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味原产地·潮汕

已完结

主演:内详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9

 剧照

风味原产地·潮汕 剧照 NO.1风味原产地·潮汕 剧照 NO.2风味原产地·潮汕 剧照 NO.3风味原产地·潮汕 剧照 NO.4风味原产地·潮汕 剧照 NO.5风味原产地·潮汕 剧照 NO.6风味原产地·潮汕 剧照 NO.13风味原产地·潮汕 剧照 NO.14风味原产地·潮汕 剧照 NO.15风味原产地·潮汕 剧照 NO.16风味原产地·潮汕 剧照 NO.17风味原产地·潮汕 剧照 NO.18风味原产地·潮汕 剧照 NO.19风味原产地·潮汕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风味原产地·潮汕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中国有复杂的地貌,繁多的食材,地理环境不同,食材的品质、味道都会发生奇妙的变化。地理区隔促成口味偏好,也塑造了人们不同的性格,所谓“一方水土一方人”。腾讯视频自制纪录片《风味原产地》系列纪录片,将以食物为窗口,探寻中国各地丰富的物产,歌颂农耕与劳作,以美味为媒介,展示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理念。  《风味原产地·潮汕》为该纪录片系列的第一部,将通过短片每集发掘一种“养在深闺人不识”的潮汕独特食材、食品和味道。在潮汕地区,食物有着明显的地域标记,从潮汕物食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潮汕人的迁徙、生根和繁衍,看到潮汕人身上独特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娘子在上旺达幻视第一季200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天地正气平步青云庆州风流家族 風流家族天国王朝波巴·费特之书第一季夏末快乐之旅超人前传第八季夜幕降临2023铁面人1977犯罪现场调查 第七季追凶者也单身公主相亲记寻找她末路狂花1993外人止步第二季寻找理查三世荒雪道士出山带小狗的女人伊隆·马斯克:现实版钢铁侠婚礼策划者初见倾心西雅图大屠杀领袖水准(粤语版)野鸭变凤凰列宁格勒牛仔搭摩西一路走好剑不留情红牡丹赌徒:第二代继承者盒子怪我最好朋友的生日基督圣体她如是说虚假的爱情卖房子的女人的逆袭蜘蛛巢城农奴暗夜列车重返高校之风云再起

 长篇影评

 1 ) 赞赏中带着遗憾

我只想写个短评,却啰嗦成剧评。

作为一个非潮汕团队,能在家家味不同的潮汕吃圈提炼出这样20集内容,并且拍得蛮有美感,确实值得给多星星。但是!作为酝酿了两年的节目,应该有深入调研过的,却仍然出现了颇多明显的硬伤,就非常不应该了,从而严重降低了可信度。。。。。。你说橄榄核敲出来榄仁的,广东人民都不肯啊,别说80后往前的几代潮汕人,哪个小时候没存过乌榄核解馋的?!还有说巴浪骨头多的,文案同志你真的尝了鱼饭吗??类似这样的硬伤,得误导多少流口水的娃儿呀! 不过从节目窥得某些司空见惯的食材制作,倒是让我暗喜,毕竟吃不到新鲜鱼饭的,可以依瓢画葫芦搞啊(ಡωಡ)hiahiahia。 最后感慨一下,作为曾经较长时间经济文化中心的潮州,有着不少有点年纪的潮汕人记忆里的共同味道,如今却丢失了许多传统小吃的领先地位。平心而论,确实不少汕头揭阳的后起之秀做得更好吃也更符合现代需求。 另外,作为东方犹太人族群,在如今浮躁而功利的氛围下,本该保持的优良传统——匠心,却在逐渐消失。聪明才智用来赚游客们的快钱,仿佛让我看到如此不易建立起来的形象在不久的将来崩塌。 再给节目组挑个刺,这二十集的节目里,你们居然不提猪油,也就是潮汕人的朥!你知道不知道没有这玩意儿,潮汕人的餐桌茶配得少一半的风味啊!

