嗝嗝老师(国语版)

正片

主演:拉妮·玛克赫吉,内拉吉·卡比,萨钦,苏普丽雅·皮尔加卡尔,罗希特·萨拉夫,维克拉姆·戈克哈尔,雷伊·舒克拉,阿西夫·巴斯拉,加纳特·拉玛妮,侯赛因·达拉尔,伊万·罗德里格斯,坤纳·斯内德,哈许‧梅尔,什库马尔·苏布拉马尼亚姆

类型:电影地区:印度语言:印地语 / 英语年份:2018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嗝嗝老师(国语版) 剧照 NO.1嗝嗝老师(国语版) 剧照 NO.2嗝嗝老师(国语版) 剧照 NO.3嗝嗝老师(国语版) 剧照 NO.4嗝嗝老师(国语版) 剧照 NO.5嗝嗝老师(国语版) 剧照 NO.6嗝嗝老师(国语版) 剧照 NO.13嗝嗝老师(国语版) 剧照 NO.14嗝嗝老师(国语版) 剧照 NO.15嗝嗝老师(国语版) 剧照 NO.16嗝嗝老师(国语版) 剧照 NO.17嗝嗝老师(国语版) 剧照 NO.18嗝嗝老师(国语版) 剧照 NO.19嗝嗝老师(国语版)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我们都是“冷漠症候群”患者

工作日的中午,影院里只有我和两位神情严肃的中年女性,观影体验良好。

《嗝嗝老师》的内核仍然是我们常见的一名与众不同的老师遇到了一群与众不同的问题生,并最后在感化了他们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故事。

老套但有效。

作为一部印度电影,少见的没有一言不合就跳舞,使得电影的叙事和观众情感的代入显得非常流畅。

《贫民窟百万富翁》跳舞桥段

到了观影的后半段。仅有三人的影厅里也渐渐传来了微弱的抽泣声。


没错是我。作为唯一一名男性竟看的虎目含泪,使得本来就安静的影厅里气氛一度有些尴尬。

其实在观影前我并没有对该影片有太大的期待。毕竟同类型的影视剧作品内地的观众或多或少都已经看过了。早些年有名声在外的《GTO》和《放牛班的春天》,近些年也有些小而美的励志电影如《垫底辣妹》。经常看日剧的观众可能会看过更多。如果把一部换汤不换药的作品放到今天来看会显得有些过时和乏味。想要在同样的内核上拍出好看的作品,就必须要在影片的立意和代表人物的选取上有所出彩。

《嗝嗝老师》做到了,电影中老师的角色选取的是一个“妥瑞氏症患者”,相信很多观众跟我一样通过这部电影才第一次了解这个病症。学生则是来自贫民窟的孩子。双方都是社会上的边缘人物,弱势群体。这样人物的选取可以看的出这部电影的野心很大。想要表达的东西很多,虽然内核依然是成长的过程,但电影更多想传递的却是印度贫富差距的现状以及人们对弱势群体的不理解所体现出的愚昧。

01

先谈谈缺点。虽然影片的野心很大但在呈现程度上却显得有些剥离。因为前面说过影片的内核仍然是一个学生老师共同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揉入这么多比较大的话题显然是一部电影很难做到的。

在表达贫富差距的问题上。影片特意安排了一个F班,作为一群来自贫民窟的孩子他们是独立在整个学校之外的,受到的是老师和学生共同的抵触和排挤。他们的自卑转化成了他们的叛逆从而成为了一群桀骜不驯一直做恶作剧赶走老师的问题生。

《嗝嗝老师》剧照

他们的不自信和自卑源于别人的白眼和嘲笑。他们急于证明自己,但所有的表现只体现在无关痛痒的恶作剧和与优等生的各种对抗上。而作为对立面的A班,优等生表现出来的是高傲和鄙视,以将F班赶出学校为己任。

这样的表现作为一部电影来说没问题但却显得有些流于表面。真正了解贫困生的人会知道他们的自卑往往不会来源于别人的恶意。相反的至少在学生阶段,我们最多传递的是对贫困学生的关爱和同情,我们被教育的是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虽然事实不是如此,但所有人都会努力在行动上给予贫困生帮助和关爱。

没有人也没有老师会对贫困学生表示敌视或嘲讽,更不会将他们孤立起来。因为我们都知道那样是不光彩的。

贫困生的自卑来源于他们接触社会的那一刹那。他们走进正常学校的那一刹那。他们在环境和教育资源极度匮乏的地方野蛮生长。他们的谈吐和经历无一不在告诉他们,那些获取着良好教育资源的学生和他们之间的差距有多么的巨大。自卑来源于他们身上的每一个细胞,却往往不会来源于类似电影中A班师生那样刻意表露出来的恶意。

