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佬正传

HD中字

主演:冯淬帆,叶德娴,秦沛,陈国新,周润发,梁朝伟,岑建勋,马斯晨

类型:电影地区:香港语言:粤语年份:1986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癫佬正传 剧照 NO.1癫佬正传 剧照 NO.2癫佬正传 剧照 NO.3癫佬正传 剧照 NO.4癫佬正传 剧照 NO.5癫佬正传 剧照 NO.6癫佬正传 剧照 NO.13癫佬正传 剧照 NO.14癫佬正传 剧照 NO.15癫佬正传 剧照 NO.16癫佬正传 剧照 NO.17癫佬正传 剧照 NO.18癫佬正传 剧照 NO.19癫佬正传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癫佬正传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女记者(叶德娴 饰)受托跟踪采访一个忠实于精神病患者救助事业的社会工作者(冯淬帆 饰),二十多年来他一直与街头流浪汉打交道,旨在引导他们走向康复,但他的行为得不到人们的响应。女记者亲眼目睹了他对垃圾佬(周润发 饰)、终日游荡在菜市场的癫仔(梁朝伟 饰)与康复的患者(秦沛 饰)的关怀 与他们辛酸的故事。康复患者其实有间歇性发作精神病,受到生活中重重压迫后,想念儿子的他持刀闯入幼儿园酿成血案......新都市人最后命令关东英雄天狗黑道家族第五季物美价廉的摄影棚奇葩超能事务所解放云南迷魂枭雄不及将军送我情次长在恋爱中木马屠城爱在屋檐下2001拴线的气球白蛇传刘涛版爱的年龄差天才枪手(国语版)乡医情童话法庭我是爱火雪地极限白色婚礼1989灰熊人舞动的夏天孝心呀各自营生困在时间里的父亲温斯顿·丘吉尔:世纪巨人舞台恋曲好朋友们父母STAY Zaka...我会想你的真伪莫辨乃木坂电影院~STORY of 46~拥有者曼森兄弟午夜僵尸大屠杀脱单宝典包公传奇之端州案三摩地第一部酷儿影像百年老夫子2001粤语武训传天虎突击队梦醒时分1992

 长篇影评

 1 ) 香港电影中的社会边缘人:《何必有我》《癫佬正传》与《听不到的说话》

1983年,黄百鸣编剧的台湾电影《搭错车》在台湾引发观影热潮,这对擅长喜剧的黄百鸣来说,这是意想不到的成功。

是的,当年整个港台电影界可能都没有想到,一部“社会悲剧”可以如此大卖。

《搭错车》的成功,是“悲剧”的成功,也让很多电影人看到了“尽皆过火,尽皆癫狂”(美国学者大卫·波德维尔语)之外的香港电影也是有市场的。

于是,关于香港社会边缘人物的香港电影,走进了观众的视野。

1985年,黄百鸣与郑则仕、郑忠泰联手编剧的《何必有我》上映。影片取得了票房、口碑、社会影响的“三赢局面”。

《何必有我》是一部为郑则仕量身定做的影片,郑则仕本人不仅是编剧,还是导演和第一主演。

在香港影坛,郑则仕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的外形如此“独特”,却往往能够在影片中担任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成就斐然,曾两度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男主角。除了是出色的演员,郑则仕在编剧、导演、制片等岗位上也有出色的表现。

郑则仕出身贫寒,外形又如此“独特”,他从影之初,一直在龙套角色中摸爬滚打,过程的辛酸、苦涩,是很多少年得志的明星或演员所难以体会的。当然,反过来说,郑则仕也因此成为了香港影坛最励志的人物之一。

《何必有我》讲述的是社工Koko(郑文雅 饰)努力帮助弱智青年肥猫(郑则仕 饰)适应社会、自力更生但最终却逃不过悲剧结局的故事。

郑则仕演肥猫,憨傻呆萌,乃不二人选。他因此获得金像奖影帝,实至名归。

在某种程度上,《何必有我》仍然带有香港电影的“过火”与“癫狂”,故事的戏剧性削弱了影片的写实性。但也唯其如此,它才能够引发社会热议,并吸引广大普通市民走进电影院观看影片。