 2 ) 眼睛会了,潮汕美食做法详细记录

牛肉丸:捶打牛肉成肉糜 打断肌肉纤维 挑掉筋膜;苏打粉(时疏松嫩滑) 鱼露 冰块(使在低温环境搅拌) 肉糜,水煮

鱼饭:各种鱼加盐腌 水煮后直接当饭吃

腐乳:豆腐 湿热环境 豆腐中蛋白质分解出白色直立菌丝 产生氨基酸和脂类物质 这是鲜味和香味的来源 海盐脱水 7天后 加入馒头片 黄酒 红米 发酵 半年后完成 腐乳饼:肥肉 大蒜 坚果仁 白酒 腐乳 烤饼配茶

腌蟹:打冷首选 花蟹 海盐 蒜 辣椒 米醋 腌6小时即可

擂茶:薄荷 金不换 茴香 时令青菜 新茶 油炒水煮,白芝麻老茶研磨后加入以上各种一起研磨,热水冲泡即成 擂茶的汕尾做饭:桑叶 薄荷 茴香 苦刺心 研磨后热水冲泡 加入炒米(大米在黑沙中翻炒)加入炒青菜煮花生米 总结 茶叶和各种料理机中研磨即可

薄壳:黄的母 白色公

萝卜:80%水 ,菜脯:腌菜腌萝卜等,菜脯煎蛋

生鱼如何去骨:拍打松动 顺着鱼骨方向刮下鱼肉

鱼丸:捶打搅拌 使肌纤维胶质化 做成丸放置40-60℃水中定型

粿条:陈米浸泡后研磨成米浆做成粉条类东西,就是肠粉 米皮

由来:北方人南迁后祭祀需要面食做成果品,南方不产麦子即出现大米替代品

豆酱:蛋白质分解 植酸含量降低 膳食纤维软化 产生丰富氨基酸

色泽亮黄的普宁豆浆:蒸煮 晾晒 裹上面粉和酵母 30℃发酵房3天(使微生物恢复活性) 入缸二次发酵90天

紫菜:甘露醇-清甜 氨基酸-鲜

3月播种,海水浸泡的果孢子(种子)洒到贝壳中 贝壳平放水底做温床 光照 水温 营养盐 长出紫菜苗 附着在渔网投入大海 海水超过25℃将停止发育 3个月收获 15天可再生

紫菜炒饭 油炸紫菜 炭火烘烤10秒(恢复墨绿)紫气东来(蔬菜汆水榨汁加入油煎的酥脆紫菜)

牛肉火锅:3年肉牛 4小时内分解 减少乳酸堆积;后腿肉 嫩肉 厚切锁水份 ;肩胛部匙柄 脂肪含量少 两道经脉 柔软弹牙;脖仁 油花肥嫩 稀有 方便切片需-5℃冷冻;五花趾 牛腿健肉 瘦肉和筋脉 口感爽脆和韧度;胸口捞 牛心脏旁 脂肪和筋脉

生蚝:沿海浅滩 用绳子吊养在海水中 一年成熟 富含氨基酸 蛋白质60% 称为海底牛奶

辣椒 白糖 酱油 鱼露 香菜 两小时腌制

蚝壳 打孔串联 投入大海 作为蚝苗的温床

潮柑蜜饯:表皮浸泡(表皮含有黄烷酮糖苷类化合物 苦涩 可溶于水 24h浸泡淡化) 画十字 挤压 蒸24小时 放置6小时 5斤柑橘1斤白糖 不加水 直接熬住

南姜:生姜辛辣 沙姜馨香 集合丁香肉桂胡椒的气味 源自热带 长成需3年

鱼生:鱼生蘸料:豆浆 芝麻油 沙姜末

橄榄:7年生长30年结果; 青橄榄中的甘宁和多酚入口微苦 但不断咀嚼唾液中的消化酶使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分解 甜味出现

橄榄菜:4天浸泡13h熬煮 果实变黑苦涩散尽 加入腌制半年的芥菜(发酵产生大量乳酸菌 酸爽鲜脆)加入花生油 (使醇香)

橄榄猪肺汤 橄榄角螺汤 橄榄酒 橄榄蒸鱼

鱼露:刺多的鰣鱼仔 加盐腌制 入缸自然发酵2年 或者锅炉蒸煮代替自然发酵 2个月即可

益母草:

益母草猪血汤 端午花生益母草汤

白花益母草入药 紫花益母草食用

 3 ) 山海之间,别样江湖

之前陈晓卿老师说过,潮汕其实是美食界的一座孤岛。虽然当时听着深以为然,但是没有想到这一句话,竟然包含了那么多的乾坤。

你完全可以感叹扬州双绝的精妙,在看许多的美食纪录片过程中,你会发现江浙一带的风味的出品都是出自手艺精巧的星级厨师。但是,当镜头一旦切换成广东地区,你会发现,一切大有不同。

