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1945

HD中字

主演:亨弗莱·鲍嘉,亚历克西斯·史密斯,西德尼·格林斯垂特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45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冲突1945 剧照 NO.1冲突1945 剧照 NO.2冲突1945 剧照 NO.3冲突1945 剧照 NO.4冲突1945 剧照 NO.5冲突1945 剧照 NO.6冲突1945 剧照 NO.13冲突1945 剧照 NO.14冲突1945 剧照 NO.15冲突1945 剧照 NO.16冲突1945 剧照 NO.17冲突1945 剧照 NO.18冲突1945 剧照 NO.19

 长篇影评

 1 ) 最可怕的不是仇人的复仇,而是沉默对人性的拷问《1945》

匈牙利柏林电影节参映影片,文艺气质较浓的黑白片。二战日本投降之前,欧洲战事已经结束,两位陌生的犹太人来到一座匈牙利村庄,村民的反应却因他们的到来骚动起来。电影在叙事方式非常独特,我给8分。

1945年闷热的八月,欧洲战事已经结束。苏联对匈牙利已经进行军事监管,美国也在日本投下第二颗原子弹,世界和平即将到来。

小镇正在为着镇长儿子的婚礼忙碌。

两位陌生的犹太人乘坐火车带着沉重的行李来到小镇。

火车站站长在检查了他们的行李之后,变得神色诡异起来。匆匆骑上自行车赶去给镇长报信。

当消息传到小镇之后,小镇的居民一下子骚动起来。

随着两位犹太人的脚步一步步逼近,平静的小镇变得剑拔弩张如临大敌。

这里交代一下匈牙利这一国家的历史背景,一战之前匈牙利不单独存在和奥地利并称奥匈帝国。《茜茜公主》就是这个帝国的皇后,一战时就与德国是铁杆同盟。一战战败之后被强行独立,这个独立未必出于自愿,由不得匈牙利人说了算,领土也被协约国拆的零七八落,损失了大半。

二战开始德国迅速崛起雄霸欧洲,看着自己当年的大哥再次雄起,匈牙利马上倒向了德国一方,与德国结盟加入轴心国。这里注意了和奥匈帝国分裂出去的波兰,捷克不同,匈牙利不是被德国武力占领的,而是主动投靠或者勾结德国更为恰当。二战期间匈牙利一直和德国并肩作战,是名副其实的仆从国加帮凶。

只有了解这点才更容易理解匈牙利人和犹太人的恩怨情仇。而只有了解匈牙利历史渊源才能体会这部电影叙事的强大之处。

电影没有统一的叙述人,叙述人这个概念小说里用的多,电影相对模糊一点,也能用到。

统一叙述人例子好找,《拯救大兵瑞恩》的瑞恩,《铁达尼》的萝丝,说白了就是以一个人的视角讲故事。

多叙述人的比如金庸先生的《雪山飞狐》,胡斐讲,田归农讲,宝树和尚讲,苗人凤讲,讲的却是胡一刀的故事。《布达佩斯大饭店》这部这里也很出色,安德森有强迫症叙述人变换都是递进式和对称结构的,非常好玩。

这部此种技巧发挥的异常出色,几乎没有叙述人,镇长话多一点也算不上。所有登场的人物,都是只言片语爱莫如深,没一个人说一件完整事的。两个重要角色犹太人则是一路吭哧吭哧走路,沉默如金几乎没有台词。可是当电影结束以后,观众可以感觉到电影表达了匈牙利人几十年恩恩怨怨的历史宿命,传递出了非常庞大的信息量。

电影好像什么都没讲完整,却讲了一个非常曲折的故事,正是这部的过人之处。弱化了对白的作用,还可以进行完整的叙事,也正是电影语言区别与小说和戏剧的独有魅力。

仇人的复仇并不可怕,内心的不安才会折磨自己一生。

犹太人走了,小镇的人们并不轻松;药店烧掉了,大家才如释重负。

而匈牙利人的故事之后的更精彩。

资源分享,娱乐资讯,深度评论,关注微信公众号:鲤鱼电影手册 lydysc2017

 2 ) 黑夜

读过匈牙利犹太人幸存者回忆录“黑夜”,1944年,匈牙利统治者与希特勒达成协议,开始遣送犹太人,邻居很快趁乱侵占大大小小的财物。一般来说犹太人回不来了。万分之一熬到1945年,身体虚弱,回家路也漫长啊,好多徒步回家的欧洲人。这部电影主题赎罪,不过现实是没有机会,不会发生,至少不会在1945年发生。可以看看另一个意大利犹太幸存者莱维写的“休战”。看看1945年停战后发生了什么。

 3 ) 村里来了两个犹太人

黑白影像: 1945年的一个很普通的日子, 在匈牙利一个小村子里,有一天来了两个犹太人。他们从火车上下来,身穿黑衣戴着黑色帽子,神情肃穆,沉默不语。随身携带了两个大箱子。火车站站长如临大敌,仔仔细细检查了行李,全是香水等普通商品,不得不放行。犹太人雇了一辆马车,默默的走向镇里。站长心急火燎的骑着自行车去镇上报信。

镇长正在给儿子准备婚礼,好多人都聚在一起准备各种活动。接到站长的报信,大家都剑拔弩张十分惊慌。看到这里观众就一头雾水了,这么一个乡下地方,这么普通的日子,这么两个手无寸铁的男人,貌似跟这里也不熟,为什么大家如此慌张?

