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2014

HD国语

主演:曹丞 阴奕彤 赵耘颉 王洋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语言:国语年份:2014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陷阱2014 剧照 NO.1陷阱2014 剧照 NO.2陷阱2014 剧照 NO.3陷阱2014 剧照 NO.4陷阱2014 剧照 NO.5陷阱2014 剧照 NO.6陷阱2014 剧照 NO.13陷阱2014 剧照 NO.14陷阱2014 剧照 NO.15陷阱2014 剧照 NO.16陷阱2014 剧照 NO.17陷阱2014 剧照 NO.18陷阱2014 剧照 NO.19陷阱2014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BBC高分纪录片:自以为薅羊毛,却成为资本家的韭菜

今天推荐一部BBC制作的高分纪录片,名字是《无节制消费的元凶》。

豆瓣评分8.8。

网友高赞,“对消费社会来说,这是禁片”。

如果你已经实现财富自由,剁手次数再多,依旧是千手观音,没必要看下去——如果你非要看,我也不拦着。

这篇文章是对打工人的警醒。

啥叫无节制消费呢?

我的理解是,贷款消费。

这里的贷款消费不仅仅是一种支付手段,更是超出个人支付能力的消费。

大家比较熟知的手段,通常是某呗,某条,以及某某信用卡。

早在双十一之前,它们已经主动抛来媚眼,为你办理了各种提额手续。

这会给人一种错觉,好像到了还款日期,你就有支付能力。

《无节制消费的元凶》主要从两点来讨论这个消费时代的真相。

其一,他们如何让人做到无节制消费?其二,我们为什么会无节制消费?

《无节制消费的元凶》揭露消费社会中的各种套路,让你看清楚,你自以为薅羊毛,却成为资本家的韭菜。

套路一、计划报废。

顾名思义,计划减少产品使用寿命,让消费者不断消费,从而赚到更多金钱。

而这早已经是各个行业心照不宣的秘密。

计划报废最早出现在电灯泡行业。早在上世纪20年代,几家规模庞大的电灯泡公司组建福玻斯联盟。

联盟签订的相关协约,就有关于电灯泡使用寿命的规定,最高到1000小时。在此之前,电灯泡能使用2500小时。

将其使用寿命缩减到一多半,就是让消费者购买更多的电灯泡,厂家收割更多利益。

后来福玻斯联盟被解散,但是它的计划报废却成为各个行业发家致富的圣经。

洗衣机会采用容易损坏的加热元件。

比如苹果手机会缩短电池续航年份,让人重新购买新款苹果。

或许有些非苹果用户会很开心。

我只能说,骚年太天真。

手机卡顿,也是大多数手机品牌报废计划的一环.

鲍德里亚曾在《消费社会》中提到,我们正经历着和祖先不一样的文明生活。

在以往的所有文明中,能够在一代一代人之后存在下来的是物,是经久不衰的工具或建筑物,而今天,看到物的产生、完善与消亡的却是我们自己。

这就是习惯的力量。

商家鼓吹新款能够带来更多快乐,辞旧迎新的消费观,逐渐成为很多人的价值观。

套路二、有序制造不满情绪。

人都有贪嗔痴,会攀比,会炫富,会用凡尔赛学包装自己。

商家就会利用这种人性,制造各种不同款式的产品。他们就是要满足人类的物欲,让购

买的人得到一种人无我有的虚荣心。

通用公司的总裁斯隆就是利用这种消费心理的高手。

他提出,消费者可以像购买鞋子一样购买汽车。

汽车硬件设施无法更新,就改变它的外观,推出不同色系的汽车。

有钱人如张柏芝表示很开心,终于可以用不同色系的汽车来搭配自己的衣服了。

或许你对汽车不感兴趣,也不像张柏芝那样有钱,认为斯隆这种有序制造不满情绪的套路,对你不好使。

其实还会有影响,因为其他商家也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

我当年买苹果6的时候,就看到有土豪金、银白和深空灰三种色系。

我的很多朋友选择了土豪金,而我最终选择了深空灰,因为它最便宜(贫穷让我理智)。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就能看出苹果的营销手段,用不同颜色打价格差,提高土豪金款的价格,给消费者营造一种“只买贵的,不买对的”优越感。