从《寻味顺德》里面的小店,到《老广的味道》里面的宵夜,再到这部《风味原产地·潮汕》各家厨房里的江湖,其实你会发现广东的味道,酒香不轻易四溢。

从第一集的黄家牛肉丸,到擂茶,到手工鱼丸,再到生蚝,鱼生、鱼露、益母草。导演总是能够捕捉痕迹的以小见大。从手工制作,再发展成大工业量产,最后再完整回归到小排档的热闹喧嚣。其实这种手法不过是朴实简单的反映出了潮汕美食中,每一个人都可以对美食有不同的诠释和理解,潮汕人家的每一家厨房都是一方乾坤,所以潮汕仅仅这么小的一个地方,它的食物却能够各有千秋。

其实从第一集,一直到第七集讲到薄壳的时候我的神经才彻底兴奋起来。薄壳恰恰是诸多海鲜中我十分中意的一种。当然也不是说前面的卤水不好吃,我也很喜欢鱼饭。只是如果一定要挑剔的话,我觉得将牛肉丸作为第一集讲述,有一点太迎合大众了。外界许多人对潮汕菜最大的印象就是牛肉丸,其实作为潮汕人来说,牛肉丸因为从小就吃,我真的已经吃腻了,长大后我便不再喜欢这个食物(当然,这个不是我特意讲出来拉仇恨的)。我实在是喜欢牛肉原来的味道,所以我很喜欢牛肉火锅那一集。

20集里面的20种风味,有不少我甚至都没有尝过。我有一点愧疚,为什么长到现在都没有吃过腌蟹,都没有喝过擂茶。 当然,作为土生土长的潮汕人,这部纪录片里的大多数地名以及提及的一大半风味,我都没有尝过。为了表示我的愧疚,我必须要给这部纪录片打上五星。

20种分类分成20集来讲其实也有导演的一些狡猾。若浓缩成六集或八集的纪录片,策划的难度将会大大增加。如果只是作为一种简单的潮汕美食科普的话,它已经做得很好了。不知道大家对于这一部纪录片的配音有没有意见,其实一开始听到第一集的配音的时候,我也有一些意外和不适应。美食类的纪录片,大部分都出自李立宏老师的金口,突然换了一个人之后觉得有一些不适应也正常。其实这一部纪录片的配音,杨晨,恰恰就是《如果国宝会说话》的配音,他理性清晰的声线刚好配上这种科普向的人文美食片,也很巧。

 4 ) 最爱益母草猪红粿条汤

1.只是20集的篇幅,远未能将潮汕风味说全啊!还有太多好吃的呢😂👍 2.还是 很感激导演拍的这部纪录片!潮汕,中国美食孤岛,排在这个系列的第一位,实至名归。 3.牛肉火锅那段着重讲了师傅的刀功,在潮汕,不单只是牛肉火锅,尝过蛇火锅的话,你也一样可以领略到刀功的厉害。 4.潮汕的粿有太多的品种好不好?一集也没有拍到,太遗憾。 5.粿条有了,不过肠粉没有,有点可惜。 6. 普宁炸豆腐啊,就露了一下脸儿。这个可以拍一集都不过分呢。看完今天就做了个豆酱焗鸡肉,那个香啊! 7. 潮州柑里介绍的菜式酥柑,一定要尝一尝。 8.今天还去超市买了榄菜,咸菜家里还有。这些备着准备配白粥。潮汕的咸菜呀,也没有讲到。咸杂类太多了,真的是可以拍几集也不为过。 9.没想到最后一集讲到我的最爱——益母草猪红粿条汤,就冲这个都得打五星。

 5 ) 进击的foodie! 潮汕

潮汕牛肉丸 捶打牛肉成泥 肉糜 加鱼露 冰水

分软硬两种 软浆弹牙 硬的劲道

软浆牛肉丸配沙茶酱

牛肉丸裸条 早餐

牛筋丸

鱼饭 用海盐腌渍海鲜 鱼皮富含胶原蛋白

腐乳饼做茶配 腐乳 坚果 与肥肉 脂类 高度白酒 ,酥皮腐乳饼用花生油和面 替代油脂 ,加入橄榄仁的

生腌螃蟹 花蟹 米醋 海盐 香菜 辣椒 打冷 橙黄色的膏体

擂茶

卤水 香料共和 南姜 辣中带甜

纯海鱼的鱼丸 滑嫩 鱼面 鱼豆腐 鱼册(像书册得其名)

