化冲突,几乎无一例外从背后、远处、高空、窗户投影等角度进行拍摄,要么就是把争吵、哭喊隐于背景声当中。越是情感喷发的时刻越是如此。试举几例:开场阿弟的婚礼云云来闹场,一开始拍摄的是背影,之后转中度距离,最后只闻声不见人;阿弟小孩满月酒、被发现瓦斯中毒差点挂掉几个场景也是一样的手法,始终保持着旁观者的拍摄距离。窗户投影更有多处,我能想到的包括NJ和阿弟在医院起冲突、金燕玲演的妈妈在办公室情绪崩溃、还有NJ在日本会旧情人的一幕。和传统投影手法一人在镜中一人在镜外不同,这里人物都在投影里,而窗外通常是昏暗灯光,全然看不清人的表情。我倾向于认为,这是为了减少观众片段性的情感参与,可以以比较客观、超然的态度来理解电影要表达的东西。而在最后洋洋对着婆婆说话的时候,却给了比较近的镜头,配上洋洋那段台词的稚趣和细腻,成功地调动了观众的情绪,四两拨千斤。

电影专业朋友部分同意我的看法,补充说电影的背景声也有着同样的作用。片中不多的几次背景音乐,多是抒情,同时夹杂着争执和喧嚣的背景声,形成非常强烈的对比——一个是波澜不惊的生活主旋律,一个是风波未定的生活当下。这跟前面所说的摄影手法是一致的(越是激烈的场景,越是在摄影上模糊人脸)。导演意图铺出一条叙事和感受的双轨,得以把每个戏剧冲突化解成生活的一部分。

2. 我很惊讶杨德昌的叙事能力,开场短短两分钟,剧中超过一半的主要人物都已经登场,每人寥寥数言就交代好了冲突的来龙去脉。之后陆续出现的人物形象、发展出的冲突都是如此,简短却毫不含糊。有一幕,婷婷坐电梯到家门口撞见莉莉的英语老师(前面交代过和蒋母上床被莉莉撞见大闹),对方神经兮兮地反复“对不起”匆匆坐电梯下楼。然后也是个几秒钟的短镜头,婷婷在家打扮。再之后出门下楼,不一会儿蒋母进楼。多数观众这时候就心知肚明莉莉和老师的关系了。这不到一分钟的镜头,足以展现杨德昌的叙事能力。联系到前一段说的,也只有让观众less emotionally involved,才能不在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和不同情绪当中感到迷失和困惑,因为你始终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

3. 有效叙事跟角色设定也大有关系。婆婆就是个很有意思的设定。家中的每个人都经历了各式各样的drama,而导演又有意模糊他们的表演,岂不是很压抑?幸好有婆婆,每个人得以在她面前吐露最真实的心声,也因此从琐碎的生活中跳脱,被迫面对自我。就拿她的一双儿女来说,敏敏发现自己每天所说所做的只是无休止的重复,终于崩溃,上山念经,返家后母亲已过世,她平静地和丈夫说山上山下还不都一样,虽没有悟出什么道理,好歹也是过了一道坎。阿弟虽然只在婆婆面前说过一次话,还是假话,说到后来却也不好意思再扯谎,恹恹的,好像从婆婆这扇明镜中照出了那副自己也看不下去的嘴脸。而晚熟又内向的洋洋,昔日只会耍水、拍照、被欺负,面对婆婆也终于有吐露心声的机会,也终于说出了“我觉得我也老了”这句话。

4. 一点花絮,是电影公子提供的。洋洋墙上的蝙蝠侠海报,也是杨导小时候的钟爱。他本人和NJ相似,年轻时候有机会在西岸学电影、去哈佛的GSD学建筑,最后却选择了工程专业,还做了多年的软件工程师。《一一》作为他的收山之作,也算是最大程度地反应了他的人生。

 2 ) 人人都很孤单

前阵子,一个一直游荡的比较high的同学跟我报备,她正在跟一个男生暧昧,曰“感情游戏”。
那个男生我认识。
这事儿我不太愿意评论。于是在界外绕了很久,本质问题并未涉及。今天早晨,走在上班的路上,我忽然叹了口气,很想跟我同学说:他是个孤单的人,你不要欺负他。