套路三、营造恐惧,控制他人。

对消费者营造恐惧,就能更好地控制消费者。

《无节制消费的元凶》用SUV车型来论证这一观点。

它的产生就利用了人类恐惧的本能。

巨大的车型,让人感觉更有力量,气质更彪悍,安全感更高。

尤其在“9·11”之后,恐怖主义成为美国人的梦魇。

在21世纪初,SUV车型就达到美国汽车总销量的20%以上。

有意思的是,SUV的安全性并不高。

因为体积较大,SUV的翻车率是普通车型的两倍以上。或许你觉得这只是翻车的情况。

但你要清楚,60%以上的车祸,都与翻车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讲,大众对SUV车型的推崇,并非理智的选择。

利用恐惧推销产品,各行各业都轻车熟路。

漱口水利用人们对口臭的恐惧。

老年保健品,是利用老年人对死亡的恐惧。

保养品是利用人们对衰老的恐惧。

酸碱体质理论的盛行,是对失去健康的恐惧。

2018年11月,“酸碱理论”之父罗伯特·欧阳已经承认其理论是营销骗局。然而,他的酸碱体质理论依旧在国内大行其道,至今仍有很多人深信不疑。

除了上面三种套路,商家还会通过植入广告的方式,来给消费者催眠。

穿明星同款,成为很多观众的嗨点。

千条路万条路,大家还是玩不过商家的套路。

商品的生产者是套路高手,销售者也会利用各种促销手段来拉动消费。

“双十一狂欢,全年低价”,现在买立省50%,多买多省的营销口号让很多人心动。

但我们也要明白,不买,立省100%。

我不是在抵制消费,而是希望大家保持一个理智的消费观,在消费之前要思考两点。

其一,你的消费是花明天,圆今天的梦吗?

其二,你的需要,真的是你需要的吗?

先说第一点。

前文也提到当下便捷的贷款消费,各大资本也都推出了各种消费贷,甚至现金贷。

它们就像魔法棒一样,扩大消费者的购物欲,开始各种买买买模式。

然而,在买买买之后,你真的可以还得起这些贷款?

再说第二点。

总有些人声称,我买的就是我需要的。

其实需要也分为真实需要和虚假需要。马尔库塞就曾说过,

归根到底,什么是真实的需要和虚假的需要这一问题必须由一切个人自己来回答,但只是归根到底才是这样;也就是说,如果并当他们确能给自己提供答案的话。只要他们仍处于不能自治的状态,只要他们接受灌输和操纵(直到成为他们的本能),他们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就不能认为是他们自己的。

如果一个人不能分清楚自己的真实需要和虚假需要,很容易陷入无节制消费的漩涡。

如果一个人,用借贷的手段,挎昂贵的包包,买下几十只轻奢款口红,拿着最新款的苹果手机去网红餐厅打卡。她的大部分消费都是无节制的。

想要避免陷入无节制消费的漩涡, 不妨听听老舍的话。

懂行的人得到个便宜,就容易忘掉东西买到手中有没有好处。

《无节制消费的元凶》是一部在任何时间都值得看的纪录片。

因为我们始终面临一个刺激消费,鼓励消费,以贷款消费为荣却很少反思消费的时代。

或许你会问我,为啥今天才推荐?

因为我刚刚清空购物车。

淦。

BBC高分纪录片:自以为薅羊毛,却成为资本家的韭菜

BBC高分纪录片:自以为薅羊毛,却成为资本家的韭菜

 2 ) 在成为极简主义者的道路上的思考

从一年前接触极简主义以来,我的确少买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从衣服、护肤品到生活家居用品,我都全面实行了一番消费降级,因为自以为已经知道商家的营销套路,很多产品卖的都是品牌溢价。但有的时候我还是会被无孔不入的广告、以及看似真实分享的网红推荐迷惑了大脑,实行金额不大但无节制的消费。

这部《无节制消费元凶》很适合身处消费陷阱中的每个人观看,看完之后不至于醍醐灌顶却也明白自己交了多少智商税。

纪录片一共有三集,总结下来,无节制消费主要围绕3个主题:

#计划报废

#贩卖焦虑

#儿童心理


计划报废

为什么我们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电子设备?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每年的iPhone发布后,苹果股价总会大涨。商家总会想尽办法掏空我们的口袋,苹果公司更是如此。手机太单调?那我就更新MACBOOK。手机电脑都成了主流,那我推出IWACTH、无线耳机、IWACHT表带... 商家推崇消费主义,当然不能简单地以增加产品种类为手段。我之前也一直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诺基亚、摩托罗拉还盛行的年代,我们的手机总是很难损坏,当年根本没有现在满街都是修手机的店面,那我们是怎么一直保持手机的使用寿命的呢。我的MacBook坏了3次,都是主板问题,修理一次费用达到1600元左右,可能我已经算是幸运的了。然而我却也发现,每次更换的主板,总是在保修期过了的一个月,就坏了,我不得不又自己掏钱修理。我的iPhone,总是在下一代iPhone推出之后,运行变得极其缓慢,而我最近使用的iPhone6s,因为话筒跟电池都都不同程度的损坏及续航能力不足,严重影响我的使用体验的时候,我决定放弃再购买iPhone。

而今天看了这部纪录片,事实告诉我们,无需怀疑,商家正是在这里大张旗鼓贩卖缺陷产品。重点不在于产品是否完美,重点在于刺激“消费”。商家不需要给我们提供完美的产品,只需要告诉我们,买就对了。而一小部分并不追逐潮流变迁的人,却要被迫卷入“计划报废”的陷阱里,即使你不需要新产品,但是你现在使用的产品寿命都无法超过2年,并且修理费用极不合理,这只是变相逼迫你购买新产品。这点我也深有体会,大学时代的我还是秉承物品丢弃可惜、能用即用的原则,但有一天我的吹风机无法吹出热风了,但是我挺满意这个吹风机的,买的时候是99元。于是我打电话给飞X浦的售后,询问是否可以修理,我原以为修理费顶多20元到头了,那边却答复我,修理吹风机要60元。这个时候我哭笑不得,再加39元我可以获得一台全新的风筒,但修理却要花费我60元还有一个下午的时间。这个时候很容易选择,我再花99元购买一台新的风筒,然后给地球增添了一件垃圾。

我已经过了那个靠电子设备给自己贴标签的年纪,才如此坦然面对,iPhone是一部超越了我财力及管理精力(屏幕、机身极容易损坏)的手机,我不应该继续在这条路上追逐。最近的我决定重新适应安卓系统,父母的华为手机一般能用个3年以上,我买了一部华为,暂时来说各方面都挺好,重要的是它连iPhone的一半价格都不到。没想到iPhone6s是我最后能买得起的苹果的产品了,这之后的iPhone价格让人咋舌,现在已经攀升到1万多。

那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计划报废产品?在自己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内,买质量相对地经得起考验的产品。P.S.苹果全线产品都被我排除到“质量好”的范围外了。

其次商家情愿选择把旧款销毁,也不愿意旧款产品在新款产品推出之前,还在市面上流通。前段时间爆出Burberry情愿销毁一大批的包包衣服鞋子化妆品,也不愿意将其打折出售,这就是经济学上“资本主义倒牛奶”的原理。我们身处一个产能过剩的年代,商家就必须通过各种手段维护其商品的高利润,他们得到的远比他们浪费的多。这里不对地球资源做讨论,我们只针对商家怎么掏空我们的钱包,怎么把成本转接到消费者手上。说到成本转移,双11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我曾经因为双11的到来,爆买各种洗发水洗衣液消毒液,家里每个抽屉都塞满了双11的打折商品,一度另生活过得非常不清爽。后来看了相关的报道才明白,这就是商家转移成本的套路。工业的发展导致今天我们的生产力过剩,不断生产出大大超过现有人类基本需求的大量的商品,而这些过剩的产品占据着商家的仓库。由于储存商品的成本增加,商家通过打折,把商品转移储存到消费者的家里,一石二鸟,既解决了商品库存问题,又达到销售目的。

