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尖兵

HD

主演:阿列克谢·克拉夫琴科,乔治·博洛涅夫,谢尔盖·加鲁索夫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语言:其它年份:2022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地狱尖兵 剧照 NO.1地狱尖兵 剧照 NO.2地狱尖兵 剧照 NO.3地狱尖兵 剧照 NO.4地狱尖兵 剧照 NO.5地狱尖兵 剧照 NO.6地狱尖兵 剧照 NO.13地狱尖兵 剧照 NO.14地狱尖兵 剧照 NO.15地狱尖兵 剧照 NO.16地狱尖兵 剧照 NO.17地狱尖兵 剧照 NO.18地狱尖兵 剧照 NO.19地狱尖兵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长篇影评

 1 ) 惊心动魄的两小时,城市作战的教科书

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也希望大家在评论区进行友善讨论

飞机终将会被击落,战舰最终也会被击沉。一场真正残酷的战争,到最后,任何高精尖的武器都会耗尽。战争的根本,还是人和人的对抗,人和人的战争。

作战目标

俄军在2个小时内突破乌军防线,夺取4栋楼并占据制高点,为苏25攻击机指示目标,通过空袭摧毁乌军后方的203mm火炮

参战兵力

进攻方俄军 :瓦格纳雇佣兵3个小队20-30人(靶场,威斯克,树妖),2具40mm榴弹发射器(威戈尔第),2辆坦克,1辆步战车,2架苏-25攻击机,120mm迫击炮×3,122mm榴弹炮×3,BM27飓风火箭炮×1

防守方乌军:守军1个小队约30人(暴风雪),援军1个小队约16人(西蒙),2辆T-64BV坦克,120mm迫击炮×4,152mm榴弹炮×3,240mm自行迫击炮×1

作战结果

俄军,攻下4栋楼,成功引导空天军轰炸。步兵分队两人存活,其余阵亡。迫击炮分队7死13伤失去战斗力,榴弹炮分队2死数伤战力基本完整。损失坦克、步战车各1辆

乌军,步兵小队、迫击炮分队、榴弹炮分队大部阵亡,损失坦克2辆,203mm火炮2门

作战评价

总的来说,可以称为是军迷的盛宴,巷战的教科书!有双方部署,有战斗解说,有指挥体系,有真兵参演,有现役装备,完全可以作为瓦格纳新兵的教学影片。

具体来说,详细描绘了步坦协同、步炮协同、空地协同、建筑物的进攻与防御、逐屋清扫、无人机侦察与反侦察、炮击与反炮击等战术,充分展示了瓦格纳作为百战劲旅的优秀战术素养。截止10月,俄正规军经历基辅、哈尔科夫、库皮扬斯克、伊久姆、利曼、赫尔松几次失败后基本失去大规模进攻能力,瓦格纳是目前唯一能维持攻势的部队,足以见其战斗力。

在这个两军都杀红了眼的非常时期,展示瓦格纳顽强战斗意志和高涨爱国热情的同时,并没有丑化乌军,值得尊敬。同时真实展现了血肉横飞的残酷战场,和国内一众“神剧”比起来高下立判!

“战是为了不战,争是为了不争”。战争并不是帝王将相的美好史诗,它血腥而残酷。伤亡背后并不是数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有多少母亲痛失爱子?孩子痛失父亲?妻子痛失丈夫?又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葬生废墟火海?既然说到这了,我也希望大家能理性思考网上的诸多好战言论,谨慎跟风

美中不足

首先,美化了瓦格纳自身的形象。这部电影本质上仍然是艺术加工过的征兵宣传片,不是纪录片。

从顿巴斯战役中的表现可以看出,瓦格纳的战斗力没有宣传的那么强。瓦格纳长期负责对乌军顿涅茨克州防线的进攻,但至目前为止迟迟未能突破乌军巴赫穆特-索列达尔-赛维尔斯克区域的防线。影片中2个小时攻下4栋楼并引导空袭,不可谓不神速,但是实际上开战近8个月,瓦格纳只前进了约30公里,平均每天只能前进125米。在巴赫穆特战役中更是只能每天几米几米的推进,部分地区甚至被反推。从监狱中征召兵员也说明其伤亡甚重但战果寥寥无几。

瓦格纳在巴赫穆特的单日阵亡人数,算上支离破碎不便展示和无法回收的,实际会更多

战争刚开始的瓦格纳,是一个数千人的轻步兵集团,由精锐单位的退伍军人组成(比如影片中的军人),战斗力较强。如今的瓦格纳虽然规模超过5万(1万退伍兵+4万罪犯),补充了T-90,苏-25等重武器,但战斗力已经大不如前。一方面是残酷的战斗消耗了为数不多的精锐老兵,一方面大量缺乏训练的罪犯涌入稀释了战斗力。瓦格纳用肉侦冲锋试探乌军防线,伤亡惨重(5万人中有3-4万人伤亡)。2023年1月苏列达尔战役结束后,大部分转入休整,侧翼阵地由正规军接管。因为和正规军矛盾尖锐,瓦格纳被禁止继续从监狱征兵,在后勤供应上也被克扣。

由于战局不利,对于逃兵,瓦格纳以特别残忍的锤刑网络公开处决

俄罗斯刑法第338条规定:1.脱逃,即为逃避服兵役而擅离部队或服役地点,以及为同样目的不报到的,处7年以下的剥夺自由。2.携带执行军务的武器脱逃,以及有预谋的团伙或有组织的集团实施脱逃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的剥夺自由。附注:初次实施本条第1款规定的脱逃罪的军人,如果是由于困难情况的交迫而发生,则可以免除刑事责任。

对逃兵的处罚,最高不过10年徒刑,从来没有规定死刑,更没有用铁锤敲碎头颅的残忍方式,这是一次严重的违反正当程序的法外施刑。

其次,没有尽可能真实的还原乌军的战斗方式。乌军能从初期的"1小时22分钟覆灭"转入反攻,北约援助是一方面,其一线基层部队的素质和灵活性是比较高的。北顿战役时俄每天发射5万发炮弹,是乌军10倍,但乌军炮兵利用信息化系统(ARTA),更好的侦察方式,更迅速的调度和更灵活的机动仍然打出了不俗的战果(比如北顿涅茨克河渡口战斗全歼一个BTG),对炮兵的运用绝不是影片中所展示的那般呆板(作为熟悉地形的防守方,迫击炮榴弹炮阵地既无多个预设掩体又无有效伪装,遭遇几次炮火打击后甚至不及时机动直至全灭,十分反常)

目前乌军总兵力超过80万(20余万现役+60余万预备役),其中国际志愿军仅3~4万人,乌军主体仍然是乌克兰军人。所谓“北约士兵换装偷偷参战,为战斗主力”纯属无稽之谈。

“俄罗斯一国对抗整个北约”,这话也不严谨。战争伊始,北约上下并不看好乌军,在军援问题上互相掣肘,5月之前军援的要么是冷战时代的旧武器,要么是轻武器,要么是头盔、医疗包、帐篷之类的防御性装备和人道主义援助,起到的作用很小。5-7月西方的一小部分主力装备才进入战场(例如M777,海马斯),现役主战坦克入乌都要等到2023年了,目前援乌总金额只占北约年度军费的5%,如果北约上下团结一心,将大量现役装备援乌,那“一国对抗整个北约”还说的过去。

