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1994

84集全

主演:唐国强,孙彦军,鲍国安,李靖飞,陆树铭,洪宇宙,吴晓东

类型:电视剧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1994

 剧照

三国演义1994 剧照 NO.1三国演义1994 剧照 NO.2三国演义1994 剧照 NO.3三国演义1994 剧照 NO.4三国演义1994 剧照 NO.5三国演义1994 剧照 NO.6三国演义1994 剧照 NO.13三国演义1994 剧照 NO.14三国演义1994 剧照 NO.15三国演义1994 剧照 NO.16三国演义1994 剧照 NO.17三国演义1994 剧照 NO.18三国演义1994 剧照 NO.19三国演义1994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三国演义1994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东汉末年,山河动荡,刘汉王朝气数将尽。内有十常侍颠倒黑白,祸乱朝纲。外有张氏兄弟高呼“苍天已死,黄巾当立”的口号,掀起浩大的农民起义。一时间狼烟四起,刘家朝廷宛如大厦将倾,岌岌可危。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曹操(鲍国安 饰)、公孙瓒、袁术、袁绍、吕布(张光北 饰)、刘备、孙策、关羽、张飞、诸葛亮(唐国强 饰)等各路豪杰不断涌现,从群雄逐鹿到赤壁之战,从魏蜀吴三国鼎立到三分归一统,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的大幕缓缓拉开……  本片根据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改编。老公进不来爱情自有天意第一部妖怪大战争 守护者Jewel无所畏惧第一季帝国游戏吉尔莫女孩 第一季圣诞老人3钢琴之森机器生活脱下黑袍的牧师战士 第一季女婿难当芳心别乡群策群力超人:钢铁之躯(国语版)在京都小住猛兽悍妻理论山中传奇斯巴达火箭男孩犯罪心理:嫌疑犯行为第一季妇仇者联盟2019绝望写手 第二季铁证悬案第六季卡策马赫尔豹女之夺命之旅新龙堂养老院书剑恩仇录2023性爱大师第二季巨齿鲨不露脸的老板夜蝴蝶热血勇士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12日凡尔赛 第一季河中巨怪第六季超级武神之索命决旋风魔术师第二季反骗警察地狱恶魔我的儿子(2021)利刃出鞘国语

 长篇影评

 1 ) 央视版《三国演义》完胜新版《三国》胜在演技和人物塑造,妙在剧情精彩和文戏台词

鲍国安真正的老戏骨 艺术家 两场戏将曹操演得出神入化,成为不可复制的经典//movie.douban.com/review/15074024/

1944年版《三国演义》饰演最传神的角色是哪些?//movie.douban.com/review/15063485/

鲍国安演的曹操是最好的一版,比原著还要好//movie.douban.com/review/14792123/

央视版《三国演义》剧中饰演最传神的角色是哪些?//movie.douban.com/review/14819142/

央视版《三国演义》有哪些原创情节?//movie.douban.com/review/14819124/

“俺也一样”的张飞:其实,真的,不一样//movie.douban.com/review/14819426/

盘点央视版《三国演义》创作过程中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movie.douban.com/review/14747585/

央视版《三国演义》幕后故事:总投资1.7亿,耗时3年多才拍完//movie.douban.com/review/14747600/

1994年 版《三国演义》剧中饰演最传神的角色是哪些?//movie.douban.com/review/14708822/

央视版《三国演义》和新版《三国》(电视剧)哪个好?//movie.douban.com/review/14674275/

老版《三国演义》和新版《三国》(电视剧)哪个好?//movie.douban.com/review/14710789/

电视剧《新三国》和94版《三国演义》哪个更优秀一些?//movie.douban.com/review/14694773/

央视版《三国演义》会“换衣服”,而新版《三国》则是一套衣服从Action坚持穿到领盒饭。 就拿诸葛亮来说,三顾茅庐、赤壁之战、先主称帝、平定南中、北伐中原五个重要阶段的服饰都不一样。总体而言,服装颜色逐渐从浅色过度到深色,反映了年龄变化,也烘托出一种从心怀壮志到回天无力的情感转变。

初出茅庐,身穿白袍、手持羽扇、发髻束逍遥巾,淡泊素雅,符合隐士的形象特征

赤壁之战前后,仍然是素色衣服,但是头巾换成了束髻冠,庄严不失儒雅

刘备称帝,群臣朝拜,诸葛亮头戴进贤冠,外穿黑朝服,内着赤罗衣,端庄典雅。旁边的赵云头戴鹖冠

平定南中期间,青袍,平顶冠

北伐中原期间,羽扇纶巾,最经典的形象。由于这种形象太深入人心,故而这种纶巾又被称为“诸葛巾” 再来看陆树铭版关羽,虽然经常以绿色幞头示人,但是也穿过铠甲,戴过头盔。