裸条 米制品 水和米浆

 6 ) 最熟悉的陌生地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潮汕人,是没办法做到不带家乡滤镜去看这部纪录片的。

虽然经常自嘲不像潮汕人,但直到看了这部纪录片,才意识到自己就像个“家乡的过客”。每年匆匆回家,待上那么五六天,就又奔赴广深,这些熟悉的食物,竟有好几年没有尝到了。

对家乡味道,除了牵动味蕾的肠粉和卤鹅,似乎就没有其他的印象了(相信我,五天里几乎顿顿都是卤鹅也绝对会让你发疯)。

但在这部纪录片里,所有记忆深处的味道又复苏了。

很多习以为常的食物,在细细了解后又陌生化。生蚝、薄壳、鱼饭,特别是看到薄壳米是我们镇上产的,我有点震惊,再听到那特有的潮汕话语调,看到那熟悉的房屋,想家的念头就油然而生。

小时候不爱吃薄壳米,偏咸,而且总感觉带沙。但吐净沙的薄壳却是夏季的独有风味。和蚝烙的做法相似,有点烫嘴的薄壳烙,我们专爱挑里面的薄壳肉,不一会面前就堆起了一座薄壳小山,对比起来,旁边的薯烙就更显无人问津,只能就着金不换将就吃一些。

生蚝也因为太常见,无法引起我的食欲。现在想来,可能是因为家里面的烹调方法重油而不注重去腥,因为在外,蒜蓉烤生蚝可是令人食欲大动的存在啊……

鱼饭里面只记得秋刀鱼了,煎过会更加美味,强烈推荐的吃法!配粥送饭都是很好的搭档。

除此之外,鱼丸一集里的鱼册,是比味道和口感单一的鱼丸更加美好的存在。口感层次丰富,味道鲜美,不知名小店卖的就很好吃了(差点因为不喜欢鱼丸错过这一集……)

卤鹅不是陈鹏鹏专有,每家每户过年过节都能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卤鹅大师,道路上往往也会溅上很多鹅屎,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味。但是随着卤水沸腾,卤鹅捞起,再切分后送给亲朋好友,难闻的味道就会被温情味所取代。

走进一个普通市场,随便一家杂咸摊上,就可以看到乌橄榄、橄榄菜、生腌蟹、血蛤、菜脯、南姜麩……不过这些就像它们的统称一样——太咸了,往往一小份就要配很多粥。小时候我妈会经常跟我们讲吃太多腌制杂咸的坏处,不知道从何考证,但如果吹毛求疵的话,这部纪录片也许可以把氨基酸的出镜率分一些给这些长期腌制食物的弊端😂

看完全片,种草了脖仁、夜宵档的生腌蟹、炸紫菜,有机会一定要回去试试。

最后,潮汕肠粉和猪脚饭实在值得拥有姓名。随便一家小店,肠粉都拥有非常实惠的食材:鸡蛋、蚝、猪肉/牛肉、香肠、虾,均价6-8元;猪脚饭的肥肉肥而不腻,入口仿佛就融化,就是它让我喜欢肥肉多于瘦肉,搭配卤汁和米饭,腻了就配上酸菜,非常非常香,现在似乎价钱还在6-7元间,广州卖得很多的隆江猪脚饭几乎也不会踩雷,深圳暂时还没有好吃的,只能说是猪肉+饭,没有感受到诚意。

澄海东里的猪脚饭
耗汤
做糕粿的器具
海石花

记录一段乡愁。本来打算以后回家都带单反去拍拍家乡的风土人情,因为19年底去了武汉旅游,担心肺炎潜伏期太长,春节没回家,网购买了鱼册、鱼饭、肉卷、肉丸,都是汕头寄过来的,味道不似记忆,但可慰藉深漂愁绪。

深圳唯一买到的有潮汕风味的陈老头猪脚饭有半年没有外卖了,非常遗憾。

 短评

我要去潮汕吃吃吃!!!

4分钟前
  • 陈美芳˙Ꙫ˙
  • 力荐

这套下饭纪录片,给机智的监狱生活送来一道光。

6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鲜比较重要了。

9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豆酱是个好东西!怎么就没有人做个好点的包装。老子买了两瓶快递全给我摔成了屎!

12分钟前
  • 🪐丧甜治多心
  • 推荐

美食纪录片这种容易齁住的题材,用短小专题集的形式肥而不腻,且不容易矫情,最合适了。

15分钟前
  • 椒盐豆豉
  • 推荐

太短。

17分钟前
  • 筱晗
  • 还行

配音有种没顺熟词的尴尬,李立宏老师您在哪里?

