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生梦死

HD中字

主演:李鸿其,黄尚禾,吕雪凤,郑人硕,张寗

类型:电影地区:台湾语言:国语年份:2015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醉·生梦死 剧照 NO.1醉·生梦死 剧照 NO.2醉·生梦死 剧照 NO.3醉·生梦死 剧照 NO.4醉·生梦死 剧照 NO.5醉·生梦死 剧照 NO.6醉·生梦死 剧照 NO.13醉·生梦死 剧照 NO.14醉·生梦死 剧照 NO.15醉·生梦死 剧照 NO.16醉·生梦死 剧照 NO.17醉·生梦死 剧照 NO.18醉·生梦死 剧照 NO.19醉·生梦死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醉·生梦死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这一杯酒到下一杯酒之间,就是他们人生的全部。虽醒犹醉,男孩老鼠人生裡无所事事,菜市场裡厮混,好不容易遇上阻街的哑巴少女,生活又有了重心。老鼠崇拜表姊的恋人硕哥,硕哥却是万人迷,酒店挂牌牛郎正当红,连老鼠出了柜的哥哥上禾都心动,是酒让人迷,还是人生越喝越清楚,面对上禾诱引,硕哥生命裡以为永恒不变的定律就要鬆动。当家不成家,模糊爱与性别的分隔,一切都还有可能,逼临生命底线,与死亡贴面跳舞竟激出无比生命,随著母亲的身影呼之欲出,他们是在黑暗中逐光,或是梦裡寻梦一场空?生猛淋漓影像,凶猛议题,青春与情欲饱胀竟无处可洩,张作骥电影集大成之作,从城市和生命的双重边缘回望,成一页废墟美学,也是废人美学。附身2008恋爱的天空预兆散步的侵略者电影版日本之耻马尼拉摊牌实习大叔侏罗纪世界从此刻到日出滑动雷玛根大桥国语家庭之路此处与彼处女煞星大闹乌龙院危机中的勇气杀心慈母冰城擒魔请和我的妻子结婚2016达道里天降厨神独宠我蓝霹雳早间新闻 第三季如何成为拉丁情人像兄妹一样手拉手我不是药神自私的巨人克莱默夫妇放逐男女循环恋爱中弹球游戏守护者:世纪战元国语双镯无法投递狼在门外2016道亦有道坏家伙2直立象传说剩女鬓边不是海棠红