我决定不再囤积任何生活用品,消耗性用品快用完的时候再买是很明智的决定,现在的营销手段层出不穷,基本每个月商家为了销售都绞尽脑汁制造各种打折活动,不要把自己的家当成仓库,要过舒适、家无杂物的生活,要把生活重新掌握到自己手中。


贩卖焦虑

看看今天中国的中产阶级,就知道因“焦虑”诞生的行业未来的市值可达到多少。大概是可达到不可估量,哈哈哈哈哈哈。就我自己而言,最大的焦虑是认知焦虑。身边各种功成名就的年轻人告诉你,你是loser;公众号告诉你,不提升自己的技能你只能等着被社会淘汰;媒体告诉你,中产阶级在过怎样的生活是...于是没钱没背景的我,最唾手可得的大概就是知识。教你如何好好说话,一个课程388;教你如何写一个好故事,一个课程98;教你如何提升ppt技能,转发朋友圈可免费获得2节课程。于是一夜之间,大家口里说的都是“认知升级”,你不升级?不好意思,你没有终生学习的能力,你不配或者。

我并不是吐槽大家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但的确是大部分人都不具备自我判断力,才会随波逐流(包括我自己)。回首我多年来学习的路上,认知提升最快的阶段却不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而是在我还能安静一周看3、4本书的时候,我的三观基本是在那时树立形成,我的知识体系建立得最大最全也是在那个时候。而在贩卖知识焦虑的今天,我家里堆了大量未拆封的书,听了2节又觉得无趣的网络课程,而我什么实质性的收获都没有。

在知识随手可得的今天,我却发现我学什么都学不进去,其实,是太多声音分散了我的专注力。一个人生活很多事情需要自己操心,没有了读书时家里人帮忙打理了生活的时间优势,这是分散我注意力的一点。但更大的原因,我想可能就是——焦虑,让我一事无成。即将30岁的我,生活只能算得上波澜不惊,但想要有点成就,还是得静下心来,这个时代,哦,不,无论哪个时代,最后得到褒奖跟肯定的都是那些十年如一日专注的人。我要学会在这个焦虑爆炸、观点爆炸的年代,坚持做自己。

纪录片告诉我们,焦虑有疾病焦虑跟心理焦虑。我以上说的是知识焦虑,本片没有提及,但我认为这很有中国特色。另外影片中提及,贩卖一些人们不知道、不清楚的东西,再编个故事,就能发大财。漱口水、降压药,背后的利益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前段时间闹得很凶的红毛X酒也就是那么回事,而这一切都不过是商家看穿了人性的弱点,人们恐惧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也许是因为信息闭塞无从查证(中老年人),也许是根本没有耐心科普,对自身很多事情认知不足,而这就是商家钻空子的地方。在日本的酵素丸、消脂丸盛行的今天,我没有做过多的功课,也并没有否认这个事物的功效,我只是单纯觉得,我多吃两口蔬菜跟水果,少吃几口人工糖、少喝一杯奶茶,达到的效果远远比这些辅助类的产品作用大得多,也健康得多。

现代人太忙了,忙到没有时间朝另一个方向思考问题,现代人也太懒了,懒是人类的天性,吃一颗小小的药丸就能起效,我为什么要压抑自己想吃火锅跟喝奶茶的冲动。现代人也太可怜,解压往往要靠商家给出的理由,今天买一只口红、明天买一个包,你就能改造自己;今天一顿火锅明天一杯奶茶,这就是在忙碌生活中你让自己放纵一次获得的快感。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由消费主义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活的年代,我们只要有依靠物质的一天,我们就无法逃离。

我并不是抨击消费主义,消费主义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甚至促使人类进化得越来越快,但消费主义造成的资源浪费跟资源破坏也是毁灭性的。很难用对错去评判消费主义,但如果人类能认清一些低级陷阱,使用更好或者是更高级别的消费方式,或者我们能把控社会发展的整个走向,走向越来越好。


儿童心理

儿童心理是“我喜欢这个”“我现在就要”,无需理由也不想等待,这应该就是商家口中的儿童消费心理。

不过在这一部分,我的态度是中立的,甚至是偏向于消费主义的——那就是“卖故事”