在贫困地区的学生还在为了高考改变命运死命读书的时候。受着优良教育的孩子可能早早的已经为出国深造做起了打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许多孩子可能小小年纪就已经跟着上层社会的父母参加各种饭局,学习着在这个社会上主流成功人士的谈吐和认识。在别人还在学着ABC的时候就已经半只脚踏入了社会。

可想而知当一个终日只能与修轮胎为伍的贫困学生遇到这么一个光彩夺目自信而又优秀的同龄人时,自卑还不用别人敌视就已经深深根植在他们幼小的心里。

贫富差距的恶性循环更多来源于巨大教育资源和环境的不对等,而不完全是小小学校中人们的恶意,在这点上来说电影的描写有些浅了。

02

再来看看关于问题生成长的表现。

与大多数电影一样问题生的主要表现体现在调皮捣蛋和恶作剧上。这是他们对这个社会小小抗争的表现。

但相信我,一个如电影里所说贫困如洗的学生在面对现实的种种不公时,要么会选择发力读书改变命运(如进入衡水中学这样风格的学校),要么早早的接受现实进入社会打工了。留在学校的问题生并不是个个都等着拯救通过小小的恶作剧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他们很多只是单纯的读不进去书了。没有复杂的道理背后也没有更多深层次的原因,只是他们在各个你们看不到的角落选择了放弃。

通过一场感动人心的教师独白而悔过重新作人,并在刚学完牛顿力学和抛物线的情况下,就能熟练掌握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和普朗克黑体辐射公式这一转变,让这段老套的成长剧情显得更加老套和出戏。

影片中片尾作为反派角色出现的A班老师的五分钟自白却是整部电影在教育方面最出彩的表现,甚至盖过了奈娜作为老师的光环,一个立体的老师形象立了起来。他不再是一个只知道仇视的坏老师形象,而是和大多数老师一样认真而严肃同时又真正的爱着自己的学生。

瓦迪亚先生

问题生不是电影中令人耳目一新的教学方式和泪与哭喊的自白所能改变的。整个过程肯定是艰辛且漫长的。“卓越永远来源于艰苦而不是有趣”作为A班老师的这句话也许才是对于改变问题生这一问题最好的注解。在这点上来说电影的描写也显得有些浅了。

03

诚然剥离的看,仅仅作为一部以教育问题生,老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电影来看这部拍的只能算是及格水准,平淡之作。

但作为一部看的我虎目含泪的电影,必然是瑕不掩瑜的。

电影对“妥瑞氏症患者”这一弱势群体的描写在其他内容的衬托下显得尤为细腻和出彩。电影的前十五分钟镜头毫无保留的展现了主角奈娜的种种症状,得益于逼真的表演,相信很多观众开始会和我一样在奈娜反复的抽搐和发出“戛戛”声时会有不适感甚至一丝尴尬。我甚至开始希望接下来奈娜会治好这个病停止这个动作。

同时群演也尤为出彩。他们所表演出来的周围人们的目光是那么的真实而又刺骨。成人已经不像小孩了,早已学会了包容和接受,对于奈娜的病所有人都表示出了理解和宽容。但唯一不会改变的是他人眼神中本能的梳理和不解、是父亲为了不让奈娜难堪同时也不让自己难堪而替她点单这一行为。在观影期间我一直再问我自己,隔着屏幕都感到了不适的我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这样的患者能表现出真正的善意么。

答案是不能。

电影让我想起了我大学时一个小小的插曲,感恩于这部电影我终于知道了这个病症的名字。

一天我与往常一样在没人的教室里自习,过了会进来了一批学生是来上课的,这很常见,自习的教室接下来有课。平常我会选择离开换间教室但那次我想留下听听别人在上些什么课。

学生鱼贯而入坐好,我坐在最后一排做自己的事情,最后进来的一个女生坐在了我的前面,周围的学生纷纷远离坐到了远处的位置,只留她坐在那儿,周围除了我们就只有一圈空出的座位。似乎别的同学并没有感觉什么不妥和异样,自顾自的谈笑。

那姑娘在打开书包掏书时显得有些费力,她的脖子总是时不时的往旁边转动,嘴里同样也发出“戛戛“的声音,没有电影里这么强烈但坐在后面的我却听的很清楚。

这样的抽搐一直没有停止,我看她费力的把书放好,脑袋仍在抽动。我记得我当时的第一反应竟是有些好笑。后来才觉得有些怪异,我像是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孩子一样把这事告诉了室友。分享完后我看着她孤单的坐在我前面时不时的抽动着身体发着怪声上完了整节课,没有人与她说过话,也没有人看过她一眼除了我之外。她像是一团大家不想触碰的空气独自缩在教室的一角。

当时的我和他们一样把视若无睹看作善意,把不作恶不嘲笑就看作善意,把理解但不靠近看作善意,却唯独忽视了冷漠这个最大的恶意。

这段经历本就只是一段转瞬即逝的小插曲,我没有印象深刻,像很多的人一样我习惯了遗忘与自己不相干的小事。但这第二天就抛在了脑后的记忆以及我当时的疏离和冷漠,却在这部电影开场的五分钟,像刀一样突然朝我刺来。