俄军在北顿打出的弹坑,可见炮火密度之高
乌军炮兵信息化系统,在“星链”通信网基础上,结合卫星地图、坐标定位、目标指示、杀伤反馈,甚至包含了用户群组聊天功能。让参战的侦察、炮兵、指挥力量便捷通联,精确定位、实时反馈,极大提高了作战效能
进攻开始前形势图

一、1号楼战斗(历时30分钟)

1号楼,双层小型砖混结构建筑,房前有障碍物,守军约10人
乌军步兵7人部署在一楼,二楼仅有一个机枪组2~3人,符合步兵阵地尽量在低层的要求
倾斜,枪口不伸出射击孔,正确的射击方式
门道PKM机枪阵地的正确布置方法
俄军D-30 122mm牵引式榴弹炮。1963年服役,主要装备于摩步团属榴弹炮营以及摩步、坦克和空降师属炮兵团,有时也将榴弹炮营分散配属给若干坦克团使用,每营有18门火炮

迫击炮阵地一般有掩体,作为防守方也有足够的时间挖掘掩体,但是影片中没有体现
乌军120mm迫击炮阵地,右边有伪装用的树枝,没有掩体完全暴露在敌火力之下
班用步兵支援武器AGS-17

枪榴弹3发急速射后,战斗打响

俄军2个小队(威斯克,树妖)在榴弹发射器掩护下逐次跃进,乌军增援1号楼被枪榴弹阻止1死1伤,俄军触雷1死2伤,两军僵持。之后预备队“靶场”小队也投入战斗。

乌军同样是一支劲旅,遇袭后立即分散反击并抢救伤员,精确射手果断前出利用战友尸体掩护射击,表现出优良的战术素养
地雷的正确布置方法

俄军呼叫坦克,乌军呼叫迫击炮火力覆盖但无有效杀伤,此时无人机已经发现乌军炮兵位置,俄军打开反炮兵雷达指挥122炮反击,摧毁乌1门迫击炮

20分钟后,俄2辆坦克、1辆步战车抵达,坦克连发4炮摧毁1号楼火力点(坦克1开两炮后射界被烟尘遮挡,坦克2从另一方向补射2炮),在围墙上打开缺口,步战车用30mm机炮压制窗口,防守方被极大震撼,非死即伤,损失惨重

乌军反坦克手打断了其中1辆坦克的履带,该坦克失去行动能力后被乌军无人机投弹摧毁。损失1辆坦克后俄军坦克分队选择撤退,没有继续炮轰1号楼

1号楼既无开阔射界,又无坚固工事,在敌优势兵力火力下难以坚守
坦克和步战车协同作战,依靠建筑物掩护射击减少暴露面积(官方介绍是T-72与BMP-1,经考证道具实际上是T-80和BMP-2)
警戒拐角前后的正确方式
进攻建筑物步骤

开战25分钟,俄军步兵从坦克打出的大洞进入1号楼逐屋清剿残敌,历时5分钟,战斗中俄军1人阵亡,2人受伤。乌军损失5人左右后撤退,俄占据1号楼,缴获对讲机1个,弹药若干。

二、2号楼战斗(历时35分钟)

巷战经典战术之破墙进攻,避开敌设防的入口,打一个措手不及
2号楼,砖混结构双层居民楼,守军约9人

开战30分钟,俄军两个小队破墙进攻2号楼,乌军呼叫增援

乌军无人机发现炮兵阵地,呼叫152mm炮反击,俄军发现无人机后及时转移,仅1死

乌军152mm牵引式榴弹炮

开战50分钟,俄军逐屋战斗后夺取2号楼,乌军损失约9人后撤离。

俄军120mm迫击炮发射

但乌军援兵在侧翼制高点通过机枪和RPG压制2号楼窗边的俄军,被枪榴弹击退,2人负伤

换枪管,展示这一细节的军事片屈指可数

开战55分钟,乌军迫击炮射击,俄在楼内躲避炮火停止了进攻,并呼叫122炮反击,乌1门迫击炮被摧毁数人伤亡

俄军迫击炮和枪榴弹火力覆盖西蒙小队,造成10人伤亡,西蒙小队剩余6人携带伤员赶往乌军总部汇合

使用榴霰弹的BM-27飓风火箭炮

开战60分钟,由于俄军无法探知乌炮兵准确位置,只能用火箭炮以覆盖射击方式反击乌军炮兵,乌军数人伤亡但继续开火。

三、3号楼战斗(历时25分钟)

3号楼,单层建筑,有地下室,守军10余人
3号楼内部,厂房布局(不严谨的一点:外面炮火连天打了1个小时,二号楼已经失守俄军马上就攻过来的情况下,这些士兵完全没做好战斗准备)

开战65分钟,乌军炮火被压制后,俄军开始进攻3号楼,在工厂内部和地下室进行战斗

开战72分钟,俄军122炮继续反击乌迫击炮,乌军伤亡惨重,迫击炮损失殆尽,指挥官阵亡

开战75分钟,俄军火箭炮继续反击乌军152炮,乌军伤亡惨重,指挥官阵亡,失去作战能力

至此乌军失去炮兵分队支援,乌军指挥部只能提前调集240mm自行迫击炮加入战斗

榴霰弹只杀伤人员
乌军炮兵指挥官阵亡

开战85分钟,乌军指挥240mm自行迫击炮反击俄军迫击炮分队,造成7死13伤,迫击炮损失殆尽

炮兵部署图 可以看出俄军打出了一个突出部,从东北—西南的战线走向和地形地貌来看,战场位于顿涅茨克州
2S4,世界上口径最大的自走迫击炮
乌军想通过地下室绕后偷袭,双方发生遭遇战,4对4,俄军1死乌军4死

开战90分钟,俄军“树妖”小队反而通过地下室绕后偷袭乌军迫使其撤退,俄军攻克3号楼,乌军阵亡10余人,俄军2人阵亡数人受伤

4号楼战斗(历时30分钟)

开战90分钟,俄军树妖小队利用对讲机假冒撤退的乌军混进4号楼,攻占并防御1层,俄军靶场,威斯克小队继续清理2,3,4层(2-4层乌军猝不及防,仅有零星反击)。乌军前线指挥官命令西蒙小队反攻4号楼。

4号楼,九层框架结构楼房,1楼守军约8人,5楼守军约4人,2、3、4楼有零星守军
细节,左手持枪拐角射击
细节,双人小组清理L形门道

开战96分钟,乌军反攻1层,几分钟后,俄军树妖小队3人均阵亡,丢失1层,俄军被上下夹击

乌军对机枪阵地发射火箭弹
树妖小队长
诈死极限1换1
巷战经典战术之定向爆破楼板,《铁雨》的医院战斗中也有类似场景

开战105分钟,俄军两小队通过爆破楼板的方式拿下5层。俄1死1伤,缴获的对讲机被打坏,乌军4死

俄军威斯克小队2人继续上楼执行任务,靶场小队2人下楼阻击乌军,与乌军反击部队5人遭遇

两军机枪手同归于尽,乌军指挥官肉搏被杀,俄指挥官存活。乌军另有2人战死,1人被己方坦克误击生死不明

惊喜
细节,机枪笨重不适合近战,捡步枪失败后只能减少装弹

开战114分钟,乌军2辆坦克加入反击,准备摧毁4号楼,阻止俄军为空天军指示目标

乌军T-64BV坦克,摧毁4号楼大约需要十几次射击

最后5分钟,坦克大战与空中打击,俄军以损失1辆BMP为代价击毁乌军2辆坦克

人工报坐标引导空袭,苏25超低空突防,抛射火箭弹打击目标(上述方式真的够落后的……)
苏25攻击机完成任务后返航

威斯克小队长伤重不治死亡,引导员“大黄蜂”存活,苏25攻击机完成攻击任务,战斗结束

乌军撤至下一道防线,双方重新补充兵力和技术装备,准备开始下一次巷战绞肉.......

