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

HD

主演:艾米·怀恩豪斯,茅斯·达夫,马克·容森,托尼·本内特,皮特·多赫提,拉塞尔·布兰德,娜塔莉·科尔,弗农·凯伊,艾丽西亚·凯斯,杰·雷诺,大卫·莱特曼,格拉汉姆·诺顿,苏菲·拉沃斯,乔纳森·罗斯,杰斯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5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艾米 剧照 NO.1艾米 剧照 NO.2艾米 剧照 NO.3艾米 剧照 NO.4艾米 剧照 NO.5艾米 剧照 NO.6艾米 剧照 NO.13艾米 剧照 NO.14艾米 剧照 NO.15艾米 剧照 NO.16艾米 剧照 NO.17艾米 剧照 NO.18艾米 剧照 NO.19艾米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艾米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曾获得7座格莱美奖杯的艾米·怀恩豪斯,于2011年7月23日,因饮酒中毒而去世,享年27岁。此纪录片公开了一些艾米生前的私人影像,并且希望从艾米本人的角度来揭开这场悲剧的背后真相。制片人James Gay-Rees表示:“这样一部拥有当代性的影片,能够抓住时代精神,以其 他电影无法达到的方式来解读我们所处的世界。”  艾米·怀恩豪斯被认为是这个时代最杰出的爵士女歌手之一,除了慵懒沙哑的嗓音,她总是顶着高耸蓬乱的蜂巢头,化着极致夸张的烟熏妆,穿着凌乱暴露的衣衫,让所有人的视线都被她吸引。她的歌曲仿佛来自深不可测的心底,有一种蛊惑的魔力。然而可悲的是,艾米却成为了自己的成功、媒体、情感和生活方式的囚徒。这个社会中,人们一方面赞赏她的才华,在另一方面也毫不留情地在伤害和消费着她。尘封核爆营地婚礼责任2017速度与激情(原声版)噩梦影院平成骑士对昭和骑士 假面骑士大战玉面飞狐红官窑錘子與鐮刀1994时光机花与罪生死劫杀1946鬼女艾拉告别昨夜浪子!不是我济南战役犹大2013来玩小美国第二季运财五福星布莱切利四人组第二季我的奇妙男友2之恋恋不忘人生典当行之三世乾坤无言第一季和服魅惑白色蛙我裙子去哪儿了?江城警事皆大欢喜1981我的童年极右青年拾芳私人课程愤怒1978欲望保姆今宵多珍重不肯去观音女囚犯 第六季变鼠记天上女子爱情游戏诡计剑花烟雨江南巨石怪后备箱惊魂最佳合伙人

 长篇影评

 1 ) 《艾美懷絲》:在那巨大名字背後的小女孩

艾美懷絲(Amy Winehouse)在音樂事業上的成就是無人可否認的。她憑藉著兩張錄音室專輯瞬即登上巔峰,橫掃各大國際音樂獎項,包括五座葛萊美獎(Grammy Awards)。短短不到十年的音樂生涯,艾美懷絲早已在許多人的心中烙下難以抹滅的印記,山姆史密斯(Sam Smith)自認深受她的影響,而愛黛兒(Adele)也是因為她開始拿起吉他創作。艾美懷絲的才華確實為她的人生譜出一則傳奇,但傳奇的崛起往往伴隨戲劇性的墜落。2011年7月23日,她被人發現陳屍於倫敦寓所內,死因是酒精中毒,得年27歲。

艾美懷絲的人生彷彿是跟著其他天才音樂家的腳步走,吉米罕醉克斯(Jimi Hendrix)、科特柯本(Kurdt Kobain)、吉姆莫里森(Jim Morrison)……,還有數不盡的音樂人都是在年少時才華盡顯,直到27歲便早早離開人世。從結果來論,謎樣的早逝幾乎是傳奇故事命定的結局,好似唯有如此,才值得人們反覆推敲、填補謎團中的空白,並且加以傳誦。從某種意義上來看,阿西夫卡帕迪亞(Asif Kapadia)執導的紀錄片《艾美懷絲》即是如此,只不過他無意在傳奇之上錦上添花,而是試圖拼湊出隱藏在「明星」之下,那如同你我,只是一般人的艾美懷絲。

電影通篇構築在艾美懷絲過往的私人影像,以及少數的公開演出之上,故而觀眾看見的,絕大部分是舞台之下的艾美懷絲。影片伊始是少女時期的艾美懷絲,脂粉未施的雙頰帶點嬰兒肥,模樣純真也有點傻氣,卻已微微透露出在歌唱上的自信,以獨特嗓音為好友唱生日快樂歌。這樣的她,實在很難與後來那位頂著蜂巢髮型、化著誇張貓眼妝的艾美懷絲作連結,唯一可辨別的是天生沙啞的嗓音。艾美懷絲滄桑的聲線實在迷人,搭配她詮釋歌曲時隨興卻情感豐沛的態度,總讓人以為她早已看盡世事,然而真實的她卻恰好與此相反。片中的她,只是個率真(Frank)的小孩。她毫不掩飾自己的情緒與想法,即使已成為歌手,甚至是明星,她依然學不會世故與虛偽,如此才能在廣播節目中公然表達對編曲的不滿,也毫不掩飾自己對毒品的需求;即使鏡頭就在面前。

