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岛

HD中字

主演:乙羽信子,殿山泰司,田中伸二,掘本正纪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196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裸岛 剧照 NO.1裸岛 剧照 NO.2裸岛 剧照 NO.3裸岛 剧照 NO.4裸岛 剧照 NO.5裸岛 剧照 NO.6裸岛 剧照 NO.13裸岛 剧照 NO.14裸岛 剧照 NO.15裸岛 剧照 NO.16裸岛 剧照 NO.17裸岛 剧照 NO.18裸岛 剧照 NO.19裸岛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裸岛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千百年来人类遵循着古老的生存法则,在严酷的环境中努力生存。  广岛濑户内海的孤岛之上,生活着一对沉默的夫妇(乙羽信子 & 殿山泰司 饰)和他们两个活泼懂事的孩子(田中伸二 & 堀本正纪 饰)。因岛上没有淡水,夫妇俩每天清晨便要早起,摇橹至对面岛上挑水,一家的吃穿用行与农作物的灌溉全靠夫妇俩挑水维持。春去秋来,严寒酷暑,每一天都是崭新的开始,每一天都做着永远做不完的农活,喜怒哀乐,全部随着清水融进恒久沉默的大地……无名三侠客熟食店的人秘密的小奈错乱记忆卧虎传说长安伏妖2000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国知青部落妈,我没时间出租车2015琉璃庭院遗忘者之绝命狙击老夫子奇趣录微光城市喋血双雄粤语阿兰布里斯塔偶然家族千面先生茅山僵尸拳粤语包法利夫人1969腰间持枪(国语版)极度冒险蓝色长袍Reset ~寻找真正的幸福的方法~醉美人生一切顺利的女孩僵尸岛2022狼牙脩皇后毒鲨拉米第二季哨兵2023法国大诱拐心跳恋爱我的!体育老师[DVD版]徒有其表原子伊甸园大牧歌出生入死

 长篇影评

 1 ) 对话

这只是我在大一时随手记下的一点感触,并非影评。

我和几个朋友每周末都会到阶梯教室看免费电影,这已经成了某种习惯。这次从片单来看,会有一部黑白片和一部彩色片。黑白片是一部日本的艺术片,彩色片是著名导演科波拉的电影。
日本的片子叫《裸岛》,导演是新藤兼人,一个不太熟悉的名字。放映员介绍说这部电影是默片,底下唏嘘一片。电影本身没有多少吸引力了,能吊人胃口的是女主演,她是导演老婆。《裸岛》一开始,节奏就很缓慢,导演极有耐性,一点一点叙述着海中小岛上的一家四口的日常生活,居然并不枯燥。尤其是演到后半部,夫妇俩的大儿子生了病,父亲去镇上找医生一段,悬念十足,看得底下鸦雀无声,几十双眼睛全盯着屏幕。而且《裸岛》也不是默片,它有声音:有波浪声,风声,笑声,叹气声,只是没有对话(以后,《裸岛》成了一个专用词,只要放的电影罗嗦半天不展开剧情,我们就骂道:一堆废话,还不如那部不说话的电影)。
巧的是下面一部电影就叫《对话》。之前我们就知道这部片子获过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特别是导演科波拉的名字太熟悉了,这个拍过《教父》三部曲的导演几乎成了经典电影的代名词。因而对《对话》我们怀有浓厚兴趣。
很快我就体会到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深刻含义。先是开头那个臃肿衰老的男主角就已经让人大跌眼镜,接着是五花八门的窃听器弄的人眼花缭乱。各种花招乱舞一通后,好不容易看明白剧情,突然又冒出一个妖娆的女人,和男主角大演感情戏,我实在受不了,打了个瞌睡。一觉醒来,两人还是没完没了,当时的反应是真想撞墙。看来再好的导演也有失手的时候,只是可怜了眼巴巴盯着屏幕的观众。
 散场时发现坚持到最后的人寥寥无几,就剩放映员和几个朋友了(我们的意志十分坚强,不论多无聊的电影,都会坚持到最后。有次放《安德烈鲁勃廖夫》,也是看得人几欲撞墙。我们一边看表,一边咬牙:看在大师面子上,再坐几分钟。结果一坐就是四个小时)。回宿舍的路上,大家议论纷纷,我说第一部好,因为看第二部时我睡着了,放映员说他喜欢第二部,有深度,第一部太平直了。说着说着,到了宿舍楼下,议论也就结束了。
再想到《裸岛》,已经是一个月后的事了。那次放的是《一条安达鲁狗》,超现实主义的玄乎电影,看完后有个同学说这是生活吗?怎么看不明白?我想了想,把《裸岛》的碟借给了她,第二天还碟时,她说了一句:这才是生活。
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记得有一次,放的是今村昌平的《楢山节考》。为了看这部电影,我们集体逃了晚自习,创造了班级逃课人数最多的记录。当时我们是抱着一种猎奇的心理,想看看这究竟是什么样的片子,居然会击败大岛渚的《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获得戛纳电影节大奖。但这部电影确实震撼了我(虽然中间被辅导员叫回去批了一通,有点影响情绪)。我们平时看到一只猫或一只狗,都只是看到它们与我们不同之处,比如猫狗可以到处拉撒,人不能,因为我们比它们高级,懂得文明。其实人一旦回到贫穷落后的环境中,脱去文明的外衣,人和动物没什么区别。在影片中,人的所有欲望都被放大了,比如生存的欲望。在贫困落后的情况下,为了节约粮食,楢山人规定,只有长子才能娶妻,70岁以上的老人要送到山上饿死。在楢山,偷粮食是最恶毒的行为,一人偷粮,全家都要被活埋。对于我来说,这样的生活是无法想像的,也是无法接受的。尤其到影片最后,儿子背母亲上山,一路上白骨累累,全是被饿死的老人的遗骸,我心里一阵阵抽搐,实在不忍再看下去。正难受时,突然听到角落里有轻微的哭泣声,我扭头一看,是负责锁门的老头,他一个人坐在那里,眼睛狠狠地盯着屏幕,泪水挂在下巴上,一闪一闪的。这个老头平时阴沉着脸,操着浓重的绍兴口音,看什么都不顺眼,经常在教学楼里大声嚷嚷。最讨厌的是,每次放映还没结束,就听见他甩着钥匙,一边拍着门,一边扯着嗓门大喊:关门!关门!震得我们心里怦怦直跳。我在校园里看到他,都要绕路走,但那天晚上,我看到老头,心里有一种异样的感觉。我和他只隔了几个座位,却像隔了好几十年,看似短短的距离,实际上是一道很深很深的裂缝。我不能理解他们那一代人,他也不能理解我们这一代人。在他眼中,我们是享福的一代,每天只知道吃喝玩乐,自由放纵,没有责任感和时间概念;在我眼中,他们是落后的一代,刻板固执,跟不上时代的节拍。但我忽视了,他们其实是苦难的一代,生活的酸甜苦辣反映在他脸上,是一道道深深的皱纹。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能与电影中的生活产生共鸣,而老头又把他的感受传给了我,也许我不能完全理解,但至少我明白了《楢山节考》中的生活是有真实依据的。最后一分钟,我的眼睛在老头和屏幕之间来回扫视的过程中,渐渐模糊了。我被老头内心的柔软感动了。
话题回到电影上来,《裸岛》和《对话》之所以反差这么大,是因为它们是完全不同的电影。《裸岛》带有很强的实验性,导演似乎有意不用对话,完全用影像的冲突来推动剧情发展。有意思的是,这样做,反而增强了戏剧冲突,每一个画面都极有张力,所以《裸岛》并不枯燥。它反映的是真实的生活状态,外在的对抗形成了无限的纵深扩展。其实很多记录片也是这样做的,因为影像本身就有很强的说服力。《对话》则不同,它展现的不是生活的真实性,而是着力挖掘生活的欺骗性。对话在影片中不仅仅是在推动剧情发展,还是一种欺骗手段。导演的办法就是一遍一遍重复窃听器录下的对话,但观众不吃这一套,因为不知道他想通过重复来表达什么。直到最后,谜底揭开,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男主角错误理解,没能阻止一场命案发生。就像一个魔术,看上去很复杂,实际上却简单到了极点。科波拉以为自己很聪明,其实他在欺骗观众的同时,也欺骗了自己。
如果把《裸岛》和《绿光》放在一起,会更有意思。前者是“说”的太少,一字不吐;后者是“说”的太多,像一个老人,絮絮叨叨讲着故事,讲述的过程拖拖拉拉,没有什么完整的情节。头一次看《绿光》会很累,影片中的人只有两种状态:走和停。只要一停下来,就是大段大段的对话,往往会持续十几、二十几分钟。试想一下,一个场景停在那里五分钟不动已经让人抓狂了,更何况是五分钟的几倍?但仔细看下去会发现,《绿光》和《裸岛》本质上是相通的,都是在表现人的一种生活状态。《裸岛》的冲突是外在的,是用行为上的对抗反映内心的冲突。比如有一场戏,我印象很深,丈夫和妻子每日用船运淡水,淡水是海岛上最珍贵的东西。一天在浇菜时,妻子因劳累不慎打翻了水桶,丈夫冲过去,一耳光把妻子打倒在地。这一巴掌不仅仅是行为的对抗,更是内心的挣扎(后来我在图书馆最底层的架子上,从一堆破书中淘宝似的找到了一本新藤兼人写的《电影剧本的结构》,其中附有《裸岛》剧本,剧本对这个动作是这样描写的:这一巴掌就是斥责的语言,也是爱情。果然大有深意)。《绿光》表面上看,人们交谈的过程很愉快,愉快中却充满了内心的对抗。一开始,大家坐在一起聊天,德尔菲(女主角)就显得与众不同,尽管她在不停地说,并没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她,说的越多,心里越空。原本德尔菲是谈话的中心,后来她渐渐淡出了谈话圈,最后选择了离开。对话在这部电影中是一种斥力,拉开了电影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人生来就是孤独而又敏感的,却偏偏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和各种各样的事物发生复杂的关系,本身就是无法解决的难题,只能自己去适应。我非常理解德尔菲,因为我也曾经历过一段敏感孤独的时期。
上高三时,我总感觉自己与别人的想法不同。老师同学家长,没有任何人能理解我。教室对我来说是个很压抑的地方,周围的一切都那么陌生,我只是一个徘徊在集体边缘的人。下了课,女孩子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只有我趴在课桌上要么睡觉,要么发呆。其实我真的很想走过去,和她们一起聊天,可不知道该说什么。我也尝试坐到她们身边,她们总会用奇怪的眼光打量我一番,然后继续说笑。偶尔,我也会插上一两句,只有一两个人停下来看看我,其他人继续话题,好像我在自言自语。久了,我的内心也发生了变化,越来越自卑,别人的笑声在我听来,就是对我的嘲笑。下了课,我立刻冲出教室,远离喧闹的声音,心里才舒服一些。高三下学期,每次考完试,都要换一次座位,座位是班主任安排的。我无论和谁坐一起,总是很别扭。后来,总算可以按成绩自己选座位了,我就选第一排靠墙的角落。一方面我个子小,坐第一排不会被挡住,另一方面靠墙的角落又能给我安全感。刚坐下,一扭头,看到了一张单纯的笑脸——我的同桌是16岁的小童,班上最小的男生。
和小童坐在一起的一个月是我上高三以来,最轻松最快乐的时光。在我眼里,小童就是个孩子,孩子是不会伤害我自尊的;在小童眼里,我和其他人也没有区别。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在一起聊天学习,彼此没有戒备和隔膜。以前我在班上一天也说不了几句话,和小童坐在一起后,每到下课,我们总会聊上许久。无论是音乐、文学,还是军事、政治,我们总能找到话题。我才发现,其实我需要的只是一个倾述的对象,他不会漠视我的观点,而会静静地听我说完,再提出异议。我和小童有时也会为一个问题讨论半天,但在讨论的过程中,我感到很快乐。对话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交流的方式,更是一种情绪宣泄和自我调节,哪怕是一些很傻的对话。记得有一次,他叠了只纸船,我说他叠得不错。他却说这不是船。我说,把它放在水里不就是船了?他摇摇头,严肃地说,那和漂在水上的瓶子没什么区别,只有当它真正融于水并能驾驭水时,才是船。现在想起这些话,我会忍不住笑起来,但这确实是我高三最美好的回忆,它让高三最紧张的日子里充满了阳光。
看到《绿光》,我想起了以前的自己。所以当我看到结尾,太阳渐渐落下,慢慢被海面吞噬,在最后一刻,挣扎着留下美丽的绿光时,我和片中的德尔菲一起流下了眼泪,那是上天对孤独心灵的慰藉,也是导演对年轻生命的关怀和包容。可是,和我一起看电影的老妈却很不屑,觉得德尔菲神经兮兮,比她还会唠叨,说白了就是嫁不出去的老姑娘的变态心理。面对老妈的评价,我只能无语。不过,老妈说的也没错,但就是不能说的这么直白,那样的话,电影还有什么美感呢?这就是代沟啊!
说到代沟想到一件有意思的事。前面说了,每次放电影,锁门的老头都要来喊一通,他一来,放映员就要跑到门口去和他解释。放映员长得人高马大,老头则又瘦又小,但真正理论起来,老头是仰着头,扯着嗓门地喊,放映员则是弯着腰,好声好气地说。本来反差就够大了,更绝的是,其实他俩根本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老头是一口绍兴话,地道得一点也不含糊,猛地听上去好像说韩语,再仔细听听,还是不明白;放映员虽然也是南方人,但和绍兴还隔着十万八千丈,更何况他还有点口齿不清,别说是老头,就是我们想听懂他的话也很费劲。这两人站一块,那才是真正的“代沟”。其实放映员也明白,解释来解释去,反正只要拖时间,把电影放完就行了。以后,老头再来,他就慢悠悠地晃过去,叽哩咕噜说一通,边说还边看屏幕,根据电影的进度来决定是多说几句还是少说几句。看看快放完了,放映员冲老头点点头,再慢悠悠地晃回来,屏幕上也正好出现:END。
这算是对话的另一种功能吧。