电影中女主小时候与可汗校长的一段对白尤为使人动容。

可汗校长

“前面听歌剧的时候大家有没有听到台下有怪声“

“有“

“我也有听到“

“我想请这个发出怪声的人到台上来讲讲你为什么要发出这个声音“

“你喜欢发出怪声么“

“不喜欢“

“那你干嘛要这样“

“因为我有妥瑞氏症“

“这是什么毛病我第一次听说“

“我大脑有问题 会不自觉的发出怪声“

“你可以控制么“

“不能 这是一种病“

“你希望我们怎么做 我指的是学校的每一个人“

“我只希望大家把我当作普通人“

“好我们会会想对待其他学生那样对待你 你回去吧“

平淡但足够有震撼力,他没有刻意将她保护起来相反的他让奈娜自己到台上诉说这个症状,就好像一个孩子说自己感冒和流鼻涕一样正常。言语中没有流露出强烈的同情也没有呼吁大家关怀她。此时的奈娜只是个普通的学生。而这正是她需要的:不被视若无睹和能够进入正常人的生活,这是最简单的道理却总是被我们忽略。

“妥瑞氏症“在电影中后段存在感已经较为淡化,更多的时候只是作为奈娜情绪的一种表现。也许这也是影片希望我们看到的,从刚开始的不适到学会接受它,这个症状并不特殊它只是在人身上突然出现的一个小小的嗝,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嗝嗝老师》剧照

尽管有缺陷、尽管很多想要表达的问题依然留在表面。我都要感谢这部电影让我知道了多年前那个姑娘身上的病症,也让我摆脱了愚昧理解了它,就这一点也值得我给它一个好的评价。


我仍然记得那天她一直高高的仰着头,笔直的背影自信的让人心疼。和奈娜一样她需要克服多么大的困难培养出多么强烈的自信,才能和我们坐在同一个教室里,我不得而知。我只希望假如我能回到那天,我会拍拍她,告诉她我衷心希望她未来一切都好。

 2 ) 快乐教育

《嗝嗝老师》展现两个题材:抽动秽语综合症这种罕见病和贫民窟孩子的教育。

第一次了解这个抽动秽语综合症(Tourette Syndrome),翻译名叫做图雷特氏综合症。它是一种神经内科疾病,患者会不自主的发出清喉咙类似打嗝的声音或摇头晃脑。本片的女主即是一位图雷特氏综合症的患者。

作为一位理科学士和教育学硕士双学位的学霸,她的理想是当一名人民教师。在五年中被18所学校拒签,她仍然没有放弃希望,终于被自己的母校录取了。

然而她的录取只是校方的迫不得已,她担任班主任的9F班已在七个月中赶走了7个老师。按照排名,9F班是成绩最差的一个班,人数只有14人,全部是贫民窟的孩子,年少轻狂,叛逆。很像中国的留守儿童。

女主的教育方式很特别,她不拘泥于课本大纲,她认为一个问题的解法有多种,不必纠结于标准答案。她拿扔鸡蛋做抛物线的教学,用篮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演示。她会和学生一起折纸飞机,一起吃棒冰。这让我想起我们高中的语文老师,她会给我们在语文课上放好莱坞的经典电影。

多次调皮捣蛋也没有逼疯女主,反而女主感化了平民窟的孩子,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有天份。她信任这些孩子,愿意为孩子们承担责任,她相信没有坏的学生,只有坏的老师。

得了图雷特氏综合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面对因这个病受到的嘲笑和侮辱。

女主的教育方式不仅仅针对贫民窟孩子,女主最后成为了这个学校的校长,想必她的快乐教育理念已经深入到学校整个教学过程。

本片改编自2008年的美国电影《叫我第一名》,跟印度国情进行了很好的结合。

 3 ) 这是一部老师和家长都不该错过的电影!

周末看了《嗝嗝老师》,看完后,嗓子眼直疼,全剧戳人的泪点太多(当然我本来也是一个泪点低的人),其中最触动我的是电影传递出的价值观和教育观。

嗝嗝老师是一位德拉图雷特综合症患者,她的身体总是不由自主地抽动,还会时不时发出怪叫声。小时候,老师们认为她在扰乱课堂秩序,常常责骂她,当得知这是一种病症后,又建议她退学,她辗转过多个学校,甚至连她的亲爹都认为,自己闺女该去残障学校。

直到她遇到了一位接纳她的校长,校长让全校师生把她当成正常的小孩看待,而不是一个发出刺耳叫声的怪小孩。校长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让她决定做一名老师。

可想而知,没有学校想要一位会发出怪叫声的老师,尽管她是有双学历的高材生。最后,还是她曾经的母校再一次接纳了她,不过,这仅仅是因为一个由学渣们组成的班级根本没有老师愿意教。

他们在嗝嗝老师来上课的第一天就打赌,这位老师挨不过一天。嗝嗝老师解释了自己的病情后,他们还编了一首RAP,说嗝嗝老师就像老鼠一样,会发出吱吱吱的叫声。他们给椅子做了手脚,让嗝嗝老师一坐,就摔到了地上;他们给粉笔里加了料,让嗝嗝老师一写字,就像打火机点了火一样;他们还利用化学实验搞了个小爆破,把教室的玻璃炸碎了。

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没人想来当这个班的老师了吧?