正是這份率真,讓艾美懷絲只能將自己攤在世人眼前。細探她所創作的歌詞,不難發現其中紀錄的都是最私密的想法,尤其是感情生活,更是她極為重要的靈感來源。出道第一支單曲〈Stronger Than Me〉是寫給第一任男友:「You should be stronger than me/You've been here 7 years longer than me/Don't you know you supposed to be the man/Not pale in comparison to who you think I am」,顯見艾美懷絲十分渴求愛情、更需要倚靠男人來換取安全感。有評論指出,阿西夫卡帕迪亞採取的敘事觀點流於刻板的性別印象,但我以為,與其說艾美懷絲是「依賴愛情的女人」,倒不如說她是一個在尋找穩固依靠的小孩。艾美懷絲的父母在她9歲時分居,而父親此後幾乎從她的成長過程中缺席,或許是因為如此,讓她總是在有意無意之間找尋「父親/男人」的形象;只是,她身邊的男人卻老是將她推向黑暗的深淵。

從影片來看,布雷克(Blake Fielder-Civil)無疑是艾美懷絲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之一,她的第二張專輯《黑色會》(Back To Black)呈現的就是和他之間分分合合的情愛糾葛。一般輿論認為,布雷克正是誘使艾美懷絲開始接觸古柯鹼與海洛因等一級毒品,進而沉淪毒海的始作俑者。站在旁觀者的立場來看,布雷克絕對不是好情人,但艾美懷絲依舊為他深深著迷,甚至愛得難分難捨、患得患失。原來艾美懷絲戒不掉的並非毒品,而是愛情,「愛是失敗遊戲,」(Love is a losing game)她唱道。如同王菲和伊能靜,艾美懷絲可以為了愛情放下事業,但也因為愛情,讓她醞釀出足以創造事業巔峰的能量。《黑色會》專輯為她帶來國際性的成功,包括艾爾頓強(Elton John)、傑斯(Jay-Z)、邦喬飛(Bon Jovi)和賈斯汀(Justin Timberlake)等藝人都一致推崇,全球銷量更突破600萬張,並囊括葛萊美五項大獎。雖然因為吸毒史遭美國拒發簽證,無法親自到場領獎,但仍無法掩蓋當晚她所綻放出的璀璨光芒。

亮眼的成就勢必帶來媒體的強烈關注。無庸置疑,艾美懷絲是個才華洋溢的爵士歌手,東尼班奈特(Tony Bennett)對她滿是讚賞,可是她不是「明星」,她也從未把自己當作「明星」。如果媒體是把雙面刃,那麼變形而成的狗仔文化更是如此,是故任何人都可以成名15分鐘,但是這15分鐘的代價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在大紅特紅之後,艾美懷絲開始成為鏡頭的焦點,鎂光燈不停閃爍,看似照亮她往後的人生道路,可這景象卻令人看得驚心動魄。不同於晚幾年竄起的女神卡卡(Lady Gaga),艾美懷絲顯然不懂得凌駕於媒體之上,甚或是操弄媒體,於是她只能像隻代宰的羔羊,脆弱無助地蜷縮在鎂光燈強烈的光芒底下,任憑記者之筆惡狠狠地宰割,最後在轉瞬間從最受歡迎的人墜落成最不受歡迎的人。諷刺的是,此時艾美懷絲的父親早已深暗媒體文化,開始帶著攝影機強行侵入她的私生活。

紀錄片上映之後,艾美懷絲的父親米契懷絲(Mitch Winehouse)極為不滿,認為影片對他做了不實的指控,同時更有誤導觀眾、忽略艾美懷絲的音樂才華之嫌。阿西夫卡帕迪亞的紀錄片固然偏重負面的刻劃,但我想他只是意圖藉此剖析艾美懷絲人生悲劇背後的真相;或者說,他意在還原那個躲在「艾美懷絲」巨大光環底下的小女孩,那個坦率真誠卻又脆弱無助的小女孩。畢竟一場悲劇的產生,不會只有酒精和毒品,那太簡化一個人和一場人生了。唯有除去眩目的光芒,才能看見最為真實的樣貌;而那樣貌極有可能醜陋不堪。

對深愛艾美懷絲的歌迷而言,這部紀錄片呈現出的影像確實殘忍,特別是看著她在喝得爛醉之後,被經紀人趁機台上飛機,送至表演場地;又或者是看見她在舞台上嚴重恍神、無法演唱,遭觀眾倒喝采。這些畫面出現在大銀幕上時,我們彷彿成了那些看笑話的媒體,冷眼旁觀她的種種糗態,甚至是落井下石,卻無人願意伸手幫她。回歸到紀錄片的中心問題:到底是甚麼原因造就艾美懷絲的人生悲劇?是布雷克、米契懷絲,還是艾美懷絲自作自受?導演沒有做出任何評判,卻讓我們覺得自己難辭其咎。