 长篇影评

 1 ) 沉醉不知归路

       不知道是很久没有写影评的原因,还是电影本身的原因,《醉,生梦死》这部电影的影评我有些不知道如何下手的感觉。
      记得以前在康熙看到过一个调侃台湾演艺圈的话,是“在西门町随便一个招牌掉下来,都能砸到三个演员”。这句话虽然是玩笑,但应该也是台湾演艺圈火爆的一个侧写,只是,这些年,台湾的演艺事业和香港一样,陷入了无法更进一步的瓶颈。近些年来,唱片市场的不景气已经让台湾的歌手青黄不接,演员则更是惨不忍睹。早年出产过林青霞,王祖贤这样属于一个时代的符号的等级台湾演员,现在真正能够拿得出手演员男的只有张震,女的只有舒淇了。虽然后起之秀彭于晏、郭采洁无一不是在拼命追赶他们的脚步,但他们的成功几乎都是在把自己的事业重心转到大陆之后才真正出现的。
      《醉,生梦死》大概是我近年来看过的一部最台湾的电影,记忆中还能代表的台湾的只有《一一》、《海角七号》、《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全都是现在的少年们都很难接触到的老片了。不过《醉,生梦死》也是一部文艺至死的,现在的少年很难去染指的电影啊!
     《醉,生梦死》没有什么很豪华的阵容,只有吕雪凤出来稍微加持了一下全片的基调,而且酱油打得只有两组镜头。其他演员全都是陌生的从来没有见过的面孔,甚至吕雪凤也是台湾老戏骨中的我相当陌生的一个。而导演张作骥虽然也是名导,但跟杨德昌、魏德圣这样已经封神的大导相比,他也只能是望一望项背而已,所以这部《醉,生梦死》大概从立意、结构、手法等种种方面来看,我都只能给及格分。但偏偏,他有一点做到,就是味道,就是一点味道,让我记住了这部影片。
       我真的有些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开始讲这部电影,感觉明明全片到处都是BUG,甚至逻辑什么的都还存在致命的漏洞,但偏偏它又有那么一种魅力,就那么一点魅力掩盖住全部的瑕疵,让人沉醉。
      影片的基调相当灰暗,不知道导演是不是刻意没有打光,还是只补了侧光。那种冷而硬的镜头感,与主人公老鼠的生活环境形成一个统一的封闭的整体,给人一种极为压抑观影感受,却又佐以几个演员的表演,还有导演对台湾底层社会生活的简单扫过,就把观众锁在影片那种难以言说的沉醉中了。影片一开始,吕雪凤初初登场,虽然全片只有这一组镜头她有几句台词,但就是这么几句台词,她控制的游刃有余,收放自如;再加上她松弛有度的身体控制和情绪调度,一个溺死于生活的苍老母亲跃然银幕。就是吕雪凤这带着醉意的表演,将全片的氛围在影片一开始就开门见山的砸到观众面前,就像酒桌上第一碗就一口闷了一碗绍兴酒,于是,全片就在这影影绰绰,恍恍惚惚的朦胧醉意之中开始了。
      老鼠,《醉,生梦死》绝对毋庸置疑的主角,很多人评价演员李鸿其演活了这个角色。更说李鸿其对于老鼠的痞气和放纵拿捏的分外精准,甚至怀疑李鸿其原来也有过一段社会经历。但在我看来,老鼠并不是一个痞子,更加没有那些所谓的社会经历。从影片中看,老鼠只是一个最普通的底层青年,他放弃学业,混迹于自己自小生长的社会,但目的不过是求三餐温饱。对未来没有过多寄望,很多时候都在怀念过去,其实这样的青年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老鼠比较特殊只是在于他明明放纵且丝毫不克制,终日沉醉白云乡,但他身边的人,那些街坊邻居却不讨厌他,相反却都很喜欢他。从影片中看是因为老鼠嘴巴很甜,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无论嘴多甜,其实大家都是讨厌的。
      仁硕,演员郑人硕真名出演的角色,郑人硕更凭这个角色拿下了金马奖最佳男配角。我想这个奖的确没有颁错,因为郑人硕演的实在太到位。一个牛郎眼角眉梢的那种讨好,那种臣服却又妄想掌握主导的妄念,那种沉溺于生活不知明天何在却仍然强挤微笑的虚伪,还有所有的伪装都被撕掉之后的歇斯底里,都太过到位,到位到我都不得不怀疑郑人硕是否真的有过类似的经历。其他角色,哥哥、大雄、哑女都单薄而道具化,我就不想一个个去讲了。
      其实《醉,生梦死》在情节和逻辑设置上BUG真的太多了,比如哥哥在美国自杀不成怎么就一定要回国?比如老鼠和人硕的高雄之行到底存在什么意义?而且从电影来看,高雄是去了两次的,那么为什么偏偏是第二次去高雄人硕和前任金主出了事,并且惹到了金主的弟弟后面的黑帮老大。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电影中,老鼠自述说,人硕是他的偶像,那么又是什么原因,让明明一无是处,而老鼠也深知他的一无是处的人硕成了老鼠的偶像?并且从老鼠在片中的很多表现看来,他对人硕也没有那么崇拜,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厌弃的。还有一点,就是老鼠和大雄那次醉酒后的对话,照老鼠的意思,他更爱自己的哥哥,大雄如是。那老鼠对人硕的感情可以用移情来解释,可大雄呢?又应该怎么说?
       再说到人硕和哥哥的关系,大概是导演设置的唯一高明的一条线。在片中,人硕被导演设置成了一个深柜同志,但偏偏他又是一个靠出卖自己换取女人钱的牛郎,所以他不得不掩藏自己的同志身份。关于人硕的同志身份,从他对女人的态度,还有他和同事去GAY吧玩,还有他对哥哥的分外在意,以及他那些说是老同学但明显是一群GAY的朋友这样的的设定里都看得出来。再说到这里,我就不得不说一个细节,人硕被黑帮老大打了之后,哥哥帮人硕搽药,那一部分暧昧已经有了雏形,要不是人硕自己可以躲避,估计再有片刻两人的嘴唇就会凑到一起。而最高明又让人忍俊不禁的是,人硕躲开了哥哥意图明显的吻之后,哥哥毫不避讳的在人硕面前冲凉,镜头扫过哥哥后背的裸体,这一幕当然也落在了人硕眼里。于是下一个镜头,人硕起身想要走开,他竟然流鼻血了!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真的是忍不住笑出了声,不得不说导演这个设定真的是有趣却又恶趣味。
       而老鼠,跟片中每一个演员都有相当多的对手戏,很奇怪的是,明明老鼠称作偶像的人硕,他跟老鼠同框的镜头少之又少,印象中竟然只有两人醉酒吃猪头的戏,还有最后那场不知是闪回还是梦境的戏。但最后那场戏,两人的同框,三秒不到,其他两人明明有对手戏的部分,导演甚至都舍不得给个同框,可能是刻意为之。因为那场醉酒吃猪头的戏两人说起了高雄之行,还有老鼠母亲的死,也是唯一一次,大概这也是为什么老鼠明明声称人硕是自己的偶像,态度却不尽然,并且两人关系分外的原因了。但这也再次印证了导演出现BUG啊!高雄之行这么重要,并且在最后成为两个角色在影片结尾在生活的道路上一往无前的坠落下去的动因,那为什么不好好交代清楚!
       但这部电影的况味却又真的是不可多得,独一无二,先不说闽南语作为台词主要载体,首先就把大家拉入台湾的文化环境之中。老鼠的生活环境,人硕的工作环境,甚至西门町的描绘,也处处生动,处处有戏,全都合住影片封闭压抑的整体氛围。那些简单又真实的底层人民的生活细节,无论是到哪里,都是能够打动大多数观众。再加上星星点点的台湾味道,就成了能够近年能够的代表台湾的不可多得的作品。而张作骥的常爱用的动物象征手法,在《醉,生梦死》中也生出了别样的味道。尤其是蚁蛆共舞那一段,与人硕同哥哥的共舞互相辉映,相得益彰,妙的不能言说。还有最后老鼠回家看到母亲尸体的那一场戏,光是画面就足够让人震撼,不得不说这里特效化妆组真是很用了些功!再加上那遍地蠕动的蛆虫,与蛆虫在影片中的象征意味,这种妙处的确是不可言传的。
      而片中还有很多很有味道妙趣细节,我也不再一一盘点了。总得来说,《醉,生梦死》的失败之处在于故事和情节把控,很多东西没有讲圆,BUG太多。而成功之处则在导演选角,几个演员无论主角配角,无论角色立体平面,都很有一番味道,再加上用心的环境设计,全片统一的氛围基调,还有导演掌经和运光的手法,就成了这一部总评只能及格,但却很有味道,别样迷人的《醉,生梦死》。但是我想,为了电影工业的长久发展,虽然美学电影依然不可或缺,但电影最重要的还是要把故事讲清楚,所以,我还是希望,能够看到更多既美又有味道,同时还能讲清楚故事的电影。

