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

HD

主演:内详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4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棉花 剧照 NO.1棉花 剧照 NO.2棉花 剧照 NO.3棉花 剧照 NO.4棉花 剧照 NO.5棉花 剧照 NO.6棉花 剧照 NO.13棉花 剧照 NO.14棉花 剧照 NO.15棉花 剧照 NO.16棉花 剧照 NO.17棉花 剧照 NO.18棉花 剧照 NO.19棉花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棉花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丝棉缠绵,正蓬鬆扩张的,不只是棉花,还有整个中国。  硬铁路串起软棉花生产线,从边城棉田到城市加工厂,一粒新疆的棉花种子如何成为美国时尚舞台上正伸缩跃蹬的牛仔裤?纪录片视线紧贴产业链,第一线直击,由棉花的种植、採摘、纺织、製衣,而至销售出口,目睹中国棉花产业之全貌,直探棉花覆盖下各式产业相关人士生活,无论棉农、纺织女工、中盘商、大宗出口。棉花活儿从来不简单,指上柔软蓬鬆,日子要怎麽硬挺才能过去,一团棉花揉出千百种生活型态,耗时八年,银幕上呈现今日中国棉花史,也是一页农工生活史。  「在中国,与棉花这条生产链相关的人数以千万计,我们解读棉花,也想从中解读『中国製造』之于中国普通人的意义。」──周浩攻炮砖家亲爱伴侣厚望步步惊魂重新开始2020青幻记天使先生的使命与恐龙同行独家记忆番外之再见爱花落梦深处自杀四人组匆匆那年怪人寻宝不能犯规的游戏之癔病突袭未完的琴曲爱尔兰之愿欲望旅程边城生死恋睾丸激素决定男人欢迎来到瑞典第二季不能没有娘医学团队北极星旅舍第一季猫狗大战:珍珠猫复仇画江湖之不良人 第二季我杀人第一季蝴蝶梦1940死亡真相鲁迅食人鱼事件犯罪心理 第六季咒怨:终结的开始新猛鬼街实习生2015玛丽和乔治圣诞奇妙公司先生贵姓1984小谢尔顿 第五季猪头逛大街3大脚哈利

 长篇影评

 1 ) 平淡无奇的事

看这部片子的主要收获就像看NHK纪录片,了解了整个产业链的细节,滑县农民工(大多为女性)如何塞进58个小时的列车奔赴新疆采棉,住的是怎样的集体宿舍,早晨天还没亮如何坐拖拉机赶赴棉田;生计上面临什么情况,对生活的看法如何;河南本地的棉纺工人怎样工作,跟雇主酝酿了哪些矛盾;广东的牛仔裤工厂如何被订单催逼,订单如何在订货会上产生……下单只是嘴皮子动动,工厂里却是半夜不眠,这种对比让人心生感慨;借助事实与事实之间相互回响,纪录片正适于制造此种感慨。

纪录片的一个责任就是把抽象概念和描述具象化,提供那些在抽象描述中遗漏失散的细节,这些细节又是尤其宝贵的,因为抽象知识若不是以具体的、经验的、细节的知识为基础,就根本是可疑的。因此我不轻易给纪录片打低分——如果观看之后不去关心自己在经验领域有什么收获,只喜欢“高屋建瓴”地讨论一些空洞的“纪录片创作”问题,这可以说是捡芝麻丢西瓜。以上是针对复旦大学这场放映后讨论环节的感想。

工人和农民在镜头里,不像流浪汉、妓女、政客、算命先生那般有个性,原因大概是他们的确缺少个性,是普通人,面临普通人所面临的生活结构。所以镜头里工人和农民生活的“精彩”程度其实跟我们——作为普通人——的生活的精彩程度相仿。不必期望太高。事实上,正是由于“普通人”的生活平淡无奇,我在观看的过程中感到一种沮丧:人们像蚂蚁一样活着,彼此之间并无分别,并无分别,浩浩荡荡的外出采棉队伍只是分享同一个命运,同样为生活计谋,同样劳苦,有同样的理想,为同样的理由争吵。这就是普通人!

