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暗时刻(国语版)

正片

主演:加里·奥德曼,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莉莉·詹姆斯,本·门德尔森,斯蒂芬·迪兰,萨缪尔·韦斯特,汉娜·斯蒂尔,罗纳德·皮卡普,乔丹·沃勒,理查德·拉姆斯登,安娜·伯内特,尼古拉斯·琼斯,查理·帕尔默·罗斯韦尔,布赖恩·佩蒂福,菲利普·马丁·布朗,安杰莉克·琼,希尔顿·麦克雷,詹姆斯·伊莱斯,杰瑞米·查亚德,马汀·麦格,迈克尔·海登,迈克尔·博特,皮普·托伦斯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 / 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至暗时刻(国语版) 剧照 NO.1至暗时刻(国语版) 剧照 NO.2至暗时刻(国语版) 剧照 NO.3至暗时刻(国语版) 剧照 NO.4至暗时刻(国语版) 剧照 NO.5至暗时刻(国语版) 剧照 NO.6至暗时刻(国语版) 剧照 NO.13至暗时刻(国语版) 剧照 NO.14至暗时刻(国语版) 剧照 NO.15至暗时刻(国语版) 剧照 NO.16至暗时刻(国语版) 剧照 NO.17至暗时刻(国语版) 剧照 NO.18至暗时刻(国语版) 剧照 NO.19至暗时刻(国语版)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高光时刻的另一面:被好莱坞美化的丘吉尔是个刽子手

印度议员、前联合国副秘书长沙希·塔鲁尔3月10日在《华盛顿邮报》撰文:《被好莱坞美化的丘吉尔是一名刽子手》

丘吉尔曾说过:“历史最终一定会善待我的,因为我希望成为一个亲自书写历史的人。”其实,他的担心是多余的。虽然他是20世纪出现的大屠杀凶手之一,但不像希特勒和斯大林,在西方社会,他得以逃脱历史的审判。他曾被授予诺贝尔奖(竟然是文学奖)。而如今,饰演丘吉尔的演员加里·奥德曼还成了奥斯卡影帝。

正如好莱坞电影所证,丘吉尔的声誉几乎全归功于他二战期间激动人心的雄辩和天赋般的华丽辞藻(哈罗尔德·伊万斯曾将丘吉尔称为“文明堡垒上伫立的不列颠狮心王”)。

“我们不会疲惫,也不会失败。我们会一直战斗到最后……我们将在沙滩上战斗,我们将在降落跑道上战斗,我们将在田野间和大道上战斗……我们永不屈服”,英国修正派历史家约翰·查姆理曾将这几句贬斥为“听起来崇高的废话”。

在二战期间,丘吉尔表示自己赞成“恐怖性轰炸”。他曾写道,他希望以“重型轰炸机带来彻底的毁灭性打击”。最终造成诸如德累斯顿轰炸事件带来的恐慌。

丘吉尔在爱尔兰独立战争中担任陆军空军大臣,也是为数不多支持轰炸爱尔兰抗议者的英国官员之一。1920年,他认为飞机应该用“机载机关枪或炸弹”来驱散抗议者。

面对1921年美索不达米亚的暴动,作为殖民地大臣,丘吉尔表现得简直像一名战争罪犯:“我强烈支持对未开化的部落使用毒气弹,这将起到扩散恐惧感的效果。”他下令在美索不达米亚进行大规模轰炸,在45分钟内彻底将一个村庄从地球表面抹去了。

在阿富汗,丘吉尔宣布:“普什图人要认识到不列颠民族是比他们更加高等的。反对者应立即杀掉,毫不留情。”他写道:“我们有系统地一个村接着一个村前进,惩戒性地破坏:摧毁房屋,填平水井,炸倒塔楼,砍倒茂密的树林,烧毁庄稼,破坏水库,抓到一个部落成员应立即捅死或砍死。”

在肯尼亚,为了把富饶的高地腾给白人殖民者,当地人被强行迁离,超过15万人被送入集中营。丘吉尔若不是指挥官,便是共谋者。在他的规定下,为了折磨肯尼亚人,英国人强奸、阉割他们,用烟头烫他们身体的敏感部位,此外还进行电击。

不过,丘吉尔罪行的主要受害者当数印度人。“拥有野兽般信仰的野兽民族”,丘吉尔是如此“风雅”地称呼他们的。他想在印度使用化学武器,但是被内阁成员们否决了。他批评后者“神经兮兮”,认为“英国涉印事务部门拒绝对当地人民使用化学武器是毫无道理的”。