校长决定解散这个班,让坏小孩们滚蛋回家,一直被捉弄的嗝嗝老师却说,炸坏玻璃是她上化学课时发生的意外,不是学生们的错。

另一位给学霸班上课的男老师对嗝嗝老师说,他们就是烂泥扶不上墙,无论你怎么替他们背锅,他们都不会有任何改变,他们是不可雕的朽木,他们的成绩永远不会及格。

嗝嗝老师说,从他们的恶作剧里能看到他们的计划和智慧。

她认为,没有差学生,只有差老师。

是的,在好老师眼中没有差学生,有的只是自己做得不够好。她寻找能够打开这些“坏小孩”心锁的钥匙, 不断挖掘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还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教学。

学霸班男老师对这种教学方式不屑一顾,他认为卓越是刻苦换来的,而不是乐趣。男老师错了吗?没有错,我们都坚信那些卓越的优秀的人一定是最努力的。

可这一套理论并不适合每一个孩子,尤其是那些被称为“朽木”的学生。他们已经放弃自己太久,你跟他们说卓越和努力,只能换来无动于衷。但嗝嗝老师的这套教学方法却能成功地激发“朽木”们学习知识的热情,一个人只有被激发了学习的热情,才能努力,不是吗?

电影的结果不用我说,你们也一定猜到了:“朽木”们在嗝嗝老师的教诲和自己的努力之下终于考试及格,他们向充满偏见的人们证明:朽木也可以雕,因为他们只是被误以为的朽木,而不是真正的朽木。

就像嗝嗝老师说的那样,没有差学生,只有差老师。电影里的“差学生”之所表现得那么差,是因为他们来自贫民窟,在学校里被当成下等人,在他们彻底放弃自己前,老师们已经放弃了他们。

好老师和差老师的区别在于:好老师不会放弃他的学生,只会激励他们,给他们自信,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毕竟人都需要被鼓励,被激励,更何况小孩,责骂他们,并不能让他们变得更好,反而会让他们越来越皮。皮,是他们的保护色,因为不想成为老师或者父母口中那个一无是处的人,他们才会把责骂当作耳边风。

而差老师就像学霸班男老师一样,面对这些调皮捣蛋屡教不改的学生时,选择了羞辱他们,惩罚他们,直至放弃他们。不过,电影中最打动我的一幕却是学霸班男老师的开悟。

他发现:原来让他骄傲的学霸在背后捣鬼,陷害学渣班的同学,还高兴地对他说,老师 ,咱们终于把那些学渣赶出了学校!

他一直以为自己是优秀老师,可以教出成绩优异的学生,可这一刻,他知道自己错了,他的偏见不但让“差生”的自尊心碎了一地,还让好学生变成了陷害其它同学的坏小孩。

我们常说教书育人。一个好老师所做的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也要向学生们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这样的好老师越多,差学生才会越少。

P.S: 电影里的音乐太好听了,比较惊喜的是印度嘻哈。哈哈哈。

 4 ) 教育不是一桩优胜劣汰的工程

近年来引进片市场所掀起的“印度热”,似乎在这个秋天开始回归理性。

因《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起跑线》等高票房印度电影席卷市场所带来的“光环”,并没有在上个月上映的《苏丹》身上奏效——这部感动了阿米尔·汗的摔跤题材作品,在内地的票房却没有突破五千万。

显然,中国观众们对于印度电影的期待与要求,已不再是停留在几年前“嘲讽宝莱坞神剧”的阶段。我们已经将这个标准设立得越来越高,每上映一部新的印度电影,都会将其与上面那几部电影作出对比。

最新上映的这部《嗝嗝老师》,也许就是这个背景下,能顶住检验的一个破冰之作。

这部电影翻拍自美国人布拉德·科恩的真实经历,但由于文化语境和人物性别的转换,产生了不一样的表达效果,故事的主线和重点也全然不同。所以,它更多地让我想到了这些电影的汇总——《死亡诗社》、《起跑线》以及《放牛班的春天》。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之下,它依旧拥有直击印度现实社会里“歧视”与“阶级疼痛”等阴暗面的表达。

电影聚焦了一位身患图雷特氏综合症(多发性抽动症,患者会时常打嗝)的女老师奈娜。开篇,就迅速点出了她异于常人之处和影片的几个主要冲突点。身揣教育学学士、理学硕士的她参加一场又一场面试,5年过去了,被18所学校拒绝无数次,光是被自己毕业的母校就拒绝了足足5次——原因,就在于这个时常抽动的病症。