 2 ) 艾米

天才爵士歌手艾米英年早逝,当天赋成为工具而被无限制地榨取,当陷入毒品与酒精无法自拔而自我麻醉与堕落,天才的艾米平凡的精神与躯体无法承受这些打击,在伴随着自己的爵士乐中梦归他乡。影片采取了她身前的各类影响加上朋友、同事、亲人的采访,还原也解密了这位传奇的爵士乐歌手短暂的一生,并引发沉重的思考。

 3 ) You just wanna be a good girl.

文/Ri_Makoto 「PLEASE DO NOT USE ANY OF MY PERSONAL ARTICLES WITHOUT MY PERMISSION. THANKS.」

不可否认,自始至终我对Amy Winehouse的印象还停留在她的那句:“You know I’m not good”。这句话太过刺耳,你说她是在炫耀本身特有的“坏”,还是想像个好姑娘一样去倾诉过往的那些“错”——答案并不重要。显然,本片导演Asif Kapadia也是这样觉得。撇开那些操蛋的私生活,以及狗仔创造出的花边新闻;电影中,大众眼前的这位“毒妇”平凡的像个小女孩,带着一点乖戾,一点害羞,一点可爱,让你早已忘记了“天妒英才”这四个沉重的大字。

在评论本片之前,不得不介绍下导演Asif Kapadia的背景——2010年,他拍摄了一部关于F1赛车手Ayrton Senna的悲情纪录片《Senna》,一举拿下英国电影和电视学院奖(BAFTA)。这次Asif与2013年接受英国环球唱片(Universal Music UK)委托,指导《Amy》纪录片。制作团队表示,他们处理Amy的故事一定要做到“全然客观性(Total Objectivity)”,并会为此片访问超过100位Amy的亲友及专辑制作的幕后工作者。
这份“全然客观性”也是说服Amy家人支持纪录片制作的关键。据Amy的父亲Mitch Winehouse表示,先前他们一直都对纪录片并不感兴趣,甚至不愿再回忆起女儿去世的痛苦事实,直到得知是导演Asif亲自接手,才肯放手让制作团队去为Amy“做点什么”。
《Amy》全篇结构都是筑造于Amy过往的私人影像中,以及少数的公开演出之上,故而观众看见的,绝大部分都是舞台之下的Amy。影片之初,Amy在朋友生日派对上唱着略带沙哑的爵士版“生日歌”。嗯,这是少女时期的Amy,脂粉未施、双颊带点婴儿肥,模样纯真中带着点傻气,却依然微微透露出在唱歌上的自信。这样的她,很难与日后那位头顶蜂窝发型、化着浓重猫眼妆的Amy联系在一起。唯一可以辨别的就是那独特的嗓音,和那略带沧桑的迷人声线,搭配她诠释歌曲时随性即发的充沛情感,总让人以为此女早就看尽浮沉世事,然而真实的她却恰好与之相反。
第一张专辑的名字《Frank》足矣表明Amy是个“坦白、率真”的小姑娘,她无需掩饰自己的情绪与想法,即便成了歌手,甚至是明星,她依旧学不会世故与虚伪,所以才造就了媒体笔下那个“放荡不羁爱自由”的泼妇形象。导演Asif甚至在剪辑过程中从不避讳Amy吸毒的事实,因为当事人就一直保持着毫不掩饰的态度,那旁人又何必添乱去遮遮掩掩呢?!带着这份难得的率真,Amy生前最本真的一面全都摊开给你看。细探她所创作的歌词,不难发现其中的记录都是最私密的想法,尤其是感情生活,成为了她创作过程中的重要灵感来源。出道第一支单曲“Stronger Than Me”是写给初恋,“You should be stronger than me/You've been here 7 years longer than me/Don't you know you supposed to be the man/Not pale in comparison to who you think I am”。可见,Amy渴望爱情的滋润,更需要一个可依靠的男人来换取安全感。影片中的叙事观点被导演Asif带入过于刻板的性别印象,但我认为,与其说Amy是“依赖爱情”,倒不如说她是一个一直在寻求稳定依靠的小女孩。
在Amy生命中扮演着极其重要觉得两个男人分别是她的父亲与前夫Blake Fielde-Civil。前者在Amy只有18个月大的时候有了外遇,于Amy 9岁时正式离家出走。对一个女孩子来说,无论你在青春期时多么叛逆,都需要父亲随时随地给予关怀。所以,在Amy活着的最后一秒钟里,她都在致力追求父亲的认同感。但,结果却是事与愿违。至于,后者Blake与Amy之间分分合合的情爱纠葛,更是诱使Amy开始接触海洛因等毒品,进而沉沦毒海的始作俑者。电影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并没有把Blake划分到坏情人的队伍当中,而是一直呈现出Amy为他深深着迷,甚至爱到难舍难分、患得患失。原来,Amy戒不掉的并非是毒品,而是爱情,“Love is a losing game”,在第二张专辑《Back To Black》中她早已苦涩地唱了出来。