华容道遇曹操,关羽有军令在身,俨然一副整装待发之势,铠甲与头盔显得更加正式一点,因为这是在打仗,而不是打架

打仗之余,在帐内夜读《春秋》,此时服装又偏重生活气息,头戴幞头,身披绿袍御寒,合情合理 刘备的人生经历很丰富,所以他的服装也很丰富,王者们都拥有自己的“海澜之家”。

“一龙分二虎”,以布为巾裹缠发髻,下面穿的是粗布鞋和“喇叭裤”,一副平民的打扮,与周围百姓一致,无缝对接周围建筑环境 这里有个小插曲:本来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面是没有刘备调解关张这一段的,导演编剧其实是参考了河北涿州当地的民间传说“一龙分二虎”,融合的很好、很自然,营造出了“不打不相识”的氛围,为后面的桃园结义做了铺垫。注:“一龙分二虎”的故事最早见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涿州知州佟国翼的《汉张桓侯古井碑记》 还有“草船借箭”前夕,在江边小船上,诸葛亮向鲁肃大谈兵法,认为领兵打仗不能只研究兵法,更要了解天文地理,有说得头头是道,这一段也是编剧自己加的,不仅衬托出诸葛亮才华横溢,也为即将开始的草船借箭做了铺垫。以上说明,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央视版《三国演义》就改编得很合理、自然、能够服众。

在袁绍帐下,武将打扮。谋士的服装不符合刘备的才华和气质,太守等行政官员都在后方,一般不会出现在军营里。刘备参加过平定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战役,有一定的军事指挥能力,给刘备穿铠甲符合情合理

迎娶孙夫人,红色礼服,头戴小冠

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刘备,会见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孙权,这种高级别会晤,服装当然不敢怠慢,绫罗绸缎都安排上。像新版《三国》那样穿黑色粗布衣服见面也是没谁了

进位汉中王

称帝,恢复大汉的国号,身穿十二章服,头戴十二旒冠冕,天子的标准配置 在穿着打扮方面,曹老板也很讲究,服装十分应景,值得我们细品。

鹖(hé)冠,因为鹖善斗,故而冠名武将的官帽。生活在何进和董卓两个大佬光环下的曹老板,沉默寡言,同时察言观色,以待时机。鲍国安老师将这个阶段曹操的面部神态演得极其到位

《董卓霸京师》这一集里,曹老板头上带的是“无帻(zé)冠”的一种,这种冠需要用绳子固定,而束冠的绳子称为“頍(kuǐ)”。这种头冠在秦汉时期的陶俑身上可以找到原型。在央视版《三国演义》剧中,吕布、张飞等也戴过此冠

大司徒王允的“生日”,既然是高级别的庆祝宴会,自然要穿得喜庆一点,袍服要绣花的,红配绿才喜庆,腰带也要红色的

宛城之战,张绣投降,受降仪式本来应该是正式庄严的,应该身着体面,但曹老板打骨子里就看不起主动送人头的行为,故而穿常服受降,亮点是“目中无人”的表情

赤壁之战前夕,人生的高光时刻,身披战甲,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只待马踏江东,天下归心,何等的豪气!在电视剧里,这种红色铠甲、绣凤披风,赤壁之前没有,赤壁之后也没有,仅此一次 再来看周公瑾,群英会上雄姿英发,面见吴侯时力陈降曹之弊害,在家与小乔恩爱缠绵,是个事业有成又顾家的好男人。

披甲为将帅,卸甲为儿郎,雄姿英发,一身儒将风气。笑靥中似乎又透露着一丝杀气,似乎欲执吴钩,饮马黄河。

嘟嘟的铠甲装,刚从前线回来,面见吴侯,决定是战是降。据说参考了日本的服装设计,又说是参考了明代甲胄的特点。

居家好男人,仔细看,还是情侣装 央视版《三国演义》还有一些小的细节,比如说,督邮的服饰:

剧中督邮头上戴的是“獬豸冠”,又称“法冠”,这是秦汉时期监察、执法类官员特有的官帽。督邮是州一级下派地方,负责巡视监察的临时性官职。可见央视版《三国演义》在服装上面还是考证得很仔细的 以上是央视版《三国演义》部分人物的服装,可以看出,不同年龄、不同阶段、不同场合,服装设计都不一样。影视剧想要向观众传递信息,可以用台词、神态、动作等方式,但是服装、道具、环境也是“会说话”的,会直接影响观众的视觉体验、心情和获知信息的情况。央视版《三国演义》的服装、道具、场景都是随剧情而变化,十分具有真实感和代入感,在潜移默化中俘获观众的心。 再看新版《三国》,陆毅则是一套衣服从初出茅庐一直穿到五丈原,甚至几乎没看到他摘过帽子,整体形象过于刻板。陈建斌的曹老板天天都是一身黑,刘关张的衣服也是一成不变,没有正式与非正式之分、没有朝贺与便装之分,没有身份地位之分,这就好比你逛超市穿睡衣、上班穿睡衣、出差穿睡衣、出去旅游也穿睡衣……但凡多掏点钱找专家设计一下服装,也不至于这么粗糙!而且新版《三国》的衣服,从皇帝到平民,基本都是黑色粗布衣,黑压压的一片,视觉上较为单调和压抑,而且不符合历史,就算你不相信史书记载,但是汉墓已经出土了很多丝绸衣服,足以佐证历史,你让皇帝和王公贵族穿粗布大衣上朝,寒碜谁呢?丝绸它不香嘛?

