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HD中字

主演:内详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3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中国通史 剧照 NO.1中国通史 剧照 NO.2中国通史 剧照 NO.3中国通史 剧照 NO.4中国通史 剧照 NO.5中国通史 剧照 NO.6中国通史 剧照 NO.13中国通史 剧照 NO.14中国通史 剧照 NO.15中国通史 剧照 NO.16中国通史 剧照 NO.17中国通史 剧照 NO.18中国通史 剧照 NO.19中国通史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中国通史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百集大型纪录片《中国通史》由央视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制作出品、中国社 会科学院监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组织 撰稿并邀请国内多家重点大学、专业机构的研究 人员共同参与创作。  为了让广大观众先行了解其面貌,并听取各 方面意见,不断提高拍摄质量,电影频道从已经 拍摄完成的作品中,选出有关魏晋南北朝到隋唐 时期的7集先行播出,1月21日至27日晚8:50, 观众将分别看到《诸葛亮治蜀》、《魏晋风 度》、《北魏孝文帝改革》、《梁武帝治国》、 《魏晋佛教》、《再造统一》和《炀帝功过》。赞先生与找钱华妃子笑2005悬案密码3:信仰的阴谋魔灵恐怖公墓亲爱的,我把孩子放大了罪人第四季三界寻龙记玛丽莲有深黑之眸人生是一场抗争至爱梵高·星空之谜 (国语版)香港制造百万乔寻味贵辣杀死两个恋人海狼之岛伏魔校花之刁蛮公主红月诡夜三日无敌原始人火之迷恋清洁工(韩剧)超越时间线第四季教室里的一头牦牛泥土之界折翅蝴蝶我在故宫修文物温莎王朝第一季归来是少年开棺2022飞扬的青春夏日亡魂怒火战线爱情密码笙声闲人马大姐突击2011高堡奇人第二季黑豹天下毒中毒2016青蛇情缘再起一望无际是的我们行!纸月亮你房里有人走向共和未删减版

 长篇影评

 1 ) 当作科普看看

有几个教授是真的文采飞扬,气质卓群,而有几个就有点。。。

科普性的历史纪录片,看完对整个中国的历史有了一个全面概念,对我这种不是专业人士又喜欢历史的人来说,算是不错的纪录片了,每一集看完后我都有很多有兴趣的point想多找些资料,会去网上找资料等,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概念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也算是这个纪录片看下来的最大收获了。

虽然说看文字或者看二十四史能知道更多,但是文字太枯燥了也看不进去。在家做饭时当背景音乐听听,也是一种收获吧。

 2 ) 后知后觉历史的重要

一直对这类大型国产记录片心有抵触。

不是因为做的不好,相反我深知此乃国家作品,一定颇为权威且精良,不想看仅仅是因为个人偏见——不喜欢被煽情。

然而真正看了之后,才进一步明白钱穆老先生在《国史大纲》里边说的,「国人看自家历史,应带有一种温情和敬意」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煽情就煽情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一个人的情绪丝毫不能为本国历史的兴衰起落,为历史英雄们的峥嵘往事有所动容的话,那又有什么底气在今天妄议爱国呢?

另外这样的纪录片,对于修正个人历史观的偏颇,也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比如对「红颜祸水」一词又有了新的认知;再比如「对于这件事/这个现象,史学家们目前还存在争议」,是纪录片中较常听到的一句。即便是面对一国历史这么严肃的论题,尚有未能定论之处,尚需探讨或求证的必要。那我们在现实中,在网络上为赢而辩,笃定真理在手的自信到底是来自哪里呢?

还有一个感触是,越来越觉得历史的重要性,说它是必学之学科都不为过。

过去我去过一些城市,游览必看景点的时候从未想过去了解一下它的历史,由来和出处。所到之处无不走马观花,匆匆别过。那些存在了千百年的遗迹,祠堂,陵墓,雕像,碑文都没能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甚至到了后来,我会以人多为由,刻意避开那些必看的名胜和古迹。现在想想,这怎能不算做一种傲慢和无知呢。所以,当我们去异地游玩之时,若对该地的历史一无所知,那么我们就是一个空心之人,彼时之行在某种意义上也变得毫无意义。