从另一方面看,影片中的“情节”和“细节”也许没有那么真实,但智障人士的社会处境,在影片中还是得到了比较真实的反映。现实中,肥猫也许不会被警察枪击,但他的社会处境也难以有所改善。

也许正是因为《何必有我》所带有的社会属性,使得它在1986年的第五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获得了一个非常特别的奖项——评选团大奖。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应该是香港电影金像奖历史上唯一的一个“评选团大奖”。

1988年,郑则仕与曹建南联手导演了《何必有我》的续集《肥猫流浪记》,影片延续了《何必有我》的“社工视角”,但社工的饰演者换成了张曼玉。

《肥猫流浪记》虽然没有取得《何必有我》那样的成功,但仍然算得上是及格水准的作品。而“肥猫”这个角色也成了郑则仕的“专利”。

1997年,郑则仕主演了电视剧《肥猫正传》。

2000年,郑则仕又主演了《肥猫正传》的续集《肥猫寻亲记》。斯琴高娃、郝蕾等内地演员参与了该剧的演出。而该剧在内地播出后,更让许多内地观众记住了郑则仕这位外形“独特”的香港演员。

从电影续集到电视剧及其续集,“肥猫”系列与社会现实与社会话题已经渐行渐远,它们变成了一个成功的电影“IP”的再度开发。

1986年,香港影坛出现了两部重量级的关于社会边缘人的电影作品:《癫佬正传》和《听不到的说话》。

有趣的是,这两部作品的导演竟然是一对亲兄弟:尔冬升和姜大卫。在《癫佬正传》中,表演最为出色的是秦沛,而秦沛是尔冬升和姜大卫的亲大哥!秦沛更因其出色的表演,同时获得金马奖和金像奖的最佳男配角。

可以说,在1986年,秦沛、姜大卫、尔冬升三兄弟撑起了香港电影关注社会现实的整个天空。

也许有影迷会疑惑,秦沛、姜大卫、尔冬升三个人连姓都不同,何以是亲兄弟?秦沛和姜大卫都是“艺名”,他们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生于电影世家,但他们的父亲早逝,他们的母亲——知名演员红薇——便改嫁制片人尔光,生了尔冬升这个弟弟。

“癫佬”,广东话,指精神病患者。

《癫佬正传》是尔冬升的导演处女作。很难想象,武侠明星出身的尔冬升的第一部导演作品(他同时也是编剧)竟然是一部“社会问题片”。

而留意一下尔冬升的导演履历,我们会发现他其实一直是一位非常文艺范并富有人文关怀的导演。

《癫佬正传》还有很厉害的一点是,它能够让周润发、梁朝伟等当时香港影坛的巨星出演“癫佬”,而且是配角。

《癫佬正传》和《何必有我》很相似的地方在于,它们都是“社工视角”的“社会问题片”。我们也由此可见,上世纪八十年代,“社工”在香港社会中已经非常普及,而“社工”也是数十年来香港调和社会问题并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

《何必有我》聚焦弱智人士,以“肥猫”为例,而《癫佬正传》刻画的是“癫佬”群体,主要有三个“案例”,算是群戏。

除了“社工视角”,《癫佬正传》还是以记者切入叙事的,使得影片又多了一层“现实报道”的外衣。事实上,《癫佬正传》较之《何必有我》,确实更为写实,也更具公益色彩——诸多明星的加盟,可能也与影片的公益性有关。

《癫佬正传》已经成为香港电影中的经典之作,而《听不到的说话》则是一部比较小众的作品,如今看过的人并不多。

《听不到的说话》还是刘青云主演的第一部影片,年仅22岁的刘青云还是非常青涩的。

所谓“听不到的说话”,是指聋哑人群体,在影片则指聋哑扒手小团体。

聋哑人群体本身就是社会的边缘人,更何况他们在影片中还是扒手,身处社会的黑暗漩涡,他们的结局也难免是悲剧性的。

和《癫佬正传》相比,《听不到的说话》的公益色彩不那么明显,但它对聋哑人群体的关注,同样直指香港的社会之痛。

姜大卫在邵氏时已经开始担任导演,他导演的第一部影片是《吸毒者》(1974),该片正是一部关注吸毒问题的“社会问题片”。以导演的身份对社会问题的进行关注,姜大卫和他的弟弟尔冬升在这一点上可谓殊途同“起”。

