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爱梵高·星空之谜 (国语版)

正片

主演:道格拉斯·布斯,罗伯特·古拉奇克,埃莉诺·汤姆林森,杰罗姆·弗林,西尔莎·罗南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年份:2017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至爱梵高·星空之谜 (国语版) 剧照 NO.1至爱梵高·星空之谜 (国语版) 剧照 NO.2至爱梵高·星空之谜 (国语版) 剧照 NO.3至爱梵高·星空之谜 (国语版) 剧照 NO.4至爱梵高·星空之谜 (国语版) 剧照 NO.5至爱梵高·星空之谜 (国语版) 剧照 NO.6至爱梵高·星空之谜 (国语版) 剧照 NO.13至爱梵高·星空之谜 (国语版) 剧照 NO.14至爱梵高·星空之谜 (国语版) 剧照 NO.15至爱梵高·星空之谜 (国语版) 剧照 NO.16至爱梵高·星空之谜 (国语版) 剧照 NO.17至爱梵高·星空之谜 (国语版) 剧照 NO.18至爱梵高·星空之谜 (国语版) 剧照 NO.19至爱梵高·星空之谜 (国语版)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我闻到了一股投机味》

梵高,大众的“人血馒头”。 不知道为什么这部片子评价这么高,很多善意的朋友早在一年前就给我发来介绍。我一开始就是质疑甚至反感的。这是要做什么?一股投机味扑面而来。直到铺天盖地的宣传,什么上百位画家艺术家(大家好,电影里的画面不能算艺术家画的),花了多少年,某某获奖,啥啥制作团队……请大家明鉴,凡是在看完电影前的标签大多是耍流氓的行为。为了吸金,也就体谅体谅不用中招。但我不得不用专业的眼光看,这样的画面是残次的,故事是很难及格的。电影的形式语言严重阻碍了内容的表达,兄弟,什么叫词穷,什么叫词不达意,你都做到了!关于影片的结构和文本,不

是我的专业,我就不多做赘述,我相信你的直觉也会觉得片子的逻辑和叙述是欠妥的。

毫不留情的说,这部片子只有苦劳。(我亲眼看过朋友做油画动画,那真是苦啊!) 梵高的好在于他有那个独一无二的生命在,任何想要复制他风格和笔触,样式,甚至造型理论的,都将过犹不及,适得其反。梵高的画是静态的,油画是静态的,那些笔触只有在静的时候才是“会动的”,一旦开动,旋转变化起来,这对我个人的审美来说是一场灾难。花里胡哨,杂乱不堪,天花乱坠,完全失去了敬意,忽略了梵高画中的平整与安静的制衡,梵高看了

估计会很尴尬的,甚至不同意这么乱来的,毫无抽象美感。只有一些标签风格得堆积。 从专业语言分析,一看就知道这个导演是个油画门外汉。整部片子的主要语言节选了梵高后期,也就是巴黎受浮世绘影响之后,把对立体的追求弱化,追求平面化的形式语言,简而言之就是2D化。你甚至找不到光源和阴影,只剩下轮廓和颜色,只是颜色上不是平涂,使用了一些当时的光色色彩理论,特点是非固有色化,且运用补色使色彩和谐。而电影中凡是借鉴原镜头的画面,都采用了梵高的原本语言,但只要是电影原创的镜头,尤其是拍摄转化成拙劣油画风格的那些黑白镜头,非常尴尬地把油画电影这个噱头弄得低级不堪。很多故事情节被画面限制住,平面还是纵深?这是一个很难调和的

矛盾,导演竟然对此无感吗?作为钟爱梵高的粉丝,我是不同意这么“消费”梵高的。 这不是“梵高”,梵高已经死了,躺在奥威尔的坟墓里。这只是梵高的投影,在人心中偶像的功能放大和曲解罢了。这是一场对梵高的消费,对还活着热闹着的“文森特梵高”这个大IP的消费。梵高是怎么死的?自杀?他杀?电影里说反正他死了,怎么死的不重要了。言外之意,我不怀善意的说,重要的是你们怎么消费他,怎么有条理地误解他,怎么借着梵高为自己的命运留下第二滴眼泪。这是对梵高的不尊重,说严重了是一种顾客就是上帝的心态,梵高只是给你进行精神按摩的服务员

罢了。按摩你的不得志,按摩你对死亡的暧昧态度,按摩贫穷与财富之间带来的张力。 梵高无疑是这个世界上最有名最贵的画家,除了毕加索,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有好几个自己的博物馆,除了达芬奇,没有像梵高这样驰名天下的。所有出版商以拿到相关梵高的内容而欣喜,it must be the best seller!所有顶级博物馆都以收藏他的作品为荣,凡是有关他的周边产品都会成为best-selling。我不知道如何去统计“梵高”这个穷光蛋,在他

死后百年里创造的“生产总值”,我猜应该比苹果亚马逊还要惊人,而且经久不衰吧。 梵高幻化作一座偶像,像阿波罗主管太阳,雅典娜主管智慧与战争,维纳斯主管爱与欲望……仍然活在人们心中的“梵高”主管的“失意的人生”和“委屈的苦难”,“早亡的怜惜”。而今生的不得意和命运的悲剧感,不正是大

多数人的所共鸣的吗?这种共鸣塑造了梵高的形象。而梵高怎么看?答案在风中飘动。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样的论断是不中庸的,我也同意,我的本意也不是诋毁这部片子,只是想提供自己的并不全面的视角,给一个参考的角度。总之,我宁愿去九十次梵高博

物馆,在梵高的画面前看九十次,也不愿意再花九十分钟看这部肤浅致敬梵高的作品。 梵高怎么死的,从各种文章和资料中,就目前来看,他杀的可能性挺大的,即便是他杀,凶手和罪证也都消失在历史中了。后人去追踪这一段故事时,首先遇到的是一团后世解读的迷雾,而这团迷雾,所有有关梵高的讲述,只会离真相越来越远。人心是一个加工厂,喜爱添油加醋,不喜爱原汁原味。很多时候,在人们希望的答案和真相中,人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希望中的那样,毕竟在没有死亡和失败痛苦威胁下,人们只需要他们想要的,不然,苏格拉底,耶稣都不会冤死。而现在的新闻推送,信息推送,商品推介,都遵循这条暗昧的人性铁律。很多时候,我们真不知道缺什么