上帝对谁都是公平的,无论你是路人甲,亦或是Amy。当Amy沉沦爱情中,她所获得的感情回报足矣酝酿出创造事业巅峰的能量,《Back To Black》为她打响了知名度,包括Elton John、Bon Jovi和Justin Timberlake等一众艺人的推崇,全球销量更突破了600万张,并囊括格莱美5项大奖。虽然因为吸毒史遭到美国使馆的拒签,无法亲临现场,但仍然无法掩盖当晚她所绽放出的独特光芒。
抢眼的成就势必带来媒体的强烈关注,影片的节奏也渐渐紧张了起来。毋庸置疑,Amy是个才华横溢的爵士名伶,Tony Bennett对她更是赞赏有加。可,Amy并不关心“明星”这个特殊身份,而是照样像个正常的英国女孩穿着随随便便的Tee和短裤在路边与朋友吸烟。在某个环节的剧情描写上,导演Asif设立出一个无形的命题:如果媒体是把双刃剑,是故任何人都可以成名15分钟,但也同样也要接受这15分钟内带来的巨大代价。红极一时的Amy用亲身经历给出了最真实的解答——闪不停的镁光灯,放不下的镜头焦点,看似未来的人生道路一片光明。可,怎觉得,影片中的Amy并没有虚荣地接受这一切,而是像个胆怯又倔强的小姑娘,不懂得凌驾于媒体之上,或者是操弄媒体,而是变成了一只被随时任意宰割的小绵羊。在这一点上,导演Asif将镜头特写在强烈镁光灯光芒照耀下无助蜷缩的Amy。对,彼时彼刻,Amy任凭媒体的凶猛宰割,瞬间在最受欢迎的人中坠落成最不受待见的人。更为讽刺的是,此时Amy的父亲居然没有以一个长辈的身份去为女儿提供帮助和安慰,而是深谙媒体文化,强行带着摄影机侵入Amy的私生活中。
终于,Amy去了戒毒所,消失于大众的视线里,“吸毒再戒毒,戒毒再吸毒”、“谩骂歌迷”……看到这样的新闻,连以往一直死忠Amy的粉丝也开始怀疑,我们爱的那个姑娘为何总是如此极端的出现在聚光灯下。对此,导演Asif在影片中给出了一个最真实的解释——对,她痛苦,她宿醉,被经纪人抬上了飞机,送至表演现场;舞台上,Amy双眼恍惚,忘记歌词,无法表演,冷眼旁观她的观众喝起了倒彩。紧接着,Asif就巧妙的衔接上各种媒体在脱口秀中挖苦挑衅Amy的“精彩”剪辑,有些人落井下石,有些人伤口撒盐,只有最好的朋友愿意去帮她,在电话口讯中让Amy回到最初的地方。
回归到纪录片的中心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造就了Amy的一生?我并不愿意用“悲惨”来形容,人各有命,如今弥留在收音机里的好嗓音不就是她存在过的最好证据吗?只是,导演并没有做出任何评判,而是打出一个疑问句,让观众自己去悟。
影片始于98年那个居家video的生日派对,期间铺叙了Amy这13年的音乐生涯,导演Asif试图揭露这段星途如何走入绝境,又是与那些“早逝前辈们”有着多大的不同点。影片在形式上没有太创新的出格表现,叙事主轴基于访谈资料编制而成。其中Amy的好友Lauren Gilbert、Juliette Ashby与前经纪人Nick Shymansky贡献不少旁白,让我们仿佛感受到了北伦敦的阴冷,并脑补出那时在街角躲避镜头的孤独Amy。
影片最后,最抚慰人心的是,导演Asif再此强调Amy才华横溢的时刻是与Tony Bennett合唱“Body and Soul”之时,那个时候的Amy足够与Ella Fitzgerald、Billie Holiday等爵士名伶齐名。如果前夫Blake让Amy看透了“及时行乐(Life is Short)”的重要性,不知前辈Tony Bennett的那一句,“如果生命可以再久一点,自然会教会她如何活下去”又会让Amy去如何做出选择。
看过本片,你可能不会再纠结于Amy生命里最后的那几年颓废模样,而是注意到她的歌与词有多么优秀。倘若你再听一遍,就会了解到所有的答案都在里头,甚至会产生不同的感受。至少,听着《Rehab》时,她唱着,“They tried to make me go to rehab but I said, ‘NO, NO,NO”时,一种忧伤的遗憾早已取代了当年轻佻的自由感。

