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物质

HD中字

主演:刘烨,梅丽尔·斯特里普,艾丹·奎因,钱熠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暗物质 剧照 NO.1暗物质 剧照 NO.2暗物质 剧照 NO.3暗物质 剧照 NO.4暗物质 剧照 NO.5暗物质 剧照 NO.6暗物质 剧照 NO.13暗物质 剧照 NO.14暗物质 剧照 NO.15暗物质 剧照 NO.16暗物质 剧照 NO.17暗物质 剧照 NO.18暗物质 剧照 NO.19暗物质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暗物质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物理专业研究生刘星(刘烨 饰)远赴美国某州立大学深造,在校期间,他师从著名教授雅各布•瑞瑟(Aidan Quinn 饰)。他的勤奋和出众才华很快在同侪中脱颖而出,并深得瑞瑟教授的信任和赏识。在众多课题中,刘星独对暗物质倾心着迷,他将自己投入到这项研究中,却未料到他所得出的理论与导师经典的瑞瑟模式相冲突。  刘星关于暗物质的论文博得一片好评,然而醉心研究的他忽略了校园政治的存在,他的答辩未获通过。极度抑郁和愤慨之下,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本片根据卢刚事件改编,并荣获2007年圣丹斯电影节阿尔弗莱德•斯隆奖和2007年亚美电影节最佳故事影片奖。神枪女王泰王纳黎萱3重返少年时板球少年鬼火美爪屋第三季最后一日索拉一家绝世宝贝 (粤语版)谈判冤家飓风奇劫国语贤内助女王尸家路真爱圣诞节拳神2001波西米亚狂想曲無法者害虫横行迷失太空2018巴黎艳遇南特的雅克·德米特警力量天地雄心(粤语版)欢迎来到雷克瑟姆第二季布加勒斯特东12点8分柏林情报站第三季监察局长我们的法兰西岁月破局1950复仇少女组超越时间线第四季雾之旗1965一点一滴的爱乌里:外科手术式打击少林与太极极道追踪忍冬艳蔷薇疯狂的车票钢铁苍穹企业流氓啤酒火箭无神2016

 长篇影评

 1 ) 夹缝之中,谁成就你的英雄情结?

窗外的乌鸦又嘎嘎叫了几声,那声音充满嘲讽与揶揄。我一怒,伸手摔上了窗户。

我也是个留学生,在学校里低头静静走路,像澳洲人眼中的许多中国人一样沉寂而勤勉,每周三天去餐馆工作,默默忍受着故意在我们身边停下的车里面伸出的中指和牙缝里挤出的“Chinese”然后看他们大笑着扬长而去,一天十次的HOW R U 我都可以一一笑着应付,但是到了第十一次,我终于彻底迷茫了。

我也去过教会,不过是华人教会。我捧着厚厚的唱诗谱跟大家一起唱诗,看信徒们讲圣经讲主讲到泪流满面的样子,第一次去主持的老人家让我站起来,笑眯眯地说,一祐,我们真心欢迎你常来。那天的阳光异常温暖,在冬天里舒服得不像话。散了场后我一个人捧着茶杯拿着饼干在后院晒着太阳想,如果这不是华人教会,我可以得到这样的安宁和幸福吗?

也许免费的面包和免费的一切都不重要,也许我们还真的相信我们都是为了梦想而来的。我们身后一样有沉甸甸的父母,他们还在那个充满市井气息的国家里生活,为了唯一的孩子想都不想就贡献出多年的积蓄,然后在空荡荡的房间里操碎了心,盼着一周一次的越洋电话。

写到这里,我想问,中国人都疯了吗?