,或者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死在什么事上。真相是害羞的,她永远躲在将及不及之处。 问题是,梵高的命运,会是你的命运吗?我想起鲁迅笔下的“人血馒头”,专治怀才不遇,命运多舛。梵高,大概就是这样一个地

梵高,大众的“人血馒头”。

不知道为什么这部片子评价这么高,很多善意的朋友早在一年前就给我发来介绍。我一开始就是质疑甚至反感的。这是要做什么?一股投机味扑面而来。直到铺天盖地的宣传,什么上百位画家艺术家(大家好,电影里的画面不能算艺术家画的),花了多少年,某某获奖,啥啥制作团队……请大家明鉴,凡是在看完电影前的标签大多是耍流氓的行为。为了吸金,也就体谅体谅不用中招。但我不得不用专业的眼光看,这样的画面是残次的,故事是很难及格的。电影的形式语言严重阻碍了内容的表达,兄弟,什么叫词穷,什么叫词不达意,你都做到了!关于影片的结构和文本,不是我的专业,我就不多做赘述,我相信你的直觉也会觉得片子的逻辑和叙述是欠妥的。

毫不留情的说,这部片子只有苦劳。(我亲眼看过朋友做油画动画,那真是苦啊!)

梵高的好在于他有那个独一无二的生命在,任何想要复制他风格和笔触,样式,甚至造型理论的,都将过犹不及,适得其反。梵高的画是静态的,油画是静态的,那些笔触只有在静的时候才是“会动的”,一旦开动,旋转变化起来,这对我个人的审美来说是一场灾难。花里胡哨,杂乱不堪,天花乱坠,完全失去了敬意,忽略了梵高画中的平整与安静的制衡,梵高看了估计会很尴尬的,甚至不同意这么乱来的,毫无抽象美感。只有一些标签风格得堆积。

从专业语言分析,一看就知道这个导演是个油画门外汉。整部片子的主要语言节选了梵高后期,也就是巴黎受浮世绘影响之后,把对立体的追求弱化,追求平面化的形式语言,简而言之就是2D化。你甚至找不到光源和阴影,只剩下轮廓和颜色,只是颜色上不是平涂,使用了一些当时的光色色彩理论,特点是非固有色化,且运用补色使色彩和谐。而电影中凡是借鉴原镜头的画面,都采用了梵高的原本语言,但只要是电影原创的镜头,尤其是拍摄转化成拙劣油画风格的那些黑白镜头,非常尴尬地把油画电影这个噱头弄得低级不堪。很多故事情节被画面限制住,平面还是纵深?这是一个很难调和的矛盾,导演竟然对此无感吗?作为钟爱梵高的粉丝,我是不同意这么“消费”梵高的。

这不是“梵高”,梵高已经死了,躺在奥威尔的坟墓里。这只是梵高的投影,在人心中偶像的功能放大和曲解罢了。这是一场对梵高的消费,对还活着热闹着的“文森特梵高”这个大IP的消费。梵高是怎么死的?自杀?他杀?电影里说反正他死了,怎么死的不重要了。言外之意,我不怀善意的说,重要的是你们怎么消费他,怎么有条理地误解他,怎么借着梵高为自己的命运留下第二滴眼泪。这是对梵高的不尊重,说严重了是一种顾客就是上帝的心态,梵高只是给你进行精神按摩的服务员罢了。按摩你的不得志,按摩你对死亡的暧昧态度,按摩贫穷与财富之间带来的张力。

梵高无疑是这个世界上最有名最贵的画家,除了毕加索,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有好几个自己的博物馆,除了达芬奇,没有像梵高这样驰名天下的。所有出版商以拿到相关梵高的内容而欣喜,it must be the best seller!所有顶级博物馆都以收藏他的作品为荣,凡是有关他的周边产品都会成为best-selling。我不知道如何去统计“梵高”这个穷光蛋,在他死后百年里创造的“生产总值”,我猜应该比苹果亚马逊还要惊人,而且经久不衰吧。

梵高幻化作一座偶像,像阿波罗主管太阳,雅典娜主管智慧与战争,维纳斯主管爱与欲望……仍然活在人们心中的“梵高”主管的“失意的人生”和“委屈的苦难”,“早亡的怜惜”。而今生的不得意和命运的悲剧感,不正是大多数人的所共鸣的吗?这种共鸣塑造了梵高的形象。而梵高怎么看?答案在风中飘动。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样的论断是不中庸的,我也同意,我的本意也不是诋毁这部片子,只是想提供自己的并不全面的视角,给一个参考的角度。总之,我宁愿去九十次梵高博物馆,在梵高的画面前看九十次,也不愿意再花九十分钟看这部肤浅致敬梵高的作品。

梵高怎么死的,从各种文章和资料中,就目前来看,他杀的可能性挺大的,即便是他杀,凶手和罪证也都消失在历史中了。后人去追踪这一段故事时,首先遇到的是一团后世解读的迷雾,而这团迷雾,所有有关梵高的讲述,只会离真相越来越远。人心是一个加工厂,喜爱添油加醋,不喜爱原汁原味。很多时候,在人们希望的答案和真相中,人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希望中的那样,毕竟在没有死亡和失败痛苦威胁下,人们只需要他们想要的,不然,苏格拉底,耶稣都不会冤死。而现在的新闻推送,信息推送,商品推介,都遵循这条暗昧的人性铁律。很多时候,我们真不知道缺什么,或者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死在什么事上。真相是害羞的,她永远躲在将及不及之处。

问题是,梵高的命运,会是你的命运吗?我想起鲁迅笔下的“人血馒头”,专治怀才不遇,命运多舛。梵高,大概就是这样一个地球级的“人血馒头”吧,不幸的是,你我都可能是一只梵高尸体上狂欢的蜱虫。

 2 ) 人性几多的价值?

