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平浪静

HD中字

主演:章宇,宋佳,王砚辉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2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风平浪静 剧照 NO.1风平浪静 剧照 NO.2风平浪静 剧照 NO.3风平浪静 剧照 NO.4风平浪静 剧照 NO.5风平浪静 剧照 NO.6风平浪静 剧照 NO.13风平浪静 剧照 NO.14风平浪静 剧照 NO.15风平浪静 剧照 NO.16风平浪静 剧照 NO.17风平浪静 剧照 NO.18风平浪静 剧照 NO.19风平浪静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风平浪静》:可别再祸祸“现实主义犯罪片”了

引言

大概是从2014年起,“现实主义犯罪片”这个概念火了。这个题材可以拉出长长的片单:

《白日焰火》(2014)

《心迷宫》(2014)

《烈日灼心》(2015)

《暴裂无声》(2017)

《暴雪将至》(2017)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2018)

《南方车站的聚会》(2019)

无数的导演冲破审查的禁区,用黑暗阴沉的色调,直白地描绘过去不常见的犯罪场面,并且试图对犯罪背后的社会现实做出批判,或是对人性的复杂予以展现。

应当说,我们很需要这个题材。毕竟太平盛世,不是吹出来的;而电影产业要发展,也离不开现实。但是,是不是“冲破审查”、“大尺度犯罪”就成了某种挡箭牌,可以掩盖创作上的种种偷懒,并把主创送上道德的制高点呢?

显然不是。

饭要一口一口地吃,故事要老老实实地讲。《风平浪静》,我给了个及格分,这是就电影本身综合而言的——故事虽平庸,但几位演员的表演还可圈可点,所以给了个及格分。

那为什么我不推荐大家看呢?

因为它号称是一部“现实主义犯罪片”,却名不副实。

犯罪片是形式,批判现实是内容。现在形式算是及格了,内容呢?我以为我能看见一篇至少是本科水平的论文,结果只看见了东拼西凑抄出来的百度百科。

每种电影都有一个立足之本,比如《钢铁侠》,打得不好看,再有深度也没用;而一部号称“现实主义”的电影不能批判现实,演员就是演出花儿来,那也是白搭。

好了,概念性的东西先喷到这里,下面我从本片的开端、冲突、高潮这三幕,具体地喷一喷这部电影。

一、开端:剧本说要死人,于是就死了人

犯罪片通常以一起犯罪为开端。

15年前,成绩优异的高中生宋浩(成年由章宇饰演)的保送名额,被校长送给了他的好兄弟、父亲是副市长的李唐(成年由李鸿其饰演)。大雨中宋浩去找李唐理论,发现李唐家对面的房门开着,鬼使神差地走了进去,结果被房主误认为是小偷,遭到殴打,情急之下将其刺成重伤。以为自己杀了人的宋浩飞速逃离。这一切被宋浩父亲宋建飞(王砚辉饰演)看到,他为了孩子不坐牢,将房主杀死。

随后,宋浩远走他乡。

我不得不说,这起犯罪实在是过于无厘头了。我本来以为是宋李两家人理论,出现伤亡;结果是死了个路人甲。

有人会说:无巧不成书。我当然承认,任何故事包括犯罪故事的设计都需要偶然因素。但是对现实主义犯罪片来说,“犯罪”与“现实”是紧密联系的,也就是说,故事的偶然中存在现实的必然。《风平浪静》开端发展的必然,应该是宋李两家产生冲突;如果电影想直接反映“保送名额分配不公”这种社会现实,也应该直面顶替者与被顶替者的冲突。

顺带一提,有的大V在评论时把“保送名额分配不公”说成“高考顶替”,不知道是笔误还是偷梁换柱。应该说这完全是两码事:前者是处于灰色地带,因为高中确有分配保送名额的权利,只不过这个权利可能被滥用;而后者则完全是黑色的、违法的。在评论里扯“高考顶替”,有炒作社会热点的嫌疑。

总之,电影本来似乎要说一个社会问题,突然虚晃一枪去扯进来一个无关的人,美其名曰“展现命运无常”,那根本就是在掩盖情节设计能力的不足。这就好像是西门吹雪叶孤城对决紫禁之巅,叶孤城脚下一滑踩秃噜了一块瓦片,瓦片掉下去砸死一个小太监。这种情况下,可怜的不是小太监,是读者观众。

我们看看《爆裂无声》是怎么安排犯罪的:煤老板昌万年和律师徐文杰在山上进行私密交易,交易完成后昌万年看到了男孩张磊的羊群 ,想买遭到拒绝。射箭爱好者昌万年直接弯弓搭箭,张磊为了保护羊被误伤。最后昌万年威胁律师弄死了张磊,并将尸体藏在山洞中。

这里也有偶然:三人的相遇就是一起偶然。但考虑到三人分别象征着三个阶层,那么这种相遇也就不那么偶然了,因为三个阶层本来就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

接下来的情节发展很大程度上都是必然:昌万年是社会顶层,平日里说一不二,他当然不会接受拒绝,想要就一定要得到;张磊是社会底层,羊是他的一切,他不惜一切也要保护。所以两个阶层的代表相遇,势必引发冲突,最后酿成惨案。

《风平浪静》与《爆裂无声》,到底谁的犯罪设置更合理、更巧妙,谁的犯罪更能反映现实、批判现实,不用多说了吧。

说实在的,《风平浪静》这种设置犯罪的方式给人一种感觉,就是揭露社会阴暗面一定要死人,没有死人的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死。

二、冲突:一个主角,三个NPC

15年后,由于母亲过世,宋浩回来了。昔日的“好兄弟”李唐成了地产商,到处拆迁。

宋浩在家里逗留了一段时间,这期间他主要做两件事:一是隐藏,极力隐藏自己的过去,所以他对谁都不亲近,包括拒绝老同学潘晓霜(宋佳饰演)的追求;二是赎罪,因为当年他“杀死”的屋主有一个女儿万小宁(邓恩熙饰演),如今正好15岁了,他决定做一些补偿。

应当说,章宇在这一幕的演绎是很精彩的,将内心的冲突与挣扎都表现出来了。

但无奈的是,和他演对手戏的三位:李唐、万小宁、潘晓霜,全程都是工具人,工具属性分别用四个字就可以概括:邪魅总裁、叛逆少女、叛逆妇女(没有对宋佳不敬的意思,成年女子都可以称妇女)。过于工具人的角色,好演员也很难发挥,而且与主角宋浩的冲突也没法很精彩。李唐反正就是坏,上学时抢人家保送名额,长大了行贿、强拆、勒索、杀人,无恶不作。万小宁和潘晓霜就是要霸王硬上弓,最后宋浩从了潘晓霜,毕竟从了万小宁这电影就没法上映了。

我们再来看看《烈日灼心》是怎么安排冲突的:三个与谋杀案有牵连的人,也是要一面隐藏,一面赎罪。在隐藏线,邓超与段奕宏二人的角色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在赎罪线,郭涛与王珞丹二人的角色爆发了激烈的冲突;此外,隐藏与赎罪本身也是一对冲突:他们越是赎罪做好事,越引人注意,就越难以隐藏。

相比之下,章宇一个人其实相当独力难支。

三、高潮:有个人他很惨,后来他死了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风平浪静》总算迎来了一个还算惊人的转折:原来当年宋浩所做的一切都被李唐看在眼里,现在他用宋浩的车撞死了钉子户万小宁,然后威胁宋浩帮他收尾。为了掩盖当年的错误,宋浩和父亲宋建飞不得不犯下新的错误,然后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终于,宋浩承受不住了,自杀,完。

其实就宋浩的个人故事来说,还是不错的,章宇演得也非常好:先是无妄之灾,然后一步错、步步错,最终走向灭亡。问题是这个简单的事情被抻长到两个小时,就非常让人犯困了。何况还存在前面我们说的工具人问题。

但是,我们说的批判现实呢?在哪里?电影一开始好像是想说保送名额分配不公问题,后来又好像想说强拆、腐败。什么都说了,什么都是蜻蜓点水。一切都是为了虐主角而服务的。虐了俩小时,最后终于把主角虐死了。

死前,章宇饰演的宋浩痛苦而茫然地望向银幕前的观众。演技确实牛。

这又是一个熟悉的镜头,很像韩国电影《杀人回忆》结尾的宋康昊——他死死地盯住观众,意为真正的凶手就在观众之中。这一盯确实叫人毛骨悚然。

模仿镜头没什么问题,但我不知道模仿这个镜头是想干啥。观众可没有害宋浩,都是剧本害的。

其实这就是我前面说的,形式大于内容。觉得这个镜头很有“杀伤力”,也不管是不是用力过猛,就直接用了。事实上,如果前面对现实的批判没有分量,想仅凭这么一个眼神镇住观众,那是不可能的。

结语

通过前面用《暴裂无声》《烈日灼心》《杀人回忆》进行对比分析,你可以发现本片处处都在套模板,我们可以称之为“现实主义犯罪片”模板,那就是:

开端是一个社会阴暗面引发的犯罪,中间是主角被命运玩弄,结尾是一地鸡毛。

套模板没什么问题,但一点多余的脑筋不想动,就过分了。可以说本片比起《爆裂无声》的精巧设计,差了十部《风雨云》。

这就很像是小资产阶级式的矫揉造作。小资产阶级一方面有物质基础和文化水平去悲天悯人,一方面又缺乏勇气或理论水平去剖析为什么会这样。于是只能学着自己看过的经典作品——还学不到点子上——疾呼一声:“唉,他好惨呀!他死啦!”便也就罢了。

我当然不是说这种疾呼没有意义——毕竟,我给本片打了及格分呢。但是……唉,算了我就直说了吧,我觉得这玩意儿就是毫无意义。

从《金刚川》到《风平浪静》,我对现在历史、现实题材影视作品的理论水平和价值判断深表忧虑。与其看这种看似忧国忧民、实则空洞无物的作品,还不如看看照着你的底线猛攻的《上海堡垒》算了,好歹还能图一乐儿。