延威(女主角)在一个采棉的镜头中感慨生活(正如其他农民在劳作的镜头中故作感慨一样),说:“你说来这么远,挣一点儿钱,回去花掉……人不能想,你说人啥意思?挣点钱再花光,弄点东西吃吃。”
但在同一个镜头中延威又说:“十年后我得要让我家变个样。以前我刚嫁过来时,他家可穷了。现在我感觉变多了,都是我努力挣来的。再十年后,都变成一个大家了。”
接着却说:“就应该娶儿媳妇了,娶儿媳妇了……到时候我又该受气了。还享福呢,上面有婆婆,下面有媳妇。”
怀疑人生的意义,但又毫不怀疑地坚守某一项意义;明知道生活的结局和苦楚,却身不由己地促成这结局和苦楚。相互矛盾的哲学在头脑中并存;被生活的自相矛盾牵引。这好像很有戏剧性,但正因如此,正因为他们不触碰、突破这矛盾,才使得普通人成为普通人,做一些平淡无奇的事。

 2 ) 寒来暑往

新疆的棉农,河南远赴新疆的采棉工,广东棉纺工厂的制衣工,成衣卖场的销售者和采购者,共同串成了片中的一条棉花产业链。本片经过拍摄,剪辑,搁置,梳理,再剪辑,反反复复,历时八年,最终成片,定名为《棉花》。棉花在这里不是隐喻,不是符号,而是一个具体的实物,是所有人赖以谋生的劳动产品。双膝跪在地上播种棉花籽的农民父子,父亲耐心地给孩子传授种植的经验;远赴他乡日夜劳作的摘棉花女工,为生计愁苦却又对生活充满信心;告别故土多年在制衣工厂加班做活的男人,对故乡的农事怀念万分;卖场里扭动着身姿展示着新衣的姑娘们,艳俗的妆容却并未令远道而来的外商止步,后者毫不犹豫地签下大批订单,迫不及待地催促新单…这些素不相识的群体,各自扎根土地,前往土地,离开土地,从土地获益(或微薄,或丰厚),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被同一条生产链拴在了一起。有人仅仅为了改善眼前的生活,有人野心勃勃地扩大商业帝国。细想有些出乎意料,但真实情况却也如此:社会主义中国大西北土地埋下的一粒种子,经过无数人的双手,最后可能装点了资本主义世界某条大街的一扇橱窗… 《棉花》这个题目听起来非常简单,但正是这种简单却具有一种宽泛性,成为导演把握素材和寻找核心思想的一个考验。实际上,这部耗时多年完成的影片,已经积累了非常多的内容和信息,层次丰富。在躬耕于棉花田的农人身上,我们总是体会到有点苦涩的温情,那是人性良善的一束微光,支撑着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们活下去。这些场景也是全片最从容最舒缓的一部分。当镜头来到河南滑县一位摘棉工的家庭后,焦虑感渗透出来,年轻的农妇为生计忧心忡忡。这份焦虑感在挤满女工开往新疆的火车上,达到顶点,并且一直蔓延开来,无论是挥汗如雨的棉花地,加班加点的服装车间,还是催促订单的商场,这些人造风景形成的空间仿佛都被这种在当下中国占主导情绪的焦虑感吞噬。多摘几棵棉花,多熨烫几件衣服,多卖几条仔裤…在极为简陋甚至低劣的生存环境里,所有人都在卯足劲儿活着。这股上了发条的驱动力,令人在巨大的麻木中,可以忍受无休止的枯燥与重复。个体具体的幸福需求,被压缩到最低。 多年的记者生涯,令周浩具备了一种能快速融入新环境的能力。无论是《厚街》里鸡犬不宁的出租屋,《差馆》里正常上班的派出所,还是《棉花》里更衣的女工宿舍,这些不那么方便让外人进入的场景,都清楚地坦露于他的镜头前。但是,与另一位更善于潜入拍摄对象生活的导演徐童不同的是,周浩虽然走进了被拍者中间,却又保持着一种疏离感。也就是说,他在缩短物理距离的同时,又主动地拉开了心灵的距离。在这方面对比来看,徐的作品是带有温度的,连续“揭短”的镜头永远埋伏着下一场冲突,拍摄者主观迸发的情感在镜头前时常无法把持;而周则带着淡淡的漠然冷静,仿佛时刻在告诫自己要克制收敛,将主观的“我”压缩到最小,直至隐形。正因为如此一贯而来的客观,造成了作品本身无立场或立场模糊的状态,成为观众指摘的一处软肋。它在人物命运的挖掘和社会问题的批判上,走得还不够深远,缺乏尖锐性和力度。比如产业工人权益,女性劳动者的社会地位,中国农业经济长期以来的单薄落后,土地资源的被破坏等等,这些透露出来的问题,在片中也都只是点到为止。导演对此的解释是:只是观察记录,不做评判。于是选择后退而不是向前一步。希冀观众以更多元化的视角去看待所拍摄的一切。这点在他之前的作品《厚街》和《差馆》中就体现出来。导演对每个群体的情感分配,是非常平均的。情感偏颇只在观者心中。 倘若抛开一切的社会成因,进入到拍摄者和被拍者的关系中,事情就变得简单了。也许,在此用一种无能为力的宿命感来描述二者,会更为恰当,前者是日常的观察者,后者顺应了命运的安排——对他们而言,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人类的生活轨迹大抵如此。从这点上讲,周浩和他跟拍的那些将生命消耗在繁复劳动中的人们一样,也是一名手工劳动者。他们在建立好拍摄关系后,于各自的作业中,冷暖自知,互不相干却又甘苦与共。 原文连接 http://www.artforum.com.cn/column/section=film#entry7570