 2 ) 四种状态,四种动物

四种状态,顾名思义,醉、生、梦、死。

四种动物,在影片中都有出现,分别是老鼠、蚂蚁、蛆、吴郭鱼。

个人观点,四种状态,虽然在影片中都有特定的人物角色与之对应,但它们实际上是在各个角色间游走的。同一个人物,他身上可能同时具有醉生梦死的状态,只不过综合全片,有一种状态是他最为主要的状态。而四种动物似乎不存在这种现象,它们在影片中都有比较明显的指向性,四种动物,都分别对应着一个人物角色。

首先是老鼠这个角色,他在影片中所代表的状态是死。影片在很多地方都显现出了这个指向,老鼠出现的地方,总是伴随着死亡与绝望。他身上纹着死神阿努比斯,随身携带的小刀阉过嫖客,捅死过黑老大,他亲眼见到自己母亲死后腐烂发臭的尸体......等等,都暗示着他的死亡属性。在影片结尾,雾气弥漫的湖边,他重新见到了自己的母亲,这也暗示了他最终的结局,既然母亲已经死亡,那么再次见到她,也就意味着老鼠也已走上了这条道路。

老鼠所代表的动物,再明显不过了,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它代表的就是老鼠。影片中有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片段,老鼠靠在窗边,看到窗外的烂泥中,一只即将死亡的老鼠在绝望地挣扎。这一幕,何尝不就是他本人最终命运的暗示?“我和他一样,不喜欢失去的感觉。”这便是老鼠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他混迹于菜市场,百无聊赖地以帮人卖菜度日,他跟着硕哥鬼混,在酒精的作用下狂笑至失声,他无微不至地呵护着哑女,把自己温柔善良的一面全都献给了她。然而这些生活,就如同那只老鼠临死前所做的挣扎一般,无济于事。无论怎么挣扎,他所不喜欢的失去的感觉还是接踵而至,母亲的死亡,哥哥的疏远,哑女的遇害,他一样都不喜欢,但一样都逃不掉。因为他无论怎样挣扎,还是身在那一滩阴冷发臭的烂泥中无法脱身。那是命运的烂泥,无情地缠绕在他身上,直到将他拖向死亡。

硕哥这个角色,代表的是生。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这个混乱社会中的苟且偷生。在所有的偷生技能中,他又最擅长一样——欺骗。欺骗前女友,欺骗表姐,欺骗周围所有人。他在夜店酒吧中为了讨好客人,使劲浑身解数,毫无下线地表演卖弄,恰恰就是他在现实生活中所作所为的真实写照。夜店里怎么讨好客人,现实中就怎么讨好他人,反正两者都有一种共同点,那就是可以养活他。不得不说,他的业务很好,所有被他欺骗的人竟然都能对他死心塌地,老鼠一直奉他为偶像大哥,表姐对他大打出手,正是爱极生恨的表现,而前女友更是对他爱得刻骨铭心,不惜大费周折,只为重新将他掌控。他一直戴着面具在生活,而唯一见过他面具下真实面目的,就是哥哥这个角色了,这恐怕也正是他为何会顺从哥哥,并与之发生关系的原因。他为了生活所做的一切,最终都变为噩梦与仇恨向他袭来,但他却仍旧承受一切,周而复始地,重复着欺骗与偷生。