参考文献

【1】《城市作战》,电脑报电子音像出版社,2010

【2】《美军步兵巷战战术手册》,陆军部FM90-10-1野战条令,1993

【3】《苏俄陆军1941-2017》,杨坚,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4】《苏军摩步师编制装备及主要武器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桂林陆军学校训练部,1984

【5】 一条狗死了——被俄罗斯瓦格纳大锤处决的前俘虏雇佣兵 //zhuanlan.zhihu.com/p/583162572

【6】俄雇佣兵处决叙利亚逃兵?大锤猛击毁尸灭迹,克宫:与我无关 //www.sohu.com/a/355519389_357495

【7】 唐驳虎:为什么乌克兰要过上三月才能反攻? //news.ifeng.com/c/8Jcv9bjeSPV

【8】《战斗圣经》,上田信,星光出版社,2004

PS:当然还有万能的百度啦

 2 ) 佣兵集团也有煤老板的坦率

几个表态: 🇷🇺入侵了🇺🇦,没得洗。 🇨🇳🇷🇺🇮🇷🇰🇵等国家将从对本国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结成事实盟友,不谈对错,但至少合适。

下面开始对电影本身进行评价:

一、电影好在哪里

伪纪录片形式做得比其他同类型电影强,剧情铺展相对来说简单直接,不做太多情感渲染。还加入了总部指挥官化身解说员的小花样,有点新意;

武器基本上直接上真家伙,一开场的榴弹发射器爆炸效果教迈克尔贝什么是真💥,没有那么多火光冲天,甚至勾起你想要更多大装药更大口径的弹药;

双方士兵战术动作写实且作战基本功扎实,不是说像爱狗狂魔基努里维斯那样酷炫,而是打出了欧陆战争应有的单兵素质。举例子一开始黄队支援小队被榴弹发射器轰,狙击手反应迅速趴地上利用队友尸体掩护还击,机枪手趴下斜侧伸出武器火力压制。这些细节很难在好莱坞电影里面看到; 不矫情,不迁就艺术效果,大胆表现正式战斗前的火力侦察,一反大片导演们喜欢的全军出击。为了避免大伙不知道哪段是火力侦查,说明一开始胡子大叔一队搁那开枪吸引黄队暴风雪小队疯狂还击直到坦克出动那段就是。可能有的观众觉得这是添油战术,无妨,真实战场上一股脑冲锋才傻。拍火力侦查真的太难得了。我一时间想不起来哪部电影的主角们进攻前会想先勾出对方火力点的。

逐个房间争夺战的拍摄极其招好感。注意这不是反恐行动,双方都是正规军,一边是五常军队,一边是前五常军队且长期接受另一支五常军队训练的军队。啥叫惨烈,就是强手之间硬碰硬。不需要停留在死亡场景上搞情感渲染。一个个房间里各种不同的死亡已经足够

哦对,炮兵互抓那条线,很有意思,贡献很多漂亮镜头,好看。当然对比中美两军的炮兵,黄白两队都是勇武有余,技能拉胯。中美炮兵单炮都能执行TOT,这里一轮又一轮互相让对方跑走的炮战好似猫捉老鼠般拖沓,大概也是基于🇷🇺🇺🇦实际能力来的吧😰。

别的优点都是一部6分电影应该有的,就不啰嗦了。

二、电影差在哪里

白队进攻第一栋建筑物时,只会正面进攻绝对是导演和编剧的重大失误,还有为什么黄队的支援小队一开始走大路支援强行挨炸?生硬地制造伤亡导致我一开始就纠结这电影咋打分,是不是制片方金主绑架了导演智商😂

太多不明不白的运镜,让观众在本来就快节奏的剧情中迷路,那晃来晃去的镜头浪费了炮兵阵位和cqb的好场景。

时间上白队卡着点炸毁目标大炮,苏25用的还是火箭弹,我以为是要白队地面人员用激光引导炸弹或者导弹呢,没想到是口头报坐标😅。死了这么多人,为了苏25射火箭弹哎哟,超视距打击手段匮乏。没制空权就连空中侦察都不做了让地面部队填命是嘛,这不比其他阴阳怪气的段位高多了,你菜俄空天军侦察不力找不到目标,我瓦格纳雇佣兵铁血丹心拼死拿高楼。高级黑嘿嘿嘿🤣,菜俄真完犊子,佣兵集团一部电影把自己拍体面了还顺便嘲讽了空天军作战不力。制片方目的到了,但是作为观众觉得被耍了,整的啥破结局也就看看场面了行了。

下次用导弹

 3 ) 看不见希望的现实才是真正的地狱

此片带给我的只有震撼。无论是残酷的CQB巷战,士兵们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的争夺,厮杀;还是炮火覆盖时榴弹炮、迫击炮的怒吼,飞扬的泥土和步兵的残肢断臂…更令人感到震撼的是,从一开始字幕中电影工作人员名字上套的方框就让人想到,这一切正在8000多公里外的乌克兰的平原、村庄和城市里上演!

此片最难能可贵的就是不仅白方的人物塑造非常到位,胖胖的机枪手、D30炮兵部队的大胡子卡车兵还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三个小队长之一的威斯克(当他运用娴熟的技巧和经验,在一次次的CQB近战肉搏中都能击倒对手,但终究在最后的大楼里倒下了的时刻,我体会到了强烈的无助感和绝望),片中对于黄方(虽然没有明说,但我们都知道那代表着乌军)个体士兵的描写也非常到位。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个代号“科学”的迫击炮指挥官,他死战不退的勇气同样令人敬佩。这在战争仍在继续的情况下真实反映出来尤为难得。

请忽略机翻字幕,个人认为应该是“战斗到最后一分钟”之类的

片子的节奏把握也很好,特别是指挥官的画外解说,让观众对于这场局部的战役有了更好的了解,在肾上腺素飙升的枪战场面过后能冷静下来,复盘一下,而不只是看个热闹。同样,慢镜头的运用效果也非常好,特别是那一段白方士兵肩上扛着一个负伤的战友,又拖着另一个战友,在枪林弹雨中却不肯放手的场景,非常令人动容!