先手机打个稿,车停路边记一下,脑子觉得好久没有被共振过了。

马斯洛金字塔可以说是五个阶段,从影片里,至少可以看到顶层和底层的两种人。

我说人嘛,粗分三种,拉开一条线看,一端是种的吃喝嫖赌,另一端是纯种的琴棋书画型,中间全是吃喝嫖赌+琴棋书画型,只是两端的配比不同而已。

梵高是典型的琴棋书画型,精神的极度痛苦,导致任何吃喝嫖赌不能带来任何快感,所以他是“真实”的艺术家,因为完全没有妥协能力,所有生存所需来自弟弟的供给。

在梵高责骂加歇医生是一个伪艺术者,在现实面前步步妥协时,加歇医生反击梵高,道出梵高弟弟已经无法供给“不妥协”的梵高,在精神和物质层面随时处于崩溃边缘,这是“真实”艺术家的代价。这句话扯开了梵高逃避“事实”的最后一层薄纱,导致梵高奔溃自杀。

加歇医生是一个生物快感+精神快感并存的人,物质越丰富,在物质层面就更难打发自己的精力。但是因为物质基因的杂音,他又没有办法专注于精神快感,所以他说自己是个艺术家,但是在内心又承认自己是个“伪艺术家”,所以他崇拜梵高的天才。造诣拼的是聚焦+天分,而天分是日常的聚焦。他没有办法和从小精神就嫉妒痛苦的梵高比,他摈除了一切打搅自己创作的杂音,创作的欲望是更深度的被认可。很幸运,梵高创作能力匹配了他要输出的情感,在创作的时候,他极度开心,痛苦驱动了他更加需要开心,这种平衡和鸦片一样,让他从半路出家,8年时间就成为伟大的艺术家。

不要羡慕艺术家的天分,因为天分里包含了你不想承受的痛苦。世界的底层就是吃喝嫖赌。是生物型的起源,进化带来了琴棋书画,精神性的需求,进而出现了一群纯精神性的人。这些人要么先天精神痛苦,如梵高。要么伴随肉体的痛苦,如尼采。这些痛苦,让他们的天才产生质变,进而伟大。木心说的很好。伟人,就是把天才置于生命的一个基点(痛苦点)。

外国的艺术家是别人养,所以幸运,只要牺牲部分时间做一些糊口的事,就能尽情满足自己精神,所以纯粹,张力大。中国的艺术家没人养,所以艺术集中于官场,因为当了官才能养活自己,结果也很明显,不是纯种的琴棋书画人,主导了国家审美,自然难以走向世界。

梵高在世界都是悲哀的,因为完全没有糊口能力。他不愿意为糊口妥协,虽然因为尝试耽误了几年。幸好,在弟弟的支持下,从28岁开始用极度纯粹的精神需求,滋养自己的天分。人之所以有趣,就是因为有个规则的肉身。还有可能产生一个出格的灵活。但是最大的悲剧是灵魂不接纳肉身,海明威自杀了,尼采疯了,梵高半疯癫,都是因为这样吧。

基因产生的动物,拜托不了基因性,人的群居特点,导致所有人需要认可。尼采知道百年内没有人能认识自己。所以写书,写给以后可能出现的尼采们看。梵高自卑,灵魂痛苦,所以作画,让别人知道自己灵魂的价值。作为一个同时具备吃喝嫖赌出口,和浅薄的琴棋书画出口的人,应该感到幸福,你的精神已经太容易在现在的社会平衡。但是社会的富裕,应该进步的部分,至少是让更多的艺术家变的更纯粹。

 3 ) 再见梵高

带着满心的期待走进电影院,看完电影却发现是一部用类型包装的悬疑片。

梵高自画像

许多年前,我看到这样一则故事,上帝拿着一粒药丸到人间,来到一个人家里,对他说,吃了这个药丸,会做出让世人惊叹的成就,但是,生前会孤独贫困,无人理解,死后才能被世人尊为天才。那个人接过上帝的药丸,等上帝离开后,他想也没想,就把药丸扔到马桶里。我给同事讲这个故事的时候,他们都戏谑说,梵高一定吃了那粒药丸。

也是许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我也遇到过一个学画画的朋友,他是个很单纯的人,一直追求自己想要的艺术,但就是这份单纯,让他连考了七八年大学都无果。后来,他放弃了,在北京卖荧光棒,就是那些看演唱会的人拿的那种。他现在混成什么样我不知道,不过中间有一段时间,他困惑过,失望过,也一直乐观着,虽然县城出身,但他是很同情那些底层的劳动者的。当他放弃考大学之后,我又一次见到了他,却发现他变了,变得极为现实。以前在地铁上他会给老人孕妇让座,而那次见面,我看到了他冷漠的一面。

一个即将成为艺术家的人就这样被生活毁了。

或许不该那么说。不过,艺术家的心底大多都是善良的,有些还不谙世事,他们尊重这个世界,当他们没有想过的意外来临时,比如尊严受到践踏,根本无力招架。生活没有给予他们付出的收获,世俗之见蹂躏着他们。

日本电影《人情纸风船》中武士因为失去社会地位,受到世俗嘲讽,自杀而亡。一个人因为外界嘲讽而自杀,在那些大言不惭的人眼中会觉得他们是懦夫,实际上,他们的死却有另一种意味。正是他们的死,诠释了这个世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完美。

山中贞雄《人情纸风船》

高更和梵高同为画家,他们却是完全不同的人。电影中也讲了高更曾去拜访梵高,梵高邀请他加入画家之家。后来因为知道梵高的画家之家只有梵高一个人,且他的钱都是弟弟提奥赞助的之后,翻脸吵架后离开。

据说《月亮与六便士》是根据高更的人生为蓝本创作的。《月亮与六便士》的主人公人生一开始是很顺利的,后来抛弃了妻子和孩子去追求自己所追寻的艺术。这点和梵高不同,梵高的人生一开始就很不顺利,28岁才拿起画笔,而且一直是弟弟在赞助他。

高更《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不过有一点他们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在追求自己内心的真实,他们不希望被世俗所困扰,他们拿起画笔就是要将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并不会拿着去取悦人。

电影中梵高和伽歇医生吵架,就揭露了他不真实,虚伪。然而,伽歇医生是看透这个世界的人,他知道,真实、理想,或许并不能拿来生存,让人生存的还是金钱。伽歇把提奥的困境告诉了梵高,这导致了梵高的自杀。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梵高《向日葵》