而他在剧中所代表的动物,在他与哥哥阳台跳舞的那一段已经揭示地很清楚了。这一段,硕哥和哥哥在阳台暧昧跳舞的同时,家中桌上的一只蛆和蚂蚁居然也在“翩翩起舞”。这里的蒙太奇很精彩,不仅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与讽刺,令人忍俊不禁,同时也交代了两个人物各自的形象与代表的动物。显然,硕哥属于那只肥胖的蛆。蛆是一种寄生虫,这正符合了硕哥欺骗成性,寄生他人的特点。而在电影里的台词中也出现过,“我姐说他就是一只寄生虫”这类台词,更加指明了硕哥的动物形象。

与复杂、丰满、鲜活的老鼠与硕哥比起来,哥哥这个形象则显得单薄许多,不过这也正是影片所想展现的哥哥的形象。哥哥代表着梦这种状态,他就是一个单纯地,沉浸在自己是基佬的事实中无法自拔的人,他的这种过度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造就了自己悲剧的命运,更多的是是给他人带去了无尽的伤害。他原本读书很灵,成绩很好,考上台大,前往美国,这都是多么美好的字眼,然而这些都只是一场虚无缥缈的梦,是他自己所做的较浅的一层梦。而更深一层的梦,才是毁掉他自己,毁掉其家人的罪魁祸首。那就是,他渴望拥有一个深爱着自己的男人。社会对于同性恋的偏见造成了他对自己这个梦的偏激与疯狂,他怒吼母亲,控诉着母亲的唠叨与聒噪,他离开家人,去美国寻找自己爱情的果实。在美国一败涂地,回到家乡后他仍未放弃,又把眼光瞄准硕哥,千方百计地接近讨好。他太自我了,以至于母亲的死去,弟弟的冷漠,都没有让他觉醒过来。他深层的梦,毁掉了他浅层的梦,毁掉了他自己,更毁掉了他身边所有对他存有感情的人。

还是那幕跳舞的戏,哥哥所代表的自然是蚂蚁了。为什么是蚂蚁?我不知道,似乎我并没有能在哥哥和蚂蚁中找出一个类似硕哥与蛆,老鼠与老鼠的暗示关系。但是从老鼠的表现中,我更加肯定了哥哥代表蚂蚁这个观点。因为老鼠喜欢养蚂蚁,他的手掌中,常常有一只爬来爬去的蚂蚁。这正是老鼠对于哥哥还留有感情的证据,尽管表面势不两立,针锋相对,但老鼠在心底,依然还在等待哥哥从梦中醒过来的那一天。可惜那一天却没有来临,他养着蚂蚁,蚂蚁却去找大蛆跳舞,他等着哥哥,哥哥却把他心目中最好的大哥给睡了。这也是为什么老鼠发现哥哥与硕哥的事情后,有一幕在阳台放生蚂蚁的情节,他对哥哥,彻底死心了。

最后一个说母亲,不是因为她在剧中的戏份最少,相反,她出场虽少,却次次相当关键。她所代表的状态是醉,这在影片中早已显露。丈夫的背叛与生活的煎熬,使她养成了沉迷酒精、喋喋不休的习惯。两个儿子都曾吐槽过她的酗酒与唠叨,但她依旧我行我素,就连最后死去,都是因为要取一瓶绍兴酒的缘故。可是,包含在这充满酒气的唠叨中的,却是最为纯粹的,伟大的母爱。对哥哥,她是唯一一个对他同性恋身份不抱有偏见的人,母亲的身份,让她拥有了超越常人的包容心。她喋喋不休的唠叨,不是对儿子同性恋身份的控诉,而是在担心他会不会受人欺负,在这个社会上难以生存,可那身处自己美梦的儿子,却从未理解(最后那段喝酒流泪的戏真是把母亲演到极致了)。对老鼠,她变本加厉地唠叨,只因不想像失去大儿子一样再失去他。好在老鼠虽厌烦母亲的唠叨,但同时也培养起了对于母亲的爱与关照。应该说,她是这样一个人物,不在剧中,剧中却都是她的故事。正是因为她的死亡,才有了后来所发生的一切。