震撼度不亚于美军硫磺岛插旗的名场面

道具无论是轻武器、场景、t72坦克和bmp1战车、迫击炮和火箭弹,还是无人机(看到上面赫然dji的logo五味杂陈),还原度写实度都非常高(非专业军迷的角度)。

这部片子的反战性是很明显的。当“大黄蜂”最终完成了目标,达成了这一个半小时观众们深刻体会到的如地狱般的战场之后,没有感到欣慰,没有感到激动,有的只是怅然若失和空虚。我想导演要传达的也是这种感觉。这么多人命的逝去,最后对于战局来说却是无关紧要!最后一幕,两边都又补充了一批新兵,就像一个弹夹用光了换一个那样。但我不禁想,那些人又是谁的儿子,谁的丈夫,谁的爸爸?!

联想到最近的部分动员,非常残酷

这场战争已持续了大半年,近期又有炸桥等事,冤冤相报何时了?看不到尽头真让人绝望。双方只能是把一批批鲜活的生命投入这地狱,让火越烧越旺!

 4 ) 《地狱尖兵》

这才叫真正的战争片,1h49min的电影,全程都在激战,这是白方与黄方的一场,可以说阵地争夺战。白方想要占领城市最高的建筑,在此之前,他们需要从黄方手中夺取附近的几座建筑的所有权。 我预感白方会胜利,却不会赢得那么容易。是的,全程都是我预判你的预判,你预判我预判你的预判,白方进攻,黄方积极防守,各有牺牲。“两分钟前他还活着”,战场上多的是上一秒还活着的战士。 这部片子真实到什么程度呢?完全可以当纪录片看。片中的演员都是士兵,是真的在战场上活下来的人,他们不过是再现了他们的真实战场罢了,屏幕外的我,好似见证了21世纪正在发生的战争是什么样子。 这样的战斗每天都会发生,即便白方付出巨大代价占领阵地,黄方付出巨大代价坚守阵地,双方失去了太多优秀战士,可是,这只是一场很小的战斗,是对于战局没有很大影响的那种。看着在战场上鲜血如注的鲜活生命,看着战斗到最后一刻的坚韧士兵,我太难过了。上级一声令下,他们登上坦克奔赴战场,那样从容,可是我们都知道,他们当中很多人,再也回不来了。 影片最后的一幕,是动员,明天是我们可以预见的像今天一样激烈甚至说惨烈的战斗。我很难过,愿世界早日没有战争。

 5 ) 逐帧解析地【地狱尖兵】(2)18-38min


———————————— 第二阶段:18-28min ———————————

接://movie.douban.com/review/14814276/

由于第一辆坦克被烟雾遮挡,无法攻击,紧接着,白方第二辆坦克加入战场,因为基本没有两辆坦克在一起的镜头,所以有人一直以为就一辆(还脸盲)

②①白方坦克压制的同时黄方也派出一名士兵针对装甲车辆。

火箭筒看外形应该是著名的反政府武装三件套之一的RPG-7,1961年正式服役,40mm,发射火箭增程破甲弹,射程在1km以内,安全锁为4.5秒。此武器的特点是轻便、造价低廉、操作简单而火力强大,自1961年到现在足足生产了超过60年,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数量超过了一千万套

来源:战争召唤

RPG-7还有一名兄弟,那就是我国仿制的69式40mm火箭筒,俗称40火。也是我国出口的游击队三大件之一,其实市场上很多RPG-7其实就是40火,因为40火造价比低廉的rpg7还要低廉(据说才200美元一发),并且简化了很多操作,伤害却有增无减。

RPG-7的反坦克高爆弹,来源:战争召唤

②②这里有个细节,火箭炮兵被发现之后,直接采用反手持枪平射,这是一个应对身后侧方目标一个非常实用的技巧。

但明明被敌方发现了位置,却一直没有移动,反而一直待在原地,特别是还留有发射后产生的大量烟尘,这就是一个标记,可能是压力太大,只记得要快速摧毁敌方坦克,不然那栋楼绝对会被轰烂。但关键是人家不只有一辆装甲车辆,所以下一秒就被BMP2的机枪给清除了。

②③这里看很像是土耳其拜卡尔公司生产的TB-2军用察打一体无人机,但细节有出入,有可能是特效问题(这个无人机和导弹都是特效)。该型无人机于2014年正式服役,长度为6.5米,翼展达12米,搭载了Rotax 912发动机,作战高度为5486.4米,最大航行高度为8229.6米,巡航速度129.64公里/小时,最高速度为222.24公里/小时间,最大航行时间为27小时。可携带4枚反坦克导弹,对8000米内的目标进行精准打击。

由于造价相对低廉(50w美元),并且实用性很强,所以俄乌战争中双方都大量使用这一款无人机来执行定点精确打击任务,专门针对坦克、火炮、运输车辆、防空导弹阵地和等VIP目标。

②④无人机所发射的导弹为土耳其生产的MAM-L精确制导炸弹,是拜卡尔公司专门为TB-2生产的专用导弹。

其导引头为激光制导,配备有多用途的弹头,包括传统的破片弹头以及燃烧弹和穿甲弹等,弹径为160毫米,长度为一米左右,全重为22千克,几乎可以从顶部击毁所有的坦克。

所以一出手就击毁了白方的一辆T80BV坦克。

“舒马赫”车组全灭

很明显这些烟雾是特效覆盖上去的

②⑤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镜头,那就是烟雾弹的实际效果,可以看到扔出去的烟雾弹明显被风吹向了右侧,而白方的行进方向是左侧,这个烟雾根本起不到掩护的效果,反倒告诉黄方“我踏马莱纳”,并且还是暴露状态。所以黄方无人机马上就看到了,真要反击一定会撂下几个的。

你看几乎没有作用,而且还是逆风,敌人在左手边,完全暴露了

根本不可能像游戏那样固定一处,也不可能像游戏那样瞬间出现烟雾,都是慢慢喷出来的,所以一般烟雾弹使用的场景就是没有大风的时候,或者是城市街道等狭窄地区,而外界空气基本都是流动的,再怎么无风都不是固定不动的,所以一般就是多扔几个,问题就在于没人会带太多烟雾弹,基本都是手雷,只听过一组手雷或一排手雷,没有烟雾弹的。烟雾弹其实最大的作用就是标记位置,类似信号弹的作用,用于引导空中支援或者空中打击 。


———————————— 第三阶段:28-38min ————————————

②⑥这里就是展示如何开始攻坚了。 这个镜头可以看出是由窗户进入,但是这个窗户已经被轰塌了,和门差不多。由于是无碍入口,在得知里面有敌人的情况,就不需要刻意按照标准来,直接用手雷招呼。

关于如何进行突破及清理房间:

1、首先快速接近建筑,并贴紧建筑外墙,选择“进入点”。

(1)如果进入点在门口。

快速靠近建筑物,警戒位置为门的合页处,进入之前,尖兵警戒,二号位快速扔出大力手雷然后退回队内,这样手雷可以在室内尽可能的弹射而不会被敌人捡到并丢出,手雷爆炸后迅速攻坚,趁着爆炸的伤害或者冲击波让敌人失去判断力和控制力的时间果断清理。

