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肯去观音

HD

主演:李纯,中泉英雄,斯琴高娃,聂远,中野良子,牛犇

类型:电影地区:内地语言:普通话年份:2013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不肯去观音 剧照 NO.1不肯去观音 剧照 NO.2不肯去观音 剧照 NO.3不肯去观音 剧照 NO.4不肯去观音 剧照 NO.5不肯去观音 剧照 NO.6不肯去观音 剧照 NO.13不肯去观音 剧照 NO.14不肯去观音 剧照 NO.15不肯去观音 剧照 NO.16不肯去观音 剧照 NO.17不肯去观音 剧照 NO.18不肯去观音 剧照 NO.19不肯去观音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不肯去观音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唐朝,梅岑山秘色瓷艺人余秀为体弱多病的光王李怡烧制护身观音宝像供奉于五台山。宝像制成时,他捡到一个女婴,于是抱养回家为其取名为莲妹。人们说,女婴和观音宝像同来,是天意,是观音的人间示现。20年后莲妹长成楚楚动人的少女,乐善好施,慈悲待人,因为养父告诉她,所有的路人或许就是她的亲生父母。人们也说,莲妹善良的品格跟观音菩萨一样充满了慈悲。日本遣唐使慧萼入唐,在莲妹的帮助下,雨中求请秘色瓷观音座像,终于如愿。慧萼登船启航回日本,途经梅岑山时,海上突起风浪,慧萼和秘色瓷观音像落入海中。前来送行的莲妹纵身入海施救,自己却消失在风浪中。慧萼大悲,却见朵朵莲花顺流而来,将海船团团围住,铺成一片莲花的海洋。慧萼看见莲花中,莲妹冉冉升起,幻化为手持莲花的白衣观音!慧萼顿悟,于是他毅然决定将这座秘色瓷观音座像供奉于梅岑山。从此,普陀山开山,逐渐成为举世闻名的观音道场。相亲1987突然太空堡垒卡拉狄加前传:卡布里卡电话2020屠夫2中国刑警803樱桃汁梦中人 夢中人喵酱妹妹帮我追女神吧林肯的最后一天沁感:未知的秘密路西法第一季奥德布鲁赫要塞风云浴火危城刑警与检察官,有时是法官华沙间谍野蛮女友(2022)谋杀集团COLDGAME半暹降董夫人后妻业之女来自普莱恩维尔的女孩第一季找爱之旅巴斯克维尔的猎犬龙的传人(国语版)永远的田野天地无限(国语版)错嫁记忆的静物亲爱的莫妮卡猫妖2017致命武器2021心田

