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利亚

HD

主演:Margarita Breitkreiz,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Sahin Eryilmaz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2016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玛利亚 剧照 NO.1玛利亚 剧照 NO.2玛利亚 剧照 NO.3玛利亚 剧照 NO.4玛利亚 剧照 NO.5玛利亚 剧照 NO.6玛利亚 剧照 NO.13玛利亚 剧照 NO.14玛利亚 剧照 NO.15玛利亚 剧照 NO.16玛利亚 剧照 NO.17玛利亚 剧照 NO.18玛利亚 剧照 NO.19玛利亚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人这一生太多欲念,每秒都会万劫不复

父与女
倚秀睁开眼,世界是蓝色的,她推开车门走入蓝色的世界,父亲从后面扼住她的脖颈。他在随后埋葬女儿时,为她戴上了每天呼唤她晨起的耳麦,只是她永远不会再醒来。
看过了《莫比乌斯》充满杀气的家庭关系,看到这一段时我并不感到诧异。这也印证了为何前一晚在父亲给倚秀讲了特蕾莎修女的故事,倚秀一人在室外哭泣。她知道自己做错了,她想到了那日在公园厕所里看到的血腥场面,她扔到了那本像罪与罚一般的日记本,在此之前她没有为自己的行为感到难过,现在得知父亲因此承担的巨大伤痛以及接下来的牢狱之灾,她惶惑不已。她希望也像洁蓉一样得到救赎。梦醒后,父亲让倚秀自己学着开车,而他自己则被警方带走,倚秀试图开车追赶,最后陷入了泥潭。倚秀从车子里走出来。
一个问题是,倚秀得到了救赎吗?答案是肯定的。她的救赎不是用死证明纯洁而是用洗净肮脏来证明纯洁。只是当她看到名单上的最后一人倒在血泊中,才明白生活从来不是单向的。
父亲这一边,他早已知晓了倚秀的行为,但是他宁可让自己受伤也缄口不提。这符合金基德电影中典型的男性形象所具有的气质,那就是软弱。无论是嫖客、父亲、路人还是友人,只要是出现在镜头里的男性角色或多或少是委曲求全的意味。有这么一场戏,父亲闯进一户人家,他们正老少和乐地吃着饭,而男主人则刚刚和倚秀交合结束,就回到家中和亲人吃饭,父亲一记又一记地耳光打在中年男子的脸上,他没有丝毫反抗,他不敢抬头,相反是他的妻子、母亲和女儿大声的呵斥倚秀父亲住手。最后中年男子看着倚秀父亲离去后亦选择了跳楼结束自己的生命。死亡来得十分干脆。父亲作为刑警,知道杀人会是怎样的后果,但他不知道还能怎么做,他从来不是个强势的父亲,他只能把自己的怒火发泄到这些男人身上,他努力承担起自己的罪责,去让女儿看到新生的奇迹。
如果当时父亲就冲到对楼的房间里把女儿揪住大骂一顿,收获的只可能是另一场死亡。这样看来金基德电影里的软弱都有着爱的意味,因为太害怕失去,即使自己受到最大的惩罚也在所不惜。
  