卢刚的事情我不了解,这里是电影,我愿意说说刘星。
就电影所透露的细节而言,我很容易就可以断定他真的是个天才。敏感,乐于表达,往复不变的耐心,思索,善良,冲动,绝对的聪明,以及信仰。初来乍到的美国,一切真是太过于新鲜,借助这顶级的设备,完成研究,拿个诺贝尔奖,娶个洋妞,再把荣誉和财富带给殷切的父母。皆大欢喜,一了百了。

但,就这么简单吗?
我没有任何铺垫地看了电影,结局让我相当意外。
他的确具备实现这一切的客观条件。然而电影的最后,我们的天才举起枪,砰砰砰干掉了自己心里的小人和骗子,然后又干掉了自己的信仰,就是他自己。那个拼命闪烁着的思维,终于可以平息归来。
在我看来仅仅是因为,他要奋战的不仅仅是学术,而是文化。他被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紧紧地挤压着,从而让他的一切比起在国内时仅仅攻克学术瓶颈要更加困难。教授嫌他不听话,最终选择了弃暗投明的劳伦斯;金发碧眼的姑娘嫌他傻,一句英文都说得费力那我们怎么可能呢。被逼得孤立无援的刘星,怎么可能还是英雄抑或者天才呢?

电影之中几次幻化的西部牛仔场面更加说明,刘星身上有严重的英雄主义情结。在开枪的时候,我一直在想他为什么先杀的是劳伦斯,然后才是教授呢?
嫉恶如仇的刘星,也许还是个血浓于水的爱国者,他对劳伦斯说过,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和语言。
但这一切都覆灭了。

那场变革后的呼吸,蠢蠢欲动的对知识的渴望。那个时代和那个文化注定成就不了他。

如果是别人,身边如果有一个像乔安娜的朋友,也许可以撑下来,成就另一番事业。但是刘星没有,现实的卢刚甚至也杀了她。而这仅仅更让我觉得,他充满了脆弱的气质因而更是个天才。但天才睁开眼,身后依然是沉甸甸的责任,身前依旧是他眼中的邪恶。

他被夹缝中的自己夹死了,这就是天才身上的暗物质。




我可以理解我身边的有些人,他们想方设法想成为澳洲人之中的一员,他们参加一个个其实并不欢迎他们的party,他们调整者语调学说那不好听的澳洲口音,他们为了福利待遇和在我看来的虚荣离乡背井拥抱孤独,他们选择了异地,却不承认自己是个异乡人。初中时的一个朋友,在去了英国旅行之后回来写到:我看到中国的月亮都觉得如此丑陋。

只是不同的选择,当然没错。只是以上的这些人让我在看了电影之后只能说,真可惜,你们都不是天才。罢了。

中国人相信,一大早听到乌鸦叫不是好兆头。我知道,我算是被黑死了。

 2 ) 【不是影评】留美博士的五连杀,卢刚校园枪击案始末

25年前,留美博士卢刚在爱荷华大学校园大开杀戒,连毙五人,随后饮弹自尽,制造了轰动一时的惨烈血案。

长相清秀、神似晓明哥的卢刚

1991年11月1日,下午三点半左右,爱荷华大学物理系大楼三楼309室。

一场天文物理的专题研讨会正在进行,与会者包括克里斯托弗·戈尔咨(Christoph K. Goertz)教授、史密斯(Robert Alan Smith)副教授、中国留学生山林华博士以及其他数位科学家和学生。

是年28岁、已取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卢刚悄悄出现在会场,静静旁听约5分钟后,他毫无征兆地掏出一把塞满子弹的左轮手枪,开始射击。

戈尔咨教授(也是卢刚的博士生导师)首先应声倒下,卢刚又对准他的脑后补了一枪;尔后,抢口转向史密斯教授,砰砰,两枪;直到此时,其他在场人士才反应过来,这不是恶作剧,是真的杀戮,有人逃跑,有人晕倒;随即,卢刚将枪口瞄准他的同学山林华博士,向其脑部和胸膛连开数枪。

枪击这三人之后,卢刚并未停手,转头来到二楼208系主任办公室,一枪射杀系主任尼克森(Dwight R. Nicholson)。

在确认尼克森已经死亡后,卢刚出人意料地又回到第一现场309室,检查戈尔咨、史密斯、山林华三人是否全都死了?此时,几名学生正在抢救还未断气的史密斯教授,卢刚挥枪将他们赶走,迎着史密斯惊恐而哀求的眼神,补了致命一枪。

随后,卢刚来到旁边的生物系大楼,从一楼一直走到四楼,似乎在寻找特定目标,期间他曾遇到数位师生,但并未开枪滥杀。

在寻找未果后,卢刚又来到行政大楼,冲入一楼111室的校长办公室,向副校长安·柯莱瑞(T. Anne Cleary)前胸和太阳穴连开两枪,刚好在室内的学生秘书茜尔森(Miya Sioson)试图报警,也被卢刚射了一枪。