 2 ) 给《风平浪静》打一星的那群人,大抵是生活在蜜罐里的孩子吧

- 我给《风平浪静》五星。

- 昨晚一个人去影院看了《风平浪静》。不是冲着章宇,也不是冲着宋佳,而是偶然间看到脱口秀演员杨笠调侃:“如果你喜欢的男生没有回你微信的话,可能也不是因为不喜欢你,只是他杀了人也不好意思告诉你。” 就这样,甚至在不知道影片导演是谁的前提下,选座入场。

- 先说最令我上头的几处镜头:

1)潘晓霜夜排挡微醺后上台唱歌前几秒,左右来回舔舌。(此处细微表情处理的太好,以至于当下那一刻,我真觉得她不再是宋佳本人,而是从未离开过自己城镇,敢做敢当的痞痞小镇女孩)

2)在感应灯忽明忽暗的走廊,万小宁以为宋浩对自己有意思,宋一把推开主动示爱的小宁。(太喜欢这段的拍摄手法,简直欲罢不能)

3)宋浩折回收费站求婚,潘晓霜答应,宋浩第一次笑出了笑容。(男主展颜了,多希望他之后就一直这么幸福下去)

4)潘晓霜独自趴在收费站窗口,摄影师略低视角把女主那种被微风吹拂碎发时的美以对角线构图方式淋漓尽致呈现在大荧幕上时。(摄影师和导演一定很欣赏宋佳,把她拍的极美,一副仿佛没见过世面,但内心比任何人都有魄力和魅力的小镇女孩)

5)在“大海就是我故乡”的背景音乐烘托下,船上的“老干部”们在年轻女孩的贴边卡位中深情和唱。(这种现象,不知友邻之外的朋友是否亲眼目睹过)

6)宋浩替“小米”(此处出自《亲爱的热爱的》)埋完小宁之后,坐在海边,眼含苦楚到极致的泪水。(章鱼从影片开始到结尾,处理不同阶段的宋浩内心及外部表情堪称史诗级教科书,膜!)

7)宋浩的父亲和岳父同时出现在荧幕里的那一刻。(我上头了)

- 再说整部电影的情节,在我看来都演绎的很合理的。那个年代,的确没有智能手机、身份证也可以花钱造假,路边还没有摄像探头、地方官员只手遮天...这些,真实存在过。电影的内容的确都来源于生活。

- 最后,希望表面活的风平浪静,实则已经被生活蹂躏到体无完肤的你们,还可以热爱生活,感知到生活中的真善美,永远怀有家国情怀。

- 最后的最后,希望大家不要因为生活的太幸福而否定主创及演职人员的全体努力、否定这类基调的影片,因为演员们个个都很棒。像精致浓烈的威士忌一样,好喝到令人微醺上头。上头后发现这酒不会让你头疼,只会让你心甘情愿写下观后感。

 3 ) 【剧情梳理与解答】成年人的风平浪静是疯狂挣扎后的虚脱与崩溃。

一部好电影里,人在面对痛苦和重要抉择时内心的风起云涌常常不亚于一场核爆,有时候这些情绪的铺垫和爆发甚至比那些花大价钱的特效场面更震撼人心。

这部由黄渤监制,李霄峰导演,章宇主演的犯罪文艺片《风平浪静》就把镜头对准不同阶级人物的内在灵魂,把他们隐藏在心底深处的矛盾,恐惧,痛苦等最不堪,最隐秘的情绪仿佛手术刀切片似的一片片清晰的摆在你面前,让你细细探究这些人的灵魂是如何一步步扭曲的,命运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崩溃的。

我相信,很多人看这部电影都是冲着章宇的表演去的。电影里章宇的角色宋浩最后撑不住了,可章宇这次作为大男主却牢牢撑起了这部非常有文艺质感的犯罪题材电影。

电影中几个重要人物角色的表演是最大的惊喜,章宇这次的角色完全区别《我不是药神》里的黄毛,和《无名之辈》里的胡广生,可谓改头换面,脱胎换骨,他带来内敛深沉,需要调动强大内心力量却又要于外表无形的复杂演绎,章宇用自己这些年在电影圈的浮浮沉沉让这个角色充满沧桑感和故事感,他的演绎有着厚重感和戏剧张力,宋浩前期的忧郁,沉闷,落魄的内心戏和后期的失魂,迷茫,崩溃的爆发戏都演绎的入木三分,深入人物灵魂。

宋浩骑摩托车崩溃撞死鱼,烟火绽放游艇上的跳海逃离,与女主角的情欲缠绵等重头戏稍后再慢慢分析,先来解决几个剧情方面的关键问题。

以下有剧透。

一,地头蛇小霸王李唐为什么要杀死那个不良少女万小宁?

因为李唐在做gdp地皮生意,因为他要拆万小宁的房子,而万小宁是钉子户,是他眼中的刺。李唐笑嘻嘻叫宋浩下来说自己手机没电了,用宋浩手机打个电话,其实这个电话就是打给万小宁的。

李唐之前看到宋浩跟踪万小宁回家,看到过两个人交谈,知道他们认识,所以要用宋浩的手机叫出那个女孩在指定地点,然后开车撞死他。这个撞是有预谋的,而不是偶然发生,导演在撞车的一瞬间给了李唐脸部一个诡异微笑的特写镜头。计划得逞后,李唐在车上抛出当年自己曾经看见宋浩杀人的讯息,说自己这15年一直没告发他,通过这个条件来要挟宋浩,让他来处理掉万小宁的尸体。

宋浩看到那个女孩倒在地上起初不敢相信是万小宁,重播了自己手机上刚才李唐播的那个熟悉的号码,地上死去女孩的手机果然响了,从而更加确定这个女孩就是万小宁,就是自己当年过失杀人的男子的孤女。宋浩这次回来一直想通过帮助万小宁来弥补当年的过错,通过拯救不良少女万小宁的人生来救赎自己的人生,却没想到自己还是成了杀死万小宁的帮凶,从而第一次崩溃失控大哭。

二,宋佳演的潘晓霜为什么那么喜欢宋浩?

结尾一个镜头,一个骑着自信车的保送优等生宋浩意气风发的从读书时期的潘晓霜眼前驶过,引起了当时高傲的潘晓霜的注意,但这个注意仅仅是不屑,潘晓霜认为保送生有什么了不起的,都是装逼犯,远远还不到爱意。可高考前那个大雨天,当她看见了宋浩在海边裸身咆哮奔跑,为什么就突然爱上他了?

分析下潘晓霜的家庭背景,她的父亲是警察,对她管教非常严厉,处处是规矩,处处是束缚。这让潘晓霜产生了逆反的心里,产生反叛的情绪,她向往着洒脱,狂野,突破规矩的放荡不羁的那一面。潘晓霜重逢宋浩吃饭唱歌那段夸张的举止可以一瞥她内心的火热。所以当她看见平日里的一个个乖乖优等生宋浩突然在大雨天光着膀子在海边肆无忌惮的疯狂奔跑咆哮时,她被这种真实,张狂,野性的一面牢牢吸引住了,让她心生爱慕和向往,这个印象让她在心底为宋浩留出一个位置15年,直到在收费口重新遇见回来的宋浩。

潘晓霜夸张唱歌,在破碎车窗前打伞兜风,各种明里暗里暗示等一系列欲擒故纵宋浩都无动于衷,直到她让宋浩送他回家,故意使坏让他上去坐坐,宋浩表面上拒绝,仍旧面无表情,但她回到家中从窗户口看到明明已经告别,但宋浩的车依然停在她家门口迟迟没有离去的时候,她就知道孙浩动心了。

于是就有了潘晓霜夜访宋浩家,两人自然而然的翻云覆雨。这场激情戏非常大胆露骨,导演通过这场激情戏来展现宋浩这个人物这些年的压抑如何释放,一步步揭露出这个人物真实,野性的一面。这也是潘晓霜一直那么喜欢宋浩的原因。宋浩通过火热的爱情来点亮自己灰暗的生活,通过性欲来释放自己多年累积的挫败感和失意。

三,宋浩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崩溃的?

年少过失杀人,海边咆哮是宋浩第一次崩溃。之后远离家乡15年,因为母亲离世回到故乡从而遇见潘晓霜,用爱情治愈了自己灰暗消沉的人生,但因为李唐的出现,揭开了那些无法抹去的罪恶,在自己成了杀死孤儿万小宁的帮凶后,在埋葬她的废弃荒地里,有了第二次崩溃。这次的崩溃让宋浩用爱情重新组装起来的生活又一次分崩离析。

因为他本来想通过帮助万小宁的人生来救赎自己的人生,但万小宁却因为自己死了,这也让他知道有一些过失终究再也无法弥补了。跟着李唐纸醉金迷在游艇上狂欢喝酒的人生让他越来越空虚,越来越迷失,但此时的宋浩还有一点力气,有一个镜头是孙浩通过栏杆的缝隙看烟花,此时的他仍旧贪恋人生的绚丽和美好,所以他选择跳海逃离。

跳海时响起的歌剧般吟唱的歌也运用的恰当好处,歌里唱的大海是我的母亲,大海是我的故乡,所以宋浩要跳进“母亲”的怀抱,海是宽容的,可以原谅他的过失,海是洁净的,可以洗去他的一切罪恶。

远离李唐那些肮脏的事业,做起了日复一日枯燥无味的收费员工作,为的就是要麻痹自己,可是听到李唐说自己的市长父亲要回来剪彩了,这让宋浩的愤怒达到顶点,当年因为这个人一手遮天,用自己儿子的保送名额顶替掉自己,从而让自己怒上心头,慌乱间误闯别人的房子失手杀人,让自己人生轨道失控的源头就是他,那么多年来一切累积的愤怒,痛苦,不甘,报复全都涌上心头,这让他彻底爆炸和崩溃,骑着摩托车后仰大笑是对自己丑恶人生的嘲笑,而冲进死鱼滩头时他已经是处在疯狂的边缘,他的人生就和那些死鱼一样,臭掉,烂掉了。于是他最后拿起斧头决定和李唐和自己的父亲和那些丑恶的一切同归于尽,最后他死之前说的,我还给你们了,意思是当年你们为我保下的这条狗命我还给你们,这样狗屎不如的丑恶人生我不要也罢。