男人与女人
婆须蜜多是印度的一个妓女,和她做过爱的每一个人都会变成虔诚的佛教徒,因为她给她们带去如痴如醉的性爱的同时,触发了他们内心的爱,从而拯救了他们肮脏、贪婪的灵魂。
洁蓉说对倚秀说从今天起你可以叫我婆须蜜多,就那么灿烂地笑着,直到死去。倚秀一直责怪洁蓉过问这些“畜生”的生活,洁蓉说,要是只顾着做爱,那可太无聊了。她希望了解对方的生活,她认为每个嫖客都有不得已之处,都希望找个豁口发泄,她于是走进他们,让他们先剥离社会身份,再剥离肉体欲望,最后只剩下真正的自我,不再是感觉身处道德的地狱,而是救赎的天堂。至于为什么洁蓉在死前最想见的人是音乐人,就是因为倚秀的话让他再次觉得自己很肮脏,而洁蓉不希望这样。
之后,倚秀决定将洁蓉用身体赚来的钱全部还回去,以证明洁蓉的清白,正如洁蓉和男人做爱后,倚秀一遍又一遍地为洁蓉清洗,她没有洁蓉那么高的境界,但她也成了像撒玛利亚一样的角色,倒不是为了救赎谁,而是为了自救和寻找洁蓉的影子。她自始至终觉得男人是污秽之物。至于嫖客们和倚秀交合后纷纷表现出性善的一面,反而让人愈发觉得恶心、做作。
金基德电影里总少不了性格坚毅的女子,洁蓉、倚秀如此,《弓》里的少女如此,《收信人不详》里的母亲也如此。憎恶男人却又离不开男人,这才是她们真正的命运悲剧。
洁蓉最后笑着离去,也再次证明俗世里只有自我的超脱才是真正的超脱。
  
欲与求
想当初读王小波的杂文和小说时,觉得能把性写得那么随便十分有勇气。到了最近我偶尔读到黄色专栏作家刘原的文章,行文仿佛一个分句中不带器官就会憋到慌。食色性也,谈论性固然无可厚非的,但如同尊重同性权利一样,所有人性话题不应被戏谑的口吻转述。金基德就不一样,他的电影总是涉及一些敏感的人性话题,但看完他的电影你绝不会只是笑笑,或者停留在某个大尺度的场景中,你会陷入长时间的放空状态中,你会向自己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你看到的一切在现实中是那么得不可思议,在他的镜头下却又变得这么顺理成章。
《撒玛利亚》一开始就是倚秀、洁蓉同陌生男子在网络上进行性交易,电影前两章也基本就是围绕性交易展开的。值得留意的是,片头倚秀在一侧和男人聊天,洁蓉则在另一侧浏览欧洲古堡的图片,洁蓉的出发点是想来也是为了去欧洲旅行,她把自己称作是婆须蜜多则把责任推给了倚秀,因此自己即使是献了身也是纯洁的。倚秀和洁蓉正是因为这个愿望做出了相互的巨大牺牲。那么又为什么是欧洲?其实但从本片来看很难得出确切的答案,有也只是诸如像倚秀的父亲总是向她讲西方故事这种小细节,不过应该看到金基德惯于将东西方文明放置在同一语境来进行探讨,这样的安排也不足为奇。
倚秀、洁蓉两个人出于愿望,而那些嫖客则是出于简单的性欲,这其实都是一个概念的两种具体表现,没有实质区别。应了弗洛伊德那句:一切罪皆因性起。想来人这一生有太多欲念,每一秒都会万劫不复。
  
爱?
其实《撒玛利亚》并不是以探讨灵与肉的为主线的,相反主题应该是剥离宗教后的世俗救赎。不过片中也不乏有对爱的渲染,倚秀和洁蓉的亲密无间,她俩相互慰藉的一吻实乃全片中最美的画面,但是这样的爱还是轻易地被洪流般的欲望所淹没。我们可以看到金基德对于爱的处理是多么地消极,倚秀乞求音乐人和洁蓉最后一面,他竟然要求和倚秀做了爱才能去看她,人的欲望就这样赤裸裸地摆在我们面前,正如那个男人所说,第一次会很痛吧,友谊固然很重要……他没有说下一句,我想应该是只有懂得自爱才能爱人吧。

 2 ) 这就是生活么?

重复,觉得这一部所要表达的,在‘坏小子’(2001年?)里面已经体现得很好了,没有什么深层次上的新意。不过凭借着ki-duk kim电影的一贯优点,还是会受到很大的关注吧。

现在看来,不是所有的好导演,都能一直拍出好电影(有新的理念),在这个市场,社会的驱动下,也许会重复以前的风格,直到这个风格为人们所熟悉--进而麻木。然后再接着寻求新的突破点。(十面埋伏或许是这样的例子?)