最后,卢刚来到二楼203室,用杀人的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整个枪击过程看似漫长,实则不足20分钟,卢刚辗转4个现场,共向6人开枪(5人丧命,女学生茜尔森全身瘫痪),目标明确,行动冷静,甚至不忘检查目标是否死亡并无情补枪。

卢刚所用的左轮手枪

卢刚18岁考入北大物理系,1984年通过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主持的严格考试,于1985年公费赴美攻读博士,就读于“公立常青藤大学”之一的名校爱荷华大学物理与天文学系。作案之时他已在此就读6年,并刚于5月份取得博士学位。

看起来整个一聪明勤奋、前途光明有为青年的履历,是什么让他在大学校园中做出如此惨烈的同归于尽式杀人行径?对自己的导师、同学又是哪来的这么大仇这么大怨?

警方在事后截获了卢刚事发前几天寄回国内的包裹、家信、汇款等,并找到了他事前写下的四页英文遗书,而媒体则大量的采访了卢刚生前的同学,汇总起来大体可以捋出惨案背后的杀人动机。

首先还是那句老掉牙了但你又不得不承认确实有道理的话——“性格决定命运”。在同学们眼中,卢刚是一个刚愎自负、目中无人、时而埋头研究、时而放浪形骸的人,出国前就个性很强,孤僻,不合群。出国之后,似乎变本加厉,在与留学生同乡的相处中表现的情商非常低,据曾经与卢刚同住一室的爱荷华大学教育系博土生赤旭明回忆,卢刚自视甚高,说话喜欢揭别人短处,以嘲弄别人为快乐。久而久之,与留学生同乡关系愈加疏远,又融不进美国社交圈,几乎是没有朋友只做研究的状态。

如果仅是孤僻不合群也不算什么,世上多的是孤独的人,至少卢刚在学习和研究上依然是佼佼者,然而他很快又遇到了一个抢去他仅剩荣耀的“仇敌”——本案的受害者之一山林华。

被杀的中国留学生山林华

是年27岁的山林华出自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性格上与卢刚截然不同,热情开朗,喜欢活动,人缘极佳,曾担任爱荷华中国学生联谊会主席,威望颇高。他比卢刚晚两年来到爱荷华大学,但在学业上很快超过卢刚,更深得导师欣赏,毕业前已有三四篇论文已刊登在行业权威的(JGR)刊物中。毕业论文更获得了全校最佳论文奖,拿到学位的时间比卢刚还早上半年。

与此同时,卢刚的研究工作一直不太顺利,博士论文几经反复,好不容易毕业后,找工作的事始终没有着落。看到山林华的成绩,卢刚心中颇不服气,愈加失衡,认定导师刻意刁难自己,在他找工作上不帮忙,以及对山林华违规照顾,他曾几度就山林华论文得奖事向系里和校方提出抗议及申诉,但毫无结果。

嫉妒和不公在心里滋长,种种矛盾日益深化,隔阂愈加撕裂,好像身边所有的人都在刁难他,都在给他下绊子。而身边又没有朋友可以交谈,可以舒解,卢刚在苦恼中越陷越深,渐至走火入魔……

 3 ) 流星

这部电影描述的是留学生的故事,刻画了留学生的刻苦、父母的殷切希望和外国人的友善,当然也展现了友善的外国人背后对中国留学生各种复杂的情感。后来我还搜索了校园枪击事件的原型人物卢刚。网上的评论是文字化的,而且多偏向于负面,所以和电影里的刘烨并不能划上等号。

留学生的光宗耀祖,这是中国人都很容易能够感受到的一种情感,说来对外国人,也许是无法理解的。为什么?中国还是太弱吧。中国人又爱面子,总爱关注表面现象,所以看起来“留学”是一件道地的好事。只是,谁知道,国外的生活是怎样的呢?也许可以衣食无忧,可是除了衣食无忧之外,在上面的人却多得足以让人喘不过气来,这和以国内佼佼者身份出去的落差太大太大。不愿意随便扣一个心理不健康的大帽子,一般人对于这样的变化有任何适应不良都是情理之中,也是可以预见的。只是中国人不太愿意袒露内心,更不愿意承认内心的柔弱罢了。