时隔十二年,姜大卫用《听不到的说话》再一次体现他作为一名艺人的“社会责任感”。

《何必有我》、《癫佬正传》和《听不到的说话》是八十年代中期香港电影中难得的三部关注香港社会边缘人的佳作,它们让我们看到了香港电影介入现实的鲜为人知的一面。



 2 ) 最后那刀砍向的仅仅是社工吗?

看了四百多部电影了,虽然比起大佬来不足挂齿,但也算看了一些,曾经超英片爱过,为武侠片痴狂过,被警匪片爽过,但是这部片子,还是让我真的哭成泪人,为之动容,上一次这么哭还是天堂电影院里。

癫佬正传,看名字还是豆瓣标签都像香港的传统喜剧片,看过才知道,是向我们揭开社会不为人知的角落———精神病人群。怪不得尔冬升的门徒看起来像个戒毒宣传片,原来对社会的关注一直是尔导的方向。精神病患者,社会的老症结了,大家总是这么说,可是,从来都没有认真解决过,即使是经济腾飞的80年代香港。这部片子像我们展示了精神病患群体的困境,家人的抛弃,外人的冷眼,医院与政府的不在场,只剩下社工凭着一腔热血苦苦支撑,也是杯水车薪。社工,老师,邻居,孩子,家人,甚至病人自己纷纷惨死,没有人错了,却好像所有人都错了,仿佛进入一个无底洞,让人心碎。

总是听到某些恃才傲物的人瞧不起港产片,认为就是个娱乐大熔炉。我想说,不要总是把香港电影和商业片一概而论,这么说的人又看了几部香港电影呢?随着研究的深入,我才逐渐了解到即使是最瞧不起的闹剧片,也是一个一个段子精心编排的,火爆的枪战也是一个个镜头设计剪辑的,你可以说香港电影有的人急功近利,但是不能否定很多电影人始终保存着那份电影的初心,这部电影没名气,没票房,却有那么多一线大咖,导演还是尔冬升,怎么说香港电影人也是有情怀的,甚至情怀比大多数地方的电影人还要深。

电影制作由于需要较大资金,无可避免的牵扯到商业化问题,问题不在商业化,在于人心。商业片也只是个名称,真正好的电影,是不需要用类型来概括的。1986,正是香港片的辉煌,有这么多电影人肯参与这部电影,本身就是对艺术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反观我们,真的做的太少了,只有医事法学课上的一句句口号,全社会都做的不够,唉,我们是不是忘记了什么?

电影,即使被商业附庸,即使被政治裹挟,它总归是一门艺术,电影不是为了教育谁,也不是为了批评谁,也不是为了赞美谁,它只是让你注视着,感受着生命,思考着人生。我想,这就是我看了那么多烂片后依然爱电影的原因。

很庆幸,我们有香港,有过香港电影,那么以后呢?

 3 ) 感人又引人思考的电影

社会上有很多精神病人,他们虽然不正常,但毕竟也是人,他们有人权的,我们不能随随便便去歧视他们,冷落他们。《癫佬正传》这部电影也正向我们描述了关于精神病患者的催泪故事。

电影《癫佬正传》

在本片中,最令我感到可怜的应该还是秦沛饰演阿全,本来是康复了,只是偶尔也会情绪不稳定,这主要是因为受到前妻限制去看儿子的次数,一个月只能看一次,也能想象出阿全会多么痛苦。

阿全与前妻发生冲突

当阿全病情有些恶化时,在这里母亲的做法也是顺着阿全,每天还会带几只鸡回家让阿全杀,当冯淬帆知道并找到她时,她还拒绝了冯淬帆的建议,虽然我能理解母亲这样也确实是为自己的儿子着想,但再想想,如果阿全还是待在家里这样下去,总有一天会更差,难道真的要等到儿子杀人了才肯送他去医院吗?

