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巴斯2018

HD

主演:瓦列留·安德留察,鲍里斯·卡莫尔津,谢尔盖·科列索夫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2018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顿巴斯2018 剧照 NO.1顿巴斯2018 剧照 NO.2顿巴斯2018 剧照 NO.3顿巴斯2018 剧照 NO.4顿巴斯2018 剧照 NO.5顿巴斯2018 剧照 NO.6顿巴斯2018 剧照 NO.13顿巴斯2018 剧照 NO.14顿巴斯2018 剧照 NO.15顿巴斯2018 剧照 NO.16顿巴斯2018 剧照 NO.17顿巴斯2018 剧照 NO.18顿巴斯2018 剧照 NO.19顿巴斯2018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顿巴斯2018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场战争在乌克兰东部的顿巴斯爆发,由此衍生出军事冲突、犯罪行动以及分裂主义者主导的大肆劫掠。在顿巴斯,战争已是常态,政府宣传自诩真相之源,仇恨变成了爱的方式。走入顿巴斯,就像踏上一场疯狂的旅行,悲剧和荒谬与生死相交织。这并不是一个关于某个地区、某个国家或某种政治体系的故 事,而是展示了一个迷失于谎言与真相,寻找自我身份的失落的世界,这事关我们每一个人。宝藏2015冰刀双人组她不知道名字的那些鸟儿血伞凶灵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英语UFO Sweden(瑞典语版)青少年哪吒克莱莉塔SPEC完结篇:爻之篇空海在乐响舞动时鲜生史 第二季玉女刑神圣的谎言第二季危爱灵魂伴侣第一季断林镇谜案第四季圣人大盗仇火爱焰偷心俏冤家骇故事之禁锢之屋丢失的彩票夺金年少轻狂 第一季屌丝女士第四季动态基因组手工少女!真人版飞地我的超级智能狗叠刀,刀忘掉莎拉·马歇尔去听美人鱼唱歌夜航惊魂通缉令修女也疯狂西部世界死亡之谜死亡地带第一季出走女朋友灵书妙探第三季千金莫嚣张明天记得爱上我超霸女郎雷神4:爱与雷霆

 长篇影评

 1 ) 《顿巴斯》观影笔记

1.逼仄的空间调度,公交车

2.占领军与政府武装双面盘剥

3.“祖国母亲”病了,得了法西斯的病,大骂不敢上战场的孬种

4.围着德国记者大骂法西斯,你不是法西斯,你爷爷也是

5.指着德国记者说俄罗斯的大清洗,并指明乌克兰是法西斯

6.避难所的群戏

7.用爱国的名字强行征用私人的车辆,不给就是敌对势力,明抢。威胁你拿出“赎金”,否则就去蹲监狱,此时你终于知道桌面上的那些电话是怎么来的(满屋子的人)

8.一个被示众的俘虏(志愿军)。老人问过之后并不在意,一群年轻的爱国青年围上来又是侮辱,又是拍照。老人上来西红柿。一个母亲说:你就是拿了敌对势力的钱。为了人民弄死他

9.pov晃动、纪实手持

10.开头的群演用于构陷乌克兰杀平民,而后群演杀了,再来一批群演用于构陷。

 2 ) 最摧毁人性的是战争

本片以模仿纪录片的形式,描述了乌克兰东部地区顿巴斯,发生分裂战争后的一系列战争带来的混乱局面。

叛乱分子,贪污,检查站,民兵,谋杀,军政府对民众的勒索,偏执的市民,乌合之众……

由分裂主义,民粹主义造成的地区混乱,让平民们饱受动荡之苦,残酷的杀戮不断地发生,城镇萧条,破败,肮脏,黑暗。

影片开场和结尾颇有些创意,导演在叙述方面很碎片化,没有主线,没有顺序,故事的联系很松散,甚至没有关系,没有故事,事件突然孤立发生了,非常像随机拍摄的模式。

但已经足够表现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灾难,是无比的沉重。

今天正好是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第二天,看了这都电影对当前乌克兰的艰难局面有了直接的感受。