央视版《三国演义》和新版《三国》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在于最大程度的还原原著的内容。而后者却是在总的三国框架不变的情况下加上一些自己的创意和改编。所谓不走寻常路,那肯定是会出点问题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你的创新会使很多原著中的一些经典毁掉,而这些经典早已经在人们心中深入。所以我们就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吐槽新版《三国》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新版《三国》毁掉了哪些原著的经典。

桃园三结义 桃园三结义是三国的开端,也是经典中的经典。他讲述的是: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这么一个经典的瞬间,难道不应该大书特书一番吗?可是我们的新版《三国》却一笔带过。看看人家央视版《三国演义》不但介绍了结义前发生的三个人之间的小事,而且还专门为结义写了一首歌曲。而且还很好听。

郭嘉怎么突然消失? 郭嘉这个人物无论是正史中还是演义中都是浓墨重彩的一员。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在曹操诸多谋士中,唯独郭嘉最了解曹操,并且两人关系亲密,犹如朋友一般。毛主席曾评价:郭嘉是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智谋之士,他的十胜论几乎涉及了中国兵法思想的各个方面,切中要害,言简意赅,博大精深,古今罕成。可是新版《三国》中十胜论成了荀彧的了,郭嘉后来更是下落不明毫无交代。

粗中有细的张飞去哪了? 张飞确实脾气暴了一点,最后也是因为自己的性格原因,而被自己的手下杀掉了。但是我们却不能否认那个粗中有细的张飞啊,当年他也曾经在长坂坡仅率二十骑断后,据水断桥,曹军没人敢逼近。后来于江州义释严颜;汉中之战时又于宕渠击败张郃。这都是有勇有谋的表现啊。但是新版《三国》把张飞刻画的完全就是一个莽夫,无力吐槽啊!

曹真真的这么草包? 历史上曹真是曹操的养子。曹丕袭封魏王后,拜曹真为镇西将军、都督雍州及凉州诸军事,负责镇守西北边境,期间表现突出。曹真率军抵御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北伐。太和四年(230年),代曹休为大司马。在打诸葛亮的时候曹真其实表现还不错的。可是新版《三国》比央视版《三国演义》还要离谱,曹真直接就被司马懿用手拍死了,好吧我可以理解为司马懿力气真大。为了刻画司马懿的厉害,真是的是把旁边的人都丑化成什么样子了。

马超马岱为什么要披头散发? 在历史上,马超穿戴很讲究,他很注重外表,总是白衣白甲,长相很出众,身材很健壮,虎背狼腰,就是现在的那种上宽下窄的体形。武艺高超就不说了,就说从外表上一看,那叫一精神,威武。所以人称西凉锦马超。马超和马岱他们两人可能有着西凉的羌人的血统,但是他们也是汉人好吧。新版《三国》直接让马超和马岱就来了个披头散发?

新版《三国》篡改原著,关羽"被自杀是最大悲剧 新版《三国》的“曹丕袭世子”和“曹操杀杨修”两大剧情,观众普遍反映看点比较平淡,因为,本来应该重点表现的“黄忠定军山斩夏侯渊”被弱化处理,倒是据守荆州的关羽错误地命令糜芳、傅士仁守南郡、公安两要害之地成为重点。不过,“关羽之死”埋下伏笔——作为《三国演义》中让人肝肠寸断的一大悲剧,关羽之死被篡改得面目全非……  “关羽之死”之后,“刘备集团”也就由盛极而走向衰落了——成语“大意失荆州”和“败走麦城”皆是由此而来。如果赤壁之战是奠定三国鼎立的分水岭,那关羽之死则是三国历史上另一大分水岭,这一事件接连带来张飞被叛将所害、刘备伐吴被火烧连营折损70万大军等连锁反应……从此之后,本来有能力一统中原的刘备势力元气大伤,渐渐走向衰落。 按《三国演义》原著的故事情节看,关羽本来是战败后被俘誓不归降,孙权下令将他斩首,可是在新版《三国》剧中,关羽之死却莫名其妙地被改成自杀,这令一些提前观看的“三国迷”感到愤怒——“为什么一代武圣要自杀?他又不是日本武士,打不赢就自杀?”还有人声称这种乱改编玷污了关羽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也有观众称,如果说关羽之死是《三国演义》中让人肝肠寸断的一大悲剧,那么,“关羽自杀”就是“新版《三国》”的最大“杯具”!

