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歌手1927

HD

主演:阿尔•乔生,梅·麦卡沃伊,华纳·欧兰德,尤金妮亚·贝塞雷尔,Otto Lederer,罗伯特·戈登,理查德·塔克,Cantor Joseff Rosenblatt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2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爵士歌手1927 剧照 NO.1爵士歌手1927 剧照 NO.2爵士歌手1927 剧照 NO.3爵士歌手1927 剧照 NO.4爵士歌手1927 剧照 NO.5爵士歌手1927 剧照 NO.6爵士歌手1927 剧照 NO.13爵士歌手1927 剧照 NO.14爵士歌手1927 剧照 NO.15爵士歌手1927 剧照 NO.16爵士歌手1927 剧照 NO.17爵士歌手1927 剧照 NO.18爵士歌手1927 剧照 NO.19爵士歌手1927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爵士歌手1927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剧情描述一个犹太拉比的儿子一心想成为百老汇明星,唱歌跳舞。此举遭到家长的强烈反对。他们只想让他成为犹太教仪式中的领唱。但是深深热爱爵士乐的儿子一心只想唱流行歌曲……多年后,背井离乡,更名改姓的他终于登上了舞台,在旧金山的夜店酒吧里,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了一名爵士歌手。  第一部有声片,但其中只有很少几段对白,但足以让当年的观众大吃一惊。这部影片使歌舞喜剧演员乔尔森(Al Jolson)大享盛名,并彻底改变整个电影业的轨迹。曾多次重拍,1980年版由尼尔·戴蒙和劳伦斯·奥利弗主演。江湖接班人 粤语黄龙之村爱情十规则野性北欧海峡粤语樱子小姐的脚下埋着尸体你是我的命中注定火车迷情记红色警戒内心之战神骡大闹足球场超人前传第七季玛玛吉的家庭诊所密战黑茶山花筐2017金童1939心之歌刺透钓鱼运动恐雨水球不良少年信使2019三千年的渴望女人的颜色三更小丑梦摇篮第二季谜城(粤语版)妖魂全体起立第一季雪鹰领主电影版新济公活佛黎明决战芝加哥黑帮纪实鬼庙党的女儿活死人之夜3D:复活鬼故事1982诅咒骑士灵通人士渔岛怒潮逃出魔掌剧场群蛇出洞回家路上巴黎战火冒牌监护人之寻宝闹翻天八爪狂鲨大战梭鱼翼龙

 长篇影评

 1 ) Un Spectacle unique

Sorti en 1927 et réalisé par Alan Crosland,Le Chanteur de Jazz est considéré comme le premier film sonore (pas film muet) dans le monde. Comme un film musical, il y a beaucoup de chanter et danser, bien que la fin soit très triste. Un gamin, Jackie (Al Jolson) veut être chanteur de Jazz, alors que son père insiste pour qu’il soit chantre dans la synagogue, selon la tradition familiale. Après une dispute féroce avec son père, Jackie part pour Chicago tout seul, où il rencontre Mary (May McAvoy), qui l’aide dans sa carrière de chanteur. Plusieurs années plus tard, Jackie a enfin une chance de donne une Jazz performance à Broadway, mais c’est le soir de Yom Kippour (un jour religieux juif extrêmement important) et son père est très malad. A la dernière minute avant sa performance, il abandonne sa précieuse opportunité de carrière et chanter à la synagogue cette nuit à la place de son père. Pendant ce temps, son père meurt dans la joie.

J’aime le film bien. Tout d’abord, j’admire Crosland et Warner Bros pour avoir crée le premier film sonore, bien que la plupart des gens ne croient pas en cette nouvelle technologie, et il est très difficile de synchroniser l’image et le son à ce moment-là. En second, j’apprécie le tension et les conflits dans l’histoire, intrigante et raisonnable. De plus, la cinématographie est innovante, vraiment sophistiquée et en avance sur son temps. Typiquement, je n’aime pas le film musical (Singin’ in the Rain ou La La Land, par exemple) car pour la plupart du temps, il semble que la musique ne fasse pas partie de l’histoire, mais une insertion forcée, comme une attraction théâtrale. Le Chanteur de Jazz, en revanche, réussit combiner l’histoire et la musique naturellement, créant un spectacle unique.