这一集大部分是分析虚拟人物、虚拟情节对人们消费的影响,而我,也是这“深受其害”中的一员——为故事买单。这也是我上一个部分说的,我认为为故事买单,为想象力买单,是更快乐的消费体验(只针对个人而言,有的人比起虚拟世界更喜欢现实购物,这很正常)。

人生有许多的不愉快以及不如意,所以我们从不放弃一丝一毫能让自己感到幸福或快乐的机会,即使它只有一部电影的时间,即使它只是一个色彩鲜艳的玩偶,只要让你感到一丝安慰,这就是创造力带来的奇迹。

迪士尼乐园、环球影城,主题乐园长盛不衰。这里贩卖梦想、美好,这个地方让你觉得花多少钱都值得。还有那些由迪士尼创造出来的卡通人物,个个经典,而且给世人、孩子塑造的都是正面形象,我觉得这种理念很棒。

贩卖创造力,我是不愿意把它归类到“万恶的消费主义”里,我觉得正是有消费主义,这些创造力才被激发得越来越好,带给人们能挣脱苦闷生活的机会,就像我,即使在那么丑恶的生活中,看到迪士尼的人物,我的精神也会为之一振,为他们的美好而喝彩。游戏也是如此(当然我不赞成非专业人士过度沉迷游戏)。

一部分人购买美好的快乐可能等于另一部分人购买包包的快乐,但我还是更愿意看到,人们能从自己的生活中、人生里发现一些超越金钱可购买、或物质可给予的美好。

另外,说到信用卡以及今天日益猖獗的消费贷,这也是为了满足儿童心理——“我现在就要”。我本人的工资水平不高,身负房贷,发了年终奖或者绩效也会用于一些小的投资,仅当存钱,我当然也没有充裕的资金购买一些奢侈品。 偶尔当压抑的购物欲打开后会让我的存款变得很难看,但当我觉得势头不对,很快就调整自己的支出,我真的算是幸运的没有让金钱在生活中出现失控的状态。

信用卡支配着我们的欲望,而我并不想让生活陷入被别人支配的地步。掌握生活的主动权,才是我们对抗负面“消费主义”的最好办法。

总之,每当我看完一部同类型的纪录片(还有一部BBC很出名的《美容的真相》),我都能进一步看清这个世界的一些陷阱跟阴谋,身上的担子又轻了许多。

 3 ) 当一次性消费全面侵蚀我们的生活

爸妈结婚时的电风扇依然在爷爷奶奶家里放着,甚至用起来一点问题都没有,而我们现在几乎每隔一两年就要买风扇,可见第一集讲述的计划报废在中国已经是大行其道,高质量的产品并不能让商家获得长期的利润,现在的趋势是把一切都做成一次性消费品。几年前,商家都只是鼓吹勤换毛巾,可是“一次性洗脸巾”横空出世,彻底改变了中国女孩们的生活习惯,全棉时代也从几乎倒闭一跃成为全国知名企业,甚至有了顶流代言人王俊凯。其实一次性洗脸巾真的比毛巾卫生干净吗?如果你身在这个行业中恐怕你就不会这么想了。

一次性消费品不仅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用品中,连电子产品也开始了这种趋势,比如苹果手机,出了一代又一代,价格越来越高,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然而连基本的电池问题和数据线高损耗的问题都毫无改善,却利用年轻人消费欲望来获利,买不起不要紧,信用卡、花呗分期让人们更容易接受高价,暂时忘记自己的实际消费水平,甚至曝出各种贷款买手机的丑闻。

在网络社交、网剧、数字电视大受欢迎的今天,又有几个人能抵抗住商家层出不穷的消费诱惑呢?微博的追星族们,有几个没有因为各种偶像挂件、超话补签卡、送花等毫无意义的事情买过单呢?一部网剧,VIP会员可以多看几集,吸引了一大批忠实观众之后,大结局再来个单点超级VIP会员才能看,你说骚不骚?而为这些产品买单的大部分都是年轻人甚至未成年甚至儿童(我身边有幼儿园的追星族),商家在巨大的利润面前有几个能守住自己的良心呢?