 4 ) 名扬一世还是平淡一生,她根本没想选择

2015年最后一部电影,是纪录片《AMY》,毫不夸张的说,120分钟的电影,我每分钟都很难过。

片中,Amy的经纪人在回忆Amy第一次出事时说,“我觉得就是那会儿,我们失去了一个很重要的机会,我不是说那一定会有用,一般情况下你得去两三次,但她那时还不是明星,没有被狗仔成天追着,我们就可以让《Back to Black》滚一边去,《Back to Black》这首歌可能就永远不会出现,但那样她就能有一个机会,让专业人士来帮她好起来,而不是等到后来全世界都想利用她的时候。”

可是,如果没有那在地狱中挣扎的生不如死,没有那痛彻心扉宁可自我毁灭的感情经历,没有放任自己一点一点腐烂在身后的黑洞里,Amy不可能在录音室两三个小时就创造出这首歌。《Back to Black》的成功,也远远超乎了她自己的想象,在格莱美宣布得奖时,她那瞬间的眼神里都是不可思议的震惊。凭借《Back to Black》, Amy成为了那届格莱美最大的赢家,获得年度最佳唱片、年度最佳歌曲、最佳新人、最佳流行女歌手和最佳流行演唱专辑五个奖项,也成为第一个获得五项格莱美奖的英国歌手,难怪她最后在感谢了所有人之后说,It’s for London.

Amy的作品,都是关于她的生活,她也毫无保留地将所有的感情都倾倒在作品上,在很多人看来,难免像是她将所有的伤口扒开给大家看。她在决定自己写歌的时候说:“我觉得在我童年的时候,那些流行榜上的音乐,那个时候发行的所谓的歌曲,我觉得这不是音乐,全都是水货和垃圾,别人帮你把歌都写好了,你只需要开口唱就可以,现在有些音乐也是这样的。我开始创作歌曲,就是为了挑战自己,看看我能不能写出来……我觉得那时候没有听到真正能表达我自己或是我的感受的音乐,所以我才开始写歌,写我自己的东西,根据我个人的生活经历。”

用痛苦的经历写出的歌,在演唱的时候也在一遍遍的撕扯着她,导致她在被父亲逼上巡演的舞台上时,仍旧拒绝演唱这首歌。乐队持续的演奏背景乐,台下的观众从欢呼到嘘声,她在台上跌跌撞撞的徘徊,手足无措,背影单薄而无助。

这首歌一点一点的耗尽她所有的气息,她用生命写出了这首歌,但是现在,十首一百首的Back to Black也换不回Amy Winehouse。

每次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那个我一直困惑的问题,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是宁可被牵引着陨落在艺术的绚烂烟花中,还是安稳的将自己的生命耗尽最后一刻,却要一生饱受平庸和名利之困扰?

去年被很多人誉为整年最好的电影的《爆裂故事》,阐述的就是一个极致的概念:be the greatest, or nothing. 男主在饭桌上发出了振聋发聩的那一声:“我宁愿吸毒嗑药三十岁就死去,成为所有人饭桌上的话题,也不要肝脑肠肥的活到九十岁而默默无闻。”这暴力的奋斗故事直接将鲜血泼进了好莱坞的鸡汤式励志,直截了当的告诉你,只有极致的痛苦才能换成极致的成功,想要伟大,拿命来换。

也许通向伟大的路途中,本就没有什么鲜花怒马烈焰繁花,只有一片萧杀的战场,一不留神就被抛弃。

曾经和一位资深荣迷讨论,也许我当初有些偏执,我觉得哥哥是爱着那个舞台上的荣光,享受着台下的欢呼声和万千宠爱的感觉,也执着的将自己毫无保留的送进了艺术这个大漩涡中。可是我总是忍不住去想,如果他没有回来,能否在加拿大平淡的度过一生?没了后面的奋不顾身的付出所得到的辉煌,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张国荣还是不是张国荣?我不停的问她,到底答案是什么,她突然就流下了眼泪,“可是他从来没有用生命来验证一件事情。”

记得曾经看过的一部美剧《不死法医》里,Henry认识的那位女雕塑家,发现了自己只有在不停吸毒中才能不断的完成作品,她选择了赌上所有的体力加灵感,无限的透支着生命的潜能,最后完美的雕塑完成,她也躺在雕塑边再也没有醒来。的确,我们生命中的某些时刻,不得不问自己,我们愿意为得到想要的东西,可以付出多少?我们愿意冒多大的风险,去牺牲,去忍耐?我们愿不愿意赌上所有,包括这条命?

这个世界,如果没有天才的搅动该有多么的味同嚼蜡,相当一部分的天才的故事,都有用短暂一生在一整个历史长河中炸出烟花的壮举,甚至可以说,没有了这天妒英才、英年早逝的调味品,故事都会乏味许多,也少了世人的惋惜之情。

但是问题是,到底他们想不想做这个选择题?