 3 ) 历史博士评此片

此片的实质是中国社科院朴宪群把它分给各个研究室,敷衍成片。因为现在的中年研究者没有大拿,所以他们的叙述和讲故事十分单薄⋯⋯

1中华道路:宣传品的本色毕露,各种政治话语,比如虽远必诛,反腐博弈,中华民族的形成,乡愁,向心力等等。跟历史真实毫无关系。

揭示了中国从百家争鸣到儒法国家的形成。出镜的学者有:杜维明,彭林,黄朴民,杨国庆,毛佩琦,陈相灵(军),吴宗国,李学勤。思路清晰:拿特约嘉宾当枪使。

资料有孔府藏明圣迹图。

2中华祖先:实地拍摄了泥河湾人,禄丰人,元谋人,北京人,广西崇左人,山顶洞人的进化过程,非要坚持现在中国人不是非洲走出来的。学者有,刘建荣,成顺泉,姜础,吉学平。大咖有:Hans,吴新智,高星。

3(好)农业起源:考古学界的"植物人"赵志军在70年代引导马尼斯一起考察了仙人洞、并最终在浙江田螺山发现碳粒稻谷。这集有两次发掘的珍贵录像。还介绍了耜耕文明的良渚、北方的粟文化,磁山遗址出土了548个窖藏坑(刘勇),敖汉旗的兴隆洼遗址出现了人猪合葬、和c型玉猪龙的现象(田彦国)。最后小麦在北方的登场。

4文明起源:从安特生在仰韶村发现彩陶并提出中国文化西来说开始,介绍了庙底沟、凌家滩的玉人。但提出安徽是中国最早的原始八卦,太突兀了。兴隆洼,城头山遗址。李新伟,张敬国,王宁远,王震中。

5(好)邦国起源:湖北石家河文化,片中把它解释为长江中游的三苗文明(方勤、孟华平)。这时山西陶寺崛起,"文尧",观象台20节令(何驽)认为圭表就是中国最早的概念。石峁壁画(邵晶、孙周勇、赵志军)大量燧石箭头,农牧交错带的衰亡。黑皮陶的良渚(许宏)可与埃及对比。

6夏王朝觅踪:先用禹州锁蛟井、汶川羌人的禹步引入,然后进入最重要的二里头(赵海涛,王巍、赵春青),五谷备,宫殿恢宏。陶文一贵州水书。叶舒宪讲绿松石的龙。卜骨的发现。启母石(魏继印)、新砦遗址、婺源的傩戏,太康失国(顾万发)

7殷商兴亡:垃圾!汤墓(朱凤瀚,王震中)伊尹祠、降生地,羑里,摘星台、鹿台。

8商代文化:甲骨和青铜器(宋镇豪、何毓灵、马柏成)。白陶

9武王克商:周原。皮影戏姜太公钓鱼。

10周公摄政、11周衰:贺兰山岩画、12春秋争霸、13孔子。这些都是拿事实和专家访谈来说故事,水平太低,不值得看。

14列国变法:里耶、纪南城(吴起)。周国平,陈晓枫,蒋重跃。

15战果七雄:湖北铜绿山的西汉冶炼厂(陈树祥)。遄台遗址是田忌赛马的场地。马陵山(黄新忠)。全片由很矬的陈相灵来解释。长平

 4 ) 纪录片《中国通史》观后感(1-14集)

100集....实在太长了.....比《甄嬛传》还长.....

而且《甄嬛传》我一口气能看一个通宵,而《中国通史》真的是看超过30分钟必犯困....

虽然还是蛮精彩的。

刚开始找历史纪录片的时候,网上评价这部《中国通史》适合作为初、高中历史教材的辅材用,有助于将整个5000年历史拉通了解一遍,恩....很适合我....


不知猴年马月才能看完,先趁热写前14集的观后感吧。

其实也不是观后感,只是随手记一下自己有印象的知识点。都是很简单的历史知识,作为一个许久不曾学习的人自我记录吧。

【1】

我们常说“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从现在倒推5000年是华夏大地出现古猿人的时间,5000年的历史就是从那时记录开来的。

【2】

人确实是猴子变的,当人还是猴子的时候,大脑体积很小、褶皱很少,所以人还不是人,只是猴子,还是猿猴。后来随着气候的变化,猴子开始需要离开树上,来到地面寻找食物。这就需要他们的两条前腿逐步承担从地上拣果子、搬开石头看有没有吃的、拨开挡路的草木等功能;而两条前腿去做这些了,后退就需要变得更发达,以便支撑整个身体。慢慢地,猴子站起来了,从猿猴变成了猿人。这个发展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这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3】