天才具有超出常人的才能,感受上更比常人敏感敏锐,特别是那些命运并不好的天才更是如此。他们通常不善于社交,或者被称为怪胎,容易走极端,需要这个世界的包容。那些时运不济的天才好像得罪了上帝,上帝用生活一直在捉弄他们。生活将梵高摧毁了。

王小波曾寻求生活的真相,最后,他说,他觉得生活就像剖洋葱,一层层地剖开,却发现里面什么也没有。

电影的形式很新颖,用油画制作,里面的人物和场景几乎全部是梵高画过的。导演编了一个故事,让梵高的邮递员朋友的儿子调查梵高的死,最终,一层层地揭开了梵高的死亡真相。

梵高《罗纳河上的星夜》

当看到结尾听到梵高写给提奥的第一封信,看到梵高画的那些人物和真实照片对比的画面时,我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哀伤。

 4 ) 梵高的星空

本来没觉得自己要写影评,但是当我在香港看了提前场后发现已有置顶的几篇影评打着科普贴的旗号但是错误百出后,突然很想写一写自己的“梵高情结”,或者说自己的“星空情结”。【标注,现在那几篇已经被更好的科普贴取代了;anyway,我既不是来叙述梵高生平的,也不是来介绍梵高的画的。。。我只是讲一些自己眼中的“梵高与星空”】 -----------------Part 1) 一个伪梵高迷【此节与电影无关,可跳过】------------------- 我是梵高迷吗?说实话,我不是。不过我是《星空》迷。《星空》或者翻译成《星夜》是我最喜欢的画,没有之一(我喜欢用《星空》这个名字,不过更多人用的是《星夜》)。我有一系列关于星空的周边,我的人生理想是去纽约现代博物馆去看一下星空的实体(对不起,我还没看过,可能我是个伪迷)。。。。不过梵高不是我最喜欢的画家。 我是喜欢印象派的,我记得曾经有个朋友说过,不懂艺术的就喜欢说自己喜欢印象派,好吧,我是不懂艺术的,我不惮承认这点。印象派的画家里,最喜欢莫奈,可是要问我最喜欢他的哪一幅,我却说不出,我就是喜欢莫奈近视眼视角下的色彩和朦胧。然而梵高,我却可以细数出好几幅喜欢的作品,除了《星夜》,同类型的《罗纳河的星夜》(1888),《向日葵》中1890年的十二朵向日葵,《鸢尾花》(1890)、《盛开的杏花》(1890)。。。我几乎喜欢他所有颜色鲜明又不失细节的作品。想来自己也曾在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门口排了整整一上午的队才挤进去,然后出来抱了一堆周边纪念品出来;而当年在英国各大大小小美术馆里驻足最久的也是梵高的画。。。。所以这么说起来,对于梵高作品的喜爱是鲜明的,这也是因为我可以读出梵高作品里的情绪,站在他的作品前,我会感觉到画家的心情。所以梵高的传记我读过三本,虽然也就薄薄三本而已,不过我还真没怎么读过其他画家的传记(回想了一下,一本特纳,一本毕加索而已)。。。哎,这么说来,我还是个文盲级爱好者。。。。 关于梵高的生平,此处附上另一个写的极好的科普贴:《梵高电影宇宙指南 —— “但你有多了解他的人生?”》 -----------------Part 2) 电影中的星空------------------- 电影以《星夜》为画面开始,以《罗纳河的星夜》为结尾。电影里也提到,梵高就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星星,晚期作品里明亮的星星也是他自己的精神追求。早年他是那么的相信上帝,他真心去做一个传教者,在工人与农民之中传教,但是却看见了生活的残忍,生活的打击让他怀疑上帝(电影里那个女管家也说了梵高渎神),但是他的内心一直在追求神圣。 其实很多人都会用星空来致敬梵高,比如大家熟悉的歌曲“Starry Starry Night”,其实这首歌叫《Vincent》,收录在 Don McLean 1971年的专辑《American Pie》里,不过由于被很多人翻唱过后,大家更记得歌词,而不是原名。果不其然,这首歌成为了电影的结尾曲。 回到电影,电影的主题,用我的话来说,其实是“梵高的星空”。

Starry Night (1890)
罗纳河的星夜(1888)

Starry Night Over the Rhone, 画于1888年9月,现存于巴黎奥赛博物馆(我非常有幸地看过实物:) -----------------Part 3) 梵高的死------------------- “当我画一个太阳,我希望人们感觉它在以惊人的速度旋转,正在发出骇人的光热巨浪。 当我画一片麦田,我希望人们感觉到麦子正朝着它们最后的成熟和绽放努力。 当我画一棵苹果树,我希望人们能感觉到苹果里面的果汁正把苹果皮撑开,果核中的种子正在为结出果实奋进。 当我画一个男人,我就要画出他滔滔的一生。 如果生活中不再有某种无限的、深刻的、真实的东西,我不再眷恋人间……” ——梵高写给弟弟的信 现实中的梵高住进精神病院后在写给弟弟的信中说,自己最近越来越喜欢画柏树(比如星空里的那团黑色火焰),梵高笔下的柏树就像生命之火一样直指天空,这是他对自己精神追求的写照。

梵高笔下的柏树 (1889 )
梵高笔下的柏树(1890)