我们再把目光投到1945年,这个年份很特别,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一年。我们再看一下匈牙利在二战中的扮演的角色。毫无疑问,它是与德国勾结得最紧密的国家,可谓是纳粹德国最后的仆从国。自东线的战争一爆发,匈牙利就一直和德军并肩战斗。

上图是东线战场上,一名德国将领为匈牙利士兵授勋。二战中,匈牙利曾发表声明支持纳粹德国,早在战前,匈牙利国内就已经通过了一系列反犹太人法律,但直到1944年匈牙利并未对犹太人采取驱逐措施。1944年3月德国占领匈牙利,当年5月至7月间,43万犹太人惨死集中营。

回到电影上来,我们就可以明白,为什么小镇上几乎所有人都开始不安。电影并没有详细叙述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但是我们可以从只言片语中大致判断。这个小镇上曾经住着一户犹太人,当德国占领了匈牙利以后,这里的人纷纷出卖了他,不仅出卖了他,还利用这种状况,通过不平等契约霸占了犹太人的财产,包括商店和住宅。一个中年妇女害怕极了,原来犹太人在遇难前曾经给过她很多钱,让她保护小儿子,可是当德国人来的时候,中年妇女还是主动献出了小男孩。也就是说,这个看上去其乐融融的村子,他们曾经齐心协力出卖了一个无辜的家庭,而当时被抓走的犹太人几乎毫无例外的都被关进了集中营,死得相当凄惨。

上图是毛怪吭哧吭哧找来的照片,1945年,美军给德国战俘播放集中营录像,很多人羞愧得哭起来。集体无意识很可怕,他们中的很多人,在生活中与人为善,不是天生的恶人。可是他们屠杀无辜生命的时候毫不手软。一位政治家曾经说过:“当成千上万的人一起高呼皇帝万岁时,无论是共和党人还是保守党人都不能抵挡得住”。扪心自问,把我们扔在战争时期特殊的环境中,我们真的能坚守道德底线吗?或者说我们还能分辨得清什么是道德底线吗?人,不用太坏,只要没有为他人设想之心,只要愚鲁且自私,便可能成为邪恶之人。某一天毛豆问我,人是不是一定要帮助别人,如果不帮助别人是不是就要谴责。我说道德标准不必设得那么高,帮助别人的人是高尚的,不帮助也是他的权利。但是底线是不要伤害别人。在特殊时期,底线的坚守都不是那么容易的,我们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份子,并不比其他人崇高。

当战争结束,以轴心国的失败告终,对于村子里的百姓来说 ,一切似乎回归了平静。孩子们渐渐长大,生活似乎安宁平和。两个犹太人的到来彻底打破了表面的宁静。电影中,这两个人从头至尾只说了两句话,当镇长问了他们来干嘛时,其中一位老者说把故人的一些旧东西送回老家埋葬。大部分时间,他们沉默的赶车,沉默的走路,沉默的挖坑,沉默的打开箱子取出物品埋进土里。这样的沉默却发出震耳欲聋的控诉,年轻人不再举行婚礼,逃离了小镇,一个侵占了房子的邻居上吊自杀,姑娘烧了那家杂货店。往事如幽灵、如诅咒,复仇不是来自仇人,而是出于心底的良知。

犹太人走了,小镇的故事还将继续。黑白故事没有主角,群像纷纷登场,或沉默,或崩溃,或恐惧。令人稍感欣慰的是至少还有来自灵魂的拷问和鞭笞,好过完全的麻木或者逃避,好过否认历史粉饰太平。人类的本性在不知不觉中自私且无情,除非经过反省、经由学习,承认且意识此种“人性的匮乏”,才能尽量避免“平庸之恶”。匈牙利直面历史的精神令人起敬。

 短评

「反犹」几乎是整个20世纪的一场噩梦,战前的厌恶、战中的作伥,战后的恐惧。「平庸之恶」却是人性,无论犹太人有没有现身,都是每个人心中的魔鬼。

3分钟前
  • 451½°F™
  • 推荐

@Cinema Petralde con DM

5分钟前
  • scholarschwein
  • 力荐

这是匈牙利对历史的反思。面对自己历史,尤其是黑暗不堪的历史,得有勇气。1945年,在匈牙利历史上是相当复杂的一年,一切都在巨变之中,历史舞台上你来我往,来去匆匆。过往历史,充满罪孽;而将至的未来,又暗黑无边。生活于此时的人们,当是最为痛苦。影片手法上有些贝拉·塔尔的风格。