而她代表的动物,我认为是吴郭鱼。这个联系,我一直没找到,直到影片最后才确定。我发现,似乎老鼠每爱一个人,再失去他之后,便会以养一种动物来代替,正如蚂蚁之于哥哥,吴郭鱼代表的是妈妈。从影片中可看出,妈妈死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无人问津。因为那段时间,老鼠和硕哥去高雄游玩,而哥哥早已远去美国。这也是为什么,老鼠再次见到的妈妈,是一具爬满蛆虫的尸体。他似乎一直没有接受妈妈已死的事实,他养着蚂蚁,等着哥哥从梦中醒来,同样地,他养着吴郭鱼,不管那鱼多么腥臭恶心也照养不误,因为他在等,等着妈妈回来看他。妈妈死时穿着蓝色的衣服与拖鞋,而老鼠看到哑女穿蓝色时也一再夸奖,“你穿蓝色真的很好看”,他一直没忘了妈妈呢。直到影片最后,他结束自己的生命时,才接受了这个事实,在那个湖边,放生了吴郭鱼,与母亲永远在一起了。那时我才惊觉,这实际上是一个表现母爱的片子,撇开老鼠和哥哥,即便是那混世魔王硕哥,也在最脆弱的时候喊出了一句:“我想妈妈”。母爱,才是始终贯穿影片的线索。

沉醉的鱼,偷生的蛆,幻梦的蚁,死亡的鼠。

这便是四个人物各自的命运与归宿。

除了沉重地叹息外还剩什么呢?

只好将进酒,杯莫停。

 3 ) 想像蚂蚁一样活着都这么难

《醉.生梦死》这题目,醉是和其他三者分开的。不停地喝酒,让自己始终处在兴奋而又迷离的状态,是男孩老鼠的日常状态。他掌握不了后三者,生,死,梦,影片中的人一个都不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醉。这个习惯从老鼠(应该是从高雄回来),看到母亲以扭曲的姿态倒在地上,身体腐烂,地上全是白花花的,密密麻麻的蛆的那一刻开始的。呕吐过后,老鼠拎起了母亲怀里的绍兴酒(她正是因为想取这瓶酒摔了下来),走出门外。接下来,正如他的哥哥所说,这个原本成绩很好,写书法,弹琴的男孩性情大变。他偷东西,混黑帮,用一把从不离身的小刀划伤了一个男人的生殖器,还捅了一个人的脖子。片中多处强调他令人担忧的酗酒状况,酒,香烟和大麻让他行为越发迷乱,有时也很可爱。他将蚂蚁视为自己的兄弟,把它们养在家里,对它们说“外面的世界很危险”;对待喜欢的哑女态度如出一辙,兴许他喜欢她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因为她是个不受待见的弱者。他愿意把自己微薄的薪水尽数奉上,或是一次性拿来一大捧剥了皮的香蕉摊在她面前。老鼠不太会爱人,他只知道尽己所能的奉献。所以在他一边把吸管插在一排益力多上,紧张地念叨“一人喝一半,这样就不会散,我会在中间等你哦!”的时候,眼神简直让人心碎。

事实上,老鼠的一味奉献从母亲在世的时候就开始了。从谈话中看出母亲更偏爱哥哥,在哥哥出国后,安抚和照顾母亲变成了老鼠的工作。开场不久,就出现了老鼠的背影在前景,占据了银幕的大半部分,压抑感极强。

看过开头和结尾,就知道“母亲”这一消失了的角色对片中的三个主角,老鼠,哥哥和硕哥实际上影响深远,让他们变成了需要竭尽全力掩藏自己心中的冰山的人。老鼠,如上所说,大大咧咧穿行街头小巷,嗜酒如命出手狠厉,在某种程度上是逃避母亲带来的噩梦的手段。哥哥,如果以昆虫做比,他很像一只蝴蝶。出场的第一个镜头就是裸身做俯卧撑。平日里,他吹口琴,在电影公司上班,收藏同性电影海报,身材超棒,把自行车扛在头顶再轻快地飞驰而去的身影引人注目。相比于另外两个颓废的男生,哥哥简直像是无所不能,生活态度超积极。然而,直到后面,才会意识到他的痛苦——不被自己的母亲承认,最终因为无力承受,抛弃了母亲,回来之后发现母亲惨死,弟弟形同陌路。而他在美国为伴侣自杀很可能是他多年来情绪积压的爆发。

而自称是蜘蛛的硕哥,我怀疑他是个无法接受自己同性恋倾向的双性恋。他最好的朋友都是gay,与他十分亲密,他对老鼠的哥哥也一见钟情,只是反复压制,一直处于暧昧状态(夜路上中途相遇那场戏实在太心动了!)。与此同时,他周旋于女人之间——编造出母亲在美国需要治病的谎言欺骗女友,做陪酒男从富有的女人那里获取金钱。他因自己能“锁住女人的心”而自豪,这让人不免怀疑:他究竟对女人的态度是什么?