姜维完全成了诸葛亮陪衬 魏、蜀两个时期的姜维,年轻时的姜维无愧麒麟儿的称号,识破诸葛亮的计谋让他受到武侯的重视,而中年的大将军姜维更是有一种让人陷进去的魅力。而新版本姜维唯唯诺诺,毫无主见。在诸葛亮面前表现的就像一个无知的孩童,这也太过诋毁我们心中姜维的形象了吧。诸葛亮死之后姜维是我们看三国唯一的依靠了,你塑造这么一个姜维,叫我们如何继续看下去?当然诸葛亮死后新版《三国》也就结束了。

最后附上十二张图看看朱苏进编剧讲《三国演义》不如连环画好看

1.前期做了哪些准备和设想? “三国” 的故事大家都熟···何况这是一部小说,不是历史,和历史有很大差别··· 这个经典在15年前被人家拍摄过。大多数老百姓在那个时候第一次看了《三国演义》,在很多人心目中会形成一种初恋般的情怀,哪怕它是一个丑丫头,何况人家还不错。

1.前期做了哪些准备和设想? 第二,15年后重做这个事,除了影视技术上的发展,就是故事的重新表述,所有人都喜欢看到一个新鲜的“三国”。 《三国》又是不能有颠覆性改动的,不能做变性手术,只能做整容手术。

2.在新版的创作中有哪些突破? 不敢讲突破,创造的地方很多。 首先是人物,《三国演义》开始就是桃园结义,我连写都没写,因为我觉得不好看,意境可以在后面的台词中不断出现。

2.在新版的创作中有哪些突破? 《三国》一出场就是曹操,曹操刺董,戏剧化的成分就出来了,从董卓一声喷嚏开始。 曹操是这部戏中非常重要的人物,因为曹操是《三国演义》中创造出的最杰出的人物。

3.你是否按照小说来写的 怎么能按小说呢? 小说120回,八九十回诸葛亮就死了,我认为 “三国” 精华已尽。 但是有一条,取之于 “三国” ,展开故事,好看。

4.哪些东西被你给舍掉了? 大量地舍掉。《三国演义》前五分之二是跟 “三国” 没关系的, “三国” 的建立是在刺董大战之后。 十八路诸侯,把故事集中到哪个方面?那还是魏蜀,曹操和刘备,基本命脉线。 但它是从道德价值方面确立的,一个是忠,一个是奸;一个是天子,一个是乱贼。但《三国》不是。

4.哪些东西被你给舍掉了? 曹操在《三国演义》里基本上是一个恶角,但我更多讲他的雄才大略,他大奸大恶,但他也极其爱才。 他可以不爱儿子,不爱老婆,但他爱他的将军。 “刘关张” 已经成圣了,你连碰都不能碰了。可为的地方大量为,曹操超越了好坏,他恶起来比谁都恶

5.整体上把握的标准是什么 首先,我是改编《三国演义》,剧名叫《三国》,简洁明快。 第二,我忠实的不是历史,那个历史正如易中天所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第三,在创作和改编的时候,我不是嫁接和移植,而是让它长出东西来。

6.制片方是否提出过不同意见? 很少,凡是提出不同意见的地方都是希望我更变。 比如希望我加女人,《三国演义》有两个半女人,貂蝉一个,孙小妹一个,吴太夫人算半个。 一个漫长的戏没有女人怎么办呢?我能拒绝的都拒绝了,但一部戏太干巴了没法看,我就设计了一到两个

7.能举几个你写得比较有代表性的台词例子吗 “我也记不太清了。比如张飞赵云,刀枪能杀人;诸葛孔明,舌头能杀人;奸贼曹操,目光就能杀人。 《三国演义》里没有,我的台词里面就有,符合不符合他们的味道?

7.能举几个你写得比较有代表性的台词例子吗 “我看《三国演义》的连环画比看书更有味道,因为书看到最后实在看不下去,记不住。”

 2 ) 90年代的三国演义

好多年看过的名著了。电视的主题曲和结尾曲都非常喜欢。尤其主题曲响起时,就有种肃然起劲之感!仿佛感受到那份历史的雄浑与厚重!
那时的拍摄技术和资源有限,也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印象中最不喜欢的是杂乱的战争场面,沙土飞扬,但是,比现在很多电脑制作的特技假景要真实多了!
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这些典故以前只存在于书中,看了94版的三国演义后,它们都变得具像,生动而具体。
还有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赵云、曹操、孙权等等,这些历史人物,在我脑海中他们就长这样。即使后来有翻拍,也越不过!
不得不感慨,那个年代,还是有不少人是在认真拍戏、认真做事的!哪怕物质文明发展再飞速,我们的认真的态度不能丢!