回到表演,章宇在埋葬万小宁后,在船舶停靠的港湾中崩溃,绝望,无奈,却又愤怒的眼神让人看到他对处理高难度,高情感密度时真实震撼人心的演技。摩托车后仰大笑的疯癫让我们看到了章宇表演疯狂时的大胆。面对爱情突然袭来,原本宋浩只穿灰色衣服,结婚后居然穿起了亮黄色衣服,与潘晓霜的甜蜜互喂酸奶的情节让也我们看到了章宇处理宋浩这个人物的层次,以及表现他柔情,温柔的一面。

宋佳这次的表演与以往文艺怨妇的形象骤然不同,表现的大胆,热情,为爱痴狂到有点疯癫。潘晓霜是整部电影里的喜剧担当,是一抹可贵的亮色,让这部电影的节奏更加有起伏,使电影不是一味的压抑,痛苦,而是有明亮的东西,然后破灭了,更加有情感曲线和戏剧冲突。破碎的挡风玻璃修好了,宋浩的生活也一度修好,或者说被爱情的滋润遮盖过去了,爱情就是宋浩颠沛流离人生的挡风玻璃。可惜最后还是灰飞烟灭了,这人观众无限唏嘘。

李鸿其扮演李唐的浪荡不羁,对兄弟充满“义气”的笑面虎面具下藏着毒蝎心肠,用挖掘机为兄弟照亮光明的道路其实是为宋浩照出一条通向地狱的崩溃之路。

王砚辉一如既往的稳,有人物真实感,让人相信这个角色,同时表现出人物的狠辣和“父爱如山”,对权力的痴迷,对儿子的过度保护和怜爱,和被要挟的矛盾和痛苦都出色的表现出来,其他几个配角的表演也都可圈可点。

导演的出色调度,灯光的运用,和出色的配乐让这部电影的质感更加突出,让荧幕前的观众沉浸在这个悲伤的故事里。

这部电影叫风平浪静,导演在宋浩这个人物的情感表达上有几场关键的风的场景处理的很有意境,很到位,镜头非常有可看性。

宋浩青年时期失手犯罪后在海边大雨中那场戏是狂风,这狂风是他对自己失手杀人的内心战栗与恐惧,也是未来和血淋淋的人生对他的呼啸,宋浩在凝视波涛汹涌的深海,就像在凝视着地狱,而深海也在虎视眈眈的凝视孙浩,仿佛马上就要吞噬他。彷徨的青年前途未卜,注定要开始颠沛流离的人生。

宋浩与小女孩万小宁在游戏厅外通道里昏暗灯光下是静止的风,是内心暗涌,一暗一亮的灯光闪烁是善于恶的对换,是真实与谎言的对换,也是他们两个人人性的对换,从当初最天真最善良的婴儿和杀人犯,变成现在改过自新的打工人和不良少女。

宋浩在喜欢的女生面前,后边的电风扇徐徐吹出来打到宋浩身上的风,以及收费站互喂酸奶时吹过来的穿堂风是柔柔的,是暖风,是如沐春风,是心动。

宋浩坐在港湾边“轮胎坟墓中”被海风吹拂的那个失魂的眼神时是叹息,是无奈,是任凭你风吹雨打我也无动于衷了,是疯狂挣扎后的虚脱与崩溃,这时候的风是哀莫大于心死,是仅剩的善良一点点被刀剔除了,是挣扎过后的心如死灰。

宋浩不断崩溃不断救赎自己又不断崩溃的过程是每一个饱经风霜,被人生中挫折和痛苦不断打磨的成年人缩影。

成年人的痛苦都是逐渐累积的,是压垮骆驼的稻草不断叠加的,你永远不知道这座苦苦支撑的大厦会何时倾塌,也许下一阵风平浪静的微风吹过来就倒了,因为它外表虽体面,但内里早已经千疮百孔。

一次次被击倒又一次次站起来是每个成年人活下去的必备技能,这个技能没有老师教,每一个会这个技能的人都是被自己救活过,重生过的勇士。

 4 ) 出卖灵魂移民澳洲,不如坐船离开海市蜃楼

爱情就像超市的酸奶,藏的越深保质期越久

求婚好比绝望的救赎,纵使不完美也有希望

兄弟陪你打游戏赶走混混,爸爸替你掩罪行杀人补刀

可一转眼抢走保送的名额,酒桌一听升官父子也作废

男人去夜总会很正常,但我跟你不是一条船

权力虽可以一手遮天,敌不过一个发疯的人

谢谢好兄弟替我照亮前进的道路,今天自决剔骨还债

突然觉得出卖灵魂移民澳洲,不如坐船离开海市蜃楼

今天如约来和大家聊聊新上映的电影《风平浪静》

我比较喜欢这部电影,私人打分给到8分。

但豆瓣的大众评分,从7.1降到了6.7,也正如我昨天所说,这部电影的评价不会统一,喜欢的会很喜欢,不喜欢的表示这讲了个啥?

这部电影不合一部分观众口味,是我观影时就有预料的。

因为这不是直给的商业犯罪片,而是表面犯罪,实际文艺故事片,优点偏娄烨喜欢的题材。

电影的时代感非常强,服化道、背景、颜色、摄影,可以立刻把人带回到世纪初期的中国。

这种质感之下,讲一个官商勾结,贪污腐败的故事,很有代入感。

而电影关于犯罪元素,也是真的生猛。我真的不记得上一次在电影院看尺度这么大的国产片是啥时候了,好像是《南方车站》

这些元素,很容易让观众误会,产生错误的期待。

观众会想看一个完整的犯罪故事片,类似《隐秘的角落》《人民的名义》

所以,很多评论说,这个不适合拍电影,适合拍4-6集的连续剧。

其实,会有这种感觉,就是一种自然的期待。

可电影与观众的预期不符合,自然就会低分。

电影的主要内容,没有拿来讲“犯罪”,而是借着犯罪,在做什么呢?

刻画人物。

宋浩是一个全校第一的优等生,保送清华北大。

李唐是副市长的儿子,人称李公子,和宋浩是好朋友,平时一直罩着宋浩。

可一转眼,校长突然把保送的名额,给了李唐,让宋浩自己去考。

宋浩的父亲宋建飞(科长)听了之后,要去找同乡李市长理论,宋浩也去找李唐。

可惜那天刮台风,宋浩也没去过李唐家,走错了门,进了万有宁的家。

喝醉酒的万友宁以为宋浩是小偷,两人扭打起来,宋浩刺了他一刀,仓皇逃走。

随后赶来的宋建飞,看到宋浩狼狈逃走,也进了万家,看见这个情况,然后补了一刀,杀了万。

可惜万有宁还有个女婴,被送到了孤儿院。

当天晚上,李副市长请喝酒,叫宋建飞带着宋浩一起去。

酒席上,李副市长直接就宣布自己儿子李唐保送了清华北大。

然后,酒桌上,又和下属一起唱双簧,现是夸宋建飞是笔杆子,人才,然后直接明示宋建飞,要提携他升官。

言下之意其实非常清楚,你儿子的保送名额,我抢了,给我儿子了。但是也不会亏待你,给你升官,以后都是自己人。

这场酒桌戏拍的特别好,李市长没有给镜头,和下属一唱一和全是画外音,而宋建飞、宋浩、李唐三个人的表情,都非常有趣。

尤其是王砚辉演的宋建飞,真的把人物内心的复杂给演到位了。

这部电影,演技确实是最大的优点。

那个演少年李唐的演员,也是坐在旁边一言不发,满腹心事,和在游戏厅里横着走的那个“李公子”,完全两个模样。

抢走保送名额,看着自己的市长爸爸搞这些官场腐败的戏码,他心里的羞愧,和对社会半透半黑的接触,都很让人入戏。

所以,我前面讲,这部戏主要内容,不是讲情节,而是讲人物的情感。

但十分可惜,长大后扮演李唐的这样演员,不知道是演技不行,又或是角色设定的问题,比少年时突然少了一个层次。

没有了年少时的多面复杂的感觉,却变成了一个浮夸的官二代,除了嚣张就是阴险,除了阴险就是嚣张,没那个劲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可惜的缺点。

但也有可能,这是导演故意为之,说明这个人物,已经彻底腐坏掉了——但这样的安排并不好,反而脸谱化。

总之,说回十五年前那天,宋浩以为自己杀了人,所以连夜逃走。

宋建飞原本替儿子杀人,补刀,甚至替儿子坐牢的心都有,但酒桌上一听到自己要升官了,心态就变了——

反正儿子惹事了,原本是顶级优等生,如今却前途渺茫,还不如就让他背着这个杀人罪,而自己却可以实在的升官。

关于宋建飞对升官的态度,其实电影也有细节,从他一出场,逢人就说自己是“建委宋建飞”,建委两个字,一定要加上。

他是建委的笔杆子,是才子,是有意气有官瘾的。

只可惜,他只是一个小科长,即使逢人就说自己是建委谁谁谁,也没半个人认识他。跟校长说我是建委宋建飞,校长不认识,他只好又说是宋浩的爸爸。跟看门的说自己是建委宋建飞,看门的不认识,他只好说我是市长的老乡。

反而在酒桌上,李副市长对他赞不绝口,还要给他升官——虽然他心知肚明,这是抢了儿子的保送名额,才拉拢他,但他却露出了缓和的微笑——哪怕下午,他刚替儿子杀了人。

很有意思,这个角色。很厉害,王砚辉老师的演技。

一晃,过了十五年,33岁的宋浩,因为母亲去世,回到了这座城市。

父亲宋建飞已经是高官,并且和小三又生了一个5岁的弟弟。

李唐在搞房地产,恰恰是宋建飞在审批,官商勾结。

李副市长,已经荣升,离开了城市去到了省城。(电影没有直接交代,但可以推测出来)