 3 ) 《棉花》

昨天看了2014年金马奖的最佳纪录片《棉花》,主要展现了参与棉花种植、采摘、纺织和最终衣物生产的劳动人民的生存和生活状态。要是以前,我对这部片子所聚焦的这群人的状态应该是不太能感同身受的,但是前不久因为一个小手术住院,同病房的就有务农的农民和在城里打工的农民工,通过与他们的聊天,我才更深刻的理解了一些东西。

《棉花》开篇就是对棉农的采访,当他们说到农民的生活就是“辛劳又没有保障”时,我不禁想到,就在一周前,旁边病床的以种植蔬菜和中药材为主要经济来源的那对夫妻,跟我说过几乎一模一样的话。其实,我对这个“没有保障”是不能完全理解的,因为我没有真正经历过他们的生活,我想可能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吧:

春天播种,要到秋天才能看到今年的收成,如果由于虫害或其他不可控的自然灾害,导致收成不佳,不光可能赚不到钱,甚至还不够抹平这亩地的成本。就像片子里棉农说的:这一亩地的总成本是1160一年,1160以上就有收入,1160以下就啥也别想。棉花的收购价格是4元一公斤,达不到300公斤的亩产,就只有喝西北风去。

就算收成不错,由于市场的因素,导致价格被压的很低,或者销路出现问题,也会影响当年的收入。

还有就是看病的费用问题。虽然现在也有新农合这样的医保形式,但由于他们缴纳的医保费用较低,因而报销额度比较小,比如10000多的住院费只能报3000。其实我国的医疗费用算是比较低的了,但是像我旁边床的这对夫妻,2个月前刚做手术花了1万多,现在出现了新的情况又得来做一次手术,又是1万多,两次的自费费用加起来,差不多就是他们今年卖那2亩中药材赚的钱,感觉有点像电影《秋菊打官司》里描述的那样。他们在当地算是收入中等的,比他们条件还差的就更可想而知了。像江浙一带的更加富庶的东部农村地区可能要好点,但是像广大的中西部农村,这种问题应该是普遍存在的。不是看病贵,而是可支配收入太低。