这是一种无法被根治的疾病,患者在紧张时症状就会加重。童年的奈娜因此而受尽了嘲讽,成年后也被不断质疑是否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这些,都是她不断碰壁的前史。

终于,母校还是给她送来了橄榄枝,却不料这背后是更大的困境。因为她面对的,不是一群尖子生,也不是一群“普通班”的学生,而是因为土地征用,被并入圣蒂克这个“私立高端学校”的14位“贫民窟问题学生”。圣蒂克的学生和老师们几乎来自于中产或富裕阶层,时不时会对他们流露出歧视的倾向,而F班的这些学生也各有各的家庭问题和性格问题。

所有问题的交加,很快在F班的同学身上化为了叛逆,他们不但荒废学业,还经常恶搞奈娜老师,与A班的学生们发生冲突。如何因材施教,成了“嗝嗝老师”最苦心积虑的事。但大家面对她的善意并不太领情,还一再给她各种打击,她的病情也因此多次严重发作。

至此,影片的几个主题都被摆上了台面。

可以说,《嗝嗝老师》和许多其他国家涉及教育观念的电影们最大的不同点,还是在于它“印度电影”所特有的社会性探讨。

这类电影的最大共同点,就在于——

它们通常能通过各自百转千回的故事、鲜明的人物塑造和严格可控的高潮收尾,传达出对社会问题的探讨和令人感动的人际情感,面向尽可能广的全年龄段受众群,从而在商业价值、社会价值与观众共鸣上做到平衡。在我国的主流商业电影市场上,这类影片一直处于稀缺的状况。

《嗝嗝老师》同样在此处下了功夫,和今年上映的另一部印度电影《起跑线》相似的是,它在充满喜剧类型元素的前提下,让观众收获期待中的欢笑和感动,同时带出了大量社会性上的探讨,事关阶层与教育体制等。

在电影中,有一个如今我们在印度电影里看到,可能都已经会“见怪不怪”的镜头:

在贫民窟眺望时,会发现离这片破败之地最近的,就是高楼林立都市。

随着嗝嗝老师挨家挨户的家访,这部电影再一次地,为我们展现了印度这样典型的“格差社会”

什么叫“格差社会”?简单而言,就是随着贫富差距加大,社会阶层有了明显的分割,民众间形成了严密的阶层之分。在印度,1%的人拥有全国财富的50%以上,而50%以上的穷人阶层只拥有全国财富的4%。

随之,经济、教育、社会地位差距甚大,阶层区域固定不流动,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也是极难的事。很多印度底层人民的生活就处于“再拼命,也无法逾越贫富的鸿沟”的状况,日复一日,代复一代,形成循环。富人坐享丰厚的物质资源,贫民窟里的人却连日常用水都要抢。

但其实,很多被人视而不见的贫穷境遇,和所有人都息息相关。我们国家,何尝不面临着教育资源随阶层倾斜的问题?

F班的孩子们,在日常下课之余,就各自过着在破败的菜市场里卖菜、贫民窟聚众赌博小喽啰、货车司机的子女、修自行车店打工的日子。甚至于,有个同学见到老师,还会因自卑而装作不识。他们的父母,甚至迫于生计,没有一人能来参加家长会。

有个家长对老师说道:“整个世界都在贫民窟外面,而我们仅仅希望孩子能做到自己从未做到过的事情。”

这是底层朴素而真实的愿望,自己的孩子也许并不会出人头地,成长的路上也绝对不会一帆风顺,但还是要寄希望于他们。

在学校里,贫民窟的孩子们被安排到了F班,和他们发生冲突的同学不来自别的班,都是A班。

一方面,这是因为阶层不同、学习成绩差异的摩擦所致。生活对于不同的人而言,仿佛在一个现实中,便能开辟出另一种现实的平行宇宙。学校与社会生活给予了A班的“学霸”以看不起人、趾高气扬的资本,更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宽容与信任;而这一切,都是F班的孩子们所不曾拥有过的。

但另一方面,电影并没有刻意对F班的孩子们进行洗白,甚至直接指出:产生冲突的更大责任方,是F班。因为这些贫民窟出身的孩子们有着更为自卑、消极的人生态度和青春期的反叛心理。他们责怪自身原生家庭的境遇,因为身份的不同,放弃了和A班的同学进行更好地沟通与结交,反而选择了抽烟、赌博、恶作剧等恶习,企图用这些将内心里向善的自我封闭起来,以满身的獠牙和锐刺示人。

有人说,“教育不是一桩优胜劣汰的工程,而应当是依循生命本真的爱。”嗝嗝老师显然身体力行地做到了这一点,她在这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努力。