宋浩因为心怀内疚,去看了当年那个孤儿女婴,高中生万小宁。

万小宁这个角色演的特别好,一个孤儿过早接触社会,只能靠着伪装成玩世不恭,胆大成熟的女混混,来假装坚强。

只可惜这角色戏份不多,总给人感觉故事缺了点什么,到后面就有点工具人。

宋佳饰演的潘晓霜,是宋浩的高中同学,从高中就暗恋这个全校第一保送清华北大的优等生。

这次恰好遇到宋浩回乡,便展开的大胆的爱情攻势。

在收费站突然按下栏杆这点,真太给劲了,眼前一亮的感觉。

两个人的爱情戏,是整部电影的亮点。

潘晓霜胆大心细,热情主动,宋浩心怀愧疚背负杀人罪,根本不敢恋爱,只能一再的拒绝。

可最后,还是挡不住潘晓霜的攻势,彻底沦陷。

15年了,宋浩也想过正常人的生活,也想重新燃起希望。

求婚戏,可把人甜坏了。

怀孕后,也是宋浩第一次穿起了比较好看的、有颜色的外套,开始讲笑话。

生活开始有颜色了。

然而马上又开始昏暗起来。

原来李唐搞那块地皮,就他们家之前住的地方。

隔壁孤儿万小宁,成了钉子户,给多少钱都不肯搬走。

李唐设计,带着宋浩,开车撞死万小宁,嫁祸给他。

并且,以15年前的万有宁的命案,威胁宋浩处理尸体。

可怜万家,就这样被灭门了。

宋浩没有办法反抗,被安排的死死的,就这样被拉下水。

随后李唐给宋浩钱,还带着他四处花天酒地,纸醉金迷。

然而骨子里其实并不坏的宋浩,实在难以融入这一片黑暗之中。

他选择了跳下游轮,独自游回岸边。

尤其是,他发现其实当年父亲才是补刀的人,而且这场拉他下水的阴谋,父亲也知情——甚至是他的主意。

一边,是“好兄弟”李唐,用利益、兄弟情来威逼利诱,是父亲宋建飞,以移民澳洲、老婆孩子来安排。

另一边,是爱人潘晓霜,代表希望的婴儿,还内心的愧疚与挣扎。

善良的人恕难从命,却有无法抵抗,一场无法挣扎的悲剧在折磨着宋浩。

表面风平浪静,其实内心波涛汹涌。

最终,宋浩突然“疯”了。

拿起当时埋尸的工兵铲,在马路上就开始行凶,追杀李唐父子。

随后在一艘货船上,和父亲宋建飞对峙,剔骨还债,双双毙命。

宋浩通过自决,来寻求解脱,完成了自由和救赎,只因他实在不想同流合污。

爱情就像超市的酸奶,藏的越深保质期越久。求婚好比绝望的救赎,纵使不完美也有希望。兄弟陪你打游戏赶走混混,爸爸替你掩罪行杀人补刀。可一转眼抢走保送的名额,酒桌一听升官父子也作废。男人去夜总会很正常,但我跟你不是一条船。权力虽可以一手遮天,敌不过一个发疯的人。

谢谢好兄弟替我照亮前进的道路,今天自决剔骨还债;突然觉得出卖灵魂移民澳洲,不如坐船离开海市蜃楼。

《风平浪静》这部电影,优点很明显,比如极强的时代感,具有质感的画面,以及那个年代的中国。

说起来,其实也就20年,而且是虚构的电影,但你就是感觉这个故事很像是真的,很有说服力。

毕竟,2010年,还有非法囚禁3000名女性逼良为娼15年的案子。

想想冒名顶替上大学的案子,想想操场16年埋尸案等等。

一方腐败的官员,确实可以只手遮天。

电影里,关于人物、背景、时代等等细节,确实很棒。

所以,这部电影的尺度,其实很大,根据导演说,为了过审也删减了很多内容,“只能尽量做到不留遗憾”。

电影中,演员的演技真的可以说是拿出了自己最佳的水准,也全都在卖力的演,从这个角度来说,相信没人会黑什么。

但它依然不会被最少一半的观众青睐,主要就是因为,导演把重点放在了人物的情感上,拍的是一个偏文艺的作品,而不是观众乐于接受的风格。很多情节,都需要靠观众自己去脑补。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情节的缺失,一部分是因为删减,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导演故意使用了一种“突兀”的叙事方法。

从导演之前的作品《灰烬重生》中,也用了同样的手法,人物突然就暴走了,开始搞事情。

中间的过程,人物的情绪,等等这些都没有交待和铺垫,属于后劲比较猛,需要观众自己去想,去回味的。

比如宋浩,在收费站前一秒还好好地说话,后面突然拎着铲子就开始杀人。

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上宋浩已经因为连续的犯罪,良心不安,波涛汹涌。压抑到极限,开始发疯。

有点点题的意思。

这种突兀的拍法,其实也是一种挺好的风格。

但是我觉得导演没玩好,只能说是一次还不错的尝试,还有进步的空间。

而对大部分观众来说,其实挺不适应这种拍法的。感觉少了很多东西。

最后,我挺喜欢这部电影,主要也是喜欢这个主题——

一个原本善良的人,被抛入这污浊的世界里。

因为一次巧合的误会,而走上绝路。

一个善良的人,被父兄一起陷害,越陷越深,

最终无法自拔,只能在压抑中发疯。

自决反是救赎,自首才能得到良心的安宁。

坐船离开海市蜃楼800米,才是我想要的东西。

而他的爱人,带着孩子,最后坚强的活下去,心怀希望,仿佛没有受过伤。

很好,很可爱的爱情。

风平浪静章宇 - 风平浪静

(原唱陈永淘“离开台湾800米”,

翻唱章宇,“离开海蜃800米”)

我是 @王俊俊 ,电影/文学优质答主,连续更新优质内容已经超过1000天没有断更。

仅影评内容在知乎已经超过50万赞。多篇影评微信10w+和豆瓣官方转载。

看完记得点赞+关注,谢谢。

 5 ) 《风平浪静》导演李霄峰:结局是弑父,我整个人身心松弛了

采访、撰文/法兰西胶片

(关于全片第一个影像意识)“有一天,我和编剧去海边散步,沙滩上有两三个小女孩,旁边有位妈妈,她们在那挖沙坑。我忽然脑子里就有一个画面:一个成年人,骑着摩托车飞驰在一片荒原上,身后是追逐他的警车。我在想,这个人在那时候是个什么状态,他可能已经解决了自己人生中的一些问题,他应该是露出笑容的,他应该是快乐的、自在的,即使他马上要被抓了,马上要死了。”

(关于那艘游轮)“我和你说实在话,如果搁在10年前,我会告诉你,我很厌恶(那艘游轮上的人)。”

(关于拍到第三部)“我自己也觉得舒服,整个人的身心松驰了,没什么顾虑。”

(关于结局)“是弑父。”

国庆后,电影市场风平浪静,这时,来了部《风平浪静》——李霄峰导演的第三部长片。

很快,在上影节、平遥影展上积累的7.6分下降至现在的6.5分。

看电影,遇到观感上的分歧很常见,但看《风平浪静》,分歧反倒波澜壮阔,豆瓣友邻的短评,南北两极,水火不容,几乎不存在中间地带。

这都多少天了,我一直找不出这种分歧的原因,我只能归结于,每个人的生命体验都开始拉开距离,并且还在平行位移。

所以还是得找李霄峰聊聊,确实比前两部要好,有平衡,演员也帮了大忙,点起一团团人间烟火。但根里的表达是什么,其中的自我困扰的起源,还没有人聊开。

本质上还是在说时间。

就说我喜欢的四个场景,宋浩从巨石落下的白灰中走出(时间骤然消逝),宋浩与万小宁的走廊碰撞(时间记忆点倒退),潘晓霜打伞(时间从停滞突然前行),游轮乱象(时间的毁灭)。

“但是今天,可能也是我岁数大了,42了,我是真见过这样一个老爷子,他白发苍苍,当场倒立……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是痛苦,还是愉悦,你不知道!”

不惑之年,李霄峰不随意愤怒了。而拍到第三部电影的他,舒服了,松弛了,没有什么顾虑。

等了几天,我选择,最后一个发布李霄峰的采访。

给时间一个出口,让它流走吧。

导演李霄峰

01.佛在身后:从头到尾,宋浩跟一个遁入空门的和尚有区别吗?

法兰西胶片:先问几场我特喜欢的戏啊,序幕之后的过场戏,15年过去了,章宇从一块大石头砸下的灰尘中里走了出来。

李霄峰:当时我和编剧余欣就在想一个事,我们到底需要宋浩做一个什么样的职业?这个职业呢,第一是需要这个人特别专注,第二,这个环境又足够封闭,不需要和外界有那么多联系。

后来我们去福建,专门找了几个雕刻师喝茶,都40多岁的,真的是技艺精湛,而且挣钱不少的。

法兰西胶片:这是一个能挣钱的活?

李霄峰:高级技师一个月挣3、4万没问题的。

法兰西胶片:那大石头落下这个想法是怎么来的?

李霄峰:15年的时间,你不可能用事件去过渡,你最好的方式是用一个视听,让观众有感知,最后剪接出那个效果。这是为数不多的一段,从第一稿剪出来后,几乎没有再动,就从少年宋浩进去排队那个镜头开始。这是剪接指导张琪的功劳。

法兰西胶片:这一场戏里有一个镜头的边沿,出现了一尊佛像,它在这个场景里之于宋浩是非常有象征意义,要是给这个佛像一个正面特写就更好了。

李霄峰:他从灰尘里走出来那一下,如果时间再长一点,等烟雾彻底消散,你会看到他背后全是佛像打坐。从头到尾,宋浩跟一个遁入空门的和尚有区别吗?没区别。

02.走廊光影:声控灯是章宇的点子,曾一度让邓恩熙介入章宇宋佳的爱情

法兰西胶片:还有一场戏我贼喜欢,章宇和邓恩熙,在走廊那场戏,邓恩熙想亲章宇,章宇一掌把邓恩熙弹开,随着两个人的台词,声控灯忽明忽暗,有一点“驱魔”的仪式感,这个设计的灵感是什么?

李霄峰:我不能抢这个功劳,这一场戏,原来的灯就是正常的亮,没有声控,到现场之后,章宇突然提了这么一个想法,他说我们要不然把这个搞成声控的吧!我说这个好,带情绪的。所以这是在他提议下,我们临时改的。

法兰西胶片:临时改走廊电灯的线路?

