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往事

全24集

主演:刘若英,赵文瑄,寇振海,严晓频,茹萍,王琳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04

 剧照

上海往事 剧照 NO.1上海往事 剧照 NO.2上海往事 剧照 NO.3上海往事 剧照 NO.4上海往事 剧照 NO.5上海往事 剧照 NO.6上海往事 剧照 NO.13上海往事 剧照 NO.14上海往事 剧照 NO.15上海往事 剧照 NO.16上海往事 剧照 NO.17上海往事 剧照 NO.18上海往事 剧照 NO.19

 剧情介绍

上海往事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该剧以文坛传奇人物张爱玲的一生为线索,讲述了张爱玲从14岁一直到74岁的人生经历。故事采用倒叙的方式展开,从张爱玲到美国的婚后生活说起。一天,张爱玲(刘若英 饰)收到国内寄来的一个箱子,里面是母亲的遗物,她睹物思人,记忆的闸门像泄洪般被撞开,随着她的回忆,观众将被带入了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灯红酒绿的上海滩。张爱玲的一生不动声色地缓缓向大众掀开:她如何在一个沉腐败落的家庭成长,而至老死他乡。她生于上海,上海的富丽文明孕育了她;她求学香港,香港的殖民文化点拔了她;她轰动台湾,台湾的文化菁英,莘莘学子拥抱了她;她隐逝美国,客死异乡,尘归大海,她的故事仍未完。所以,她从海上来,来说她自己的故事……真红之星我与琼斯太太 第一季糟糕历史 第二季幻影车神:魔盗激情最后一场电影期待幸福半身死灵2夏日插曲离婚的二人审判真人版借酒众筹幸运符国土安全第二季七宗罪猴子摩羯星一号逃跑的女孩:卡拉·罗宾逊的故事辣手警花网红妈妈媚空教父3黑暗与邪恶别往深处看舒适农场宅门劫婚姻平权路厄普肖一家 第三季情窦半开时桃花红年轻的阿迈德魔偶奇谭10邪恶轴心才华横溢冲线1985江南霹雳先锋 (国语版)绝地战警:疾速追击薄荷罗戈帕格杀死伊芙 第二季午夜之后狂恋青天衙门2鬼网