 4 ) 淘汰式消费,竞争性消费让我们失去理智,买买买

这一集给我的启发有3点:

一、淘汰式消费

商业资本为了刺激消费,操纵商品的报废属性,人为缩短产品的寿命。片子利用了苹果和宜家两个被消费者排队争相购买的产品举例。其实家具的使用寿命没有那么短,而宜家的广告中在鼓励扔掉旧家具换新的。而苹果是通过缩短电池的寿命和设置维修障碍来让苹果成为快消品。

快消品意味着什么?年抛,月抛,周抛,甚至日抛。也意味着更新换代特别快,同样还有是cheap,低价值。让我联想到,现在人的属性是否也是商业社会为了自身利益,人为的缩短工作寿命,设置了报废属性(当到了一定年龄你对社会公司没价值,理所当然的被淘汰)。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是否被洗脑了,被动接受了这种淘汰?流行的、主流不一定就是对的,但是如何让自己不被这种淘汰式消费了,是需要好好思考的问题。

二、竞争性消费

片子里提到的另外一个消费驱动因素:攀比。也就是很多消费并不是从自己真正需要出发的,而是邻居有了,我也要有,甚至我要比他的更好。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很多人不认识自己的邻居,对比的对象变成了媒体。现在的网红效应也是营造竞争性消费的一部分表现形式吧。

购买也是一种习惯。世上并无好习惯或坏习惯之分,只有有效的习惯。也就是说,在解决问题上很有效。所有的习惯都在某种程度上为你服务。给不理性消费贴否定标签之前,最应该思考,为什么想要买。买这个东西是服务于自己的什么,情绪?欲望?脆弱?嫉妒?或者是喂养自己多巴胺的需求。最好的办法应该是找一个有同样服务功能但是无害的习惯来替代它。

远离竞争,远离攀比,远离不切当的比较,决定人幸福程度的绝大多部分。

三、变相的农奴制

图片

这一点是最最最最戳我的。虽然但是不能展开说了。

把责任和希望寄托给谁,你就是谁的奴隶。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解决自己的问题,是摆脱成为奴隶的第一步。

最后,所有的一切,是商业资本为了自己的利益创造和引导的。而我们,不假思索的被卷入对自己无益的消费中。可是,人不是都是自私自利,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为什么在消费中,并没有从自己的角度、利益出发呢?

 5 ) 拒绝消费焦虑

很现实,把资本家的消费陷阱揭露出来,计划报废、一次性消费、鼓励换新、夸大症状制造焦虑,各种消费观念的植入,人们有时候盲目得不知道为什么要选购这样产品,资本家利用消费之的心理,给消费者营造一种没有买到这个东西就会发生很不好的事情等等,来诱惑更多的购买力。

每年到了双十一,我都做很多的功课,看很多测评,看很多评价,好的坏的广告的真实的,脑子就像是一部产品过滤器,一面接收购买商品的信息,一面筛选别人踩雷的商品,以往的双十一还好,看中了就放进购物车,等着双十一钟声的敲响,今年有了娃,涉及到之前完全没接触过的品类,而且很多大件,少则几百,贵则好几千,不得不做足功课,但是发现,无论怎么做功课,看测评和评论,都有人说这样商品不好的缺点,也有一打开全都是广告的商品,头晕眼花,难以抉择,再加上双十一预售机制,预售前购买0.1或者1元的锁定链接,还要预售前付款多少名,尾款付款多少名,又有商品标价半价计算等等等等套路,几乎很难算出该产品双十一到底多少钱,所以后来干脆放弃,拒绝焦虑,把几件确定好的刚需物品放进购物车了事,不再纠结于双十一各种计算规则,人生还有很多值得去做的事,真的不想把时间浪费在购买几包纸巾几盒面膜怎么买能便宜几块钱的事情上了,再加上家里现在还放着去年双十一买的没用完的一堆护肤品小样、一堆面膜,还有几罐过期的精华和面霜,我真的累了,自己没有那么耐心去用完所有的商品,口红用来用去常用的就一两只,眼影只用两盘,粉底一支都还没用完,包包背的还是前年买的小包包,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替代品,也不需要如此多的囤货,很多东西是好用,但是一直用也会有厌弃的一天,产品一直在更新迭代,而此刻的时间稍纵即逝,活在当下,或者是更好的选择。