Road with Cypress and Star (1890) 如此向往美好的梵高为什么会自杀?也许有人要这么问,这也是电影的故事线, 以至于电影硬生生把故事做成了悬疑电影,一直在拼凑不同版本的线索推断梵高的死因(而且非常奇怪的是,我看过的三个不同版本的传记里面都没有涉及到梵高与自己的心理医生之间的瓜葛,更没有提到心理医生的女儿与梵高的恋情)。。。。。 但是对于我来说,至少在读传记的时候,梵高的死是非常顺其自然的。如此孤独的艺术家,在艺术中找寻着自己的精神世界,于是找到了让自己的精神解脱的方式——死亡。当然,如果非要用自己的专业来解读,我会说梵高具有典型的双相抑郁(又叫躁郁症,时而狂躁时而抑郁)以及一定程度的自闭症。传记里会说梵高母亲的家族里是有神经病(癫痫)史的,因而梵高也会癫痫发作。。。不过我更愿意相信梵高的母系家族有精神病历史,毕竟当时的心理学还没有萌芽,心理疾病总是被归为某些生理上的疾病。。从他母亲一直深陷于自己第一个孩子早夭的阴影中而影响了自己去关爱梵高来看,她的精神多少是存在问题的。。。。而梵高的悲剧可能是从出生就注定了:梵高的生日与第一个孩子的周年忌日是同一天,因而梵高继承了第一个孩子的名字“文森特(Vincent)”,成为了第一个Vincent的替代品。。。就是这样“被”成为了别人的影子的梵高,不断想要获得认可,不被母亲接受甚至无视,又不断的进行自我否认。完全构成了弗洛伊德式诊断中的“童年的阴影”。。。 但是抛开心理学那些理论,我常常在想,死亡对于每个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虽然死亡一定会带来亲人的痛苦,但是有一些人来说,死亡意味着肉体的超越,特别是对于有信仰的人来说。所以我尊重每一个自杀的人,一定有一种对自由的追求,让他们跨过了对疼痛的恐惧。。。。。这个想法,我曾经在一个心理学专家200多人的公开课上分享过,结果被专家狠批了一顿,他觉得这种想法很“危险”,我却在下面暗自好笑——精神世界丰富的人可能不需要别人理解。 -----------------Part 4) 注定孤独------------------- 电影里的主角,那个黄衣服的年轻人,是邮递员Joseph Roulin的儿子 Armand Roulin(抱歉我要用英文名,因为我看的是港版,实在不想引用港版奇奇怪怪的翻译)。

Portrait of Joseph Roulin 1889
Portrait of Armand Roulin 1888

独居的梵高,除了画画,另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就是写信,尤其是写信给自己的弟弟,提奥("Theo",Theodorus van Gogh),弟弟不单一直是梵高的精神后盾,也一直是(也几乎是唯一的)经济后盾。 由于梵高经常写信的缘故,邮递员Joseph成为梵高生命最后几年唯一的朋友。 就那么一些人,一些物,他反复地画,反复模仿自己的画……这就成了在法国南部小镇上阿尔勒生活的全部。这里与充满诱惑的巴黎不同,梵高在巴黎期间虽然认识了很多名画家,可是他在一味模仿的过程中也失去了自己的风格。而在阿尔勒,他终于认可了自己的风格,不断涌现灵感,后世高价的拍卖品大部分也都是在这期间集中诞生的。 梵高非常喜欢这个小镇,他曾多次邀请自己的亲朋好友来自己的黄色房间居住。自己偶像兼好友高更也曾来访住过一段时间,不过终因为两个人对艺术的分歧,以及梵高资金来源问题的争论,在梵高割下耳朵后,两人的友谊彻底结束了。

The Yellow House 1888
The Bedroom (1888) 此图为第一版
Cafe Terrace at Night 1890
咖啡馆的室内

The Night Cafe in the Place Lamartine in Arles, 1888 艺术家必须孤独,就像科学家追求真的时候不允许社会舆论的插足一样,艺术家追求的的美也不需要迎合他人的审美。梵高的孤独成就了他的作品。他的灵魂在作品中永存,看画的你可以感受到他的孤独与他的不孤独。。。所以凝视他的画的时候,会哭泣,因为你看见了他的灵魂和自己的灵魂。 凝视着他的画的你知道,你也不孤独。这也是我自己常常安慰自己的话。随着读书越来越多,也发现了自己越来越不喜欢说话,不喜欢社交,自然也丧失了社交的技巧。。。但是如果我真的想成为科学家的话,我必须习惯并喜欢这种孤独。。。to be alone, but not lonly..... -----------------!福利時間!------------------- 最后,很多预告片说这个电影是裸眼3D, Excuse Me?!这个宣传是说梵高的画都是裸眼3D吗? 在此奉上我收藏的 移轴后的梵高的画,来看看什么才是裸眼3D!

Starry Night (1890)
Bridge at Arles Vincent (1888)
有马车和火车的风景

Landscape With Carriage And Train 1890

The Red Vineyard1888
Sunset Wheat Fields Near Arles
Harvest at La Crau 1888
Peasant woman binding sheaves

捆扎稻草的农妇(仿米勒)1889

Entrance to the Public Park
Olive Trees With The Alpilles
Irises (1889)
Pink Peach Tree in Blossom1888
Enclosed field with rising sun
Field with Poppies (1889)
The Sower (1988)
Branches of BlossomingAlmond
Starry Night Over the Rhone

以上这些图几乎都是梵高在阿勒尔(Arles)期间(1888-1890)的作品,有一些也在電影里出現了,没写名字的是我不造名字~~~~(>_<)~~~~(伪梵高迷再现)。 此外,额外附上一个大彩蛋-->360度全景图 (这个图不是我做的,木有源文件,楼下各位留言的亲,收藏网页就好了٩(•̤̀ᵕ•̤́๑))

 5 ) 这种电影,这辈子,就一部!

有不少导演拍过梵高传记。

但用梵高画作解读梵高本人的,这还是第一部。

所以当时放出第一支预告片,就造成了全球轰动。电影不仅在法国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荣获了观众选择奖,还斩获了上海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动画片

电影以梵高生前写给提奥的最后一封信为契机,把镜头聚焦在梵高去世前的六周。

电影开场,就是老邮差希望儿子阿曼德·卢兰,能把这封信送给提奥。阿曼德不情不愿的态度,其实代表了很大一部分观众的心理:

人都已经死了,把信送出去又有什么意义?