阿全母亲哭诉不希望阿全一辈子在医院度过

后面叶德娴演的记者也不该把阿全的事爆出去的,在之前采访阿全时,阿全也有说过有些精神病康复者由于邻居的排斥而复发,她就不想想这样爆出去,阿全的邻居会怎么样。这也一方面反映了当时医院对精神病患者的检查并不是太严谨而且不能及时为精神病患者提供床位。说到底邻居是最令我生气的,听说自己这栋楼有精神病患者,个个紧张成那样,对阿全又打又骂,惹怒了阿全(但他们不小心打到阿全母亲时又叫停,这点还是可以看出他们还是有点人性的)。阿全想跑,但这些邻居竟然死追不放,阿全进了儿子的学校,看见儿子唱歌,情绪有所稳定,那老师好不容易要把阿全的刀拿开了,这时那些该死的邻居又开始叫起来,于是又有了后面的悲剧……

老师企图拿开阿全的刀

中间有些情节就不详细叙述了。阿全最终砍了两个老师以及一个警察,冯淬帆见阿全不易控制,便掏出警察的枪将其击毙……

阿全中枪死亡

对于结尾,我感觉阿狗的出现也是为了给冯淬帆饰演的角色一个较好的结局。冯淬帆本来是不想干了,说明自己想辞职后,又收到阿狗电话,也许他想最后再贡献一次,于是就与记者一起去了。经过一段劝阻,阿狗情绪稳定下来,可惜突如其来的闪光灯(说到这里,我想知道,为什么那个女的没有被警察拦住,难道她本来就在里面?),另阿狗再次不稳定,并向冯淬帆胸口砍了一刀,见此,阿狗仓皇而逃,而后面对阿狗的描述也没有了,反而镜头停留在冯淬帆这边(由这点我也可以感觉到,这是想给冯淬帆一个较为美好的结局),冯淬帆倒地死亡……

冯淬帆

最后,一些精神病患者在冯淬帆饰演角色的墓前哭,这里看的我也是教感动,精神病患者也是有感情的!

精神病患者三姑婆在墓前流泪

精神病患者怎么样?精神病患者也是有人权的,我们真的应该多去关怀他们,像对待普通人一样对待他们。他们也许需要的不是我们的同情,但他们绝对不需要我们的排斥以及嘲讽,我们应该多给他们温暖,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中的爱。

叶德娴

ps.本人文采不好,剧情方面可能有瑕疵,还希望大家多多指正。

 4 ) 尔小宝.....