与同样以昆虫为隐喻的《美国甜心》相似,《醉.生梦死》更关注的是处于社会暗角里那些骗子,妈妈桑,小偷,混混,出卖肉体者无处安放的内心,以及他们在外人看来十分扭曲,极端的思维及行为模式是如何形成的。

对我来说,这也是一个如果人不知道怎么处理与母亲的关系,就会长久地被此困扰甚至走向自我毁灭的故事。刚好跟最近的心理咨询主题一模一样,看完之后,沿着河边走回来,无比恍惚。

有一次我跟母亲聊到抑郁症,她说,是因为现在的经济条件比较好了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人诊断出抑郁,这是种富贵病吧。

真想用这部电影告诉她,屁咧。

 4 ) 零散的底层生活万花筒

    张作骥的台片,关注的人自然会关注,不会关注的,即便金马之后,依旧也不比老炮之类引人注目。台北电影节之后,醉生梦死拍马跑出。半年之后看到成片,值得称赞的是情绪的表达,以及演员部分moment的表演,其余则过分零散。

    导演更倾向于情绪的表达和浇灌,想必也是向王家卫偷师不少。符号化的表达贯穿全片,包括直接偷师的二人共舞。不得不说经典依旧,这般偷师的确在情绪表达上一击即中。而反观不断出现的蚂蚁镜头,则显得过分刻意。最佳的是配乐,金马得奖实至名归。老鼠与女孩喝饮料直至接吻的一场戏,镜头及配乐都非常令人印象深刻,也几乎是这部片里唯一的明亮与温暖。取景也够用心,这并不像很多观众刻板印象中文艺片中的台湾,但确确实实存在着。人流纷涌的菜市场,嘈杂的酒吧,抑或是房间外现代化跑满车辆的高架桥,世界很忙碌,当中的人又多渺小,被时代遗留在自己的情感纠缠中。

    据导演解读,影片要表达的是一种“诗意的生活态度和沉重的母爱”。吕雪凤的表演单看自然是抢镜的,但零散的三场戏与全片的串联则不够深刻。最后的收尾也实在有些八点档,这是郭敬明在《悲伤逆流成河》类作品中才会用的桥段。但反过来想想,本身电影也并不在于叙事,在情感表达上已然尚可。虽然电影中男主角代表着“死”,但观影时自己总觉得他才是“梦”。他过的生活最似梦似幻,最脱线最不真实,李鸿其作为新人也演出了飘飘然的梦幻感。
  
    虽说不在于叙事,但过分跳跃和零散的故事也干扰了情绪的表达,同志情,母子情,抑或萌动的底层普通爱恋,太多太杂,终归是没敲到点上。如果只当作底层生活面面观,倒是一个不错的世间百态万花筒。

 5 ) 醉和生梦死

这部电影的名字很直接的代表了电影的核心意图,影片当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段经历和故事,人物是相对独立的存在,导演将其中很多的隐喻作为表现力安排到人物身上:弟弟手臂上的纹身图案是死神,他的兴趣爱好在于死老鼠、臭鱼。给人阴沉的压抑感,死亡的气息异常浓郁,而郑仁硕刚好与他相反,他满脑子都是如何活下去,或者是说他为了使自己能够活下去而四处寻找办法,出入夜店、结婚、为情人割肾,向生而生。这是非常现实的一个点,我相信它的真实,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本身是无奈之举,或许我们正在经历着,或许是我们身边的人正在经历的,只是电影将它很悲情的一面展现出来,却囊括了世界上千千万万的人,正印证了那几句话:“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哥哥是个光鲜亮丽的人,留过学也有自己的追求,却在夜晚和同性趣的男人们耳鬓厮磨,狂热地跳舞,沉浸在自己的迷幻当中如痴如醉,无法自拔。他还有一个年轻的关于拍电影的梦想。还有一个让我印象十分深刻的人,影片当中的妈妈,他的人生如戏一般,与丈夫相识相爱,结婚生子,却又惨遭背叛和抛弃,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谋生,为赚钱做妈妈桑,为养家糊口她什么都可以奉献,一生苦楚离不开倾泄,可没有人听,只能借酒买醉,浇尽自己的辛酸,这个母亲像极了我们所有人的母亲,喜欢用碎碎念来表达对孩子的担心牵挂,又有无法阻挡孩子的疏离,她不明白为什么,只能通过酒精来麻痹自己,她的眼泪叫同为人子女的我很难过,她是家庭灰暗部分的写照,结尾处她站在河边,用饱含着爱与平和的目光望着儿子,缓缓拉起他的手,付托了深沉的慈爱。“生与死,本身就是一个轮回。”这是导演在《将进酒》中得到的灵感。三个演员,三个孩子,在母爱的笼罩下,也许茁壮生长,也许跌倒受伤,母亲是醉,我们在其中生、梦、死,生死是一个轮回的事,但却是需要醉和梦来对现实进行补偿。