此篇已公开发表。

 2 ) 《裸岛》

《裸岛》

做导演的思维和作为观众的思维是不同的,观影也要有电影思维,不断与语言概括情节,了解导演意图。

一颗松果在海水边飘来荡去:一些小细节的捕捉会为电影增色。

拔树根,脚踩麦苗:很细节,很专业。这是好电影必备因素。

孩子死后的背影与烟花:悲寂场景不一定要配乐,有时只有无声的音效更有氛围。

追悼会众人拾柴的时候需要音乐,作用是掩盖杂乱,控制氛围。

用细节来补足情节的可信度。大儿子死得不真实,后面的和尚超度和全班同学悼念就显得格外真实。

与大地之歌一样,都以一个家庭成员的死亡将影片淡淡的哀伤上升到悲痛的高度。

等到同学走了再埋土:上升到一种人性关怀高度。

与大地之歌都没有过度的拍哭戏,像断背山一样,都是淡淡地描述,将悲痛包蕴在细节之中,更显沉痛!

碑名显得没必要了。

儿子死后很平静,再过后将愤怒倾泻在与世隔绝的孤岛上,情绪由此引出大爆发,妙!实在是妙!

贯穿全片的主配乐最后升级为人声。

读书笔记:

充分利用了电影语言表现人与自然,人与土地的深厚的感情,特别是在摄影上追求构图美。这是日本电影史上独立制片的不朽名作,是60年代新现实主义的里程碑。

我很敬佩导演通过极端重复来阐释人的根本悲剧性命运与挣扎的努力。只是影像上带来的愉悦实在太少。

不禁感慨新藤直人对电影构图的出色运用恐到现在也很少有人能够企及。

 3 ) 自然和劳动

      电影讲述的是生活在孤岛中的一家四口:父亲、母亲和两个儿子在孤岛上的日常生活。这种日常生活主要是由劳动构成的,每日数次摇着船往返于孤岛和大岛上的村镇之间,运送淡水,用孤岛上的一些收成去换取其它商品,接送大儿子上学,培植作物,浇灌庄稼。两个像兔子一样活蹦乱跳且听话的儿子,则主要负责做饭做菜、放养家畜,翘首等待父母的回归,间或还能在自家的小岛边上钓到大鱼,赢来沉默的父亲难得的欢笑。这是一个先于语言的世界,与自然的联系,和家庭的感情不需要通过语言来沟通或捆绑,一切都是通过共同的生活和劳动自然而然建立起来的。当然,导演也没有没有切断孤岛与外界的联系,也就是切断家庭与社会、国家的联系,这种联系一是通过物品的交换,二是通过大儿子的受教育来体现的(音乐课上唱的是什么歌?是否有什么寓意?)。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大儿子的葬礼。
       由于孤岛与外界交通不便,在父母外出的时候,大儿子突发疾病,因没有得到及时救治而夭折了。在埋葬大儿子的时候,他的村镇上的老师和同学们乘着轮船来到了这个无人问津的小岛,这是影片中仅有的一次外人对小岛的介入。如果说家庭的葬礼是一种把死者从自然的毁坏中打捞出来的方式,使它免于沦为物质,被诸原素和无名的实存所吞噬,使死由一种自然的存在,而变化为一种自为的存在的话。那么,外界的介入,以及母亲在葬礼的最后放上的那把陪葬的武士刀,就恰到好处的引入了一种民族精神,使这种民族精神在自然的进程中适时的一闪,仿佛是从这伟岸的自然中升起一般。
       那些小学生们争先恐后的为自己的同学盖上下葬的尘土,让葬礼显得像一个节日,这一方面具有一种文化意义,让人思索葬礼和节日之间的联系和意味,以及此时对于孩子们的教育意义。然而,这毕竟还是一种社会的或者哲学的视角,当这群外来人又乘着轮船离开的时候,留给孤岛上三位家庭人员的是真切的、个人的悲痛和孤独,他们的到来和离开甚至加重了这种悲痛和孤独。终于,一向隐忍而平和的母亲到了崩溃的边缘,她打翻了水桶,将那些辛勤培育的作物连根拔起。
   但沉默的父亲并没有上去控制她,在此前,父亲曾因为母亲无意打翻了一个水桶而给了她一个耳光。父亲依旧沉默,但此时的沉默里包含了温情,以及一种无奈的坚持,这种坚持因为无奈而甚至有了一种更坚定的力量。这种坚定是通过继续劳动来实现的,父亲继续沉默的浇灌着庄稼,是父亲的这种态度,以及水流滴在地上,为土地所吸收的声音,安抚了扑在地上绝望痛哭的母亲。她站起来,重新开始和父亲一起沉默的浇灌。劳动,作为一种生存的手段,变成了生存的理由或者说生存本身,以其对自然的反抗而融进了自然生生死死的节律。