古猿人有元谋人、山顶洞人,元谋人在现在的云南地区,山顶洞人在现在的北京附近。

【4】

猿人不会制造食物,只能被动的等待大自然的给予,活下去很艰难,所以族群而居。后来,猿人学会了制造食物、使用工具,猿人就成了人。会使用工具去达到自己的目的,是人和猿人的根本区别。

当人学会种粮食,不再为饿死而发愁,就会有更多的人和人的脑子解放出来,去从事制造业和手工业等,这就使得社会有了分工。

【5】

早期,众多人生活在一起,有一个首领,这时还不叫做“国”,叫“部落”。华夏大地有很多部落,例如现杭州附近生活的人,他们留下的遗迹称为“良渚文化”。那时各部落之间就已经开始由交往、或战争的寻在了。

【6】

尧、舜、禹都是早期大部落的首领,禹建立了夏朝,是夏朝第一个皇帝。启也是夏朝的皇帝,他是我国国君“世袭制”的开端人物。桀是夏朝最后一个皇帝,是有名的暴君。

【7】

商朝的首都是朝歌。商王汤是商朝的第一个皇帝。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妲己是商纣王宠妃,酒池肉林用来形容商纣王的荒淫无道。

【8】

青铜器在商朝蓬勃发展,工艺发达,商朝的振国之宝是司母戊鼎。

【9】

周文王是周朝代商的奠基人,姜子牙“吊”的就是周文王。周武王是周朝的开国皇帝,周武王的弟弟是周公旦,儿子是周成王。周成王登基初期不相信周公,后来看到周成王写得“愿代武王死去”的手书,才相信了他。

周公摄政时制定了一系列措施稳固了周王朝的统治。

分封制:周推翻商王朝的初期,政局并不稳定,为了能够全面控制商朝广阔的疆土,周工将王公贵族、世家大族分封为王,并给他们划分土地。他们享有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可以征收赋税、拥有自己的军队,只需每年向周王朝进贡即可。

宗法制:通过血缘、宗族将王公贵族联系在“一棵树”上,形成盘根错节的关系。皇帝是树根,皇帝的儿子、兄弟向外分支;而在每一个分枝上,儿子、王爷又都是对应的“根”,爵位一律由长子继承,这就是世袭。虽然长子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十分有利于周朝初期证据的稳定。

另外,周公是“元圣”,他提出了礼乐等级制度。皇帝与诸侯国之间、长辈与晚辈之间、上司与下属之间,等等,在服饰、生活用具、祭祀等方面都有严格地等级,不可僭越,这就是礼。而“乐”是“礼”的变现,礼是规矩,乐是形式。()

【10】

周幽王是周朝有名的暴君,“烽火戏诸侯”就是他为了讨好他的宠妃褒姒而假燃烽火,戏弄诸侯。

【11】

春秋时期是霸主政治,谁有能力,谁就具有被承认的霸主地位。春秋第一个霸主是齐桓公,管仲是齐桓公的宰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管仲提出的。晋文公是第二个霸主。楚庄王是第三个霸主,“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典故就出自楚庄王。

【12】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人。孔子出生在山东尼山的一个山洞里,故起名仲尼。孔子一生仕途不顺,曾游走列国,但他的仁政、爱民的理论在充满硝烟的春秋时代并不能得到在位者的支持。58岁时,他结束了颠沛流离,回到鲁国(?)开设学堂。