这两天莫名其妙的找到了时间,看了向往已久的《苏州河》和牧象说过的《一一》。
美美很孤单,虽然有男朋友,还有老板,有像真的美人鱼一样在水中翻转的工作,还有认错人后一直在身边的马达,她仍旧很孤单,她想要证明自己真的被重视,像被马达重视的牡丹一样隆重的被重视,可惜,即便她离开了,她的男朋友面对着她的“来找我吧”,仍旧只是喝了一瓶酒,然后沉默的等待下一场恋爱。美美的男朋友很孤单,他只有在家里等待美美自愿出现的份儿;面对马达的介入,他除了能让美美的老板揍人,剩了的就是眼睁睁看着美美为了马达沉默的歇斯底里。牡丹也很孤单,马达背叛之后她就那样平常的生活,再没有明朗灿烂的笑容,凌乱的长发,头也不抬的“欢迎光临”,没有起伏的语调,刻板模式化的用词。马达也很孤单,挣钱,看碟,遇到牡丹,背叛牡丹,同伙都死了,寻找牡丹,追随美美,离开美美,找到牡丹——我本来以为马达和牡丹、“我”和美美,也许会相安无事的生活,只是导演没有我这么俗。马达和牡丹死了,重逢后马上就死了,车祸。也因此,美美消失了。
但是,《苏州河》没有让我有太深刻的印象。也许视角独特,但仍然只是一个平常的故事,除了沉默,我找不到想要倾诉的东西。

《一一》不同,昨晚看完后我直接睡了,没什么感觉。但是今天早晨,满脑子都是《一一》的人物,语言,眼神,背影。

我沏茶的水彷佛不太开,茶叶簇拥在水面,不肯沉没。

简爸爸(NJ)有一个初恋女友,他跟她说从来没有爱过另外一个人,可是阿瑞还是一言不发的在夜里退房走掉了,并不跟他再吃一顿早餐——难道不上床做爱就不是爱吗?阿瑞是个很强势的人,如同简爸爸一直记得的,阿瑞跟他说的第一句话“喂!你要跟我说话就快点,我都快被你急死了!”阿瑞要他考电机系,他考了;阿瑞很怕他以后会养不活自己——这是借口吧?我不理解简爸爸那样一个讲求快乐做好人的人,那样爱音乐的人,怎么会一直一直的爱着阿瑞。可是,洋洋也在慢慢的爱上“小老婆”啊!!!简爸爸喜欢抱着胳膊,微微驼背的站着,低着头,抿紧了嘴。我每看到他这个样子,就觉得这个人很值得爱,哪怕他只爱另一个人。
简爸爸很孤单。他并不知道要怎么办。

简妈妈在婆婆沉睡之后才开始寻找自己。简妈妈的恐慌恐惧是我最理解的一种——忽然有一天,你发现自己每天每天的生活一成不变,每天每天的轨迹一般无二,如果对最亲密的人叙述你每天的生活,你居然每天每天都在重复那些话,几分钟就说完了——好像自己是个傻子一样的生活着。
这次回家,妈妈威胁我说:你是要用后三十年自由的代价,换取三十年平稳的生活;还是要用后三十年潦倒颠沛的代价,换取这三年的自由?这个话题,我当然衡量过,很多次,非常多次。去年的折腾就为了这个。我最大的希望,就是每天过的让自己记得住,每一天都没有白活——即使,那天我只是睡觉看电视,我也能让自己觉得这一天过的真难得。
简妈妈去了山上,跟法师修行。可是法师下山,让简爸爸付钱。所以因为婆婆的过世简妈妈下山回到家里,跟简爸爸聊天的时候,她很困惑的说:山上山下,好像都一样,只不过,山下是我在每天重复相同的话;山上他们变成了我,我变成了婆婆——法师们难道自己不困惑吗?
简妈妈很孤单,她和简爸爸谈完之后的笑容很舒展,但是我不知道她是不是会觉得温暖。

婷婷读女一中,闲了弹钢琴,懂事,乖觉。后来,她有了一个要好的女生朋友,再后来她有了男朋友。可是,一眨眼,女朋友没有了,男朋友杀人了。而且,因为她的好奇,所以忘了倒垃圾,然后,婆婆去倒垃圾了,摔倒了,沉睡了,过世了。婷婷拿着那只纸蝴蝶,充满哀戚。她投入简妈妈的怀里,压抑的哭泣。婷婷重新,开始孤单。

洋洋单纯、善良,是简爸爸的翻版。他不爱热闹,热闹意味着女生会合起伙来欺负他。偶尔他会找场子,但也仅止于突然在女生围坐的餐桌上弄爆气球,吓她们。可她们会马上投入各自母亲的怀里大哭:妈妈,你看洋洋啦!!!那场景让我牙根痒痒,哭笑不得。洋洋不喜欢吃大餐,他喜欢吃麦当劳,而且吃得兴致勃勃曙光在前雄鸡一唱天下白——对不起,我真的在看那个情节的时候想到了这些词~~~洋洋开口就会让人很想撞墙:爸爸,是不是我们只能知道一半的事情?你知道的事情我不知道,我知道的事情你不知道。我们看得到前面,却看不到后面。(舅舅)你看不到自己的后面,所以我帮你。想来,如果“小老婆”在高中的时候听到洋洋说过的这些话,也会像阿瑞那样,爱上洋洋,然后要求洋洋别要那样天真,然后要他一定要考某个系,再去担心洋洋是否能养活她,然后离开他,然后再重逢——真奇妙,洋洋比“小老婆”矮,简爸爸也比阿瑞矮。我是看到洋洋练习憋气,从游泳池水淋淋的胜利归来,脸上带着幸福得意的笑容的时候,开始担心,洋洋也会一直爱着一个人,然后孤单下去吗?!