 3 ) 一部令人爱恨交加的乌克兰电影

实际上,这部电影把顿巴斯描写的挺像中国东北地区的,但是转念一想,这两个地方都是老工业基地,都有曾经辉煌历史,为国家立过汗马功劳,也都在体制大变动过程中失落,沦为了“铁锈地带”。如果把现在网上那些抹黑东北的段子集合在一起排成一部电影,没准也能塑造出一种和这部电影里的“叛军势力”同样扭曲的精神状态吧。

抛开意识形态不谈,这部电影通过“伪纪录片”的拍摄手法生动形象的演绎出了一个高层贪污腐败、人民麻木不仁、政权不得人心的“分裂主义势力”形象。希望我们的主旋律文艺工作者也能学习一下,用这种手法贬低一下东南某岛。

 4 ) 现实之不可还原

伪记录是一个伪命题,现实不可还原。

只有在类型片的框架下,伪记录才可成立。

因为类型片与艺术片不同,不需要设置情境。

没有情境,就没有那些真正的电影。

因此,当一位执着于艺术探索的导演尝试以伪记录的方式还原现实,失败在所难免。

这就是谢尔盖·洛兹尼察的《顿巴斯》遭遇的问题。

纪录片导演出身的它懂得如何通过虚构的影像来重现2014年大选后乌克兰内战前线的荒谬景象。

让曾经发生的场景和人物如在目前,让观众信以为真。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剧情片带上纪录片的影子,影像如同纪实,虽然它们都是编排出来的。

谢尔盖·洛兹尼察走向了极致,即将剧情片彻底置换为纪录片,为了获得逼近绝对真实的效果。

但问题在于,现实真的可以被还原吗?

如镜子般照出生活的现实主义创作理念无非是一种崇高理想。

任何艺术都在通过选取、加工、编排素材来抵达与现实所平行的真实。

现实的混乱是无法在精致的影像中被呈现。

而且因为通过虚构这门伟大的艺术,这是一种更加强烈、更加深刻的真实。

企图在艺术中原样复制现实的尝试只有失败的可能。

因为感官和智识的限制,现实中有太多无法察觉、认知、理解的信息,这些都无法呈现在艺术中。

侯孝贤的伟大在于他有一股“蛮力”,一定要“还原”现实。

当然,侯孝贤的还原与谢尔盖·洛兹尼察的还原不同。

如果说后者幼稚地认为现实可以机械地还原为影像,那么前者前者的还原则是再造一个平行的世界。

如侯孝贤说言,“我喜欢的状态,坦白讲,就是等同于真实的状态。”

这里的“等同”,就是还原的核心要义,而不是原样复制。

这里的“状态”,就是我们所说的情境,直接作用于观众的感知。

结果是,真实不是来自于影像本身,而是观众对影像的体验。

现实是不可还原的,但可以被伪造。

现实只有一个,但它可以有无数个“合法副本”。

伪纪录只有与类型片(和现实关系不大)携手,才有价值。

任何艺术都是如此,不只是电影。

 5 ) 这个时间,本片评分还不往上涨吗?

说实话,也是从某微信公众号得知本片的,在俄乌战事真假消息应接不暇之际赶紧看看本片。

导演作为拍纪录片出身的,玩转各种镜头也是得心应手,但我不赞成诸评论里的什么伪纪录片提法,这就是纯粹的剧情片啊,虽然有的段落之间没什么关系,有的则用人物串联。唯一能称得上“伪纪录片”的,就是记者深入“难民营”或者说贫民窟,拍摄大量缺衣少粮忍饥受饿的贫民,那段还挺纪实的。

开头,一众“群众演员”拍“电影”(感觉其实是宣传战用的“新闻片”,揭露“幸福生活”被无情战火摧毁的),挑剔的大妈还扮演路人接受采访。结尾,又回到这辆化妆车中,挑剔的大妈说着一样的话,还是这些群演,唯一不同是,他们自己也真正成为了片中一部分,惨遭杀戮。我开始以为屠杀者是乌克兰人乔装打扮,但看到后来,自导自演的可能极大,警车哪能那么快到呢?警察对医护、“目击者”的采访词显然都是精心准备的,讽刺的同时更添悲凉,长时间的固定镜头不动声色,暗示了全世界的袖手旁观,真是很不错的安排。和当下一样,把战事当笑话看,然后在网上争个你死我活。