 6 ) 盛世蝼蚁

又是一个平静的下雨天
我又想起了我思念的人
真希望她们都能像蚂蚁一样
一直围在我的身边
不会离开我

《醉·生梦死》的导演张作冀说,这部电影他想描写的是一种诗意的生活态度,但无论是从镜头切换、画面色彩、还是演员表演,我们看到的都不是诗意的栖息,而是乱世中踽踽独行的蝼蚁,是一场压抑的黑。

《醉·生梦死》将镜头对准了台湾小角落的四位主角:

母亲从十二岁学戏,丈夫婚内出轨并组建新的家庭,为了养两个儿子,母亲只要低身改行做了妈妈桑。每日以酒浇愁;

大儿子上和学习优异,美国留学,却因为性取向自杀未遂,回到台湾工作,白天在电影公司上班,晚上在gay吧助演脱衣舞,做着回到美国的白日梦;

二儿子老鼠之前努力上进,音乐书法样样出彩,在哥哥出国之后性情大变,偷窃、砍人,混迹大街小巷,以刀为剑,快意恩仇,却对一名哑巴妓女呵护有心;

租客硕哥作为夜店头牌,夜夜笙歌应酬满满,说把钱攒起来寄给美国的母亲,却隐瞒了母亲早已去世的消息,已婚、有一女,却抛弃两人,把钱和一个肾都给了情人。

一位母亲,两个儿子,一个租客。同一屋檐下,内心却各怀心事,正应了醉(母亲)、生(硕哥)、梦(大儿子上和)、死(二儿子老鼠)这四种情绪。导演说,这部电影是在讲母爱,在母爱之下,会让你更茁壮,也会让你更受伤。

《醉·生梦死》的英文名是《Thanatos,Drunk》,对于这个名字,制作人解释为:Thanatos是希腊神话的死神,以这个为片名是想表达,死神喝醉了。中文片名里醉生梦死的概念是来自李白的《将进酒》,背景音乐里演唱的就是李白的《将进酒》。

所谓的醉生梦死,都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酗酒抽烟、糜烂堕落都是因为生活失去了精神支柱。导演说想要表达的是母爱,这也正是《醉·生梦死》中那一独特的“·”,前者是母爱,后者是衍生。

导演不是叙事的高手,却是电影氛围的营造师。潮湿粘稠的台湾天气,杂乱逆光的果蔬市场,奢靡淫乱的牛郎夜店,错落老旧的客家生活。有人说,张作冀是继侯孝贤、杨德昌之后最会表现台湾本土生活的导演,这话确实值得让人好好品味。

张作冀确实是表现生活的高手,甚至,当老鼠在城市的山头行走、攀爬又进入楼里的卧室时,我有一种恍惚感,这不就是大陆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马小军吗?两者手法一致,同样是用游离余生活之外的眼光看世界。

但导演太爱隐喻了,且手法并不高明。

老鼠、蛆、吴郭鱼、蚂蚁,正是四位主角的动物性表达。蚂蚁是哥哥上和,一直想要逃离出玻璃瓶去看外面不安又躁动的世界;蛆是硕哥,寄生、最后会变成苍蝇,到处去寻找寄生对象;弟弟老鼠就是老鼠,陷入泥泞的沼泽,坐立不安又爬不出身;母亲应该就是吴郭鱼了……

无论故事多么复杂,性取向多么朦胧,双结尾多么蹊跷,这部片子总结起来就一句话:世事艰难,人如蝼蚁。

印象最深的是最后的结尾部分,硕哥说要回去充电,转身传过人流不息的菜市场,走入忽明忽暗的小街细巷,巷子真窄,仿佛阳光永远也照不进来,但我们深知且明了的是:正是因为这阴暗和潮湿,墙底的蝼蚁才得以存活。

 短评

看完电影已是凌晨两点,喜欢电影错乱的叙事方法和比娄烨还要晃的镜头。戏曲,蚂蚁,蛆虫,镰刀,鱼,妓女手中的伸缩球,巷子深处的门…电影的各种隐喻和符号出现让人想起金基德,演员的青涩演技也恰到好处,是部好片。

6分钟前
  • 白牙尖
  • 推荐

悲苦或者迷茫的生命,借酒麻痹,借酒欢愉。阴魂不散的蚂蚁,满地爬行的蛆,亦如这些纠结于红尘喜怒哀乐的个体们,漫无目的,生无意义,恐怕连死也没人在意。这部电影确实有很多内容可以关联到《将进酒》的字句。很喜欢影片的情绪和摄影。不过倒不觉得李鸿其表现有啥突出的,郑人硕可以盖过他。7分。

7分钟前
  • 心生
  • 还行

醉生梦死是四个角色的四种状态,群戏的方法拍几个人物,情节上在做减法在用力的藏,为了这个藏剪辑上还采用了非线性叙事,但是碍于演技的水准达不到,只有死的那个角色成功了,加上那些蛆,绝望的更加生猛,相比之下其他人重市井气的演法反而把故事本身那份狗血放大了,好在角色本身的戏够足。★★★