1941年,丘吉尔宣布不在印度以及有色人种殖民地推动《大西洋宪章》的实施。由此观之,他被尊为“自由的圣徒”就更显荒谬了。他拒绝承认有色人种与自己拥有同等的权利。“甘地主义及其所主张的一切早晚都会被彻底粉碎”,丘吉尔曾这样说道。

在此类事件中,丘吉尔可谓是英国人中最激进的。他的看法之极端,甚至不能被解释为当时的普遍想法。就连他自己的印度事务大臣爱默利都承认,丘吉尔和希特勒的观点之间的差异其实并不大。

多亏丘吉尔,约四百万孟加拉人死于1943年的饥荒。他下令将食物从挨饿的印度人那里转给口粮充裕的英国士兵,甚至用来补充位于希腊和其他地区的欧洲储备仓库。当有人提及那些遭罪的印度受难者时,丘吉尔回应称,饥荒之所以出现,责任在印度人自己,因为“他们像兔子一样繁殖”。

在《丘吉尔的秘密战争》中,玛杜斯里·慕克吉尖锐地叙述丘吉尔在孟加拉发生饥荒时的作为。有文件表明,当印度人挨饿时,英国大量购买粮食,导致粮价上涨,印度本国生产的粮食盈余被价格导向出口市场。满载小麦的澳大利亚货船被禁止在加尔各答卸货(在加尔各答,饿死者横尸大街),丘吉尔反而下令把粮食运送至地中海和巴尔干地区的屯粮仓库增加缓冲存货,以防希腊和南斯拉夫未来可能的入侵。欧洲的粮仓渐满,而孟加拉人却在一个个死去。

描绘这个龌龊之徒的又一部“圣人传”夺得奥斯卡奖。丘吉尔曾提议对伊拉克人使用毒气,1944年他还曾下令撞倒大街上的雅典抗议者。对于这些遇难者来说,对于普什图人、爱尔兰人以及像我这样的印度人来说,我们永远也不会明白,为何几句华而不实的演讲辞就能够洗净他散发种族主义气味的双手所沾染的鲜血。

我们中的多数人会永远记住:丘吉尔是一名战争罪犯,是正义和人道的对立面,是目光狭隘的帝国主义者,他对于非白人种族的抗议充耳不闻。归根结底,他最大的失败——他漫长的至暗时刻——是不断企图阻碍我们获得自由。

(青年观察者庄蕴菲译自3月10日美国《华盛顿邮报》)

-----------------------------------------------------------------------------------------------------

原文:

In Winston Churchill, Hollywood rewards a mass murderer

Shashi TharoorMarch 13, 2018

A STATUE of former British prime minister Winston Churchill stands near the Victoria Tower of the Houses of Parliament, as a British Union f

“HISTORY”, Winston Churchill said, “will be kind to me, for I intend to write it myself.” He needn’t have bothered. He was one of the great mass murderers of the 20th century, yet is the only one, unlike Hitler and Stalin, to have escaped historical odium in the West. He has been crowned with a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no less), and now, an actor portraying him (Gary Oldman) has been awarded an Oscar.

As Hollywood confirms, Churchill’s reputation (as what Harold Evans has called “the British Lionheart on the ramparts of civilisation”) rests almost entirely on his stirring rhetoric and his talent for a fine phrase during World War II. “We shall not flag nor fail. We shall go on to the end ... We shall fight on the beaches, we shall fight on the landing grounds, we shall fight in the fields and in the streets ... We shall never surrender.” (The revisionist British historian, John Charmley dismissed this as “sublime nonsense”.)

Words, in the end, are all that Churchill admirers can point to. His actions are another matter altogether.

During World War II, Churchill declared himself in favour of “terror bombing”. He wrote that he wanted “absolutely devastating, exterminating attacks by very heavy bombers”. Horrors such as the firebombing of Dresden were the result.

In the fight for Irish independence, Churchill, in his capacity as secretary of state for war and air, was one of the few British officials in favour of bombing Irish protesters, suggesting in 1920 that airplanes should use “machine-gun fire or bombs” to scatter them.

Dealing with unrest in Mesopotamia in 1921, as secretary of state for the colonies, Churchill acted as a war criminal: “I am strongly in favour of using poisoned gas against the uncivilised tribes; it would spread a lively terror.” He ordered large-scale bombing of Mesopotamia, with an entire village wiped out in 45 minutes.