【13】

战国时期也是霸主政治,但是


未完

 5 ) 突然出现。突然消失。人生如梦。

好久也没写什么东西了。借着豆瓣影评的机会,今天就来写点碎碎念。 终究说起来,历史和人生还是很像的。时空的框架,或许看起来一个更宏大一个更渺小,但是也一点儿没什么不同:都是转瞬即逝,都是梦幻泡影。 而且都是那同一个玄妙。 很多时候,世界的玄妙之处,确实是会让人惊奇的。就比如说:到底,究竟,为什么,眼前的生活就恰好会是这样呢? 我们可能会觉得,自己使用的语言,天经地义。但是几千年前,整个地球还都没有语言出现。它是怎么就突然开始出现的呢?又是怎么就,恰好,一步一步的,一点一点的,演变成现在眼前这样的呢?而且设计的还如此精妙?…… 我们可能会觉得,从农业,到工业,到科技,一切都看起来很理所应当。但是,怎么就恰好会是这样呢?为什么地球上可供人类驯养的一些动植物,恰好就是大麦、小麦、水稻、玉米,猪、牛、羊?为什么,可供人类使用的一些常见金属,恰好就是铜和铁?……人类世界,到底是在怎样的“必然”与“偶尔”当中,才变成眼前这副模样的?…… 而说到,再具体的历史。很多人都喜欢说,如果历史上谁谁谁,没干某某事,或是谁谁谁如果干了某某事,人类的历史就会被改写了。是啊。每件小事确实就是千丝万缕,影响着这世界上可以说是所有的事,一切的事。包括,哪怕历史上只是有那么一丁点的变动,比如某甲如果没有遇到某乙,那么一代一代的基因下来,你也就不可能是你了。我也不可能再是我。他也不可能再是他。 所以。为什么恰好,现在眼前的一切,就是这当下的你我他? 我们总是太容易对眼前的一切习以为常,以至于,我们不仅忘了,这一切都是无尽的、说不清的因缘的产物,而且,甚至也忘了,这些因缘又是怎么来的?事实上,就在短短的几十年前,你既对自己毫无感知,也看不见这世上有任何因缘。 因为那时候,你不存在。世界也不存在。 那么,对于如此【短暂性突然出现】的东西,我们是怎么就,最终得以迅速适应了这个“诡异”的“现实”的(搞不清是不是“现实”的现实)? (甚至,竟然,可能还会莫名其妙的觉得,这个非常短暂性的、极其短暂性的、突然出现的诡异家伙,可以永生?……) 而在这个普遍的心理倾向之上(总是觉得当下的一切,至少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如此的理所当然),我们还会有另一个普遍的心理倾向:那就是,我们不去问世界为什么会突然出现(而且还是以一种,被设定的方式而出现。因为事实上,你眼里的世界,和鸟眼里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然而,你只能体验生而为人的世界,而不是活在鸟儿用翅膀飞翔的世界,或是蝙蝠用超声波探路的世界,等等等等。),而是,只会对其中让我们特别关注的某一小部分因果链,执着的去追问为什么。 然而。一切真的是理所当然的么(为什么你恰好就是“一个这样的人类”呢?“人类”又为什么恰好会是这样呢?)?而对于,每个人所特别关注的那些局部的为什么,我们又真的能找到什么答案么? …… 说到这,似乎也没什么好说的了。是啊。一切都不是那么理所当然。 另外,也没有什么答案。 因为事实上,作为一个梦中人,我们也不可能再知道的更多。除了:知道此时此刻,我们活在一个被叫做“世界”的梦里。 没有人真的活过。也不可能真的活过。 否则,如果“你”是真的,那么你又怎么可能会,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呢? 又可能,有什么东西,会是“突然出现”、“突然消失”的呢,除了梦? 是啊。人生终归就是这样的。 突然出现,突然消失。 就像流星划过天空,梦,滑过意识感知的背景。终究一切都会很快归于沉寂。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 但也正是因为,人生如梦,所以当下才是真正的最幸福。因其转瞬即逝,因其不可得,不可追,不可忆,所以一切都是如此独特和宝贵,所以尤显幸福。因它就是这么的突然出现,突然消失,终究恍然若梦,终究,这一生就像是从没活过,所以此时此刻,当我还活着,我只能说,感恩。 感恩被活过这如梦的一生。 当然,所谓众生皆苦,梦里总是难免会有苦难。那就,以我最近很喜欢的一句话来结尾吧。“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把苏轼的这句话,引申一下,那它或许就可以表达这么一个意思:生而为人,其实在某种意义上,真的很像是被“贬谪”到人间,因为所谓人生,总是注定会伴随形相世界里的各种不可避免的局限,包括痛苦。但是如果你知道,这只是一场转瞬即逝的梦,那么你不仅不会有恨,而且相反,你只会感恩:一切其实都是有意思的体验。 正如那句话:兹游奇绝冠平生。