看了空房间,重新拾回了对ki-duk kim的信心,完全崭新的触动--在没有血性、性爱的情况下发生了。

 3 ) 游走撒玛利亚暧昧的边境

都说“婊子无情,戏子无义。”但文学作品中从来就不乏“婊子有情”的生动案例。唐传奇有《李娃传》、《霍小玉传》,好像没有妓女就不成传奇,唯有妓女才能比平常人更有情,更痴情。在外国著名“小姐”茶花女和本国传奇“名妓”杜十娘的引领下,文人们津津乐道,乐此不疲地构造着一个个艺术与现实的悖谬。

1936年,旧社会最后一名传奇妓女赛金花去世。她是个爱美的女人,晚年利用当时最先进的摄影技术为自己照了回相。于是这细小的五官,饱满的面庞、尖细的三寸金莲,成了我们可以追忆的唯一真切的旧式妓女形象,这形象和风尘女子似乎一点都沾不上边。她嫁过三个男人,都没能让她安分守己地做上一回守寡的姨太太。八国联军侵华时,她操着一口流利的德语和联军总司令瓦德西在床上上演了一出卖身救国的激情戏,算是保住了北京城几十日的平安。赛金花和文学作品一样充满了人生的荒诞感和戏剧性,让人搞不清楚应该怎样评判她。当她摆出女人最羞耻的姿势迎合男人的时候,谁会想到她也会有被称为“护国娘娘”的一天?这到底是对一个爱国妓女的升华还是对一个无能政府的讪笑?也许这将给凯特•米莉特一个新的关于“性政治”的哲学命题。

其实,按照萨特“他人即地狱”的观点,妓女有情,是因为这个世界无情,首先是男人无情。这很有点翻身当家作主人的意思。唯有等到时代乱了负心男人满街跑的时候,妓女才能有头有脸一回,但若她遇上的是好时代、好男人,那么也许别人只会指责她配不上拥有这一切,而不会说她有情有义。说到底,为娼妓者,哪怕再被标榜,再被讴歌,也是在先其先被低看,被打压的基础之上,哪怕是再有正义感、再煽情的文人骚客,也没办法给这些操皮肉生计的可怜女人穿上一件尊严的外衣,只为遮她们灵魂的羞。

所以我说金基德是伟大的,单只这一点上,他就比任何一个中国的旧式知识分子都更博爱,更懂得爱。作为一个反叛意识极强的导演,他意欲对那些常识性的身份认同进行一次彻底的推倒重建,其中包括“妓女”。于是他从《圣经》中找来撒玛利亚,这是古巴比伦的一个城,也是指出卖身体为神服务的女人。她们把卖身得来的钱全部交给寺庙,或者与信神的男人发生关系,以此来捍卫信仰的纯洁。从夏娃开始人们知道自己犯了罪,这罪的表现形式是性,于是古巴比伦的女人用自己的原罪来清洗自己,从而让灵魂得到洁净。这就是救赎。

救赎这一主题在电影中反复的出现,关于友情的,爱情的,亲情的,所有的人,只要他们身上存有爱,就在不断地用撒玛利亚的方式去救人,去赎罪。洁蓉为了实现梦想出卖身体,倚隽为了洁蓉出卖身体,倚隽的父亲为了女儿而犯下杀人的罪孽,世间可能存在的肮脏残忍,又随时会出现在一个简简单单的愿望或者意念里。我们究竟要怎样在千百年来毫无新意的道德范畴中进行规训与惩罚?也许用原罪去赎罪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矛盾冲突的概念,只有在古老的宗教里,它们才有可能存在。可是难道耶和华天父就没想过原罪往往最有可能可能成为人类沉沦堕落的原动力?如何把握才能让罪真正体现救赎的意义,那些古巴比伦女人要怎样修行才能不被自己的性欲掌控从而落入撒旦的掌控之中?