李霄峰:让现场师傅改灯,灯光组来解决这个问题,那天是章宇为数不多的超时。

法兰西胶片:你知道我当时什么感觉吗?我当时想到的是呼应15年前风雨交加误杀人的台风天,当年就是外面刮风暴雨,霹雳啪啦的光影,而这个声控灯让我觉得它是遗留下的一个东西,宋浩把万小宁她爸杀了,但那个负罪就遗留在走廊这场戏这里了,章宇必须在这儿摆清楚。我这是过度解读哈。

李霄峰:明白,有时候电影就是这样,你整体统一了,他的感觉就都在一起了,然后它就会发生这样的联系。

其实万小宁这个女孩,她在差不多第12稿之前都还戏分很少,少到什么程度呢?宋浩刚回到西园,然后跟踪了一下,看到了,两人都没有接触,等到第二次,她就像幽灵一样,就出来那么一下。后来黄渤哥说,还是得稍微塑造一下万小宁。于是我在2019年2月回到北京,当时都建组了,我又花了半个月时间调整了一稿。

法兰西胶片:当时邓恩熙多大?

李霄峰:来演这个电影的时候14岁

法兰西胶片:啊?她怎么才14岁呀!

李霄峰:对。我第一次看她演戏,就是我跟余欣在泉州写剧本的时候,2018年的11月,《你好,之华》上映,我们俩去电影院看,挺神奇的一女孩。

法兰西胶片:她的出场是个不良少女的模样。

李霄峰:我们曾经有一稿剧本,可以说有点过分了,她彻底是一个问题少女。

法兰西胶片:不往回拉?

李霄峰:没有往回拉,曾经有一稿是,万小宁介入了宋浩和潘晓霜的感情。后来再想想,不太对,过了。第一,孤儿;第二,未成年。宋浩一定要有这个界线,他这个人物才能……

法兰西胶片:才能让大家对他之后有情感投入。

李霄峰:对啊,要不然的话……你这干嘛呢!

法兰西胶片:所以走廊这一场戏把伦理问题解决了。

李霄峰:对。我约摸着写到第12、13稿的时候,就把她往回拉了一下。在学校,她可以去化大浓妆,其实就是一种自我保护嘛。但是当她意识到,我身边出现了这样一个男的,好像挺善良,能给我点安全感。

法兰西胶片:那我就恢复真面目吧,把浓妆擦了。

李霄峰:对,起码是以真面目示人。

03.破碎之花:你只要是个爷们,碰上这么一个大傻妞,心里都会动摇

法兰西胶片:第三个我特别喜欢的设计,是宋浩雨夜开车送潘晓霜回家时,潘晓霜在前挡风玻璃上撑起了一把伞,当时有一种宋浩这么多年破碎的心突然要被潘晓霜缝补起来的感觉,特别有趣。

李霄峰:雨夜是剧本里面就写的,当时现场也确实正在下雨,你可不得打伞嘛。但完成这个设计,我真的忘记谁提出来的,到最后你搞不清楚是谁提的点子,因为大家都是一起在想。

虽然我拍戏不多,就拍了3部,但那是唯一一次我在现场喝酒,为什么?太遗憾了。现场下大雨,然后看着这两个人在车里对话,太浪漫了,那个浪漫已经不是银幕上的浪漫,是整个现场就是这种气氛,就觉得太有意思了。

法兰西胶片:你说宋浩是在哪个时刻对潘晓霜有感觉的?潘晓霜唱卡拉OK那里吗?

李霄峰:其实是有,宋佳进组第一场戏拍的就是她跟章宇吃饭。你只要是个爷们,碰上这么一个大傻妞,心里都会动摇。说白了,你看,没有几个人在用这种表达方式直抒胸臆。那一场戏拍完,全场鼓掌

法兰西胶片:尬聊就对了,哦,你们男人都去夜总会呀,这个表达笑死我了。

李霄峰:对。你比我胖,你不胖。后来他们回来配音都说像在演喜剧。

法兰西胶片:宋佳真的在往少女去演,她的表演方式你们怎么协商的?

李霄峰:根本就不用讨论,第一次试妆的时候,俩人在我跟前一站,章宇穿一工装,视觉上来讲,小点,精瘦,宋佳穿一个大长裙,人高马大。我当时笑得,我说你俩喜剧演员吗。

我特别喜欢宋佳本能的性情,她甚至是超越我们文本上的潘晓霜的,如果不是她的话,我很难想象还有谁能够把这个角色和气场撑起。我在很多采访里也说过,去年4月4号《风雨云》上映,我就去看了,我对她有私心,我看她在塑造那个角色的痛苦,我说这样,宋佳老师,你呢,就舒舒服服来我们《风平浪静》这个戏。

法兰西胶片:用《风平浪静》稀释掉《风雨云》的痛苦。

李霄峰:你就好好享受拍摄的过程吧,我相信没问题。

04.恐怖游轮:和你说实在话,搁在10年前,我会告诉你,我很厌恶这事

法兰西胶片:第四个我特别喜欢的场景,那是一个完全是非不分、黑白颠倒的游轮,那是一个年长者、既得利益者统治的世界,那是一个政治场景,你怎么设想的?

李霄峰:首先,在这部电影里有两个场景很重要,一个是废墟,成年宋浩跟成年李唐相遇,当年杀人的现场成废墟了。另一个就是游轮,在剧本阶段,这个戏并不是所有人都同意的。

法兰西胶片:什么意思?

李霄峰:有些看过剧本的人提出了异议,因为游轮戏对情节没有推动作用,而且,这场戏很花钱。

但我特别感谢顿河,他说这两场戏一定要拍,尤其是游轮戏。摄影指导朴松日也认为这是全片唯一一次机会,第一,审视自己的内心;第二,审视这个时代。他们两位的意见,也更加坚定了我们要把这场戏拍出来。

法兰西胶片:那怎么构思出来的呢?

李霄峰:我见过

法兰西胶片:先等会,你先回答我这个问题,你是不是特别恶心、厌恶这个场合?

李霄峰:我和你说实在话,如果搁在10年前,我会告诉你,我很厌恶。但是,今天,可能也是我岁数大了,42了,我是真见过这样一个老爷子,他白发苍苍,当场倒立,当时我第一反应是觉得很悲凉,我不知道他的人生当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法兰西胶片:你也不知道他这么做到底是不是因为愉悦。

李霄峰:对,他是痛苦,还是愉悦,你不知道!有很多的时候,我们不知道,你看很多人都在笑,但其实都有抑郁症。游轮这些人,也是各有各的悲欢,各有各的悲剧,各有各的喜剧。

另外一方面,这一帮人在狂欢之后,突然唱起《大海故乡》,这种反差,是我认为的完整的一个时代。我在很多采访里都说,大海是我小时候的一个精神归宿,我第一次在厦门看到海,好高兴。

导演李霄峰工作照

法兰西胶片:还有当时的印象吗?

李霄峰:都10岁了,小学5、6年级,因为我妈妈是大学老师,学生放暑假,一起去组织活动,跟着我妈妈去的。我想起来了!还有一次,2013年,我有一次去天津,晚上,我找我一哥们,我们俩在高速上开车,听收音机,突然响起小虎队的《青苹果乐园》,眼泪马上掉下来。你就觉得,这个东西好像还是在你的血液里,只是说你什么时候想起它

法兰西胶片:世界的迭代速度太快了。

李霄峰:对,太快了,30多年时间,都是因为经济发展的太快了。

法兰西胶片:章宇他这时候就从游轮上跳下去了,然后又从岸上爬上来,你本身要达到的是一个什么东西?重生?

李霄峰:这个地方我跟编剧余欣谈过很多次,到底是实景,还是虚景。虚景就是他跳这个海,到底意义是什么,是到岸边去找新生活?还是怎么着?

这个阶段我认为是一个精准的,尤其是到了他流到海里面,肯定不是逃避,他是想挣脱,而且我觉得那个时候他已经都想好了

05.疑虑疑点:咨询了福建老刑警,宋浩父子15年没被发现符合逻辑

法兰西胶片:宋建飞杀人的时候,总感觉和《灰烬重生》特像,两个人躺在地上,俯拍的移动镜头,是巧合吗?

李霄峰:纯巧合。你知道你的审美来自于哪儿,审美其实来自于伦理,在一个伦理的关系当中,你推到最后你会发现,你的选择就那么一两个,我是这么认为的。

法兰西胶片: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15年,为什么父子俩总没被怀疑,从没有警察找上门?

李霄峰:我拍《灰烬重生》的时候,接触的刑警不下20个,有做得好的,公安部的特警,还有最基层的派出所民警,都接触过。这一次我们也跟很多老刑警聊过这事,在浙江福清,我们碰到一个老刑警,他就说90年代的刑侦技术,刑警靠什么,靠两腿跑,地方上也没有检测技术,只有北京有,当时很少说能提取到DNA

所以很多命案破不了,90年代悬案一大堆,每年到了年底都结不了案,到下一年,又下一年,再下一年……

宋浩是一个好学生,在当时的情况下,是不会在第一时间排查他的。排查社会关系,3种可能,情杀、财杀、仇杀,最后一个最难查的叫畸形犯罪,特别偶然,没有任何动机。但是你警察总得找逻辑,情杀找不着,财杀也不是,仇杀好像也不是,谁会想到,一个好学生杀人呢?

法兰西胶片:所以是刑警给出的逻辑是吧。

李霄峰:对,这个层面没有什么问题。

法兰西胶片:宋浩最后决定和李唐他们干,注定是要赴死了,你说他勇敢吧,但又有一点自私。那眼前小孩怎么办?躺在床上的老婆又怎么办?

李霄峰:他自私的那些台词,都在父亲的嘴里。为什么要用父亲的话来说出来,道理就在这儿,其实他代表的是,我们也是正常人

我自己觉得吧,宋浩比我勇敢多了,比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人都要勇敢得多。都娶了老婆生了孩子了,还要去选择面对自己曾经犯过的罪。

导演李霄峰说戏

法兰西胶片:那这就是注定无解的。

李霄峰:对,我说白了,为什么说这部电影里还有一些超越我们自己、自身的一些想象,或者是理想,其实晓霜跟宋浩之间的爱情走到最后,如果在生活当中,妻子知道自己的老公犯了这样的罪,第一件事难道不是帮你藏着吗?