这次我想谈谈他的一部早期电影《癫佬正传》,这是1986年的一部片子,我初次知道这部片子的时候我感觉好老土,神马正传,但是出于对尔小宝的欣赏我还是决定好好看看,看完之后我感觉我应该想这部电影道歉……
  可能是年纪大了,我更多的开始关注现实主义题材,就如近期的新宿事件,我当时是冲着成龙看的,但是看完之后我心里非常的难过,那个时候还不是很能接受,尔小宝早期的电影基本上也都是在讲社会问题,让人看完之后都要深思很长时间。
  电影开头是喧闹的菜市场,几个妇女因为另外一个女人插队而唧唧歪歪,后来狗仔出现了,打扮非常的潮,黄色塑料帽子,绿色雨衣,灰色外套,神神经经,把所有的人都吓走了,虽然梁朝伟长得很帅,不过我要是真遇到这样一个神经,我估计我也会吓死的,毕竟我没有那么伟大了。
  后来主角出现是一个为治愈精神病事业献身20年的社会工作者,他最后用成龙的一个玩偶把狗仔摆平了,一个女记者注意到了他,(他默默无闻的牺牲自己20年,没有人注意到他,没有人要帮他,社会没有给予他们应有的态度,原来每个人都可以很伟大,可能他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伟大,他只是感觉自己应该去做所以就做了。)
  狗仔把菜市场的人吓走之后他就用刀挑逗一个大咸鱼,然后鱼倒了把他吓了一跳,那时我就在想他难道把刚才的人群都当成了菜市场的咸鱼?其实如果你像咸鱼一样没有伤害他,他可能也不会伤害我们吧。有时候可能是我们错了,并不是他们的错。
  在看人民英雄的时候,WEN羊兄提到了人权问题,提到了其实不应该害怕警察,不应该先怀疑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而是应该想你凭什么抓我。这个问题我以前的确没有想到过,这就是中国的现实,我们暂时还是没有能力改变。在这部片子里也提到了香港的人权,精神病毕竟没有犯法所以也不应该歧视他们。
  片子中有个镜头是扔一个易拉罐,汽车过去就压扁了易拉罐,然后易拉罐被收回去,原来是一个捡废品的老太太,她好聪明啊,如果是我肯定一个一个踩扁了,她住的的地方也太有艺术感了,全是用不同形状的易拉罐扯成的“风铃”,一个小隔间里面竟然有整套音箱,她偷用楼上用户的电,她听柴可夫斯基的曲子,然后女记者出现,她立马变了,开始翻找她的盒子,最后她找到了,然后……最后老婆婆笑着说:胆子好小啊。我就在想她真的是疯子吗??可能她很清楚,她过得很快乐,她只是偶尔开个小玩笑。
  剧里周润发演的是一个叫阿松的精神病,我想说影帝的锋芒太大,再多的垃圾和灰尘也掩盖不了他的锐气,演技没得说,只是我感觉朝伟更像个真的神经病,毕竟看见润发就想起来赌神啊赌圣之类的.....这可能是我的问题了,呵呵。
  其实阿松的桥段我感觉很气愤,他的女儿得水痘那么惨很像鬼娃,他还活埋了自己的儿子,我真的想说,原来精神病也知道怎么繁衍后代啊,真TM神奇,坑爹啊,这真是对孩子的不公平啊,精神病跟正常人的区别可能就是没有左脑吧,他们只有感情,容易激动,没有理智,没有理性的思考,不知道责任和义务,所以他们活的比较爽吧。阿松最后把儿子挖出来抱着他对着警察们怒号:***,你们骗我的。那一刻我感觉他好像也不傻了,好像真的在质问对他们不负责的人们。
  慢慢的工作者对于自己的工作也不再那么的坚定,尔小宝的电影总是这样,电影会在舒缓的情节里跌宕,时而严肃,时而也能会心一笑,但是最后的结尾却还是逃不过现实的残忍和无情。我喜欢他的这种风格,生活就是这样,残酷无情,让人无望,当然偶尔也要开个玩笑疯狂一下,高兴过后还是要面对生活。
  影片的高潮在最后,秦沛真不愧是老戏骨,那一句有杀无赔把你真是叫得心里发毛,他终于还是复发了,被人群逼疯的他血溅幼儿园,我一直到最后还在想他应该会被制止的吧,他一定会被制止吧.......结果他真的就那样一刀刀的砍死了幼儿园的女老师....那时我已经感觉心里沉重了,可是让我想不到的是,尔小宝没有那么简单,最后又是菜市场,又是狗仔,又是工作者,不同的是狗仔发癫把工作者砍死了。
  看到这里我汗了,他死了,他TM就这样死了,电影最后女记者继承了工作者的志愿继续在帮助那些精神病人,她不断的追,不断的往前跑。我不知道尔小宝心中到底对于这个有没有希望,或许他不想太过于悲观,最后的结尾并没有缓和我心中的怅然若失。
  上面大部分说了我对于剧情的看法,其实这部剧很多镜头用的也是相当的到位,我感觉一部电影应该要严谨,每个镜头的用法,每个场景的出现和里面的物品都是有他们的必要性。
  我感觉拍片子还是要用右脑想出东西后再用左脑仔细的斟酌。

 5 ) 处女作与演技派

一到暑假我就窝在家里那也不想去。明年就要开始实习了,这个暑假就尽情享受我的电影大餐好了。

《癫佬正传》,1986年的老片了,不过里面有梁朝伟和周润发。

这是尔冬升的处女作。我发现很多好导演最有特色甚至可以说最好的作品就是处女作了。今年银河映像的金牌编剧游乃海终于也拍了处女作——《跟踪》,可以说是今年港片中最有特色的一部了,果然出手不凡,技惊四座!而香港另一位鬼才导演彭浩翔的处女作《买凶拍人》真是把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从此成了他的粉丝。

回到《癫佬正传》,我有个毛病,就是老是会说着说着就会扯得很远,跑题。

尔冬升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导演,他的另一部作品我也是奉为经典——《旺角黑夜》,第一次发现张柏芝和吴彦祖的演技可以如此出色!昨天张柏芝和谢霆锋儿子出生了,祝愿他们幸福!