 长篇影评

 1 ) 《普渡》——观《不肯去观音》有感

     怀着对这部大陆宗教电影的破冰之作的好奇看完了影片,但这部电影绝不仅仅只是满足我的好奇心,我深深的被这部用爱拍出来的电影打动了。虽然在电脑上看了预告片,但我以为商业电影总是少不了雷人的台词和俗气的噱头,远不能深刻阐述佛教的精神内涵,然而看到影片中慧萼和尚第二次返回东瀛的情节时,我禁不住要为这部电影喝彩,虽然取材自历史典故却未拘泥于此,这样的塑造和安排让影片对于观音菩萨慈悲精神的阐述更加饱满,更上了一个台阶。
    影片从太妃请旨烧制秘色瓷观音宝像开始,围绕这尊宝像牵出了心地善良的烧瓷匠人余秀峰、与宝像同来的女婴莲妹、韬光养晦的光王李怡、请像心切的慧萼和尚等数条线。为了保护宝像、逃避追杀、求请宝像等原因各路角色相聚上演了一处观音菩萨度化众生的好戏。
    影片中一直执行追杀任务的尉迟将军无疑代表了恶人一派, 尉迟将军逢皇上之命追杀李怡,莲妹挺身而出,而当尉迟将军反被司马将军擒获即将被杀之时,莲妹又以一句“菩萨亦度有罪之人”救下尉迟将军一命,想必不少人会对这位少女“过分”慈悲报以不解的态度,其实此处真正表达了佛教的慈悲精神之伟大。 佛教慈悲精神的伟大并不止于保护众生免于恶行的伤害,更体现在度人远离恶行之上。好一句“菩萨亦度有罪之人”,正是无分别的慈爱一切生命。受侵害者固然可怜需要救护,而造恶者亦需要救拔被泯灭的良心,佛教的慈悲之伟大不是惩恶扬善式的作为,而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表达。尉迟将军虽没有放弃追杀光王的任务,但善良之种子已经萌发,这也是莲妹兄妹俩为掩护光王逃走被生擒后又被释放的伏笔。但是在几次的交锋过程中,这个反派角色的刻画,让人看到任何一个所谓的恶人,他们并没有本质的恶,他们在执行自己的正确或者正义。即使他们再凶恶也有恻隐的一面,如莲妹为不连累一众僧尼枉死主动投案,尉迟的眼泪当即迎面而下;也有正义的一面,当发现地方贪官向其大行贿赂之时,立即将其伏法;也有信义的一面,武宗驾崩,光王登基,新帝李怡说出了那句“菩萨亦度有罪之人”赦免其罪,他自惭无颜再对新帝,自刎谢罪。
     而于此相对的就是受命求请宝像的慧萼和尚,此位东瀛国的大和尚可以说代表善人一派。这个角色本来就是历史典故“不肯去观音”中的主角,在影片中也起着相对重要的作用。受命求请宝像回国供养本来是于国于民的一件大功德,可是求请宝像并不顺利,好不容易到达五台山见到了宝像,谁料为了保护宝像不被损毁,无尘大师当晚请余秀峰一家携宝像回梅岑山供养,于是又赶往余秀峰的家中求请宝像,到达余家后恰逢李怡伤势严重,需要用火堆驱除体内寒邪,期间,莲妹不顾火堆的炙热高温悉心照料李怡,莲妹待一切人如亲人的爱心让慧萼有所触动。之后在掩护李怡逃亡的过程中余秀峰被害,慧萼替他诵经之后准备离开,就在临走的一刹那,一个念头在慧萼心中萌动,这一刻在贪念的驱动下,“为国民祈福、为百姓息灾、回国复命”无疑成了他偷取宝像的最好借口。但最终海生和莲妹追回了宝像。在回国的途中,大船随着海浪翻起伏摇摆,就如同慧萼此时心中的悔恨、羞耻、惭愧、恐慌,种种的情绪在心中翻江倒海。泪水在冲刷在脸上的同时内心大概也被冲洗了一遍,此刻他终于明白如果内心失去慈悲,他所带回国的也不过只是一尊瓷像而已,贪心并不能帮助他的国家平息灾难。他肯定不会想到他还有第二次受命去大唐求请观音宝像,而这一次是东瀛国祝贺李怡登基派使臣送去贺礼,橘皇后仍然希望慧萼能借这次机会求请观音宝回国供养,有了第一次的经历,慧萼这次更加的虔诚。带领僧团到达五台山后,再次向无尘禅师表达了求请宝像的意愿。遭到拒绝后,慧萼法师用他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虔诚和决心,长跪在供奉宝像的殿外。当一众和尚体力不支接连晕倒时,青目和尚对道出了慧萼抱怨之词。“志不磨不坚,心不洗不白 ”,慧萼就是这么回答他的,此时我仿佛又看到当年求宝像不成含羞回国的慧萼和尚,泪水在脸上冲刷的同时,原来真的将心洗过一遍。看到这里我彻底被感动了,第二次求取宝像的过程艰辛却感动了大家,“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慧萼和尚终于通过了无尘大师的考验,获得了宝像,新帝李怡也对此举大加赞许。“一灯之光明,可以照亮方寸,若能以一灯相传,燃亮千灯万灯,则能普照四方。 ”其实求请宝像的意义正在于此,慧萼通过的不仅仅是无尘大师的考验,更加的是自心的考验。我非常喜欢片中对慧萼的刻画,其实我们也可以明白善人并非是指心中没有恶念,而是在止于起处。从莲妹的无畏让他感动,到盗取宝像后的悔恨,再到二次求宝的精诚,为我们示范了一个善的代表的升华之路。
    其实世间本没有善人恶人,只有善心恶心。善人有萌贪心之时,恶人也有恻隐之处。所以莲妹说“只要心中有善,无论是你我他,心中就有观音菩萨。”影片结尾出慧萼回国的船只早遇风浪,观音宝像不慎跌入海中,慧萼护宝心切跳入大海,最终幸被莲妹舍身救出。其实片中一再提到“缘合则聚,缘灭则散”也为这个结局作了很好的铺垫,慧萼发现莲妹为救自己而溺亡悲痛不已,而此时莲妹和宝像沉水之处开遍莲花,慧萼若有所悟,请求菩萨指点如东瀛没有请回宝像的因缘该在何处供奉宝像。观音菩萨显圣,指示梅岑山即补怛洛伽山(又称普陀洛伽山)供奉。
    最后一个镜头又古代普陀洛伽山切换到现在的普陀洛伽山,同样是那群演员,在演绎现代人的角色,我喜欢这个镜头,正如那句台词“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来来往往的香客们带着不同的心愿不同的心情来到这里朝拜,他们在这里相遇,其实他们也是在这里重逢。在无边轮回海中,有的人不慎沉入水中,而有的人拼命游向岸边,而最难能可贵的人则是返回水中救人的人,他们就是真正的观世音菩萨!
 