想到这里,我忽然突兀的轻轻唱:我想我会一直孤单,这样孤单一辈子。

阿弟很孤单,云云很孤单,大大很孤单,美国很孤单,小燕很孤单,莉莉很孤单,蒋妈妈也很孤单。

大田——当然,他也很孤单,但是,他很快乐。虽然他是个日本人,但是我真的很欣赏这个角色。他是个好人,多才多艺的好人,是个理想化的人物吗?导演,你快说是的。呵呵。

所以,既然人人都很孤单,孤单的人,何苦为难孤单的人?其实,我懒得跟我同学说这些话,因为她虽然孤单,却未必,会像我这般伪善。 :)

 3 ) 三个小时,像过完了一生

电影在一场婚礼下开始,在一场葬礼下结束。

就像片名“一一”(“A One and a Two”)一样,生命周而复始。

影片描画了三代人不同的生活阶段,像文学里的“互文”,相互补充,交织,缓缓淌出了生活的“流”。

剧中主要的人物简家三代:婆婆;简南俊,妻子敏敏;儿子洋洋,女儿婷婷。

影片的开始是敏敏的弟弟“阿弟”的婚礼。巧妙的是,这场婚礼下,三代人各自的问题都悄无声息地潜入了,并且不断发酵。

老年的“暮”与“朝”

婚礼的晚上,婆婆就昏迷了。婚礼的热闹与新生,老人昏迷的沉默与衰老,这一落差一开始就奠定了生活缓缓更替的基调。婆婆的昏迷,从电影之始,横贯整个电影,最后电影在婆婆的葬礼上结束。这似乎也代表了老人们的状态----静默不惹人注意。除此之外,在婆婆葬礼上,洋洋对于新生的表弟的提及,使得整个电影下婆婆的静默,更有孕育新的开始的力量。

中年的“惑”与“不惑”

敏敏

婆婆的昏迷是敏敏“中年危机”与“惑”的开始。医生建议家人每天给婆婆讲话,以便“唤醒”婆婆。过了几天,敏敏哭着说出“怎么跟妈讲的东西都是一样的?我一连跟她讲了几天,我每天讲的一模一样,早上做什么,下午作什么,晚上做什么,几分钟就讲完了。我受不了了,我怎么只有这么少,我觉得我好像白活了。”真是一下戳中痛点,当我们每天回顾自我时,谁又不是一样呢?我们只是缺少“回顾”而已。敏敏因此上山“修行”,寻求宗教的慰藉。在片尾,敏敏下山后,对“修行”的看法颇值得玩味。“他们(出家人)就像,我每天跟妈妈讲话一样,只是位置换了一下,每天重复跟我讲一样的东西”。敏敏仍然认为生活“没有什么不一样”,只是更加释然了,没有那么复杂,这就是生活。

没有必要

婚礼上,简南俊在电梯口遇见了初恋女友阿瑞。当初没走在一起,是因为阿瑞希望南俊能够选择电子专业过上高薪有保障的生活。南俊因这种被迫而离开了心爱的阿瑞。命运捉弄的是,离开阿瑞的他,却依然过上了阿瑞那种生活。在敏敏上山的日子里,简南俊有机会再重新选择一遍,他依然没有逾越。他的话似乎是为敏敏做了注释:“你不在的时候,我有个机会去过了,一段年轻时候的日子。本来以为,我再活一次的话,也许会有什么不一样。结果……还是差不多,没什么不同。只是突然觉得,再活一次的话,好像……真的没那个必要,真的没那个必要。”

青少年的“懵懂”与“清醒”

婷婷

婷婷的爱情故事跟《饮食男女》里老三的套路一样,只是未修得正果。当胖子在台北的街头牵起婷婷的手,爸爸简南俊也在东京的街头牵起了阿瑞的手。这里生活传承的意味似乎更浓了一点,有一种穿越回南俊年轻时候的恍惚。跟爸爸当初的结局一样,胖子也在房间的宾馆里吓得跑了出去。

对于婷婷,有一个重要的道具,就是生物课上那盆培养的花。婷婷每天悉心照料,反而开不出花朵来;在荒废了几天照料后,那盆栽竟然长出了花骨朵。情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就像月光,握得越紧,越是黑暗。

洋洋的性启蒙则更有诗意。

生命的起源

在一次科普课上,讲到生命的起源,投影布上是雷鸣电闪,一个站着的女生,身姿阴影绰绰,配上讲课的旁白:

在这飞翔的过程里
小冰粒在空中留下了正电
把自己变成负电的雨滴
两种对立而又相吸的能量
在小雨滴冲向地面的同时不断累积
互相越来越不可抗拒
终于在一个闪电的瞬间
正电和负电又激烈地结合在一起
这就是
我们地球一切的生命
应该就是闪电创造的
科学家们相信四亿年前的一道闪电
创造了第一个氨基酸
一切生命的最基本单位
这就是一切的开始”

洋洋的照相机不得不提。洋洋有一次像爸爸提问:“我们是不是只能知道一半的事情?我们只能看到前面,看不到后面,这样不就有一半的事情看不到了么?”这是洋洋学习拍照的原因。他要拍照,把别人看不到的事情给别人看,所以他拍了很多人的后背。而电影似乎也是拍导演看到的,我们却看不到的事情,就像这部电影极为精彩的海报:洋洋的后背。洋洋拍了别人的后背给别人看,可是谁又拍他的后背呢?

导演拍后背给洋洋看

婚礼与葬礼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仪式,以此作为始终,的确有不尽的意味。而几代人的不同的生活阶段更像是一生的浓缩。就像洋洋在婆婆葬礼上说的,“看到那个还没有名字小表弟,我觉得我也老了”。

 4 ) 人们都太自以为是,其实只是看到一半

    看完《一一》已经是凌晨三点。起床打开窗户,看外面街道上的车来车往,路灯黯淡,行人寥落。想要找一些话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却遍寻不到,空剩沉默一阵对峙。觉得电影闷头一棍,给的全是内伤。电影里的男孩说,电影使人的生命至少延长了三倍。确实,我觉得这部电影让我的年龄至少老了三倍。我像个老年人一样迟缓地在深夜失眠,回想前世今生,发现总是逃不过同一种荒谬。

    《一一》讲了太多的故事,每个人,每条轨迹,错落相交然后各自疏远:
    自以为把握了生活,其实却没有一样事情是自己能够确定。
    自以为忙忙碌碌,每天的生活却只是几句话就能概括的重复。
    自以为乐观善良,却一次次目睹身边人的暴烈与绝望。
    自以为要的东西是一切,最后却想拿一切换个重新开始而不得。
    ….

    当奶奶病重失去意识后,她的卧室成了每个人最害怕去的地方。每个人都不知道怎么开口,不知道该对奶奶说什么,每个人都不知道该对自己说什么。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等待别人来告诉我们怎么办,但是没有等到答案,却等到更多的人来问我们,他们该怎么办?那么多漫无边际的迷茫里,到底谁的问题是可以被解决的?

    妈妈一直说自己很忙,她问为什么自己的生活,只要这样几句话就能概括,只是这么一点?生存的空间被忙碌的节奏压缩到让人窒息。
    姐姐的盆栽花朵一直不开,老师说是因为照顾过度。她和好朋友的前男友恋爱,却不能领会他的绝望与悲伤。短暂停留的爱情让她瞬间绽放又重归于平淡。

    “为什么事情和我们想的不一样呢?”
    心中有太多为什么,一次次问别人问自己“怎么可以这样子?怎么,会是这样子?”又有谁可以提供答案?是别人么。是自己么。

    人们总是自我感觉良好地过度,总以为事情是自己想的那样,自以为参透了真理,掌控了生活,到头来却发现,自己依旧两手空空。自以为是阴差阳错,实则是重蹈覆辙。不管是隔绝世事潜心修行,重温年轻时代试图修改剧情,还是故作乐观地说“过去的事都没关系啊….”。生活还是要这么继续。不因你做过或曾做过多少努力。

    爸爸离开了心爱的女人,也丢掉最爱的音乐。很多很多年做着自己并不喜欢的事,娶妻生子,承担责任。生活看似踏实,也曾以为可以忽略“希望一觉睡去就可以不再醒来”的念头。然而妻子的眼泪让他看到每个人同样的迷茫。他不能回答妻子的问题就像不能回答自己的。他只是对儿子说,妈妈累了。
   初恋情人的眼泪和歇斯底里不能点燃他逝去的时光。他只是抱着她,拍拍她的肩说,你累了。
   他也终于累了,在日本的一次告别时分他唤住转身的初恋情人说,“我没有再爱过其他人。”
   累了。居然只有在人们累了的时候,才能拨开一切表面的虚假繁荣,坦白自己内心深处真正的缺失。



    然而最后没有一个人拿到自己要的东西。
    初恋情人曾以为自己有了金钱和美国国籍,才可以保全自己脆弱的爱情,她怨念三十年,一次次质问男人为什么在那天没有赴约。但却不知道,是自己的强迫残酷地扼杀了自己和男人的幸福。
    男人曾以为离开初恋情人才可以表现自己对音乐理想的忠贞,却发现自己失去她也就失去自己心中最美的音乐。当没有人再去强迫他做什么。他却沿着他人的期望小心行走,让自己曾经的理想搁浅。

    每个人都在找借口,解释自己的被动与无奈,以证明别人的错误。每个人总是在怪其他人,并认定自己会变成今天的样子,都是他人造成的。
    但到头来才发现,原来每一步的曲折情节,都是自己亲手安排。


    曾经以为每个故事都有主题,曾经以为所有问题都有答案。
    得意时的忘乎所以,失意时的落魄无助,我们被当下的情节蒙住眼睛,一错再错而不自知。为什么人总是注定不能看到全部的东西。而永远只是,一半?