In Afghanistan, Churchill declared that the Pakhtuns “needed to recognise the superiority of [the British] race” and that “all who resist will be killed without quarter”. He wrote: “We proceeded systematically, village by village, and we destroyed the houses, filled up the wells, blew down the towers, cut down the great shady trees, burned the crops and broke the reservoirs in punitive devastation ... Every tribesman caught was speared or cut down at once.”

In Kenya, Churchill either directed or was complicit in policies involving the forced relocation of local people from the fertile highlands to make way for white colonial settlers and the forcing of more than 150,000 people into concentration camps. Rape, castration, lit cigarettes on tender spots, and electric shocks were all used by the British authorities to torture Kenyans under Churchill’s rule.

But the principal victims of Winston Churchill were the Indians — “a beastly people with a beastly religion,” as he charmingly called them. He wanted to use chemical weapons in India but was shot down by his cabinet colleagues, whom he criticised for their “squeamishness”, declaring that “the objections of the India Office to the use of gas against natives are unreasonable”.

Churchill’s beatification as an apostle of freedom seems all the more preposterous given his 1941 declaration that the Atlantic Charter’s principles would not apply to India and the coloured colonies. He refused to see people of colour as entitled to the same rights as himself. “Gandhi-ism and all it stands for,” he declared, “will, sooner or later, have to be grappled with and finally crushed.”

In such matters, Churchill was the most reactionary of Englishmen, with views so extreme they cannot be excused as being reflective of their times. Even his own secretary of state for India, Leopold Amery, confessed that he could see very little difference between Churchill’s attitude and Adolf Hitler’s.

Thanks to Churchill, some four million Bengalis starved to death in a 1943 famine. Churchill ordered the diversion of food from starving Indian civilians to well-supplied British soldiers and even to top up European stockpiles in Greece and elsewhere. When reminded of the suffering of his Indian victims, his response was that the famine was their own fault, he said, for “breeding like rabbits”.

Madhusree Mukerjee’s searing account of Churchill’s role in the Bengal famine, Churchill’s Secret War, documents that while Indians starved, prices for foodgrains were inflated by British purchases and India’s own surplus grains were exported, while Australian ships laden with wheat were not allowed to unload their cargo at Calcutta (where the bodies of those who had died of starvation littered the streets). Instead, Churchill ordered that grain be shipped to storage depots in the Mediterranean and the Balkans to increase the buffer stocks for a possible future invasion of Greece and Yugoslavia. European warehouses filled up as Bengalis died.

This week’s Oscar rewards yet another hagiography of this odious man. To the Iraqis whom Churchill advocated gassing, the Greek protesters on the streets of Athens who were mowed down on Churchill’s orders in 1944, sundry Pakhtuns and Irish, as well as to Indians like myself, it will always be a mystery why a few bombastic speeches have been enough to wash the bloodstains off Churchill’s racist hands.

Many of us will remember Churchill as a war criminal and an enemy of decency and humanity, a blinkered imperialist untroubled by the oppression of non-white peoples. Ultimately, his great failure — his long darkest hour — was his constant effort to deny us freedom.

The writer is the author of Inglorious Empire: What the British Did to India. He chairs the Indian parliament’s foreign affairs committee.

—By arrangement with The Washington Post

Published in Dawn, March 13th, 2018

 2 ) 给挚爱电影的人奉上一份飨宴

观影前的历史。

当诺兰的电影《敦刻尔克》把镜头聚焦在普通人身上时,这场「胜利大逃亡」只是丘吉尔当上首相后,所面临众多难题之一。

丘吉尔接手的绝对是个百年不遇的烂摊子。

在二战前夕,丘吉尔提出有争议的政见而在国内树敌颇多,结束了跌宕起伏的议会生涯,却又在国家腹背受敌期间临危受命。

1939年夏天,丘吉尔在报纸的评论文章中写道:“德国代表着一个前所未有的‘邪教组织’。”百姓们似乎蛮喜欢听到这种言论的。

而德国对波兰的入侵,刚好印证了丘吉尔的预测。也不知道为什么,纳粹听到了丘吉尔的“指控”一反常态直指丘吉尔是“肮脏的骗子”和“臃肿的猪”。

你知道德国人说话那个腔调是很给力的,反而提高丘吉尔的声望。

就这样,被纳粹“点名是骗子”的丘吉尔坐在豪华轿车上一路走向白金汉宫,在1940年5月10日,国王乔治六世将要求他筹组一个新政府。

在回忆录中,丘吉尔写道当时的心情:“我觉得自己好像是跟随命运的脚步在前进,我过去的人生都是在为这一刻作准备。”