也许唯有信仰,信仰保证了灵魂的纯洁。那么倚隽与洁蓉的信仰又是什么呢?电影中最精采的部分当属洁蓉死后,倚隽为了赎清她作妓女的罪,重新找回所有的嫖客,与他们发生关系并把嫖资一笔一笔地还给他们,因为还了钱,洁蓉就不再是妓女,她就不用背负着肮脏的灵魂和身体被打入地狱。一个女孩用自己的身体换回另一个女孩的清白,在她们眼中,被陌生男子占有显然已经不那么可怕,甚至是无关紧要的了,性在这里是清洗的手段,而非玷污,即使除了倚隽自己,任何人都不会再相信她是纯洁的,包括她的父亲。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你可能会时刻强烈地感受着一种隔阂,好像一堵厚厚的墙,你渴望穿越它,为此你痛苦,迷惘,甚至控制不了自己,你也还是无法穿越它。倚隽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个角色。他渴望走近女儿的世界,他想要了解的是女儿卖身背后真正的原因,却无法理解它。所有替倚隽的身体感到可惜的人也一定会有和倚隽父亲相同的迷惘感。倚隽梦见父亲将自己杀死,并为尸体带上耳机,播放最自己最爱的音乐。一条细细的耳机先从掩埋的泥土里被拖出来,连接着一个CD随身听,土里埋着正在听音乐的死掉的倚隽。我曾一度误认为这就是影片最后的结局。倚隽和洁蓉都是弱者,她们怀揣的梦想和行为的准则都太理念化,太理想主义,她们最终都会被残忍的现实杀死,这现实包括父亲极端的爱。

倚隽没有死,父亲去自首了,他杀死了一个占有过自己女儿的嫖客,他也要去赎他自己的罪了。我不知道导演这样安排是不是在说明两代人已经达成了谅解,也许是,也许不是。我只是在思考救赎行为本身的意义,它体现在哪里?它只是个人的行为还是必须得到社会组群的共同认可,如果他人不承认(甚至误解或诋毁)这种行为背后高尚的深意,那么它本身还存在价值吗?当古巴比伦的女人们向神献上用身体换来的钱时,她们得到的是赞誉还是诋毁?

无论如何,我们不得不承认,性是一个暧昧的东西,你永远也无法丈量准确它的尺寸,它根本没有尺度。无论是赛金花卖身救国,还是董小宛丧夫后从良当个本分寡妇;不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别人,一个把性或曾经把性展示在光天化日之下的女人,她的道德尺度永远是暧昧不明的。即使金基德对倚隽与洁蓉表现出了无限的怜爱和赞颂,可仍然无法让她们成为真正的圣母。撒玛利亚少女不等于圣母玛利亚,这就是问题所在。

 4 ) 尺度与深度齐飞,这部争议好片后劲太大了……

援交,这一敏感词汇,通常指少女为获得金钱而答应与男士约会。

援交现象屡见不鲜,它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的日本,至今已蔓延至西方发达国家,并向韩国等其他亚洲国家渗透。

挥洒肉体,贩卖青春,援交少女们图的是什么?

这部提名柏林金熊奖的影片,或许能给你答案——

此片该片导演金基德是一位极具争议的大师。

他的作品慈悲又心狠,没有大场面,但绝不平静,其中寓言式的故事,蕴含宗教哲思与神性省察。

金基德的片子很好识别,痴迷的元素:鱼,水,船,妓女,性和暴力,哑巴似的边缘人物更显人性的复杂,有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感觉。

援助交际,换取梦想

“你喜欢你看到的这张脸吗?”

