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艺术

已完结

主演:安德鲁·格雷厄姆-迪克森

类型:美剧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法国艺术 剧照 NO.1法国艺术 剧照 NO.2法国艺术 剧照 NO.3法国艺术 剧照 NO.4法国艺术 剧照 NO.5法国艺术 剧照 NO.6法国艺术 剧照 NO.13法国艺术 剧照 NO.14法国艺术 剧照 NO.15法国艺术 剧照 NO.16法国艺术 剧照 NO.17法国艺术 剧照 NO.18法国艺术 剧照 NO.19法国艺术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2、3集

2、大卫的时代见证,拿破仑的艺术掠夺,四百雕版师两千画家Description De L'Egypte第一版1809年出版,Antoine-Jean Gros的拿破仑宣传画与难以隐藏的地狱景象,法宫的排场,安格尔,美杜莎之筏的模棱两可与荣光失落都游荡不安的象征,德拉克罗瓦,德拉罗什1841年的艺术群星壁画,安格尔的古典主义表面与浪漫主义内里即波德莱尔的“我”预示着艺术的变化,晚于其他国家的工业社会的到来与马奈;3、,,,,,,,——法国艺术的辉煌从一开始就弥漫着浓浓的商业味与设计性,拿破仑之后法国不在相信王权取而代之的是文化的名人,法国艺术也如其历史一般从不缺风暴般的狂热与激情,与隔壁不同的是法国绘画全是人物

 2 ) 艺术大变迁

主持人的观点是法国艺术黄金时代已经结束了,而这源于法国现在小法国的观念占了上风。

短短三集很难面面俱到的介绍到法国艺术的方方面面,不过主持人已经尽其所能的将法国历史上的著名画家以及流派变迁做了介绍。对于现代艺术无感,感谢法国为哥特式革命、新浪漫主义、洛可可风格、印象派画家提供滋养的土壤。那些燃烧的激情最终化为画作成为永恒。

读书笔记:

EP01 Plus CA Change

圣丹尼大教堂:每任法国国王与王后的安息地。玛丽.安托瓦内特,生于奥地利,法王路易十六的王后,法国大革命中被砍头。

法国艺术的第一场革命:哥特式建筑的发明。圣丹尼是世界上第一座哥特式大教堂,由阿贝絮热Abbe Suger设计,从伊斯兰建筑中吸取灵感。絮热说”迟钝的思想通过物质上升到真理。The dull mind rises to truth through material things.”

巴黎圣礼拜堂The Sainte-Chapelle,最美的哥特式建筑,1238年路易九世获耶稣受难时戴的荆冠,建圣礼拜堂以保存此物。

巴黎以北30英里的香提伊城堡Chateau of Chantilly,存有林堡兄弟绘制的《豪华时祷书》体现中世纪泥金装饰艺术。

从1450年到17世纪初法国没有出现过一个具有国际知名度的画家。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以摧毁艺术而非扶植艺术而闻名。

米歇尔.德.蒙田,法国第一个伟大的自由思想家,发展出随笔的文体。

尼古拉.普桑,第一个完全掌握文艺复兴精髓的法国画家,作品《阿卡迪亚》。

太阳王路易十四1661年建凡尔赛宫,L'etat c'est moi,I am the state朕即国家。与哥特式教堂有显著区别,大教堂是为了所有人,而路易十四蔑视普通人,不允许任何普通人死于凡尔赛宫。

皇家绘画与雕塑学院成立于1648年,院长夏尔.勒布伦设计了凡尔赛宫的镜厅,同时制定了学院制度,执行严格的流派等级制度,并把他的特长历史绘画设为最高等级。

让.安东尼.华托,法国最神秘的画家之一,《皮埃罗》可能是他最神秘的杰作,象征着回归蒙田的思想,难以捉摸的人性。《发舟西苔岛》新艺术形式洛可可出现。主要代表人物弗朗索瓦.布歇,去除了政治严肃性和道德目的。1745年创作《戴安娜》,同一年让娜.安托瓦妮特.普瓦松(蓬帕杜夫人)成为路易十五的首席情妇,赞助布歇画作。法国思想家卢梭反对依赖物质,崇尚自然。

