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先生

HD

主演:詹姆斯·麦卡沃伊,布鲁斯·威利斯,塞缪尔·杰克逊,安雅·泰勒-乔伊,莎拉·保罗森,斯宾塞·崔特·克拉克,查莱宁·伍德拉德,卢克·柯比,亚当·大卫·汤普森,M·奈特·沙马兰,戴安娜·西尔弗斯,克里·锡安,罗素·普斯勒,罗丝玛丽·霍华德,莱斯利·史蒂芬森,尤基·华盛顿,布赖恩·安东尼·威尔逊,托拜厄斯·西格尔,蒂姆·杜奎特,朱塞佩·阿迪佐内,大卫·尼尔里姆,布莱恩·多纳休,奥罗拉·卡琳,迈克尔·J·克雷西克,迈克尔·J·莱昂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玻璃先生 剧照 NO.1玻璃先生 剧照 NO.2玻璃先生 剧照 NO.3玻璃先生 剧照 NO.4玻璃先生 剧照 NO.5玻璃先生 剧照 NO.6玻璃先生 剧照 NO.13玻璃先生 剧照 NO.14玻璃先生 剧照 NO.15玻璃先生 剧照 NO.16玻璃先生 剧照 NO.17玻璃先生 剧照 NO.18玻璃先生 剧照 NO.19玻璃先生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瑜伽经》第三章

第三章 禅定力量

3.1 凝神是将意识放在一物之上。 3.2 入定是周流不断的知觉。

3.3 三摩地是只有冥想的对象存在,对自身的知觉消失。

3.4 此三者形成静坐冥想。 3.5 由掌握静坐冥想,便得到智慧的光。 3.6 这种掌握是通过不同的阶段。 3.7 此三者比以前讨论的更为内在。 3.8 但就算是此三者也是外在于无种子的境界。 3.9 那种控制的状态是心灵联系上控制的活动,使那些习性消减下来。 3.10 这流通因不断练习而稳定下来。 3.11 当心灵放在一物之上,对其他的兴趣便减退,便能达到入定。 3.12 在此境界,过去和将起的心象成为一样。 3.13 由此感官上的变化,便超越了事物的原理、性质各方面。 3.14 事物的性质是过去、现在、将来三个原理。 3.15 进化是由这三个原理不断的转化造成。 3.16 对这三种转化作冥想,便可得到过去和未来的知识。 3.17 平凡字句与意义的知识是混乱的。通过静坐冥想,便能得知一切生物声音的知识。 3.18 对过去的习性作冥想,便能得知过去生命的知识。

3.19 对他人的身体作冥想,便可知道他人的思想。

3.20 不是知道思想的内容,而是它的内在状态。

3.21 对身体的形状作冥想,对形相的知觉便被阻闭,对眼睛的显现便被分离,那个瑜伽士的身体便不被看见。 3.22 行为的后果有快有慢,从内在的控制得知死亡的时间。

3.23 对不同的气力,例如大象的气力作冥想,便产生大象的气力。

3.24 对内在的光作冥想,便得到精微幽隐和远处的知识。 3.25 对太阳作冥想,便得到世界的知识。 3.26 对月亮作冥想,便得到星球的知识。 3.27 对星空作冥想,便得到星空运动的知识。 3.28 对脐轮作冥想,便得到身体运作的知识。 3.29 对喉咙作冥想,便能中止饥渴。 3.30 对胸膛中的管道作冥想,便能使身体稳定。 3.31 对头上的光作冥想,便能拥有超觉的视力。 >3.32 由于直觉的力量,产生所有知识。 3.33 对心脏作冥想,便能得到有关意识的知识。

3.34 喜乐是从灵魂与智慧的无分别而来。通过对真我的冥想,便会得到真我的知识。 3.35 由此便达到超觉的听力、视力、味觉和嗅觉。 3.36 这些力量都是三摩地的障碍。