门很容易被设下诱杀陷阱,或者被堵住。通常来说,从一扇没有被设置诱杀陷阱,或者不在敌方人员射界内的门进人,是进入一个房间的最佳路线。但如果怀疑一扇门上有诱杀陷阱,或者敌方人员可能在房间内,避开这扇门,或者采用爆破方式突人。在进入之前,或者确定是否有必要突破之前,士兵应用手或者武器的枪管摸索门框,寻找有无激发装置,同时用眼睛寻找诱杀装置。——22.04条例

(2)如果进入点是窗户。

和门口类似,尖兵警戒,二号扔雷,尽量扔到天花板上,这样也是有利于手雷尽可能弹射,避免被敌人捡到扔出去。

大多数窗口每次仅限一名士兵进人,而且通常士兵还需要用上至少一只手(来爬窗)只剩一只手拿武器。在这种情况下,正在进人的士兵极其容易受到来自房间内的火力攻击。要想通过窗口进人一间敌人占领的房间,需要采取一些干扰措施,例如投掷一枚手榴弹或者震撼弹。——22.04条例

“进入点”是房间内所有敌人的焦点,被称为“死亡漏斗”。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害,应当快速而平稳地通过并离开进入点。每增加一名成功通过并离开进入点的士兵,都能提升作战单位对房间的控制权。如果一名士兵在进入点内部或附近倒下,他应当留在原地,直到最后一人将进入点清理完毕。
在高度危险的情况下,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尽量避免使用一楼的门窗。考虑使用其他可行的方法为进入行动制造突破口,包括从更高的楼层、屋顶或地下室进人。【如有需要,在士兵真正进入之前,先投掷一枚手榴弹(碎片式、震撼或眩晕手榴弹),然后清理组即刻进入】。——22.04条例

从这个镜头可以判断,应是苏制F-1防御破片手雷Граната Ф-1)绰号柠檬手榴弹。采用铸铁弹体,重600克,内装60克TNT炸药,“K”型引信,抛掷距离30至45米,有效杀伤半径约为30米。全弹结构简单,弹体内以破片衬层,采用预制槽小立方,壳体内缠绕三四层,

“撩枪”也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技能,能最大限度的保证自己的安全,同时房间狭小,并不需要什么精度,以压制为目的。

②⑦这位老哥很细节,在切拐角的时候,左手不动,抓住枪身,右手肩膀不动,而是用小臂把枪给推出去。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身体的暴露面,防止被伏击,因为看到你枪管伸出来的一刻敌人就开火了,如果你整个人都出去了一半基本就废了。而且这样子持枪还可以快速反击。

但可惜这位老哥还是大意了,被小柠檬蒸发了。其实也不怪他们,毕竟电影削弱了125mm高爆榴弹的威力,所以黄方根本就没人死在炮击,只是轻重伤,所以白方才没有料到里面还有这么多活人,另外这位队长也确实虎了点。

②⑧这里是白方缴获的黄方的对讲机,但是根据某些大佬的指认,摩托罗拉没生产过这一款,也是国产贴牌外贸版(华强北特供),特别像堡利斯通8RS那一个版本。但是这款带彩频的也不便宜,怎么着也得三四百大洋(当然批发价会更便宜),但是比对面白方那100左右的对讲机好多了,所以才感叹一句:“对手的东西真不错”。

这样一来,第二阶段攻占黄房子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第三阶段:28- 38min

②⑨另一支白方小队直接采取爆破方式攻坚。已知敌人在屋内并且目的是杀伤优先而不是救援优先的情况下,采取爆破的形式进入建筑是最有效的方式。采取何种爆破方式就看能提供什么,最好的方式就是坦克开洞。

进入砖混结构建筑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坦克发射高爆破甲弹(HEAT),打出一个缺口。

次一级的方式就是火箭筒开洞;然后就是贴C4开洞。反正不管什么方法,目的就是开洞,主要考虑的就是强度问题了。从之前的镜头能判断,这里的大多数建筑是没有钢筋的砖混建筑,因此非常适合直接上炸药爆破,这是从二战开始苏军就流行的做法了。

…突击小分队的任务是,占领并保卫前线城市建筑物。士兵先用火炮炸开建筑物外墙,投入手榴弹(然后)进入建筑物,用喷火器将地下室点燃,并用手榴弹将其炸毁。进入房间前,士兵会先投入手榴弹,随后用冲锋枪进行扫射…——来源:《伟大的卫国战争》第四集兵临城下 28:20
来源:《伟大的卫国战争》第四集兵临城下 28:20

看边缘,是砖混建筑

和上面说的攻坚差不多,先用投掷武器清理房间,然后在鱼贯而入。

③①这里有个细节,由于洞开得比较高,所以直接用枪当踏板,当然前提得是真铁,如果是那种聚合物(塑料)枪身,可能够呛,不过枪支本身在研发过程中就经过了非常多的“惨无人道”的实验,毕竟战场是非常复杂的环境,强度是能够保证的,当踏板这个功能或许也是经过测试过的。

③②交替掩护清理房间。

③③这个镜头看了很多遍都不是很清楚,应该是苏制RGD-5手雷(РГД-5),1954年开始服役,重量:310克,长度:117毫米,直径:58毫米,填充:三硝基甲苯,使用UZRGM引信,引爆时间:3.2—4秒,爆炸范围:15—20米 。

这款手雷量特别大,所以直到现在还有很多军队在使用。

③④这个镜头也很细节,白方在得知前面走道有黄方士兵,所以并不急于直接进入下一个房间清扫,而是一人架枪,另一人直接扔手雷清扫

③⑤在得知黄方架住走廊,而白方无法直接前进的情况下,直接上炸药开洞是最好的突破手段,同时也是最安全的方式,通过侧翼进行突击,同时也是分割敌方防守的好方法

③⑥这里就是之前②⑦说过的一种持枪技巧,在保证身体绝大部分安全的情况下扫射的敌人。

而这一位黄方士兵就特别惨了,他下意识的移到死角处,这样的好处是如果进攻方按照训练习惯进来的话第一时间看的是左前方,这样躲在左后方的人就可以射击敌人的左右手甚至肩膀,基本可以报废了。可人家毕竟训练有素,直接一个撩枪先射死角,最后还补枪,防止复活。

直接开洞前进,最安全的方法就是一路炸过去。

③⑦大疆的无人机,LOGO都没去掉。根据大佬只认,应该是DJI-悟2。大疆无人机在国际市场,尤其是那种买不起军用无人机的国家特别畅销,毕竟大疆的质量和参数还是很不错的,价格也便宜不少。事实上俄乌战争也确实买了很多大疆

黄方用无人机发现了白方的D-30火炮阵地,准备进行反击。

白方发现无人机后就要迅速进行转移,这里很明显能看出白方之间的通讯以及判断力都是有水平的,还是那句话,保住有生力量才是最重要。 这就和之前黄方的迫击炮阵地想区别了。

③⑧白方立即启用干扰器干扰对方无人机。

③⑨因为火炮是需要校准射击的,所以白方才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赶紧将火炮拉走。