其实宋佳最后有一个镜头,就是开着车,那个镜头原来的版本是,开着开着车,想起过去,眼泪掉下来,很多同事都看哭了的,哭得不行。我们在11月份做过一次内部测试,很多女孩看到那个地方就真得不行了,又配着《风平浪静》这歌,到那一下顶起来。后来我跟剪接指导张琪说,老觉得这儿好像有点不对,我跟他提了5、6次,他说这事你都说了5遍了,那这个镜头可能就得换了,说咱们再找找素材,我说没问题。

法兰西胶片:换掉是因为不能在这煽情?

李霄峰:就是宋浩虽然已经死了,但这个人物在这儿。他在他30岁的时候死,但是如果他多活个50年,他的罪并没有消解,这是不完整的。

后来很多女孩相当反对换掉这个镜头,为什么?不哭,我们就没有释放,其实这个地方恰恰是,我觉得有趣,当然你得做一个选择,你是让人觉得特可悲,还是让人觉得特OK,这个事可以过去吗?

这是不同的感受。

导演李霄峰和章宇、宋佳

法兰西胶片:最后一场戏,章宇其实是把状态说了出来,“我撑不住了”。

李霄峰:父子俩都快撑不住了,甲板上的那一段戏就拍了两天,太痛苦了。你怎么收场,怎么面对彼此,到底有父子之情吗,还是毫无父子之情,那它应该是什么状态呢,靠说都没有用。

法兰西胶片:所以,最终答案就只能被剪掉了。

李霄峰:其实,那是弑父

法兰西胶片:所以推荐你去看李安版《绿巨人》,终极结局,根本不是打什么超级反派,而是杀他爸,他爸觉得自己才是最牛逼的,你以为你愤怒之后就牛逼,我他妈原子能和万物融合,我更牛逼,儿子啊你太差了。你去看,《风平浪静》和李安版《绿巨人》是同一个结尾。

李霄峰:不敢这么比。

06.影像之初:一个成年人骑着摩托飞驰在荒原上,身后是追他的警车,他露出笑容

法兰西胶片:咱们回过了头从最初开始聊,你当时怎么跟顿河碰上的呢?

李霄峰:顿河我们以前见过,但不算认识,拍完《灰烬重生》后,大概在2017年6、7月份,当时新浪娱乐主编陈弋弋介绍我跟顿河认识的。当时正好刚剪完《灰烬重生》的一个版本,请她看片,她带来顿河,还带着我后来《风平浪静》的编剧余欣。

当时做完《灰烬重生》,我整个人很透支,身心挺煎熬的,也很难走出来。当时我就想,这一辈子不要再弄犯罪了,也不想再弄原创了。

但那天看完以后,顿河和余欣还挺喜欢电影里的一些东西,就跟他们一起吃饭聊天。一方面,我是想跟他们一起合作,我不想再自己搞了,想往外再走一走。另一方面,当时顿河自己做制片人,他也想搞一个犯罪题材。

我们就讲到一些事、一些人,讲到“成年人只讲利弊,小孩子才说对错”这句话时……可能也是喝了点酒,到了一个情绪点上。

法兰西胶片:知道你们俩都极度厌恶这句话,也因为这句话决定一起合作,不过这句话在自省的层面上,有用到《灰烬重生》里吗?

李霄峰:有,但是,没讲那么透彻。当时喝酒讲到这句话时,我忽然就觉得《灰烬重生》好像有一些话没讲透。

法兰西胶片:其实这句话某种程度上是句玩笑。

李霄峰:那其实还有一些话我也不认同,比方说,“消费者是上帝”,凭什么消费者就是上帝呀?我的天哪,为什么你是上帝?一个是阶级,一个是商品社会的必需品,可上帝这是信仰啊,我们信仰的是消费?“双11”实际上已经成一个宗教了

法兰西胶片:真正开始做是什么时候?

李霄峰:2018年的时候,我和余欣去青岛做第一稿剧本,花了一个半月。

余欣连续两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冠军,高二一届,高三的时候闲着没事再投一篇,又中了,然后就保送上了厦门大学中文系。这孩子很聪明,一边写着我们的剧本,一边悄无声息的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的研究生

编剧余欣

法兰西胶片:有没有一个什么影像上的东西,在推动着你去完成这个片子?

李霄峰:有一个东西是真的存在的,因为我跟余欣在青岛的头12天里,我们只能想到故事的开头,调定好了,但是你怎么往下进行,“15年回来”这事就没概念,我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弄,挺痛苦的。有的时候我是下午起床,有的时候半夜就醒了,没日没夜的,我们中间还换了一次酒店公寓。

后来也不记得是怎么回事,就是有一天,我们俩去海边散步,沙滩上有两三个小女孩,旁边有位妈妈,她们在那挖沙坑。我忽然脑子里就有一个画面,我就想,一个成年人,骑着摩托车飞驰在一片荒原上,身后是追逐他的警车

我在想,这个人那时候是个什么状态,他可能已经解决了自己人生中的一些问题,他应该是露出笑容的,他应该是快乐的、自在的,即使他马上要被抓了,马上要死了。

法兰西胶片:我分析一下,你在逛沙滩时看到了一个祥和的场面,这种通感,让你得到一种瞬间解脱的影像感。

李霄峰:我一开始是想把这个镜头放在开头。

法兰西胶片:倒叙?

李霄峰:对,我也尝试过这样剪。

法兰西胶片:那为什么没用呢?是不是觉得有点太简单了?

李霄峰:太简单了,其实这个电影算是完成我一个小小的愿望,其实我前面两部电影还有结构上的一些技巧,但这个电影我是希望从头推到尾。

法兰西胶片:电影整体做厚的话,就没必要再去做结构。

李霄峰:对,就是简简单单的从一个少年骑着自行车离开家,一直到最后,我觉得这个顺序是对的。

导演李霄峰

07.终极复盘:我能感到这次创作很舒服,整个人身心松驰

法兰西胶片:你能感到这一次拍戏有明显的提升吗?

李霄峰:其实所有人都不是完美的,别人有的优点我可能没有,但别人有的缺点可能我身上也会有。创作者,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高明

法兰西胶片:你是一直这样认为,还是拍完这部戏突然这么觉得的?

李霄峰:一直是这样,干嘛呀,我不相信,谁走到你跟前说,你犯错了,你做了什么错事,你首先要体察你自己。你创作一个人物的时候,你也得观察你自己,你能做到像宋浩那样吗?

法兰西胶片:你觉得你拍电影,对自己进行道德和审视的时候,是偏向治愈功能的吗?

李霄峰:其实我在这方面还好,尤其是完成以后,我更倾向于,把电影当成独立于我自己之外的一个事

但是同时呢,导演可能也是藏不住的,你像李安的电影,看到某一句台词,这就是他最想讲的,比如《少年派》,那船上,“老天爷,你到底还要我怎样!”创作者是跟这些东西做博弈的过程,是一个重新平衡的过程。

法兰西胶片:有没有觉得这一次平衡得特别好,并且,你能感受到自己平衡得好?

李霄峰:当然了,我自己也觉得舒服,但我没有办法去代表别的导演,我只能说我自己很清楚这一路是这么走过来的,有的时候,有些事不足以为人道。你是能看到你的进步。

法兰西胶片:这种进步首先能让身心放松吗?

李霄峰:整个人的身心松驰了,方方面面的因素吧,但是身心其实没有今天这么开放,没有这么的放松,或者说顾虑吧,没什么顾虑。

其实拍《风平浪静》的时候,有点像拍第一部《少女哪吒》的时候,没有想过什么市场,没有想过什么电影节,什么都没想。

也有运气的成分,运气好,正好碰到顿河这么好的制片人,黄渤这么好的监制。

而且这帮演员凑到一块,只要坐在一桌,这个气场就和复仇者联盟那个气场差不多。

特高兴,特别和谐,沟通没有障碍。其实我有那种伤感,大家在一块的时候,像小孩一样。但是这几个小孩的秘密要被大家看到了,你知道我的心里,有一种不舍。

既然要公映了,它就要结束了


*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第一导演(ID:diyidy),欢迎关注。

 6 ) 导演李霄峰的书单

这是2017年的一个采访了。

那时候还没有《风平浪静》,当时的李霄峰正在忙着他第二部电影《追·踪》(后改名《灰烬重生》)的后期制作。

采访是为《小说界》杂志做的,于是内容主要围绕着阅读和写作,后来在杂志刊登的标题叫《李霄峰:感伤的,感伤的,感伤的小说家》。

当时印象很深的是李霄峰非常会讲故事,记性超级好,情绪十分具有感染力。他给我讲托尔斯泰的《复活》,讲《克鲁采奏鸣曲》中的《魔鬼》……《魔鬼》这样一个短篇小说被他讲得惊心动魄。回来后,我立刻买了一本《克鲁采奏鸣曲》……


不知道李霄峰多年之后还会不会记得这个春日午后。在他北京的家中,和煦的阳光自窗外照进来,客厅里有一些乱,最显眼的便是中间桌子上放着的电脑,他正忙着做他第二部电影《追·踪》的后期制作。

采访中他一直在抽烟,大口喝茶,说到开心处爽朗地“哈哈哈哈……”大笑,怒骂时则是无奈但又斩钉截铁的语气。

这个下午,他讲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讲了托尔斯泰的另一个短篇小说《魔鬼》……李霄峰很会讲故事,很懂得取舍和侧重,也懂得语言和语气的渲染。他当年在高铁上看《复活》,看到流亡西伯利亚途中,西蒙松对聂赫留朵夫说:“玛丝洛娃虽然她不能接受你的爱,但是她觉得你是否同意这件事(玛丝洛娃和西蒙松在一起),对她来说很重要。”原本躺在座椅上的他被震撼得端直了身体。而当他那天重新再讲这个故事,再讲到这里,原本放松地躺在沙发上的他,再一次地,坐直了身体。