没人否认Amy有天赋,这天赋如此耀眼,将她过早的送上了别人所渴求而不得的地位,然而这些天赋,又成为了她一生的梦魇。在片中最后,她的朋友回忆Amy对他说的话,“如果不要这个天赋,只要我能走在那条街上,无忧无虑地,我会愿意的。”这其中的无力,完全超过了我可以的想象。她总是和别人强调,“I am not a singer, I am a jazz singer.”我只能理解为,她并不想做这big star,她在闪光灯下麻木,在所有人的注视里感到恐惧,她只是想做一个安静唱歌的人,可以像普通人一样,走在街道的阳光下,有音乐,有爱情,可惜这时代,终究是给不了她这些。

 5 ) 在这个疯狂的世界,如果你纯粹的不能装疯,那只能真的疯了

说到Amy,似乎大众比起她的音乐更容易谈到她对毒品和酒精的依赖,她的这些所谓“争议”的行为没啥过多站在道德角度评价的,我想现在大家强调每个人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时,似乎忽略了每个人也有破坏自己的权利,当然两者都是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

有段时间,Amy意识到问题,去了之前已经拒绝的戒毒所并好转很多,但随着无孔不入的媒体对她扭曲和夸大形象,自我空间的遗失,对她的关注娱乐性代替音乐性时,她选择以酒精代替药物。我想那些疯狂确实很难清醒的面对,当在音乐节,达到无法表演的状态被台下观众嘘下场的时候,媒体上这又只是一个新闻点,之前邀请她访谈的主持人调侃着消费者她,因为这是大众所好的,但每一步都把她推向更深的,无法自拔的境地。

导演刻意避免了采访现在的人,因为这样大家经过,相对比较难客观,而是都用之前材料,这样呈现了一个最当时的AMY。影片让人能够了解大众和媒体是如何消费名人,影响了悲剧的发生,给人不一样的视角去重新认识一个之前媒体所宣传的,疯癫怪诞毒后形象背后,一位对于音乐和爱情追求的纯粹的让人她心痛的,无比真实的人。

我想以后听rehab,back to black, tears dry on their own, love is losing game, 听的不只是罕见的音乐才华,而是多了一份触动和伤感。

PS:本片碰巧是在伦敦北部Camden的Odeon电影院看的,她生活和唱歌到死亡时的住所都在附近, 而且看到快结束放到Amy死亡新闻片段时,银幕出现日期,再看了一下票根,才知道那天7月23号,正好是她逝世4周年。。。更加让人惋惜过早失去的本世纪最闪亮的音乐才华和一个纯粹真实的灵魂。

 6 ) Amy,一个大写的女人

去英国前,有个英语老师说,太阳报的第四版总会有裸女的照片。在纽卡斯尔火车站买的第一份太阳报里,我却只翻到了狗仔恶意拍摄的,伦敦路边醉态蹒跚的Amy Winehosue。
在一次半梦半醒的火车旅行里,眼皮张合之间,我模糊地看着她出丑的样子。mp3里是她的歌曲,全是她清醒时的痛苦。
在媒体口中,她是那个毒后,坏女孩,疯狂自虐的女人,而不是天才爵士歌手,五座格莱美也没有给她带来美名。直到她死后,人们才扼腕叹息,叹息她加入了“27岁俱乐部”,叹息我们失去了一个有才华的歌手。

看完Amy的纪录片,我喝了一点酒。在她苦闷的一生里,看着她坠落,我看到的是没有安全感,脆弱的一个女人。
又有哪个女人不是。她丢不掉的那些,一并写在了自己的音乐里,粗糙直接的声音,直击内心的歌词,全是属于她自己的哭诉。若不是有些,在别人口中,她大概都枉来这一世界一遭了。

我买过一张back to black的专辑,又在搬家中离去失踪。一起失踪的还有多年的轻松坦荡。当我看到Amy十八九岁还尚有些婴儿肥快乐的脸庞,后来慢慢越来越棱角分明,看着剧终那些她生前歌唱欢笑的画面,终于还是忍不住在被窝里哭了起来。我想她也无数次怀念无忧无虑的青春,没有渣男带她误入歧途,没有引领那颗易碎的心步步走入棺墓。

Amy的身边虽然有爱她的姐妹,将她奉为谬斯的歌迷,她最重视的家人和爱人却不尽人意。二十岁的Amy会弹着吉他自信地唱着自己写的歌,私下却只是一个俯在父亲膝头撒娇的小女孩。
而这个父亲,却被名利金钱蒙了眼,在Amy去戒毒所的时候,他一再要求她复出歌唱。在她想躲开人群隐居于小岛戒毒的时候,父亲带着摄像师前来造访,她也只能表达自己的不满,转身对着歌迷表达一丝无奈的善意。当她沉沦酒精一蹶不振,父亲不断用Back to black这颗摇钱树迫使她参与自己并不情愿参与的演出。
在塞尔维亚的舞台上,一脸醉意的Amy在歌迷的嘘声中来回踱步,跌跌撞撞,这是她要逃离的一切,却如此鲜活地出现在眼前。她选择拒演,却将自己又一次推入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看着她在舞台上疲惫的样子,真是心疼。在台下的人山人海,攒动的脑袋里,有人真的感到心疼吗。她的背影,如此落寂。