 长篇影评

 1 ) 那个高到云端亦轻到尘埃里的女子


上海,一座张爱玲离不开但终究还是离开了的城市。
打小,中式的父亲和西化的母亲就格格不入,父母离异,就给小瑛心中埋下了阴影,这也大抵是她孤僻冷傲的根源了。父亲吸食鸦片、纳小妾、偏执的怪罪母亲、偏护后母、把她关在黑屋子里,一关大半年。母亲又在她的幼年出国留学,离异后就远赴国外,追求所谓的“自由”,为了自由不惜割舍一切,包括子女。
小瑛天资聪颖过人,老顽固的父亲坚决反对她接受西式教育,骂过、打过,还关过。母亲倒是支持她,上大学、出国留学。天真的小瑛就以为她跟母亲亲,仙女下凡般的母亲是爱她的,是懂她的。其实她不明白,她母亲打从离开张家大门那天起,就已经彻头彻尾的不是黄素琼了,她只是逸梵,为了自由放弃所有的逸梵。
从小,小瑛就有自己的理想和骨气,她不愿意也不可能待在张家做她那个虚有名分的张家大小姐。在被父亲关在黑屋子里的那半年,她每一天都绞尽了脑汁想着如何逃离逃离张家这个毫无人情味的魔窟。
说小瑛是须有其名的张家大小姐,自然有其缘故。虽说是落败的家族,但毕竟也曾煊赫一时。瘦死的骆驼比马肥,在深户大宅的张家,张父竟然会忘给小瑛零用,竟然会任凭后母将自己那些穿剩的花里胡哨的袍子给还在教会学校读中学的女儿穿,竟然会让下人伺候小姐吃剩菜剩饭,竟然会在战乱时候带着后母搬迁躲避灾祸,只上车前草草交代句“看好小姐”。
而张家的少爷、独子,还不是一样须有其名。张子静从小就活在姐姐天资的阴影下,父不疼,母不爱,姐不亲,姑不理。相比之下,小瑛倒算得上是幸福的了。至少她还有在上海陪了她、照顾了她几十年的姑姑。这个甚至代替了她母亲的姑姑,给她足够自由空间的姑姑, 当然也是孤身一辈子的姑姑。小瑛的姑姑倒是和她母亲逸梵一拍即合,亲如姐妹。留洋回国后沾惹的一身“洋骚狐媚”,自然是被中国旧式思想的所张父嗤之以鼻的。既然小瑛的父母是为此离的婚,那么,父亲与他的亲妹妹,她的姑姑断绝关系也就不足为奇了。好在她姑姑是个独立自强能干有本事的女人,不管当时的局势怎样动荡不安,她都能找到一份稳妥的工作,在战火纷飞的上海,给因战乱香港大学辍学在家的爱玲一个居住之所,容身之处,直到爱玲下定决心离开上海,离开兰成。
少年时期的爱玲就喜欢和文字打交道,她写的文章常常被老师拿来念。她坐在位子上,倒也不听,不得意不自豪,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好像她的手天生就是用来握笔的,好像她的好文章就是浑然天成的。夸耀、赞赏那些,都是些跟汉赋一样浮华的东西。
她和兰成,也是因着文字相遇了。兰成读了爱玲的文章,被她细腻的笔法深深动容,好不容易向苏青索着了爱玲的住址,几次登门拜访,未果。生性孤僻的爱玲是不见客的。终于,她被兰成的真诚打动,她穿一件曾外祖母(李鸿章嫡亲女儿)的床单改制的一件旗袍,又讨姑姑借了套裘皮大衣,还穿上了不轻易穿的玻璃丝袜,赴了胡先生之约。爱玲爱打扮,可她是不轻易打扮成这副妆容的。她以为,凡是政治人物总讲究排场,因此那日,她穿的如此讲究又庄重。见了之后,没想到,胡先生着一身长袍,竟是这样儒雅的男子。
谈话、品茶、烤白果,他们竟忘了时间,一个下午哪够这两个这般契合的人儿说的。循着后几日,胡兰成每日登门,因为张爱玲总是忙着赶稿,都无暇陪胡先生说话。可是哪怕说不上话,兰成只是坐在张爱玲房间,读读书,陪着她,他也乐此不疲。他的原因和简单,却足以让张爱玲这等敏感的水晶心肝玻璃人儿爱上他。他说,这房间有一股钟灵毓秀之气,有你的味道。爱玲停了手中疾驰的钢笔,怔怔地望着他:“你让我生苦恼。”
胡先生还是每日每日的来。一次,谈及爱玲的祖母写给其夫张佩纶的诗“豸冠寂寞犀渠尽,功罪千秋付史评”时,胡先生读罢,道了声:“夺诗更胜画眉之乐。”彼时,四目相对,深情难掩。爱情,就在此时悄悄来临了。
可是兰成是有家室的人啊!再爱玲之前,已经娶过三任妻子了,外面的相好、情人更是不胜枚举。爱玲也知道,她是这般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的人,怎么会接受这样情丝纠葛不清的兰成。她那时想,我知道他心里有我,而我只是爱着他就好。
爱玲的卧室也是书房,连着阳台,有着敞亮敞亮的落地窗,挂着一层又一层窗帘,纱的、绸的、缎的、开着素净的花,像是爱玲最爱的旗袍。她爱站在阳台上,有时是空气安净,听得见鸟叫的清晨,更多的时候是暮色可以映到脸上来的黄昏。在阳台上,只发呆,或是和兰成说话。
“想过自己的婚姻没有?”
“不怎么想这个。”
“恋爱呢?”
“也不怎么想”
“那……有人追求你怎么办?”
“还没有呢!要真有也不喜欢。”
这样算什么,明明是两个情款互通的男女,竟还是这样口是心非地搭腔。或许是,他们都期待着从对方口中说出自己想要的话,可是谁也没有等到。爱玲还不敢爱他,兰成是爱不起。
爱玲和兰成终归是无名无份,情意再深,也差了那一纸婚书。这样的爱情,总是见不得光的。事情被兰成的妻子英娣知道了,英娣选择了离开,由此,兰成与伊离异。
兰成总归算是清白了,至少,爱玲可以名正言顺的做她的张太太了。其实,她是不看重这个名分的,她看重的是,她在他心里,是不是唯一。
他们之间,连仪式都没有。在爱玲好友炎樱的见证下,一直婚书,算是成了亲。兰成在婚书上一笔一划,认真写下“岁月静好,现实安稳”,这正是爱玲追求的爱情与生活,她期待着兰成在婚书上履行他的诺言,只是,他还是食言了。
兰成要去武汉办《大楚报》,分离,在眼前。爱玲说过,她不怕寂寞,就怕分离。不分开倒好,这一分开,问题就来了。何况还是任胡兰成这样一个多情才子只身在外,红颜知己哪里少得了。医院年轻的看护周迅德就这样不可救药的坠入了兰成的情网,用胡兰成自己的话说就是“竹叶坏水色,郎亦坏人心”。 他还这样不识份,信里地当面地,三番五次地向着爱玲提到这个“照顾我饮食起居小周”,爱玲还能听着,他讲得甚至眉飞色舞起来。直到他在逃亡前一夕说“小周已经是我的人”,爱玲痛心地哭了,撕心裂肺。她恨他,自己的爱,只有一份,她全交给了他,他怎么能将它作践到如斯地步。这是恨,却也绵绵还是爱。
兰成逃亡来到了浙江温州乡下,离他老家嵊县很近的一个水乡。爱玲迢迢千里寻他于此。兰成落难,打扮成渔翁模样,爱玲循迹至此,素了不少,粉黛也不施。他们在水边闲谈,像足了对农事夫妻,与世无争。我真希望如此,兰成是蕊生(母亲取其名),爱玲不是爱玲,更不能是小瑛,她也不能是谁。也许这样,他们才能长久。比肩走,不亲近不远疏,只秋波那一回一转,都是抽不断的绿水幽幽。
撑着油纸伞,他们俩走在寂寥的雨巷。
“斯先生说小周被抓了……你这样为她,命也要舍……那么我请你在我和她之间做个选择。”
“天地之间只能惜忍,没有拣选。”
“在我这里,你是绝对的,你是唯一的,我若是有一条命是给你,就不会也不能再给另一个人,我爱你就只能是这样……”
“我不能选择……”
兰成到底是不肯给爱玲现世安稳。
雨天,爱玲登船,离开。她的心到底是放不下,回到上海后,想“我兰成”落难至此,是怎么也不能坐视不理的,她省吃检用想着法儿地接济他,先是三万元的汇票,接着是兰成爱抽的香烟,还有进口的胡须刀片。尽管她知道,兰成把她的钱拿去营救身陷缧绁的小周,这是她的恨啊。他怎么能当着她说喜欢另一个女人,又信誓旦旦说这世间上,只爱爱玲一个。爱玲说过,再喜欢,也可以不要。她说到做到。在她心里,尤其是在爱情纯洁的现世里,自己是受不得半点委屈的。
再喜欢,也可以不要。最后一次写信给兰成,爱玲附上了叁十万元整的汇票一张。
“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欢我了,……惟彼时小吉(劫的隐字)故,……你不要来寻我,即便是你写信来,我也是不看的了。
爱玲”
爱玲搬迁了,像是雁过无痕,没有给兰成留下一点痕迹。
爱美的她重新剪了一头清汤挂面式的短发,就像学生时代的她,只是眼神不再清澈无邪,脸上也写满了幽怨。“白发三千丈,缘愁似箇长”,她以为,剪短了头发,就剪断了牵挂?
爱玲下定决心离开上海,她和姑姑约定“不哭、不通信”,“我不挂记你,你也别挂记我”。至此,上海成了爱玲的往事。她没有再回来过。
美国,加州,洛杉矶。她嫁给了一个大她二十多岁的老头子——瑞荷。她曾说过,若是不能爱兰成,她还不至于去寻短见,但是也万万不能再爱其他人,不能爱,也就只有萎谢了。看着爱玲心不在焉地爱着瑞荷,看着她为金钱斤斤计较,为生活琐屑锱铢必较,看着瑞荷辞世后爱玲老态龙钟、孤苦无依的样子,这还是上海那个生活极其讲究,高傲到云头上的爱玲吗?不能爱别人,她终究还是萎谢了。
当她银丝尚不能满头时,戴着老花镜,翻着往日的相册簿子,年轻的父亲、母亲、姑姑,一页页的划过,当然还有年轻的自己,涌上心头的是怎样的一种思绪呢?
暮年时,你说,身外之物还是丢的不够彻底。
在美国一所廉价公寓里,在你狭小凌乱的房间,躺在那张摆在地上的小床铺,你闭眼,耳边回响起儿时在父亲跟前没有背下来的《陋室铭》,随即是兰成温柔地唤你的名:“爱玲——爱玲”,你睁开眼睛,悲伤地转了个身,是母亲唤的两声“小瑛”。最终,你缓缓地闭上了眼,沉睡过去了,永远的。
身外之物,还是丢得不够彻底。因为是父亲,所以不能恨;因为是母亲,所以也不能恨;因为是“我兰成”,爱放不下心头。
你都无力再去回忆。上海,恍如隔世。