Pourtant, si j’étais Alan Corsland, je changerais la fin du film. Au lieu de choisir explicitement l’une ou l’autre option (i.e. chanter à Broadway v.s. Synagogue), je préférerais finir la dernière scène comme une fin ouverte, pour que tout le monde puisse interpréter la fin différemment.

Je le donne 6 étoile sur 5, une étoile supplémentaire pour son importance historique.

 2 ) 7.5,这部影史第一当之有愧

有时候,平平无奇还真是平平无奇,没有一点点的激情在里面,看似味同嚼蜡。但有的时候,平平无奇不过是外在的一层伪装,真正的背后可能是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旗帜性结果。就如同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一样,从内容上来看,该片平平无奇,甚至于很多一般性质的纪录片基本都能吊打它,然而本质来看,《北方的纳努克》即使是一部平平无奇的电影,它也是在影史上有自己的地位的,因为它是第一部纪录片。就这个名号,吹一辈子都不过分。而今天给大家推荐的电影,基本上就属于这种性质。

《爵士歌王》说的是一个出生于犹太教家庭的孩子,他的理想是当一个爵士歌手,而自己的父亲却期待他成为教堂的领唱。当理想与现实进行了全方位的碰撞之后,新旧两个理念的butogn 使得这对父子一生都不对付。成年后的他如愿成为了百老汇最亮的星,然而自己的父亲依旧是无法接受儿子的现实身份。弥留之际,他期待儿子回归领唱,放弃爵士歌手的道路。此时此刻,儿子面临了两难的选择,是选择自己的理想,还是为弥留之际的父亲做一次成全。本片的故事核心就围绕着一点展开来。

这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故事,也是在1927年众多平平无奇的故事中的一个,然而提起《爵士歌王》,几乎所有的电影人都明白这部由华纳出品的影片在影史上的地位如何。这就是本片的价值所在。

《爵士歌王》之所以被电影人所铭记,原因很简单,因为它属于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有声电影此前的很多电影都是没有声音的,在只有画面呈现的荧幕上,电影的声音的出现给了所有电影人一种开拓性质的可能。这种可能就如同爱森斯坦在《战舰波将金号》中,开拓性的使用了蒙太奇手法一样,不过对比开来,《爵士歌王》所使用的声音技术使得电影从此变得更加完美。

要了解《爵士歌王》的诞生的意义,我们需要对于电影的发展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回顾。卢米埃尔兄弟的《火车进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影,而在这之前的电影主要做的是什么事情呢?主要做的是记录诗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欣赏二十世纪早期的作品的时候,无一例外会发现,荧幕上不断地出现大篇幅的台词,就如同黑板上的板书一样,这还是因为电影自诞生之日起,所承担的媒介属性。

电影作为一种媒介,它所担当的属性是记录,这一点就跟文字作为一种媒介所承担的责任是一致的,在记录过程中,电影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是后话。然而在一开始的过程中,早期的电影不过是将书上的文字进行影印投射到大荧幕上。去电影院看电影,不过是去看大篇幅的文字而已。作为一种记录性质的媒介,电影在早期的发展是缓慢的,因为没有一种形式可以让电影跳出原有的框架,开创属于自己的新的框架。因此,卢米埃尔兄弟的《火车进站》才有了跨时代的意义,从此以后,电影从简单的记录文字跃升到纪录影像,这是一个飞跃,从此后的电影多了展现形式,也让观众多了更多的观看可能。

而《爵士歌王》的作用虽然达不到卢米埃尔兄弟那样的划时代性,然而也能称得上是开创性。声音从演员嘴里说出来传递到观众的耳朵中,这虽然是一个简单的朴素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代表着音画同步的时代到来,观众们无需用欣赏默片的标准去衡量一部作品,而此后的电影开始迈进现代电影新时代,之前的那些大篇幅的解说性质的文字也无需在出现了。因为演员可以将自己所需要的台词大声说出来了,这就是一种进步。

时至今日,我们再去看《爵士歌王》这部影片的时候,依旧是会感慨于本片的简陋,然而在二十世纪前页,碍于电影技术的困囿,电影的展现形式非常的单调,因为所拥有的技术手法很有限,电影本身只能在原有的影像上下功夫,演员的动作非常夸张的原因在于观众只能通过演员的表情以及动作来感知电影本身地立意核心。而声音技术的出现,对于演员来说,他们所需要的大幅度动作已经不再重要了,因为声音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来帮助演员获得更多的,更丰富的表演形式,这种进步使得电影的展现形式有了更多的可能,因而促进了整个行业的进步。