 4 ) 裸之岛:没有台词的生命赞歌

“在濑户内海的孤岛上,生活着一对沉默的夫妇和他们的两个孩子。春去秋来,严寒酷暑,一家四口在岛上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贫苦生活。

岛上没有淡水,夫妇俩每天清晨便要早起,摇橹至对面岛上挑水,一家的吃穿用行与农作物的灌溉全靠夫妇俩挑水维持。生活的喜怒哀乐,全部随着清水融进恒久沉默的大地……”

这是豆瓣上关于电影《裸之岛》的剧情简介。光是看着文字,都给人一种枯燥乏味的感受,更不用提这部上映于1960年的黑白老片砍掉了所有的人物对话——自默片时代以来,很难看到如此激进的做派了。

然而,这样一部奇怪的电影却获得了观众和影坛的认可。且不论豆瓣电影和IMDB的评分,单单是获得1961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金奖,被选入日本名片200部,年度旬报十佳之列,就足以证明这部电影在艺术上的造诣。

我对《裸之岛》的导演新藤兼人并不陌生。算起来,这是我看过的第三部由他执导的作品。如果说《鬼婆》和《草野中的黑猫》让观众体会到了他对于恐怖奇幻题材的把控力的话,那么这部《裸之岛》可以称作是新现实主义的里程碑之作了。

一流的导演,用画面讲故事

新藤兼人的镜头语言自然是大师级别。电影的画面从航拍镜头开始,片尾又由航拍镜头逐渐拉远结束,仿佛是在不断提醒观众,人类和广袤的自然相比显得多么渺小。但纵使渺小如蝼蚁,他们也未曾停下生存的脚步。

影片的节奏很慢,在前10分钟里展现给观众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男人和女人划船去对岸打淡水,再挑回岛上灌溉。导演甚至用了多个不同的机位来拍摄两人挑水走路的镜头,重复的画面想要表达的,是这段旅程的遥远和不易。旁人眼里大费周章的事情,却是两个人日复一日的坚持。



干涸的土地就像一张饥饿的嘴,浇下去的清水转眼就消失不见。崎岖不平的山路,女人蹒跚的步伐,男人焦虑的眼神,无一不在告诉观众,岛上的生活是何等艰辛不易。

抛开农活的艰辛,孤岛上的生活也显得平淡乏味。片中有这样一个很有意思的片段:父母挑玩了水,招呼两个孩子坐下来吃饭。每个人都捧着饭碗低头吃饭,一言不发。镜头略显调皮地在人吃饭和牲畜进食之间来回跳跃,让人会心一笑:过着如此沉闷的日子,人和动物又有什么两样呢?

电影中关于镜头语言的巧妙运用,在大儿子生病的那场戏中有着更直接的体现。弟弟回到家中,发现哥哥病倒在了床上,立即跑到岸边向正在划船的父母挥手示意。

此时的镜头转移到了船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父亲脸上焦急的神色。固定在船上的镜头随着画面一同左右晃动摇摆,大大加重了不安的氛围。这一段的BGM也变得凝重紧张起来,父母焦虑急迫的心情一览无遗。



在随后的“父亲找医生”的场景中,导演则采用了远景视角的进行拍摄,奔跑中的男人在周围景物的映衬下,小如一只蚂蚁。这段远景既表现了男人作为父亲,为了救孩子所付出的努力,也通过镜头流露出了一种巨大的无力感——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家里的顶梁柱也变成了惊慌失措的弱者。



没有名字的人物,象征着人类的隐忍和善良

正因为没有一句对话,所以我们从头到尾都不知道男人和女人的名字,也不知道他们为何举家搬迁到这座孤岛上来生活。或许两个人是私奔逃到了岛上?又或许是惹了什么麻烦,被同乡人驱逐?

影片中并没有透露出任何线索,或者换句话说,两个人的身份和来历都不重要。历朝历代,总会有一些人或自愿或被迫选择了离群索居。他们沉默寡言,辛苦耕耘,只为维持自己平淡的生活。《裸之岛》的主角,就是这样一群被大多数所遗忘的人。所以观众无需了解他们的名字,也无需听到他们的对话,他们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岛上的生活虽然清贫,但一家人的脸上偶尔也会露出笑容。孩子们好不容易抓到一条大鱼,父母决定拿去市场上卖了换钱。于是一家人难得一起坐船出门,用赚来的钱给孩子买新衣服,再一起吃顿咖喱饭。这种平凡快乐的家庭时光,是整部电影里为数不多的亮色。



但是更多的时候,男人和女人面对的是繁重的农活、恶劣的天气,甚至,是生命的消逝



大儿子的突然病逝揭开了影片的高潮。终于,女人停下了手里那干不完的活,丢下了水瓢,像发了疯似地把辛勤培育的作物连根拔起扔到地上。

男人和女人对视,周围万籁寂静。然后伴随着一声尖利的哀嚎,女人扑倒在了这片熟悉的土地上放声大哭。



这个坚强的女人没有被繁重的农活累垮,没有因岛上的寂寞而逃走,最终因为孩子的早逝而面临崩溃。经历了九十分钟的压抑之后,女人的这一声哀嚎,成为了整部电影的情绪宣泄口,仿佛观众的内心也想随着她一起大叫,一起大哭,一起控诉生活的艰难和不公。

出乎意料的是,面对失控的妻子,男人无动于衷,依然重复着机械的劳动。而女人也慢慢站了起来,不顾脸上身上的泥土,继续开始了沉默的劳作生活。



罗曼·罗兰说过,所谓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我不敢说片中的男人和女人是否真的热爱生活,但他们的举动,分明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和命运做抗争。不甘于沉沦,不甘于放弃,只是用日复一日的劳动顽强地活下去。

片尾,随着镜头的缓慢上升拉远,男人和女人的身影和这座岛融为了一体。仿佛再经过几十上百年的岁月,他们也依然会屹立在这里,重复着不间断的劳作。

这是我见过的,对人性最含蓄的赞歌。




在CC版的蓝光碟中,附带了一段导演新藤兼人的访谈片段,他向观众讲起了《裸之岛》的创作初衷。

新藤兼人是农民的儿子,从小他就为农民所受的歧视而打抱不平。在他眼中,农民是脚踏实地,靠着诚实劳动过日子的人。所以在这部电影里,他用两个没有名字的人物,向所有辛勤的劳动者致敬;用没有台词的剧本,把电影变成了影像化的生活诗歌。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在意象化的生活面前,一切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

《裸之岛》的伟大,在于沉默不语。

写在最后,关于电影《裸之岛》的三个小知识

1、虽然全片没有台词,但并不意味这是一部默片。电影的配音舒缓哀伤,和画面相得益彰。并且电影中有两处唱歌场景,都是有声音的。


2、电影女主角乙羽信子是导演新藤兼人的第三任妻子,从《鬼婆》、《黑猫》到《裸岛》,俩人共同创作了许多经典作品。




3、《裸之岛》的实际取景地是广岛县三原市的宿祢岛,当地人还在岛上立碑以纪念这部电影。




如果这篇文章引起了你的兴趣
欢迎关注一个看心情更新的的公众号
——Kwaidan怪谈

 5 ) 活着就是一切

被影片汹涌的人文关怀所淹没。

影片里所表现出来的生存环境的严酷和贫瘠和在这种环境下顽强生存的小家庭的喜怒哀乐非常有力量。

影片的形式和内容都是超一流的,黑白影像与镜头调度非常有诗意。内容虽然简单,但是情感充沛,元气淋漓。好的艺术作品,不管哪种形式,不管表现什么内容和情绪,你都能感受到创作者的情感。创作者是有情感要抒发的,是有话要说的。

生存是残酷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小家庭每天的生活几乎是苦役,几乎是不可承受的。但是,他们接受了,他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他们没有选择,也不知道自己可以选择,他们接受了这一切。他们和我们的生活其实没有区别,大多数人的大多数时间都是为了生存而挣扎。里尔克说的好,谈什么胜利,挺住意味着一切。所以可以说,谈什么生活的意义,活着就是一切。

另一面,小家庭沉重的生存压力下,能看到他们的顽强和巨大的生命力。小家庭就像小动物一样生存着,命如蝼蚁。但是,这种生命力极具美感,非常震撼人。生命不需要意义,生命本身就是意义。生命的目的不在于别的,生命的目的就在于完成自己。在完成自己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生命力,就是这个世界的爱和美。世界很残酷,世界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但是你知道,你是世界的一部分,这个世界爱着你。在你身上,这个世界的光芒得以闪现。

小家庭每天循环往复的生活被儿子的突然死亡所打断。在巨大的悲痛下,妻子忧伤的看着夜空里璀璨的烟花。又是新的一天,烈日当空,在给农作物一瓢一瓢浇水的时候,妻子终于爆发了。对啊,这一切有什么意义呢?活着有什么意义呢?那么辛苦又是为了什么?