 3 ) 鸡肋杨修

以前上中学时学过杨修的故事,当时总结的中心思想是曹操妒嫉贤才。诚然,曹操一生,“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冤杀过不少好人。杨修被杀,若归结为曹操忌讳昔日对手袁氏后人,或者是杨修离间曹植兄弟倒可以理解,说曹操嫉贤妒能,倒是冤枉了曹操。杨修之才,实不可取。他这人不要说诸葛亮郭嘉,连张昭都不如。最后大祸临头,也大多属引火烧身。

杨修此人十分机灵,曹操在门上写一“活”,杨修便悟出这是“阔”意,主动将门改建。曹操在酥糖盒子上写“一合酥”,杨修便说这是“一人一口酥”,并未经许可,和曹植等分而食之。曹操对此固然口头上赞赏,心中实不悦。

首先,曹操用人,不管怎么爱才,终归是要才为其所用,他不喜欢你反过来将他看透。你把他看透,那就是死路一条。你要按他的游戏规则来办事,而不是他按你的游戏规则办事。从知识分子的角度讲,这确实是一大悲哀。但是遇到好的时代,知识分子可以选择,在体制之内,读取功名,让自己的才能为国所用,效力于庙堂之上。你要是觉得折扣太多,或是主公失德,辅佐不过是一助纣为虐,那不如归隐江湖,闲云野鹤,让你的才华芜芜杂杂放诸四野,长到哪里算哪里,这样也是畅快豁达之人生。

杨修聪明一世,却在这里犯上了糊涂。他有些才华,但显露的都不是个地方,都用在了“一人一口酥”、“绝妙好辞”这些雕虫小技上,不能像诸葛亮那样雄才大略建功立业。

杨修最后是因妄自揣测“鸡肋”一词的意义,说曹操是要退兵,结果被曹操以扰乱军心之罪杀死,其实他没有想到,他的才华如果只是用来揣测曹操用心,无疑对曹操毫无用处。杨修可能不曾想到, 他自己就是一根鸡肋。当过大小领导的人都知道,下属有时候在你面前抖机灵,说出来的那些话你并非不知道,只是出于种种限制,某些事情不好办不好改而已。非不知也,乃不为也。这时候下属在面前显露自己的聪明,只会招致反感。就你聪明,这种事还要你来说?英文骂那种抖机灵的人叫:Smart ass! 直译为:聪明的笨驴,或曰聪明的屁股。杨修非但做了这个聪明的笨驴,妄测圣意,继而代行领导旨意,请大家一人一口,品尝酥糖。

杨修的职位是“主簿”。这是个很尴尬的职位,相当于秘书,但纯粹是文字秘书。我怀疑杨修有危机感,他力图显露身手,得曹操重用,可惜曹操更欣赏郭奉孝这样能帮他打胜战的谋士。

人活着有各种各样的使命,谋士也是一个。想做一个谋士,得出谋划策,兴国安邦。出谋划策有时候必须提出领导不曾想到的地方,而不是为了结其欢心而提出他能想到的地方。从这方面看,杨修是个蠢才。

这样的蠢才如今比比皆是。我亲耳听咨询业内人士说过:“你得揣测对方领导的想法,然后你顺着出主意便是。”今日的“主簿”亦即领导秘书们,津津乐道于自己如何能揣测领导意图,领导嘴还没有张,屁股还没有挪动,就按照领导的意思,把一切都安排妥贴了。奇怪的是,而今杨修未必失势。时代已经不同,领导已经不必像曹操那样,去给自己打江山了。

 4 ) 三国

《三国演义》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而且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小说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三国演义》是古代历史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它广泛流传,魅力无穷,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人民生活中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深影响。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在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上。小说最擅长描写战争,并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