如果一部作品能对于整个行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品,那么我们无需怀疑作品本身的质量,只需要记住作品起到的历史意义就行,就像本片,你无需感慨本片的内容上的粗制滥造,但是仅仅那一项,声音的引入就足以让《爵士歌王》影史留名。

“等等,等等,你们还什么也没听到呢!”这是本片的第一句台词,同时也是人类影史上发出的第一个声音,也正因为这为数不多的几句对白,《爵士歌王》足以影史留名。

……

你好,再见

 3 ) 爵士歌王

3.8 人们都聚焦于这是世界电影史上真正意义的有声影片,因为是第一部,对声音的探讨的贡献,所以被人们观众。在我看来,这部电影除了是一部标志,本身的剧情内容也很值得探讨。 “父承子业”的想法,在全世界都存在。儿子的叛逆也是“全球化的问题”,剧情本身很普遍,“梦想”与“家庭”的选择。这部影片很容易成为一部有声电影,因为涉及到了很多的歌唱内容;但这部电影并不是所有都是对白,而是在唱歌时,才会出现声音以及对白的出现。 父亲想要杰克继承唱诗班的领唱人的位置,可杰克却喜欢爵士,爵士音乐是那是的黑人奴隶为取悦白人而创造出来的,因此父亲对此表示反对,认为杰克背叛了上帝。杰克在上台演出的时候,也是将自己的脸部都涂成了黑色,装扮成黑人的模样。(这是我事后了解到的,可能有差错😥) 好莱坞当时的演员大多演过戏剧,因此“舞台化”的表演风格--夸张的肢体语言和表情,显现在了影片中,因此多少会有些不自然,不想昨天看过的苏联电影的演员一样,奉行自然细腻的表演风格。 不过总体上,还是不错的,镜头语言也很流畅,能表达的意思也基本上表现了出来,虽然没有太多的摄影技巧,但是叙述性还是可以的。

 4 ) For those whose faces are turned toward the past,the years roll by unheeded,their lives unchanged.

God made her a woman and love made her a Mother .
传统的老父亲要求儿子继续唱他的曲风,不可以摇滚,儿子就出走成为爵士歌手。
那时的女人装饰如韩国,头巾围着仿佛碗面倒扣头上。
For those whose faces are turned toward the past,the years roll by unheeded,their lives unchanged.
男主角像小布什一样精灵的脸。
白人装成黑人来唱歌。在唱弥撒时加入爵士元素。
冷酷无情的表演团老板。

 5 ) 關於有聲電影的電影

《爵士歌手》所描繪的,是兩個層次的新舊一代交替。表面上它在描繪美國社會所提倡的同化,及之後所產生的矛盾,也就是主角已受美國主流的同化成為爵士歌手,父親所象徵的昔日民族傳統只能被時代淘汰,這是社會同化的代價。但作為第一套有聲電影,它所象徵的新舊電影世代交替更為明顯。當所有人都集中看Al Jolson驚為天人的同步對白時,父親悄悄地從大門進來,大門和旁邊的簾幕形成了舊日的舞台(或大螢幕),穿着「古裝」的父親走進來,禁止兒子唱爵士音樂,也就是「無聲片」對「有聲片」的控訴,然後三個人互相靜默地對望,那一刻開始電影又回到無聲片。

就像猶太拉比無法接受兒子新潮的音樂一樣,當時不少人無法接受有聲電影,認為這是扼殺了電影的藝術,因為有聲電影讓影像更寫真,也就徹底地改變了演員的演技要求、電影的視覺語言。畢竟,新世代的洪流終究把舊日的技術淘汰,舊日的事物也只有消失於沉默裏。