    最后妻子坐在床边,说一切没有什么不一样,换了个地方,换了一群人,最后还是重复一样的疑问。生活充满暗喻和疑问,偶尔参透天机也不能改变什么。也还是要继续去经历一切琐碎,压抑,彷徨,无奈,和缺憾。


    跟着电影走过了儿童的懵懂,青春期的疑惑,青年时期的茫然,中年的无奈,直至老年将死的安然。发现自己确实无论多么强悍,都无法跳出这个轮回,回避去遭遇一样的命运。这种无力感让人恐慌,惘然,发现确实,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也许只能看过,然后再去经过,承认某种东西的强大,人的局限,记得自己的初衷,对事物保持宽容心态。不可狂喜和怨恨,谦卑地认识到,永远有另一面是自己看不到的。
   
    
    确实。“无论怎样,都是一样。”







卡列宁の微笑
于08年,夏末

 5 ) 生生死死,春荣秋谢,不过一梦遥——读杨德昌的《一一》

nostalghia 发布于:2007-08-01 20:39
  杨德昌去世后的半个月,有一天夜里,突然下起雨来,湿漉漉地上了公车,经过一个商业区,上车的人顿时多起来,间或有人好奇地向车上的电视张望一眼,看到一个陌生的名字之后便垂下眼睛,继续谈笑,看往别处。当时电视屏幕放的是杨德昌的简介:他的生卒时地,两次婚姻,和作品年表。
  在那个灯火昏暗的车厢里,我想当一个人死去的时候,他的一生,真的就像不再散发着生命力的枯枝一般的语言提纲这么简单沉寂吗?
  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烦恼炽盛,所求不得,古人谓之人生“八苦”,这是不久前有人和我说的,听到此句的时候,也是夜里,城市的霓虹灯光如晨霰般在寒冷的江上弥漫开来,淡定中无限的忧伤。总有一些相似的人生经历,随时会在我们漫长而急迫的生命中出现,而有一些注定必然的东西,在我们生生死死世世代代里留下印迹,敏感浅淡但又拂之不去。当杨德昌抚触到这些印迹的时候,一定如同往波心投入一块石块,掀起了深远的漪琏。
 
  看《一一》的时候我一直在走神,电影太像生活,不像电影,常常让我和自己的个体经验联系起来。片中那个少年所说,“电影把我们的生命延长了两三倍”。但是像《一一》这样的电影是不能延长我们的生命的,它只是提醒我们生之短暂,生之纷扰。那些相似的人生悲欢,总是能从电影中走出来,为此,我一直陷入回忆而忘记了自己是在看一部电影。
 
  在酒店的电梯口,NJ遇到了多年未见的初恋情人,年轻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说话?总有些年少时的未解之谜,如果多年之后没有重逢的话,将会尘封一生。总有一些藏在山盟海誓,甜言蜜语下甘苦的真实和尴尬,是我们不曾提起的。那些温暖而单纯的既往情怀,是柴米油盐的生活所不能体会的,一句“我爱你”,转过身去,牵牵手一放已是多年。
  年轻何错之有,错就错在,多年之后,还幻想复制当年的心情。当年不辞而去的男方已是尘满面,鬓如霜;而女人却愈加容光焕发,事业顺利。中年人深沉的感情总不同于年少时身体碰撞的激情。NJ和初恋女友游遍了当年在日本的地方,晚上,他敲开女方的房间,告诉她,我这辈子,只爱你。随后,关上门,回到自己的房间。
  没有结局,相逢何必曾相识。漫漫旅途,又有多少旅人可以重逢。人生难得再次寻觅相知的伴侣,假如再活一次,我们还能知道究竟谁该是自己生命中非如此不可的那一个吗?是容颜渐渐灰暗的妻子,还是半是幻象半是眼前的初恋情人?
  我想我渐渐理解了一个人,他无意中邂逅了初恋女友,她正刚结束一场不幸的婚姻,抑或是处在最虚弱的时候,她向他夸大了自己的疾病。当这个病弱发胖的女人站在他面前,他伤感了,想起了那人人都曾经历的年轻,回忆是一件奇妙的东西,它可以抵抗逝者如斯的无情时间,令衰老者青春回来,于是,他每天都抽出一段时间,去倾听她的诉苦,仅仅如此而已。他的妻子知道了,一场家庭危机随即展开。和NJ一样,他作出的也是那个理性的决定,但是,阴影已在一个家庭挥之不去。我不愿再叙述了。
 
