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2019

HD

主演:柳海真,尹启相,金弘波,禹贤,金太勋,金善映,赵贤哲 Hyun-Chul Cho,艺秀晶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19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词典2019 剧照 NO.1词典2019 剧照 NO.2词典2019 剧照 NO.3词典2019 剧照 NO.4词典2019 剧照 NO.5词典2019 剧照 NO.6词典2019 剧照 NO.13词典2019 剧照 NO.14词典2019 剧照 NO.15词典2019 剧照 NO.16词典2019 剧照 NO.17词典2019 剧照 NO.18词典2019 剧照 NO.19词典2019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过度追求道德完美,往往陷入窘境

医生是内战中的联邦军军医,被迫用残酷的方式惩戒爱尔兰裔叛徒,加上战场的惨烈,过度自责以致出现精神分裂,本来远走他乡是求内心平静,却因为被害妄想而杀错人,再穷尽力量求死者太太原谅,与对方产生情愫之后,更用自残的方式求取心理平衡,以免更对不起死者(在此抨击一下"司马迁"说,那只能当笑话,一个被动一个主动,性质完全不同) 如果医生没有这么强的道德感,可以自我开解:惩罚叛徒不是自愿,错杀人也非初衷,和Eliza暧昧也是人之常情。。。。便不会陷自己于万劫不复,极端尴尬到以几乎自我毁灭的方式结束孽缘(不极端就不是疯子)

如果不是医生发疯,两个位阶差异极大的男女几乎不可能产生交集。她是他唯一能接触到的女性,善良且美丽;Eliza丧夫之后尊严扫尽,医生是这个艰难时刻唯一尊重她,甚至表示出卑微的“上等人”。Eliza本以为让医生直面自己,能害他自责下半生,却低估了一段时间来的空虚、寂寞等等各种情感需要,她并不了解自己内心在渴望什么,从送书开始,这段关系开始失控,Eliza每次的匆匆离去,欲迎还拒,欲说还休,到第三次接受医生教她识字,某种程度是向自己的欲望妥协。后来已经不是他能不能面对她的眼神,而是她不敢直视他的双眸。她的前半生恐怕从来没有接触过知识分子,何况医生毕业于耶鲁大学,一个受过高等教育,有内涵,博览群书,知性的人,深邃复杂的目光可以瞬间俘虏异性。而Eliza两次被触动又都是提到“孩子们”——”孩子们不会挨饿了”,“您认识字再去教给孩子们”。。。。记得第一场法庭戏,Eliza有个特写镜头,神色复杂,并未表现出特别激烈的情绪,她不是受过教育的淑女,不一定懂得克制和含蓄,或许她和亡夫没有特别浓的情感,就是简单的搭伙过日子,人是自利和经济的动物,之所以强烈的怨恨医生,在于他毁灭了她和孩子们赖以生存的依靠对象。而医生的自赎,有意无意扮演起缺失的父职和夫职,她难以克制的产生了依赖感,毕竟面包火腿、孩子们的生存比爱恨情仇更现实。所以这段关系不仅是单纯的男欢女爱,编剧很懂人性。

编剧在这段小说中轻轻带过的男女戏上大做文章,的确让电影更有戏剧张力,人性更加细腻和饱满,却显然游离了编纂字典的主题,造成整体结构头重脚轻,前松后紧。要表达的东西太多,无论两个男主,还是两个女主,甚至配角,每个人物都想“立”起来,有点主次轻重不分,无论编书还是两男主的友谊,都显得寡淡无味,非常关键的合作着墨不多,思想火花的碰撞也蜻蜓点水,明显没有医生和Eliza的爱恨纠葛更具冲击力,电影看完,触动心灵的就是爱情戏。个人觉得爱情不应该成为本剧的重心(改名叫《牛奶和玫瑰》(看过米尔克和权游的懂)算了),更希望看到他们在辞典上付出的努力。或者篇幅再长一些,3个小时的长度也许更合适。

再说演员,梅尔吉布森的表演中规中矩,角色本身也没有什么发挥余地。重点是两度影帝诠释的疯子,人格分裂的表演可圈可点,情感交流戏也拿捏的不错,文人的一面明显底气不足。西恩潘演出了“疯”,但缺少了“文”。个人觉得就算演技再好,演员也有因自身气质导致的角色局限,文人气大概就是西恩潘的短板。

 2 ) 人性的共鸣,命运的可能

历史的细节充满了人性,历史的细节充满了意外;历史的深处充满激情,历史的深处充满可能。

电影《教授与疯子》是一部讲述牛津词典第一版编写过程中,主编默里教授和志愿供稿人迈纳精神病患者之间的故事。一部电影让他们从历史的深处活过来了,我们的命运可以是这样,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结局,不管被安排了怎样的遭遇,你总还能做点什么?