她的爱情,被人津津乐道起的时候,她无疑是个蠢女人。她此生的最爱Blake,是她歌曲的源泉。you know im no good中,她是捅了自己一刀又欺骗自己的痞子姑娘。在back to black里,他回到前女友身边,而她,死了千百回。她发疯一样爱着Blake,在纪录片里留着毫无尊严的电话录音,在Blake与她结婚后,在游轮上放肆地爬上爬下大笑。
她用碎玻璃在肚子上刻下I love Blake,在乳房上纹他的名字。她把最炙热,最纯粹的爱,都给了他。这个男人,却把她推入了毒坑。在后来的采访里,他挑起眉毛
“Why shall I waste my time with her?"
呵呵,多么熟悉的感觉。我想。被背弃后,一无所有的感觉。
背后的Amy在这漩涡里,输得肝脑涂地,一身戒不掉的恶习拉扯着她,使之成为被抨击的对象。
怪谁呢?只能怪她自己。一直都只有她自己。

纪录片靠后,Amy得知自己得了格莱美像个小女孩一样惊喜的表情,是后半段唯一让人觉得欣慰的画面,可不知为何,总还是觉得隐隐作痛。她与自己崇拜的人歌手Tony Bennett合作时候心浮气躁的表现,和泰然自若的Tony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她说“I don't want to waste your time.”她任性地对着记者爆粗口大步走开。她只是一个想要逃离的女人,在爵士女伶头衔后,真实的女人。

她死后Tony说“Life teaches you how to live it, if you live long enough.”可惜,她还没有机会变成一个深谙世事的成熟女人,便定格在了二十七岁,一个心如死灰,过度折磨肉体的女人。
在09年的一次采访里,记者问她
“你觉得多年后,你会在哪里?”
她说
“死了,死在一个无人知晓的地方。”

一切仿佛都是定局。命运的作弄。

说回Amy的音乐,与她比较的女歌手,Adele和Duffy都大红大紫。在Duffy华丽的编曲,和Adele越来越口水的旋律里,我始终找不到倾心中意的感觉。我却忘不了,走在合肥路上听Amy那首Take the Box时候,内心泛起的酸楚。
"But you were in the shower when I got there,
I'd have wanted to stay, but I got nothing to say
Cos you were so beautiful before today
But then I heard what you got to say...man that was ugly"

她的声音毫无修饰,像一块磨砂纸,如今我听着亡人的声音,眼前她飞起的眼线和大团的黑发,还是清晰如昨。
最喜欢的一首歌是Love is a losing game。在看完纪录片,我又听了整整一天。
“love is a losing hand”
那只虚无缥缈的手,在握住和松开之际,忽近忽远,扣住又被拒绝,攥紧又被抵触。是她,也是我。这是一场必输的游戏,看着已经快被将军的残局,却还要一遍遍假惺惺告诉自己
“I'll win.”

我试想Amy死前,一定被酒精麻痹从而进入了一个虚幻又无忧的空间。这是酒精的好处,也是扼死痛苦生命的手。也许那会儿的她,正陶醉于虚假的欢愉中,活在了与Blake最好的时光里。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也好吧。毕竟再死后,再也没有一场会输得一败涂地的游戏了。

 短评

艾米和lady gaga最红的那两年,是近10年欧美流行乐坛最有趣的一段时光,他们都是创造时尚的人,怪先锋,可惜现在只有阿呆和霉霉什么的,太boring

9分钟前
  • tata
  • 推荐

材料组织的真好,Amy在面对音乐名声爱情友情亲情毒品等诸多问题下的赤子之心都被导演挖了出来,以及随之而来的脆弱,仍然很难讲清楚到底是谁的错,男友父亲毒品闪光灯酒精放纵沉迷脆弱,在某种程度上,连她与生具来的嗓音与天赋,都是那个下午的罪魁祸首。

10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推荐

尽管开头只是艾米成长过程的轻描淡写 还是让我们见证到她从小埋下的阴影 那个用酒精毒品和炫酷外表麻醉自己的艾米 内心深处却是如此的脆弱不堪 热爱的音乐 最终却带来意料之外的名利 动人的歌曲因爱而生 而她唯一所剩的爱在破碎后 终于在聚光灯下走向生命的尽头 世间再无如此纯粹动人的歌声

13分钟前
  • MR.Charles
  • 推荐

Amy有自己的问题,有自我毁灭的倾向,但是当代唱片行业的急功近利让她彻底失去了控制,她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还没有做好准备,却被推向了一个自己无法承受的位置,这听起来有点像千篇一律的早逝天才故事,但毫无疑问的是她醉人的声音是这世间独一无二的珍宝。

14分钟前
  • JoshuaLi
  • 推荐

并不只是在展现才华,更多的是呈现Amy如何被毒品,名气,家庭,音乐产业以及大众媒体拖进一个绝望处境,让观众眼睁睁看着一个爵士歌手如何在聚光灯下逐渐走向毁灭,实在太令人痛心了。

17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之前在Bennett的纪录片里就看过一点点两人录音的片段,真是此音只应天上有。后半段实在太令人揪心,就像死亡早已是注定,身边的一切都在推她进入最黑暗的深渊... "Life teaches you how to live it, if you live long enough."

