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往事2004

HD

主演:蒋雯丽,冯汉元,王雪菁,崔林,潘兴强,刘蔚森,白凡,郑振瑶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04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台湾往事2004 剧照 NO.1台湾往事2004 剧照 NO.2台湾往事2004 剧照 NO.3台湾往事2004 剧照 NO.4台湾往事2004 剧照 NO.5台湾往事2004 剧照 NO.6台湾往事2004 剧照 NO.13台湾往事2004 剧照 NO.14台湾往事2004 剧照 NO.15台湾往事2004 剧照 NO.16台湾往事2004 剧照 NO.17台湾往事2004 剧照 NO.18台湾往事2004 剧照 NO.19台湾往事2004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台湾往事2004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百多年前,林家的祖先辗转坎坷来到台湾岛,从此在这里定居。在20世纪初,林家两辈从医。祖父精通中医,他的儿子林汉敏擅长西医外科。汉敏平日里在日本人八重开设的诊所内上班。某晚,汉敏的妻子(蒋雯丽 饰)待产,主刀医生八重却醉卧斗室。手足无措的汉敏只得硬着头皮为妻子剖腹。1928年4月9日,就在台湾被日本侵占的第33个年头,林家迎来了新的生命。而他们一家人,也注定在这纷乱时代中经历无数的悲欢离合……  本片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8周年、台湾光复58周年纪念作品,并荣获2004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评委会最佳导演奖、2003年金鸡奖最佳电影音乐奖、2004年华表奖最佳女主角(蒋雯丽)和最佳导演奖。言情小说恋人啊1995小巷名流症状引狼入室国语入侵异次元2无需害怕超能事件沙漠风暴 上不要离开我请回答1997二宝闯江湖战国娃娃脸 第一季水墨人生第二季三十处男粤语弄江湖之情到深处最后的香格里拉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米仔睡着了PICU 儿童重症监护室 特别篇小镇异国情人生遥控器国语直到我们彼此相爱苦涩的收获丑闻笔记告密者惊魂动魄江南平寇记尬舞唐顿庄园第五季军人使命东方秃鹰契约女神有面有朋友双天至尊1973玉观音2003电影版女犯罪史绿箭侠 第八季爹地的完美女孩乌鼠机密档案特殊身份2013

 长篇影评

 1 ) 这是林家到台湾的第156年,也是日本占据台湾的第33年

散文式电影像诗一样清淡叙述生活本来的流程。

(周星 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 p372 )作为一个明显具有政治意识表达的故事,导演处理得前所未有的清醒而分寸感到位,对于占领者的高傲威压和台湾人民抗拒情绪没有直接了当的直露表现,而是隐藏在行云流水般的乡村故事中。

影片将景,情,人三者相互交叉相互衬托,每一个情感段落的转折都通过将景色逐渐叠化在或特写或远景的人的身上,中国民族文化中“点到为止”“意无穷”的韵味便在这样情感内敛的流露中表现出来。 “这是林家来到台湾的156年,也是日本侵占台湾的第33年。”故土沦落,人们不得不向侵略者卑躬屈膝,家的存在就如同世外桃源一般让人心安。

故事很简单,主人公林清文儿童到少年再到青年的成长,时间跨越了日本的侵略到台湾光复。影片镜头语言非常克制,是典型散文电影的剧作结构,不刻画戏剧激烈的情节冲突,而是让观众自行体会领悟。这也是郑洞天的厉害之处,平缓的还原生活本来流程的同时,情感充沛饱满的段落要过渡到下一个场景时能非常干脆利落的切换,“多说无益”。例如,啊公询问阿姆是否要把天宝招进门时,母亲不言一词而镜头久久地停留在她秀丽的脸上。下一个镜头就切换到天宝背上行囊离开,“我”给他送上阿姆的礼物,远去的天宝身影慢慢隐入山水景色之中。这一段人物的情感克制而内敛,啊公为阿姆着想放下传统大家长的权威,小心翼翼地提出“可以让天宝进门帮忙”,母亲的回答当时我们还并不知晓,随后天宝的离开我们才获悉答案。

电影的叙述主体是“我”,而真正的主角其实是母亲。“我”说的看似是自己的故事,实际上说的是母亲的故事。孩子们生活依靠母亲,精神依恋母亲。母亲有中国传统女性坚韧勤劳的优秀品质,也十分得体优雅,面对强权不卑不亢,对落魄也能温厚宽容以待。