 2 ) 候鸟

候鸟
连续几年,冬至过后雨雾缠绵的时节,这只候鸟就会循路飞回来,栖在我的鼻尖、喉头,扑腾在我的前额后脑,或者背心里吞吐量偏低的心肺中。自从历经昨岁的那场跨年咳嗽,如今我对它是敬畏恭谨,唯恐招呼不周纠缠日久,彼此成仇。这不,这次终于只消一个星期,它愿趁暖离去,我鼻腔里还残余着羽毛挠出的喷嚏,不想,一部电视剧却又不期而遇,泗涕纵横的局面复又上演。
我在董桥的文章里看到他无意说起一部有关张爱玲的连续剧叫《上海往事》,因确属头一回听说,心想,要么大陆找不到,要么拍得不好,不然怎么会没有名气。前天饭后刷网页休息,到爱奇艺上一搜,才发现全集都在,好生惊喜。存好电视剧去睡觉,一夜无梦。
人们谈论影视作品,总喜欢拿演员或者导演的说事儿。其实,刘若英的气质像不像张爱玲这个问题,丝毫不妨碍我以一颗真诚的心来欣赏这部长戏。我其实多么沉醉于这种体验,一篇又一篇稔熟于心的文字,一帧一帧在眼前化作鲜活的镜头,一个又一个被我想象描摹过多少次的男女老少,此刻穿着旗袍撩着鬓发走出了上海的老洋房……
张爱玲的气质和刘若英的确有些出入,她冷一点,棱角分明一点,而刘若英与生俱来的甜美和圆润在戏里有些遮掩不住。至于胡兰成的饰演者,好在我头一回见他,没有刻板的印象,也不介意青年时代的胡兰成是否真有那么翩若游龙、玉树临风。想必也不会差很多,现实中的胡先生当比赵文瑄瘦小一些。爱玲的母亲黄女士以一种惊鸿照影的效果出场,我当下不觉暗笑剧组选演员的标准,原来风情万种风靡中西的美人是宋祖英那样珠圆玉润再添一点优雅摇曳的姿态呵。整部影片,除了她美,也就还剩下小周护士了,小周护士美则美矣,寒碜一点,可见剧组之用心,认真学习了《今生今世》。胡兰成倒从未交待过小周的相貌,只说她家境不好,清瘦。但体贴的剧组大约经过几番思量,认定这位寒门小护士若没有鹤立鸡群的美貌,当也不应让胡先生动心,于是自作主张让她漂亮起来。我倒颇认可剧组的这个看法,小周肯定美,有一种少女惊怯的美。
如果关于演员的话题还有什么可说的话,其实,我希望老保姆何干的面容再慈祥一点,这位演员的面相太苦了,慈爱的人茹苦若甜,不会长戚戚。另外,关于爱玲“大眼睛双眼皮的弟弟”张子静,那位小生的演技倒是一流,像极了单亲家庭自卑怯弱的高中少年,可我只担心弟弟原本没那么帅,否则也不必终身未婚。编剧给他戏份颇多,多过他出现在姐姐文章里的频率,大约是一份深深地不忍与怜惜吧!
电视剧我是极少看的,若不小心狭路相逢看了,对于演员的演技啊,导演的镜头啊,兴趣不大话题不多,专爱独辟蹊径研究编剧。我在网上随便浏览了一下《上海往事》的编剧,一位著名的台湾女作家王蕙玲,《卧虎藏龙》和《色戒》的编剧。而李安之所以邀她写《色戒》剧本,正因为她之前成功创作了《上海往事》。同时,她也是那部以徐志摩为题材的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的编剧。据她在为《色戒》做的宣传文里所言,为了写好《上海往事》,她在上海住了差不多三年。其实这话多少有点官面文章。因为,如果她面对普通观众说:“我为了写好张爱玲,曾经熟读几十遍她和胡兰成的所有中、英、日语作品,以求真切深刻地体察这位天才女作家的一生。”观众大约对这种文人的刻苦会不屑又抵触,而旅居话题显然更符合终日困在办公桌方寸间的观众了。但我深深懂得,为了写好这部作品,无论这位编剧身在何处,心一定深驻在张爱玲的作品里。不仅如此,她还研读过爱玲第二任丈夫赖雅先生的日记,另外,居住在台湾的编剧女士,年轻时就通过朱家姐妹认识了胡兰成先生。
爱玲的母亲第一次离家,临上船时,扑在雕花大床上放声大哭,“蓝绿色衣裙上金属片粼粼闪闪,仿佛泼上了一桶水。”(《雷峰塔》),当电视演到这个场景时,我非常感动于剧组的用心。黄女士的衣服绿得太淡了点,但金线图案是有的,如《雷峰塔》里所言,她“脆弱的肩膀抖动着,抽噎声很响。”
如此认真的细节,从头至尾贯穿在影片的每一个场景里。如战火烧到香港,大学生们去医院当志愿者,受伤的年轻人疼得半夜睡不着,看见女学生走过,“小姐——小姐——”地叫着,不是为了求助,仅为让女学生回首,伤痛中有点安慰。
这些执着的细节,让整部电视剧成为影像版的张爱玲作品。
我特别感动王蕙玲女士给予何干的戏份。是啊,说到张爱玲大家就只会对她与胡兰成的一段姻缘津津乐道,每夜各大卫视八点档的言情剧贴上文艺的标签,仿佛观众就可以借此高雅一点。但其实她的人生中有一位非常不起眼然而至关重要的人物——老保姆何干。何干对于张爱玲,就算不比胡兰成重要,亦绝不应次于他。若关于这位善良、苦命的老人与张爱玲的关系在这部电视剧里的表现,我还有什么要说的话,我觉得电视剧没有专门用十几分钟甚至一整集剧情,来重现张爱玲在静安寺火车站送别何干的一幕,非常遗憾。十几岁从家里逃出来的小姐,怀揣唯一的两块钱去送别抚育疼爱自己十几年,并因为自己而老无所依的保姆奶奶。这一个锥心刻骨的场景,张爱玲在《雷峰塔》里铺张了几千字的篇幅,光愧疚的心理活动就有千余字。并且,当开往乡下的火车带走凄凉的何干之后,这部重要的作品正是在火车的隆隆声和作者追赶的脚步声里,沉重结束。张爱玲的少年时代,“悠长得像永生的童年,相当愉快地度日如年”,随着老保姆何干的离去,至此覆水难收。
还是谈一谈胡兰成吧。我第一次读《今生今世》,兴趣也不太在研究《民国女子》那个章节。在《韶华胜极》里我就懂得,胡先生是有家国大业之志的。男女之情嘛,于他而言就是“随缘”二字。在电视剧里,好不容易等到第十二集他翩翩出场,几集下来,非常诧异编剧对他的理解。尤其是演到张爱玲去他的书房,两人谈到“兰成”之名的出处。原来,“兰成”二字出自一副对联,大意为“扭转乾坤之志最后只好化作‘扪虱’的百无聊赖”,是胡先生自己取的。当时我非常感慨,因为两位当事人的作品里都不曾写过这回事,但,这究竟进一步表达了编剧对胡兰成的理解。
说来好笑,胡、张二人在公寓里镇日地闲聊,聊得天荒地老演了好几集,“连说话都是文章”,我在为他们的机智和才华忍俊不禁之时,也感叹,要欣赏这样一部电视剧,怕还非得具备足够的文学常识不可,否则简直不能跟上这“水晶心肝玻璃人儿”谈诗论文的节奏。张爱玲跟胡兰成谈毛姆,回顾了毛姆临终前后的情形,毛姆在森林中的小屋里孤独的逝世,几天后才被人发现。如果这个剧情是虚构的话,可见编剧之用心。她似乎有意要在那样甜蜜幸福的场景里,为女主角的后半生埋下谶言,令后人在当时就忍不住想起这些巧合,然后泪如雨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电视剧里,两人在公寓里依偎在一起谈古诗词,谈得最多的是李义山。缪钺先生在《论李义山诗》里有个说法非常有意思,我过目不忘:“盖诗以情为主,故诗人皆深于哀乐,然同为深于哀乐,而又有两种殊异之方式,一为入而能出,一为往而不返,入而能出者超旷,往而不返者缠绵。”缪钺先生认为义山正是“往而不返”的代表,而东坡则可以代表“入而能出的超旷”。爱玲是否喜欢义山诗,又是否与兰成常谈及义山,似无史料可证。然若从广义的“诗”的概念来讲,张爱玲显然属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深于哀乐而又“往而不返”的诗人。所以,爱登堡公寓里甜蜜的下午茶,他们为什么不谈李白、杜甫,不谈花间,我总以为,这是编剧对爱玲的深刻理解。
如果说张爱玲的作品让我产生了“人世多难、命运无常”的共鸣,那么,这部以张爱玲为题材的电视剧,则让我深深体味到了编剧对于这滔滔人世、艰难红尘中每个人、每一颗心的体贴与慈悲。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胡先生写了这八个字送给爱玲,然而说到底,受赠之人做得并不够好。往而难返,沉溺哀乐。反倒是,多年以后一位她的同道与读者王蕙玲,终于在一部有关她的电视剧里,彻底为她慈悲了一回。
父亲是前朝的遗少,满肚子的功名学问再也无处可售,太太还非要抛下自己和一双年幼的儿女扬长而去领个洋男人回来伤他脸面。吃着张家饭长大的女儿,心里却向着早早弃她不顾的母亲。父亲气急将她关起来,也有实在不愿她重蹈姑姑、妈妈覆辙之愿。在电视剧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姑姑、妈妈的下半生并不幸福,还不如一辈子围着丈夫、女儿打转的舅妈。我甚至以为,张爱玲家里那么多亲戚,电视剧里特地让舅妈一次次出场,目的是否仅为衬托姑姑、妈妈的命运?这位没有姓名的舅妈与爱玲母亲有一段对话:“你离婚了,可是你过得并不好啊!”母亲沉吟片刻,有些心虚地答:“至少我自由。”自由的落魄,然后把经济窘迫的原因怪罪到亲身女儿身上?这样想着,我有些为她的一双儿女心痛。而事实也最终证明,赴姑姑、妈妈之后尘的张爱玲同样凄凉半生。女儿至死不肯原谅父亲,编剧倒替她做了——至少,她让大家看到一位真实的父亲,一个困兽般的落魄遗少,一个在后妻与亲生子女的夹缝中求安宁的无奈男人。佛教里说,生就是苦。也许,我们可以在事过境迁、沧海桑田之后,为这些曾在时代的烽火与废墟中苦苦挣扎的人们,送上一份恰当的理解。
姑姑在张爱玲的作品里,多少显得有些不近人情,西派作风,情、账分明,以至于她不敢留胡兰成在公寓里吃晚饭。但是,她也写过姑姑为她做芝麻酱包子的事情。没有钱去买现成的包子,甚至没有多余的钱去买豆沙馅,于是,姑姑干脆用剩下的芝麻酱和白糖来做馅,调了发粉不够的面粉,第一次亲自动手捏了“吃起来像皮革一样”的包子来招待她们母女。《雷峰塔》里的张爱玲内心只因为贫穷而触动,表情木然,而电视剧里的她,终于甜甜地对姑姑说了句:“好吃,谢谢!”
电视剧里这样的体贴与周到的细节有很多。这两年我常常思考,理解每一个生命所包含的复杂与丰富,是不是一个俗世凡人想要生活得相对快乐幸福的必要条件?入而能出,超旷豁然,是否包含发现每一颗心的真、善、美,哪怕与此同时,我们也明明看到假、丑、恶?境由心生,闭上眼睛想象海滩上的晴天,会感到温暖,若想象置身于潮湿阴冷、毒虫密布的悬崖夹缝中呢?只会牙齿打颤,缩紧双肩吧。所以,我感动于编剧的慈悲。父亲和前夫,母亲或者姑姑,他们其实仅仅是张爱玲生命中的过客,像候鸟南来北往,栖息片刻。从佛教的意义上讲,他们的因缘终究在累世的轮回里经历了绕树三匝、拣尽寒枝,否则彼此不会相遇。相遇了,纠缠了,纵不为还前世,也还是欠下来生。
在影片里,离世前的张爱玲回想起童年在父亲烟榻前稚声背诵《陋室铭》的情形,想起母亲离她而去无情关闭的铁门,童年的她躲进老樟木箱子,箱子合起来……我想到《小团圆》的尾声,张爱玲描述了这样一个梦境:“青山上的红棕色小木屋,映着碧蓝的天,阳光下满地树影摇晃着,有好几个小孩在松林中出没,都是她的。之雍出现了,微笑着把她往木屋里拉。非常可笑,她忽然羞涩起来,两人的手臂拉成一条直线,就在这时候醒了。她醒来快乐了很久。”之雍是指胡兰成。第一次看到这一段,我就深信,张爱玲从不后悔对胡兰成的爱,甚至在暮年临终之际,她非常感念这段爱情带给她的甜蜜,如果可以重来,她愿意生活是梦境中的样子。我本以为电视剧将在《陋室铭》和母亲的离去之后,能重现这个她心心念念的梦境。可惜没有,我有些遗憾。当然,随之而来故事结束的音乐中,我来不及更多纠结,就在张爱玲的照片回放镜头中,泣不成声。
命运的跌宕起伏若只是编在小说里,印在书上,到底来得温和一些。然而故事和小说的背后,真实的人生却如此历历在目,不容回避,痛彻心扉。而纵是这样的荡气回肠,慷慨悲歌,一辈子最终也短得只剩下十几张神情各异的照片……我平静下来,恍然有些理解自己为什么那样撕心裂肺。桃花总会凋谢,爱恨皆成风烟。走过的路无论如何依依不舍,可就是再也不能回过身去,一旦陷入回忆,就只能仿佛回到废弃的电影片场。最后我猛然发现,自己其实也不过只是这苍茫人世的一只候鸟,停一停,歇一阵,然后回到该去的地方。这样一想,唯有珍重与感恩。