中国人的教育方式鼓励竞争,喜欢高高在上的那股成就感。一个极度聪明的人却不一定是一个很好的team player。有些事靠一个人是完不成的,记得分一些给大家共享。可是中国人很难有这样的气度,而且又不会隐藏自私的想法,因为教育让人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理直气壮。结果就是会在国外受到教训,可是受了教育毒害的留学生怎能轻易地转换想法呢,所以只有满腹的委屈。

片中人性的卑劣是客观存在的,只是能存在、能不灭就有其道理。Soft skill是活在世上不可或缺的,不管在中国还是在外国。可以在欣赏你的时候把你夸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可以在践踏你的时候全盘否定地不留余力。只是,你确定还是原来那个你么?如果是,为何还要举枪呢?我们的自信到底源于自己还是源于外在的评判。深深地感到痛心!如果一个人对自我有很准确的定位,那么是可以做到能屈能伸的,因为人生就是高低起伏,世事无常。

最后,当然也为被枪杀的人及其家人感到不幸。尤其那个上海妻子,还在好心地关心刘星。可是刘星,这个名字真的就像流星一样,短暂的荣耀照亮了天空,却终究会殒落,说不定最后落在哪里。

 4 ) 結局震撼 劇本不錯 劉燁十分出色

今天剛看過劉燁及Meryl Streep飾演的"Dark Matter", 很喜歡, 尾段亦頗震撼. 由於今天是首映, 電影開始前劉燁也有上台說了些話, 更說大家可能喜歡這齣電影, 也可能不喜歡. 看畢後, 有點明白他的意思. 畢竟, 電影是叫人傷感的.

故事背景是1991的美國, 從中國老遠跑來做研究生的劉星(劉燁飾)戰戰兢兢又極其興奮地為著名的宇宙論(Cosmology)教授作研究的工作, 成績超卓, 得教授垂青, 但自尊心重的教授卻對太進取及急進的劉星不太滿意, 最後更不通過他的畢業論文, 除非劉肯改過當中的計算方法.

電影從一個中國藉的導演立場出發, 講述九十年代初到美國的中國留學生涯, 我也差不多是那數年到美國讀書的(比劉遲兩年), 所以也看得有共鳴, 不過電影說的是內地的留學生, 和香港去的也有點分別. 電影中刻意對內地留學生的一點挖苦, 幸而是從中國來的導演, 不然便會有可能被喻為歧視中國留學生了.

那些挖苦其實都頗到肉, 如留學生到教會一心希望得到一些利益, 聽著牧師介紹教會, 一說到有食物供應, 大家都紛紛起來跑到放食物的桌旁, 把牧師忘得一乾二淨. 又當劉星去咖啡店買咖啡時, 語言不通, 想喝茶, 卻以為"to go"是茶的名稱, 叫了"Togo". 又當教授們舉行研討會後的派對, 一眾中國來的學生都搶著吃東西, 還說要吃飽一點, 當晚餐. 這些其實都頗搞笑, 亦反映中國人貪小便宜及攪小圈子的心態.

電影對留學生於海外面對的文化衝擊描寫得恰到好處, 語言的障礙, 外國人的性開放, 在美國人眼中中國來的學生永遠都是最勤力的等等. 導演擅於用較幽默及輕鬆的手法來刻劃, 給人舒服的感覺, 令觀眾更投入於故事中的人物角色.

很喜歡電影一些framing, 好些都有深刻印象. 如第一幕當劉星到大學坐在長椅上, 等候見教授時那個鏡頭, 遠遠的見到劉獨自在等候的神態. 還有他們玩足球棋時, 鏡頭從那些足球人的下方拍攝, 很有美感.

音樂可說是中西合壁, 但以中國色彩居多, 效果不錯.

劉燁演得很好, 他演的劉星令我聯想起他在"藍宇'中的角色, 不知道導演陳士爭是否也因為"藍宇"而揀了劉燁飾這個男主角. 女主角Meryl Streep當然也演得很好, 不過戲份比預期少, 相信有機會和她合作, 劉燁這生也不會忘記.