狄德罗是百科全书编纂者,也是著名艺术评论家,将艺术批评巧妙的转化为一种社会批评的形式,推崇夏尔丹。

夏尔丹擅长静物画。

EP02 There will be blood血腥之路

雅克.路易.大卫 受路易十六委托制作《荷加斯兄弟的誓言》以及《布鲁特斯处决自己的儿子》。大卫代表新古典主义画派,但政治上支持极端主义,支持将国王处决。1793年《马拉之死》,其中下垂的手臂借鉴了米开朗琪罗的圣殇,马拉的伤口借鉴了耶稣受难,还借鉴了卡拉瓦乔的《圣马太殉难》中圣人流血而死,血流入一个洗礼池。

1789年7月14日巴士底狱被攻占,标志法国君主专制的终结。1793年1月21日路易十六在革命广场断头台被处决。法国革命是西方世界第一次胜利的人民起义,为今后的每一场革命制定了规则:所有革命都会吃掉他们的孩子。1793年10月16日玛丽王后被处决,大卫画出历史上最阴暗绝望的皇家肖像。

先贤祠,建于革命前不久,伏尔泰被革命者挖出来重埋于此。伏尔泰对面是卢梭。

巴黎荣军院是是一个当代拿破仑波拿巴的神殿,他建立了革命的第二个规则:将能量向外转,去外面寻找敌人。

1801年大卫制作《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纪念拿破仑最杰出的成就,马象征人民失控的能量。拿破仑迷恋埃及文化。大卫学生安托万.格罗加入拿破仑远征军去往埃及并制作宣传画神化拿破仑。

安格尔创作了史上最令人不安的肖像画之一《王座上的拿破仑一世》,脚下的卡洛林王朝之鹰代表了权力,手握神圣罗马皇帝查理五世的权杖,另一边手势为查理曼大帝的正义之手,头戴金色月桂叶王冠使自己成为罗马皇帝,右手边是查理曼大帝的宝剑,其僧侣般的正面形象是安格尔借鉴自范艾克根特祭坛画。

1816年美杜莎号悲剧启发了西奥多.杰里柯创作《美杜莎之筏》。杰里柯朋友欧仁.德拉克洛瓦,浪漫主义画家,根据拜伦剧本创作《萨达那帕拉之死》。1830年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纪念那一年的七月革命。

安格尔1862年最后的作品《土耳其浴》标志他与古典主义决裂,毕加索认为此画意义重大,标志现代艺术的开端。

库尔贝《世界起源》,现实主义。

EP03 this is the morden world

1874年印象派登上舞台。莫奈《日出.印象》,此画原型来自与它同名的17世纪画家克罗德.洛林所画的伟大海港场景,但去除了所有古典元素。印象派就是在这幅画标题的基础上创建起来的。火车这种新技术是印象派幕后驱动力。苦艾酒是德加的杰作。德加一生创作了超过1500幅芭蕾舞演员的作品。德加画现代生活,莫奈是浪荡子画家的缩影,画大自然。诺曼底埃特勒塔的自然风景是50多幅莫奈画作的灵感来源。

便携式可折叠画架、管状颜料1850-60年代开始出现并流行,印象派飞速发展。整个19世纪都是新颜料的发明和合成的爆发时期。莫奈差不多发明了系列画的概念。

贝尔特.莫里索,印象派女画家,印象派创始人之一,作品藏于巴黎马蒙丹博物馆,最温柔的作品《在舞会》。

1889年巴黎建起埃菲尔铁塔,成为最大的男权象征,同一年红磨坊开业。

亨利.德.图卢兹-洛特雷克,画红磨坊明星的画家。

后印象派,1889年乔治.修拉用点彩画法描绘埃菲尔铁塔使其成为永恒。保罗高更前往大溪地,其南太平洋绘画表达了深刻的疏离感。保罗塞尚,题材取自自然,离开印象派,创造出新的观看法,新形式完全扎根于不稳定和无常。西方艺术史上第一次有画家提出画什么不重要,如何画很重要。塞尚的表现手法是双倍轮廓线。