    

 3 ) Eileen——听说你的寂寞

张爱玲,众所周知的才女。一般对女子才情的评价往往建立在容貌之上,而对真正才华的考量放任不经。但张爱玲的才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流传已真正站稳脚跟,若说有助于才华的昭示的,怕不是性别容貌而是其一生的传奇性。她的早年两本小说集一唤传奇一唤流言。她的成名作有沉香屑第一炉香第二炉香,金锁记,心经,半生缘,她的一生爱好是红楼梦之类的旧小说。她的盛年在我们视为乐园的旧上海。张爱玲身上有太多传奇性的因素,生于诗书钟鼎之家,幼年早慧目为神童。视祖母与张佩伦的忘年恋为佳话。自己也与大她近二十岁的胡兰成相恋。两人的传奇性不相上下,正如一对双子星座,互喻光辉。中年出亡美国,从此生活在她所不喜的西方世界。她曾说:西洋人有一种阻隔,像月光下一只蝴蝶停在戴有白手套的手背上,真是隔得叫人难受。晚年孑然一身,丢失了美国身份证后辗转于汽车公寓。究其一生,她都没有摆脱掉那恼人的蚤子,在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惶然失措。肯尼迪被刺时,张爱玲道:像我这样的平凡女子,却有在这洗一个碟子的安宁。这就是张爱玲,一生与人世无猜嫌,却从来都如新人一般,世上没有适合她的身份与衣物,行止不容于人世。这是胡兰成对她的评语,怕是她唯一一件合体的衣衫了。

   这样的张爱玲比她的小说更加传奇。因为,小说的传奇是在普通人中寻找传奇,在传奇中接通日常。而她本人的传奇,是高高得把经幡挂起,一望便知。她曾说穿衣比说话更能证明一个人,所以她自己裁定衣服款式,穿着老清装走在街头,这份惊世骇俗比起后来李敖倪震之流着长袍在校园内现眼高明得多。张爱玲的清装是完全幻想的产物,正如楚辞中的额冠博带长铗美玉。同样她也用经历来证明自己。那一路的孤绝逶迤,就是一件绝对刺激耳目的衣装,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张爱玲。

张爱玲绝不是愿意低调的人,她说,要快,要快啊,一切都要快起来。晚了就会来不及。她的胃口也绝不是清淡,是浓艳爽辣富于刺激性,欲出不出光辣挞。千山万山如火发。出名要趁早,晚了,连那份痛快也不那么刺激了。