影片表现了日本侵略者对台湾人民的压迫,但并不强调,只是将生活中原本的样子还原出来。日本侵略的压迫毫无疑问,人民的暗中反抗也必然发生,而日本民众中真实良善的一面也的确存在。就像护士一家,虽然因为医生不想救吸食鸦片的病人并恨铁不成钢的说“台湾人没有出息”,父亲的不满爆发而导致被关押受尽折磨而患上精神疾病至最后的死亡,但医生的话并没有错。贩卖鸦片无疑是罪恶的根源,但购买行为的确是出自吸食者本身的意愿,是“没出息的台湾人”的代表。

医生女儿对“我们一家”的道歉,实际上是具有良知的日本民众对受尽苦难的台湾(及中国大陆)人民的道歉。 战争和侵略从来都是国家机器的决策,普通民众的服从也是一种无可奈何和无能为力。而在这残酷的现实中,给予周围人体贴和关怀的温暖人性让点点星光在黑暗中熠熠生辉。

 2 ) 母子亲情

   影片讲述的是儿子与母亲的感人故事。在失去父亲之后,母亲独自艰难地抚养“我”和弟弟妹妹。在日本侵占台湾后,“我”和几个同学成了日本军队的学员。战争让“我”的好朋友失去了年轻的生命,这让“我”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在母亲的抚慰下“我”克服了伤痛,长大成熟了。“我”去大陆求学,没想到与母亲的分离竟是几十年。数十年后“我”与母亲在日本相见,“我”已经是人到中年,母亲更是白发苍苍。可是浓浓的母子亲情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距离的遥远而被割断,“我”仍然是母亲的儿子,母亲也仍然是“我”亲爱的母亲。

   这部影片的感人之处在于在历史变化的大背景下,向我们传达了简单而浓厚的母子亲情。这不禁让我想到了余光中老先生那首著名的诗《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3 ) 怎么重温旧梦?

最近看了这几部电影。台湾往事-----这部DVD是在谍报杂志里附送的正版,我很早以前看过的,记得当时很感动、只不过故事情节想不起来,因此就买了杂志要了这张碟。看过了、总算想起来了-------而且想起来的时候居然还是在碟片快放完了的时候。不由地感叹,唉,多么铭心刻骨的感受终究难免被忘记,既然如此, 感动的记忆显得多么的‘浪费’?反正要被忘记的,各么痛苦也好愉快也罢,总归记不住喽?

说到这里,我想起每次看到那些糊里糊涂的老头老太太的时候我不免替他们难过。人家说,“老小孩儿”就是指年纪大了,什么都记不住,而且容易发小孩子脾气的老年人。我难过得是, 也许命在延续,其实真正有意义的那些人和事请其实已经过眼云烟已经被遗忘的好像没发生一样,GOD!这该多么可怕?! 然而事实上大部分人就这样生活着。

往事啊! 多么可贵的记忆,怎么能够留存它们呢? 只好尽最大努力记录&刷新。 可惜就算记得再多,也是枉然!不是‘物是人非’你记得住人家没记住、空留你一人感慨昔日的甜蜜or辉煌,不是更加郁闷;要么就是即便你们都记得、除了眼睁睁看着一切不可重来,今日的你们连再走出门的力气都没了,怎么重温旧梦?还不是抱头痛哭,感慨人生、到头来也还是郁闷啊。

 4 ) 课堂笔记

注意导演

翻译:一树梨花压海棠(=老夫少妻)

注意中医的存在(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独特存在,带有社会使命感(不在朝廷也不在底层),西医与中医完全不同。清文在学校与家中不同的生活习惯,阿公是祖国的忠实者…

纳博科夫《洛丽塔》,忏悔与自我辩解

康拉德、纳博科夫、奈保尔——这些作家都是因为成功地游弋在语言、文化、国家、大洲甚至文明之间而广为人知。他们的想象力受到这种背井离乡的滋养,而养分的汲取却并非通过根部,而是因为无根性。——奥尔罕·帕慕克《伊斯坦布尔》(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无根性从生存讲是不幸的,从创作来说是幸运的。生活无根,心灵有根。