毕加索《三个女人》用非洲艺术新原始语言创作。1912年创作《保乐酒瓶》,立体主义的成熟案例,提醒观众城市经验是非常碎片化的。用线条创作。

亨利马蒂斯,野兽派,伟大的色彩家。

一战爆发时莫奈在吉维尼建了一个日本水上花园。他很多作品灵感来源于此。1918年11月11日莫奈将一系列睡莲作品赠送给法国政府。莫奈是19世纪唯一真正理解特纳的画家。特纳表现的是那些我们认为是坚固的东西,但唯一真实的是最短暂的光本身,莫奈超越了特纳的高度,规模和比例是这一系列画的关键。

超现实主义利用遥远的愤怒感,由多元文化组成。代表人物:西班牙的萨尔瓦多达利,美国的Man Ray,比利时的勒内马格利特。

最严厉抨击资本主义的是达达主义者马塞尔.杜尚。杜尚认为品味是艺术的敌人Taste is the enemy of ART。

超现实主义在探索性的阴暗面达到了从未有过的广度。

在二战前毕加索创作《格尔尼卡》,二战结束时他创作《停尸房》

萨特的存在主义权威著作《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一开始是以文学开始的,但对战后艺术创作产生巨大影响,法国艺术观念变为:艺术是一个人囚禁在自己存在感中Art is a person locked up in their own sense of being。这是唯我论艺术,独白艺术。

法国艺术的黄金时代结束了。

 3 ) 蒙田的质疑与夏尔丹的邀约

路易九世扮作苦行僧的模样将耶稣受难之时所戴的荆冠存放在巴黎圣礼拜堂,予以永久的供奉,他是在宣示自己受到上天认可的皇权,让法国成为世界的中心。
然而,从1450年代到17世纪初,法国并没有出现一个名垂青史的艺术家。相反,1490年代,路易十二入侵米兰,用弓箭击碎了达芬奇设计制作的巨大雕塑模型。而后,弗朗索瓦一世的邀请像是一个补偿,让晚年的达芬奇安居在法王的宫殿中,备受礼遇。
法国不是文艺复兴的领导者,而仅仅只是追随者。
激烈的宗教战争撕裂着法国,圣巴托罗缪大屠杀,新教教徒血流成河。蒙田在38岁时便选择退休,隐居在家乡的石堡中,被心爱的古籍围绕,著书思考。蒙田发明了随笔,尽情地表达着探索的快乐。随之而来的是对自我的质疑-"我究竟是什么"?深刻的不确定性,正是现代世界的意识形态与身份认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伦勃朗的数百幅自画像,如果没有蒙田式的怀疑底色,将无法诞生。
路易·勒南笔下的农民,晦暗而凝滞,面对不停歇的战争,他们的唯一办法似乎只能是忍耐!
普桑选择在画作中重建秩序。古希望古罗马的神殿往往充当着背景,和谐静穆。但普桑绝不仅止于此。牧羊人指着墓碑“这就是阿卡迪亚”,即便身处天堂,也躲不过死亡。
盛装的路易十四注视着你,神采奕奕,活像只自负的孔雀。然而,手握重权的他,确实掌控着一切。几何伸展的花园,一览无余。原本为威尼斯独有的玻璃技术已被成功窃取,凡尔赛宫的镜厅,璀璨夺目,映照着太阳王的辉光。大臣科尔伯特在国王的支持下,生产着全欧洲最华美的各式奢侈品。就连艺术也要符合太阳王的标准,夏尔·勒布伦制定了画家必须遵照的准则,松果体的不同位置代表不同的情感,这是规定,不容违背。高4米宽12米的巨型画作,彰显着路易十四要成为亚历山大大帝的野心。里尔美术馆的地下室中,那块巨大的疆域图,全在太阳王的掌控之下,触手可及。
1715年,太阳王死去,留下了一个因过度征战而碎裂颓败茫然无措的法国。华托为贵族们提供了逃避的方式:要爱,不要战争!粉色的肉体,胖嘟嘟的天使,摒除所有政治重压与道德戒律,享乐的洛可可诞生了,沉溺在放纵的爱欲中,逃开现实。
狄德罗借艺术评论批判着腐朽的旧制度,在夏尔丹朴素的静物画中看到了希望。
被压迫的人民终于接受了夏尔丹的邀请,握起那把刀,斩杀国王,建立一个新的世界:平等、自由、博爱!