不为什么,生命就是这样,生老病死无人能逃脱。只有爱,只有爱能救赎。儿子的死让妻子明白,为什么她会那么平静接受沉重的生活,因为爱,因为这个小家庭有爱。她爱这个家庭,所以当这个家庭成员有人离去,她就崩溃了。但是,同样是爱,爱让她继续承受这一切。

每个人不管再卑微都是重要的,每个生命不管再弱小都是价值非凡的,众生平等,所有的喜怒哀乐都值得被关注被在乎被记得。

水之于生命,就好像爱之于生命。当妻子崩溃后恢复平静继续一瓢一瓢给农作物浇水,我看到的分明是她在给自己浇水,在给她逝去的儿子浇水。她要活下去。她要带着对儿子的爱活下去。

不要说这个世界是虚无的,只要有爱,活着就是一切。

 6 ) 《裸岛》电影剧本

《裸岛》电影剧本

文/新藤兼人

1.海、岛、天空

濑户内海以其明媚风光被誉为世界公园。

美丽的海,点点散在的小岛,白沙和苍翠欲滴的松林。

那么,再仔细地注视一下这个美丽的风景吧。

地一直种到山顶的群山。

美丽如画的梯田。

在那里,赖土地才得以生存的农民,他们的血汗痕迹仍旧是新的。

字幕:

那块土地尽管狭小

人们也得在那里生活

在干旱的土地上

渗透着血和汗

今天依然

耕地一直耕到天

2.黎明

海还在沉睡。

人也在沉睡。

晨雾中传来橹声。

一只小舢板靠近岸边。

船上有一对贫苦农民夫妇,那是千太和阿丰。

千太是个三十五、六岁动作笨拙的矮胖汉子。

阿丰是个二十六、七岁脸色微黑肩膀很窄的妇女。

船上放着四只木桶。

两人各自用扁担挑起木桶走上岸边。

3.大岛上的小河

晨雾中传来潺潺的流水声。

两人加快步子走近河边,开始往木桶里打水。

在默默打水的两人的头上,冰山一般陡峭的梯田的山,仿佛要刺透黎明的天空一样,高耸入云。

村里已经有人起来干活儿了。

打水的夫妇,朝着走在田间小道的人,恭敬地行个礼,又继续打水。

打满了水,两人掮着压弯了的扁担,又急忙顺着来的路往回走。

4.岸边

两人气喘吁吁地走来,把装了水的木桶挑到船上。

他们小心谨慎地搬运水桶,那水好象宝贝一样贵重。

千太把住橹,阿丰解开系在岸边的绳子,伸手推岸边的岩石。

缓缓漾开的涟漪。

鱼从仍然沉睡的海里,阵阵跃出水面。

5.大海

蔚蓝的大海,轻波缓浪。

岛屿还在晨雾之中,但东方已经亮了。

缓慢而单调地摇着橹的千太粗壮的手臂。

阿丰解下掖在腰上的手巾擦汗。

小舢板的前方,有个手掌大小的小岛,隐隐约约显现在眼前。

小舢板朝那小岛摇去。

晨风飒飒吹着小船和这对贫苦农民夫妇。

忽然光芒四射。

这是太阳刚刚从地平线升起。

大自然转瞬之间复活了。

金光灿烂的海。

波浪起伏。

清晰地浮现出岛影。

阿丰替换千太继续摇橹。

她上身穿着一件满是补丁的贴身衬衫。

下身穿着一条短而紧的内裙。

肩膀很窄的这位妇女,很难想象她哪儿来的这么大的力气,她亳不费力地摇着橹破浪前进。

千太近似半裸体的样子,短脖子、宽大的肩膀,象淋过水似的汗流浃背。

前面的岛逐渐大起来,也逐渐靠近来。

6.小岛

这是一个周围有六、七百公尺的岛。啊,与其说是岛,不如说留在海里的一小块荒丘也许更为确切。

这是一个连一棵树也没有的裸岛。

从海滩到岛的顶部,全是耕地。

岛的背荫处一个角落,盖了一个简易的小房,它好象是紧贴在崖壁上似的小棚,然而它却是人住的住家。

海滩上有两只小鸡在乱跑。

小房门前有个炉灶,从锅里冒出早饭的热气。

灶下,看着锅底添柴的是次郎,六岁。

八岁的太郎抱着捡来的被波浪冲上岸的木块走来。

这里没有收音机,也没有钟表,只有浪涛击岸的声音。

父亲和母亲乘的小船靠岸。

太郎和次郎端下锅走进厨房。

夫妇用扁担把桶挑下来,珍重地放在门前,把一桶水倒进屋檐下的水缸里。

然后,阿丰用一只破脸盆舀水去饮鸡。

鸡好象很懂事似的,跑过来痛快地喝水。

太阳升到对面岛的顶峰,渐渐放出强烈的光芒。

天气好的时候,全家就在屋外吃饭。

阿丰在屋檐下,开始准备早饭。

孩子们给她帮忙。

趁这时候,千太跑进清澈的海水里洗洗身上的汗。

全家开始吃饭。

他们好象原始民族邡样,在太阳闪烁着光芒的大自然里,一声不吭端起就吃,转眼之间就吃完了饭。

太郎上学的时间到了。

背上书包从家里出来乘上小舢板。

于是,阿丰又把两只木桶装在船上,向大海摇去。

7.朝晖闪烁着的大海

太郎坐在船上,阿丰拼命地摇着橹。

百吨左右内海航线的客货轮船从母子俩的面前驶过,太郎站在船头挥手。

8.小岛上

千太挑着木桶装的水,爬上直上直下那样的陡坡,向梯田走去。

谨慎地,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用劲走着。

次郎在喂鸡。

9.对面大岛上的码头

渔船发动机发出吵人的声音并排开出来。

还有,从岛上开出来的满载货物的货船等等——

载着太郎和木桶的小舢板,划进这早晨一片繁忙景色的码头。

小船靠岸,太郎跳下船就跑了。

阿丰把木桶搬下船。

10.大岛上的小学校

太郎跑进学校的小门。

在白色宽敞的小学校的操场上,孩子们吵吵嚷嚷,十分热闹。

11.村里的路上

阿丰挑着空木桶边走边向来往的行人恭敬地行礼。

因为阿丰一家在村里所处的地位低于村里所有的人,所以不得不先向对方恭敬地行礼。

12.小岛上的梯田

千太气喘吁吁地爬上陡峭狭窄的坡道。

从他无表情的脸上看得出,他内心深处要在大地上坚决战斗下去的顽强意志。

梯田干裂的黄色土壤,好象就会被风卷走的沙尘那样缺乏水分。

13.阿丰

她拼命地摇船。

船上放着装满水的木桶。

阿丰的贴身衬衫完全湿透。

14.千太

爬上梯田的顶峰,轻轻放下木桶。

用水舀子舀水浇那干裂的大地。

水浇在碧绿的幼苗上,眼看着渗入干土里,好象留下个小小污点,水立刻消失了。

千太注视着水渗光了,又珍惜地再浇上一舀子水。

15.阿丰

把船靠到海滩上。

用扁担挑着木桶奔向田间。

16.次郎

顺着海滩捡那些冲上岸的木块。

不管多么小的碎木块也拾起来。

17.阿丰

走向梯田。

直上直下的陡坡。

挺挺腰加把劲。

紧张的瘦小的脸。

18.千太

特别珍惜地往干土里浇水。

19.阿丰

气喘吁吁地爬上陡坡。

她那使足了力气的脚下,木桶滴下的水滴在地上留下了一个个小斑点。

20.烈日当空

万里无云。

灼热的太阳当头。

21.海滩上

缓缓的轻波,反复进退。

静得使人昏昏然欲睡。

清澈的波浪冲到沙滩上,又慢慢退下去,小松球被晃荡得仿佛要睡着了。

22.梯田

憋住气使足劲一步一步往上爬的阿丰。

23.干旱的大地

千太小心翼翼地浇水。

24.海滩上的松球

松球仍然好象陷入沉睡之中,单调地随着波浪漂来漂去。

25.山顶上的梯田

阿丰来到山顶。

照旧小心翼翼地放下木桶。

千太挑着空桶下坡。

两人默然无语地擦肩而过。

阿丰擦擦额上的汗。

背上象浇了水似的。

她拿起舀子,向干旱的大地浇水。

26.骄阳似火

大地被烤焦了。

27.海滩上的松球仍然不紧不慢重复着单调的运动

28.去梯田的路上

千太又挑来新装满的水。

他们好象两只蚂蚁在灼热的大地上爬。

压弯了的扁担压进了肩头。

用劲登坡的脚,牛步一般笨重地向前,向前。

29.阿丰

小心翼翼地拿舀子往大地里浇水。

没有风。

也没有波浪声。

大自然一片可怕的寂静。

30.轻轻的波浪

重复着单调运动的松球。

31.阿丰第二回再爬上梯田

她以遥远的顶峰为目标,一步一步爬上梯田的陡坡。

32.山顶上的梯田

千太舀水浇地。

33.阿丰在爬陡坡

瘦小的脸上毫无表情。

她每走一步,木桶里的水就微微荡起波纹。

咯噔!绳子断了。

阿丰几乎摔倒。

滚倒的一只木桶的水泼在干旱的大地上。

阿丰赶快牢牢地抱住另一只桶。

千太停止浇水,往下看着。

阿丰无表情地抬头看着。

千太大步走下来。

站着不动的阿丰在等着千太走过来。

千太粗大的巴掌狠很地打在阿丰的脸上。

被打的阿丰仰面朝天地倒在地上。

千太无表情地凝视着她。

慢慢爬起来的阿丰也毫无表情。

这一巴掌就是斥责的语言。

也是爱情。

千太把剩下的一只桶穿上扁担,担在肩上。

阿丰把扁担的另一头放在自己肩上。

两人抬着一只木桶爬上陡坡。

两人走在黄色干旱的丘陵上的身影渐渐小了,似火的太阳猛射着他俩。

34.夕阳照耀下的大海

滚动的波浪使人眼花瞭乱。

35.小岛

沐浴在夕阳下的孤岛寂静得可怕。

36.天空

白云横亘长空,悠悠然不动不移。

37.阿丰

她在夕照的大海中摇橹。

船上放着空桶和扁担。

38.大岛的码头

太郎背着书包站在那里。

孩子等得疲倦了。

远处的海面上,阿丰摇的船逐渐靠近了。

太郎跑到码头的尽头,向小船招手。

39.小岛上

沐浴在夕阳下的海滩,轻轻滚动着白色浪花。

千太背着装肥料的筐从梯田下来。

40.小房旁边

次郎在烧澡塘。

所谓澡塘也就是一只汽油桶。在露天的简易澡桶上,还搭了个有名无实的棚。

41.太阳

地平线那边的岛影即将消失。

42.天空尚未黑而海面已渐昏暗

阿丰缓缓地摇船归来。

船头站着太郎。船上放着装上水的木桶。

晚风从海上吹来。

43.千太

把贪玩的鸡赶进窝里。

44.海滩上

阿丰把船靠到海滩上,太郎先跳上岸去。

45.迫近薄暮

他们过的是特别简陋的生活。

就象大自然里蠕动的小虫一样。

但是,他们活着。

今天一天算完事了。

黄昏给了他们舒适的休息。

太郎第一个跳进洗澡桶。

次郎也脱光了。

太郎因为水烫跳了出来。

阿丰提来一只铁水桶往里兑凉水。

太郎跳了进去。

接着次郎也跳了进去。

千太往炉灶里添柴。

阿丰在厨房的洗碗槽里洗菜,准备晚饭。

傍晚的天空,炊烟袅袅升起。

班船从遥远的海上驶过。

孩子们到澡桶外冲洗身体。

千太进了澡桶。

孩子们很懂事。想出了用最少量的水发挥最大效果的洗澡方法。

阿丰把自制的饭桌搬到门外,摆上碗筷。

这时,锅里的米饭在翻滚冒泡。

俩孩子又进了澡桶,千太在澡桶外冲洗。

太阳虽已下山,但天空还很亮。

饭桌上已摆好饭菜。

孩子们只穿着一条裤衩来到饭桌前。

千太也只穿一条裤衩。

阿丰在洗澡的地方洗了手走来。

于是全家开始吃饭。

孩子们狼吞虎咽地吃饭。

千太也吃得很香。

他们的背后,海滩上浪花泛白,往复不已。在那更远的地方,已经变成一片黑色的大海,浪涛滚滚。

金星出现在上空。

着急回去的渔船响着吵人的马达声,从遥远的黑暗处驶过。

他们默默地吃着饭。

46.小屋的梁上挂着煤油灯发出暗淡的亮光

小屋大约只有六、七平方米狭小的地方,全家四口就睡在这里。

俩孩子和千太已经睡了。打着呼噜睡得很香。

47.屋外的澡桶

阿丰在澡桶里洗澡。

她慢慢地洗着。

仰望上空满天星斗。

48.寂静的海滩

49.系在岸上木桩的小船在微微摇荡

50.小岛