真是。

客观来说,65岁本该在政治生涯上退休的丘吉尔,算是被希特勒推到台面上“再就业”,翻开历史过往他们俩的梁子早在一战的战场上就结下了。

那时候的两个人,阶级都不高,互相打过对方,结果战后回家都吃了哑巴亏,花了大把时间各自调养叫嚣路线,直到二战给了他们俩正式叫嚣的舞台。

所以二战期间的欧洲,也可以说是这两位雄辩家的对决。

希特勒希和丘吉尔之间的对抗,是极权主义和人文自由主义的对抗;是一个疯子和一个普通老头的对抗;是一个禁欲主义者和一个享乐主义者的对抗;是一个谋杀犯和一个冒险家的对抗;是一个种族歧视者和一个帝国政治现实主义者的对抗。

奇怪的是,没几个人喜欢他们俩,却都喜欢听他们演讲。丘吉尔最有力的武器是语言,希特勒也是。

丘吉尔发表很多华丽的演讲,在1940年6月4日是最著名的的一段:

“我们要在海滩上战斗,在陆地上战斗,在战场上、在大街上战斗,在山坡上战斗,我们决不会屈服。”

这些演讲将无可阻挡的韵律和反复使用的语句连在一起,让人想起莎士比亚的那种皇家气势,在电影的预告里看了都会燃起来,更何况当时处于随时开战的英国人民。

但是,希特勒直接用行动反驳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精神粮食。在1940年夏天,德国已经入侵了波兰、占领了挪威、击败并羞辱了法国,还打的英伦三岛全面溃败,几乎毫无抵挡之力。

当时,希特勒还与苏联结盟,看起来统治欧洲只是时间问题而已,此时的德国只差吹响胜利的号角,斯大林等着收割韭菜,美国仍处于观望。

只有英国还在反抗这位独裁者。丘吉尔宣布,他只有一个目标:“胜利,不惜一切代价的胜利,不管道路会有多漫长和艰难。”

希特勒对空痛斥丘吉尔是一个“疯子”、“瘫痪病人”和“世界纵火犯”。

丘吉尔也反击称希特勒是“邪恶的人”,是“过去所有错误和耻辱的罪恶产物”,并说,“欧洲不会屈服于希特勒的仇恨”。

看起来像是在对骂,从人身攻击再到人格羞辱,无所不用其极,实际上是骂给世界听的。就像在香港油麻地暴打古惑仔,还得正义泯然的说对方不要脸抢了我的马子,让围观的群众各自站队。

骂归骂,打还是要打的,所以一边骂一边打。

德国军大举入侵都要炸掉伦敦桥了,丘吉尔唯一明智的行动是向希特勒投降,或者达成一项和平协议。

但老一辈的英国人,那些经历二战的人们,从没觉得英国应该投降。

是什么让他们拥有必胜的信念?他们的回答非常简单:丘吉尔的演讲。丘吉尔的话让这个国家的每个人坚信胜利终将属于我们。

真是。

1940年8月英国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德军对英国南部机场实施了毁灭性攻击,英国空军顽强抵抗,苦难的挣扎还在持续。

丘吉尔在8月20日又来了一段重要演讲,他赞扬英国皇家空军的飞行员,再次震撼人心:

“在人类战争历史上,从来没有一次像这样,有如此之少的人,为如此之多的人,作出如此巨大的牺牲。”

寥寥数语就把人们无法言表的情绪表达出来。看起来像是输的很惨,但是被丘吉尔这么一说,让英国人民决意生死与共,内心活出荣耀与伟大。

虽然,二战最后是由苏联红军和美国大兵取了胜利,但事实上,丘吉尔还是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坚挺,永不放弃的坚挺!

赢得战争靠的不仅是子弹和炸弹,关键是信仰。

这信仰是丘吉尔那些动人心魄的演讲灌输给每个英国人,证明了语言的力量有时比武器更强大,至少拖住了敌人的进程,还活出精彩。

Success is not final,failure is not fatal,

it is the courage to continue that counts.