9分钟前
  • 优游卒岁
  • 力荐

87.29

10分钟前
  • 豆友66
  • 还行

往事如幽灵,如诅咒,我倒想起中国也该拍一下这样的电影,不似闯入者,而是拍一群否认历史的人……

12分钟前
  • 文白
  • 还行

9/10/2018 犹太新年(Rosh Hashanah)犹太社区的放映,难得在普通影院能看回非商业片了;黑白画面配以不断的镜头摇移神似60年代的东欧新浪潮电影,时间对立下(缓慢镜头语言与“犹太人进村”的紧迫)设置不少的对比:受害者(犹太人/村民)与施害者(纳粹/村民),有序到失控的婚礼与不可预知到无话可说的葬礼,有序但实际犯下各种戒律的村庄与偏偏还是打扮着装的犹太人,村民恐惧的不仅是集权统治,还有自己内心的罪。

16分钟前
  • [Deleted]
  • 推荐

可与《白丝带》参看

17分钟前
  • zeaver
  • 推荐

7/10

18分钟前
  • ⓷ 𝐏𝐀𝐏𝐄𝐑𝐒
  • 还行

平庸之恶与良心觉醒

22分钟前
  • zen
  • 推荐

在那些年代,西方世界对犹太人的鄙视厌恶仇恨总是有些理由和原因的吧。总是一个角度陈述悲情是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吗?两个犹太人被拍成了下凡人间的天使,村民呢?正直者或者说还算是有些良心者要么上吊自杀要么离家出走。导演是犹太人吗?只觉得装腔作势故作姿态的讨厌。

24分钟前
  • 水泥脑袋
  • 较差

二戰後,兩個猶太人回故鄉,村裏做賊心虛的一幫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通過村民、蘇聯紅軍的所作所為反映了當時的歷史背景。

29分钟前
  • 會思考的鮣
  • 还行

difficult,bleak。也是黑白小镇安静表面下的罪恶,可以和白丝带一起成为描摹前纳粹/后纳粹时期的double feature。此片非写实音效的存在感强到都可以算作一个voiceover narrator了。

31分钟前
  • Ziggy
  • 还行

一边是两个犹太人平静的一路走向一个小镇,另一边是小镇居民如临大敌般慌乱奔走,就像平静海面漂过一条小船却激起汹涌的旋涡。仗势欺人的镇长,倚靠权势的警长和神父,只图家产的未婚妻,还有一群害怕剥削的愚昧民众,这个小镇经历过纳粹和赤党,人心也变得斑驳不堪。特别喜欢那些从门帘、窗户、栅栏缝中窥探的视角,和一直伴随着犹太人步行却逐渐击破小镇居民防线的钟声。首尾呼应的火车到站又离开,短短的不到半天,一个小镇的不攻自破,也是一个时代的崩塌。

34分钟前
  • Captain_C
  • 力荐

75/100 喜欢片中主要人物的历史象征的设计,也喜欢剧情不露声色的情绪下蕴含的讽刺的力量。比如纳粹走了,赤党来了,不过又是一轮回的展现。最喜欢的还是影片的影像风格和两个犹太人不停地走路的设计。

38分钟前
  • SELVEN
  • 推荐

侵吞及豪夺发生得静阒无声,索偿与赎罪同样不着痕迹。低沉的背景音混合着巨细无遗的环境音,跟黑白色谱很搭调。村庄是整个国家的时代缩影,寡言少语的祭奠者留下千疮百孔,让画外的延伸充满了张力。

43分钟前
  • 麻麻睇
  • 推荐

第一个镜头出来吓得我肝颤,别又是塔尔的风格,本人不够文艺吃不消耶,还好有剧情。两个犹太人在村里走一圈掀起村民心里那么大波澜。天主教文化下的内疚文化又显现出来。可这内疚并不怎么主动,如果犹太人没出现呢?就愉快住人家房子享用人家财富了咯?原来内疚需要一个引子。而内疚是善良软弱者才有的,作恶者往往理直气壮没什么可负疚的,那匈牙利村子也是,各国战犯也是,我国上世纪某大运动施暴者更是。ps负责任的说八月的匈牙利乡村挺热的,我穿着吊带乱溜达还出汗,这电影里的人如何做到穿得整整齐齐?也许几十年前地球比较凉快?又ps配乐是希伯来旋律

47分钟前
  • 完颜穆尔登格
  • 推荐

震耳欲聋的沉默

51分钟前
  • 向上游的鱼
  • 推荐

小地方 小事件 小人物---随大浪而去!

56分钟前
  • 老羊
  • 推荐

波澜不惊下难以掩盖每个人曾经犯下的罪,每个人需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忏悔或赎罪。这是一部需要聆听每一句台词、注意每一个细节的黑白群像戏,一如影片的基调那样,沉重、压抑。

1小时前
  • 老珂
  • 推荐

心慌慌……

1小时前
  • 海纳百川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