3.37 当知道了注意力受束缚的原因,瑜伽士的意识可以进入另一个人的身体之中。 3.38 控制了这个灵力,瑜伽士便能在水上行走,不受荆棘的伤害。他能克服死亡。 3.39 通过对生命能量的控制,身体发出光明。 3.40 对以太及听觉作冥想,便能听见上天的声音。 3.41 对以太及身体的关系作冥想,瑜伽士的身体便能变得很轻,能够在空中飞行。 3.42 对心灵作冥想,便能离开身体,那时无明便会去除。

3.43 对物质的精微和物理形状、状态及功能等作冥想,便能控制物质。 3.44 由此可使身体变得极小、极大,以及不可被损。 3.45 这个身体变得美丽、有力及强壮。

3.46 通过对器官生命力和它们性质和功能的冥想,便能控制这些感官。 3.47 这样身体便能像思想般飞快移动,控制超觉的感官,控制自然的元素。 3.48 通过对真我以及生命能量之间关系的冥想,便能做到无所不能,无所不知。 3.49 以无欲无求来毁灭束缚的种子,便能免除一切束缚,达到自在。 3.50 瑜伽士不要因这些灵力而骄傲起来,因为这样便会使他产生障碍及下堕。 3.51 对时间的运动,之前及之后作冥想,可以得到明辨的知识。 3.52 这种冥想可以分辨两样极相似的事情,就算它们的特性和地位都一样。 3.53 那直觉的知识能知道所有事物和它的性质。 3.54 当真我变得与生命能量同样纯洁,便达到完美与自在。

There's can be Miracle When you believe.

 2 ) 本应是高潮却戛然而止的鸡肋

这部电影开头的一段话是,如果你没看过《不死劫》、《分裂》将会影响观看本片的体验。事实是没看过前两部还不会显得这部如此鸡肋。

如果说《不死劫》是不错的调情,《分裂》是蛮享受的前戏,那么《玻璃先生》就是还没有高潮就结束的一次⭐体验。

他让你感觉好像超人正要飞翔就被氪石打中变成了普通人。蝙蝠侠还没遇到小丑就决定定好好做个商人。闪电侠跌断了腿变成了残疾。最后留下一句话:世界上也许还有别的超级英雄。

整片的亮点依旧集中在“一美”人格分裂表演,但更像是《分裂》的重复。布鲁斯威利斯形象一如既往地刻板,大白天穿着雨衣和野兽对打特别突兀,最后竟然还给水塘淹死了。玻璃先生如果说是核心人物,那么他策划一系列事件最后只为了一次网络直播?可能真的是因为在精神病院关久了,不然怎么会把别的片子里一个配角黑客都能轻易做到的事当成一个反派的终极计划。

 3 ) 这剧情反转的冲击认知

不知道是不是我比较蠢,你知道两个小时的电影,我有一个半小时都以为那三个魔怔人伊利亚,大卫,凯文是同一个人,然后有二十分钟以为电影立意是想证明超级英雄并不存在,可以向往但不能魔怔,不然害人害己,,,结果,电影结尾是真的要让所有人相信啊……超级英雄存在,emmm说实话倒也确实,信念力量加上一点科学因素是会让很多不可能变成现实,可是总觉得这道理不假,但演的多少有些粗糙了吧,就不能稍稍注意下细节,好吧也许我这么评价也很粗糙,总之我看得想发疯,就是这样。

 4 ) 为了不剧透,但是有太多槽要吐,我选择影评

这部电影也太剑走偏锋了吧!!!其实我内心很纠结该说这个片子好还是不好,这个片子的“主旨”还是蛮有创意的,反转也挺有意思,但是我最终对这个片子满意不起来,却又没法说不好,所以就给三星了。

上一部分裂,冲着一美的颜和21个比利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生/故事(我实在是不知道怎么讲更恰当),我看了。然后成为了安雅的颜狗(当时在女巫里就已经觉得她很吸睛了)。

片尾布鲁斯威利斯说出mr glass的时候,我的反应自然是——啥玩意儿?我男朋友就又对我进行了一番老梗再教育。我也不知道我男朋友为什么会掌握这么多稀碎的知识点,他经常给我解释各种梗。。。