所以啊,片子里棉农会感叹:还不如去城里打工,至少干一个月就能挣一个月的工钱。可是这些在城市的农民工的生活状态又是怎样的呢?在棉花纺织长,在衣物加工厂,工作的枯燥就不说了,还会面临工作环境恶劣,比如厂房里没有空调,温度高达36度,还有就是有时工作时间会很长。一个女工说到:因为到城里打工,小孩就留在老家,她说她无法去引导小孩的性格成长,而且时间久了也会与孩子之间的感情疏远,在老家务农的话,虽然穷点,至少能把小孩带在身边。

 4 ) 棉花

棉花像是喝了一杯温水,虽然少了锋芒和尖锐,却也始终有一股酸楚在胸口涌动。触动我的不是这条赴疆种棉、棉纺织、成衣制造、卖场销售、出口返销的棉花产业链,而是这条产业链上各个环节背后的人们,他们的神态和语言像极了我记忆中的乡亲,片中记录下的普通人的生活细节引人深思而又弥足珍贵,足以作为转型期中国面貌的载体,成为未来的历史。

 5 ) 关于棉花的闲言碎语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老子《道德经》
   
     晚上休息,看了周浩的纪录片《棉花》,有一肚子话想说,但又真的不知道从哪说起。

     这个纪录片太真实了,它就像是把我小时候的生活倒带重放,看的时候甚至边哭边笑。虽然此片拿了金马奖,但据说周浩自己不太满意,我觉得可能是题材太大,线头杂乱到无法彻底理清吧。就好像我现在刚看完这个片子,脑袋发胀,我想说说近几年国内经济大环境的疲软对轻纺织业的致命冲击;想说说资本一来到人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留着劳苦大众的鲜血;想说说这庸庸碌碌生活的悲哀和它矛盾般的迷人;想说说这高照的艳阳下疲于奔命但又乐天生活的人们。可是这些话题太过沉重与宏大,我的阅历和思想恐怕难以驾驭。那么,让我们搬个马扎,坐在正午的暖阳下,聊一聊关于棉花的旧事,一些关于棉花的闲言碎语。

      要说棉花的旧事,自然要先说说我的母亲,她是93年从河南来到新疆的,就像片中那些坐着摇摇晃晃的绿皮火车(她当时是四天三夜的火车)来拾棉花,一个什么都不知道只是一心想挣钱的小媳妇,来到新疆无依无靠,有的无非是一把子气力,几个月的辛勤劳作倒也挣到了一笔钱,于是第二年又来了,靠着灵活的头脑,这次就成了带领劳务工的中介,带着小姐妹们一起来拾棉花,再后来就是包地,有了本钱,盖了房子,于是安家落户到新疆,这一待就是二十多年过去了。我笑称她是“戈壁母亲”

<图片1>
                              老妈在给棉花打顶(去年回家休假的时候拍的)
      我就这样和棉花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应该也是新疆团场孩子的共同记忆,我曾在棉花跺上看书,玩耍,在棉田里劳作占据了我假期的大半时光,从扒苗、定苗到除草、打顶,再到最后的采摘,这些劳作都已经的根植于记忆里了。明天是五一劳动节,如果是小学的时候,现在估计正在地里扒苗,不过都是早几年的事情了,这几年大面积普及机采棉,扒苗这一道工序也省了下来,不用再一天忙到晚累得腰都直不起来,抱怨两句的时候父母还会说:“啊呀,小孩儿哪有腰哦!”

      作为独生子而且上学比较早(相较于班上的其他同学),我其实直到小学毕业都干活不多,大多数时候父母都心疼着不让我干重活,而且我小时候就胖,很怕热,到了地里有时因为太阳太毒,干活不一会就汗流浃背,就会偷偷躲到旁边的葵花底下,借着葵花的大叶子“纳凉”,后来的一个折中的办法是我在家喂鸡喂猪,打扫房子,到渠道边洗衣服,然后做饭,这样就不用下地干活,这也是我不到九岁就会做饭的原因了,我妈有时会说:“真是把你当个姑娘养了,就差缝衣服不会”。