但现在电子计算已经越来越精准了,再加上智能炮弹,几乎不会给你反应时间。而且平时架设也比较麻烦,很难立即投入战斗,所以现在有钱有科技的国家(指中美)已经开始逐步放弃这种牵引式火炮,转而大力发展车载火炮,我国的车载火炮目前是种类最丰富的。这种车载榴弹炮俗称“卡车炮”,原因就是用军卡直接拉的,跑得快,和那种履带式自行火炮有一定区别。

比如我国的:

09式122毫米车载榴弹炮

最新款的SH-11/SH-15155mm车载榴弹炮

法国“凯撒”155mm车载榴弹炮

④①黄方炮兵阵地这里出现的是苏制 2A65式152毫米榴弹炮,1986年正式服役,152mm54倍口径,战斗全重为7吨,高低射界-3.5°~+70°,最大射程24,700米。在炮口部位,设计有双室炮口制退器,搭配半自动楔式炮闩、弹簧冲压系统、液压反冲装置和液冷后坐力制动器来实现缓冲发射大口径炮弹时带来的巨大后坐力。

在炮架前部,还保留了苏联传统的装甲防盾,这个防盾一直向后延伸到车轮上方,能起到对炮班组成员的前方和侧面保护作用,防止来袭炮弹产生的大量炮弹碎片伤害。在炮架的左侧,是一套由双速齿弧形高低机和双速螺杆式方向机组成的调节机构,基本上延续了苏联的传统火炮设计布局,因此在操作方面并不是很复杂。

另外为了方便瞄准左侧也分别设计有直接瞄准具和间接瞄准具,其中光学直接瞄准装置上有高角装定器和方向修正量装定器,与方向机、高低机配合对目标实施瞄准。一般情况下是使用6x6卡车或MT-LB履带车辆上进行机动,其公路牵引速度最大可以达到80 km / h,而越野牵引速度一般为20 km / h。

④④因为刚发射完的炮弹壳非常烫,烫到手套都很难隔热,所以直接用推弹杆挑走。

ЗОФ-45式杀伤爆破弹 全重34.6kg

筒装药包再次出现

1

2

④⑤这里有个更小的细节(1,2图),推弹杆是偏上推得,就是为了避免直接接触到底火,虽说底火没那么容易击发,但小心驶得万年船嘛,谁知道会有什么意外,155mm炸弹炸膛了那可不是小事,这附近的炮手都得报销,不然也残了。

④⑥这里这段话算是影片主旨之一了,后面还有很多类似的镜头,所表达的内涵就是黄白双方本质上就是同源的,后来才分家,虽然分家了,但毕竟是一个师父教出来的,就如同自相残杀一般。

由于反应快速,白方炮兵基本没收到太大的损伤,只损失了1名炮兵(其实也是剧情杀)

而黄方指挥部也发觉了白方的目的是攻占九层大楼,因此把所有士兵都派往附近进行防守。但是这个消息被捡到黄方对讲机的白方所察觉,白方也把所有部队都调到了前面,也是从这里开始,胶粘的烈度就变大了,双方最终也都全军覆没。


接:第三篇//movie.douban.com/review/14837332/

 6 ) 逐帧解析地【地狱尖兵】(1)1-18min

一句换浓缩剧情:

拿大部分冷战装备和小部分义乌小商品来打一场二战时期的战争。

—————— 任 务 简 报 ——————

主要目标:摧毁敌方重炮阵地。

任务细节:占领位于火车站以西大约500米左右的高层建筑,以指引我方战机摧毁敌方炮兵阵地。

执行小队:“布列翁”(指挥)、“威斯克”、“列杰耶夫”、“列伊”、战车部队

敌我双方:黄队、白队(不要刻意脑补具体的)

地图信息:

—————— 任 务 执 行 ——————

第一阶段:1-10min

注:由于AK系枪械太多,很多都只是细节上的区别,更重要的是士兵可以自己DIY,再加上电影里也看的不是很清楚,我判断不是很准,所以判断不出来的尽量就不做枪械科普,如有错误敬请指正。

AGS-17榴弹发射器 АГС-17 Пламя;Пламя 30MM 1975年开始服役。主要用于连、排级步兵单位,具有火力猛、轻便灵活的特点。

①白方开始行动前先用榴弹发射器进行犁地,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把建筑物外围的敌人驱赶回建筑物内,同时达到排雷、摧毁障碍物和杀伤暗哨等作用。但副作用就是告诉大家我要开始进攻了,所以这一幕就相当于宣布白方放弃了特种突入作战,而是以清扫敌军有生力量的歼灭战。

从这几个特点判断应该是AKM,就是这个护木没找到型号

AKM

②注意这位士兵,此处的行动路线类似“S”型,先左传后右转,所以持枪姿势第一个镜头是右手持枪,这样就可以观察左边情况,同时枪口指向也是左侧方,由于是顺手姿势,所以能很快扫清左侧敌人。 然后下一个镜头就是马上进行右转,所以这位士兵非常顺滑的就把右手持枪改为左手持枪,原理同上。

来源:战争召唤

前面这位的武器我只能通过弹匣弧度和枪口判断应该是AK-103突击步枪。由俄罗斯伊孜玛什公司设计并生产,2006年正式服役。AK-103突击步枪是俄罗斯为出口市场设计,采用复合工程塑料技术,是AK100系列中授权生产和出口最多的型号。空枪重:3.4公斤,发射7.62x39mm 子弹。

AK-103突击步枪所使用的7.62X39mm PS弹,来源:逃离塔科夫

PKM通用机枪 ПКМ ;7.62×54mm R 1969年开始服役

③肥仔机枪手控制点:过道、拐角、门口架枪的标准姿态。正确做法是从掩蔽物的边缘射击,永远有一面靠墙(一般为惯用手方向,因为管用手持枪很难同方向转动,反应太慢),同时门框会遮挡部分正面,避免暴露自己,同时保持着一定的阴影环境,从敌人的视角来看就是一条线或黑黑一片。

来源:战争召唤

④黄方防守方的射击姿势: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黄方使用的是加固窗户来形成射击阵地的方法。

门窗形成的天然射击口,可以通过将其封堵,只留下一个供士兵使用的小孔。建筑物内部墙面的材料,或任何其他可用材料,诸如沙包之类的,都可用于堵塞。

这不仅能让屋内防守士兵可以通过射击孔反击、阻止地方靠近建筑,还能大大增加自己的存活率。同时,绝对不能站在射击口正对面,从射击口射击时,不管射击哪个方向,身体都要保持侧向射击,如此身体能够得到墙壁的保护;

在射击时,不能把枪口伸出窗外,因为隐藏式设计口本身就承担着一定的隐蔽性,将枪口伸出将会提高暴露的几率。

太糊了

SVD狙击步枪 CBД 7.62×54mm R;1967年正式服役。图中应是改进型,采用新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枪托和护木,以及新弹匣,在弹匣入口前方有安装两脚架的螺纹孔。