 5 ) 台湾往事

#每日一片# 今天资料馆放映的是《台湾往事》,看片名会以为是台湾导演的作品,不过导演是大陆第四代著名导演郑洞天。影片由蒋雯丽主演,展现了台湾日据时期一户普通人家的生活。这是我第一次看郑洞天的电影,意外地发现他的镜头语言还挺舒服的,有台湾和日本电影那种清新静美的味道,节奏偏舒缓,不太像大陆电影的风格。 电影中没有强烈的抗日意味,大量空镜头描绘出了台湾草木茂盛的美好自然风光,但是一派宁静旖旎下仍能够感受到日据时期台湾平静表象下两族人的剑拔弩张与紧张的政治氛围如一潭静水下肆涌的暗流。 可惜剧本略微留有遗憾,不过似乎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有些地方不大好改动。整体剧情发软,不够深邃且略微煽情。但能察觉到导演有意剥离强烈的戏剧性想走偏纪实的稳健风格,可惜要做到如安哲罗普洛斯的影片那般质朴深刻动人却很难。不过好在没有某些大陆导演那种使人尴尬的强硬烘托和煽情手段,即便剧作稍显疲软还是挺优秀的片子,也就是说在对待“日本”这部分不过火。比较明显的剧作部分在于蒋雯丽饰演的台湾母亲三次妊娠都伴随了三次剧情上的小高潮,也就是三次创痛(丈夫为自己剖宫产、长子同日本孩子打架致使全家受辱、丈夫去世)。而结尾母子由于历史问题相隔两岸后的处理稍显狗尾续貂(不过真人真事没办法),两人30年后在东京见面从剧作上来看远不如从此再未谋面的悲剧性来得强烈。虽然批评了许多,但仍然要表扬一下电影在细节上的处理,还是颇为感人的。例如影片中的日本人,没有一刀切地表现他们“坏”的一面,而是能感觉到都是现世生活中很平凡很普通的人。比如“村长”,经常赔笑出现,在被老阿公甩了脸子后也是讪讪的表情。秀子是心地很善良和蔼的日本女孩,一直努力在双方的敌对情绪中周转斡旋,她深知日本的“不义”与自己地位的尴尬。而她的父亲八重医生也是,尽管嘴上很硬说吸鸦片的台湾人意志薄弱,却羞于启齿自己内心中对林医生(父亲)的愧疚悔恨。日本男孩因为拿了家里的苹果送给台湾女孩被父亲狠狠教训,长大后也成长为父亲一般偏执的大男子主义。表现台湾人和日本人的冲突整体上显得很轻微,不过这恐怕也是当时的真实状况,双方外表相安无事,内心里相互厌恶(也有少数真诚友善的交往),学校里说日语,回到家必须说汉语(闽南语)。也正是清朝、日据、民国翻来覆去的割让、殖民、光复才使得台湾人的国族认同无比混乱,即使当年自福建移居台湾不忘祖宗家法的先人子孙经历几代之后恐怕对家族源头的追溯意愿也消磨殆尽了,谁会在乎自己家曾经是不是“清河衍派”呢?被称作“亚细亚的孤儿”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似乎真怪不得台湾人,不过这段殖民历史倒是使得台湾融合了中日两种文化风格。实际上台湾当时为日本的侵华也是出了不少力的,不过或许正如影片中清文的境遇,即便国族认同是中国人,为了升学还是得进入日本人开班的中学校,在学校里学习日语,向前辈鞠躬,甚至进行军事演练时刻像其他日本学生一样准备着“为天皇陛下玉碎”。而尽管他并未正式参军,却仍有飞机投下炸弹炸死了他无辜又善良的最好的朋友。台湾沦为日本附庸的代价是惨痛的,很多事情发生得很莫名、无道理,但相比较中国大陆而言还是过着较为平和的日子,比如片中“美国和日本打起来了!”“老师说要为‘圣战’交后援金”“好像被日本招纳去做‘看护妇’了”等等台词都能看出当时大家对具体发生了什么其实并不很了解,可能连日本侵略的是中国都不知道,只是过着自己的日子,但好像事情就越来越不对头。“母亲包的粽子”是个重要意象,是主角清文最爱吃的东西,在影片中串联起母子二人,比如在家法伺候后母亲又亲自为清文上药,清晨醒来后床柜上摆放着一碗粽子。以及曾经颐指气使的武夫在战败后回到台湾后十分潦倒以摆摊为生,母亲送给了他几个亲手包的粽子。两次同父亲去钓鱼,第一次父亲在火车驶来前飞快地抱着清文跑过铁轨。第二次父亲被日本人释放后精神崩溃面对铁轨呆若木鸡。这些剧情的设计、细节的描写都是很有意思的。 电影中母亲、父亲、阿公、阿忠、武夫、村庄以及医生父女等角色的塑造都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蒋雯丽作为主角自不必说,母亲这个角色是牵动全片的重中之重,她的发挥可以说是挑不出毛病的。父亲的扮演者白凡是位看起来书卷气很重又浑身正气的男演员,尽管不知名但表现也很不错。冯汉元先生是老演员了,阿公代表了身为中国人的气节与不忘祖宗的执拗,几乎是个功能性角色。青年阿忠是个挺憨厚老实的孩子,却不幸成了牺牲品,不知道他最后未说完的那句话到底是什么,挺让人心疼的。演员叫做刘蔚森,演这个片子的时候只是个微胖的男孩子,结果现在居然胖到这种程度未免太可怕了… 不过影片描绘的仅仅是偏向于中国一边的知识分子一家,台湾的其他群众呢?他们在那段时间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并没有讲到。这恐怕也是郑洞天身为大陆人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吧。