     干农活少的话,到了拾棉花的时候自然也拾不太多,我上小学的时候新疆的棉花还都是人工采摘,学校会组织学生下地摘棉花,那时并没有什么童工不童工的说法,甚至学校给每个人都有定额,对于小学生来说四十公斤的定额真的不太好完成,所以我到了四年级干了一个月的活还要给学校倒贴几百块。大概是到了初一的时候,我拾花的速度忽然“突飞猛进”,一个多月干下来,扣掉每天的定额竟然还挣了一千块,而到了初二的时候最高也拾到过110公斤,现在的我恐怕都未必能做得到。
  
     说道河南拾花工进疆,主要还是当时拾花时间不等人,短期需要大量劳力,到了第三季采摘的时候可能已经十一月初,棉花早已落了霜,那时候我们会在地头烤火取暖,直到快十一点太阳高照的时候才会进地,初中的时候还会在下地前偷偷的喝两口三台酒来驱寒,可是露水还是很大,进地不一会整个裤子就湿透了,多亏了新疆的昼夜温差大,到了中午衣服又都干了,小棉袄也换成了短袖。但是就算这样的紧赶慢赶的劳作,到了犁地罢园的时候还是有些棉花来不及采摘,只好“撸”下来青桃子拉回家,记得很多年的冬天写完了寒假作业,就会被父母叫着坐在炉火旁剥棉花桃,当然奖励就是可以边剥桃子边看电视,《射雕英雄传》就是那个时候看完的。这时候母亲就会打趣我说:“你把你的好朋友叫到家里来玩嘛,一边聊天一边就可以帮我们剥桃子了”

     想起一个拾花工爷爷,大概是我刚上初中的时候,爷爷五十出头,以前好像是中学的美术老师,生活所迫也随着一起来新疆拾棉花,每天也拾不太多,但每到下雨天休息的时候就会画画,手艺非常好,临走的时候老爹专门买了宣纸请他画了几幅,翠竹熊猫、芙蓉锦鸡、山间的野鹌鹑、湖里的游鱼,都画得栩栩如生,每幅画题的字也非常好看,现在纸张已经有些破烂,老爹最近每次看到都说可惜当时没有裱起来。

      还想起一个爷爷,大概是2000年前后吧,老爷爷当时住在我家后面,是援疆的老知青,家境自然要富足一些,又是三代同堂的大家庭,所以餐桌上总有三五盘菜,我打小是个贪吃鬼,就常去老爷爷家蹭饭,有次看到老爷爷在菜地摘棉花,看我站在一旁,就招呼我一起拾,那时候通货膨胀还没这么厉害,拾棉花每公斤不到四毛钱,我摘了可能不到三公斤的棉花,老爷爷却给了我五块钱,为此我高兴了很长时间。去年过年回家老爷爷生病住院,比以前消瘦了些,拉着我的手说了很多话。

      初中拾棉花其实算是我们的小长假,但那个时候物质很不富足,每天拾花结束需要自己把棉花包扛出去,于是老师挑了几个身体好一些的男生每天抗包,这么重的体力活的报酬却只是一包泡面和几根火腿,算下来不到三块钱,但那时候却都抢着去干。不过精神上可能要富足一些,每到下雨天休息的时候就躺在被窝里看看闲书,15块的小游戏机玩俄罗斯方块可以玩一天,到了后来王同学弄了个小电视,于是大家抢着玩红白机的FC火箭车,一人一条命,当然免不了有人耍赖想多玩一会儿,就会争的面红耳赤。
    
       不得不说我们这一代很多事情都赶上了尾巴,比如上了高中以后机采棉开始大范围的普及,人工采摘慢慢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学生就更不用下地受苦了,现在想想也许未必是好事。
     
        我们可能是很特殊的一代人,或者每一代人都觉得自己是特殊的一代人。

 6 ) 记《棉花》纪录片

从主题的方面来讲,不得不说《棉花》这部纪实性的纪录片在导演周浩的剪辑下,深切刻画了一群“棉花人”的生活。从棉花种子开始到棉花被做成各式的衣物用品,是以棉花为线将人的真实生活借助棉花这一载体得以表现出来,呈现出了一个纪录片的真实性。看《棉花》这一纪录片,我们从一群生活最底层的人入手,借助棉花的种植,采摘,运输,生产和倾销一条生产线的过程呈现,呈现的是一些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他们穷苦,劳累,收入低下,受教育程度低,守着自己的一片土地过日子;他们勤劳,努力,为生活奔波,努力为孩子创造好的生活条件。这是一群小人物的生活,从这些小人物的生活里体会到人生百态,有对社会有更多的思考,而不是限于某一些方面。