“是的我喜欢。”

网吧里,电脑屏幕的聊天框前是两张稚气未脱的脸。

初夜以20万韩元明码标价,两个少女努力攒钱,只为买两张去欧洲的机票,去她们向往的西方国家旅游。

洁蓉和倚隽,一个以色卖春,一个把风数钱。

少女言语中,让人惊讶——

“你知道,男人做爱的时候都像小孩。”

“我想,她(婆须蜜)像一个妓女一样,给了他们性爱的快乐” 。

少女洁蓉,在妓女的身份下有一颗圣女的心。她想要成为印度的“婆须蜜”,据说和“婆须蜜”睡过觉的男人都会变成佛教徒。

少女倚隽,更像是秩序的守护者。在她眼里,性爱像手里拿着吃的猪蹄一样,是一种肮脏的欲望,痛骂着嫖客是 “畜生”,为洁蓉清洗身体。

二人的角色设定犹如两面一体。

爱笑的洁蓉是红色,象征着热情与欲望。而清冷的倚隽是白色,象征着秩序与冷静 。片中多次用红白两色对其呼应。

在石像冰冷的眼神中,天真烂漫的她们仿佛是被审视的客体。

眼看着两个女孩子离梦想里的欧洲越来越近,警察突然到旅馆进行搜查,洁蓉跳楼后逃脱。

受了重伤的洁蓉,临死前想见那个她心爱的嫖客一面。

对于孤儿的她来说,没有爱的活着比死还冷。

于是,倚隽找到正在弹钢琴的嫖客,甘愿奉献自己的身体恳求他见洁蓉最后一面。可等他们赶到医院,洁蓉已经离世。

本以为故事会在两个少女之间继续展开,洁蓉的死让人猝不及防。故事将怎样继续?

该片采用程式化的叙事格局,上篇围绕两个女孩的友谊展开,中篇采用父亲视角进行制裁,下篇讲述父女之亲情。

三个人物的关系相对集中且主次分明,情节紧凑且故事清楚。

肉欲挣扎,暴怒审判

倚隽为洁蓉的死痛哭不已。

她接替洁蓉的身份,一个个联系之前的嫖客。

赎罪般出卖肉体,将原先的钱散还回去。

在基督教的禁欲文化与传统儒家的思想的双重克制下,压抑又苦闷的嫖客们,只有在嫖娼中才能尽情释放自己的欲望。

“深处道德的地狱,这样不也很快乐吗?”

那些嫖客中有的和父亲年龄一样大,惬意地感慨着。

他们在肉欲与道德中挣扎,心中住着一个渴望得到的“洛丽塔”。

人之本性,青春肉体是一种诱惑的美。

事后,有位嫖客被倚隽付钱的倒置行为所感化,竟真的回归了人性,立即打电话关心妻儿。

倚隽在和嫖客们的相处中,发现自己变得没有那么厌恶他们,听到男人的抱怨,有时还会忍不住笑场。

笑什么呢?

也许是在笑自己的救赎行为和这个世界的荒谬吧。

不久,身为警察的父亲偶然发现了女儿的秘密,万分愤怒,心碎到自残。

在开车送女儿上学的途中,父亲常常给她讲述西方宗教故事。未料女儿对西方的向往,却间接推动了她的援交行为。

现实狠狠给了他一巴掌。

痛苦不及的父亲为了保护女儿的自尊,没有当面指责她。

如《处女泉》里父亲为女儿的复仇和追讨般,他偷偷跟踪女儿,对那些嫖客进行暴怒“审判”与杀意的报复——

“为你每一句谎言挨一拳如何?”

“你刚才去哪了?1秒,2秒。”

“那个女孩多大了?1秒,2秒。”

被狂扇巴掌的嫖客低头畏畏缩缩,心虚地不敢回答。

更妙的是父亲跟到嫖客家里的那一场戏,一家人的反应异常精彩,男人无法面对,当场跳楼自杀。

他痛苦地沉思着,想用很正常的方式去处理这件事,可是又很难去控制自己,感情,父亲的感情是这样的。

先学开车,才能上路

“天空中出现了带着炫目光环的圣母玛利亚,实在是太亮了,孩子们都晕倒了,她们看到了世界末日来临时,可怕而残酷的景象。”