電影有不少笑位, 令前大半段都給人輕鬆投入的氣氛. 留學生Lawrence的太太的高歌確實令人捧腹大笑; 同學模仿洋妞的呻吟聲也帶來不少笑聲.

電影中劉星父母在國內的片段也很不錯, 工人階級的父母, 間歇的剪影, 給人深刻印象.

劉星在月曆上揀了六月廿一日, 是夏至, 不知道和他研究的宇宙及暗物質有什麼關連及特別意思.

電影最後的結局確實震撼, 不在此揭露詳情. 本以為劉只會自己了結來面對失敗, 那一幕我實在有點嚇一跳.

很值得一看的電影, 畢竟是一個很好的劇本, 但結局確實有點傷感.

 5 ) 暗物质:卢刚之后,赵承熙之前,看不见的那个阴暗面

13岁的“约翰”向继父照片上狠刺着飞镖,愤愤地说着:“我恨他。一定要杀死迪克!”;高中生约翰在一家赌场玩老虎机时,咒骂数学老师:“我想杀死他,你永远无法摆脱这个布朗斯通”。这两个故事在它们的创作者那自大又包含不安全感的情绪下一点点挤出,最终两个约翰合力将他们的制造者推上了屠杀的舞台,2007年4月的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将压迫制造者脑海的那个“You”干掉。

可以想象,好莱坞的某个编剧正一边悲天悯人、一边盘算着稿费将赵承熙和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特大悲剧变成银幕语言,编剧心中一定存有对凶手行为认识上的矛盾以及创作中社会责任与经济利益的矛盾。

而当华裔戏剧导演陈士争在2006年创作关于另一名杀人凶手——卢刚的电影故事时,他心中或许并不存在这么多的矛盾情绪。一方面,这个15年前因在艾荷华大学枪杀导师和师弟共四人并随后自杀的卢刚,早已被媒体和学者讨论多年,几乎以自私和狭隘的性格被盖棺定论;另一方面,卢刚与导演陈士争曾是多年的哥们,导演对他的成长历程自然更有认识。于是,陈士争以物理系高材生卢刚的研究课题“暗物质”作为电影名,想说出自己眼中的卢刚,他不是至少并不仅仅是被盖棺定论的那么简单。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屠杀悲剧上眼前,《暗物质》就小范围地在全美放映,并赢得一个2007年圣丹斯电影节科技大奖,再加上弗州屠杀案主角赵承熙与16年前的卢刚同为亚裔,时间和人物的双重原因,让4月的这次悲剧让人联想相关电影时,更多想到刘烨主演的《暗物质》,而不是比它名声大很多的关于另一次校园屠杀的《大象》。

相比将自己彻底封闭起的韩国人赵承熙,同样在美读书的卢刚那现实生活显得要正常得多。他和十多年前在美求学的那批真正的中国精英们扎堆在实验室和图书馆搞科研、偷接邻居的电视信号、看AV、抢教区的免费自助餐吃,苦中作乐是他们共同的生活趣味;他比内向的赵承熙要开朗得多,去导师家过派对生活、教热爱中国文化的校董夫人(梅丽尔.斯特里普饰)唱中文歌、喝乌龙茶、讲“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的绕口令,甚至勇敢追求校外的美国妞;他的研究才能更是被导师大为赞美,以至于在导师间关于早期宇宙学的激烈学术答辩时挽救了导师的论题。这样看来,卢刚身上完全不存在压迫赵承熙内心的那个假想敌“You”,于是他最后的虐杀行为不是精神病专家刘锡伟分析的那种“疯劫”,卢刚清晰地知道自己要杀了谁:不给他毕业论文通过的导师以及那个按导师设计路线走下去并获认可的师弟,这也是当年的媒体普遍认为卢刚不过是压力爆破的失败者的原因。