22分钟前
  • 推荐

去了潮汕两次,对这里的一切越来越感兴趣,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美食。每集十分钟的长度略短,下次能有更深度的解读就更好了。PS:我看完才第一次知道橄榄菜不是一种菜,而是鲜橄榄和腌芥菜在一起熬制的...被嘲笑半天...

23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纽摄》一开头就说“最美妙事物就蕴含在自己居所的方圆一英里之内”,这个视频就是个典范,极赞

25分钟前
  • Asuka4J
  • 力荐

20集全看完,万分感动和激动。不仅仅是因为自己是土生土长潮汕人,更主要是一直希望博大精深的潮汕美食可以为更多人认识、品尝并喜爱。20集内容只是介绍典型的20种潮汕食物,不尽然代表潮汕所有风味,还有太多小地方的独到的美食和小吃(别再只会说砂锅粥和牛肉锅了!)大潮汕真的是处处高手在人间。在看到第20集介绍“益母草”终于讲到潮阳棉城,我就是棉城人啊棉城人啊棉城人啊~~多说无用,大家都多多到潮汕吃吃吃,组团!

26分钟前
  • 编号223
  • 力荐

淘宝上边看边搜,明知道网上的东西味道肯定不行,权当是解馋了,看完了只想去潮汕一带旅游打卡吃吃吃。

2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纯讲食材没有煽情部分 可以说是很硬核的美食纪录片了!一口气刷完20集,只能说 因为停不下来!除了想吃 还能说什么呢,要吃遍潮汕地区,可能需要好几个地导🤣

32分钟前
  • 多喜
  • 推荐

花几天的零碎时间看完了,一般是吃饭的时候看那么一两集(饿着的时候可千万别点开),一集不过十来分钟,短小精悍,每集也只介绍一种美食或食材,不似《风味人间》那样以宏大的视角探讨风味的变迁与食物背后人的故事。二十集下来,是二十种最能代表潮汕地区的食物与食材,与中原地区饮食文化的极大差异让我对这部纪录片兴趣极浓, 对潮汕的“鲜”味儿也很是好奇——新鲜的食材与鲜美的食物,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吃个痛快。

34分钟前
  • 康报虹
  • 还行

原来以为只有一集是潮汕没想到整一季都是!一不小心一口气看完20集!没有煽情也没有对现代技术的贬低,满满美食人文。不足的地方是没有李立宏老师配音,以及有一些小错误,比如鱼饭那一集讲巴浪鱼但用的是黄花鱼镜头。4星

37分钟前
  • 双层芝士
  • 推荐

如果你去广东,一定要去潮汕

42分钟前
  • 伊夏🪀
  • 推荐

适合碎片时间观看的美食短视频,不搞虚头巴脑的人文情怀,专注介绍美食本身,一集一道菜,是我喜欢的地铁节目。除了牛肉丸、卤水、鱼饭、腌蟹、鱼丸、鱼生、生蚝这些肉菜以外,现已将客家擂茶列入我的旅游清单,吃茶去~

47分钟前
  • 逸飞
  • 力荐

牛逼啊潮汕人

52分钟前
  • 平局
  • 推荐

有些片段比较尴尬,还有“浪险”出现,哈哈

53分钟前
  • 市二宫剁椒鱼头
  • 推荐

正在筹划今年五月的假期,如果真的要去广东的话,这个片子估计就要成为我的美食导航了。每一集就十几分钟 讲一个潮汕当地的美食故事,鱼饭、生腌蟹、牛肉火锅、鱼露、益母草猪血汤,一大波生猛的潮汕美食扑面而来,真的很适合吃饭的时候看。第七集,薄壳。讲一种盛夏时节海产的小贝类,澄海区的一个叫盐鸿的小镇 就因薄壳而在潮汕出名,看到澄海的时候 我的心咯噔了一下。镜头扫过小镇的街道,我看见了两个中学生骑着自行车闪过,我记得的,那是澄海中学的校服。

57分钟前
  • 曼靑
  • 力荐

老家近潮汕,这些牛肉丸、巴浪鱼、带鱼、生腌海鲜、菜脯、鱼丸、野生紫菜,沙茶酱、大生蚝,从小吃到大,真的是乡味难忘。

1小时前
  • 巴喆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