但他架不住老爹威逼利诱,所以踏上了送信的旅程。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里,阿曼德接触到梵高生前的一些朋友,通过他们从自己立场对梵高的描述,他逐渐走进梵高的内心,意识到一个天才的孤独与凄苦,亲朋好友对他去世的惋惜和愤怒,以及世俗之人对天才的残害和虐待。

比如阿曼德的老爹,就对梵高去世感到心痛不已,并痛恨小镇居民联手签署“驱逐令”,才让梵高这个可怜虫,遭受相当大的精神摧残,否则他也不会选择自杀。

对父亲的愤怒稍有体谅的阿曼德,带着信去找“唐吉老爹”。

他是当地著名的颜料供应商,见证了梵高从28岁拿起画笔,前往巴黎寻求艺术追求,再到开创自己的风格,并最终悲惨离世的过程。

在阅画家无数的他看来,梵高是个天才,本应该有个好的结局:声名鹊起、功成名就——但这个天才却没能坚持住,而是选择了自杀。

他对梵高的突然去世,既震惊又扼腕。

顺着唐吉老爹的指引,阿曼德前往巴黎北部的瓦兹河畔欧韦——就是在这里,梵高接受加歇医生的治疗,并在这度过了人生中的最后六个星期。但他先见到了加歇医生家的女仆。

在这个虔诚的基督徒眼里,梵高就是个精神失常的疯子,他做的全是亵渎上帝的勾当:眼神里透着疯狂,随意糟蹋粮食和颜料,身上的衣服总是邋里邋遢……

随后,阿曼德住到了梵高去世的“来福酒馆”,在那里遇见了酒店老板艾德琳。

在她眼里,梵高本可以开开心心地过一辈子,却被加歇医生和警察等别有目的的人耽误了——谈及梵高去世当晚的情形,她身为亲历者,内心涌动着悲伤和哀婉。

等待加歇医生时,阿曼德在河边见到了青年船夫。

他还记得梵高面对姑娘时的木讷和绅士作风。

但也正是这一点,让他被镇上的富二代羞辱了一次又一次,毕竟梵高没钱亲近任何姑娘。船夫是个明哲保身的生意人,他见惯了富二代在镇上横行霸道,也就没想过去帮梵高一把。

不过船夫亲眼见过梵高和加歇医生的女儿玛格丽特约会。

只是玛格丽特一再否认,因为她很后悔,后悔自己给过梵高不一样的感觉,否则梵高还能跟父亲做好朋友,那样他就会得到更好的治疗,而不是最终选择自杀……

但她父亲加歇可不这么看。

这位自诩是梵高生前好友的医生,觉得梵高患有严重的抑郁症,他不仅活在深深的恐惧里,更觉得自己是弟弟提奥的累赘——加歇医生很痛惜,自己没能治好梵高的精神病,甚至眼睁睁看着他在自己面前去世。

电影就用这些旁观者枝桠丛生、且偶尔截然相反的回忆和评价,勾勒出梵高的画像。

它的形式是“罗生门”的,但它要说的东西却清晰而明了:即天才的悲剧性。

在这些人眼里,梵高是个可怜虫,是饱尝精神病折磨的天才,活在不被认可的恐惧和孤独里,内心却是对生命和艺术的炙热情感,即便躺在床上快要死去,也谈论的是生命和绘画。

这就像梵高的最后一封书信里说的:“只有画画才能表达我心中之所念。”

正是梵高这种以绘画做生命的态度,让导演多洛塔·科别拉有了这样的想法:

“我希望能如他所愿,他的内心,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就由他的画来讲述吧。”

于是她找到同样是梵高粉丝,且凭借《彼得与狼》斩获第80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的休·韦尔什曼,邀请他一道来制作这部为纪念梵高诞辰125周年的油画电影。

也正是因为都对梵高有种疯狂的爱,多洛塔和韦尔什曼在电影制作中互生好感,最终成为了夫妻。

这对夫妻花3年时间,考据梵高与弟弟的书信来往,并根据梵高生前周边人群采访留下的记录,才完成《至爱梵高》的剧本。

剧本完成后,导演又从全世界找来了15个国家的125位画家,接受为期3周的课程训练——为追求完美的梵高风格,剧组获得梵高博物馆授权,借助梵高的许多幅真迹作为参考。

在随后的4年多时间里,油画师把静态画面转变为动态来适应电影,这才有了这部每秒钟12幅油画,共有超过65000幅作品组成的世界首部油画电影。

也就是说,在《至爱梵高》里,我们看到的每一帧,都是一幅美到炸裂的“梵高式”油画。

比如梵高笔下的《马车与远处的火车》(1890)、《阿尼埃尔塞纳河大桥》(1887)、《蒙特玛居街道上的铁轨》(1888)和《罗纳河上的星夜》(1888)等作品,像是从梵高笔下活了起来,慢慢地在观众眼前铺开。

更难得一见的,是梵高最知名的《星空》,也在银幕上流动起来,那种梦境的华美与繁盛,足以让我们窥见梵高灵魂深处的高贵与炽烈。

那一刻,我们不仅看到了梵高作画的瞬间,更深切地感受到他内心的孤独与混乱、不安和疯狂、对生命的绝望和热爱。

这让人想起知乎上询问“梵高《星空》好在哪里”的问题下,有个相当感人的回复:

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当中总有一些孤独的灵魂,而孤独的灵魂也可以有强烈的共鸣,虽然我们不是一个时代的人。

这是《至爱梵高》在让观众领悟“天才的悲剧性”之外的又一个主题:即让每一个孤独的灵魂,感受梵高跨越时代的生命激情。

这就是梵高通过画作,带给我们的生命体验。仔细看梵高笔下的作品,其实压根看不到颓废与失望,它们反而充满了生命的张力,彰显着梵高努力在痛苦中挣扎和奋斗的激情。

也就是说,这部以油画、梵高色彩及形式向梵高致敬的作品,重点不再搞清楚梵高为什么死。而是要用绚烂的色彩和浓郁的笔触,为一个被全世界拒之门外的天才叫一声悲恸。

这就注定了《至爱梵高》的色彩会像梵高的作品一样饱含激情,而它的内容则会像梵高本人,激情被压抑、情感被困囿、身心被局限……这种观影带来的局促感,尽管会把很大一部分习惯了娱乐电影的观众拒之门外,但它能提供的养料却是其它电影的十倍不止。

它让我们有机会,以电影的方式走进一个天才的内心,并让我们知道:

每个孤独的人,内心都有一片星空。

巴塞电影,尽享每寸光影

 6 ) 并不需要了解背景知识也能欣赏的梵高

《挚爱梵高.星空之谜》,它不像好莱坞的动画产品,那种动物开始说话的情节,而是将一个调查的故事,像一部惊悚片,铺在巨大的画布上,并以转描和绘画的方式拍摄,正如字幕所示,这是一部来自欧洲的一百位艺术家的作品,跨越了五年之久。这部影片获得了法国2017年安纳西观众奖(Prix du public d’Annecy 2017),这部出色的作品,具有惊人的独创性,完美地向梵高的画作致敬。这确实是世界上第一部完全用油画、梵高风格手绘的电影。