如同她的母亲一般,睽违许久再回头研究,尽看着她的短处和痛脚。研究她的人亦在她的流年凋谢之后,去掉她的华丽和刺激,剩下了寂寞荒凉,且把这口口相传。这怕是她不愿意看见的。




贵族的女儿

衰败的血液 腐朽的气息 一管鸦片烟的熏蒸,一切华丽都仿佛冷凝的胭脂,屏风上的绣鸟,是静止的曲谱,而吹笛人早已不再。香炉已冷,余音袅袅,像个梦,也如魇。这便是张爱玲的童年。

母亲在镜前哭泣,圆摆褶裙,耳有明珠,鬓发齐整,父亲在烟雾与弦乐里拍曲狎妓,宽袍大袖,纯正中国士子的风流,惜却那也是遗少的最后风光。家中螺旋楼梯通往一口黑箱,独自玩耍的爱玲把它想象成一个温暖的所在,木器的暖香和铜钉的酸涩构成的是未知和幻想的境地。那时爱玲在飞扬的秋千上,说,我八岁要穿高跟鞋,十岁梳爱司头,十六岁要吃汤团、吃粽子吃一切最难消化的东西。某个角度,张爱玲是早熟的,早早换知人世的美妙与玲珑,她的目光会拐弯,看到影子里,梦境里,看到一盏明前茶的微漾的漩涡里。世界在她眼里,是个宝匣子,随时有可喜的玩意。

她的父亲,张廷重,被李鸿章的小姐严加管教古文修养极佳的遗少,他的定命就是在时代里茕茕独立,孤独度日。虽然父亲这个角色对张爱玲来说称不上亲近,但给了她引以为傲的上朔至曾祖父李鸿章的贵族血液。她的祖母与张佩伦的姻缘被写进《海上花》。现世的婚配便有了传奇的味道,让时间不远的过去迅速退去烟火气摇身做书中人。张爱玲说,这正是她需要的。虽然看起来全无作用。后来张爱玲初初走红沪上文坛时,出席一个女作家联谊会。有人酸溜溜得说:还贵族呢,扔一只死鸡进黄浦江里,全上海的人都喝鸡汤了。毕竟是操弄文字的,比方打得恶毒又让人无可奈何,因为精准。


一张爱玲幼年时的蓝色照片,是母亲亲手上色的。她回忆,母亲终于因为无法忍受父亲的风流做派而去留学时,家中一片慌乱。她和弟弟在角落宛如小耗子,看着母亲和那口黑箱将要去飘零。母亲的旗袍上金色绣线梅钱摇落,细细的经纬织成的衣裳,她走上前去,将小脸挨着,母亲的身体在下面因哭泣而急颤着。对于张爱玲来说,离愁或许转化为对这块布料的触感。正如她后日的小说,讲究质感。描写的情感几乎都有一种实体物质的对应:回忆对应朵云轩上的泪珠,小烦恼对应袍子里的蚤子,初尝情爱的欢悦对应尘埃里的花开。等等

张爱玲在父亲的大宅子里,经历父母失和争吵,经历旧宅子的阴沉,鸦片烟的迷香,以及后来后母的过来后的刻薄。之前,尽管家里的陈腐让她久违外面世界的清新,毕竟也是一种无收无管的自在。不拘着她任意生长。生活起居有疼爱她的老何干。后母带来了家庭政治,为了竖立家中说一不二的女主人的地位,不断开销张家旧佣人,对任何人的的任何话都做细思量,包括张爱玲与小弟。若只要有一句不曾顾及到她的体面便有风雨要兴。张爱玲对后母到来只考虑一件事:后母好对付么,怎么称呼。初时,两厢和悦。张爱玲在饭桌上,说,谢谢妈。还教育弟弟自己要用功。但最终爆发得无比激烈,家庭战争将张爱玲的性格推向极致,几乎影响了她此后的一生。逃离张家,与父亲断绝往来。一同长大性格更为软弱的弟弟,也只有在想到是他们一起度过那些日子,才感到几许亲。

在香港大学三年半,战火从上海追到香港。彼时张爱玲是个不折不扣的好学生。在港大名列全茅,有着保送去牛津的光辉前景。战争打翻了一切,由此张爱玲对人世变幻无常更为深刻得体谅了。她回到上海,隔断与家庭关系,开始卖文为生。

燕子楼空 佳人何在
须知,既然吾等视张爱玲为传奇。现在所论一切都是诛心之论,只要借他们的离合之情抒咱家自己的兴亡之意。因为客观之上还有客观,从来没有真正这么一个精确的客观所在。

看官都承认张爱玲的那点好日子是让胡兰成带走了。如果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的爱情是一出折子戏,那将是最完美的才子佳人,甚至可以是一个公主王子的童话。因为折子戏是发生封闭的时间与空间里,没有开始没有结尾,只有中间的浓情蜜意。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只需鲜活一炉香燃尽的时间。譬如在看李香君与侯方域成亲时的美满,哪会知道最后二人遁入空门,对面相逢不相识呢。张爱玲与胡兰成,就是这么一折骗人的金玉良缘。遇见了,相爱了,私定终身了,写一张婚帖几笔功夫就算结婚了。终日厮守在张爱玲常德路公寓的卧房内。写字、说话、品画,论文章好坏,数交响乐短长。这样琴瑟和鸣几乎要人人艳羡。但究其实质,胡张恋不过一场春梦。一个花骨朵落在头上就惊醒了。他两厮磨时交过着文字瘾,赞美爱玲是:“花来衫里,影入池中,纵使亲近,亦不沾染。你是来得去得。”反了反了,这说的其实是胡兰成自己。
时局未变,情谊却换了江山。胡兰成对此亦有自知,他说:我与爱玲,结了婚也做不像夫妻,一个仍旧是金童一个仍旧是玉女。只合终日在房里厮磨,客气之间仍有些生疏。张爱玲彼时二十三岁,揣着满肚子纸上沧桑,蜗居度日,说是玉女不为过,而胡兰成已是结过三次婚儿女绕膝的人物了,依旧自称金童不免牙酸。

胡兰成的婚恋观是捡到蓝里的都是菜,张爱玲晚年亦不无负气得说:“胡兰成会把我说成他的妾之一”,而张爱玲看爱情,是独一无二,是如江河浩浩、天地绵长:“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现在看来,这简直是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人说的痴话。自以为两个水晶心肝玻璃人的小男女,一眼万年。可以想象,她在写这篇《爱》的时候,是如何充满了对爱简直蛮横的胆壮气长。张爱玲是工于写作心计,而实际操作中尤为欠缺。她过于天真又过于盲目,对胡兰成说“兰成你说你没有离愁,我想我也是。但这一次你去南京我竟伤感了,我想过了,将来你就只是在我这里来来去去,也可以。”这真应了一句“只是当时已惘然”!只是后来温州千里寻夫的时候,已经不受当初惘若浮云那般心境的控制了。在夹巷中,最后一次问胡:“我没有你这样大的志气没有天上地下没有君子小人 在我心中只有你和我 在我这里你是绝对的唯一的 我若是有一条命是给你,就不能也不会再给另外一个人.我爱你就只能是这样。我不要雾数,我不要散乱淤塞的忧伤,昏暗污浊我不要 !”
像张爱玲这样聪敏锋利又高傲的女人,做到这样几乎是极致了。掏心掏肺得催逼天地,只问一个情字。胡兰成也真是极品,他骋目虚空,精鹜八极,曼声答到:“能清刚简洁自然好!但这样修边修幅,到底不是我这个人!人世渺远浩瀚,是浮云千里,光景无限!是烂漫又庄严!这样断裂切割的情爱只能是西方的!是理,不是情!情是花开,是自生自美自凋谢,无可干涉!我不为小周的事辩驳,我只要你明白,我不能选择不是因为我不爱你,而是我不这样来爱你!是'真'的不能选择!世间一切最好的东西也不能选择!我和你既是真,更是极致的好!你总会知道的。”这段话真是感天动地,就是单拿出来看也是绝对的好文章,否则胡兰成也不会在《今生今世》中笃悠悠写开来去。他一定忘记了自己同样也说过,“她的神情,是小女孩放学回家,路上一人独行,肚里在想什么心事,遇见小同学叫她,她亦不理,她脸上的那种正经样子。”他应知张爱玲除了有一副水晶心肝也有这样的幼稚认真糊涂可笑。他知道张爱玲就是拿一根针也势如千钧,遑论是她人生中的初恋绝响。”