⑤这几位的素质相当不错,遇到袭击时,不要第一时间想着逃跑,而是赶紧选择附近最近的遮蔽物,这位狙击手不仅第一时间选择了拿战友尸体当沙包,同时立即反击以压制对方的火力,给身后的队友支援。而身后的机枪手虽然受伤,但第一时间用机枪反击,压制对面火力,把敌方的攻击降到最低。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个伏击其实不算成功,黄方这一支支援小队一共有6人,然而仅杀伤两人,参考费卢杰战役,一个标准的机枪伏击阵地一梭子就可以报销75%的人,更别说白方是用榴弹发射器伏击的,一组弹链下去,基本报销了。只能说是艺术效果。不过主要目的达到了,就是防止黄方支援前方。

⑥这个镜头漂亮滴很呐,一般情况下(指美帝)行进时,尖兵负责检查门窗和警戒门窗处可能会出来的敌人,第二位则警戒正前方,第三位一般是警戒对面的建筑,第四位则负责警戒对面建筑二楼及以上,最后一位看屁股。

2号位的老哥用的是哪支AK我是看不出来了,只能自己尽量还原一下了。

但镜头里的“列伊”小队没那么多人,同时已经处于交战状态,并且目的是为了进入建筑物以压制敌军火力,所以采用了简单的警戒姿态,一、二位同上,三号位则是警戒后方及高处。让后续战友快速进入建筑物内。(可惜这三位运气不行,被黄方IED掀了个人仰马翻)

美军一般是两个分队前进,但具体分工都是一样的,人少一样可以

第二阶段:10-18min

⑦之后进入简报环节,白方的目标就是肉侦,引导战机摧毁黄方的火炮阵地。此处说的是火炮是:203毫米2C7式“芍药”(пион)自行榴弹炮,1975年开始服役。全重46.7吨,主武器为车体上开放式布置的一门2A44型59倍径203毫米榴弹炮,火炮的左右射界30°,俯仰角度为0°~60°,采用液压、电力双驱动。除常规炮弹外,这东西还能发射战术核炮弹,当然黄方是没这东西,但203mm高爆榴弹也够呛。

⑧注意这位,他腰间别了一把斯捷奇金APS冲锋手枪,Стечкина,9×18mm PM,1951年正式服役,是世界上唯一被列为制式军用装备的冲锋手枪。腰间别着斯捷奇金训人,这很教官,很很复古。

装了APB枪托的斯捷奇金,来源:逃离塔科夫

斯捷奇金手枪使用的9X19mm PM弹 来源:逃离塔科夫

⑨由于需要救援队友并且摧毁黄方火力点,指挥官直接下令让附近的装甲部队下场拔点。出场的应该是T80BV,但是图上却说的是T72,不知何故,难道是用T72改的T80?我记得俄罗斯拍战争戏确实有用T72各种魔改,毕竟便宜量大平时也是T80展示,T72攻坚。尤其是这一次俄乌战争,双方都是大量使用T72的各种改进型。

T80BV坦克的一大突出特点就是采用GTD1000燃汽轮机作为机动装置,行驶速度能达到每小时70公里,大约能行驶500公里左右,主炮为一门125毫米2A46滑膛炮。

T80-BV 主战坦克,来源:战争召唤

T72-B3主战坦克,来源:战争召唤

T80-UM主战坦克,来源:战争召唤

125mm 高爆弹,来源:战争召唤

⑩黄方发现白方的火力太强,请求指挥部进行炮火支援。这里有一个细节,黄方用来联系的对讲机上面标的是“摩托罗拉”,但是经过某些大佬的指正,这款对讲机摩托罗拉没生产过,再结合电商大佬的说法,应该是国产宝丰对讲机的贴牌外贸版

因为这一次俄乌战争确实双方都从某橙色APP上订购了特别多的电子产品,对讲机是量最大的之一,双方也缴获了不少,这款在淘宝也就百十来块,就这稳定性、安全性和抗干扰性,你都不敢想在战场上用这玩意,分分钟破解监听(后面也确实被监听了)。所以为什么我说用义乌小商品打仗,别急,后面还有呢。

⑪这里出场的是黄方的迫击炮阵地,为2Б 11式 120mm迫击炮,高低射界45°~ 80°,战斗状态质量 210 千克,最大射程为7.18公里。此炮一大识别特点是炮口安装的防重装保险器设有4个凹槽,其中2个装有弹簧装填卡锁。

因为可以曲射,所以迫击炮一般都是架设在掩体后面或者是掩体坑里,顶上用树叶等伪装覆盖,最大程度保障炮手的安全。所以电影里黄方的这个迫击炮阵地可以说就是活靶子,所以才在后面被白方无人机轻松侦查到,然后被反制得一干二净。

炮口的防重装保险器,来源:战争召唤

底盘,来源:战争召唤

⑫这位正在通过计算器计算前线黄方所发过来的一串数字,算出射击诸元,得出具体坐标,由于不是无人机实测,所以需要校准射击,这在后面可以看到。

来源:丝瓜

关于怎么计算射击诸元,那还挺麻烦的,尤其是人工,反正就是如下公式;

间隔(米)=角度(密位)X 距离(公里)

⑬这一位在做的事就是装“药包”,迫击炮弹本身有一定的装药量,但是定装弹药的缺点就是固定射程,所以可以通过加药包的方式获得额外的推动力,从而打的更远。镜头里黄方展示的就是已经相对落后的装药方式,“绑扎法”,用绳子绑,现在中美早就摒弃掉了这种过于原始的装发,而是使用马蹄形药包,直接扣上就行。

列宁格勒地区西部军区联合武装部队迫击炮部队的士兵在一项特殊演习的框架内,制定了从120毫米战术便携式迫击炮2B11 «雪橇»向常规敌人的装甲目标进行高速射击的目标

绑扎法
马蹄形药包

黄方炮兵绑扎的炮弹应该是120mm 高爆弹,来源:战争召唤

⑭白方有beer来,带了炮兵侦校定位雷达(具体型号不认识,对这种装备不了解),具体功能请出百度来回答:

利用雷达技术,追踪敌方火炮发射的炮弹后,依据敌军火炮弹道后推出其发射阵地的位置,为己方的火力反击提供敌军目标的精确定点坐标资料。

所以白方只用了很快就把黄方的迫击炮阵地给掀翻(当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黄方的迫击炮阵地布置的太随便了)。

⑮此处为俄罗斯生产的“海鹰”морской орел 10军用无人机,重约10公斤,最大活动半径120公里,续航能力超过10小时。

但这东西就是一个“万国造”,从这也可以看出俄罗斯如今的先进信息化军工水平真不如大疆。

⑯白方的火炮阵地为苏制122mmD-30榴弹炮,1963年开始服役,最大射程15.3公里,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高仰角,最大射击仰角能够达到70度,除了能够像一般的身管火炮进行远距离火力压制之外,也能够像迫击炮那样用高曲线弹道,打击一些位于普通榴弹炮射击死角的目标。

D-30在我国有仿制,就是96式122毫米榴弹炮

⑰这位手上抱着的是“药筒”,作用也就是前面说到的药包,增加射程用的,只不过俄军用的是筒装,欧美军队用还是一样的马蹄形药包。

⑱这里被炮击之后,黄方还不转移阵地是最骚的,没听说只有一轮炮击的,因为火炮精度差,所以都是多轮发射。“有人说是因为黄方没有通知上级,不能后退”,这句话就更加暴露了黄方训练操典落后和通信之差。