  NJ对前来洽谈的日本客户大田讲了自己为什么会喜欢音乐。他小时候并不懂音乐之美,因为初恋,让他听懂了音乐。后来,尽管初恋结束了,对音乐的热恋却留了下来。
  两个异域的人,初次见面,却说出了一道偈语。
  我想起了一个美国朋友说过的一句话,比我略长几岁,我很惊讶来自这样一个国度的年轻男孩子会喜欢德彪西,他告诉我,他曾经有一个迷恋钢琴的恋人,现在,尽管他们不再相爱,他依然能享受那些音乐所带来的美好。他说,I think that’s the gifts of life.
  他说完那句话,我就沉默了。一生要遇见多少人,爱过几次,才能与子偕老。也许一回,也许不止,爱恨离别的站台,注定了大多数人要几番飘泊。当一段感情结束的时候,不必相互怨恨责怪,也不必伤怀无缘。总有些或深或浅的印记留下,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自己。伤痛过后,沉淀下的美好,有谁能够感恩那些生命的礼物呢?何必去计较那是非因果,就像NJ,从此一生都迷恋着音乐,究竟音乐中还有没有初恋的身影,为什么要去纠缠呢?
 
  可是,这些偈语,为什么非要到忧患伤心的中年才能参透呢?还在年轻的我们,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候,患得患失,常常冲动得失去了理性。
  阿弟——NJ的小舅子,他的新婚妻子小燕,情人云云,他们的矛盾就激化到了表面。他们都不是会回忆的人,困扰他们的是当下的情欲,名利。杨德昌在访谈里说,阿弟不是一个坏人。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现状有所改变,有的人会因此被尘世的生活净化,有的人却因此被污浊。
 
  整部《一一》,只有两个人是不会说话的,洋洋中风昏迷的阿婆和刚出生的小表弟。一个接近人生的终点,一个刚从人生的起点出发。
  当我们从不知事的梦境中醒来,看到烦恼炽盛,所求不得的现实的时候,谁不想长醉不愿醒。可生活总是要去面对的,有例行的仪式,也有琐碎的俗务,初生的婴儿成了一场盛大宴会的主角,昏迷的外婆包容了晚辈们的倾诉。
  洋洋的妈妈敏敏想把每天自己发生的事情说给阿婆听。几天下来,发现所叙述的无非是一些重复的作息,她哭了,假如换一个地方,她的生活是不是还是如此呢?
  洋洋的姐姐婷婷认为是自己忘记倒垃圾,外婆倒垃圾的时候摔倒才会昏迷的。青春所必须经历的迷惘和刺痛,对老人的深深忏悔,她只有在睡梦中向外婆倾诉。
  洋洋的爸爸NJ在经历精神上的背叛,事业的失利的时候,他辞去了工作,把自己关在家里,面对沉默的外婆。
  上帝赋予我们语言能力的时候,并不是给我们一样恩赐,真正的情感用语言是无法表达的。可是,为什么洋洋家清醒的大人们(包括姐姐)在内,没有一个是快乐的呢?
  所以当洋洋想说话的时候,他终于发现,自己也老了。
 
  外婆还是没能从昏迷中醒来。在外婆的葬礼上,有个叫美国的晚辈哭天抢地,也是他,在阿弟的婚礼上表现最热闹的一个。表达悲伤的方式很多,但我认为,默默流泪比呼天抢地要承受更大的苦楚。葬礼,不仅是对一个死者的哀思,更是对生存感觉的一次洗礼。
  我想此时最难受的,应该是婷婷,她将承受她认为自己的一个过错所带来的无法挽回的后果。她可能想不到生命总是有着许多这样那样的偶然性之一碰撞生成的,因为这种偶然性的施事意外地降临到了她的身上,所以她须为这种偶然降临的过错忏悔。更何况这一偶然性直接联系着一个不可逆转的——死亡。在忏悔和迷惘的洗礼下,她会迅速地成熟起来。
  去年夏天,我的外婆去世。葬礼回来之后,几个长辈(我印象深刻的,头发花白的姨夫,蹲在苍白的烈日下)说,人生真是一场空啊。
  一个“空”字,似乎已经触及到悲伤之外的绝望,死感已经透过一具无生命力的躯壳传递到自身。但是我更愿意这样以为,空是一个未可知的无限大的包容。中国人都认为“死者为大”,“死者有庇护生者的能力”,并非是鬼神之说,一方面这是生者对死者生前任何过错的原谅,这是予以一个曾经活动过的生命最基本的尊敬,另一方面,生者能力所不及之处,希望籍予无限之物——空——死亡来实现。
  但是相似的葬礼,相似的默默流泪,还是让我悲伤地悸痛了,我默默翻开一本书,里面夹着多年前我和外婆在公园的合影,我一再疑惑,那个为相机所记录下来的影像,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找寻不到了呢?
 