前局尽翻,旧人皆散。飘零斑驳,牢骚懒歌。罢了这些牵扯不清的感情债,回到当初春阳佳日,常德路的公寓内,桃红色的壁纸,式样简洁的家具,桌上几瓣剖开的新橙,床头的摆着核桃酥与玻璃盅的红茶,曼妙窗纱,透着残照如火。剧中最美的一段:张爱玲递给胡兰成一封信,信里是她的照片,片子上写: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时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门口告别时两相牵持,镜头无声切换,音乐缠绵婉转。特写的是爱玲那乌黑灵秀的眼珠子,微微上撇的眼线,仿佛真有一朵花不是从尘埃里,而是从瞳仁里开出来。她低头掩门,他愣神微恙。店铺里,暗影沉沉,春天的光使得暗影也格外厚暖。老板娘在板铺上插一束桃花。使胡兰成想起这也如爱玲一样,那姿态真是艳。这怕是最好的时光了,如何表达这种传神细腻无以伦比的美,怕是让导演颇废了思量。
只是当一切告罄时,是搬空了的公寓中,旧物凌乱,故纸堆里半张当初的通信,写着:燕子楼空,佳人何在。响起爱玲诀别的一句:我兰成!真是有无限的惨伤。



五伦之外 孤旅浮孑
  
君臣、父母、兄弟、夫妻、兄弟。人之五伦。任何人要安身立命比处于这五伦之中。张爱玲偏不。她卖文为生又年少盛名,没有发饷的boos,自然也无君臣一伦。她与父亲断绝来往,与母亲亲而不近,又各在天一边,也无此伦。与兄弟不亲,与胡兰成分手,后来移居美国又与唯一的好朋友炎樱分别。她和莱雅的婚姻一直到赖雅过世,此后二十六年一直到1995年过世,这茕茕独立的二十六年里,五伦之中真的一伦也无!这是怎样的孤独清冷,不可为外人所想见。张爱玲晚年坚持不与人打交道。关心她的人将书稿或者配好的中药,放在她门口再揿下门铃,等她来拿。可就是她这样的人才能做到,与人世无猜嫌,又不沾染。胡兰成写张爱玲,字斟句酌倒是都很贴切。中国人常感叹:人生如寄,多忧何为。又说天地不仁视万物如刍狗。可毕竟没有谁能真的做到这么清明决断,此身之外不多费气力,天地待我不仁我亦不仁,两厢有礼又不相欠。张爱玲这一生恰逢在天下大乱里,也就成了一段传奇。



《她从海上来》据说是一个黄金班底梦幻组合。制作人徐立功,导演丁亚民,编剧王惠玲。这三人都是台湾戏剧间的腕儿,相互之间几经合作。尤其可见功力的是编剧王惠玲,考证了各种张爱玲研究资料文字记载,将张爱玲一生可考的事迹细细梳理编织成剧情血肉。这对于张迷来说,是天大幸事。对张爱玲以及胡兰成掌故、文字知道得越多,体会越多。赵文瑄在接受采访时,说有这样的班底,再加上刘若英,无论如何他也要演。当被外界批评形象不像胡兰成时,他说只要抓住精神精髓就是成功了。而刘若英也表示,不在乎她和张爱玲本人形象像不像,关键是对气质的把握。而我甚至认为,只要在剧中自圆其说就是胜利,毕竟谁都没有直面过张爱玲与胡兰成。对他们的想象多半出自文字中。周所周知,靠文字猜人模样又是最靠不住的。显然,在这本电视剧中,二十四集侬纤得衷,修短合度,演员的演出又极见火候。与灯光、美术、导演对剧本的把握,这几样综合起来,就折算成观剧时的沉醉、感动、感慨、一点苍凉与十分华丽!

 4 ) 岁月静好 现世安稳

她从海上来 这样美的名字
先知道这首歌 后来知道这部片子
原来同出一宗 都是为着这个临水照花人

我有着大大的私心以及好奇心
跳过了前面 只单单从胡兰成出现开始看起
因为真的想知道 会把这样的俩个人拍成怎样的美好

先前在《今生今世》里看到过胡兰成晚年的照片
虽说不上倜傥但亦可以想见年轻时定是风度翩翩
赵文瑄的胡兰成 谦谦君子 温润如玉
想来也只得这个人来演他了 这样相合
而刘若英的张爱玲 可能少一点清冷
但亦有才女遗世独立和自己小小的聪慧狡黠
俩个人都是这样的好 我于是终于放心 安心看戏

她写了 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 给他
他一字字认认真真的写些回来还给她
因为觉得 懂得是她 慈悲的也是她 而他是当不起的
那时他在她面前 只觉得谦卑 觉得她一切都是好的
即便是不说话 只坐在一处看书也是好的
那 便已经是爱了吧 因为懂得 所以爱
看到两个人一个人伏案誊稿 另一个安静的坐在一旁的椅子上看书
那一刻我能想到的 这得那八个字 岁月静好 现世安稳
仿佛这一天一地一世都可以这样过
可是她说 不该苦恼么
于是他说 俩个月前 你在房间看月亮 我在牢里写遗书 可是现在 你在这里 我在这里 一个上海有几百万人 中国有四万万人 而我们在这里 我没有苦恼 我只想放声唱歌

就是因着这个人她才写了那篇《爱》吧
在千万年之中 在千万人之中 没有早一步 也没有晚一步
原来你也在这里
那个瞬间 她望着眼前这个眉目清朗的男子
世间一切的繁华都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她终于与他相遇

 5 ) 她往海上去

我在胡兰成的故乡嵊县(嵊州)分三次看完了《她从海上来》。24集,节奏静缓一如张的小说,直看得春夜寂寂、四壁敞亮,

先生问我,为何叫她从海上来。我猜是隐指上海,又增添一些波谲云诡的效果,暗合张爱玲奇幻的一生吧。

编剧很审慎,差不多是情景再现了。台词几乎就是张胡二人见诸笔墨的素材的连缀,连道具如张欲送小周的布料,蓝底上浮出叶子的花样,都有据可查。刘若英与其他人等的表演亦很收敛。只是苏青与我想的不同,似乎太过小巧细致,伶俐有余,凌厉不足;这样的苏青,年轻还有看相,如果老了、缩了,还搬弄“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岂不凄厉。