根据PLA的例子,本身打完就得转移。遭到反制之后也要转移或者人员撤离,因为对方必定会发射多轮炮弹,所以保存实力才是优先级的。所以后面黄方迫击炮阵地就全军覆没了。

⑲为了摧毁黄方控制的二号楼,白方指挥直接叫坦克定点摧毁。这里出现的是白方的BMP-2步兵战车,БМП-2,1980年正式服役。战斗全重14.6吨,乘员3人,载员7人,最大公路时速70公里,水上时速7公里。主要武器为1门30毫米高平两用机关炮,弹药基数500发,射速200~300发/分。辅助武器为1挺7.62毫米同轴机枪。配有4枚红外制导的拱肩反坦克导弹。

电影中说是BMP-1,可能是用bmp2的底盘改的,不得而知了

BMP-2M步兵战车,来源:战争召唤

30mm高爆弹,来源:战争召唤

⑳这里可以看出车长也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兵,坦克其实和人差不多,在射击的时候最大限度的隐藏自己的身躯,避免受到伤害,坦克也是同理。这里车长直接停到第一栋大楼后面,通过破损的楼体直接炮击,这样避免车体过于裸露而被对面的反坦克武器击中。

自动装填机装填弹药

应该是125mm 高爆反坦克弹


第二篇://movie.douban.com/review/14815469/

 短评

这个不给五星那真是瞎了眼了,瓦格纳对亚速营,简直就是教学片

4分钟前
  • 西血鬼
  • 力荐

damtoys素材来了,卖爆

5分钟前
  • 真的好严格™
  • 力荐

为了毁灭一个炮,双方痛苦死伤50人以上,造这个炮才用多少人

8分钟前
  • 托腮
  • 还行

依然硬核

12分钟前
  • raku
  • 力荐

导演都在9月20日阵亡了...

15分钟前
  • 帕米尔
  • 推荐

从头打到尾,没有废话,没有女主角。炮兵、坦克在后面的支援也是一物降一物。可惜空中力量有些差劲,无人机还是DJI。#20221030

16分钟前
  • huyouyou
  • 力荐

军迷的盛宴,巷战的教科书!解说展示作战体系和部署,充分体现步坦炮协同推进,建筑物的进攻与防御,无人机侦察与反炮兵作战的战术细节。真实还原血肉横飞的残酷战场,没有丑化敌人也值得尊敬,与国内一众神剧相比高下立判!但说实话,瓦格纳要是真有电影里2个小时打下4栋楼的巷战能力,至于开战8个月缓慢推进至今未拿下重镇巴赫穆特吗?

20分钟前
  • 女武神的骑行
  • 力荐

一部史诗级震撼体验但让人看后高兴不起来且无比沉重的电影。双方都勇猛刚毅,黄队机枪手军衔迫击炮的科学,暴风雪小队,白队威斯克 树妖 和一拖二的场面都给人深刻印象,电影中敌我双方都正面立体,并没有刻意丑化一方,给予了双方足够的尊严和各自忠于职守的形象,战场无政治,更没有权力决定自己的政治立场。有的只是服从命令和拼尽全力以及钢铁的冰冷与残酷。这应该是一部无限接近目前真实俄乌惨烈战争状况的电影。昨天和明天我们上班时,电影中的惨烈战争场面就正在几千公里外的俄乌之间重复循环。军事专业化的东西我不太懂,但已经有很内行的评述参考了。

24分钟前
  • 豆友144185429A
  • 力荐

仓鼠!豚鼠!你个白痴,是花栗鼠!(它明明是只龙猫)

25分钟前
  • 读书的屠狗辈
  • 力荐

作为从部队出来的人,我觉得,俄罗斯人定义了另一种战争片,和美国人那种反战说教的完全不一样的战争美学。不论是战术,装备,和士兵的刻画,我觉得无与伦比。向世人展示了什么叫专业!!(中国军事电影能否能认真学习一下呢,而不是没事谈个恋爱。或是把敌人刻画的跟笨猪一样…)

27分钟前
  • 一曲镇魂歌
  • 力荐

重要看点:1.战术过硬:步炮、步坦、空地协同,炮火层次,无人机反炮反坦,巷战CQB;2.战争残酷:人是消耗品,发挥作用—暴露—被干掉是常态;3.政治悲剧:敌对双方,面对同一幅圣像,做出相同的举动。

29分钟前
  • 地瓜
  • 推荐

有人拍战争片反战,有人拍战争片耍酷,有人拍战争片赚钱,这个战争片教打仗

30分钟前
  • 憨书生
  • 力荐

年度战争电影

33分钟前
  • 小朋友不说话
  • 力荐

说人家是教学片不是电影的,注意40分钟两个对立的士兵先后摆正同一幅天主像的细节,这不比那些反战意识形态电影里逼逼赖赖的说教和残酷镜头扎心一万倍?

37分钟前
  • MADAO
  • 推荐

今年最好的电影

42分钟前
  • 如你所愿
  • 力荐

真实到像是实战纪录片。电影讲的是“白军”进攻,“黄军”驻守,争夺几栋建筑的故事。没有铺垫,开场就打;没有主要角色,每一个角色都是“跑龙套”的,因为战争带来的死亡只是一眨眼的功夫;没有个人英雄主义,谁都可能战死,没有刀枪不入的战神;没有情绪升华,节奏很快,没有为任何一个战士的死亡减慢节奏,这个死了,其他人继续冲;没有多余的台词,战斗打起来,没有时间给弥留的战士说遗言。看完就能理解为什么战争是机器,是磨盘。几栋楼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何况一城一国。而且,今日之事明日再来,所有的死亡显得毫无意义。很真实的巷战,只不过武器配置并不太先进,所以胜利是靠人堆出来的。

43分钟前
  • 蒙奇D
  • 推荐

不谈政治,不谈立场,只是两股力量的暴力对轰,平铺直叙的讲一场小规模的战斗任务,战术安排,装备和战斗细节,吊打目前主流的美式战争片。有一幕很有趣,上帝画像掉下来了,双方都把它捡起来放好做了阿门,然后互相厮杀。

47分钟前
  • 落日如初
  • 力荐

制作看得出是下了本了。但很多表现形式很奇怪,这算是主旋律商业片还是俄罗斯军教片?

50分钟前
  • Reise, Reise
  • 还行

纯粹拍给军迷的“礼物”(声明不支持战争),没有一丝废话,全片只有战术和战斗,很爽。这是今年最好的战争电影,不得不说,硬核还得看毛子。还得吐槽下毛子的信息化也太低了,无非一次引导任务罢了,还得用最精锐的准特种部队去强推,士兵人命不值钱是吧,离谱。放在我军,固定翼无人机、“北斗”系统直接就上了。毛子还是缺钱啊。最后致敬这一支瓦格纳雇佣兵,电影中了了几个镜头,却是他们真实的死亡,这场战斗现实中俄军打的十分优秀,他们没有愧对祖国,相信祖国也不会忘记他们。

51分钟前
  • 骑狗去你家
  • 力荐

剪辑比较乱,战争很残酷,如果看个战争场面可以一看比其他电影真实不做作。

56分钟前
  • 海边的曼彻斯特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