你说没有立场那不可能,片尾字幕告诉你这是乌克兰官方参与的,不过二毛能在片中含蓄隐忍到这地步,不错了。

至于某豆友打三星的短评,嫌不如这不如那的,我只能说,你收藏几千张蓝光又如何,你的鉴赏水平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6 ) 战争之恶:顿巴斯

伪记录片的方式展示了今日依旧炮声隆隆的顿巴斯,更多的是展示战争的残酷。

乌克兰的顿涅茨克州2014年宣布独立,不幸的顿巴斯恰好位于乌克兰政府军与独立军的前沿交火区域。

独立原因是该州有大量俄罗斯族,在俄罗斯政府的影响下公投独立,乌克兰政府不予承认,开始清剿叛乱,背后是欧盟美国和俄罗斯的角力。

影片没有谁是谁非的态度,这种种族冲突和地缘政治搅在一起,再加上人类的愚昧和好斗,确实很难有态度。

影片展示了战争爆发后乌克兰政局的动荡,政府的无力,顿涅茨克独立后军管状态下军队的强取豪夺、无法无天,民众的苦难和被政府引导的乌合之众的狂暴。

影片充满了深深的无力感,战争状态下,最倒霉的是民众,最狂热的依然是民众。

今天,顿巴斯的炮声隆隆依旧,今天,依旧有无数愚民盼望着和这国那国干一仗。

看了此片,观众会明白,战争一旦爆发,输赢无法确定,唯一能够确定的就是大家肯定会品尝到影片中顿巴斯居民的苦难。

 短评

坚定的反俄立场。用真假难辨的当下(哪怕背负编撰骂名)影射旧日苏联梦魇,唤起人类陌生又熟悉的恐惧感。穿着军装的半兽人,眼里泛着血光的民众,白茫茫的天地间投下黑色的炸弹。并置的段落总是度秒如年又戛然而止,似遗世独立的孤岛,被民族主义与分裂主义撕裂的创口,没有一处角落能够幸免,但人类已无力再挽起双手。

2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不如同题材纪录片生猛,不如类似剧情片好看,不如新闻视频直接了当,一部记录风格的剧情片,但三头不到岸,只剩下赤裸裸的政治立场。

3分钟前
  • Clyde
  • 还行

@RUC影协 主观上来说,我一不是特别喜欢这种叙事段落较碎的电影,二对政治电影这一类型不是很感冒,三对东西乌克兰的政治文化矛盾也不甚熟悉…但虞师和马师的分析还是挺有启发性的:“东”的聒噪与“西”的静默、流水的演员与铁打的威权、对媒介的审思(手机、相机的反复出现)、“伪纪录片”

7分钟前
  • 松子鸽
  • 还行

毕竟拍的是顿巴斯、顿涅兹克,而且假装以墙上苍蝇的长镜头视角,也就没了太多乌克兰那边的立场。不站队不代表没态度,军政府没收私车、街头批斗“顿奸”、办公室官僚程序和又红又专的婚礼,都能看出一定反俄立场。当然,我们不可能知道如果把战时顿涅兹克若干年的全城监控调出来剪辑,会不会也呈现同样一番荒诞戏剧面貌。

10分钟前
  • seamouse
  • 力荐

军政府没收私车、街头批斗“顿奸”、办公室官僚程序和又红又专的婚礼-----很让人想看看俄式粗暴

14分钟前
  • 老羊
  • 还行

群演构陷循环利用,收刮民脂强行征兵,仇外采访地洞生存,良知母亲断绝关系,神棍横行偷鸡摸狗,围观群殴示众战俘,圈养勒索企业家……把乌克兰亲俄派黑出花,里面的操作却又是多么熟悉的配方

15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8.5分。看剧本的时候就觉得形式很不一样,想象这样一个宏观全景的黑色幽默会如何呈现。长镜头、冷峻、赤裸裸的、疯癫的、纪录似的、荒诞剧的。无意识的棋子。奇异的反差令人发笑。戛纳一种关注最佳导演奖。导演出现现场,有一双很神奇的眼睛(略微奇异的眼白和瞳孔),本身就有荒诞感。观影于TIFF。2018/09/20