但陈士争却意见不同,“对90年代的中国留学生来说,卢刚是英雄。这些学生为了适应现实,不惜将美国梦变小。但卢刚不肯妥协,他的幻想,成了他生命的血液,幻想破灭时,他也随之消亡。”于是,在陈士争的《暗物质》里,卢刚的内心被自己所投入研究的“暗物质”完全占据,在他以数学为工具观察的宇宙空间里,暗物质占了99%,这个庞大的比例更膨胀起其良性的研究欲望以及恶性的不容被否定的自大情绪。刘烨准确地表达出这个沉浸在自我世界里的留学生那谨慎又固执的性格,他从不敢对导师直呼其名,永远要加上那个”professor”的称谓;他遵从中国传统师道,担心超越导师;他的每一封家书伴随着班卓琴乡谣版的《念故乡》,告诉父母在美国一切都好,自己很开心。另一方面,在面对“暗物质”膨胀的研究欲望时,他像足了文化认识里有冒险精神的美国学生,固执地追求,结果没想到这里一样有校园政治:导师隐瞒了答辩程序,造成他只出模拟而无结果的论文失败,而最不愿在学术上冒险的师弟却获得了承认。

除了科研梦想惨遭破灭,对于那个年代的留学生来说,光宗耀祖梦想的破灭也是致命的。电影以土、金、水、木、火为题,将电影随卢刚情绪变化划分成了五段,抵美时的兴奋与刻苦、初获认可时的喜悦、社交生活带来的愉悦、答辩失败的沮丧、离美前情绪抑郁的爆发,每个段落的开头都伴随着一封家书,家书的调子只有一个:我在美国挺好的,等着接爸妈过来。影片以平行蒙太奇带出震撼的结尾,在舒伯特《爱情小夜曲》的配乐中,卢刚收拾好行囊,将积蓄寄给父母,向正在评奖优秀论文的礼堂平静地走去。这边,刚被卢刚抹上手霜的梅丽尔.斯特里普意识到不对劲,向着校园奔去,那边,在工厂上班的卢刚母亲感应到儿子的讯息,骑着自行车向家里狂奔去。催命的电话铃声也催泪般地响彻,终于,出大事了。

陈士争当然不能漠视屠杀行为般地将故事描绘成“宁为玉碎的学生面对相约瓦全的世界”,但他成功地揭示了不同于简单认识上的卢刚心路历程,就像卢刚在师生联谊会上把干杯叫做“Up the bottom”,陈士争从上到下颠倒了我们的简单臆想,杯底剩下的是5个早逝生命的鲜血遗迹,卢刚也是受害者之一,罪魁祸首是沟通的障碍。16年后的今天,美国人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摆放着纪念33位屠杀受害者的花岗岩,赵承熙也在其中,同时大量的舆论报道和评论也更加冷静而客观,试图透析悲剧背后的深层原因。于是,我们可以相信,未来关于赵承熙的那部《You!》也会是深刻而多样性的。

 6 ) 与电影有关无关的其他

   这部电影,我是跳着完的。
    
    看着最开始刘烨对于新生活的憧憬,在他的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中国的留学生在课堂上永远是最沉闷的,对于教授中国的留学生永远是最客气的。就像在电影中出现的画面,我们常常会在和同学的聊天里提到,在中国学生都不敢chanllenge teacher!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尊敬老师,老师在我们心中永远是需要仰头看的!
    
    在最开始的那段时间最常挂在嘴边的单词是,yes,thank you,还有excuse me.磕磕巴巴的靠几个关键字和美国人交流。 过了一段时间,我们会在说中文的时候零星的夹杂着英语单词,尽管此时你的英语还是很不流利。
     
    在最开始那段时间,我们会被邀请进教会学习的英语,吃免费的食物。我们会贪小便宜。看着满街飞驰的高级车,我们会心生嫉妒,我们会想什么时候我们也能过上这样的日子?
    
    卢刚杀人案,是一个近乎二十年前的一个案件,要不是这部影片,这仅是一个早已被人遗忘的事情。中国的留学热潮从那时起已经进入20个年头。可是无论时间怎样流逝,似乎所有的留学生身上都有相似的经历。
    
    我们希望找到一个体面的工作,希望拿到H1-B签证,希望得到绿卡,希望没有辜负父母的培养,希望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我又看了一遍卢刚的案例,我想反抗不一定就是不幸。在很多华人都纷纷谴责卢刚的时候,我在内心里理解他,也替他感到解脱。没有经历过的人永远也没资格评价别人的生活方式。在美国的这些留学生都有很单纯的想法,找一份安稳的工作,有一个歇脚的地方。可是这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愿望不是所有人都能实现。有的人来了十几年也还是租住公寓,有些人奋斗了半辈子了,还是没有那到绿卡。很多人找不到工作,黯然回国。