同是轮回海中客
何故强辨亲与敌
勇往彼岸名智者
慈航普渡是观音

 2 ) 我说这是一部烂片,菩萨不会怪罪我吧。

很奇怪,为何大人总不让我们指着老天爷骂,如果那些让人供养的神仙会因此降罪,那他们就不配叫什么慈悲为怀了。如果我们对这些神仙虔诚,他们就会感动降福,那天底下还有什么需要去努力的吗。一句句的“菩萨保佑”,他真的就保佑你了吗。总之,我不信宗教,但偏偏这部电影很有佛教宣传片的味道,就是要让你信。

名字本身很吸引我,因为有神秘感,可是看了一会儿就觉得是雷剧一部了。菩萨雕塑没一会就烧好了,却说耗尽一生的心血;日本橘皇后怎么一脸高兴地谈国家兴亡;一开始就很神话,突然降临的莲花水晶,老和尚向空中抛出,却能掉进另一个角度的熔炉里;狱卒竟然看得起囚犯的饭菜……故事本身很有传奇色彩,而且又是根据古代传说改变的,如果交给其它的编剧、导演和演员会不会成为佳作呢?

不肯去观音,如果作为一个词组,总觉得有点难理解,但作为句子就好理解了。不肯去某地的观音。相传在公元916年,有一个日本僧人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圣像回国,经普陀莲花洋时,突然哪里都是铁莲花,船不能通行,慧锷以为观音不肯东渡去日本,于是把观音圣像供奉在当地姓张的居民家中。从此以后,普陀山慢慢发展成为专门供奉观音的道场,慧锷也成了普陀山的开山祖师。

话说已经这么烂的片子了,结尾也没一句比较有禅意的话。

 3 ) 不肯去观音:佛要走流程

我不信佛,可我知道,佛有用。

让我当众承认自己“又逊又怂”,作为一个男人,这等于“跪地求饶”,不到危及到老婆孩子的地步,我是100%不肯的。

但我很容易就“跪地求佛”,遇到屁大一点儿委屈,都想求佛替我出气。

所以,佛在我心中,就是个能不丢脸,还能认怂的方便法门。

为那些解决不了的难题,提供一个“我能挺过去”的可能性。

而且,我知道,佛是不会怪我“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

因为,它是佛嘛,普度众生啊,能挑三拣四吗?不能吧。

最关键的是,佛能保密。

心碎是人生宝贵经历,越是自行消化,越是深有体会。

实在难以消化,求佛。

起码,可以避免被二次伤害。

但是,

但是,

佛也是要走流程的。

你不走流程,佛就可以不渡你。

《不肯去观音》这部电影,讲了一个佛为什么要坚持走流程的故事。

日本和尚信佛,偷了中国观音菩萨的神像偷渡去日本。

结果,观音不肯去,船死活都开不动,只能在中国境内打转。

最后,因为一开始的流程不对,观音菩萨就只能在普陀山开道场,遥遥远远地为日本信徒打望。

佛为什么要走流程呢?

1.信不信观音,你说了算。

2.去不去日本,佛说了算。

3.佛法灵不灵,大家说了算。

4.谁是大家呢?谁的故事讲得好,谁就代表大家。

有一个日本小偷胆子大,偷了中国人的东西,虽然他是和尚,虽然他的目标很高尚:弘扬佛法,引人向善。但这个故事本身,就是最坏的,不善。

换成另外一个版本,一个罪人,被菩萨点化,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他孤身立信于蛮荒渔村,让佛光普照天下。这个故事,大善。

不肯去观音,佛要你团结。

以“不善”求善,是搞分裂,搞对抗,制造矛盾。

以善劝“不善”,是求理解,求团结,化解矛盾。

所谓走流程,就是个团结的过程

备注:

《不肯去观音》 (2013) Avalokitesvara

 4 ) 呼唤出我善心的是尉迟和慧萼

本片给三星,拍的确实一般,要把佛理通过一部电影来讲本来就是难事,不管片子好不好,还是把我那被灰尘覆盖的善心擦亮了一点点。

开篇时伙计提示到,这秘色瓷观音像已经是烧制七七四十九炉,以前的四十八炉都没烧成。暗示观音像的出现需要极大的机缘。余师傅说“这一炉是为光王李怡烧制,又有无尘大师在此加持,定能成功。”莲妹的出现正是机缘,这四个人和观音有缘,是四个人共同的机缘使得秘色瓷观音像烧制成功。
影片中不只一次提到,莲妹仿佛是观音菩萨显示人间。莲妹是观音,观音像是观音,但观音不是观音像不是莲妹。观音是没有性别之分的,男像女像,是为了方便示众,度人而已。电影告诉我们了,观音的存在于人间没有固定的形式,普度众生之人之物皆是观音的化身,观音如沙粒洒落人间,只要心中有善,就能感悟到。

灭佛一举毁灭的只是形式。皇帝吃仙丹追求长生不死,可知,皇帝灭佛主要是受到道教的影响。道教和佛教有相似又有不同,佛教说的是轮回,道教说的是升仙。
世上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的重逢。佛教讲究轮回,这久别的重逢,既说我们是一起轮回一起受苦,如今又再次相遇。
所有人当做自己的亲人相待。佛教观点众生皆是骨肉相连,众生就是自己。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也是这个意思吧。无缘有缘,无条件的爱护众生。 没有分别,视他人的痛苦为自己的痛苦。“菩萨亦度有罪之人”说的也是无分别的慈爱众生,受苦受难者固然可怜需要救护,而造恶者亦需要唤醒泯灭的善心。

莲妹度人光王,尉迟、慧萼,善良的种子在他们初见之时已经埋下,在慢慢发芽。
光王,在去救莲妹的时候是已经被度化。他后来的明句“一灯之明,亮及方寸;万灯之明,普照四方!”大概是指善因的传递,一传十,十传百...
尉迟是该片有罪之人的代表,虽然他是奉命行事。尉迟放走莲妹兄弟,尉迟抄贪官的家,尉迟假装斩莲妹。尉迟并不是良心泯灭之人,但他却做恶事。最后新帝登基,他明白自己的执念于效忠皇帝多么可笑,选择自杀。不管是否处于本意,恶事做了就是做了。
慧萼第一次偷观音像未果,心中的悔恨、惭愧。他也明白,偷来的观音像并不能真正带给国家祥和。二次前来,慧萼想用虔诚来请观音像,志不磨不坚,心不洗不白,有诚心怎能求的观音圣像。莲妹的死让慧萼明白东瀛无缘观音圣像,请来的观音像亦不能给他们国家带来祥和。法师才放下自己的执念。
“和”是果,大慈大悲是因。所有的真理,最终都是大慈大悲。

 5 ) 换个角度去思考

1.电影最前部分在烧造观音像的时候,念的是《心经》
2.余师傅说大师为观音像“加持”,这是非常准确的说法,而没有用“开光”。佛教没有开光一说,开光是道教的说法。
3.发现女婴的时候,音乐是《般若佛母心咒》(也是心经最后的咒语)(雨中求像时也是)
4.装女婴的木盆里有六个荷花蓓蕾,可以代表六字真言。六字真言可以浅解为“我来自莲花,我出淤泥而不染,来普度众生。”
5.观音像造好后,音乐是84句415字《大悲咒》
6.古代观音像多是白色或金色的,这里的绿色观音像为站立的多罗菩萨。
7.给光王洒甘露的时候,音乐是《十一面观音根本咒》,也就是153字的藏传《大悲咒》。(电影结尾也是)
8.《般若佛母心咒》和《十一面观音根本咒》是密宗常修炼的。大陆大部分属于显宗,日本和藏区修的是密宗,日本的密宗称为东密,藏区的密宗叫藏密。
9.光王从海上逃走乘坐的是小船,可以理解为小乘佛教
10.余师傅躺在床上时,慧萼念的是日文版的《心经》,是玄奘法师译本的日文版,玄奘法师译的心经是目前世界广泛采用的版本。
11.慧萼偷佛像被抓到后挨揍后顿悟
12.慧萼从海上走的时候乘坐的是大船,可以理解大乘佛教
13.海生不问青红皂白就错怪慧萼杀爷爷偷佛像,这是十二缘起中的无明。海生有“我执”。
14.马公公派的找光王的人在白天用黑布蒙脸,这个是个BUG。
15.慧萼请观音像的时候,僧众念的什么咒,这个我没听出来。
16.莲妹在海上救人可能是《观音大士赞》中的最后一句:苦海常作渡人舟。
17.确实有观音像带胡须。
18.以上我写的有些牵强附会,属于攀缘心。也许当我学到更多的东西的时候我还会有另外一番见解。