默里教授一位语言资深教授,怀揣着激情和梦想承担了《牛津词典》的编辑工作,牺牲了家庭,日以继夜辛勤工作,但却深陷笔与墨的风雨中,一个 Art 可以困扰团队很久,始终得不到完美的引用。整个词典在 A 这里就编辑缓慢,而上面又在施压,希望推动进度,打开市场。

在这艰难的关头,上帝送来了拯救,一位志愿供稿者给他们源源不断地提供了思路和索引,拯救了词典编辑工作。然而这个神秘人却是一个关押在精神病院的杀人犯,美国人医生迈纳,他早年在战争受过刺激,精神分裂,在一个夜晚错杀了人,被判终身监禁。

片中最精彩的情节就在于一个精神病患者看似正常实则不正常的展现,内心痛苦的折磨与精神的恍惚,还原出了一个真实的人性。


命运是如此残忍和无奈,有时必然要承受不可避免的苦楚。但命运也会给你留下一道光给你带来意外的安慰,一个真实的病人却因为机缘巧合可以参与到这场历史性的工作中,从事《牛津词典》的编辑工作。我有时在想为什么剧情片最值得回味,或许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细节、历史的深处,关乎人性的共鸣,关于命运的真实。

 3 ) 无法被毁灭的希望

1955年,艾伦.金斯堡在《嚎叫》的开篇写道:“我看见这一代最杰出的头脑毁于疯狂,挨着饿歇斯底里浑身赤裸”(I saw the best minds of my generation destroyed by madness, starving hysterical naked……)。怀着无比痛切的心情,金斯堡用诗歌为那一代被摧残殆尽的精英们发出了撕心裂肺的悲嚎。

在较为温和的意义上,《教授与疯子》也包含了这样的痛苦,尤其是关于迈纳医生的部分。和金斯堡类似的是,他的疯狂和极度的痛苦并非问题的起因,而是结果,一种远比其自身更为疯狂的制度和人性之扭曲的结果。

当我看到他因为无法调和内心的救赎渴望(这种渴望由于得到伊莉莎的宽恕和爱而变得空前强烈)和同样强烈的负罪感的剧烈冲突而采取极端的自残手段的时候,我禁不住一阵心悸的感觉。这样的痛苦正是金斯堡们不惜投身于毒品和纵欲的深渊去逃避的痛苦。

好在影片不只是呈现了这样的痛苦,还同时给出了救渡的可能。

这救渡来自于默里、伊莉莎和其他所有以各自的方式继续坚持着人性中的善良和悲悯的那些人,也来自于影片故事的缘起:编撰一部前所未有的英语辞典的事业,它代表着记录、保存和传承文明的努力。 “站在书脊之上,我可以飞跃眼前的围墙,借文字之翼,我可以抵达世界之巅,这是自由,只有阅读时的人生后无追兵。阅读时,我是在追寻上帝的脚步。”

这追寻的脚步无法被毁灭。因此希望永存。

 4 ) 捍卫生命,捍卫梦想。

8.3 这部片中能看到《肖申克的救赎》的影子,也有很多经典的闪现出现在脑海里。 它像是传统的传记片,又没那么乏闷。史诗般的沉重感吸引着观众一页页的翻阅下去。像字典的密集,追溯着发生过的曾经。

说实话,故事相当有吸引力,可惜导演的把控棋差一招。 出现了非常多的人物,有些并没有表现得很出众,甚至你不会觉得精神病院的医生是个坏人。不会觉得牛津大学里的老学究们固步自封又玩弄权贵有多么可恶。 只记得,默里深邃的眼眸中有悠远的归途和无比的坚定。迈纳PTSD后内心的挣扎矛盾和内疚。伊莉莎大女儿的那一巴掌有多疼。 历史长河中的有些人,或许和结果无缘,却用自己的生命给远方的人指出了正确的方向。