邮差的儿子阿尔芒带上了一封梵高在自杀前写的无法投递的信件,踏上了寻找收件人的旅途,收件人提奥是梵高的哥哥,他已死去。阿尔芒在这个过程中追寻了梵高的轨迹,画面带观众穿越回十九世纪末的欧洲,在阿尔勒附近的奥维尔,充满了鲜艳的色彩和阳光,梵高最后生活的小镇。和与梵高接触过的居民们聊天,拼凑出梵高生前最后六个星期里的故事,误解与悲伤吞噬了这个疯狂而痛苦的人,观众随着影片共情与发现直到梵高的死亡和秘密浮出水面。

我没去做过关于梵高的了解,因为他太有名,所以向日葵,星空,露台咖啡厅我也是知道的。

你遭受了痛苦,你也不要向人诉说,以求同情,因为一个有独特性的人,连他的痛苦都是独特的,深刻的,不易被人了解,别人的同情只会解除你的痛苦的个人性,使之降低为平庸的烦恼,同时也就使你的人格遭到贬值。

这句话是尼采在他的《快乐的知识》里说的,对于梵高的痛苦,我不敢做评价或是下结论。

一个群体的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所遭受的指摘不值一提,而一个人的不同世俗标准,不妥协众人利益,独自打开先河是充满斗争性的,在一个以写实具象画风的时代里,梵高开创了现代艺术的先河。苦难创造了梵高,梵高创造了与众不同的美?或许从一开始,他就是一个有独特性的人。

这种斗争性的复杂,有出现在文学作品里的,有出现在历史洪流中的,当然不乏出现在艺术长河中的。

易卜生的《人民公敌》里的斯多克芒医生,当他发现小镇上的旅游支柱温泉浴场被制革厂污染了,并出具了一份报告提交给政府,企图说服市民,来关闭这个浴场而遭到了全民的否决,无一人站在他一边,最后他以全票通过获得了“全民公敌”这顶帽子。服从大多数人的想法,是他那当市长的哥哥对他最后的开导。 斯多克芒说:“世上最强的人,就是那个最孤立的人。”

《美丽新世界》里的那个从自留地里出来的“野人”约翰,他以自己的自然人性抵御着新世界的一切程式化,感官化的驯化,他无法接受男女间动物性性欲的放纵,鄙视婚姻伦理观,无法认同他们没有历史,无视未来的生存态度,他与列宁娜的爱情因三观不合而毁灭。他远离人群,找了个清静之地试图与世隔绝,凭自己的努力与劳动生活下去,新思想仿佛就要诞生了,可他最终还是被人找到,无法抵御外来的羞辱与刺激。。。。。。最终,“野人”还是被新世界扼杀了。

康有为,想搞改革,无论后果及后世对他的评价分析如何,想要推翻一个5千年文化的,靠父子君臣, 天下之定理来运作的大国,不被人多杀几次,那是成不了事的。

潘玉良,这个曾被卖到过妓院的专画裸女的文盲女画家,雕塑家,2014年的香港保利春季拍卖会中,她的画作《窗边的裸女》拍出了2920万人民币。

她的女性画像既有中国画的笔触,又受到西方艺术流派的滋养,人体的柔美与坚实,力量与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有独特的美感和生命力。

至今都不变的媒体调调就喜欢用夸大其词,跌破眼镜的标题来吸引读者“从雏妓到画坛巨匠”来形容潘玉良的也不是少数。而她对中国的现代绘画起了极为重要的意义却不及她的经历来得那样名声大噪。

萧红, 一生都在疲于奔命和动荡不安中挣扎 ,14岁被迫嫁给包办婚姻的丈夫汪恩甲,17岁爱上远亲,19岁私奔随后被表哥抛弃,20岁投奔包办婚姻的丈夫,后来又怀着汪恩甲的孩子跟了萧军,之后又与萧军几度分分合合,最后带着腹中与萧军的孩子,投入了端木蕻良的怀抱,终年30岁。她的《呼兰河传》,文字轻盈,简洁,淡淡地描写出细密如织的各类场景,一个身世如此的女子,字里行间里还能透出女孩的童真,真是令人佩服与其的不简单。知世故而不世故,在那个延安文体满天飞的年代,她的文字犹如涌出的一股清流,难能可贵。萧红与萧军的纠葛被她自己称为没有青春只有贫困”的生活,是她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可以举的例子很多,想说什么呢?

生活会带给人苦难,磨砺,被生活打趴下一蹶不振,起不来的也有很多,有的人选择活,有的人选择死。然而,他们所留下的大多美好被后人永远铭记。在苦难的沐验中, 更加深了人对生活的理解, 对生命的感悟和美好期待, 这是一个人的宝贵财富。

被囚禁过的躯体,知自由之可贵。

被污染过的土地,懂芳草之美丽。

被禁锢过的思想,晓灵魂之无穷。

梵高的生活来源都来自于自己的弟弟,生存,买画具,继续创作,他个人颗粒无收。他的梦想是用自己和别人一家的生活质量作为基石和代价。8年成就一代绘画巨匠实在是太快了,8年一直受嗟来之食得以为生实在是太过漫长。

这部电影,可以带经历过动荡年代的爸妈看,也可以带我97岁经历过民国,新中国的爷爷看,他们都经历过苦难,谈起过去云淡风轻,虽然不一定能通晓梵高的艺术性,但一定能体会生活之重,梵高之苦。

很多小孩儿们看了哭,看到了他的孤独,然而孤独并不让人伤感,孤单会令人伤怀,两者是不一样的共情标准。

如果你与众不同,你就一定会孤独。
----赫胥黎《美丽新世界》

面对挫折和打击,不应该更坚强吗? 如果生活不放过那个人呢?看着吧,生活终将会让他倒下,多么残酷的现实 ,又想起了一本关于采访经历过文革的一些人的书。。。。。。原谅我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过于混乱。