 6 ) 28/8/2004碎碎

28/8/2004
因为跟蒋文丽一起排练的缘故,因为华表的缘故,我终于把买了许久的《台湾往事》看了一遍。
一向不喜欢郑洞天的镜头语言。

事件连接比较紧密。蒋获得了华表的最佳女演员,就是因为这部戏。这次的最佳故事片也颁发给了《台湾往事》,确实,这片子比较煽,音乐拿奖确实也有道理。

蒋的表演与以往突破不大。或许是因为看见她平日里也是这样温柔隱忍的缘故吧。但是她很生活。并不能说她塑造人物很出色。
故事造就演员。戏捧人。我想是这样的。

 短评

课上看的 质朴的故事片最能打动我 不过到底是中国人拍的 视角还是不够客观 但还是值得推荐

3分钟前
  • K小姐在魔都
  • 还行

缩影

7分钟前
  • heispatrick
  • 力荐

成年后的故事略显粗糙,遗憾了。

11分钟前
  • 半醉先生
  • 推荐

从这个片子开始,喜欢上了蒋雯丽。

14分钟前
  • 法号庙平
  • 力荐

不喜歡她

19分钟前
  • 雕刻時光
  • 还行

一个滞留大陆的台湾人的家史,长河电影,九段结构颇有韵味,撷取从日据时代开始到1994年台湾每个关键历史时期中河衍林家的家事,平淡的叙事之中将国事家事天下事扭股前行,令人回味无穷。① 我出生了(林清文);②苹果(林清仁); ③鸦片烟、万岁和禽兽(林清黛); ④天宝( 慰安妇、圣战援助金和爱的无言结局); ⑤江口中学(与江村武夫下战约); ⑥阿忠死了(那一天,我长出了胡子); ⑦台湾光复(八只粽子、歌仔戏、阿公去了); ⑧从此长别离,各自分两端(厦大是无情的长堤); ⑨东京三日重聚(你是长子,阻隔仍在继续)。最大的缺陷是影像气质平庸,最大的优点是平实中催人泪下的感伤与温情,所有的殇与痛都凝结为一首小诗——“山那边离天尚远,人却说有幸福在啊,我一个人去寻找,含着眼泪又回来”。

22分钟前
  • 卷耳电影笔记
  • 还行

抗日胜利了?胜利了为什么要承受更多的苦难?

25分钟前
  • 北极光
  • 推荐

故事情节太密集,意识形态的影子太刻意。

26分钟前
  • 碧梧
  • 还行

快进版的侯孝贤,有型无神。

31分钟前
  • xjc_jovi
  • 还行

好似一場尷尬的單戀。

36分钟前
  • 挂拉
  • 还行

很少有人知道这部电影的,但是我非常喜欢,片子拍的很美,故事叙述的委婉动人。

38分钟前
  • 猫儿
  • 力荐

太他妈好了,太他妈中国化的一部电影了,无限的情绪以一种稳重而内敛的方式表达,极其稀有的让我哭得稀里糊涂。小情节叙事的典范之作。

43分钟前
  • 十四號門徒
  • 力荐

导演,你不懂台湾。

47分钟前
  • 小卖部张大爷
  • 还行

主要是,我好愛蔣雯麗。她穿白斜襟衫的樣子真美。

50分钟前
  • 松如
  • 推荐

小时候很认真很投入的看过。非常客观充满情愫的影片,政治上无论如何,台湾都是中华文化之堡垒。

51分钟前
  • 小鬼Bono
  • 推荐

http://www.m1905.com/vod/85396.shtml乡土气息浓;怀旧味道足;都不像是大陆拍的了;父子二人去钓鱼,路上遇到火车,第一次父亲抢在火车前过马路,第二次呆呆的等火车先过去,对比可知,在监狱的那段经历给父亲造成了怎样的改变......

53分钟前
  • 翟墨子
  • 推荐

日本给台湾留下了太深的伤痕。。。。。

56分钟前
  • uwtw
  • 力荐

从台湾光复到国府迁台这四年的时间里,台湾经历了最动荡最不堪回首的社会变迁,可惜在这部大陆视角的电影中这一切都被抹去了,只剩下一个家庭的分离来替代那一段大历史。

60分钟前
  • 安短
  • 还行

这真是讽刺啊,大陆人见台湾人(一家人)竟然要在东京团聚,而不是从直接通达,更讽刺的是日本是罪魁祸首。给予团员帮助的是敌人而不是我们自己。蒋雯丽不继续作导演真是影坛一大损失

1小时前
  • 啸杨
  • 推荐

改编剧本,略感生硬。压抑的感伤和苦痛。自然光。蒋雯丽的表演

1小时前
  • ZHANGWANHE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