“当我看到托尔斯泰的时候,这世界上对我来说就只有一个高峰了”

李霄峰的电影《追·踪》中,两个男主角是通过一本书认识的,“其中一个人在书上留了言,另一个人买了这本二手书,回家之后发现上面的留言,还有地址,结果两人就成为了笔友”。这本书便是托尔斯泰的《复活》。

《追·踪》的剧本改了十二稿,其中一稿的作者是写了《心理罪》的徐展雄,正是他将托尔斯泰推荐给李霄峰。之前,李霄峰当然已经看过很多文学大师的作品,但“当我看到托尔斯泰的时候,这个世界上对我来说就只有一个高峰了”。

李霄峰看的第一本托尔斯泰的书是他的短篇小说集《克鲁采奏鸣曲》,他最喜欢里面《魔鬼》那一篇,他说:“托尔斯泰一辈子都在忏悔和自省”。

三十岁的李霄峰看完《克鲁采奏鸣曲》后,很长时间不想再看托尔斯泰,“因为我觉得他真的已经在那儿了”。

2015年,《少女哪吒》受邀成为俄罗斯萨哈林国际电影节开幕影片,李霄峰利用这个机会专门去了一趟莫斯科托尔斯泰故居。萨哈林其实离莫斯科并不近,坐飞机得坐七个小时。

“我先去了普希金故居”。普希金故居给李霄峰的感觉很堂皇,“他是俄罗斯文学的太阳,因为普希金是第一个让文学走进俄罗斯人民群众的作家”。因此“我到了普希金故居的书房,是有一种权贵感的。感觉说:这哥们儿还是挺享受自己的文学地位的”。

托尔斯泰故居也很大,李霄峰说:“但一到他书房,我稍微有点震惊。因为他书房书桌腿锯得特别短,然后他要匍匐着写作,而且那个书桌很简单”。通过故居里的展品,能看到托尔斯泰七十多岁的时候开始学自行车,“当时骑自行车刚开始流行”。他自己种地,自己打猎,还自己做手工,“给他女婿亲自用牛皮缝了一双皮靴”……“我到今年还有这个感受:托尔斯泰一辈子都想摆脱自己的阶层给自己带来的那种罪孽,那种对灵魂的很深的很虚伪的束缚——其实这个是很难摆脱的”。李霄峰说,“我觉得他一直知道自己头顶永远有个东西是高于自己的,如果今天你要让我说的话,那这个东西就是道德的力量。”

托尔斯泰写《复活》用了十年的时间。李霄峰看完一遍之后,就再也无法看第二遍了,“它已经不能用‘好’来形容了……有些东西是把你击垮的,而有些东西是人性的复苏。”托尔斯泰那种又雄浑又温柔的力量感,总是让李霄峰觉得亲近。

“读者跟作品之间需要缘分”。李霄峰说。他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之间就很难产生这种亲近。他那次去俄罗斯,也去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故居,路过,就进去看了一眼。只看了一眼,“有时候很奇怪,装修风格就跟你不是一路人”。

“我看了很多人的短篇,但是能够把短篇做到完美的只有塞林格”

电影《少女哪吒》是李霄峰拍的绿妖的小说。故事讲述的是两个女孩长达数年的友谊和成长。而友谊的开始,是她们中学时一起恶作剧被老师罚在操场跑步,然后聊起来,发现班上的女生都在看琼瑶,而她们在看三毛,她们是不一样的。

中学时的李霄峰也是不一样的。他那个时候特别讨厌鲁迅,“我觉得是因为课本的原因”。直到多年之后重读,才发现:“他是一百多年来中国最伟大的作家”。李霄峰说,“跟他一比,胡适就是个小学生”。

中学时,李霄峰看的是苏童和余华,“苏童在文学语言上是很有自己一套的,他是个很有天分的人。余华呢,更接近于西方小说的架构,更强一些,更工整。其实苏童天赋更高”。

作为男生,他看武侠小说也比较多,“上高中的时候,我是喜欢古龙多于金庸的”。他看的第一套武侠小说就是古龙的《多情剑客无情剑》。

大学后,李霄峰申请去比利时留学,原本的专业是艺术与哲学,半年之后才改考另一所学校的电影系。所以,“有段时间最苦闷的时候,我看了大量的哲学书籍,像尼采,像叔本华”。很多的经典名著,“包括像《红楼梦》,都是在上完大学才看的”。

他喜欢塞林格,有段时间出去旅行,行李里塞着一本《九故事》。“在短篇上即使到今天,最牛的还是塞林格。我看了很多人的短篇,但是能够把短篇做到完美的只有塞林格”。

他喜欢在旅途中阅读,“我前些年比较‘功利’,带的都是李安的《十年一觉电影梦》”。那本书是他2003年在香港买的,然后每年都要读一遍。

在他的《失败者之歌》中,有一个故事写了他在飞机上看雷蒙德·卡佛。当时国内还没出版卡佛的书,“我是帮朋友在纽约买的一本英文的,在飞机上我就把它读完了”。李霄峰说,“其实我的英文并没有牛到那个程度,但我居然全都看懂了。我就意识到一件事:就是美国的短篇小说是怎么来的?是很短的句子、很简单的词给文学带来了普世性的重要作用”。

他还喜欢南非作家J.M.库切,喜欢奥尔罕·帕慕克。帕慕克有本书叫《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是他在美国哈佛大学做的文学讲座的手稿。“说得很好,我也感同身受”。帕慕克将小说家分为两种人,一种是天真的,还有一种是感伤的。“他举的就是托尔斯泰的例子”。

“他把托尔斯泰是归于哪一类呢?感伤的吗?”

“是感伤的,感伤的,感伤的……”

“我要能在五十岁前把汪曾祺的《复仇》给拍了,我就死而无憾了”

在李霄峰心中,导演界有“四大天王”:“第一天王很遗憾是个日本人,黑泽明,对我来说他就是电影界的托尔斯泰”。第二位是谢晋,“谢晋是唯一能和黑泽明等量齐观的。这两个人都不是那种拘泥于某一类型电影的,但是在刻画人物上两个人都是最牛的”。第三位是李安,第四位是杨德昌。

李安的电影,很多都是改编自文学著作。而几乎每看一部,李霄峰都会也将原著找来读,《断背山》更是第一时间看完就在网上买了英文原版。

在李霄峰看来,对于文学作品的影像化,“好的电影它一定是一次再创造”。但《断背山》却例外,“《断背山》小说怎么样,电影基本上就怎么样,因为文字里面是有气质的”。有些文字天生就已经有了画面感。他举例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之一:“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我当时看完了就觉得:你把分镜头全弄完了呀!最后‘大雪满弓刀’还突然到了一个特写上。”

李安作品中李霄峰最喜欢的是《与魔鬼共骑》。电影最后,那个黑人奴隶将曾经并肩战斗的主人埋葬,这时他说:“你知道我主人死的时候我是什么感受吗?我自由了。”李霄峰说:“他和主人的感情是很深的,他是把他好好安葬的,他很难过的……但最后他说:‘我自由了!’我觉得这个导演太厉害了”!

“毫无疑问文学是电影的土壤,一个国家文学怎么样,你就看电影。文学最能够直接反映这个社会的气氛”。李霄峰说,“你看现在的气氛是什么样的作家在当红,是什么样的作家在不停地出书……你就知道这是个什么时代了”。

拍完《追·踪》,他终于决定将自己的书《失败者之歌》搬上银幕。“我会拿出来五到六个故事中的人,来组成一个新的故事。不过能拍多少还不知道,但我想到这个还挺兴奋的”。

他还签下了韩松《冷战与信使》的电影版权,“他是科幻作家中为数不多有文学性的”。

不过他自己最想改编的还是汪曾祺的小说《复仇》。那是一篇汪曾祺早年的小说,“很多人把那篇小说当做一个习作,我完全不同意,那个东西是真正有叛逆心的,有很奇绝的想象力”。李霄峰说:“我要能够在五十岁之前把《复仇》给拍了,我就死而无憾了”。他算了算,还有十二年。

他还见过汪曾祺的儿子和女儿,临别的时候送了他们一本《失败者之歌》。汪曾祺的女儿已经是个年纪很大的老太太了,“她指着我的书名,你看这名儿,怪不得能喜欢汪曾祺呢”!

“我觉得写作上有个人对我有很强烈的影响,就是福楼拜”

有一本书,李霄峰看过十遍以上,那便是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我觉得写作上有个人对我有很强烈的影响,就是福楼拜”。他看的《包法利夫人》是周克希翻译的,当时就把他看傻了,“他怎么可以把一个屋子里的事物描绘得那么清晰?它们的位置,这用文字表达是很难的……同时它又是完美的”。李霄峰说,“那个小说可以说是完美。包括最后包法利夫人跟莱昂在马车里相好的时候,从马车里扔出餐巾纸。那么猥琐的一幕,他都把它描述得很美。我当时也是惊为天人”。

李霄峰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写东西,少年时代他的日记本一度会在全班、全校甚至其他学校的小圈子流传。之后开始写影评,还曾给张元写过剧本,后来慢慢开始尝试写小说,“我不是有意要写小说的,我是在写的过程中突然发现我有写小说的可能性,我才去尝试着写”。《失败者之歌》的后半部分就越来越接近小说了。

第一篇小说的尝试是《阅读》,讲的是一个出租车司机,他收工回家最惬意的事情就是热水泡脚的同时掏出客人遗失在他车上的手机,开始阅读他们的短信,想象背后的故事……“那篇真的是我在丢了手机之后写的”。

然而李霄峰自己最满意的一篇是《了不起的时刻》。这一篇他从2013年写到2014年,前后修改就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他写东西的习惯是一定要关手机,然后反复地修改。“包括写剧本也一样,反复地修改”。他说,“那篇写得很好。还有一篇叫《回家的路》也写得很好”。