其实,我是一个港片迷,虽然没有达到魏君子那种程度,但是,总之就是喜欢看港片,老的新的我都看。虽然近年来港片不济,出现了很多烂片,但这并不影响我对港片的热爱!

想看《癫佬正传》,是因为这是尔冬升的第一部作品。前几天我看了他在96年与罗志良联合导演的《色情男女》,里面他让刘青云演一个叫“尔冬升”的导演,后来因为拍的片子不够商业票房惨败,于是一时兴起跳海自尽。这种自嘲很值得玩味。

很多人冲着梁朝伟和周润发去看这部电影,,但其实他们两个不是主演,都只是配角,戏份不多,但很出彩!梁朝伟更是凭这部电影才真正被人看到他的演技,真是表演天才!演个傻子都演得那么像,那个眼神都模仿不来的。周润发就相对平淡些,不是说他演得不好,实在是因为他的个人气质太突出了,反而不太像一个傻子了。一个好演员就是要演什么像什么,要让人有真实感。
秦沛是最出彩的,特别是最后被逼到幼稚园那段戏,真是老戏骨,演技没得说。当年的金像奖上,秦沛不负众望拿了最佳男配角奖。周润发也让凭借经典角色小马哥(《英雄本色》)拿了影帝,这种角色才适合发哥,人家就是有气质,就是够潇洒,演什么都这样。

但我不推荐女生去看这部电影,因为主题相当压抑,结局也黑暗,现实主义的电影一般都是沉重的,像郑则仕早期的电影《何必有我》(应该是最初的肥猫形象,不是后来的什么《肥猫寻亲记》之类的喜剧),那时候我还小,看到肥猫的结局那么惨,实在是无法接受,难过了好一阵子,幼小的心灵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PS:貌似女生并不都是心理脆弱的,算我上面说错了。

 6 ) 让感动的好片子

今天看个贴是让你感动的电影,想一想想到了这个,可能是深有体会吧,感触很深,我表哥和他的妈妈也有遗传性精神病,他妈妈是生下他之后发病的,我哥哥是25岁因为一点打击还有从小照顾他的我的爷爷去世了发病的,这种病真的是需要社会来关爱,尔不是鄙视和嘲笑还有恐惧.片中秦沛在幼儿园那段演的太还好了,看的我大哭,这部影片也促使人们开始反思,为什么这样的事业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理解与支持。编导对这一主题的的深入发掘使影片具有了一定的社会意义。

 短评

很少在短评中直接推荐电影。但这里,向各位强推本片!!!!除了爱情亲情片我很少哭,但这次真的被感动的~~~都不想废话。尔冬升真的很会选材,选才,作为导演,出道即巅峰,他本身就是大cai。

3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力荐

垃圾婆交响乐大剪刀暴走,烟屁股棚屋森林藏女藏尸,幼稚园小鱼儿歌癫佬菜刀,鱼市场Jackie拳击闪光灯之殇;从社工关怀方向出发的猎奇疯子集合,对边缘人士的赶尽杀绝拍出了《科学怪人》的感觉,居然还能以潜移默化的强烈社会责任结尾,很神奇

4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挺悲伤的现实题材影片!~本以为会是部喜剧!~

6分钟前
  • Andor-Genesis
  • 还行

2008-11-21 11:13:38 7/6.6(69) 看过还标喜剧的是脑子坏掉了,周润发啊、梁朝伟啊、经典喜剧、爆笑啊……好多网站也只能拿这个当噱头和卖点了