 4 ) Notes for self

Gothic art started in France

Basilique Cathédrale de Saint-Denis

Dull minds rise to truths through material things

—Suger

Renaissance :

Montaigne - que sais-je ?

 5 ) 法国艺术

法国首都巴黎被人们誉为世界文化艺术之都,就在于巴黎的城市景观和艺术氛围。巴黎城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 法国人以丰富的文化遗产而自豪,这是毋庸置疑的。法国相当重视教育艺术和知识性讨论被认为是每天生活的一部分。16世纪起,法国文学开始受文艺复兴影响,学者重新研究古希腊和拉丁文作品。这股风潮使人民视野更加广阔,并开始置疑中世纪末以来稳固的宗教思想。1470年,巴黎首度出现出版社;到了1515年时,已有100多家出版社同时在运转。方言文学兴起,拉伯雷最擅长表达方言文学中的自由、活力和热情。他的《巨人传》虽然是骑士传奇模仿文,但也表达了严肃的哲理。 在宫廷里,精致的芭蕾舞表演是最主要的音乐娱乐。来自佛罗伦斯的吕里,是当时重要的舞者和作曲者。意大利戏剧并不流行;悲剧抒情诗显然更适合法国人的品味。吕里写了大量的悲剧抒情诗,并深深影响了当时的教会音乐。他为王室礼拜堂写了庄严的圣歌,其中包括独唱曲、合唱曲和交响乐。接下来的夏庞第埃、库伯兰、德拉朗德将此乐风发扬光大,并为严谨的对位音加上宏亮的合音。

 6 ) 艺术的多彩吧!

法国首都巴黎被人们誉为世界文化艺术之都,就在于巴黎的城市景观和艺术氛围。巴黎城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

吕里写了大量的悲剧抒情诗,并深深影响了当时的教会音乐。他为王室礼拜堂写了庄严的圣歌,其中包括独唱曲、合唱曲和交响乐。接下来的夏庞第埃、库伯兰、德拉朗德将此乐风发扬光大,并为严谨的对位音加上宏亮的合音。

英国人解读法国艺术,真是互相包庇又互相嫌弃的典范啊!每次Andrew和法国人同框的对话都有精彩的互怼,比撕逼耐看多了

 短评

Every great civilisation is founded on a crime. Que sais-je?

6分钟前
  • 荔蘿
  • 推荐

基于时间线来以私人观点串联叙述,安德鲁有好几个艺术系列,准备都看看

7分钟前
  • 浅山
  • 推荐

艺术评论果然是跟你关系铁/收了钱,就可以给你舌灿莲花,把你作品说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般玄妙莫测。我就看你装,我就听你吹,但是还不妨碍不住老子看得爽。

11分钟前
  • 詞窮不是我的錯
  • 推荐

从政治社会的大背景解读艺术,就算有过度诠释之嫌,也比就艺术谈艺术精彩多了

13分钟前
  • 雪莱
  • 力荐

从中世纪讲到近现代,解说词又写得极好。可惜3集一个国家太短了,每个艺术家都只能简要介绍。

16分钟前
  • 晓晓一
  • 推荐

終於到France了,等到脖子都長。。AGD叔也是long time no see了。。。一顆賽艇!!!//Duchamp那個bottle rack最後那裡笑死我。。。//https://www.douban.com/people/IAmSoVain/status/1950941750/