然而这两篇很多读者都并没有看到过,因为没有收录在《失败者之歌》的纸书中,只有电子书有。

而且,《了不起的时刻》也是李霄峰最后一篇“认认真真给写完改完的小说”,因为,“拍了电影后几乎就没时间写过小说了”。

想起李霄峰说他有次看一张照片,是显微镜下的雪花,看到雪花的结构,是完完全全的完美。李霄峰说:“我就想:最完美的东西总是最容易消失的,一定是匆匆一瞥的”。

李霄峰荐书——

《共产党宣言》:“我认真的,《共产党宣言》是一首诗,近一百多年、两百多年没有超越它的。它那个诗性,语言的精准很牛的。马克思确实是很伟大的思想家”。

《谁来跟我干杯》:“古龙的一本散文集,他讲了很多人生很本质的东西。其实古龙是很本质的作家,虽然他后期写得很烂,但不妨碍他是淤泥里的夜明珠”。

《谢晋谈艺录》:“很小的一本书,都是他平常的发言啊,自己想到的话啊,创作的总结啊……很好的东西,讲了很多对文艺的看法。活到他那个份上,什么没拍过啊?歌功颂德的也拍了,鞭挞社会的也拍了,直指人心的也拍过……而且每一个都拍得很好。你去看他《红色娘子军》,太牛了!我都吓傻了!这可比第五代牛多了。真的,叫不拘一格啊!这才是电影啊”。

(原文刊于《小说界》2017年第4期)

 短评

浪费了好故事,也浪费了演员,硬接,硬过渡,硬巧合,硬来,硬上,突然出来、突然消失,突然接上,突然得有些抓马;故事没做实,很多东西基本是用嘴说出来,人物不入心互动,基本像工具人在各行其是,所以显得主次不分,李鸿其、小宋佳有些段落搞得像演小品似的,人物设置得有些滑稽了;被顶替的事情没仔细深入,被改变的人生也经不住推敲,整个框架已经在摇摇晃晃,导演还沉醉于小心思、小聪明的小细节设计,像个罪案片,又像伦理片,又像文艺片,其实都不太像。也许这个故事交给大鹏、五百、饶晓志这些导演,可能都比李霄峰拍得好看、卖钱。

8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SIFF 三星给摄影。个人认为女主的人物故事线过于突兀,其他各个人物做事的动机都不是那么有力。影片开头讲了故事的开端,然后一直到电影的中间段给我一种跑题的感觉,我以为后半段的情节会说明前面看似跑题实则是伏笔,后来发现我想多了。。

9分钟前
  • 鱼翅□■
  • 还行

大概能想象编剧们一起剧本研讨会时绞尽脑汁编故事的场景了。

12分钟前
  • Alain
  • 还行

半部犯罪片半部爱情片,两种元素是如此脱节,以至于看着就像是把一部犯罪片一切两半硬塞了一段爱情戏进去。宋佳追章宇的几段无疑是全片最好看的部分,尽管没有人能解释宋佳凭什么就对章宇一眼万年了。除此之外的所有情节都是那样的冗长、狗血、可笑,一个从一开始就很难成立的故事居然还能以一种更难成立的方式收尾……所有演员都被浪费了,宋佳、李鸿其、王砚辉统统都是工具人,章宇这样一个极具性魅力的演员,在这部片子里只剩下了懦弱与被动(而且好多镜头都把他拍得好丑!),就这样还能觉得性感的观众,那恐怕眼里看到的只是章宇而不是宋浩了。#总而言之,是我爱得不够

13分钟前
  • 王大根
  • 较差

后劲儿太大了,像刚喝完一杯烈酒。一个优秀保送生被人替代后所引发的多米诺效应:人生不断被改写、被挟持、被裹挟着前进。更讽刺的是——当你看见希望时,生活又毫不犹豫地将你再次拍倒在地。对于演员来说,宋佳、王砚辉、李鸿其各个演技在线,章宇更是继黄毛、眼镜之后,再多了一个代表角色宋浩,看似毫无表演的表演,恰恰是卑微生活隐忍度日的真实写照。风平浪静之下是看不尽的暗流涌动,导演用影像为观众呈现了一场人生失控后的选择以及悲剧走向。当电影照进现实,一切都值得深思和回味。

14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编剧不尽人意,演员拼劲全力,导演故作文艺,整体差强人意~

16分钟前
  • zzy花岗岩
  • 还行

高考保送引发的血案,从剧情里能联想到高考被顶替、小孩出生后去自首等社会事件,国产犯罪片同步现实题材的又一集大成。15年前的大风大雨,15年后的风平浪静,一切看似云淡风轻,实则一直波涛暗涌。拒绝和纠缠都言简意赅,爱恨如履薄冰。杀人如回忆,但凡提起,心不宁、意难平。“男人来到这个世上,就是来牺牲的” 风平浪静,撑一条船,南风撩人…片尾曲加分。章宇在本片贡献了“三杀”:一如既往的闷骚杀、全新形象的侧颜杀、手起刀落的凶狠杀;王砚辉则跟章宇继《我不是药神》《无名之辈》后再合作;宋佳延续了《风雨云》的表演,是要在演技女王之路一走不回;李鸿其竟也挺帅,最阳光活力的一次;惊喜还是新演员“小宋浩”,可以说,周政杰之于《风平浪静》,正如李现之于《万箭穿心》,非常抢眼。

17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总体而言不大成熟,影片的主旨不够清晰,人物动作不明确,拟音也有不少低级失误,另外,章宇的妆容影响了观众看他的面部表情;影片的长处在于氛围的渲染,犯罪片的灯光和音乐渲染比较重要,相对做的还可以,但导演要走的路还很长。

21分钟前
  • 玻璃晴朗
  • 还行

编剧层面我有如下困惑:①李鸿其饰演的李唐在收费站用钱贿赂章宇饰演的宋浩时因为恼羞成怒拿着装满钱的袋子怒砸后面排队等缴费的车子,我想问不担心监控吗?不担心被宋浩的其他同事看到吗?即便是副市长的儿子也不能这么明目张胆吧?②王砚辉饰演的宋浩父亲既然可以这样轻松掩盖自己杀人的事实,那又何必让儿子远走他乡?同时既然那么爱儿子,为啥让儿子从事如此艰苦的工作呢?③宋佳饰演的潘晓霜就因为在暴雨那天目睹上身赤膊的宋浩就迷恋了整整15年?④邓恩熙饰演的万小宁被李唐开车撞死后,宋浩埋尸时尸体嘴唇那么红依然有血色太过不合理。卡司确实不错,章宇表演也比较出彩,但电影的野心似乎过大,将入学名额顶替、官商勾结、地产商强拆、裸官等很多社会现实问题都包罗了进去,利用2条命案勾连,却在很多细节上出现不少BUG或不够考究的地方。

24分钟前
  • 连城易脆
  • 还行

几个采到的信息:1.浴室洗澡的戏,剧本里没有,是章宇宋佳研究出来的。章宇专门买了母婴书,呼吸法是他在书里看到的。剧组现搭洗手间、买浴池、通上下水管。这场戏是我今年看到的最好的戏,可能也是迄今看过的最纯粹最烟火气息的爱情片段。杀青后,章宇常发信息问李霄峰:这段没剪吧?2.李鸿其那身有小丑气质的西服套装,是他自己带来的,专为角色准备。3.陈瑾只有两场戏,接到邀约时刚拿下百花影后,但二话没说就应了。她来剧组,不带助理,自己拉行李箱。4.机场戏,王砚辉和章宇因为两个字的台词由谁先说产生异议,在厦门机场矗立一小时,多花了场景费若干。宋佳说“我就想跟这帮人一块玩”。我觉得特别好,《风平浪静》呈现出了创作者集结的面貌。李霄峰说拍完这片,世界打开了,觉得自己像一叶小舟,其实百舸争流,千帆共进,多好呀。

25分钟前
  • 空山
  • 推荐

剧情推进的太硬了,更适合拍个四集的迷你剧

27分钟前
  • 蒙托利沃
  • 还行

章宇这个角色,其实就是一个随波逐流的人。他的命运,甚至爱情,都是被别人推着往前的。

3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导演你撑不起这些个好演员啊...

34分钟前
  • Cafe-Americano
  • 较差

我羡慕章宇是中国最性感的男人❤️❤️❤️❤️❤️

39分钟前
  • eater
  • 力荐

这么好的卡司,这么夹生的电影。

44分钟前
  • 严老师
  • 较差

这个电影贡献了一对让人难忘的有余味的男人女人。一个像晚霞,又脆弱又隐忍又神秘,一出现就带着罪孽,久久飘浪在外,沉默地雕刻着石观音,光明都是稍纵即逝。他的故事里没有写的那部分是最迷人的部分。一个像野玫瑰,又热情又豁达又丰润又自主,一出现就带着救赎,眼神灼热身体滚烫,就算等不到要等的人也不觉凄凉。晚霞和野玫瑰,以前只在香港电影里存在的男人女人,只能周润发和钟楚红来演,这次换做章宇和宋佳,让我有久别重逢的感觉。

48分钟前
  • 韩松落
  • 推荐

哎,剧本啊。。。但是抛开这些,这片简直是章粉福利啊,床戏,打架,洗澡,灰头土脸,还有李鸿章CP,好康!!!

49分钟前
  • 玩具tris
  • 还行

少年时期和成年后割裂感强,自从浮夸的李鸿其出场开始一路崩塌到最后。少年时沉稳仗义的李唐为何变成浮夸暴发户?没交代。潘晓霜为什么非得硬贴男主?一夜情后怎么就突然要结婚了?没交代。男主在船上跳海游泳想表达什么?群演集体表情夸张地唱大海啊故乡是什么鬼?李唐前期只是浮夸暴发户为什么突然变成杀人狂魔?全程三个人面面相觑,剧本不行,不合理的细节一大堆,白瞎了一堆演员。

54分钟前
  • 八部半
  • 还行

一開場殺人補刀趕走兒子就人物動機稀碎,完全沒有說服力,這不是為難演員麼?與其一部部趕著拍,不如先把劇本和人物搞清楚。男演員們演得賣力,卻因為casting和劇作的問題被削弱;宋佳的表現挺動人,可能是唯一的亮點,但她儼然像在拍另外一部電影。

57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还行

一流演技,二流导演,三流编剧。

59分钟前
  • 没感情的嘎嘎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