7分钟前
  • 德拉库拉拉
  • 推荐

8/10。绝望现实主义,深入刻画了癫佬复发的原因和孤魂野鬼般的生活状态,他们在菜市场稍有举动便被警察围堵激怒,家人早就搬家消失,硬要抚养孩子以为孩子病了埋土里还有救。最终砍人的竟是个表面正常的康复者充满讽喻,父爱的无从表达,医院的漠视,记者的疏忽,邻居的驱赶歧视,多重压力造成的惨剧。

12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秦沛演得最好。

13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赞叹小宝的处女作竟如此程度,比后来的作品犀利,我原以为是年轻的凌厉与意气所堆砌的,没想到二十年后他却道破:“作为一个新导演,前两部戏就要放胆去选材,因为其实你也没有什么好输的,所以选材特别一点,你才容易表现,让人认同。相反你拍主流的电影就很难让人注意”。噢!精明到让我哭笑不得。

14分钟前
  • 沉歌
  • 力荐

在香港能那么有社会责任感的导演非尔冬升莫属。尔冬升是悲观的,所以结尾的悲剧效应才那么震撼人心。能直面社会的最阴暗面,这本身就是不容易的。可惜现在的合拍片只能happy ending。没有反思,没有批判,何来灵魂。当然没想到秦沛、周润发、梁朝伟演疯子,演技也能如此考究,佩服之至啊。

17分钟前
  • daangel
  • 力荐

叫《社工正传》更合适。有些精神病可能是街头实拍的。都是好演员,表演很生活化,发哥尤其好。最后秦沛砍人对声音的处理很有味道,从精神病的视角过滤嘈杂的人声。音乐开端则类似街上汽车驶过。幼儿园一段节奏把握很好。叶德娴好靓!

20分钟前
  • 风间隼
  • 推荐

很致郁的片子,冯淬帆饰演的男主忙忙碌碌的奔走在几个癫佬之间,但是他付出的关怀收效甚微,癫人自有自己的逻辑,有自己的执念,有自己始终迈不过去的坎。其实哪有什么康复之说,对于大部分癫佬来说,癫才是对于他们最好的状态。癫佬从来不是社工的责任,他们是社会发展遗下的悲剧产物,哪是靠几个人散发大爱能帮的过来的呢。

21分钟前
  • touya
  • 推荐

很会拍电影的人拍的,叙事、节奏、摄影、人物性格塑造都很出彩。追周润发那段几个机位切得太有数了。秦沛的表演精准到位,让原本毫不相干的我真的融入进去了。也是很多人的故事,却讲得流畅生动,形象都立得住(除了梁朝伟太夸张了且两次闹事不符合常理)。有社会良知的电影,业界良心!非常推荐!

25分钟前
  • U 兔
  • 力荐

那么愤怒!那么悲痛!

29分钟前
  • TUO
  • 力荐

馮淬帆這派表演好踏實又有血有肉的,我幾乎都覺得自己一向愛秦沛太膚淺了~~癲佬並非只暴力狂一種,吸引眼球是做夠了,and then?

32分钟前
  • Connie
  • 推荐

如鲠在喉。2015.3.9成都

33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梁朝伟挥刀,周润发埋子,秦沛咬鸡——尔冬升的处女作现在看来仍有些血腥与可怖。也许你我都是癫佬,只有最后仍在奔跑的叶德娴,才让人觉得人生是有一点暖的。

38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压抑程度已经超出我的范围!不知道80年代后半的港片是否都是如此,社会底层和边缘人同时展现强烈的紧张感和顽强的生命力,然后爆发在一个悲壮的结局上。当然现在香港的贫富分化也一样明显,但没人敢拍这样的片了,敢拍怕是也放不出来了。

42分钟前
  • tifanie
  • 推荐

绝望而残酷。梁朝伟和秦沛的疯癫非常到位。

47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推荐

小宝的第一部如此之好,不妥协,太令人激赏了

50分钟前
  • luc1en
  • 力荐

社工不好做 演员也不好做

51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推荐

#720p# 群像演技大爆发。尔冬升的《癫佬正传》和林清介的《失踪人口》都是知识分子型导演的良心作品,三十年后尔冬升的视线依然聚集在小人物拍出路人甲,证明他关怀底层的心境犹在。

52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