月光如洗,小岛浮现在漆黑而轻轻起伏的波浪上,宛如幻境。

51.今天依然是烈日当空

他们在挖白薯。

挥动铁锹的千太赤着背,满身是汗。

阿丰也浑身是汗地挥锹。

太郎和次郎把起出来的白薯拣在一起。

简直象个机器似地挥动着铁锹的千太和阿丰。

汗水从额上流到眼眶,再流到两颊。

天空白云朵朵。

在丘陵的梯田里,父母和孩子四个人,好象四个黑点在蠕动。

52.海

夫妇在小舢板上摇橹。

船上装着五草袋白薯。

53.大岛的码头

夫妇俩把装白薯的草袋套上绳子,穿上棍子抬走。

54.村里的路上

夫妇俩抬着白薯默默地急着赶路。

55.大屋顶的房子

这里是这对夫妇各种意义上的主人家。

夫妇俩抬着白薯进了前院。

于是在门厅前的平台上,出现一个穿着和服的五十来岁的瘦小男人。

夫妇俩放下白薯,向这个男人行了最恭敬的礼。

瘦小男人轻轻地还了礼。那只是稍微地点点头而已,如果不仔细看根本就看不出来。

夫妇俩又行了一个礼,赶快回去。

56.码头

夫妇俩回到码头,也没歇口气,又给草包绕上绳子,抬起就走。

在好像熟睡了的岸旁,有五、六个孩子赤身露体晒得黝黑,在水里游泳溅起浪花。

57.大屋顶房子的前院

在背荫的地方,放着四个草袋。

从肃静的屋子里传来广播电台的流行歌曲声。

58.傍晚的村道和杂货铺

夫妇俩抬着一个草袋,绕到杂货铺的房后。

夫妇俩进了后门,不大工夫走出来又绕到前门。

阿丰走进铺子。

千太蹲在路旁等她。

一个农民赶着一头牛走过。

千太站起,恭敬地行礼。

阿丰从铺子里走出来。拿着装一升的大瓶酱油和提着一个布包。

阿丰把布包交给千太。

千太把它挂在扁担上,扛在肩上走去。

59.码头

夫妇俩上船。

60.小岛的海滩

次郞,惊慌失色地往自己家的方向跑。

61.断崖上的岩石

绑在岩石上的鱼竿弯得象弓一样。

62.海滩

太郎和次郎在跑。

63.断崖上的岩石

眼看就要折断的鱼竿。

太郎和次郎跑来,猛地抓住鱼竿。

咬钩的鱼把钓丝扯得很绷。

太郎和次郎拼命地倒线,神情紧张万分。

一条大鱼在浪里挣扎。

兄弟俩险些被挣扎的大鱼拖进海里。

次郎被大鱼一拽,一下子跌倒。

鱼逐渐地被拖得靠近了。

太郎蹚着水跑进海里去抓鱼。

拖住鱼线的次郎,象拔河似地往后仰着身子用力往上拉。

太郎把鱼按住,终于抓住了。

次郎也跳进水里跑了过去。

太郎抱着大鱼跑上了岸。

在沙地上活蹦乱跳足有二尺长的大鲷鱼。

太郎和次郎兴奋地大喊大叫。

64.海上的小船

夫妇俩边看着孩子边摇橹。

65.海边

太郎、次郎托着大鲷鱼在跑。快跑。

66.海滩

夫妇俩把船靠岸。

朝着孩子们的方向奔去。

67.在屋前做了一个池子

太郎、次郎向池里望着。

夫妇俩也跑来看。

在池子里共有三条大鲷鱼悠悠地游动。

次郎指着刚抓来的一条。

夫妇俩在看。

来回游动的大鲷鱼。

千太忽然抱起太郎。

抱着他团团打转,然后跑到海边,一下子把太郎扔进海里。表现了父亲的爱。

于是次郎跑来,扑到千太跟前也希望把他照样抛进海里。

千太抱起次郎拋进海里。

阿丰笑逐颜开地看着。

太郎和次郎在海里扭打着玩。

68.太阳缓缓地沉入西海

69.这家小屋升起炊烟

70.海滩

轻轻的波浪声。

夜色迅速袭来。

黑色的波浪在蠕动。

71.清晨的海上

小舢板在前进。

千太摇橹。

船上有阿丰、太郎、次郎。他们虽然穷但是打扮得很干净,现在要到镇上去。

船里放着一只大洋铁桶,里面装着三条大鲷鱼紧紧地挤在一块儿。

一艘装有发动机的渔船从左面开过去。

兄弟俩挥着手。

一艘客货轮船从右面开过去。

兄弟俩又挥手。

阿丰接着摇橹。

千太一边擦着汗一边望着铁桶里的鲷鱼。

72.前面可以看见海港和城镇

夫妇俩的小舢板渐渐靠近港口。

73.港内

夫妇俩的小船从大船中间钻过去。

74.桥下

夫妇俩把船停在桥下。

先让孩子们下船。

夫妇俩把船牢固地系在岸边,穿上一根棍子,两人把洋铁桶抬上岸。

75.镇上

夫妇俩抬着大洋铁桶往前走,后面跟着两个孩子。

孩子们感到好奇地东张西望,两人紧紧地手牵着手。

76.一家饭馆的后门

夫妇俩放下洋铁桶,阿丰走进去。千太和孩子们抱着很大希望似地等着。

阿丰走了出来。

鱼没卖出去。

夫妇俩又抬起洋铁桶走。

孩子们跟在后面。

77.一家饭馆的后门

孩子们和阿丰在等着。

千太走了出来。

鱼又没卖出去。

抬起大洋铁桶继续走。

78.一家有漂亮板墙的后门

俩孩子朝着洋铁桶里张望着。

挤得不能动弹的大鲷鱼。

阿丰和千太走出来。

这家也不买鱼。

孩子们大失所望。

79.电影院门前

夫妇俩和孩子们走过去。

孩子们的脚象被钉住了似地停下来看广告牌。

很快走着的夫妇俩。

他们催太郎和次郎快跟上。

80.大街拐角

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盯着一个地方。

81.对面的鱼店门前

洋铁桶放在门口,夫妇俩和一个象鱼店老板的男人站在那里。

那个象老板的男人,从洋铁桶里抓出一条鲷鱼看了看,又扔进桶里走进店去。

阿丰慌忙追进去。

千太呆呆地站着向店里张望。

82.大街拐角

焦急不安的孩子们。

83.对面的鱼店门前

阿丰走出来。

和千太商量着什么,又走进店去。站在那里的千太,大概是听见店里有人说了一句什么,他把大洋铁桶拿进店去。

84.大街拐角

孩子们相互看了看。

85.对面的鱼店门前

千太和阿丰提着空洋铁桶面带笑容走出来。

孩子们跑上前去。

88.大众食堂

鸡蛋盖饭。

四个人吃得很香。

87.路旁的廉价叫卖的货摊

阿丰拿起儿童衬衫和裤衩看。

千太和太郎、次郎站在她的后面。千太提着那洋铁桶。

阿丰好容易挑好了,和卖主讲价。

88.收音机商店的电视机

四个人好奇地看着。

89.电影院门前

四个人站住看广告牌。

千太拿出钱买票。

四个人走进去。

90.夕照闪烁着的港口

夫妇俩的小船离去。

91.船上

千太慢慢地摇着橹。

太郎和次郎拿着买来的白球鞋看个没够。

阿丰面带微笑看着他们。

92.日落以后的大海

波浪已呈黑色,但前方天空却清澈透明,仍然很亮。

阿丰摇着橹。

回头一看,港口的街上已是万家灯火了。

小船在大海里成了一个小黑点,晃晃悠悠地前进。

93.下雨了

整个小岛一片朦胧。

94.雨中的小学校宽敞的操场

从教室传出低年级学生的歌声。

95.教室

老师的风琴。

学生在唱歌——太郎也在内。

96.村里的小河

阿丰往木桶里打水。

她戴着菅草斗笠,赤着脚。

97.码头

小舢板被雨淋湿了。

阿丰挑着木桶上了小船。

太郎打着伞跑来。

98.雨中的大海

阿丰摇着橹。

太郎打着伞站在船头。

99.大雨中的岛上小屋

100.小屋里

千太在打草鞋。

次郎帮忙。

101.海滩

船靠岸,太郎下船。

阿丰把扁担穿在木桶上。

次郎来到屋门口,抱起堆在尾檐下的木头去烧火。

太郞进屋把鞋放下又出来,帮着次郎烧火。

阿丰把水倒进水缸里。

千太从屋里出来,戴上菅草斗笠向地里走去。

阿丰摘下斗笠,把手伸到孩子们给点着的火上去烤。

102.梯田

千太爬上梯田,站在田边目不转睛地看着被雨滋润的心爱的庄稼。

103.远处的海上

客货轮船在雨里驶过。

沉郁的汽笛声。

104.雨中的屋檐下

阿丰开始做晚饭。

105.海滩

两个孩子打着伞,一边拣木块一边走着。

106.乱云奔涌的山峰

107.村里的路上

夫妇俩在运水。

死一般寂静的干燥的路上,连一个人影也不见。

扁担压弯了,夫妇俩不松劲儿地走着。

108.小岛

在烈日照耀下,小岛好象特别庄严地横卧在海上。

次郎从家里跑出来。

跑到海滩上,百般焦急地望着对面的岛。

109.码头

夫妇俩挑着木桶上船。

千太开始摇橹。

两人面部毫无表情,但内心深处蕴藏着强烈的意志。那就是,向太阳,向大自然挑战。

110.小屋里

太郎满身虚汗,苍白的脸象个病包躺在那里。

次郎在门口向里看了一眼,又转身向外边跑去。

111.海

火热的太阳下,海浪滚滚。

千太摇着橹。

稍真休息的阿丰。

112.海滩

次郎发现了船影。

他跑进水里挥着手。

113.海

阿丰看见次郎了。

她回头看看千太。

千太看见小岛了,加快摇橹。

114.海滩

次郎哭丧着脸挥手。

115.海

摇橹的千太。

阿丰焦急不安。

116.小屋里

夫妇俩跑进屋里。

次郎在门口看着。

阿丰跑上席铺,把太郎抱起。

她抱起来的太郎已经神志不清了。

阿丰焦急地回头看着千太。

117.小屋外面

千太跑了出来。

次郎不安地回头看千太。

118.海滩

千太把船推下海,跳上船摇橹。

次郎跑到海边送走千太,又跑回屋去。

119.小屋里。

阿丰把叠在屋角的被褥铺开,让太郞躺在上面。

120.海

拼命摇橹的千太。

121.小屋外面

阿丰慌慌张张地跑出来,从水缸往脸盆里舀水,将毛巾浸湿。次郎跟在母亲后面看着。

122.码头

小船靠岸,千太跳上岸。

123.村里的路上

千太在跑。

124.村里的医生家门口

千太跑了进去。

立刻又跑了出来。

125.通往邻村的海滨小道

千太拼命地跑。

126.邻村

千太跑来。

127.某一家

千太跑进去。

立刻又跑了出来。

他朝某一方向跑去。

128.小屋里

阿丰将毛巾重新浸湿。

太郎象死人一般闭着眼睛。

129.夕阳西下的村道

千太跑来。

村里的医生骑着自行车迎面驶来。

千太突然抓住医生的车把。

130.夕阳西下的大海

千太不惜累断手臂那样用力摇橹。

医生站在船头。

前方的小岛,在夕照下清晰极了。