生活之重和面目的残酷并不在于怎么死而是怎样活着撑下去,不是有一部叫《活着》的电影吗?不想说很多了,到此为止。

个人感受,对梵高了解不多,也向给予出详细资料的人儿们致敬。

 短评

以油墨的流光溢彩表现对光线的捕捉,视觉呈现美轮美奂;在他人的言语罗生门中展现梵高生平及临终疑点,结合经典名作,剧本虽不无单薄,但整体编排还算合格,带有悬疑色彩的追寻,其实并不能增进世人对天才的解读(孤独是恒星的命运),情感落脚点反而在于卢兰;“在她卧室挂了四十四年”泪目。

5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虽然不懂艺术,也不是梵高的粉丝,但真的被电影的美工和艺术风格所感染。故事有点像悬疑片,但越往后越能让人专注,天才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在个性和形式独特的追求,电影的画面都在激烈的精神支配下跳跃和扭动着。梵高的画有了生命,他带着无数后人的敬仰,永远的活在自己的画作之中

9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推荐

故事平庸,本来以为是纯手绘动画,原来是在真人电影的基础上进行手绘,老实说很多场景好像……通过Prisma 之类的滤镜……效果也……不会差很多?贫穷艺术家的故事再一次养活了一百个贫穷艺术家

14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他从来都没有疯,只是他跑得太快了,时代在他背后气喘吁吁。

16分钟前
  • 文淇
  • 力荐

以纽约MOMA《星夜》开始,到巴黎奥赛《罗纳河星夜》结束,全片参照和模仿的120多幅原作,在大银幕上呈现出画家表现主义印象派的浓烈气质。天空黄蓝翻滚的“梵高曲线”和努力向上几乎刺穿天空的柏树,会给观众当头一棒的眩晕和不适感。在工匠精神和致敬外,让画师这么团结奉献的,只能解释为真正的挚爱

20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画面表现形式新异。但作为一部电影,作为一个故事,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情怀是满满的,但情节是浮光掠影的。

24分钟前
  • 丁小云
  • 推荐

每秒12幅画,也就是12帧,这简直就是电影的退步。真人表演一遍,再在真人的基础之上画成梵高风格的画作,油画本来就缺少真人表演的细节,加上帧数减半,细节损失更严重,而且用动画的形式拍一部真人已经完成的故事,毫无想象力可言,结果还不好好讲一个故事,这片子除了视觉上很美之外,就剩下蠢了。

2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29分钟前
  • 安东
  • 推荐

亨利.托马斯说过:“梵高相信绘画的使命不是构图而是色彩,色彩不该是静止的,应该活动且富有生命。”用梵高的画风包装一个“罗生门”式的不同视点,创作者以第三人称视角为梵高之死的动因做出一个推论。当众人皆笑梵高疯癫时,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生无可恋、孤芳自赏的艺术家,曲高和寡即是如此。

30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画面大美,情节的着手点也很新颖,美中不足是关于梵高本人的刻画比较单薄,没有太多关于艺术的探索。结尾感人至深。

32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多一星给幕后画手 明白导演想让大家通过梵高的画作来理解他 但以手绘油画作为电影 牺牲了大部分远景(甚至中景)特写的描绘又无法准确捕捉到真人演员的细微表演 确实“形式大于内容” 但内容上为了吸引观众制造的悬疑叙述 不会被片中玛格丽特“为什么要关注他的死亡,而不是他的生活”这句打脸吗

35分钟前
  • UndertheWater
  • 还行

真的好美呀。能看见画家们的笔触在一帧帧变化时流淌的过程,很神奇,大概也会有点分神吧。故事本身就是个侦探揭秘类的,如果要看梵高本人更细致的描绘,皮亚拉和奥特曼的版本都更好;但这部动画自然有它的独特美,能在每个场景中找到那些似曾相识的人物,多么奇妙。罗南的脸和声音辨识度一样高!

36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很有创意,也足够有心意。六万多张画,组成被嫌弃的梵高的一生。身边冷漠的人对天才梵高的死,都直接或者间接的有责任。别人笑他太疯癫,等他死后,却以认识他为荣。世人总想知道他是怎么死的,却不知他活的时候有多么孤独无助。看的有些莫名难过。

38分钟前
  • 诸葛若见
  • 推荐

"I want to touch people with my arts. I want them to say, 'he feels deeply, he feels tenderly." 梵高真是温柔的人QAQ 想揉揉他的头发

40分钟前
  • 力荐

多方角度碎片式拼凑还原梵高逝前内心真相。1秒12帧,1帧1幅画,6万多幅油画,形式上够惊艳!油画卡通这是头一遭,美轮美矣,却因先拍真人后作油画,导致油画的惊艳感在观影中逐渐被真人影像感取代。不过就像导演所说,未来真人电影和动画电影的界限本就会越来越模糊,几近融为一体,我们在见证历史啊~~

44分钟前
  • 科林
  • 推荐

催泪大作,心灵暴击。因为星空非常美丽,所以我先走一步,不然老了只能步履蹒跚地上去。难以想象的制作难度,真人演员加持让每一帧油画都有了人间烟火气,透过颜料可以读懂西尔莎罗南的哀叹。见到了两位导演,十分荣幸。

49分钟前
  • 朽木立夏警部殿
  • 力荐

别再问梵高为什么死了。不如问,一个被全世界拒之门外的人,怎么能不死,指望什么活?在这个凉薄世间,把自己的骨头血肉燃烧殆尽换取的热量,能撑多久?说梵高式画风10分钟看厌的人,您看什么画风才不犯厌?说故事平淡无味的人,这是基于真人真事的改编,您还期待怎样的轰轰烈烈、新奇狗血、惊天翻转?

51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电影本身很普通 但是不阻止大家在vincent响起的时候暴哭

53分钟前
  • vesper
  • 还行

做到这个程度只能忽略情节了

56分钟前
  • 🥺
  • 推荐

狂熱地愛著梵高的筆觸,而一切都活了起來,那感覺實在是太妙了,就像進入了一個平行世界,和梵高的跨時空對話,當他以特殊的方式轉身離開,黑暗中的我早已淚流滿面,那短暫的相遇,捨不得告別,他那悲情的人生,成就了他的驚世傳奇

58分钟前
  • 法蘭琪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