 6 ) 可乐的大慈大悲

先说说可爱的老妈。

可爱的老妈
晚上给老妈打电话,问老妈在干嘛?老妈用略带伤感的声音回答:“我在看电视呢,看到好人被杀害了,正在难过得哭呢!”
50多岁的老妈还有这么一颗纯真善良的童心!~太可爱了。

然后推荐老妈看《不肯去观音》,因为老妈信佛,所以和她两人在两个地方同看CCTV6,完了之后分享下观后感。

看完后问老妈感受如何,是不是又低落了两滴同情泪。哪知老妈乐哈哈地讲:我没哭,不难受,我看了之后特别开心。莲妹就是菩萨的化身呐!

哈哈,我想说的是:这就是这部片子给人的真实感受。

很简单明了的道理,很朴拙原生的剧情。

说简单是因为它把复杂的故事高度简单化、纯粹化了。

而观音精神却阐释得非常透彻。

大慈大悲,舍己度人。

这个精神的演绎有五层递进——
第一层是徐秀峰师傅讲:要把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当作自己的亲人对对待。基于对这一精神的理解,莲妹把稀缺的饮水给慧鄂法师喝救了他一命,也是基于对这一精神的理解,余秀峰师傅为了救光王,牺牲在宋屠夫的钢刀之下,为光王逃生的机会搭上了自己的命。

第二层是莲妹讲的:菩萨亦度有罪之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罪的人也能回头是岸。是对把每一个人都当作亲人的延展,“有罪之人”亦属于“每一个人”的一部分。基于这一层的理解,莲妹求司马将军放了尉迟将军;光王在称帝后对尉迟将军既往不咎;正是对这一层的不理解,尉迟将军选择了一死一谢天下。

第三层是舍己为人,是把每一个人都当作亲人的深化。为亲人可以牺牲自己。基于这一层的理解,海生与莲妹本来已经逃出监牢,又主动折回来情愿自己的死能换来众人的生。亦是基于这一层的理解,光王说出了“民女尚且如此,我却在此偷生”的言语,从煞费苦心地密谋如何胜出的棋局中跳脱出来,抛掉棋子,主动投案,完成了从争权多势的潘王向胸怀苍生的君王的蜕变。

第四层是缘合则聚、缘灭则散。缘由心生,凡事皆有因果,因此无尘大师说:“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这便是讲的缘分。基于对这一层的理解,光王继位后,许公公邀请莲妹兄妹进宫受封赏,莲妹谢绝了,光王赞许地说:“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相对应的是慧萼法师为救东瀛百姓两次求请秘色瓷观音宝像的历程,秘色瓷观音像是佛法的象征、是余秀峰师傅毕生的心血、是光王二十年偷生时期的守护神,因此可见秘色瓷观音像对所有主角的意义,第一次求请慧鄂法师不辞劳苦、诚心请求,却因一念之私想偷走秘色瓷观音,以失败告终,第二次求请惠鄂法师以诚动人,得到了无尘、光王、莲妹、海生的首肯,成就了一番“传灯”普渡众生的的善举,终于请走秘色瓷观音像;而真正领会到佛法精神却是在莲花岛附近,秘色瓷观音像被大浪冲进海洋后,惠鄂法师以身护法,投身跃入大海之中去追寻秘色瓷观音像,被莲妹救上船后,顿悟出的慈悲精神。如果没有那纵身一跃,慧鄂又怎能看到海面上生出的莲花呢?至此,慧鄂终于不辱使命,请取了佛法的真谛,缘来缘往不必强求,秘色瓷观音宝像虽然珍贵,但是比宝像更加宏大的是“佛法”舍己救人的精神,慧鄂的纵身一跃,可以说比莲妹自投罗网、光王赴刑场更加深厚博大的普世情怀,是为东瀛苍生的一跃。一跃,于是,缘生。于是,秘色瓷冠观音宝像有没有在怀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观音就在他身边了。