 6 ) 灵魂歌者的黑色幽默

1927年Al Jolson 出演的《爵士歌王》一举成名,虽然只有两句台词,却成了第一部有声电影,片中他饰演一个犹太拉比的儿子,父亲要他尊崇父亲的衣钵做一个传道者,他却深深迷恋上了爵士乐,那些放纵灵魂欢快摇摆的调子,那些滑稽却和谐的拍子,在他心里种下音乐种子,他被父亲赶出家门,远走他乡十多年,在旧金山,终于小有名气,可是此刻父亲病危,唯一的遗愿就是希望儿子回家,能在有生之年看他成为受人尊敬的智者,在台上领唱犹太圣歌的信徒。传道授业的拉比,可AL最重要的演出机会即将到来,在百老汇第一次亮相,他最终放弃演出回家见父亲,为父亲在犹太教堂圣洁的烛光里唱诗,父亲含着泪水幸福中闭上双眼撒手人间再无遗憾。。。。。。慈祥的母亲用无声微笑告诉孩子,去追求梦想吧。。。。。
     几年之后,AL成为名噪一时的爵士歌王,十九世纪20年代的美国,爵士乐是黑人的音乐,流淌于血液镌刻在骨髓中的律动感,仿佛是白人永远学不会的天籁,也没有人能够接受白人爵士乐,AL怎么能够打破禁忌征服观众呢?片子的结尾,AL再一次准备登台,台下欢呼雀跃徘徊着久久不能平息的掌声,他像往常一样平静,化妆间里他用墨水涂满脸颊手臂,就是封面这张照片,原来他的声音性感迷人歌伎如火纯青超越了一切黑人爵士歌者,只是为了被那个时代的音乐背景所接受一直扮演成黑人,没人知道他无奈狡黠的秘密,万千观众迷醉在他黑色的幽默里。。。。。。。。。。

 短评

银幕上的这类老片的放映,一转身就是一辈子。看到动情处还是恍惚感慨了一下。巴赞说电影有声与无声的差别远没有电影本身风格差异大。第一部有声片其实是half&half, 声音从此变成了一个可以调用的因素,成败却不在于有声还是无声。

4分钟前
  • P橙在烘焙
  • 力荐

影史系列(首部有声电影音画同步),题材和形式赶巧都有兴趣,Al Jolson是影片成功的要素同时又是时代狭隘与融合的表征。

8分钟前
  • 猫日那
  • 推荐

7.学术放映,第一部有声唱片,此前短片系列有试映。以此片为基点,带动全球2-6年间的成熟的有声片转型,默片拍摄+容易受音的有声段落,多以单一场景,固定镜头或是遮挡面部的配音方法为主。

9分钟前
  • 杨小槑
  • 推荐

《爵士歌手》既是有声电影的雏形,也是现代歌舞片的鼻祖。其实现在看来,本片在艺术造诣上十分平庸,但却具备了音乐歌舞类型片的很多雏形:明星;摄影机代替观众,使演员直接向摄影机、观众说唱,以更有利地争取观众的情感;采用了爵士乐为代表的“平民化”的音乐形式,由此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13分钟前
  • stknight
  • 还行

电影是首部声画同步的长片。在这部之前已经有一些尝试同步发音的影片,只不过没有造成这么大的风潮。影片大部分还是无声,只有乔森唱歌和少量对白是有声的。Wait a minute, wait a minute. You ain't heard nothin' yet! 这句含义双关的台词也被称为是电影史上第一句有声台词。尽管只有两幕运用到了声音同步对话,观众的反响空前的热烈,甚至起立鼓掌,引用当时life杂志影评家的评论“默片时代的终结近在眼前”。电影的声音技术是维他风(vitaphone),因操作困难在1928年的好莱坞五巨头录音标准协议后,很快被胶片录音技术(sound-on-film)永久性取代

15分钟前
  • 莱尼圆
  • 推荐

#FIFF#故事套路也就算了,梦想与亲情的选择也没有处理出个所以然来,随随便便就结束了。歌曲太难听了,白人还扮黑人。

16分钟前
  • Spy Liu🌈
  • 很差

第一部有声片其实是默片向有声小心翼翼地迈出的第一步:既然电影有背景音乐,为什么不能引入歌声?既然可以有歌声,为什么不能有掌声和对话?但除了仅有的两处台词之外,其他地方还是默片字幕,演员的演技也基本是默片式的,虽然电影第一次出现人声(歌声是影片的灵魂,不可或缺),但演员和导演显然没有做好全面有声的准备。就故事而言,这是一部成长电影,这种追求自我和背负家庭期待之间的纠结和撕裂,现在看也是人间真实。