 短评

昨天说起棉花这事,有友邻非常不解,如今现代化程度那么高、购买采棉机又有国家补贴,哪还会有强迫人工采棉的可能。这个纪录片拍摄于十多年前,人工采棉的情况肯定发生了一些变化,而且有人工采棉不一定就存在严重的劳工纠纷。我想说的是有无人工采棉,人工率是多少,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大部分中国人都很难有权威的信息渠道去了解,更何况是更深层次的矛盾。我们对中国现代文明先进程度的盲目自信,跟一些外国人认为中国之落后的程度是一样的。

7分钟前
  • 唐朝
  • 推荐

男子种棉在犁地,女子采棉在新疆,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孩子们才能有这吃和穿,恁要不相信啊,请往那产业链上看,商场的牛仔裤,还有衣和衫,千针万线可都是她们裢啊~~~

10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还行

“简单地说,当农民没有不辛苦的。”

11分钟前
  • 宋乐天
  • 推荐

这篇纪录片不是狠狠打莹姐的脸吗?!!紧急下架!🆘

13分钟前
  • Myron
  • 力荐

去年新疆种棉花大亏本,今年我们南疆这边大片大片的棉花地都改种向日葵或是甜菜等经济作物了。这个夏天向日葵地成了南疆第一站一道亮丽的风景。往年在村口成群结对来买馕、吃羊杂汤的摘棉工,今年不会出现了。躬耕于棉田的新疆农民,在棉田里挥汗如雨采摘的采棉工,壮观场景的另一面是生活的艰辛。

16分钟前
  • 秋色波连波
  • 推荐

自己也拾了三年棉花,好熟悉

20分钟前
  • 米格米格
  • 推荐

妹妹,你继续读书了吗?现在摘棉花还用手吗?你们想种什么就能种什么了吗?你们的工资拿到一个正常数吗?我不知道,我听不到他们的回答。

24分钟前
  • 人为何要学法语
  • 力荐

建议那些站在专门店门口抵制耐克,阿迪的年轻人好好看看这部纪录片。就会了解我们国家的现实状况,就会加深你对社会底层的了解与认知,就会知道冷静思考,客观分析。从种棉花的棉农到千里迢迢从河南去新疆摘棉花的女人,从纺织厂到服装厂的女工,他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我们处于一个经济大融通的时代,不要头脑简单发热地认为抵制外国品牌,就是爱国,其实无形中也伤害了自己。一条牛仔裤里,可以看到的许多我们不知道甚至不了解的残酷现实。只有自己慢慢强大,独立起来,我们下一代才不会再用手去摘棉花去了……

29分钟前
  • 马哥
  • 力荐

离得太近了,近到私密。佩服导演和摄像们接近采访对象并取得其信任的能力。

33分钟前
  • 力荐

要先爱人而不是只知道关心棉花 关心爱国还是辱华

38分钟前
  • 电抱鸡娃子
  • 力荐

周浩是带着一种真挚的同情,而不是一种批判的视角去观察、记录这个产业链上的底层人群的。多年前的片子,自然无法直接回应这两天被突然引爆的棉花问题,但今天新疆棉农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如何,到底有没有强制劳动的情况存在?听不到提问,也没有结论。基本事实都不清楚就忙着站队、忙着制裁、忙着鼓吹情绪,这种姿态甚至不是愤怒、不是抗议,只能说是最廉价的狂欢。什么样的人才能枉顾同胞的生活,既不追求真相,也不在意后果,借着这样的事情狂欢?还是说在所有的政治角力面前,事实早就不不重要,试图寻找真相不过是一种孩子气的天真?