勇气克服一切。

能把这段历史拍的如此出神入化,演的丝丝入扣,这部电影和演员绝对是要拿奖的。

 3 ) 历史转折中的丘吉尔

丘吉尔的领导是二战的转轭点,但其人本身也是历史进程的缩影

离开历史无法理解作为政治家的丘吉尔,但“历史”并不仅仅是大敌当前的“至暗时刻”。《至暗时刻》实际上描写了从十九世纪末到二战后,西方世界天翻地覆的历史进程中的一卡摄影。这让他超过了一般意义上的主旋律献礼片。

第一次世界大战堪称世界历史发展的断层线,布尔什维克革命、去殖民化,美帝国的崛起这些主导二十世纪的潮流都沿着这条断层线延伸开来。但是欧洲人自由帝国主义的世纪在十九世纪末就已经危机频现。抛开最终导致大战的地缘政治因素不谈,大英帝国本身内部的发展就预示着某些未来的迹象。

经历一系列选举改革后,代表世袭贵族和土地贵族的议会上院被剥夺了为数不多的对下院的抵抗力。英国的政治中心彻底转移到以普选为基础的民众院。虽然保守党(托利党)以及贵族政治世家仍然掌控政治主导权,但是自由党、工党的崛起预示着大众政治是英国的未来。大战的残酷让英国贵族阶级最优秀的年轻人灭绝,但也只是加速而不是改变了本来的历史进程。现代大众民主意味着国家需要整合民众的力量——需要倾听他们的声音、满足他们的需要、动员并组织无数无名的男男女女。

电影中提到丘吉尔曾经反出保守党,加入自由党,而他的自由党时期(1904-1924)恰好就是该党最后的辉煌时刻。带领英国走向大战胜利的劳合-乔治首相是自由党末代政治巨头,在他任内英国掀起了一波社会福利立法的高潮。丘吉尔在内政上和自由党一脉相承。1908年他推行了英国最早的最低工资标准,1924他主张开征高额继承税,这些政策都和十九世纪意义上的“保守主义”精神不同。所以在影片一开始,张伯伦和哈利法克斯才揶揄丘吉尔是工党(取代自由党成为保守党的对手)唯一能接受的大联合政府首相人选。

影片最后丘吉尔坐地铁接触“人民”,然后在下议院慷慨激昂,打败议和派阴谋的剧情设置被不少人说成庸俗和俗套。但放在历史背景来看,这其实恰好表现了两次大战之间时代精神的变迁。从纳粹德国到民主的美国,收音机和传媒机器的发展使得领导人可以绕过政治建制派直接对“民众”施加影响、从“人民之声”中汲取力量。希特勒的人民收音机和罗斯福的炉边谈话,都是在大众政治的时代,利用最新政治手段拓宽政治可能性的边界——这和川普绕过建制派直接在推特上对“人民”发帖没什么本质区别。丘吉尔在保守党建制派中碰壁,转而寻求“人民”的支持,好事者自然可以简单指责为“民粹主义”,但这种肤浅的看法忽略了更深层次的历史地形变动,以及丘吉尔这样的伟大人物对政治脉搏的把握。虽然他接受的是维多利亚的教育,有着典型的维多利亚式贵族的履历,但他其实是埋葬维多利亚时代的合唱团中的一份子。丘吉尔仍然有着旧时代的品质,但却必须适应新时代的逻辑带领国家前进。他在“小事”(虽然加里波利绝不是什么寻常小事)上不断失败,但是在大事上有着别人无法比拟的敏感和意志力。