清纯的少女,试图触及神圣的高度,但她的无知让她得到的是迷失。她用肉体去换取心灵的平静,最终是饮鸩止渴。

女儿在徘徊与救赎的拉扯中哭泣,或是出于道德的羞愧,或是因为救赎行为反而害死嫖客的内疚。

父女二人对彼此的所作所为心知肚明,两个最亲的人却始终没有沟通心事。

父亲带着被他过度呵护的女儿,到乡下祭奠亡妻。

到了村子,深山中有河水和船,触目都是欲望,颇具禅意与哲思,片中其他地方也多次出现水的元素。

在睡梦中,父亲亲手杀死并埋葬了女儿,固执地用自己的方式拯救她,然后去赎罪,他温情脉脉的眼神,动作极尽温柔,浪漫得几乎残忍。

走上不同救赎道路的父女,即便陷入泥潭,有爱依然能继续前行。

正应了《欲海慈航》这个港译名。

醒来后,父亲教女儿学车,即便用鹅黄石子给她铺好了道路,女儿还是会开错。

从未明说,却让她明白,救赎他人的前提是先救赎自己。

只有自己能够开车了,上路不会迷失,才有可能去拯救别人。

最终,看着自首后坐上警车默默远去的父亲,女儿蹒跚行驶,再也追赶不上。

*本文作者:P

 5 ) 难得的感觉到了金基德电影中的正能量

很久没写东西了,可能因为单身太久,如果现在拿起笔,也只能是握着了。 不知怎的,这片子突然勾起了些许回忆,那街,那巷子,那颇显凄凉的公园,那无谓的生活,很像那一年,狗日的宣化。 雨后的小拱桥,臭水沟旁的野草显得格外欣然。路边90年代的墙头,长着绿苔藓,墙内传出来一阵阵莘莘学子的读书声。大步走在各种水洼的街上。虽是新买的鞋,也不理他们的奚落,仍是踩着最深的水坑走,因为人字拖。街上人烟稀少,可能是雨后的原因。也就十几分钟路程吧,转眼就到了。大落地窗,窗上贴着内有中央空调的微软字体,这就是我要去的地方,昆仑网吧,省会民工拉完磨后的娱乐。之所以喜欢这个网吧,不是因为它是宣化最大的,而是因为有次去的早,整个二楼就我一个人,我正纳闷的时候,一网管妹子穿着内衣从厕所穿过大厅,直奔她们卧室。之后妹子已穿好衣服,红着脸给我开的机子。从此以后,吧台上再也没见过西瓜。不过每次看到我,那妹子依然尴尬。我喜欢这种尴尬。 也不总是在网吧,偶尔胜利桥头吃吃烧烤。他们说女服务员妹子和我一样的驴脸跟我有夫妻相,这是次要的,主要是这妹子老喊我帅哥,这是在别的烧烤摊子从不会发生的事情。所以吃烧烤就定格在了这一家。我和安爱吃肉,偶尔会买些熟食助兴。很记得有次买了柴沟堡熏肉,刚打开袋子要开吃,夫妻相妹子说,我们这是回民。悻悻去厂区门口的大排骨馆了,我们四人吃了八斤大排骨和一些熟食后就开始热爱这里了。借着啤酒的力量,在伸手不见五指的街上高声唱着刀郎,路边桦树哗啦啦的伴奏,惬意。 也许是有次喝多了,拍了一下老板娘的屁股,所以驴肉火烧和小米酒一直不愿提及。但是拱极楼是不得不提的,买了票,听卖票大妈操着一口浓重的宣化普通话跟我们简单的说了几句这破楼的历史就上来了。楼上石碑懒得看,直接杀进楼内,一股迂腐的木头霉味。赶紧出来,扶着城墙头远眺,宣化尽收眼底,这里原来真的没什么高大的建筑。凉风阵阵也带不走安的兴奋,他激动的给远在家乡的老婆打电话,也许是实在没听清卖票大妈说这玩意有多少年的历史,对着电话吼:“你感觉到了吗?你感觉到了吗?这是...这是...这是历史的见证,历史,你感觉到了吗?” 步行街也是我们偶尔去的地方。一般晚上去,人山人海。各种嘈杂,各种味道。突然一缕清香的劣质洗发水味刺穿了我薄弱的嗅觉,戛然而止的脚步,四处搜索的眼神定位在一个长发飘飘、高挑的背影上。安说,起码一米七。我说没有。就为这,我们争论起来,差点拳脚相向。后来那背影几乎快消失在我们视野的时候,安说,打赌,输的明天请游泳。于是,我大步向前,轻轻拍了下背影的肩膀。回过头来,单眼皮。“你好,你多高。”一个清脆的笑声“173。”就在我陶醉在笑声瞬间,背影就不见了。失落的跟着得意的安进了一家衣店。一进门,就被一条花短裤吸引,顺着就过去了。一百四十八,很贵。可是我没办法拒绝,售货员实在是太美了,尤其她的两颗小虎牙。不就是两个礼拜的网费么,我觉得小虎牙值。 第二天,我请安去游泳。虽然我不大会游,泳姿也肯定不雅,不过溅起的水花和声响绝对是最大的。那次运气不错,有个比基尼。虽然十五米以外我分不清男女,但是并不影响我一直盯着比基尼。直到比基尼上岸,才发现上半身和下半身比例一比一。但这依然不影响我一直盯着比基尼。后来比基尼走了,我和安也就游累了。出来后无味的溜达。不知不觉就走在了熟悉的观音后街。一路小粉灯,玻璃窗,窗前风情万种,还很诱惑的声音,哥,只要六十。我和安虽不是什么高雅的人,但是对于这种营生是不屑一顾的。于是我们大步穿过这条街,直奔东方洗浴,能洗澡,加包夜才二百六。 早上的醒来是痛苦的开始。我和安一致认为我们这几天很恶俗,所以决定这个月下班后都安分的呆在宿舍看书陶冶情操,绝不出门。那本前三章被撕去擦屁股的三国,那个月读了两遍。很感激他们不是随便翻开就撕,我才能通畅的读,谢谢他们。 安问我,为什么你每次出门都只关注妹子。我说,你孩子都有了,你不懂。 啤酒喝完了,就这些吧。 虽然跟这片一点关系都没,但是看这片的心情释然了,正能量了。