  有人出生,有人死去;有人渴望出世,有人积极热闹。春荣秋谢花折磨,昨贫今富人劳碌,老庄可以看清楚,李白可以领会,曹雪芹可以领会,杨德昌也可以领会。铜雀台金谷园又能几何,齐万物一死生诚然可缪,然而生死之间,不过一梦遥,我们的所在,非此即彼,只是每个人都经过了一段不同的路程,烦恼炽盛的生活被死亡积淀下来,每个灵魂都曾经熠熠发光过。
 
  我的朋友小匡在他的《三十年》里唱道:
   就目睹了彼此从腼腆到灰暗的脸
   就目睹了星空下曾经做梦的少年
   就目睹了鲜花是怎样枯萎的
   就目睹了传说中那些生老病死
 
  或许有一天,我们可以彼此凝望已经灰暗的脸庞,不必悲伤,总有些许淡定在我们脸上是年少时不能了解。在葡萄架下的藤椅上,讲述我们年轻时候的爱情故事,讲述那些许多年前离去的老人留下的古老传说,讲述我们生命中忧伤和疼痛的时刻,希望那时候,还能相互抚摸熟悉的脸庞就像我们年轻时候常常那样。

 6 ) 沟通的绝望

很多人都习惯了口是心非,这是一种社会的选择。

面对一张讨厌的脸,你满面欢颜,因为他掌握了你的生杀予夺;面对一张喜欢的脸,你故作矜持,因为怕被看穿又被拒绝后颜面扫地;面对一张烦人的脸,你和蔼可亲,因为你怕别人说你对弱势群体冷眼刻薄;面对一张热情的脸,你冷冷淡淡,因为你不想让别人知道你心里其实是在乎对方的……道德的约束、生活的限制、别人的眼光,口是心非有一万种理由,你以为自己是个很真诚的人,可回到家躺在床上想想,你却发现一天下来没有说过一句真心话,最后你的伪装工夫是如此地好,以至于连你自己都被你骗了。

但是能伪装的只是你的正面,当你转过身后,逢迎后的背影必是别扭的,矜持后的背影必是落寞的,做作后的背影必是牵强的,冷淡后的背影必是颓唐的。正因为你看不见,所以你意识不到,所以你才暴露了。想到这一点时,绝大多数人都会寒毛顿长。《一一》里面最后出现的那些背影照片,既让人无限感慨,也让人觉得无限恐惧。

在一个陌生人社会里,大家都习惯了保护自己,每个人每时每刻都渴望营造出一个独立的空间,一个除了自己之外谁都不能进来的空间。所以很多人给自己的家加上了一道又一道门,从来不邀请别人来访,哪怕是有人来,也绝不带他们去参观abcdef地;所以很多人宁可冒着在高架上一堵数小时的风险,也要呆在自己的车子里,因为那是自己的一个小小堡垒;所以很多人在地铁里,宁可戴上耳机听一些无聊的音乐也不愿意与身边人有一丁点眼神的交流,因为声音的阻断至少让人在感觉上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因为太习惯了陌生人社会的心态,你除了自己之外,开始对谁都不放心,你甚至在熟人甚至朋友之间都给自己带上了厚厚的保护套。你不愿意对朋友诉说你的心中苦恼,你不愿意推心置腹地和朋友交流看法,你甚至不愿意对你喜欢的人承认你的感觉。在封闭了所有可能让自己的真实想法外泄的途径之后,你以为自己得到了保护,可实际上你只是封闭了自己,不成功地封闭了自己。

当男主人公最终向初恋情人说了“除了你我从来没有爱过任何人”之后,我一度以为有什么事情发生,可他最后等来的也只是对方的不辞而别。或许是缺乏勇气,或许是已经失望,总之在你提起勇气,撕开自己的面具时,对方却好像已经失去了等下去的决心,抑或在你坦诚心灵之后,对方却重新缩回了自己的保护壳里,这是个冷峻得多么让人抓狂的黑色幽默!

昨天在地铁里,听到了一个盲人在拉二泉映月,技法生涩,声音生硬,却有一股子凄婉的味道在里面——就像很多人的人生一样:别扭、苦困,可能有点悲剧美,但绝不完美。

 短评

你说婚姻是个什么东西呢,这种相濡以沫带来的就是相对无言,那我们到底应该找一个爱的人一起,吵架,吵到精疲力尽声嘶力竭,一起尝尽人生百态的呢?还是应该找个差不多的人,平平淡淡,看似完满,因为不曾激烈相爱,所以无从争吵。那么,NJ,你幸福么。我本以为我看懂了,想来最后还是没有

4分钟前
  • 夏小昭
  • 力荐

用三小时去看懂人生,看不懂,活下去就会懂

7分钟前
  • Henry
  • 力荐

如果电影都是过生活,那我们就过生活就好了

12分钟前
  • Frender
  • 推荐

杨德昌收山之作,获戛纳最佳导演。1."电影的发明使我们的人生延长了三倍",这部电影似乎在三小时内穷尽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2.远景固定长镜头为主,构图极佳,配乐精简,启用业余演员,极致的现实主义;3.多处对镜子和玻璃反射的利用,精妙绝伦;4.生活化的琐碎细节,金句不断,繁而不杂,意味深长。(9.5/10)