相比于一些身外之物,丰富内心的世界更有意义,也更能省钱存钱,回顾我一周的消费,仅仅五天,几十块几十块的消费居然累计到了56百,这点让我很惊讶,一杯奶茶20元,很舍得,也不觉得很多,但是积少成多,一本书,也是只要23十块钱,却在购物车躺了半年,即使买了,也不会珍惜,有时居然会把这本书的价值和它的价格相关联,想着买来不贵,不看也不觉得浪费,殊不知,错失了多少无形的财富!也错失了多少能成长的机会!悔之晚矣!

 6 ) 消费主义的秘密

01 计划报废

明明科技在进步,工业也革命了三次,但我们常抱怨如今的机器不如以前的经久耐用。

该纪录片的第一集就为我们解开了这个疑问:各品牌公司故意将商品使用寿命缩短。目的是为了不断刺激消费者购买新一代的产品。

例如洗衣机中极易损坏的加热元件,装有密封面板而无法更换电池的电动牙刷,内含倒数计数装置的打印机墨盒。

这是营销人员在面对「人们购买商品,车辆,电脑,手机,但总有一天市场会饱和,怎么办?」难题时,作出的一份居心叵测的答卷。

02 恐惧心理

我们购买不是因为渴望,而是恐惧。 当人们还知不知道「口臭」是一个问题时,李施德林率先抢占市场大肆宣传口臭影响社交,如今李施德林漱口水畅销全球。

我们恐惧容貌变老,所以整容。 我们恐惧身材走样,不断办健身卡请私教上瑜伽课。 我们恐惧生病,所以购买抗菌香皂。但实际上普通香皂和抗菌香皂没有区别,都能去掉99%的细菌,这只是营销人员的包装手段。

03孩子的天性

商家利用广告给孩子灌输电影周边产品,为产品赋予意义和情节,由此大卖。屡见不鲜如星球大战、变形金刚、还有我最爱的哈利波特。

如果全世界的消费者都像小孩子就好了,营销人员这么想着,于是他们采取一系列手段将大人也引入坑。游戏化,每吃一次汉堡可获得一张卡,10张卡可免费领一份套餐。像不像网游中的做任务领奖励?

第二个是信用卡体系,隐形我们的现金支付,延缓支付痛苦。

我们通过消费表达「我是谁」「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但是被消费主义主宰的世界,事实上是由那些想让我们无节制消费的人所精心设计的陷阱。

 短评

主持人非常牛逼,逻辑滴水不漏,采访别人像是目的性看笑话,虽然不够百分百地客观,但聪明得让人着迷。

8分钟前
  • 香蕉猫猫不哭啦
  • 力荐

对消费社会来说 这是禁片

10分钟前
  • feiran
  • 力荐

是部愿意一看再看的纪录片,揭露了各行各业的消费背后的机制,甚至是你很难想到的行业,都和陷阱/欺骗划上了等号,他们都非常了解人的思维以及知道如何引起恐惧,促成快乐,或者延迟心理痛苦,从而最终达到卖消费者东西的目的。