 6 ) 太虐心

整个片子看得人如同便秘,几度看不下去,谁说这片子特好来着?捶死他。

故事的前提根本不成立,有这样的二逼女孩儿吗?笑嘻嘻地求援交,再义无反顾抛下蕾丝边,自己笑嘻嘻地跳楼去。只是为去个欧洲,P大点儿事儿,用得着出卖肉体吗?假如你当真是佛教徒,只为救赎偷腥的老男人,怎会执着于去欧洲而不择手段?跳楼是个败笔,女孩因此更不可爱了。

收钱的蕾丝边也二逼到无穷大,既然不想心爱的女友被人玷污,就换种赚钱方式啊!何必一边收账一边骂人肮脏呢?然后在痛失女友后,翻天大逆转,一厢情愿地展开肮脏的救赎,一根筋真可怕,嫖客变佛教徒也只是童话。我深信韩国女死缠烂打的绝招是厌烦到暴力的催化剂。

最让人添堵的是蕾丝边的父亲,大气也不吭一声,闷头害死了俩男人,干嘛不直接劝停?牵累那么多无辜的生命,能不能整个脑袋灵光点的主啊?

每个人都一厢情愿地固守自己的秘密和计划,救赎是导演一厢情愿的希冀,可惜你根本什么都没解决,还搞得一团糟。WHAT A PITY!