21分钟前
  • sarah🇺🇦
  • 力荐

听安德鲁的激情解说简直恨不得跳进屏幕去互动,观点虽然偏主观但清晰有力。第一次get到了一点毕加索的画作意义,更何况还能看到我最爱的莫奈的《睡莲》系列以高清环绕的视角呈现,心满意足。最后的反思也有意思,法国现在是以小法国的心态来看待艺术,文化能量反而减弱了。

23分钟前
  • 轻风羽
  • 力荐

从哥特艺术到洛可可艺术、从新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从印象派到存在主义,基本囊括了法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名家名作,近代法国艺术无疑是最为辉煌的时刻,第三集中那些密集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的作品让人振奋不已,连撅着那种看不起法兰西人民的惯常式尖酸刻薄大英嘴脸的主持人也难得没有耍嘴炮。★★★☆

25分钟前
  • yihan1010
  • 推荐

英国也并没有很好吧hhh以及虽然对art critics充满尊敬,但是还是时不时感叹真tmd装和过度解读。。。

29分钟前
  • SingLesinger
  • 推荐

体制内画家的良知

32分钟前
  • 涵哥吉祥🌈
  • 力荐

蒙田那个小山庄并且睡在星星下面,超级赞啊,《蒙田随笔》十卷!拿破仑用2000位画家画了好几卷埃及考古研究开创了考古学,哎嘛。。。主持人谈笑风生的对一位法国研究人员说“你们也偷了很多东西”,咳咳,真心笑不出来啊!一丘之貉!在巴黎的德拉克洛瓦故居非常推荐,猫奴必去。拿破仑之后“苍白且神经兮兮”的一代自有妙法。拿破仑花13个月平息攻占巴士底狱带来的动荡,不知道这次黄马甲能到什么时候?

37分钟前
  • 猫觅
  • 力荐

英法对话:你们这博物馆的东西很多都不是你们的哈。你们也是(。哈哈哈哈。

38分钟前
  • AshtrayGem
  • 推荐

好看的!看英国人解说法国艺术有种调侃的可爱。“都是你们英国人把罗塞塔石碑偷走了”“不好意思,你们不也偷了很多东西嘛”

42分钟前
  • 第二个乌托邦人
  • 推荐

英国拍的法国艺术,哈哈哈那阴阳怪气酸溜溜的黑起来....简直像看乌鸦嫌熊黑那路数。

43分钟前
  • 淼大壮
  • 推荐

英国人解读法国艺术,真是互相包庇又互相嫌弃的典范啊!每次Andrew和法国人同框的对话都有精彩的互怼,比撕逼耐看多了

45分钟前
  • 夏至
  • 推荐

这位讲哪个国家都好看,感觉他存了一肚子艺术家的八卦,不过不能在节目里说

50分钟前
  • Hildy at beach
  • 力荐

英法互黑必不可少

52分钟前
  • 加州站街男孩
  • 推荐

以艺术为线索讲述法国历史。文学价值非常高,比喻用得简直恰到好处,例如说毕加索的画是“打碎了镜子之后呈现的画面”以及“在万花筒里将早已呈现好的画面扭曲变形”。艺术品的艺术价值果然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艺评人的宣传与包装,他们的口舌太精妙了,什么样的作品大概都能说得天花烂坠吧。

53分钟前
  • 阿依达
  • 力荐

在名作面前,迪克森总是有话说。那种现场感有一种不可思议的美妙,并且带你到巴黎的灯光秀中去体验一把。说实话,油画解说能够推陈出新,这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事儿。第2集讲到拿破仑遗物时很激动。

58分钟前
  • 昊子
  • 推荐

英国人真是十分谦虚可爱:“当时法国的大部分领土被外来人占领,勃艮第人,弗兰芒人,还有该死下流的英国人。” The goddams foul-mouthed English 233333 在自己官方作品里自我检讨的还是很深刻的。

60分钟前
  • 大米荣荣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