她鼓励孩子们直视自己的出身和天赋、缺点,擅用启发式教学,将操场改造成了“另一种教室”,自由发散的思维让学生们产生学习欲。她知道该如何维护孩子们脆弱的自尊,因为自己从小到大就活在周遭的目光里,就连自己的父亲也会区别对待自己。

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F班的同学开始学会积极地处世,而阶级之间的矛盾与差距也在缓慢地弥合与冰释。嗝嗝老师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了一次对自我和对群体的双重拯救。

但这些,也许还是不够多。作为一个患病的女性,奈娜一直都在碰壁——她光找上这个无人问津的工作,就花了五年时间;她没有办法让自己的学生在考试前能在学校里学习,而这些学生们也差点就要被集体退学。这不是电影在刻意“卖苦”,社会便是如此,很多时候不是靠“努力味道的鸡汤”就能顺心如意,无可奈何也是常态。

在电影的最后,没想到会是一直戴着反派脸谱的那位A班的老头老师,在台上进行了点睛式的一段演讲。他说道,“二十年前,以为老师的教学难,如今发现原来做学生更难。因为老师教的不好,不会被人批评、不用承担后果;而当学生,则要面对老师的批评、考试升学的压力。”这既是他对自己一贯用“有色眼镜”待人的行为所作的反思,也是对印度社会的教育体制现状的反思。

嗝嗝老师不仅破除教育的教条主义,给我们展示了即便在一个并不理想的社会里,也能拥有的理想化教育环境。同时,她也战胜了自己。即便身患疾病、饱受嘲笑与欺侮,面对再多、再大的质疑,也能坚信心中的善念,并凭此做出自我选择,为人生找到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近年来上映的大批量印度电影中,第二部以“大女主”戏为主的,带有鲜明女性视角的电影。

和上一部《神秘巨星》比,我更倾向于这一部的表达。女性不再是等待救赎的客体,也不再是只有拥有巨大天赋才能成功逃离残暴生活的人,而是真正自由地为自己发声。

也许,在经历了众多印度电影的大卖和《我不是药神》的暑期轰炸之后,这类带有深厚“印度电影印记”的作品,已经没那么让我们的观众感到“新鲜”了。但《嗝嗝老师》依旧有它的优势——它融“春风化雨”的教育理念、战胜自我的平民励志和格差社会的探讨为一炉,显出更广泛的社会性价值。

 5 ) 做学生难,就是做人难 [猫]

本文发表于《上海电视》2018年10月某期。如需转载,请一定联系本人、一定注明、一定附上豆瓣链接!

-------------------------------------------------------------------------

印度电影在电影语言上没什么新颖之处,常常出现角色一听到坏消息马上变脸色并配以突然降调的背景音、慢镜头配情歌大特写美女回眸一笑等电视剧手法,他们甚至从未完全放弃歌舞这一典型印度电影模式,但它以流畅纯熟的商业片手法直击印度现实生活各方面的自信和勇气,对中国观众有特殊吸引力。《摔跤吧!爸爸》只是个开头,印度电影再度轰进我国群众的心门。最近的《嗝嗝老师》也颇受欢迎。

本片其实翻拍自根据布拉德•科恩的真实故事改编的美国电影《叫我第一名》,美国人视角下,这是个重在个人奋斗、自我实现的励志故事,患有先天性妥瑞氏症的残疾人,用尽所有力气,只是为了过上普通人的生活,这层意思可叹息,可煽情,可感人,但满足不了生活环境更为复杂艰辛的印度或中国人。《嗝嗝老师》的重点放在了残疾人实现梦想之后的事,即做个普通人只是一生历练之初级阶段,连嗝嗝老师奈娜如愿当上老师的契机,都只是不懈努力之后老天给的意外之喜,在印度,同病同残的人,闯关模式会加难度升级。剧情快速进入奈娜带差班F,这种设计,让单亲家庭、女性身份、残疾阻碍理想等诸多艰难因素塑造的奈娜,与终生撕咬阶级矛盾的贫民窟青少年,站到同一战线,这就从美式励志个体经验打通到世界普遍经验。

这就是为什么《嗝嗝老师》能煽起观众热血。穷苦少年们整蛊老师的戏码,比我们熟悉的港式校园片里的整蛊花样更复杂更有科技感,我们的惊叹情绪直接说明我们跟奈娜同步预知这帮自暴自弃的孩子有多高的智商。以学习为武器的阶级斗争是个持久战,全胜结局多少有点过于戏剧性,太梦幻,尤其奈娜多年后以校长身份退休这一想象性收尾,已渲染得完全失真,削弱、消解了现实力量。

最有力量的,是轻蔑穷孩子和残疾老师的起反派功能的老教师,得知A班学霸以天真无邪的喜悦神情向他自白一桩陷害F班的阴谋事件,这对他是一场精神暴击,他主动承担罪责的行径,感叹“做学生最难”的肺腑之言,说明他骨子里是具有强烈精英意识的有良知的教师,并非真反派,嗝嗝老师终于从精神上战胜了代表更高社会阶级文化思维的老教师。另外,从《地球上的星星》里有读写障碍的儿童在贵族学校里受良师调教,到本片对贫民窟青少年的普遍关怀,印度涉及教育的电影,又迈了一小步。