19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悲剧性、戏剧性、宿命感、一语成谶、毁灭性的爱情、受困的天才…还有突然死亡。所有人看完这部片都会爱上她,为她扼腕。但皆因为她具备一切好故事的关键元素,以至于我开始怀疑这个导演的能力甚至动机,塞纳之后选她,整合材料的方式几乎一模一样,多少有点投机取巧的低劣。

21分钟前
  • Lycidas
  • 还行

天赋异禀有时伴随的是难以自控的颓靡生活和坏脾气,或许是这样,有些人拥有高出常人很多倍的才华,却也承受比常人多出很多倍的自暴自弃,置身漩涡边缘,忍受不了了就按下生命停止键终止游戏,艾米的人生可能就这样,长板短板一样明显,像跟魔鬼做交易的浮士德,好未来好情操好才华不能什么都让你占了。

24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从崭露头角到人生巅峰再到迅速陨落,只用了短短几年而已,天赋有多高,自我约束力就有多低。归根结底是败给了自己,做了成功的囚徒,聚光灯和感情生活击垮了她,毒品和酒精是两大杀手。如今回忆她的生平还是让人百感交集。TonyBennett寄语,Life teaches you how to live it—if you live long enough 【本短评入选了豆瓣第一年的日历,深感荣幸】

28分钟前
  • 莱尼圆
  • 推荐

很可惜这部寻常的纪录片充其量也就是部艾米人生轨迹的大纲说明书,真正能够聚焦于其骨血深处的探讨和追寻相对还是弱了一些,艾米之于我大概就是艾拉,比利和乔普林的当代混体,那种融合了神经质,抑郁症,野性原始和病态式纯粹的路子基本快在这个时代绝迹了,同时也令其作品和意识显得更为珍贵。

31分钟前
  • kingkongofkhan
  • 推荐

素材挑得节。顺序剪得好。音乐配得好。生动地展示了「让你先爱上这个人,再把美好活生生钝刀割肉杀死在你面前」的悲剧制作精华。好一部「渣男毁人生」之「老公渣远不如老爸渣来得毁」。然而我觉得Amy有自毁型人格。然而一个用酒吞送止痛片的观众也是没什么资格对此作出扼腕表情。

36分钟前
  • 小斑
  • 力荐

你丝毫感觉不到导演的用力或者尖锐的地方,他却把片子拍的力道十足,用艾米生前的私人录影和相关人士的访谈剪成一部电影,让你很愿意相信他找到了这起悲剧的根源,可惜最后没看到片中大反派渣男渣父母接受采访。明年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很有戏,不过奥斯卡好像更喜欢励志的那类音乐纪录片。★★★★

3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导演上一部车手赛纳让我哭成狗,这部看完更加整个人都要不好了

41分钟前
  • 黄小米
  • 推荐

基本就是amy自己的私人影像串起了全片,看完泪奔了真的替Amy感到惋惜,她只是一个脆弱敏感贪吃的小女孩。

42分钟前
  • 胖胖
  • 力荐

前半段的成长记和后半段的暴发史,构成最鲜活而独一无二的艾米,缘起缘灭,或因为音乐,或因她是处女座,或因她只是艾米。“如果不要唱歌这个天赋,只要我能走在那条街上,无忧无虑地,我会愿意的...”就像托尼·班奈特所说:“慢慢来,你太重要了。生活能教会你如何活下去” 活着比音乐更重要。

43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片子平叙自然,没有过多的情感渲染,也没有任何私人的角度,但就是看得那么让人难过,得知自己拿到格莱美那一刻的Amy依旧跟一个小女生似的天真可爱,大概六年前我听到Amy的"Back to Black"这本专,之后很一段长的时间每当有人问我最爱的歌是什么,我都会讲"You Know I'm No Good",如其歌,宝贵而脆弱

44分钟前
  • 办公室甜心
  • 推荐

Everyone says life is short, but we never treat it seriously enough...

46分钟前
  • 夏晓光Pe
  • 推荐

对完全不了解Amy Winehouse的人来说,这样的纪录片非常抓人。导演最高明的是没有任何预设立场,只是从远处投来怜悯目光,却能让人觉得哪怕在毒品、酒精、厌食等组成的负螺旋中,依然隐藏着那个热爱爵士的女孩,仿佛下一秒她就会用极具穿透力的嗓音谱写天籁...

51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惊艳的才华需要配备过人的心智,不然必定被四周的邪恶吞噬。

56分钟前
  • bayer04
  • 力荐

她的生命中没有出现过好男人,不管是父亲还是男友都辜负了她

59分钟前
  • 七宝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