131.小屋门前

次郎直愣愣地面向大海站着。

132.远处的海面

小船越来越近了。

133.海滩

次郎跑来。

船靠近海滩。

134.小屋里

阿丰神色茫然,呆呆地坐着,眼里噙着泪水,低头看着太郎死人一般的面容。

千太和医生跑迸来。

阿丰看见了千太,突然呜呜地放声大哭。

135.剪影一般的小岛

那小屋仿佛贴在这个剪影般的小岛上一样,显得特别小。

轻波细浪缓慢地来回荡漾。

阿丰出来,站在小屋门前。

对面岛上闪烁着无数灯光。

笛鼓合奏声随着波浪传来。

阿丰茫然地站在海滩上。

千太也走出来。

焰火飞向天空,不断地发出了清脆的响声。

阿丰呆呆地站着。

136.海

今天依然是如火的骄阳。

一艘船朝着这小岛开来。

船上有女老师和大约二十名学生。

137.海滩

次郎孤零零地站在这里,看着那开来的船。

138.女老师和学生乘的船靠近海滩

139.小屋前

次郎跑进小屋。

阿丰从小屋里出来。穿着一件冼得褪了色的衣服。

140.海滩

女老师和学生们下船。

阿丰迎上去恭敬地行礼。

女老师也恭敬地答礼。

141.小屋前

阿丰进屋。

女老师和学生们在小屋前排好队。

千太和阿丰一前一后从小屋抬出一口小棺材。

后面跟着一位和尚。

142.海滩

千太和阿丰抬着棺材朝海滩走去。

学生们跟在后面。

143.梯田的坡道

一行人爬上坡道。

次郎跟在阿丰的后面。

144.岗顶

这里已经挖好一个坑。

一行人走上岗顶。

棺材安放进坑里。

学生们和女老师在坟坑前排好队。

和尚合十拜祷。

女老师让一个学生把一束鲜花扔在棺材上。

阿丰和千太面无表情,这不过是抑制住内心的悲痛而已。

和尚念完了经。

阿丰把太郎的教科书放进坑里。

千太把堆在坑旁的一束束木柴打开扔在棺材上。

学生们也一束束打开扔下去。

阿丰也在扔。

次郎也在扔。

145.夕照的大海

女老师、学生和和尚坐的船向对面的岛驶回去。

他们都在望着小岛上的岗顶。

146.离远了的小岛上的岗顶

一缕浓烟在岛的上空飘荡。

147.海

船夫慢慢地摇着橹。

大家注视着岛上升起的浓烟。

148.夕照的山岗

升起的烟渐渐淡了。

149.小屋前

阿丰蹲在沙滩上发呆。

千太从小屋里出来,目不转睛地看着阿丰。

150.海滩

次郎向海里抛小石子。

他不停地抛。

151.小屋前

千太拿起屋檐下的铁锹默默地走开。

阿丰看着千太,慢慢地站起来。

152.岗顶

千太拿着铁锹走上来。

阿丰也拿着铁锹走上来。

次郎也跟来。

夫妇俩把挖的土填进坑里。

次郎呆呆地站在一旁看着。

阿丰擦眼泪。

又继续填土。

幕色苍茫的岗顶上,三个黑影默默地蠕动。

153.似火的太阳

154.静静的海滩

155.岗顶

用小石头堆起一个坟头。

墓前放着野菊花。

156.梯田的坡道

夫妇俩挑着木桶往上爬。

无表情的千太的脸。

抑制住内心激烈感情的瘦小的阿丰。

一步,一步,再一步。

157.梯田顶上

两人爬了上来。

千太轻轻地放下桶。

阿丰也轻轻地放下桶。

千太舀起一舀水慢慢地浇到干裂的土地上。

突然,阿丰把一只木桶碰倒了。

千太回头看着。

阿丰象发疯了似地,把幼苗拔下来。狠狠地用手摔在干裂的大地上,然后用脚踩它。

千太注视着她。

阿丰两手拿着嫩苗,两只凶狠狠的眼睛盯着千太。

千太无表情的脸流露出安慰似的神色,直着眼睛看着她。

阿丰茫然若失,手里的嫩苗掉在地上。

突然,一头扑在大地上痛哭。

她在地上打着滚哭。

千太注视着她。

阿丰放声大哭,痛苦得哆哆嗦嗦。

千太慢慢地舀水浇干旱的大地。

阿丰满面泪水,脸上沾上了沙尘。

千太默默地往大地里浇水。

阿丰呆呆地望着千太。

千太咬紧牙关忍着痛苦的神情。

似火的太阳。

大地不知人间痛苦,依然如故。

万里无云。

波涛滚滚,无边无际。

阿丰慢慢地站起来,看着千太。

千太往大地里浇水。

字幕:

然而他们要活下去

158.黎明

小岛好象一幅幻景,仍在沉睡。

159.村路

阿丰和千太挑着木桶,在微微发亮然而还在沉睡的路上匆匆地走着。

160.码头

夫妇俩把桶装在小舢板上。

千太把住橹。

阿丰推船,然后上了船。

161.海

晨霭在大海上漂荡。

船在前进。

摇着橹的千太。

注视着前方的阿丰。

晨风吹拂着两人的面颊。

162.海滩

船靠岸,两人挑着木桶依次下船。

阿丰向小屋望去。

门闭着,小屋寂然无声。

千太抢先朝梯田走去。

163.梯田的坡道

两人往上爬。

用力爬坡的脚。

两人往上爬。

用力爬坡的脚。

从阿丰瘦小的脸上,可以看出她内心蕴藏着为生存而斗争的坚强意志。

千太的脸上也隐藏着决不示弱的坚强神情。

压弯了的扁担。

两人气喘吁吁地往上爬。

快要爬到梯田的顶上。

太阳升起。

晨光斜照在两人满是汗水的脸上。

用力爬坡的脚。

一步,一步,十分谨慎地爬着。

终于爬上了岗顶。

两人慢慢地把桶放下。

歇了一口气。

拿起水舀,小心而慢慢地往大地里浇水。

晒干了的黄土眼看着就把水吸尽。

(全剧终)

为什么写不说话的电影剧本

裸岛这个电影剧本里一句对话也没有。自始至终只是靠画面的组接完成的。但是它并不是无声电影。它有声音。有波浪声、风声、笑声、叹气,活着的大自然和人,一切都按其原貌让它活在剧本里。

这个电影剧本是作为实验而写的。在此以前,我曾写过完全靠对话的电影剧本。极力避开只用影象的冲突引起的剧情进展,而是用对话完成剧情进展的百分之九十的任务。那样做当然也是一种实验。而这回正是和上述相反的实验,电影剧本以人物为中心,极力避免电影的省略方法,试一试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使人物成为活生生的形象。

为什么称之为有声电影,这是人所共知的,也就是说话。不说话的无声电影,是能说话电影出现之前的一个过渡。但是,人们用没有声音的胶片,要拍出有声音的现实,由于受无声条件的限制而依赖了表现手法的充实,从而拍出了生气勃勃的人的世界。这一点,只要回忆一下现在还可以想出几部有生命力的很出色的无声电影,就会明白。

那么,有了声音是不是就更能把有声音的世界活生生的描写出来呢?那也未必。有个很好的例子,彩色电影就不完全如实地把现实描写出来,黑白影片有时胜过彩色片。表现山的影片尤为突出。天空和山的表面美景,虽然显出了色彩,也比不上黑白片的庄重和美丽。因为着色首先是根据现实着色,而黑白的表现手段只用两色表现现实。彩色当然也应该有它的表现手段,但是根据现实去着色必须有出色的艺术家头脑和革新的技术才行。顺便说一说,如果黑白的摄影技术不是发明在先,而是在彩色之后产生的,那么,人们就一定认为黑白是最优美的了。

活人说活的语言是很难的。所谓台词,只要是通过创作者的笔写出最生动的人物,那么,他的语言就不能仅仅是日常生活语言的只言片语,而必须是戏剧领域里的新的活的语言。不讲求手段只要拍出能说话的影片就好,不懂得把钱花在什么地方而大敬浪费金钱的例子,屡见不鲜,结果拍出来的是损伤了剧情、拖泥带水、不干不净的影片。

这么说,还是受无声电影的限制,受自然条件限制,对于电影来说倒成了好事吧?那倒也不是。技术必须进步,必须有更加强大的武器,克服进步中的困难而前进。因此,我想试写没有台词的有声电影剧本,作为一种实验,也不会是徒劳的。总之,没有台词就只有依赖画面,也就是画面是语言,它在说话。但是还不能只停留在画面排列整齐的平铺直叙,形成一览无余的冗长平淡无味的结局。必须使戏剧冲突更加深入,要向无限的纵深扩展。那就是结构。

这个电影剧本只能说在结构上是完成了。为了谈论电影剧本的结构,我以为它也许是个适当的材料而放到这里来的。是个短篇的电影剧本,只要读一遍就可以理解,就拿这个电影剧本来分析看看吧。

这个电影剧本,是以濑户内海的一个小孤岛作背景的。我出生在离广岛海边很近的一个村子里,濑户内海的风物是我向往的。那里的风物构成我整个童年的回忆,所以不能忘记。就是那个朦胧的印象使我写了这个电影剧本。

写电影剧本的时候,我不知道是否真有这样条件的孤岛。仅凭我头脑中影象的活动写的。春天,横渡海面的黄色蝴蝶,白色的海滩,流动的清澈的潮水,因干旱而泛着白光笔直的大道,只是依赖这些回忆而写出来的。

去年(一九五八年)三月,那是写这个电影剧本之后过了两年的时候,我抽空儿到濑户内海去玩了一趟。从广岛到尾道,一直坐定期班船,作了一番漫无目的的旅行。走过了几个岛以后,离开客船改雇小船,到客船不能靠岸的几个小岛上去,登上了几处无人小岛的顶峰,俯视那同镜子一般的春天的濑户内海,心潮澎湃,至今难忘。就在那个时候,找到了和电影剧本里相似的一个小岛。那小岛名叫宿弥岛,岛住着一个老头儿,一只山羊、一条狗和一只猫陪伴着他。岛的周围约有一千公尺,从远处看,仿佛可以托在掌上那样的小岛。假如有可能把这个剧本拍成电影的话,我认为这个小岛是合适的。为了使读者有个印象附上当时拍的照片。

电影剧本的分析

首先划分为三个段落来看

首先把电影剧本按三个大的分类分成三个段落来看:从场景1到70,从71到135,从136到163。

第一段落,描写了大自然中孤岛的位置,小岛和大岛的关系,生活在那小岛上的夫妇,他们的两个孩子,往没有水的岛上运水的重体力劳动,被文明排斥在外的生活,在大自然中象小虫那样生活的农民……总之,描写了戏剧展开的舞台,剧中要人物和生活环境。

第二段落,描写了统治着这夫妇的该岛所有者,这夫妇为什么贫穷的现实条件。把城镇与裸岛联系起来的人和金钱的关系,原始民族那样物物交换之所以成立的因素,和文明的瞬间接触。因大雨而被禁闭在岛上的生活,尽管下雨也需要运水的条件。孩子之死,因为被文明抛弃而造成的人间悲剧,对于突然袭来的不幸毫无预防的环境。