 5 ) 诸葛亮的眼泪

小时候是看不懂三国的。会咿咿呀呀跟着电视里唱“滚滚长江东逝水”,但是不晓得什么叫浪花淘尽英雄。倒是知道有诸葛亮这么个人物,语文书里有他的《出师表》,诘屈聱牙,甚是难懂,还偏要全篇背诵。放过孔明灯,会飞的白纸糊的灯笼。知道兰溪有诸葛八卦村,据说住着诸葛亮的后人。
后来渐渐大了,老了,身边有人死了,终于看懂了。或者自以为是看懂。懂了以后便知道,看不懂是幸,看懂了是悲。看懂,就再也不能假装自己是孩童。
我以为红楼、水浒、三国实则讲的是同一个故事。聚而后散,得而复失,喜然后哭。花开花谢,春秋几度。红颜凋零,英雄末路。
老三国百看不厌。相较于后来的片子,老三国的哭戏特别多。演刘备的孙彦军在访谈里说,导演要求的哭有好几种:有嚎啕大哭,有默默不出声的流泪,有哽咽而泣不成声,有泪含在眼中而不落,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孙彦军所指的虽然是刘备之哭,放在旁人身上却也合适。我猜明清之际尚不兴男儿有泪不轻弹这一说,故小说里的英雄好汉都掉眼泪。三国里的哭,大约不比红楼里的少。因都是至情至性之人。
诸葛亮哭的也许不比刘备的少,只是委婉些,音量小些。诸葛出场的那一出,隆中对罢,刘备请孔明出山,孔明坚辞不就,回身欲走。刘备伏首而泣曰:“先生不出,如苍生何!”孔明回身,见刘备伏于地,泪沾袍袖,衣襟尽湿。那是书中不曾有的一幕:只见孔明双眼噙泪,亦仆地回拜,说愿效犬马之劳。
哭周瑜的那一出真可谓撕心裂肺。莫说是电视里的吴国将士,便是电视外事不关己的我亦不能不感动。早先以为,诸葛亮既然这么兴高采烈地气死周瑜,哭他必然是假哭。岂知不然。我记得那一出戏,孔明在灵堂中放声大哭,后又拿头一下一下撞周瑜的棺材,哭嚎得声厮力竭,直哭至双眼俱红。这又是书里不曾有的场景。初时只道演过了,反觉有些做作。其实不过。自古英雄惜英雄,何况又是一般的壮志未酬。其实算起来,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大展身手、最有看头的桥段,都需有个能与之旗鼓相当的对手。在青年时是周瑜,在暮年时则是司马懿。比智时固然毫不留情,一旦阴阳暌隔,知道从此天下更无知音,岂不痛惜!
诸葛亮不是没有假哭。东吴派诸葛亮之兄诸葛谨赴川问刘备讨荆州时,孔明一面授意刘备假意答允,一面又协同其兄向刘备哭诉兄长家小被东吴拘禁,竟也哭得双眼通红(唐国强当真十分入戏)。看了不禁令人莞尔。
刘备称帝后,蜀国毕竟胜小败多。白帝托孤,刘备对孔明说:太子能辅则辅之,不能辅,卿当自立。孔明闻言,大惊失色,泣涕涟涟,当即跪倒以头抢地,直磕至额头见血。刘备执其手,两人相对,泪俱不能止。
作出师表的那一集,诸葛亮向小皇帝进言出师北伐。孔明跪于案下陈述衷情,一一呈明北伐利害,字字发自肺腑;小皇帝闻若未闻,兀自与小太监嬉戏。孔明再叩首,言魏贼不灭,将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不敢有负先帝临终之重托。小皇帝只说:“改日再议。”说罢令退朝。孔明喊了一声“陛下”。小皇帝已追随小太监去斗鸡了。群臣顷刻尽退,独留孔明一个仍跪在堂上,两只眼里尽是泪水晶莹。最后他颤巍巍地从地上站起。
刘备生的好儿子,真是对诸葛亮最大的嘲讽。然而也许这又是天意。一个没出息的主子,成全一代贤相最大的忠诚。
及至失街亭,马谡走向刑场,孔明伏案失声痛哭。后再思北伐,不想噩耗又至,子龙老死。孔明跌坐于席,泪溢前襟。面色越发的枯黄,鬓角越发的苍苍。六出祁山前,面对朝廷诸多反对,孔明力排众议,含泪陈明己志。孔明在刘备灵前告祭,声泪俱下,眼见血丝。其后召将整兵待发,又报大将关兴病亡。羽扇扑腾一下跌进尘埃。最后的最后,秋风五丈原。孔明仰天时已没有叹息。“克复中原”的大旗在黄尘漫漫中翻滚。最后一滴眼泪从眼角滑落。
初出茅庐时的诸葛,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何等的英姿疯爽。火烧新野,三气周瑜,何等的意气风发。羽扇纶巾,温文尔雅,进退皆气度从容。呼风得风,唤雨得雨,攻城如探囊取物,平定天下似只在翻掌之间。十数年南征北战,功败垂成。当年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的诸葛亮,竟也沦落至斯。面色土灰,意气不再。风灯残烛,几多无奈。活到最后,有心拼命,无力回天,只能眼睁睁看着当年一道起事的英雄一个接一个离世。
我一向以为早死干净。林黛玉要比宝玉、宝钗、凤姐他们有幸——因早死。早些死了,自己便可少流眼泪,叫他人去伤悲。以是理推之,关公比他大哥和三弟来得幸运,周瑜要比诸葛亮幸运:周瑜死的时候东吴势盛,纵有伤痛,无非是顾惜娇妻弱子;诸葛亮则不然,他死时是秋风五丈原,穷途末路,桑榆晚景——一点希望都没给人留下。伴随他的死,英雄的时代终结。看到诸葛亮死,三国也算完了。当年群雄,至蜀国出师北伐时已所剩无几,只剩孔明一个勉力维系。我能想象那种孤独。周瑜死了,诸葛亮来哭;庞统死了,诸葛亮来哭;刘备死了,诸葛亮哭;子龙死了,诸葛亮来哭;末了轮到诸葛亮死,还剩哪个英雄来哭?陶潜自作挽诗,假想自己死后一家老小在灵前为哭他。诸葛亮这么聪明,是不是早算到了自己的结局?
原来诸葛亮跟贾宝玉是一样人物。一个人站在那里,身遭世移时变,草木枯荣几度,东海三为桑田。故交零落,知音断绝,更无一人知己。彼时有多风光,此刻便有多落寞;彼时越是风流倜傥,此刻便越发形销骨立。一不留神,当了历史的见证。
林黛玉说,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冷清?既冷清则伤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信了她的话:有聚就有散,既然要散,不如不聚;有开就有谢,既然要谢,不如不开;有生就有死,既然要死,不如不活。我不知道这样算不算看透。然而人还是要聚,花还是会开,日子总是会继续。相较起来,像张爱玲那样看透反倒是好的:人聚时她便板着脸冷着眼睛,人散尽她大概也无所谓寂寞冷清。
最后我确认使我真正动容的,是那种向死而生,向散而聚的勇气,那种逆天而行的执意,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诚。英雄之所以为英雄,全在乎此。千古之后,有人为尔动情洒泪依然。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先生尔时年三九,收拾琴书离陇亩;先取荆州后取川,大展经纶补天手;纵横舌上鼓风雷,谈笑胸中换星斗;龙骧虎视安乾坤,万古千秋名不朽!