胡兰成的扮相并不让人讨厌,眉宇开阔,身形劲朗,可能比实际要高一些。因为他在送第一次回访的张走在胡同口时,曾说“你的身材这样高,这怎么可以”,推测起来,大概他并没有高出张的相称感;而且,这扮相不像江浙人——少小时往往精明紧凑,年长些又常常圆头圆肚有暴发气,总归是轩昂不起来。

这个自以为书念得不错,文人相夸是汪精卫“文胆”人,初始时面对张的奇思相炫,失了言语上所有的技巧:论乐府诗、观高更的画、描摹人生世相,一一领受爱玲的开光,只有惊羡的份。惊羡很快混作惊艳,拙拙地恭维张,倒有几分赤诚。因为深觉张的再嫁像李清照的再嫁一样,吃了大苦头,我劝自己坚定——这与双方都是一场真正的爱情。否则,张爱玲这一辈子,太悲苦了!转而又想张决绝时的话--“我就算不爱你,也不能再去爱别人,我只有自当萎谢”--能让她
这样透彻的人透彻见了底的,于她怎能不是一场真正的爱情!十七岁时她说:最恨,一个有天才的女子,忽然结了婚。--一语成谶。时局一变,胡的乱世开始了,他在张的面前却机巧起来。在武汉生出个小周(顺德),在温州又冒出个范先生(秀美),哪里是逃难,分明“驿路桃花”;而且还有对张说,非但要对张说,还说得花样百出,“以为但凡我喜欢的,爱玲也是喜欢的”。

哪个女人会脱俗到与别的女人分享一个男人?这个男人私欲的借口漂亮得令自己都感佩了。

张爱玲虽然不需要,也没有,但她是欢喜用自己男人的钱的——在她,因为俗气,所以真实——但是,想来她虽不伸手到胡的口袋掏钱用,却也绝不会愿意万一哪一天伸出手去,在胡的口袋碰到另一个女人的手吧!实况却更糟。

张爱玲的萎谢子情感的挫败始。败在目无下尘的张看来根本提不上筷子的两个女人手里。

这种中间隔着胡兰成的从未正面交锋的挫败,是致命内伤。

张懂得“女人要崇拜才快乐,男人要被崇拜才快乐”,但她没有实现的机会;她的聪明远在胡之上,她想要胡给一点人间烟火的供奉,胡偏不能——许是不敢给。结果,张要的自私的完全的爱,在胡那里就变成“亮烈难犯”,好像张一直在示强。

张是一直在示强的。

但小周和范——非但她们,绝大多数自视卑贱的女子——都天生懂得示弱。

小周向胡先生问了半句“张小姐……”便哭了,泪淋淋地坐在江堤边,对赶来的胡赌咒盟誓“我再也不问张小姐了”。那样令人催藏的乖巧,由不得胡股掌间不多了爱惜;况成事之后,其母还亲嘱小周“要知恩”。逃难的书生,在乱世的温柔乡里,倒做起了真命天子,保不定红袖添香时,把眼前人当了小周后呢!

范(秀美)的示弱,是枕边上的“三娘教子”:人家上海的张小姐,大家闺秀,这般对你,你不能没了良心!——当然了,从武汉到温州,在钱上一向看得紧的张爱玲,克扣了自己,源源的把汇票寄过去——教子毕,她便自弃地把肥暖的白胳膊搁在寒素的蓝印花布的被外,也由不得胡不拢被以示敬赖。

张呢?她一开始强撑着,避开胡论及小周的津津话锋,这多少让胡扫兴,或者又让胡刺激,越发有邀张共赏之意。写了《武汉记》,留于张的案头。

张惨然意识到自己的颓势,还在示强——拿出一块料子,蓝底上浮出叶子的花样,托胡转送小周,“答谢她对你多有照料”。这已经不像张的为人。送出礼物,似亲实疏,其实却是在确证身份,乃至名分。胡的回答却是——不必了。她也是个明理亮烈的人,轻易不受人东西;况你轻易不买这些,买了必是自己极爱的。

——公允已经不对,按照张对感情的要求,有个薄彼厚此才是对的;又还替小周作主回绝了张,就更不对了,他替小周做主,显见得对张就客气,也就生分了。

胡返武汉,又远遁温州,张觉得他在难中,多少事,欲说还休。但是内中琢琢磨磨,定是磨出了鲜红的肉刺来,所以追至温州,她还吃着千里之外的醋,强令胡在自己和小周之间作选择。殊不知,小周已是陈年老醋了。

她又是强撑着示强,对前来送餐的范先生致谢,谢她对胡多有照料。

范得体地应对着。过分的得体,分明是吃准了她的底,才有的;分明是一个愚笨的人将计就计的可气的聪明。

直至一直与张对坐的胡对送餐来的范诉说自己腹中疼痛,范依然是得体地、恰如其分地问询。张却是在这一瞬间满面苍凉。

——这分明是前事的重演。

张爱玲再也撑不下去。最后去范与胡的居处小坐,她有了她唯一的一次示弱。她漫不经心无话找话:

“刚才我看你绣的,你绣得真好。”这是在夸范秀美呢!

范抢答道:“我这是打发时间。平日里听胡先生讲张小姐,说是什么经了张小姐一夸,便是好的。我今日是明白了——” 这个笨女人!一砣金没有贴上佛面,糊在自己头上人不人鬼不鬼,充了呆头神!话到一半刹了嘴,这半句话象退色的旧春联,没头脑的喜气,挂在半空,断了。

镜头里似乎有胡兰成一个眼色,那叫“厉色以止”。

她让自己的愚笨,像挤在鞋帮子外的肉一样肥叽叽地现在两个聪明人面前。

——她的话太多了。她太大意了。她原本明白她攀不起张爱玲的夸奖,更不该越了矩,敢去夸张爱玲。

但是,她胜利了。

这一次,张没有再自欺地嗔怪胡说:你是别人对你一好,照料你,你就要去爱别人的。当初说这话时,张还是为自己留有余地的。

现在她离开了来时觉得有胡兰成在,便像含着珠宝在放光的温州,面对滔滔黄水,一路珠泪。不堪其情简直变成不堪其辱,何其惨烈!何其决绝!

胡兰成,的确是别人对他好,他就要去爱别人的。这种爱,固然有大难中死亡阴影下最原始的贪恋,但这一点在张爱玲看来,怕也还能“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可是,要夸大了难世把他的“驿路桃花”在现实的世界里摆摆平,终使她这“海上奇葩”无可容量了。——现世安稳他许是给不了,但岁月静好却是他不肯给!

我妄自揣想:张爱玲遇人不淑,所托非人啊!

——她不知道这个聪明人,虽然读了些书,却依然是个穷饥的乡下人,他是穷饥到了骨子里啊!