 6 ) 印度电影在嚎叫,中国电影在偷钱

印度电影已经不止一次刺痛中国人的神经了。马克思确实说得对,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存在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尽管今天的中国在发展上远超过印度,但是在精神层面,几千年的文化根基似乎没有真正普及到所有中国人的素质里,而那些相对落后的国家却总能善于剖析自己的伤疤,直面现实教化子民。电影在他们那不再是玩票而是托付的工具。

在此,纵观整个艺术文明史,一定会有这个规律,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艺术作为社会意识范畴它必定会反映这个社会的经济神态,所以,我们所审视的艺术,是不是也在审视这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匀呢?

而且,中国如今的娱乐怪圈实在是惨得令人发指,电影院的板报上永远是金钱的喧闹和疯狂的门面吊饰。我们的人民被迫接受一场又一场的垃圾洗礼,这当然有着这样和那样的原因,这也不能把矛头全指向导演们,在我分析,这是这个社会太浮躁,人民的物质欲望急剧膨胀,而且总有那么几个有钱人想动动精神的奶酪捞捞艺术的油水,于是那些饥饿的导演便应运而生,他们成为了一种金钱操纵下的傀儡。

意外的是我们的观众似乎挺能折腾,对于这些粗制滥造的精神污染近乎受之,就在我们欢呼着明星颜值和特效质感时,利益商正准备下一次的视觉骗局,如此的周而复始终于把利益商胃口越蹭越大,影视的制作便直奔观众腰包了。

也许我们真的不合适享用些优秀的作品,因为我们太愚昧太疯狂了,何时能静下心来好好认清下敌我,认清各些厉害。说到这里,我认为中国不缺好影人,不缺好技术,更值得表扬的是,我们现有的好故事多到爆炸,只是待人发掘了,但是,我们缺的是价值观,缺的是对真善美的追从,我们不需要因为某个明星生来美艳而视为标榜,我们不需要因为某个节目盛大奢华而视为优雅,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又一个谦虚、内华、贴近心灵的寄托。

要想,观众自我更正了,有诚意的作品会少吗?

 短评

终于见到印度电影对教育体制的反思了,类似《放牛班的春天》《一个都不能少》和《垫底辣妹》,还加入了阿甘式的人物励志。因材施教,体验式教学,不放弃学生,相信学生,这才是真正的为人师表。

4分钟前
  • 壹安²
  • 推荐

印度电影就像中国电影的一面镜子,同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发展中国家,他们的创作人一直在告诉我们,不是有钱就堆出真善美,就能架空现实营造虚伪的感动,《嗝嗝老师》扎实、贴地、诚恳的故事主线,依然是孱弱的国产电影匮乏的,在嬉笑、温情背后,它对现实的关照依然硬朗、坚韧,贫富差距,阶级壁垒,性别歧视,教育资源等问题,都是挡在师生面前的一堵堵无形之墙,怎么拆除,能不能拆除,就见仁见智了。电影只是带着我们做美好的憧憬,并不能解决所有现实问题,让你笑过、感动过之后,结合自己的生活际遇,摒弃浮华与喧闹,做一些沉淀与反思,故事的目的就达到了。

9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刻板、突兀、脸谱。而且坦白说啊,这么个触及现实却又不敢正视现实的故事,根本谈不上是理想主义,充其量只是一锅影视化的鸡汤而已。

11分钟前
  • 猪头妖怪
  • 还行

3.5 《起跑线》+《死亡诗社》+《放牛班的春天》。在近年来印度引进片里,综合水准仅次于《摔爸》,尤其是表演上很圆润。只可惜如今“印度热”已经过去了。

13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印度现实题材电影常被评价“俗套”,这本是个贬义词,但放在评价印度电影的语境中,则变得中性。所谓俗套,即故事的每一处转折、每一步推进都在观众的意料之中,渲染人物情感时大量使用抒情配乐和慢镜头,结局通常是过于理想化浪漫化的大团圆。这些手法本已被使用过无数次,理应过时且乏味,但唯独放在印度电影中就显得格外动人,俗套也能迸发出巨大的情感能量。或许是因为印度本土电影中那难得一见的真诚,直面社会痼疾,不遮掩,不油滑,并始终对未来抱持一种纯真的理想主义。而内地现实主义电影面对严格的审查制度和复杂的市场环境,常常难保初心,显示出过分的精明与圆滑。

15分钟前
  • 李濛Lemon
  • 推荐

好看。看哭了好几次。如果《麻辣鲜师》做成内地版,如果桥段“贴地气”,该多爆款!喜欢那句台词:“今天开始,让你的软肋成为动力。”

16分钟前
  • 阿顺
  • 力荐

太套路了,逆袭也没什么逻辑性,把好好一个故事讲得平庸无趣,情感烘托只有靠BGM。

19分钟前
  • 麻绳
  • 还行

2018上海国际电影节看的第一部,播放完导演竟然出现在电影院,有真实的故事原型,剧本从诞生到拍摄完毕花了七年的时间,妥瑞式症的背景最初不被投资人认可,认为不商业化 不赚钱,但导演坚持做这个励志温情的故事,揭露教育、生活现状,给予更多的人信心和希望,为印度电影点赞!