《红楼》《三国》的演员,演完以后往往因为起点太高,再难超越前作。唐国强自然不是单靠《三国演义》出名的。然而我总觉得,两百年后若还有人记得唐国强,必是因为诸葛亮。

 6 ) 关羽和刘禅——三国中的最大赢家

说起三国中的人物谁最厉害,文采武功首推曹操,运筹帷幄首推孔明,论打架有吕布,论美色有貂蝉。但最近重温三国,我却觉得关羽和刘禅两个人,在某种意义上是整部三国里的最大赢家。

厚厚一本三国演义,前半部刘备带着诸葛亮和五虎将打天下,从一介草民打到三足鼎立,看的人倍感振奋;而后半部这些元老级传奇英雄先后挂掉,连张苞这种后辈都挂了,仅剩诸葛亮一人孤军奋战。北伐中原,两鬓斑白,在老眼昏花中,看到冥冥之中的同样两鬓斑白的赵云在跟自己哭诉,多么令人惆怅。

当年打天下的弟兄,荣华富贵没享几年,匡扶汉室更是遥不可期,却已英雄迟暮,真是可悲可叹。

三国里的人物大多没什么好下场,而且普遍越是厉害的人物,活的越累,死的越惨,可以说那些诸侯、谋士、武将绝大部分都是奔波一生而一无所获,呕心沥血而不得善终,其中不少连个全尸都留不下来。曹操何等厉害,还不是被头疼困扰终生,杀了唯一能救自己的大夫,不仅自断生路在巨大的痛苦中死亡,而且后人重蹈了汉室末年的覆辙,被司马氏取代、受尽侮辱;诸葛亮操劳一辈子,落得未老先衰,呕血不止,不仅大业未成,自己也心力交瘁而亡;吕布骁勇天下无双,却被人耍的团团转,没风光几天就被吊死枭首。

时间是最残酷的,在它的长河里,一个个传奇般的人物,如同过眼云烟。

但在这长河中,有两人却得到了其他人都未曾得到的东西。

其中,关羽得到了身后,享有无尽的美名,成为三国历史中唯一、中华历史中唯二的圣人,与孔子并驾齐驱,可以说达到了声望的巅峰,再难有人超越,曹操诸葛亮再牛逼,能像关二爷那样遍地庙宇和神像吗?

而刘禅赢得了生前,任你说他胸无大志也好、软弱无能也好,但人家起码活的够滋润。诸葛亮在前线打仗,他在后面和太监斗蛐蛐;诸葛亮请求北伐,他却总说人不犯我我何必犯人;诸葛亮的后人战死,姜维用计不成自杀,连自己的儿子都全家殉国,可人家愣是无所谓,照样在异国他乡的酒宴上乐不思蜀。那些老臣看到蜀舞无不潸然泪下,只有刘禅笑呵呵的看着美女、吃着美食。司马昭嘲笑他是个傻子,而自己却在大笑中暴毙,多么的讽刺啊,你笑人家是傻子,可自己反而先挂了,而人家照样开开心心,到底谁是傻子?那些蜀国老臣们就算哭死又有何用?还不如像刘禅这样没心没肺得享受生活,这才叫活在当下。有时候我甚至会想,如果这世界上像刘禅这样的人多一些,那这个世界也许会更加美好。