 5 ) 《教育与媒介演变》郭老师推荐电影观看

《教授与疯子》观后感

一、《牛津英语辞典》第一版编纂过程

1.理查德·特伦奇(RichardTrench)与“众源方式”

1857年,特伦奇提出《新英语词典》的编纂设想,在特伦奇的号召下,语言学会正式启动了“阅读计划”,号召义务读者通过阅读已有英文文献来记录“非同寻常”的词汇。

到年底时,已有76位志愿者完成了121本著作的阅读和引语摘录。

语文学会正式通过了《语文学会对出版〈新英语词典〉的建议》,将文献阅读范围限定于18、19世纪主要作家以及更早期所有作家的作品。

2.赫尔伯特·柯尔律治(HerbertColeridge)与“众源方式”

他起草了《编纂语文学会的新英语词典时应遵循的规则》

,奠定了大词典的编纂基础。

他将“阅读计划”中所涉及的书籍分为三部分:

(1)1250年到1526年第一本英译《新约全书》问世期间出版的书籍;

(2)1526年到1647年弥尔顿去世期间出版的书籍;

(3)1647年到1858年该词典项目正式启动之前出版的书籍。

这三个时期在他看来分别代表中古英语(Middle English)、早期现代英语(Early Modern English)和现代英语(Modern English)

3. 弗雷德里克·弗尼瓦尔( Frederick Furnivall) 与“众源方式”

(1)他排除了只重古典作家的偏见,将报刊出版物纳入“阅读计划”的书目,认为报刊同样是有价值的语料来源。

(2)于1864 年建立的早期英语文稿学会( Early English Text Society) ,旨在为大词典提供早

期和中古英语的文献作品。

4. 詹姆斯·默里( James Murray) 与“众源方式”

(1)起草了对整个“阅读计划”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请求广大英语使用者为语文学会的新词典阅读书籍和选取摘录的呼吁书》。《呼吁书》附上了须查阅书目的清单,统一了选词标准,规范了卡片的体例和引证的格式,使得资料收集工作有了质的改变。

(2)默里对分编者和次分编者的责任做了明确规定: 前者主要负责将引文卡按字母顺序排列,将同一词条按不同词性分类,对引语例证进行初步的语义分类; 由于新的卡片源源不断地输送进来,分编分类安排好引文卡片后,次分编负责评估新卡片信息并对原有的安排进行适度调整。

二、感悟

1. 众源方式与计算机检索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总的来说,字典的编纂工作可以分为上层和下层。上层是对于方向的把控,如,那些词汇能够被收录进词典当中?词汇来源应从哪些著作中寻找?应该如何对词汇进行提取、分类和编纂等等。下层是一些“机械劳动”,凭借全民投入的优势,暴力地进行书籍覆盖、提取。每个人都能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是也很有可能存在重复操作的问题,但是只要人基数够大,不同水平的人够多,基本能实现覆盖,在没有计算机、大数据的时代,这无疑是最好的方法。

2. 众源方式与百度百科条目编写有异曲同工之处。

百度词条等编纂,允许每个人自创词条,再由工作人员审核,允许每个人进行更新修改,随着时间的累计与修改人数的增加,一个庞大的知识库便建立起来了。

3. 电影情节中默里与迈纳医生的呈现与传统史学研究有相似度。

以中国古代史研究为例,在计算机并未发达,计量、大数据、e考据方法并未产生的时候,传统学者通常会进行史书的阅读,如《资治通鉴》、《新唐书》等等,他们往往凭借超群的记忆力,将书中内容牢牢印在脑海里,留待研究时候的提取。