 6 ) 她从海上来,带着记忆的余香

前几日看完《她从海上来——张爱玲传奇》。很早以前的电视剧,不知道什么原因,去年底才拿出来播,还改了名字,叫《上海往事》,辜负了如此美好的名字。
剧集的叙述是极其平淡的,没有任何的戏剧曲折,甚至不能算是讲故事,只是娓娓道来,诉说一个传奇女子的一生,只是回忆而已。有的只是一些琐碎的生命细节,以及来自张爱玲文字的生活感受,也许这样才最好,不带有任何主观的评判,每个人的心里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读。这不是好看的电视剧,但至少是一部很有味道的传记。
刘若英的演绎也不功不过,十分淡然,柔美,知性,孤独,世俗,但是终究少了些张爱玲的傲气。奶茶始终过于温润,没有张爱玲的那种凌厉和孤傲。不过很喜欢她念张爱玲的文字,有一种柔中带刚的坚韧和沉静。
人的一生何其的漫长,从出生到死亡,从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年,直到垂垂老去,张爱玲一生的时间都在写着,不停地写,不管周围的世事变迁,人情冷暖。
张爱玲翻开母亲那个古旧箱子里面的那张相片,伴随着三宝作的音乐,钢琴丝丝入扣地铺垫,尘封的记忆就开始如同一扇大门一样徐徐开启,迎面而来的,是一阵回忆的淡然气息,带着岁月的余香,满目沧桑,余韵悠长。然后时空的交叠,文字与现实的交错,张爱玲的平实而又传奇的一生在荧幕前展开。
张爱玲的童年是惨淡的,母亲是她唯一的希望,是她童年时期的救赎,她是如此渴望着跟着母亲生活,可最后发现,与母亲也是无法完全亲赖的。这样的家庭造就了张爱玲的孤傲和清高,自私还有冷漠,才会写下“生命是一袭华丽的袍子,里面爬满虱子”。
童年的记忆显得冗长而又艰辛,如此的遥远和压抑,其实一直在期待张爱玲和胡兰成的邂逅,等待“原来你也在这里”的欣喜。
张爱玲: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时间的无涯荒野里,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也没别的话说,也只是轻轻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那个让张爱玲写下如此文字的男子该是怎样的?那个让张爱玲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的男子该是怎样的?
赵文瑄演绎的胡兰成是儒雅俊朗的,眉目分明,才华横溢,有着旧日文人的浓浓书卷气,成熟稳重,又有着孩子的纯真。张爱玲和胡兰成,是一种知己式的相知相许,有着对彼此的尊重和欣赏,“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很喜欢他们倆的对手戏,对白有着十分文艺的书卷气息,在谈话的内里是有着欢喜和爱情的。对照着看胡兰成写的《民国女子》,别有一种巧妙的感觉。
胡兰成不是专一的男人,滥情。但是,对于每个女人的喜欢却是真的,只是没法长久而已。所以,对于张爱玲,确实是倾心的。而他要的,也是不牵绊的爱而已。
也许,和胡兰成的爱情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张爱玲再也没有了激情。正如张爱玲离开胡兰成时说的,“我是不会再爱别人的了,我自将萎谢了。”所以在美国与瑞荷的恋爱与婚姻更多是寻求一种慰藉,一种对温暖的需索,这是张爱玲一生都缺少的,在美国孤立寂寞的张爱玲需要一个依赖,需要一个家。在瑞荷去世之前,生活虽然拮据琐碎,但至少是有依靠的,也会有略微的幸福。但瑞荷死后,不停辗转在汽车旅馆里面的张爱玲,闭门不出的张爱玲,在公寓里面孤然死去的张爱玲,心中是有不忍的,终究是残忍的现实。
在原声音乐里钢琴的流淌下,写下的这些文字。不是张迷,但准备回头找她的作品来读。

 短评

刘若英太乖了,念着张爱玲的台词却没有她的气韵,胡兰成给赵文瑄演得越发绵软,全不见政治“抱负”,虽然纯粹当一个唐璜式的情人来看也算得上魅力无边;剧本看得出的用功,许多有据可查的细节,才女的一生真让人一声叹息呀

8分钟前
  • Sylvia
  • 推荐

影片结束的照片回放中泣不成声。感谢编剧对滔滔人世、艰难红尘中的每一个人、每一颗心的体贴与慈悲。

9分钟前
  • 徵音
  • 力荐

连胡兰成这种薄情小人都被他演的多情且贤良,真是没什么话说了。

11分钟前
  • wa1492
  • 推荐

胡兰成是多情近乎滥情,张爱玲是薄情近乎专情。刘若英演张还是过于钝,张的面相和文字多少都给人一点尖锐的感觉。很喜欢张爱玲和胡兰成恋爱阶段的台词,就那么不疾不徐娓娓道来,深情又不甜腻,文艺而不酸腐。但是想想张爱玲一生为父母战争爱人所伤,最终孤苦终老,不免叹息。

13分钟前
  • 烟视媚行
  • 推荐

登高自卑,行远自迩,昨日自你处归来,心头盘唱这八个字。上海的云影天光,世间无限风华,都自你窗外流过。粉白四壁,乃是无一字的藏经阁。十八般武艺,亦不敌你素手纤纤。星沉海底,斜阳古道,临水照花,这些恭维赞美之词出自赵文瑄之口,实在难以不沦陷,温柔儒雅得不像话,他太合适又太不合适。

15分钟前
  • 秋天的黛西
  • 力荐

总觉得奶茶的性格难以和张奶奶的“傲”联系在一起,不知演员为什么选她。第二遍看了,任何关于张爱的八卦我都不愿错过。只是把该剧的赵文瑄联想成胡兰成,怎么着都觉得抬举了胡兰成。

16分钟前
  • Mancy Tsai
  • 还行

中文系必看!

18分钟前
  • 沐恩
  • 推荐

剧中的情景皆为在读张爱玲作品时脑海中想象到的景象~太经典了!

22分钟前
  • 迪仔I编号223
  • 力荐

最凄凉的不是张爱玲 是张子静+1

27分钟前
  • 茶糖
  • 推荐

明知没人能演得了张爱玲...可仍狠不下心视而不见

31分钟前
  • 王小邪
  • 还行

张爱玲其文是一码事,张爱玲其人则是另一码事,张迷粉丝就更是别的一回事。这部剧演的玲不似玲成不像成格局低视野浅还能如此高分。。顾影自怜太掉价了。。

34分钟前
  • UVU
  • 很差

茹萍太美,字字珠玑。

39分钟前
  • 邱尔
  • 推荐

台词都是根据书信回忆录写的,但比许鞍华的《黄金时代》要聪明。塑造的最好的人物是赵文瑄演的胡兰成,温柔儒雅滥情,真诚又不知廉耻,想当渣男的人都该学学他的话术。

43分钟前
  • 獭君
  • 推荐

不知道怎么会有人诟病。王惠玲的编剧、三宝的作曲、金马影后刘若英的表演,剧情完全还原历史,很多对白都是参照张爱玲的回忆文字写的。只能说觉得不好看的人首先不喜欢文艺片,再者就不了解张爱玲。资深张迷五星力荐 @2011-08-03 08:06:00

44分钟前
  • 老咪
  • 力荐

真实的胡兰成若是有赵文瑄的半分儒雅,我也是相信张爱玲会陷的。

47分钟前
  • 南国的小伙子
  • 还行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48分钟前
  • 心玦
  • 力荐

赵文瑄演得更好

52分钟前
  • 小壳
  • 力荐

赵蜀黍出现之前我是拉着看的,赵蜀黍出现之后我一不小心就看了通宵。。。

56分钟前
  • Iras🍃
  • 力荐

李安御用编剧王蕙玲的深厚文本做引;继张幼仪之后,刘若英从林忆莲、秦海璐、徐静蕾等候选女演员中脱颖,诠释张氏传奇;加之赵文瑄击败陈道明、孙红雷、陈宝国、王志文而出演胡兰成;张艾嘉也赠献外婆的一件绣金线旗袍;奶茶塑造哀怨柔和版的张爱玲,虽少了冷漠孤高,亦是相对还原史实的佳作。

60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编这个戏的,写本子的,演的,其实都在做一件不讨巧的事,稍不留神就要被口水淹死。不过……其实真的挺好的。

1小时前
  • 松如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