第三段落,描写了为太郎之死而悲痛的同学,痛苦得在大地上打滚的喊出郁积已久的激怒的阿丰,在不理人间悲欢的大自然中,按照大自然的意志,一任大自然的摆布的这对夫妇,向着大自然喊叫抵抗。但是,终归还是只有斗争。这对夫妇不停地运水就是他们为生活而进行的斗争。

按戏剧的公式来看,第一段落为主题的开端,第二段落为矛盾和冲突,第三段落为高潮和结束。

划分为七个段落来看

再细致地分析一下。分成七个段落。

从场景1到50,是这戏所表现的这夫妇的第一天的生活。分为早、午、晚,说明他们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岛与岛的关系,比生命更重要的水,和原始民族毫无二致的生活,与文明隔绝了的环境。为了展开戏剧所必需的因素,这一段落里算是齐备了。

从51到70,简明扼要地表明了统治着这夫妇的这个岛的所有者,也就是一贯君临于普通人之上的统治者的存在。换言之,也就是人所生活的社会条件。

从71到92,介绍了城镇和岛的关系,金钱这种东西是统治人的最单纯的形式。

从93到105,描写了下雨天的小岛仍然需要水的条件。强调和这对夫妇的生活有重大联系的问题是水,母与子之间的母爱。

从106到135,写了太郎患急病,被文明遗忘了的人的悲剧。

从136到157,是大自然中弱小无力的人的状态,以及由此而来的难以忍受的凄惨。

从158到163结束,表现了想要生存下去的人对大自然抵抗和坚持斗争的人的坚强形象。

按结构的形式分类来看,第一段落是以生活的条件作为戏剧主题的开端。第二段落展现出贫穷的条件。第三第四两段落为矛盾,第三段落是悲剧的伏线,第四段落是悲剧到来之前重要的准备。第五段落为冲突迫近高潮。第六段落为高潮。第七段落为结束。

等到构思成熟以后

还可以更细致地进行分析,但是象这样形式单纯的电影剧本,似乎也没有更细分的必要。所谓按形式的分类,是事后把剧本拆开来分析,并不是一开始先按这样分类再写电影剧本。我是首先选定主题,定下大致的结构和设计剧中人物,等到构思充分成熟以后再按照设想奋笔写来。

剧中人物为什么没有对话这一风格问题,正如开头我所说的那样,只要读了这个剧本必然理解。是在无言之中说话的。我想,没有对话比有对话更能表现出深刻的东西。这就是我考虑编写电影诗而做的实验。所以,千太和阿丰在想什么,他们以什么样的表情生活着,我就不用详细的镜头指示这种方法说明了。不知道这个电影剧本是否成功,但是我感到经过一次实验,会给走向下一阶段铺平道路。为了把结构谈的更通俗易懂,所以用这样简单形式的电影剧本作为材料。

 短评

被孤島遺忘的苦難 被風景吞沒的凡夫俗子 沉默枯燥的日常越是淡如白水 越是叫不忘生存的虔誠的人們充滿力量

8分钟前
  • 一個死槍槍
  • 还行

我很敬佩导演通过极端重复来阐释人的根本悲剧性命运与挣扎的努力。只是影像上带来的愉悦实在太少

9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还行

这是一部伟大的默片,不禁感慨新藤直人对电影构图的出色运用恐到现在也很少有人能够企及,本片的配乐有人说异常精妙,有人说画蛇添足,你认为呢?

12分钟前
  • L騎驴找馬
  • 推荐

植物的时间度量衡是从发芽到死亡的季节,孩子的时间度量衡是从上学到放学的一天,而这对父母的时间尺度可以缩小到一担水、甚至是一隅菜,一级台阶的时间。缆车是空中的船。十分纯粹,换言之就是挺闷的。不知为何导演十分钟爱从低角度仰拍人物。

17分钟前
  • 凉水
  • 还行

新兼藤人真是喜欢拍封闭空间的最为原始的生存。沉默而重复的劳作,男人的责骂和麻木,女人的默默承担与哭泣。遇到不幸也只是在悲恸伏地大哭后继续浇灌,一切都会终归平静。唯有生存本身才是意义。生命是个周而复始的四季循环。

21分钟前
  • 阿菇菇
  • 推荐

语言的静默 庄严舒缓的配乐来舒展情绪 肃穆的祭祀声 爽朗的笑声 动天的哭声 他们生活在裸岛之上 连水都没有 每天他们划着小船去打水 挑着上山 一步一步的 我总在猜想她什么时候会倒 终于有一次她摔倒了 于是他给她一个清脆的巴掌 最后她怒吼了 她推翻了水 挖掉了菜 而他只是在一旁默默

26分钟前
  • 长安
  • 力荐

Silence~感叹啊,日本民族顽强的意志~

31分钟前
  • Over5
  • 力荐

原始的劳作生存状态,以配乐调动无对白拍摄把悲与喜都融于默默无声的耕耘。生死大限的恸哭后,看着浇贯的秧苗又跟着有了希望。事关劳动与生存的良心电影。日本岛国浓缩,孤岛锻造日本国民性:自食其力、进取、谦卑(负面的孤高矜傲、偏执不在这个故事的讨论范围内)。

36分钟前
  • 非想
  • 推荐

别具一格、化繁为简的独立电影杰作。介于默片与有声片之间,对白悉数消去,但写实性的环境音基本留存,摄影调度与配乐也极为考究。身体动作、神态表情与日常情境取代了语言符号的位置。黑白片过滤掉了色彩。或者说,人在这个孤岛上日复一日的辛劳生活,既质朴粗犷、自然原始,又千篇一律、单调乏味,言谈已经不再必要。人类生活庸常枯燥与精疲力尽的本质也由此呈露出来。但新藤兼人却依然能拍得引人入胜,究其原因,除了唤起观者素朴的劳作记忆与集体无意识外,视觉语言上的变化也不可忽视,看似无尽重复的摇桨划船、挑水上阶与浇水种地,每一回都有不同的机位、构图与剪辑(几次交叉剪辑也各有差异)。步履维艰的担水上坡总让人捏一把汗,戏剧性也适时出场:摔跤,急病与死亡。人吃饭与动物进食的交剪,夜里独自哀痛时远方的烟花。(9.0/10)

37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电影史教材标记。牛逼的一塌糊涂!没有对白,简单重复的节奏深深表达了一个很直白的道理——环境太重要!环境太重要!环境太重要!8.4

39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观影间,两瓶啤酒下肚,不时插进来的遐想的场景,偶尔瞥见的没有对白的花絮字幕,与动人的诗意的映像在迷人的背景音乐中交辉相映,甚至形成了一种“断裂”般的“互文”。这是近半年来“读”到最漂亮的诗。

43分钟前
  • 须弥
  • 还行

“这种纯粹的电影就是完全通过映像来表达。”新藤兼人很强调黑白映画的力量,他拍《鬼婆》时曾说:‘与其不知道用什么乱七八糟的颜色来表达,不如用黑白来的好。’配乐虽然不多,但很好,旋律久久回荡。浇灌的镜头反复出现,干涸的土地贪婪的吸收着田水,而这水却要从划船从别处挑来,在这贫瘠的小岛上

46分钟前
  • 八部半
  • 推荐

真厉害,不用一句台词,就完成了千言万语也描述不了的力量。

50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无需言语又何必音乐,真的牛逼该一彻到底。

53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非常能调动情绪的配乐,蒙太奇运用的典范,不断强调着人与自然关系的镜头,虽然仍用了一个较为戏剧化的悲剧收场,但还是将新藤兼人对生存的理解升华到了哲学的高度。

55分钟前
  • 楚辛
  • 力荐

新藤兼人:“通常电影拍出汗会用化妆术去伪造汗珠。我则不然。我要让汗自然生成。对于出汗之人,那汗必须来自内心,由心底渗出。除非真在辛苦劳作,人是不会出汗的。如果他假装自己正在从事体力劳动,你就不可能用镜头捕捉到真实的体力劳动。裸岛片中,人们真正担水上山,注入田间枯地,地再将水分吸入。这是一场比拼,要么人赢,要么地胜。地不断吸走水分,人就得浇注更多,直到地开始恳求够了我不要了。”……至于无台词,反而不算特别亮点。就像弗拉哈迪的阿兰人,沉默是由生存环境与行为特征所赋予的。挑水摆渡时本来就不说话。

57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无台词,纪实性,时间线索,日复一日的坚韧劳作;匮乏的物质环境与简约的故事架构具有民族性表征。

1小时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1.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喜怒哀乐春去秋来,不言不语坚韧不摧;2.生活、四季、土地和死亡。

1小时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

相对无言,唯有泪千行。新藤式岛国小农苦逼史。生活啊,就像这片裸露在烈日下瞬间汲干水份的土地,是吸血鬼,也是命之源。

1小时前
  • 判官
  • 推荐

1、干不完的农活,说不出的苦痛,生活的目标消失,开始迷茫自己做着一切究竟为了什么;2、苦难是天注定的还是社会的根源,如果是前者,那么它又是否存在着一个尽头;3、没日没夜的干活虽然辛苦,但更多的时候,我们连这种卑微的生存希望都不能握牢。1960年的神作,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褪色。

1小时前
  • 负暄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