    
   在美国为了维持合法身份,我们过得小心翼翼,胆胆怯怯。我们要遵守很多苛刻的规定,例如毕业90天内必须找到工作。我们不敢轻易回家,生怕回去就再也回不来。有的时候生活就是这样把一个人逼进了死胡同!为了昂贵的生活费和学费,许多曾经是国内的骄子们,必须低下自己高傲的头颅,百般算计的过日子,看着价格总是条件反射的乘以7。

   无数个不眠之夜通过了GRE,TOEFL,完成了申请,拿到了为数不多的签证。我们掩埋了自己寂寞与不得志,在一条看似没有未来的倔强的前行。越走就越发现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越走就越发现美国梦没那么简单!
   

    在这些留学生中,并不是每个人最后都能变成张朝阳,周彦宏,曾子墨和徐小平。
   
    我看到网上有人分析卢刚是AB型血所以有潜在的杀人动机。纯属狗屁逻辑。一个被逼上绝路的人,是不分你什么血型什么星座的。他无非是想找到一个工作这么简单,可是前行的路上却遭到百般阻拦。

    卢刚是北大的。这就让我想起来,一个星期前,就是在硅谷这里一个华人工程师因为被解雇枪杀了办公室3名同事。那个公司就在我坐公车常常路过的地方。这个叫吴京华的47岁的男子是来自清华的。最大的孩子只有六岁。在硅谷这个弹丸之地,随便找一个华人可能都是来自北大或是清华的。
 
     当国内的同学都婚姻美满,收入稳定的时候,我们还在为自己的未来打拼。有人说这是你们自找的,是的,这是我们自找的,所以我们更要混出个样子来。在这里,我们无亲无故,不能用父母的人情,托门子找关系。这是一个只相信实力而没有人情的国家。当国内的同学都已经是是处长部长以上的级别,在这里我们只能还是一个IT民工!
    
    这是写给所有留学生也是写给我自己的,我想说我对你们的坚强与执着感到骄傲。

    我们要用更理性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未来!
    

   

 短评

只能说他不能适应这个社会

8分钟前
  • ice小鱼吃冰块
  • 推荐

让人一如既往失望的刘烨

10分钟前
  • 亲爱的我呀
  • 还行

穿的那身衣服跟郭晓冬很像啊

14分钟前
  • 木卫二
  • 较差

要不是有梅姨在 不会给三星的~~

15分钟前
  • 饮歌
  • 还行

太沉重呀太沉重

18分钟前
  • Sundance小千
  • 推荐

宇宙不是无端爆炸的,它需要一个引体。

20分钟前
  • 匡轶歌
  • 较差

24分钟前
  • 还行

不应该

27分钟前
  • llxx8023
  • 推荐

实在难看的不是一般般

30分钟前
  • 罂粟
  • 较差

听老外讲英语总能懂个八九不离十,听咱国人讲英文就像听天书一样你说奇怪不?ps.瞧那结尾,改编也不带这么戏剧的呀~

33分钟前
  • Hey Johnny
  • 还行

真傻

38分钟前
  • 占朵
  • 还行

准备出国留学的以及学生经历一路优秀即将考入大学的孩子,看看这部电影吧,也许会少很多不必要的悲剧。

39分钟前
  • Tiger
  • 还行

更加喜欢刘烨了

41分钟前
  • 我的苦難史30天30夜也講不完
  • 力荐

6/10

44分钟前
  • 小凯撒
  • 还行

很不爽.

47分钟前
  • A 涂
  • 力荐

因为结尾 多颗星

51分钟前
  • jiji
  • 还行

不错

55分钟前
  • 阿苏
  • 推荐

这个悲剧不是卢刚一个人造成的,也不是海外学子的通病,而是中国的教育制度,卢刚自身人格缺陷,整个中国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 .

60分钟前
  • 眼角的花朵
  • 还行

似乎没想象中震撼

1小时前
  • 臭臭
  • 还行

简直不想评价。

1小时前
  • 苏比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