15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我这样说好了,你不在的时候,我有个机会去过了一段年轻时候的日子,本来以为我再活一次的话也许会有什么不一样,结果还是差不多,没什么不同。只是突然间觉得,再活一次的话,好像真的没那个必要。真的没那个必要……★★★★★★

1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NJ去了日本,回忆了初恋,却后悔,勇敢的告诉敏敏,敏敏每天和不会讲话的老妈说话,突然发现原来她根本不会表达,她的生活好沉闷。洋洋拍各种人的背影,只因为他们自己都看不到自己的背影,那有没有人拍洋洋的背影给他看?婷婷是不是我自己?不是,我要当洋洋。单纯的洋洋,如果有谁胆敢取走我的单纯,那他一定,一定没有好下场!

20分钟前
  • taki zhang
  • 力荐

杨德昌获嘎纳最佳导演奖的影片,近三个小时的影像细腻而漫长,其间没有大起大落,只是一直温和的诉说,可看这平淡的真实,却叫人沉重起来

21分钟前
  • 战国客
  • 力荐

年轻的人无法解读的一种电影

24分钟前
  • 水湄物语
  • 力荐

我看到了一生

26分钟前
  • 晚安小姐
  • 力荐

1.人们越长大就越看不到自己的后脑勺,所以影片也选择性隐晦了故事的另一面:洋洋湿漉漉笑着是被暗恋的女生救了,胖子是被莉莉诱导杀害了自己的老师。2.医生让全家人给病床上的婆婆多讲话,妈妈哭着说她发现自己每天讲的都一样,早上做什么,下午做什么,晚上做什么,几分钟就讲完了,她觉得好像白活了。3.儿女的情窦初开与父亲的初恋复燃,用神奇的蒙太奇手法重合交织在一起。4.雷电在亿万年无数次的击闪中,诞生了一切生命的最基本单位氨基酸,正如我们在无数的邂逅与接触中,而在一瞬间大脑会爱上另外一个人。某种意义上,两者都是在一刻发生的事。

29分钟前
  • 顾小山
  • 推荐

婆婆,对不起,不是我不喜欢跟你讲话,只是我觉得我能跟你讲的你一定老早就知道了。不然,你就不会每次都叫我“听话”。就像他们都说你走了,你也没有告诉我你去了哪里,所以,我觉得,那一定是我们都知道的地方。婆婆,我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所以,你知道我以后想做什么吗?我要去告诉别人他们不知道的事情,给别人看他们看不到的东西。我想,这样一定天天都很好玩。说不定,有一天,我会发现你到底去了哪里。到时候,我可不可以跟大家讲,找大家一起过来看你呢?婆婆,我好想你,尤其是我看到那个还没有名字的小表弟,就会想起,你常跟我说:你老

33分钟前
  • 眼角的花朵
  • 力荐

杨德昌的电影剧情发展真不是一般的慢

37分钟前
  • OnJel.
  • 力荐

《一一》被法国媒体形容为“生命的诗篇”,透过电影传颂吟唱,在叙述一则简单的家庭故事时,真正触摸到“情感的精髓”,以四两拨千金的娴熟技巧交待了少女心事、童年困惑、事业危机、家庭纠纷,以及对宗教的慨叹和对时事的讽刺。9.4

38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电影发明以后,人类的生命至少比以前延长了三倍”,当我觉得自己已经看了两个小时,一拉进度条发现才过了三十几分钟的时候,我深刻地理解到了这句话

43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以一大家子来表现整个人生,从婚礼到葬礼,一切都是轮回。许多事物我们只能看到它的一半,另外一半需要别人帮我们发现。

48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自从电影发明以后,人类的生命就至少延长了三倍” “本来以为,我再活一次的话,也许会有什么不一样。结果还是差不多,没什么不同。只是突然觉得,再活一次的话,好像,真的没那个必要。” “你自己看不到,所以我拍给你看。” “没有一朵云,没有一棵树,是不美丽的。” “我觉得,我也老了…”

51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感觉杨德昌的电影总是很节制地表现日常生活,记录生活。看后触动,可并没发现生活之另外可能。06.12.24平安夜观影

52分钟前
  • 暖鱼
  • 力荐

人生的命题我们还没能参透,世界却把我们看老。

54分钟前
  • 狷介有乌青
  • 力荐

你知道的太多了 其实 杨德昌很像小波,那么的冷静和尖锐,你看完以后永远不记得他说了什么故事,却一直记得他的句子。

55分钟前
  • 微挺
  • 力荐

从一个婚礼开始,到一个葬礼结束。

57分钟前
  • 萨嘎摩哆熊猫桑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