 6 ) 用人性维系文明的灯火

用人性维系文明的灯火: 无论是自以为是的正常人,还是千夫所指的神经病,都应该被一视同仁,身份没有高贵,能高贵的只有人性,比如后者,他一样该被尊重,享有荣誉,这不是人道的伸张,而是人类都本然就具备的人性。电影《教授与疯子》就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一个把陌生人错杀的人,被送到法庭,被认定存在精神问题,属于精神错乱的情况下杀了人,所以判决让他到精神病院接受治疗,其实也是终生监禁。疯子是美国人,过去是一名军医,参加过内战,战争让他得了抑郁症,他来英国也是一种逃避。他因为自己错杀了无辜而深深自责,愧疚,痛苦,把自己的退休金都让人送给了死者的妻子,现在已经变成了寡妇,对如何照顾儿女而一筹莫展。开始寡妇对杀害丈夫的凶手恨之入骨,拒绝了他的钱,但是后来寡妇原谅了他,因为自己见证了真相,加上这个军医还为编辑字典所做的贡献,字典的编辑就是便利下一代的学习,也是这个英语文明的骄傲。 英国是一个很有绅士风度的民族,后来二战中,许多贵族儿女都义无反顾的参加战斗,抵抗德军,可在此刻,一场全民参与的编辑字典却波澜壮阔的拉开序幕,那个疯子军医一个人就编辑了一万多的词汇,这让负责编辑工作的默里教授喜出望外。教授其实文化很低,很早就辍学在外干活谋生,不过他没有放弃学习,自己自学很多语言,学术,一批经院大师们也叹为观止。教授没有私心,他把灵魂交给了工作,而非生意人的工具,他的性格,血统也受到了嫉妒,排挤。教授得知军医的贡献后,毅然的选择去拜访对方,一个和自己年龄相符的新朋友,也是知音人。教授的妻子也是一个坚强的女人,她的身上一样散发出人性,良知,最终还是鼓励丈夫去解救那个被人认定的疯子。她说过“有时候当我们推开之时,正是需要我们被抵抗之时。”人活着,一些尊严必须捍卫,一些真理必须维系,良知也必须保护,朋友必须摆脱痛苦,人活着不仅是在战斗,也是在救赎。 为了救出疯子朋友,教授和朋友一块去找丘吉尔,终于出现了契机,丘吉尔同意救出疯子,并亲自下笔签发文件,让教授回到原先的工作室,与其说是英国需要教授的工作能力,还不如说是整个英语世界的文明需要教授。有了丘吉尔的文件,本来就打算对教授过河拆桥的伪君子们只能止步,被迫接受这一现实,并放逐虾兵蟹将,以作为自己的清白。电影中有一句台词“人若丧失理智就和禽兽画像没有区别。”英国没有沦为希特勒的殖民,也没有成为苏联的实验室,无论是希特勒还是斯大林,他们都丧失了理智,因为他们都在搞偶像崇拜。我们的生活当中,总有许多下愚之人,自己不懂文艺却诽谤文艺,把别人的美术,歌剧,诗歌都当成了神经病。可这些人的日常生活总是满口脏话,低俗卑劣,比如乱丢垃圾,或随地大小便,甚至背后诽谤,却自以为是很正常,这些人都是丧失理智。

 短评

灵魂与灵魂的交相辉映从阴间照出了救赎之路。AA叔和狐狸当了反派,Ioan贴了胡子当助手,Dillane叔的精神病院院长怎么回事,前面不是明明挺助攻的分明是个友军吗,后面晚节不保……西恩潘的医生真实虐哭了我

8分钟前
  • Favillae
  • 力荐

3.5 源于真实的故事本身当然很感人的,但是电影如能拍得更精致更大气一点就好了,毕竟这是一项宏伟的、跨世纪的、甚至是有生命的、长期的大工程;对于医生的描绘,电影也显得有些过于同情、过于正面了,毕竟对于牛津字典的重要词条编纂者的真相,英国人封存档案多年,这种矛盾两难情绪,正可以体现痛苦挣扎背后的悲剧力量;喜欢那些关于文字关于阅读的描述“记录每个字的生命,我们从字的起源开始,第一次是什么时候使用,从那时起,文字在我们之间代代相传,它们的含义会有自己的流变,编织着自己的路,留下它们的轨迹”,“阅读是自由,我可以乘着书飞离这个地方,文字的翅膀带我到世界尽头”

10分钟前
  • 甘草披萨
  • 还行

看完想买本词典

13分钟前
  • Beesuns
  • 力荐

邪恶的牛津,狗血的感情……就没有人有胆量拍一部乏味的伟大电影,没有恶人,没有花边,只有一个人面对无限的孤独

17分钟前
  • 狮子青铜
  • 还行

泪点很私人,而如此私人的泪点被电影的每一分钟精准打击后,除再也无法对电影品质进行理性判断,我在放映厅哭得形象也不要了……迈纳力求教伊莱娜识字,说出“那是自由!”时,我开始狂哭……对孤僻而笨拙的童年靠阅读消解、成年后又与文字工作难分难舍的我来说,所有关于语言文字的作品都打动我。它们无关谋生、功名,所谓阶级越迁,它们就是我的救赎,是我要托举到天堂入口的。