最近去了一趟云南石林,看到几亿年前的大海如今只剩一堆石头,原来海水侵蚀的痕迹历历在目,但早已没了水的样子,第一次深切感受到了海枯石烂、沧海桑田。几亿年的时光都能化作灰烬,何况人类这百万年的发展史、数千年的文明史,更何况三国这谈笑间灰飞烟灭的几十年呢?是非成败转头空,当年叱诧风云的人物如果知道自己今天沦为了人们茶余饭后消遣的谈资,甚至是B站基佬鬼畜的素材,估计棺材板都盖不住了。任你再牛逼,别人谁又会真正在乎你,死后谁又会真正把你放在心里?蜀道还在、剑阁还在,当年的将士安在?真是一夜风云散、变换了时空。

不过贯穿整部三国的忠义精神还在。小时候看过好几遍三国,但大都沉迷于那些杀伐谋略,而这次却看到了此书的精神内涵。罗贯中表面尊刘抑曹,实则是尊忠义而抑奸诈。有无数个细节描述刘备多么得仁义,而曹操多么得狠辣狡诈。关二爷赢得身后最高荣誉,不是因为他功多,更不是因为他能打,而是因为他一直把兄长给的旧衣服穿在身上、因为他能在嫂子屋前像门神一样矗立一夜、因为他过五关斩六将千里寻主的执着、因为他那句大哥若死愿从之于地下的承诺,这就是绝对的忠义。张飞赵云诸葛也忠诚,但他们没有关二爷这种身陷敌营显示忠诚的机会。而关羽有,所以被罗贯中大书特书,读者看到了就惊为天人。人们渴望真挚永恒的感情,因为这太难得。为什么那么多人看忠犬八公哭的稀里哗啦?正因为这种单纯执着的爱在人间无迹可寻。抛开三国那纷乱的历史,其中最可贵的,是桃园结义的义薄云天、是匡扶汉室的远大理想、是刘备不落下新野百姓的仁义、是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才是片尾曲里毛阿敏唱的“ 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短评

吴导啊,咱别赤壁了,好好学学三国演义怎么说人话吧~

8分钟前
  • Over5
  • 推荐

一有现在新版相比,这个简直是又复古又美丽啊~

9分钟前
  • mumudancing
  • 力荐

只爱诸葛亮跟关羽。

10分钟前
  • 时间的玫瑰
  • 力荐

老版三国耗费巨资,时间最久,制作人员责任感强,场面宏大,场景逼真,国剧经典。

14分钟前
  • 123456昵称
  • 力荐

无以言表的憾动,呜呼哀哉。老三国真是部用心拍出的好剧,宏大而细腻。硬要说瑕疵的话,某几个重要角色(魏延、鲁肃、庞统、赵云等)中途更换演员,让人很不适应。

16分钟前
  • 爱的镇魂歌
  • 力荐

老三国是永远的经典。曹操 诸葛亮 的演绎,我想象不出来还有更好的了。

17分钟前
  • 顾盼
  • 力荐

这辈子估计都看不到这么追求古风,力求写实的电视剧了

21分钟前
  • Bunny Jack
  • 力荐

一见子龙终身误。

22分钟前
  • El Guaje
  • 力荐

那个时候的可都是经典啊

26分钟前
  • Odair
  • 还行

虽然技术放到现在不算很好,但是很经典。。。《三国演义》毛版的书前题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被拿来当主题歌,再加杨洪基老师的演唱,喜欢~

30分钟前
  • 豆友2790706
  • 力荐

鲍国安演的曹操真是神了。

32分钟前
  • 苇间疯
  • 力荐

😕小时候看三国,觉得真特么难看。长大了看了权力的游戏……觉得国产剧没有可能和权游媲美的……直到和我爷爷假期看完了这个……

35分钟前
  • Joker
  • 力荐

唐国强的诸葛亮是永远无法被超越的了~~

39分钟前
  • 战国客
  • 力荐

鲍国安简直曹操附体,杀人那段是我童年阴影。唐国强的诸葛亮很符合原著的描写。当年制作非常精良的电视剧。

42分钟前
  • momo
  • 力荐

服装差点没事,战争少点没事,文言门槛高没事。你看鲍国安唐国强的表演就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演员

44分钟前
  • 宅心仁厚牛小掰
  • 推荐

爸爸

47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两字:经典。

51分钟前
  • 辛佑齊
  • 力荐

金庸知道央视要拍《笑傲江湖》时说,只要他们像拍三国那样拍,我就一元钱卖版权,后来版权确实是一元卖的,结果张纪中充分证明自己估计压根都不知道怎么拍电视剧,魂淡啊,金爷爷很悲伤啊。

53分钟前
  • Paradox
  • 力荐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56分钟前
  • 电荷守恒
  • 力荐

此片耗费巨资,时间之久,规模之大都前所未有。拍摄制作人员历史责任感强,完全尊重原著,人物形象塑造成功,自始至终,布景逼真场面宏大,整片气势磅礴,波澜壮阔,外加配乐优美,乃国产电视剧中不朽之作。

1小时前
  • TJ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