41分钟前
  • slowlycatcher
  • 力荐

第一部周浩,现场电话连线导演提问,他自己提出了一个关于摄影机和被摄对象距离的问题,太远了不能挖掘出更多的信息,太深入了又会迷失自己。关于这个度的标准,导演给自己提出的要求是不会让自己和对方“尴尬”。对于这部片子可能更多的还是呈现吧,并没有过多的介入。回去有空补一补导演其他纪录片。

46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还行

少些主义,多些人

50分钟前
  • 唐多散人
  • 力荐

作为一个苏百佬,在我所有有关劳作的童年记忆中,种棉花都是最痛苦的,机械化程度最低,劳动最为密集,极其辛苦,更何况是这种外出务工专事摘棉花呢?“给我再多的钱,也不想再干了”,但90年代末本世纪初仍有50、60后的女性沿着陇海线一路向西进入加入采摘大军。之后的70后80年代的年轻人则选择到长三角的电子工厂。正如东方治水社会倾向于形成专制主义一样,棉花这种作物性质倾向于形成“群体性的苦力劳动”……可想而知,当内地人很少再愿意去新疆劳动,采棉机械化程度在逐渐提高但也没那么高的情况下(机器采摘碎叶多,人工往往是最好的选项),采摘棉花的用工荒是如何解决的?巨大的原材料供应是如何实现的?现在连工厂劳工都不能做到很好的劳动保护,更何况是采摘棉花这种非正式的农业临时劳动?

55分钟前
  • 芒鞋
  • 推荐

3.6星。产业链、价值链、增值链。众生皆苦啊,底层尤甚。

60分钟前
  • 夏日的小西瓜
  • 推荐

看周浩导演的《棉花》,对新疆有种莫名的亲切感,被媒体和网民情绪化渲染,近年对这个区域充满神秘恐惧,其实老百姓的日常和中国其他地方一样,棉农一家选得好,种棉、摘棉、纺棉、做棉质衣裤都是平民,工蚁一样讨生活。《棉花》可与贾樟柯导演的《无用》对照观看,题材接近,视角和表现方式不一样。

1小时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中国农民一公斤棉花才卖4块钱,农民为何不罢工、不抗议,为何不把棉花价格提上去呢?他们不能,他们没有话语权。农民不傻,他们知道人家收走了棉花,纺成线,做成衣服,获取了利润再卖给他们。但是他们无能为力。而纺织、缝纫的女工,也无能为力。

1小时前
  • 9o1o31
  • 推荐

本片的关注视角是棉花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状况,这或许是周浩导演出道以来最具财经记者特质的纪录片主题,然而导演无意于在片中进行充斥着冷冰冰数字的产业经济分析,而是仍然把落脚点放在这些环节各自牵涉的人的生存状态上。

1小时前
  • 江海一蓑翁
  • 推荐

【FIRST青年影展展映】从地里的棉花苗到成熟、采摘、纺织,再到外贸服装工厂的生产、倾销。在平静剪辑手法下,一整条产业链的各个阶段交替展现在观众眼前。无论哪个产业链上的人,都在极其微薄的收入中挣扎,也在辛勤劳动之余苦中作乐。视角依旧踏实平行,可惜深度不足。煽情音乐也过于泛滥。三星半

1小时前
  • 汪金卫
  • 推荐

紧跟时事,才来补这一部。友邻们说得好:墙外人和墙内人,都只关心“棉花”,而不关心种/摘棉花的人。但其实也很惭愧,除了听说过那个58小时的绿皮火车,我对西北的棉花产业也知之甚少。如今,迫于人力成本的升高,xj已推行机械化采棉,墙内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对农民的剥削已经没有了”。而国外的名牌服饰,作为低价棉花最大的受益者,装聋作哑那么多年,如今却有脸来指责墙内。仿佛墙内外合谋似的,要你接受“发展就是硬道理”,时过境迁了你连控诉都来不及。但剥削只不过是换了种方式罢了。这次事件让本不被看到的省份变得可以被谈论,也算是好事。

1小时前
  • 最后一代蔡特银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