由于希特勒作为大反派沦为背景板,戏剧冲突就只好围绕丘吉尔+英国人民vs张伯伦+哈利法克斯。为突出丘吉尔的抵抗意志和特殊品质,影片不得不过度丑化张伯伦在历史中所起的作用。他和哈利法克斯历数丘吉尔“罪状”时提到的挪威远征,就是张伯伦战时内阁为了对抗纳粹入侵挪威而派遣盟军的战役。和丘吉尔比起来,张伯伦其实更坚守欧洲和英国传统的政治规范和思维模式。根据A.J.P.泰勒富有争议的说法,慕尼黑协定放在19世纪的政治话语里其实稀松平常。哪次外交成果不是强权之间的私相授受?哪些谈判不是闭门的讨价还价?哪些和平靠的不是政治精英们 精明的算计、理性的自利、谨慎的克制?但是大战已经彻底埋葬了旧世纪的外交准则,民族自决和公开外交让“替别国做决定”不再能摆得上台面。最重要的是,希特勒不是十九世纪的政治家。驱动他的不是理性的国家利益和政治算计,而是不计代价的狂热和仇恨。张伯伦本希望在德奥合并与吞并苏德台之后希特勒可以绅士地见好就收,但希特勒却得寸进尺进攻整个捷克斯洛伐克。被骗的张伯伦倍感愤怒,宣布英法会武装保卫波兰,并开始英国的战争准备。在低地国家沦陷,哈利法克斯主张和谈的关键时刻,张伯伦实际上站在坚决抵抗的一边,帮助丘吉尔稳住了战线。电影里的张伯伦和哈利法克斯讲求“逻辑”和“理智”,却没有意识到这套推理所依托的整个结构已经不复存在。张伯伦的世界是君子协定和势力均衡的世界,而丘吉尔却理解他看不到的新世界。这个世界不是寇松、俾斯麦这样的绅士的家园;而是意识形态家、理想主义者的乐土。你要么成为民主斗士,要么沦为希特勒之流疯子的牺牲品。

丘吉尔不止看穿了希特勒,他也看穿了斯大林,看穿了罗斯福,看穿了新世界的游戏规则。所以他能放下自己对布尔什维克的彻骨仇恨,在二战期间和斯大林通力合作,他也能放下大英帝国的体面,把统治世界的钥匙交给新大陆的守望者。正如他在演讲中提到的

我们将战斗到底……即使我们这个岛屿或这个岛屿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于饥饿之中——我从来不相信会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在海外的帝国臣民,在英国舰队的武装和保护下也会继续战斗,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拿出它所有一切的力量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4 ) 《至暗时刻》

果断打出满分!真是一次历史文化、视听艺术的享受。结合以前上映过的《敦刻尔克》、《国王的演讲》,你会对二战的同一历史时刻有不同角度的丰富了解和精神感动。导演只有38岁,却连续拍出了《傲慢与偏见》05年、《赎罪》07年、《安娜卡列妮娜》12年等历史题材名片,不仅是他个人才华出众,更是他所处环境对历史文化价值观念和艺术创作规律的尊重及稳定所致;片面、多变、狭隘、虚无的历史、艺术观掌控下,是出不了这样有价值的艺术作品的。

 5 ) 夸加里-奥德曼演技好时,我愿展开夸夸这些

《至暗时刻》讲的是二战期间,丘吉尔如何克服困难、异见,号召民众积极抗战的历史片段,时间上与《敦刻尔克》完美衔接。人人都在夸男主角加里-奥德曼演得好,“全身都是戏”、“教科书式”、“听力材料”、“奥斯卡稳拿”,可是摹仿喜怒哀乐、控制身体尤其脸部肌肉、恰当吐字……不过是一个实力演员,尤其是接受英国舞台剧反复训练的演员的基本功。如果单纯列这些点,谁并不比谁差多少。

加里-奥德曼最称道的地方在于,他对角色有着系统性的认知和构建,这来自于他对戏剧的领悟力和艺术修养。而且他的构建是成功的,他把自己缩小为零,并把角色以一贯之。

如果把情节称为政治人物形象的血肉,那么筋骨则有三个部分:一个是,出演政治人物,如何演好最关键的几场演说。如何调度身体,增强语言感染力,演讲间的细微情绪流露如何应和“来自现场的回击”,演讲开始和结束瞬间如何刻画人物内心的张弛。

第二个是,政治人物做出选择的时刻,选择分两种,一种是当下即时的,比如“我们需要把情况告诉人民吗”那段,丘吉尔盯着对方说不要。一种是重大历史拐点的抉择,算是高潮戏,表现他的坚毅、魄力、反复的自我怀疑、迷茫、痛苦、孤独。

演讲和抉择只能体现政治人物的魅力。

第三个也是最关键的是,如果摘除特定历史空间,他如何让我们相信他饰演的就是丘吉尔,而不是罗斯福、斯大林、铁托,要知道政治大拿都会煽动,都会抉择,都有魄力。这得益于加里对丘吉尔性格特点、行为习惯惟妙惟肖的摹仿、捕捉和精心演排,哪里找打火机,哪里喝酒,哪里“丘吉尔瞪”……这些琐碎细节构成人物的灵魂,包括他的情绪化、自言自语、与他人关系的疏淡,以及在字句细节上的较真。丘是唯一拿到诺贝尔文学奖的政治家,当我们看到他对用词反复琢磨的专注,听到他张口而来的诙谐段子传达出的乐观,就会意会到这是丘而不是别人。