 短评

金基德即便开篇是以旅游为梦想,也拍不出阳光的片子,洁蓉跳楼是因为玻璃心吗?更喜欢亲爱的伽利略

8分钟前
  • 今生、唯爱
  • 较差

换个海报啦

9分钟前
  • 方言
  • 还行

说什么呢?挽救什么?还是让整个世界都破碎了吧

13分钟前
  • Little Punk
  • 还行

金基德的故事总是封闭的,浪漫主义的,在这个片子这样的现实环境下,好多细节让人质疑真实性,显得有些荒诞,冲淡了这些细节的创意。喜欢结尾父亲教女孩开车,而后被警察带走,女孩开车追却动弹不得。

14分钟前
  • 颜禾
  • 还行

那颗星给海报= =借出来以后仔细一看剧情简介觉得很久之前看过。。打开一看果真。。原来我以前已经被坑过一次了结果今天又在图书馆被坑了一回。。

16分钟前
  • 小卓同學。
  • 较差

爱情与亲情的伤痛,都隐藏在金基德不动声色的摄像机下。

21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力荐

6/10。用肉体补偿道德错误,反而闹出更多人命,而父亲捍卫伦理的残忍报复又酿成新的人性迷失。把妓女神圣化为性职能之外与顾客建立情感、连对此厌恶的朋友也亲身体验了这滋味,在嫖客家人面前毫不留面致其跳楼、拿地砖拍死淫男的暴力则是渲泄看爱人被糟蹋的失尊,金式推演故事的影像世界已然超越现实。

25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结尾真令人难忘

27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大陆有娄烨、贾樟柯,台有蔡明亮、侯孝贤、杨德昌,日本有三池崇史,韩国有金基德。7.6

32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罪是多么无意识的东西,往往不是人去犯罪,而是被卷进罪的漩涡。

34分钟前
  • 亚比煞
  • 推荐

水槽中,火与水两种“神秘物质”在代表创伤的钞票之上的交替出现构成了《撒马利亚女孩》的一个转折,在金基德的影片中,往往来自于在时间线性上的退行,或者在这部影片之中:分流的“救赎”:天主教圣母式的,通过“给予”,以及耶和华式的暴力“审判”,作为宗教(在这部影片中,无论是佛教的婆娑密还是圣经中的撒马利亚人)的二重并置态,与其说这是一部父女关系,不如说是宗教的双头神像。我们需要注意到这个父亲,他既是黑色电影之中常见的私人侦探,又是如同《处女泉》最高权力的化身,并通过一种规训的方式重新构筑女主角的成长仪式,在结尾大远景和近景特写交替之下追随警车运行的车子,正在返回到一个以交通系统的世界,在她的驾驶之中,撒马利亚女孩最终向她的父亲展现了自己的赤裸身体。

36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力荐

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

41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推荐

结局还是可以接受,只是不明白洁蓉为何跳楼。

42分钟前
  • 冬季向日葵
  • 还行

意境和情绪到了,但构建整部电影的情节和人物全部过于生硬和极端,这是金基德式美学中的冲突方式,输出时需要受众有一个稀释和提炼的过程。所以个人认为规避了这一”缺陷“的《春夏秋冬又一春》才是他最好的作品,《弓》和《萨玛利亚女孩》都欠缺,《悲梦》更明显。

47分钟前
  • 充蜜
  • 还行

突然想起这部片,重看了一遍,还是对金基德喜欢不起来,女孩跳楼前都还不错,很像花与爱丽丝,后面救赎段落,明白导演用意,但实在看着心里膈应。总的来说撒玛利亚是他比较出色的一部了,结尾的处理虽刻意但很深刻。

48分钟前
  • 37°2
  • 还行

这么现实的题材被金基德拍的这么浪漫,几近残忍。

49分钟前
  • 安小洁
  • 推荐

喜欢的

50分钟前
  • Miss Lucky
  • 推荐

电影分成了三部分。正当观众以为故事将在援交少女和她的同伴之间展开的时候,砰!少女竟然死了!正当观众被少女同伴残酷疯狂的自我救赎方式震撼的时候,同伴的父亲出现了。这时候电影才进入正题。走上迥然不同的救赎道路的父女,如耶稣和撒玛利亚人,看得人压抑而凝重。结尾更显绝望。金基德GJ!

54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后半段父女情更打动我、震撼我。

55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金基德电影的痛,是砸碎骨头连着筋的那种痛”

56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