22分钟前
  • Sunflower
  • 力荐

化学课上被整蛊,篮球课上讲物理,伟大的老师永远不离不弃,“没有差学生,只有差老师”,又是别人家的老师啊!因材施教、寓教于乐,这种两千年前的教育观念在现在这个唯分数论的时代好像越发的遥远,就好像我回忆起高中生活时,是严格区分的“好坏班”、爱理不理的老师、一张张冰冷的试卷,还有永远被调换的体育课。虽然同题材套路的片子太多,这部还是诚意满满。7.5

27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所以每当有人批评穷人的见识短浅,贪小便宜,愚昧无知,懒惰荒淫我都想反问一句何不食肉糜。贫穷得土壤上开出的花朵,每一步都走得格外艰难

29分钟前
  • 贪嗔痴傻和愚昧
  • 力荐

双面励志故事,教师励志,学生更励志,女主有苦说不出坐在角落给自己巴掌真让人心疼。制作精良,演员演给力,全程飙泪。我们应该反思,为什么套路又简单的印度电影每次都能赚走我们的眼泪,甚至能洗涤心灵;为什么他们总能在欢乐轻松的氛围里揭示最残酷的社会问题。

30分钟前
  • 影评人 杉姐
  • 力荐

可以说,是今年印度最温情脉脉的一部电影,关注的依然是最弱势的群体,在大环境失语的境遇之中,如是电影,更显得难得可贵,能拍出来,相当于成功了一半。

33分钟前
  • 独狼映画
  • 力荐

看着蛮开心的印度套路故事片。大女主戏,但是女主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又是同时在渴望“父亲”的认可……印度电影中的“父权”表达很适合写论文了。

38分钟前
  • 还行

我们一起学狗叫,一起汪汪汪汪汪!

42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翻拍《叫我第一名》一开始蛮气那个教师老头和学霸学渣两男生后面还是很感动教师老头也帮学霸男背了锅 给他机会自我反省学渣男前面老闹幺蛾子 后面终于步入正轨结尾从教20年的纳娜以校长的身份退休所有学生都来欢送她以前的9F班的学生也长大了 好感慨PS.后面做的那个模型更酷

47分钟前
  • 漫漫云端
  • 推荐

碾压很多国内烂片了

50分钟前
  • 以太
  • 推荐

这几年比开心麻花还密集且发挥稳定的一类片子是印度引进片,它们都有娱乐爆米花的外表+社会现实讽刺的内里,像《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厕所英雄》《护垫侠》都反映了两性不平等引发的问题,《嗝嗝老师》跟之前的《起跑线》类似,主要讲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当然本质上还是在讲贫富差异阶级固化。一个类似《放牛班的春天》的温暖故事,也不乏《死亡诗社》式的高光时刻。印度大片似乎已经对鲜明的人物形象塑造、百转千回的剧情转折,尤其是高潮段落的泪点营造驾轻就熟,形成了一条印度特色的商业片路子。并且这些引进片的片长似乎也在微幅缩短,歌舞能省则省,碰上中国这样同样处于发展中阶段的人口大国,共鸣简直不要太多。电影从一个看起来像励志传记片的开头起手,但并未将篇幅集中在对特殊残疾的猎奇刻画上。女主演技很棒。

52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应该是今年印度电影里最鼓舞人心的一部了~老师的顽强和差生逆袭的故事相得益彰,音乐也好听~最重要的是看完这电影不会哭,是满满的暖意

56分钟前
  • 乌龙戴碳
  • 力荐

吱吱·GTO麻辣教师、汪汪·十八岁的天空、嗝嗝·死亡诗社,托托下巴·放牛班的春天。

59分钟前
  • 科林
  • 还行

集结自身罕见病症、家庭多年难解心结、学校师生责难等多方矛盾,戏剧冲突够足,不乏煽情催泪,在归拢到光明结尾的同时,亦不忘对峙双方各自的成长与收获,歌曲虽节制仍显过满。对印度电影的心态比较矛盾,一方面佩服其在现实题材领域的不懈探索且完成度与可看性都不错,另一方面又容易抹去真实存在的困苦与艰难,现实主义的外衣下依旧是套路而简单的鸡汤倾向,阶级差异的鸿沟岂能如此轻易抹平;全班起立的桥段用滥了。

1小时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