也因此,夸赞男主演技好,不能忽视这本就是一出独角戏的剧本,给予他巨大的空间,还有优秀配角给戏,尤其来自戏剧演员斯蒂芬-迪兰饰演的哈利法克斯子爵,片中唯一对手。来自镜头对戏点的捕捉,化妆,剪辑,甚至摄影的烘托,于他也是一种成全。

工整的剧本其实无突出之处,国内影视剧表现毛爷爷也常常这般设置,(高瞻远瞩,演讲,被质疑,被边缘,反对有效,取得胜利。历史题材,不怕这样笼统的剧透。)正因此,表演对这部电影来说意义越发重要了。

电影除了表演以外,我觉得基本都相对普通,相对。但敦刻尔克前夕,英国在抗战还是和平谈判之间的抉择,是现代文明之光,没有不屈服于独裁和霸权的英国,就没有欧洲的现在、世界的现在。故强烈推荐观看。

如上是非常浅显的东西,是我拿到一个片子,去关注每个角色时必会想的基础步骤。我会基于这个步骤做出更深的解读和判断。在这里写出来,我只是为了讽刺那些信口开河、乱下定论、跟风、当你细问他却支支吾吾谈不出个所以然来的家伙。我们说空话说多了,大家互相抄袭,却不好好的去分析细节和样本,这样很不好。

 6 ) 挺失望的

演技爆炸啊……配乐也很贴合,狭小逼仄的地下场景,明暗的光影把至暗时刻的压抑,焦灼,冲突表现的很好,结尾的爆发也很有力度。 但是剧情完全不知所云,不明白片子要表达什么。 全面还原丘吉尔这个伟人? 歌颂伟大的,不屈不挠的英国人民? 讲述真实的历史事件? 感觉都想做,但都没有做好。 片子剪的很细碎,把人物标签化了,酗酒,光脚,睡衣,戴礼帽,抽雪茄,v字手势,绝佳的演讲能力,丘吉尔就是这样的人,用不着花大篇幅做特写,谁不知道呢?

但是这些表面化的东西以外呢?本来我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观影的。张伯伦的辞职,丘吉尔的上位,时局的恶化,利益的冲突,观点的碰撞……这些事件与人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推动,一个个关乎世界历史进程的决定是怎样做出的,经过怎样的博弈,丘吉尔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这些我认为是重点的东西,在电影中体现的过于表面化了,甚至可以说肤浅到了可笑的地步。

结尾丘吉尔第一次坐地铁,听到几位公民的意见,(尤其还有一位政治正确的黑人,看的我特出戏)一番演讲就说服了参众两院的官老爷,坐稳了位置,定下了主战派的基调。套路老就不说了,又爆露出他官僚世家,父子两任财政大臣,脱离民众,高高在上的一面来,但在片子中却是作为大高潮表现出来的,说实话,这个调性真是不和我这个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口味→_→

另外这片子中借丘吉尔的口对希特勒的批判,满满的是什么油漆工啦,泥腿子啦,大头兵啦,这种充满了优越感的人身攻击,和最后地铁中的体察民情一对比,讽刺性一下就出来了(尤其地铁里有个垒墙的,正好配这个刷油漆的)

总结来说,可能我跟这个片的三观不太和吧,对两个小时的电影,情节的要求也不能太高,只是我不能容忍片子把我当白痴看……

不是这片子的受众吧,怪可惜的,白瞎了这么好的演技了。

 短评

我已经看到石头姐给狗爹颁小金人的画面了

3分钟前
  • A L E X
  • 力荐

真的男人从不回头看鼓掌。

5分钟前
  • 小海
  • 力荐

看完内心涨满正能量,随即又转为黯淡。外部的敌人早点晚点总是有办法打败的,内部的敌人要难对付百倍。只能在意念中与之作战,在梦乡中与之作战,在幻觉中与之作战,在网上匿名与之作战,指桑骂槐与之作战,借古讽今与之作战……终无损其一根寒毛,更解不开自己身上的镣铐。

6分钟前
  • 胡小猴
  • 力荐

也太可爱了吧这个丘吉尔。应该搞一个国王的演讲+至暗时刻+敦刻尔克连映套餐,简直太连贯了嘛!