第五层是不肯去,这一层说的是,佛度有缘人,但是菩萨不舍众生,有缘无缘不在菩萨,而在被渡之人。慧鄂法师持秘色瓷观音宝像杨帆离去,莲妹恋恋不舍(是对慧鄂法师一行的不舍),海生伤心(是对宝像被请走的伤心)地说:用心送就行。莲妹却坚持选择用行动去相送,这是多么地偏执与热切!相对于光王称帝后,莲妹回绝进宫受赏,自然而然的缘尽,这一次相送,心未尽,缘未尽。终于在莲花岛为救慧鄂葬身大海,才算缘尽。缘尽之后,还不肯去。因为菩萨就在每个人的心中,慧鄂是菩萨、光王是菩萨、莲妹也是菩萨,菩萨不拘泥于男身女身,心中有善,便是菩萨。于是普陀山上有了《不肯去观音寺》。

阿弥陀佛!——

这本来是轻松朴拙的故事,各种情节都有不机密的地方,于是让人有种特想笑的滑稽感,但这不就是现实吗?菩萨就是在普罗大众心里,何必搞得那么高深呢?那些嘲弄剧情的,岂不是在心里把菩萨当作一个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神”,迷信地加以顶礼膜拜吗?

 短评

补录,还是在电影院看得

4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较差

看完这部莫名其妙的电影,赶紧查了下不肯去观音院的渊源。看来这个莲妹出现就是无中生有,怪不得剧情如此莫名其妙,逻辑混乱。能做到为了让一个女演员出境当女一号,这么编排观音的慈悲,也真是不容易。各种胡扯,各种不可能,各种智障情节。。。建议看了的各位,回家都吃点核桃,健健脑。

7分钟前
  • 画画
  • 还行

糟点太多!

9分钟前
  • 能嘛
  • 较差

摄影、演员其实都还行,但一剧之本出的问题有点严重。

13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较差

1.剧情单纯不见得就是脑残。整个构架更接近一个于民间故事的片子 无法用大片的标准去要求它 它的职能不在那。2. 灭佛运动 佛教东传 可能跟我专业有关 看到这样的内容就会激动不已 可惜的是难得请了日本演员 台词居然都是大白话日语很出戏3.这种电影还是宽容鼓励 被批的一无是处以后都没人拍了就不好了

15分钟前
  • 車蝦
  • 推荐

故事很平常,作为宗教教育片放着还行。

16分钟前
  • 小马小马小马
  • 还行

画面唯美,情节感人,是一部难得的宗教题材电影。

20分钟前
  • 会笑的昨天
  • 较差

6.3

23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还行

观音不肯去,达摩向东来。诸法因缘生,法亦因缘灭。

27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这片名是不是病句啊?我怎么读不懂啊!

28分钟前
  • 疯狂的二狗
  • 很差

五颗星全是给观音菩萨的与片无关。

31分钟前
  • 点不着的烟
  • 力荐

就着明安师傅的三篇影评看下来,已笑残

36分钟前
  • 宠物
  • 还行

听到里面的无尘大师说道“世上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瞬间出戏!剧本有硬伤。

41分钟前
  • 熊猫眼小A
  • 还行

还行,故事衔接合理,虽然当中部分台词惹人发笑,但宣扬的佛理还是很清楚的。特效制作差了些,拍摄水平差了些,除主演外的其他演员演技弱了些,但音乐很好听,有如天籁。

46分钟前
  • 酸辣小星星
  • 还行

80年代国产电影的质感~ 不过既然不是商业电影,这种程度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49分钟前
  • 3E重工
  • 较差

对于一部这种主题的命题作文来说能拍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而且OST可给满分。其实我觉得片子里说的特别对,对待所有人都要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但是你也不能太拿自己不当外人了吧,好歹得告诉我这电影是谁包的场好让我有个目标可感谢吧……

51分钟前
  • Celesteblanco
  • 还行

传递人心向善总是好的,喜欢里面静心的音乐。

55分钟前
  • 开心快乐每一天
  • 推荐

第一次提前打分,5分!1分给首映方式,剩下4分给聂远,因为哦吧长得和我初恋一个样子!不谢!@聂远

58分钟前
  • 不辞冰雪
  • 力荐

7.18,蓝色港湾善缘场。高级佛友产物,很有诚意,不能拿艺术来衡量。女主李纯很像刘诗诗,演观音化身是个极好的机缘。726观音成道日会公开上映

59分钟前
  • 米拉维奇
  • 推荐

不是佛教徒,只是单纯喜欢这段历史。另外逃狱那段太瞎了啊,关这么多人就一个狱卒我说你摔什么瓷盘,浪费···还有余老头你是饿了吗,急着讨便当吃→_→

60分钟前
  • 小田儿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