19分钟前
  • Endoriel布
  • 力荐

两个世纪前的人性和文明之光已经如此耀眼。sean penn 演技燃爆。

21分钟前
  • 令狐补充
  • 力荐

站在书脊之上,我可以飞跃眼前的围墙,借文字之翼,我可以抵达世界之巅,这是自由,只有阅读时的人生后无追兵,阅读时,是我在追寻上帝的脚步。

23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还行

if love then love,看哭了,当年没看到现在电影院看也是极好的,有空补起原著。以及觉得还可以拍成电视剧更好,那些关于语言词汇和书的故事太有趣迷人了从A到Z太多可写了,每个主要人物的情感变化,医生闪回记忆里的前世今生,教授和医生两边生活的故事线,两者交汇后的一切,相信小说里的描写厚实得多,他们真实的人生也不短虽然最后都不幸病逝了,教授一生只编到T,在那个时代做了这样一件伟大的事情……电影两小时体量太小了,当今还是电视剧才是王道啊~my heart is so sick.

27分钟前
  • 深夜声噎
  • 力荐

故事和表演都颇有质感,感情充沛又不至于过分煽情。

30分钟前
  • 猪头妖怪
  • 推荐

能把背单词拍得这么浪漫也是服了,看得我差点把红宝书翻出来再背一遍……

34分钟前
  • 辛维木
  • 力荐

72/100 掷地有声的传记电影,对“政治正确”的正面进攻,除了东木,梅尔吉布森也仍然是一员保守主义大将。

39分钟前
  • SELVEN
  • 推荐

盛世才会编字典,疯子才敢编字典。历史充满了美丽的偶然。

44分钟前
  • 李若水
  • 力荐

词语的胜利最后依靠明君 那究竟是谁的胜利 / 这是一部可以筛好友的电影

49分钟前
  • N
  • 力荐

老人爱看老人老事,真高兴又看了一部根据历史真人真事拍摄的好电影。《教授与疯子》讲述了一百多年前“牛津英语词典”编纂过程中的奇人奇事,由两位六十岁左右的老戏骨梅尔吉布森和西恩潘精彩饰演,即是艺术的享受,又是知识的扩展。据说其中疯子的案件资料英国政府封存了百年才解密;1998年被写成小说出版,风靡全球;去年拍成电影,导演是一位伊朗出生的新秀。

50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很佩服国外这种纪念典型事件的电影,这种电影有种很重要的意义对于一个国家,它可以宣扬出很多值得留念的精神,这部电影做到了我觉得,相信中国应该也有许多类似的事件但此类电影却很少,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可能观众会不买账,但它留下的意义却是一个国家的财富。

54分钟前
  • 圆月
  • 推荐

从《词典》《编舟记》到这部讲述OED的编辑“传奇”,对这路电影真的很没抵抗力。在大时代的喧嚣纷扰背后,让负载着国族传统的词典不再束之高阁,穿透世代乡愁、跨越历史时空,我们是否还会为一纸馨香所感动?当然在荧幕上着力呈现的,是那些被人淡忘甚或无人知晓的参编者,他们的皓首与执着,抗争或沉默,在今天的语境中更像是一曲演绎“旧世界”文明薪尽火传的抒情挽歌,调子里始终回旋着那句“It lives on”吧。又不由想到陆老神仙和那本《英汉大词典》,以及那些夜以继日与时间赛跑的编词典的人了。

56分钟前
  • 俱往矣
  • 推荐

把生命盛放在热爱的事情中,自然会呈现出真实。If Love,then love

60分钟前
  • love all over
  • 推荐

【编字典系】电影又一部,编字典绝不仅仅是编字典…… 除了天才、疯子,也许甚至还必须得 "上头有人"。。。人间没有象牙塔,也不要轻信智人任何华丽虚妄的语言。

1小时前
  • 宇宙真理猪大肠
  • 推荐

這片從對白到腔調到表演都長在我的點上,從一半開始嗚嗚哭鄰座朋友也不知道我在哭什麼

1小时前
  • 楊不歡
  • 力荐

站书脊之上,飞跃眼前围墙;借文字之翼,抵达世界之巅。隐藏在牛津大辞典编撰背后的友情与畸恋。虽然是双男主戏,但感觉轻重颠倒了,西恩·潘的故事线明显有更多发挥余地。枯坐数十年、做同一件事的人总能赢得我的尊敬。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