10分钟前
  • Tadashi
  • 推荐

这样绝不和独裁者搞绥靖的西方政治家现在都去哪儿了?

13分钟前
  • zitsunari
  • 推荐

我觉得这几部片子和剧完全就是一个系列:至暗时刻、敦刻尔克、国王的演讲、王冠……

16分钟前
  • 大-燕-威-王
  • 力荐

四星半。从他出现第一个镜头开始,Garry Oldman消失了,Winston Churchill复活了。Joe Wright以极其古典而不花哨的方式,成功的塑造了一个不被建制派同僚所认同,但最终在平民中找到力量的伟大领袖。这片真的太适合与Dunkirk作双片连映了

20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力荐

我很喜欢结尾,结束在最高潮的一刻,至暗之后、破晓之前,不留多余的陈述总结。

24分钟前
  • eastenluis
  • 力荐

夜晚乔六推开了邱团长的房门。“还没睡么”“首长,俺睡不着啊,作战动员做了,同志们思想不统一,还有些抵触情绪”乔拍拍他的肩膀,“老邱,尽管放手去干,我和组织信任你。另外别忘了咱的制胜法宝,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人民群众一定会给你答案的!”皎洁的月光下,邱的眼中闪过湿润的光……

26分钟前
  • 皮革业
  • 还行

邱吉尔真横,在特殊的历史时刻做出了也许影响整个人类发展进程的决定。

31分钟前
  • 张春[阿卡纳]
  • 力荐

第90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加里·奥德曼!

34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还行

与国王的演讲、敦刻尔克、赎罪可组成英伦二战风云麻将桌,贯穿各个阶层、视角和情愫。在故事毫无新意的前提下,我仍喜欢这部电影,因为我太喜欢充满个性的英雄了,太喜欢充满气魄的奋力一搏,命运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故事刚刚开始,我已经激动不已。从丘吉尔的视角,他从婴儿时代就在渴望的位置,在至暗的时刻到来,他毫无惧色唯独担心时间太少,这个承受着千钧重担的老酒鬼,在接下来的五年,从孤军奋战,到无奈颓丧,到感染了他的妻子、国王、民众、议会全部都站在他的身旁,这样的故事永远不会过时,我也真诚地希望这样冲破至暗寻找光明的时刻可以兑现在每个人身上。

36分钟前
  • Mirorio
  • 力荐

“He mobilized the English language and sent it into battle.”台词秒绝配得上原始素材。Oldman请得奖。片中领袖坚持要告诉人民unvarnished truth,一个恍惚不知道谁才真的活在darkest hour。

37分钟前
  • SingLesinger
  • 力荐

这部和诺兰的《敦刻尔克》算是事件的side-A和side-B,比较起来还是乔赖特赢了。他电影音乐和摄影一直很棒,打字机音效视效贯穿了好几部,战争场面也一向很诗意,但作为人物传记电影,剧本太中规中矩,太主旋律,没有挖更深的东西。预定奥斯卡的最佳男主和摄影。

40分钟前
  • 张大水
  • 力荐

国王的演讲 赎罪 敦刻尔克 至暗时刻这4部可以连连看了!

45分钟前
  • 你虎哥
  • 推荐

丹尼尔戴刘易斯息影了,加里奥德曼的时代来临了。杰作。#TIFF2017

47分钟前
  • PureSucker
  • 力荐

Gary终于成了oldman

48分钟前
  • Chloe
  • 力荐

7分,加里·奥尔曼的表演就是,我从头到尾,都没法把这个角色跟加里·奥德曼联系在一起,这不是奥德曼,这就是丘吉尔,太厉害。整体就是个正常发挥的奥斯卡式传记片,乔·赖特电影的摄影仍然很老道,摄影非常至暗时刻。该燃的时候也很燃,结尾有点热血感。

4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置于黑暗空间独自明亮的电梯间/房间勾勒出无可名状的孤独感,俯拍视角的上升镜头传达出无路可退的决绝,选题切口和光影氛围一骑绝尘。如何营造无声的压力,如何表现厚积薄发如岩浆一般喷涌而出的力量感,如何用剧情节奏调动观众的情绪,这部电影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

54分钟前
  • 露苑
  • 力荐

在习惯了那么多廉价奖项之后一巴掌告诉你什么才是影帝级的表演 拜托奥斯卡今年拎拎清

59分钟前
  • Line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