18分钟前
  • 午后阳光
  • 推荐

第一部有声片,值得最高褒奖,难能可贵在于开头的外拍实景很有质感。

20分钟前
  • 语然小语
  • 力荐

目击电影史上“伟大的哑巴开口说话”的那个时刻真的让人泪流满面啊……虽然这只是个情节剧,前面不过是默片配歌曲,对白只有两段,但是在影院里看却完全不是书上写到的那么简单的一个知识点,而是用身体体验那份惊喜。影院电影不死,今年观影体验No.1。感谢@奇爱博士 感谢中国电影资料馆

25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第一部有声电影,应该说是有声和默片的共存,Jackie和父亲正分别作为了有声电影和默片的象征。在那样一个审美和技术的混合期,意义实在非常巨大。

30分钟前
  • yanagi是只
  • 力荐

时代滚滚而来,或是随波逐流,或是拍死在岸,今天看来或许有点鬼畜,但是这样的表达撞上有声技术横空出世,第一次对白出现刚好是爵士歌手功成名就,有点泪目了

33分钟前
  • 牛奶很忙
  • 推荐

一个移民的后代如何实现他的美国梦,不管你是什么少数族裔首先要先成为一个美国人,这种同化既是一种必须又是一种必然,结尾是非常理想化的似乎是想告诉大家在不丢掉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同时照样还可以实现这个美国梦,而这样的双结局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那些移民到美国创业的制片厂大佬们的内心世界。

35分钟前
  • 秦诺诺
  • 还行

第一部有声电影。对白仍以默片形式出现,音乐与演唱构成有声部分。和格里菲斯的默片史诗无法同日而语。

40分钟前
  • 天地心任徜徉@做无知的有识之士
  • 推荐

4+ 第一部有声片+最早歌舞片,还是保留了不少字卡及默片手法。故事意外动人流畅,表演也好,小酒馆及见娘两段保留了较为完整自然的对白及环境声,看得简直感动。几首歌写演也特别切题,Al Jolson当年红得有理。 (啊念及洪宇宙)(当年的Jazz约等于40年后的Rock?)(涂脸往Soul里走,但Synagogue里的cantor同样很美,配乐犹太小调可爱)(怎么天天父子reconcile - -)

43分钟前
  • mecca
  • 推荐

a vocal cinema with caption: ) I just wanna say it's fine and lovely. "There are lots of jazz singers, but you have a tear in your voice."

48分钟前
  • 鹰头猫
  • 力荐

中國電影資料館華納90週年影展的第一部影片,來自于1927年的《The Jazz Singer 爵士歌王》。 1888年《朗德海花園場景》人類第一部電影誕生;1927年《爵士歌王》第一部有聲電影誕生;1935年《浮華世界》第一部彩色電影誕生……這樣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和另一個時代開始的里程碑式的電影,它們存在的意義已大於一切。

53分钟前
  • 夏予川
  • 推荐

看了45分钟默片突然冒出几句有声对白,对当年观众的震撼可想而知。多处唱段,舒缓流畅,在百老汇舞台和病榻上的父亲间左右为难,剧情简单情感深沉。片头几个街拍镜头有纪录风格,然后以背着的双手特写开场。除了镜中幻象和亡父灵魂外,特技镜头并不多。亲人离世后我感受到记录声音是一件多么伟大的创举

56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故事倒是中规中矩 具体是不是第一部talkie,牛角尖钻的没多大意思

59分钟前
  • 绿山林的Vian
  • 还行

从第一幕开始就有宗教的意识形态, Ragtime with piano,早期的Jazz。中毒太深,怎么觉得Lu有Mary Dale的神韵,有时甚至觉得Lu化化妆可以扮Louise Brooks

1小时前
  • Eccentric Cat
  • 还行

高中背爵士歌王和浮华世家那会,我肯定没想过今天能在电影院看到他,人生真奇妙啊。唱完歌说话那会真惊到我了……但是拍得太一般而且剧情好没劲。说了那么多自由理想的梦话,费了那么大劲惹怒父亲,到头来也只是绕个大圈子,好莱坞啊。不过“一个爵士歌手给自己的上帝唱歌”可以马克一下。

1小时前
  • 阿暖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