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調性回到張作驥早期幾部。跳躍的敘事時空,魔幻寫實。醉生夢死是賴以苟活的生存態度。有濃烈情感但也沒有真正出路。老鼠螞蟻吳郭魚蛆這些象徵,暗喻著邊緣人主角們。部分拍得太刻意。但有些又極富神采,亮得可讓人暫時忘記太俗的地方。呂雪鳳僅頭尾出現,可是光彩奪目。李鴻其也是驚艷的新人

14分钟前
  • 裘笛
  • 推荐

这个电影我看过,怎么没有留脚印。只记得满地的蛆踩起来唧唧叫

18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我跟他一样,不喜欢失去的感觉” 王家卫风格化的镜头、独白和配乐,把琐碎迷惘的故事串出一点浪漫,有几个瞬间甚至感觉在看《春光乍泄》,就连阳台和室内的两段舞蹈都如出一辙。暗黑的小巷、迷乱的酒吧、朦胧的街头、暧昧的都市…“一人喝一半,感情才不会散。” 群戏出彩,硕哥更应颁获最佳男演员。

19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特别之处在于加入了同性恋的情节 学习优秀被母亲宠爱的哥哥勾引了弟弟最尊敬的朋友 在他们两人赤裸结合的同时 各自又都背负着一段沉重的过往 张作骥将这段同志情摁入一个破裂的家庭 在本就岌岌可危的人物命运中下了一剂猛药 让前半段看似沉闷的剧情,在后半段迅速变得激烈震荡 痛到了极致 也爱到了极致

21分钟前
  • 李小庫
  • 还行

蚁猪蝇鼠蛛鱼蛆,斗宰飞死待跃食。群戏牛逼哄哄、表演敬业至极。

23分钟前
  • 科林
  • 还行

这是一个gay颜祸水的故事,大概是家里出了一个gay,把妈妈气死了,让弟弟迷茫了,最后还把房客掰弯了………………

25分钟前
  • eros
  • 还行

十一年后,又在半夜看了一部张作骥的黑暗系作品。蚼蚁尚且偷生,他又选择了大战蛆虫。毫无来由的自我毁灭,随叫随到的痛苦抽搐。导演爱酒又恨酒,把台北拍得不见阳光。动物、兄弟、黑帮、潮湿的雨、菜市场、一个不说话的角色、死亡的主观镜头……大多是过往的元素,洒了狗血,还有gay素材。

27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破碎的绝望感!李鸿其表演很出色,像是年轻时的小康。电影人物的情绪大多数时候都很疏离,却没有形成自己的美学,少了让人投入的沉浸感。

29分钟前
  • Mr沛过日子
  • 还行

气氛渲染很烈,演员整体都很好,尤其老鼠羼杂神经质跟自毁跟纯真的状态挺可爱的,用蛆和蚂蚁做隐喻是种挺古朴的艺术电影范儿。墙上的海报诸如猜火车春光乍泄什么的未免直露了些不符人物身份,当然也有可能是导演有点恶毒的自我揭露。哥哥电影公司的海报倒是应景,那些片子我全看过

34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烂命一条如蝼蚁。拍的是人生痛感,好痛。又文艺又CULT,好爱。吕雪凤结尾的哭戏太富有煽动性。将进酒萦绕心头,久久不散。

35分钟前
  • 迦南Canaan
  • 推荐

社会底层拿刀捅人都不用进局子的吗?

40分钟前
  • 詹尼金
  • 还行

基情那部分一看就是恐同患者拍的

42分钟前
  • LOOK
  • 还行

「我觉得硕哥就像一个英俊的猪头,优雅地躲在敢爱敢恨的表姐怀里,呻吟着,呻吟着……」

43分钟前
  • 摇 滚 泡 沫
  • 推荐

四个角色的结局一醉一生一梦一死,至于怎样对号入座,观者各有各的看法吧。

48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配乐大赞!这个电影如果范植伟来演,哥哥弟弟或者硕哥,任何一个角色,能冲五星。

51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江水汤汤长街苍苍,浮世的寒凉勾兑进绍兴酒,在咿咿呀呀的唱词里倾倒了大梦一场。母亲推开纱门扶着墙,在风里亦步亦趋薄如纸片;硕哥被压抑得颓然如丧犬,在一次次注目里体会无法被消解的感情;老鼠烧着了酒精拼出了最炽烈的一颗心,为了一个吻拼尽了薄命。放了鱼倒了酒,母子终于握手言和,醉生梦死。

56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张作骥并没有很刻意,但却拍出了今年最生猛的同志电影。那种把草根生活和曲折情感撕给你看的决心,少一点勇气都做不到。蛆和蚂蚁的跳舞,边缘人群的醉生梦死,把最脏乱的台北写成了诗。(前半部分尤佳)

5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