20分钟前
  • 若汐
  • 力荐

骇人的婚礼戏,国家机关的嘴脸,街头的群暴,一切都荒诞得太真实。

21分钟前
  • SingLesinger
  • 还行

good story-line, bad shooting

22分钟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较差

接管军队没人性,接管政府趁火打劫。非常乌克兰视角,lol。剧情荒诞黑色幽默,俄军对德国记者说你是法西斯,你不是你爷爷也是。俄族民众暴力把乌克兰志愿军绑柱子上羞辱,老太婆过来拿皮搋子?打他。。。什么鬼啊哈哈哈,太乌克兰了,魔幻现实。

24分钟前
  • 完颜穆尔登格
  • 还行

热点地区热点话题,结果拍得像一团混沌。可能真相也是如此吧,就像电影里被设计的一场屠杀。用手持镜头将各种事件聚合的伪纪录片,讲述一个地区两个民族的悲哀。当世界穷凶极恶,谁还会为子弹流泪呢?

2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这样的电影很难不带立场的去看,只能反思自己是电影里的哪一个

30分钟前
  • PQ
  • 还行

战乱。无语。

31分钟前
  • 寒狐传媒
  • 还行

荒诞即真实的伪纪录电影,当代的战争又确确实实在发生着,不可想像又不可言喻,开头结尾不错,因为中间断实在冗长昏睡了一会儿,补标。#金马55#

32分钟前
  • seabisuit
  • 还行

导演单个场景之间叙事角度的接替玩儿的还是很溜的,时不时还有些小幽默,长镜头,手持摄影,主观镜头,镜头中的镜头花样很多,最后一镜导演拍完看到成品肯定一脸骄傲

36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还行

3.5 比前作《温柔女子》好,但仍旧令人不喜欢。以戏仿纪录片的搬演形式,来挖掘乌克兰顿巴斯战争里具有黑色喜剧性的部分和残酷现实,通过还原现场来抒发政治诉求,算是近年来“纪录混杂剧情片”里较好的例子。但疑问在于,为什么不拍摄纪录片,通过“真实现实”来更震撼人心呢?比如同题材的纪录片《远方的狗吠声》。《顿巴斯》在结构编排上太繁琐、混乱,搬演效果假而奇怪,野心太大,不够清爽、有力。

39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乌克兰的纪录片导演拍的第二部故事长片,被称为“伪故事片”。虽然都是按故事片组织拍的,但全片没有贯穿的人物和情节线,完全是顿巴斯战争中的一个个的场面集景,竟然也吸引我连续地看了下去,并对2014年乌克兰顿巴斯地区独立投票后的战争灾难有了切肤、丰富的了解,也算是创作样式上的一个突破。血和泪的历史史实告诉我们,要用改革、协商去解决问题,千万要防止战争与革命,不论其口号是多么崇高、伟大,给普通人和社会带来的灾难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41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还行

虎头虎尾中间蛇

43分钟前
  • 彩戏师wala
  • 较差

Donbass日常,變成盲目群眾政府軍隊眾生相,旁觀主觀視角變換有趣,開場潑糞紀錄片探勘也好,只是當發現一場比一場長,沒有線性的故事,成就無常恐懼。但素材沒有重新拼湊,淪為批判流水帳。監視器的視角,如果由漢內克經手? 3.5

45分钟前
  • thinpony
  • 还行

洛茲尼薩搞了這麼一部有毒(獨)的偽紀錄片(其實也算是對抗假新聞的另類方法)。電影所呈現的戰爭的非線性和群眾的非理性應該是比較到位的。之前看了俄國紀錄片《Chechen》,裡頭呈現的頓巴斯地區的狀態跟這片還是比較吻合。要是Kira Muratova還在世,感覺她也會拍一部這個題材的電影。Kira的御用演員的Natalya Buzko還在片子里出演,實在恍如隔世。另外,電影淡化了主角,匆匆忙忙地將鏡頭轉到另一個現場,很有意思。還有,片子里那個“新俄羅斯聯邦”已經解散了。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又自己玩自己的了。

46分钟前
  • 熊仔俠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