15分钟前
  • Stc
  • 力荐

资本主义的三大毒药:性开放、成功学、消费主义。

18分钟前
  • 粟阿姨
  • 力荐

每个人都在被操纵,但是每个人都乐在其中

22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推荐

很好笑的是不断有弹幕说“这是一个有导向性的纪录片”。xswl纪录片不是用来搞导向性的难不成是讲故事的。

27分钟前
  • 貓小三的意思其實是如果先生
  • 力荐

前两集,主持对着电子产品/保健品/车/家具/饮品毫无波动甚至咄咄逼人,第三集,看着星战的周边,主持:我能摸摸达斯维达吗嘤嘤嘤

30分钟前
  • with
  • 推荐

经常反思,保持警惕。

34分钟前
  • limo
  • 推荐

总结!一,计划报废:被迫不断买新的;二,恐惧心理:不买就会“死”,买了我就是最“屌的”;三,巨婴思维:信用卡在手,我想买就得马上买。

38分钟前
  • momo
  • 力荐

集一计划报废,集二恐惧心理利用,集三儿童心理,马上要。移动支付也是这个思路。关于自我克制的。非常有用,值得再看。身处现在的消费狂潮里。

42分钟前
  • 三皮
  • 力荐

干货有限,能采访到一些牛人是亮点,但没有很强的理论性和研究报告。

47分钟前
  • 茫然骑士
  • 推荐

1.刻意将商品设计成易耗品提高换代的速度;利用虚荣感引导消费者盲目追新。2.制造恐惧和焦虑,贩卖虚假的希望。3.将购买行为非理性化、游戏化,不断刺激消费者分泌多巴胺。

51分钟前
  • 他们都叫我蒙蒙
  • 力荐

现代社会的猎杀,就是大公司通过心理学手段,从情感的层面来控制人的行为,把生活剥削地只剩下消费,来从中牟利。

53分钟前
  • 木华
  • 推荐

一直同意影评里说的“管理好自己的媒介膳食,也是管理自己的消费”。其实片里为大公司辩护的一位律师说的“需要限制儿童摄入过多糖的是监护人”并不完全是诡辩,消费主义是双方都参与才会进行得下去的秀。如果政府如同大家长一样从生到死限制每一项消费,那就并不只是偏右人群的噩梦了。调控和规则在目前的文明程度下,只能对欺诈划清界限。成为更精明更有责任的消费者应是成年人的一种积极选择,分摊到社会负担中去的度是有限的。

55分钟前
  • 埃尔贝瑞苏
  • 推荐

我觉得,这些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只是在思考如何从人们口袋里掏钱,而不是切实地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是一种悲哀

56分钟前
  • 张兮兮
  • 力荐

剁手党必看。。。

57分钟前
  • 葳蕤Rene
  • 推荐

读硕士的第一年,师姐告诉我,实验是做不完的,身体是自己的。看了这个我觉得,东西是买不完的,钱是自己的😂

1小时前
  • Ki×3
  • 力荐

消费主义盛行。要注意到商家操纵你购买的技巧,同时也要意识到自己的欲望。是什么让我们购买,我们购买是为了满足什么。也许意识到自己是为了满足什么,去寻找真正让自己满足的方式才是一步步远离物质主义的方法吧。

1小时前
  • 有猫阿宅
  • 推荐

从生产的生产开始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那天起,人类社会开始了从生产型社会像消费社会的转型。只需随便刷刷网页,就能看到时尚博主争先恐后地告诉你:要买最贵的东西才是对自己好。一旦你相信了这些鬼话,就会掉进一个个名为“女人就是要对自己好一点”的营销陷阱里,开始你大杀四方的消费人生,并在日后为雪花般纷至沓来的账单饱尝苦头。把消费者的白日梦包装一番,再重新贩卖给他们,不仅可以收获用户好感度,还能增加粘性。广告作为一种刺激购买行为的重要力量,广告也是造梦的一种,那些我们购买回来的、自己或许根本不需要的东西,也被广告和形形色色的流行媒体贴上了一些十分华美的标签,比如生活方式,比如品味,虚构了一种“更好的生活”的想象。

1小时前
  • 陈美芳˙Ꙫ˙
  • 力荐

又名《富豪致富经》、《中产营销超级宝典》、《穷人是怎样炼成的》无节制消费十宗罪:1、计划报废,商品内置淘汰属性;2、有序制造不满情绪;3、技术进步丰富商品,如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4、一次性消费文化,让产品失去社会价值,潮流意味着周期短暂;5、技术无法革新,就改变产品外观,如颜色;6、制造恐惧、焦虑和需求,危险/安全,健康/长寿,衰老/青春…给出解决方案;7、消费者通常只能记住一个产品信息,但足够;8、商家与权威机构/专家合作,降低或提高某项标准,让商品与标准符合;9、粘性行为,攀比和竞争心理,游戏化营销;10、信用卡等非现金支付方式,推迟消费痛苦感,而满足和释放购物欲。ps:对抗商家的即时满足,好方式是延迟满足、叩问自身、理性思考。主持人与商家言语PK的场面太乐太炫

1小时前
  • 零落成泥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