 6 ) 雅俗共赏的主旋律纪录片

1,非常主旋律的纪录片,唯物史观下的作品,同时强调多民族、大一统意识,服务于当下统治需求。

2,拍摄了很多最原始的文物、史料、遗址,特别是一些近年的考古发现,比如海昏侯墓,使得很多观点有了有力的支撑。

3,对某些历史时期的解读角度很新颖,比如两汉经学、清议与党锢、海疆互市,能让人从纷乱的历史事件中找到一条比较根本的线索,从而比较深刻的理解那个时代。

4,采访到的一些历史专家很有个人风格地,很有温情地解读,让纪录片变得有些有趣了,有些“心灵史学”的味道。其中比较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南北朝部分的楼劲、梁满仓,明朝部分的商传。

5,还原历史场景的一些表演和动画太渣了。演员形象不和历史人物,化妆潦草,服装不合身,表演业余,全是槽点啊。动画连电视剧水平都达不到啊。不过这都不是评价历史纪录片的关键点,不影响对这个片子的五星评价。

 短评

央视这个质量实在讲不过去

4分钟前
  • 专业非认真刷片
  • 较差

太好了,良心纪录片!应该好好出产这样的片子!

5分钟前
  • keke
  • 力荐

麻烦那些骂的能看完再说话吗?这部纪录片基本按照“军事,文化,政治,经济”把中国的各个重要历史时期一一阐述,文案绝妙,节奏稳妥,解说语气跌宕起伏,看着很有感觉,干货很多,评论也较为中肯,很难得的优秀纪录片

6分钟前
  • 力荐

与其封几个小众艺人,不如多在寒暑期档少放些脑残剧,多放些这样的记录片给大家洗脑好吧?我朝官员的脑子都去泡药酒了吗?[白眼]

10分钟前
  • momo
  • 力荐

前面的没啥兴趣,从夏王朝开始越来越好看【推荐大家来b站看啊,增加弹幕】

15分钟前
  • 勃立二象性
  • 力荐

看完100集后恍如隔世

17分钟前
  • 天地孤影
  • 力荐

要是我小时候能有这种片子看就好了

20分钟前
  • 盛妍
  • 力荐

题目太大,100集也只能泛泛的讲,很多点都没有涉及到,但作为一个科普节目,做到了该有的水平,非常适合入门级历史爱好者来学习。

24分钟前
  • 三三
  • 力荐

不同的文明在不同的轨道上各自奔跑,总有一天他们会相遇,交锋,或者是在公元1644年,或者是在公元1840年,也可能是在未来的任何一天。

28分钟前
  • 小王子
  • 力荐

史观和角度夹带私货

32分钟前
  • CorleoneDuncan
  • 推荐

最为关键的南北朝与五代十国这两个乱世完全避重就轻,所以不能给高分。

37分钟前
  • Mamacita117
  • 还行

中国24史 多少的人物传记 可以拍多少的电影和电视剧。可惜近些年拍的越来越少。

40分钟前
  • 夜空中闪亮的星
  • 力荐

文案神似中考范文。

43分钟前
  • Louise
  • 推荐

很良心了,基本算通俗易懂,虽然并不是100集都看了

45分钟前
  • 无聊
  • 力荐

打开电视机,也就这样的节目能让我停留下了

46分钟前
  • 李每
  • 推荐

中国考古界有两股神秘的力量:1、正在耕地的农名 2、正在施工的某施工队

50分钟前
  • 万能雪梨大王
  • 力荐

官方纪录片总算不再像资治通鉴一样只关注政治与军事了,经济、文化、甚至建筑、艺术的比例明显增加,汉以前的部分最新考古资料利用的也不少,有进步。

53分钟前
  • fallingraining
  • 推荐

看到22集,不打算继续了。太墨迹,废话多信息量少,本想每天看一集带着复习复习中国古代史的,现在看来还不如直接看书来的快。

54分钟前
  • 沸海鲸歌
  • 还行

每日锁定CCTV6。总比看杨洋们的偶像剧多点营养。

57分钟前
  • xialeng
  • 力荐

投入那么多,历时那么长的大型纪录片,居然并没有预期那么好。一集一集的内容和描述老是重复还有自相矛盾,而且有些东西略带主管,怎么跟历史书上一样就喜欢下定论呢,不能好好的偏重于陈述事实吗?

60分钟前
  • 豆瓣喵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