然后我自然是要把不死劫补了,然后苍蝇措手的等着这一部。我以为我会看见什么?当然是野兽,玻璃和不死三方混战啊!!!不然呢???难道要他们三个联手抵抗坏人(也不是100%不可能)???让他们三个联手抵抗正义是不可能了,不死先生太正直了,黑化是不可能黑化了,这辈子都不可能黑化了。

然而我发现我还是太年轻了。

什么叫高开低走,看了这部电影你就知道了。

整个电影基本可以叫做,沙马兰宇宙——缘起——牺牲。

或者看我沙马拉如何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不晓得如今影视界是不是真的刮起一阵看谁干死角色又多又快的歪风邪气,两分钟干死全部主角,这事儿放迪士尼都没人敢干啊!!!

全片用两个小时,讲了一个过度故事。两个小时里,只有最后五分钟讲出了最重要的事情。

埋伏笔可以,但是这伏笔是不是太大了点啊,导演?

用英雄都是臆想症来反英雄的套路,我是真的没见过,新奇。

因为我一直不知道这部片子的走向是什么,所以一直在焦急的看进度条。

直到最后一脸懵逼,不晓得导演是钱太多还是钱太少。若是钱太多,为什么最后的大战搞得那么小家子气;若是钱少,用两小时搞一个过度篇?干死三个主角?

我真的很迷惑了。其实本来只有两句话要说。为了不剧透才写到影评里,但是,一写就收不住手,还是不要展开了。。。

 5 ) 玻璃先生的一些小彩蛋

1.被绑架的少女 仍是Dennis,Patricia和Hedwig主导意识,认为不经苦难的少女毫无价值,献祭给Beast借此契机使之现形,然而Beast只在《思裂》现身两次,一次因全名恢复本性,一次因Casey的伤痕累累恢复平静。

David从《思裂》媒体曝光得知Kevin为人格分裂者,其中包括野兽人格Beast。鉴于三次绑架事件人质身故,不顾形势严峻先行解救少女,Joseph则提前打烊背后提供协助。

2.David 《不死劫》中David在一次噩梦醒来并没有告诉妻子,渐渐与妻儿疏远,影片最后他静静抱着妻子,倾述自己做了噩梦,这是全片除温馨早餐最暖心的一幕,Glass一开端便成了最揪心的痛。 可怕的不是英雄迟暮,而是那个可以倾诉衷肠的人早已不在身边。

3.Joseph David之子,视父亲为偶像,知道父亲的能力并秘密协助父亲打击罪恶,精通计算机技术,黑进警方通讯获取情报,通讯不留痕迹,黑进费城法律搜罗Kevin父亲信息,解锁Dr.Staple电脑,最后将秘密视频曝光散布互联网。

4.Kevin 24人格分裂者,与其他人格一同被Dennis和Patricia压制,两者被称Horde(大群),前期因理念被其他人格抵制,Hedwig能让领导者Barry不得见光便拉Hedwig入伙,灯光扭转Barry得以重见天日,Barry现身第一时间把主导权交回原主Kevin然而未果很快被Hedwig压制,收押后更多人格向大群队伍靠拢,如糖尿病人格Jade,Norma,灯光导致人格混战,后期Dennis反抗仍有10人格听从Patricia指挥。

5.Casey 老师告诉Casey绑架犯已抓获,她想Casey和寄养家庭可以松一口气。从《思裂》最后出现David背后的电视荧幕可见监护人叔叔被扣押,这里已经有了新收养人。Casey前往鸦山欲探望Kevin,跟Dr.Staple说不通直接要求见当事人。接触后Kevin脱离Dennis掌控浮面一刻,内在人格争夺战仍在继续。从开始的推脱到后面她得知Dr.Staple想利用自己达成目的,多说无益,无言离开,跟Joseph各自钻进漫画寻迹超能力者。

6.Dr.Staple(反英雄联盟?) 刻意将三人安排在同一家病院分解他们的信念,会见玻璃先生麻麻得知近况依然决定对他加强监视并进行手术(然后有了玻璃先生第一次外出),如同对Joseph声称警方会处理(实际三次绑架事件除Casey人质全死了)在前,站在Casey当事人立场为她考虑(转瞬批准Casey与Kevin的会见并让Casey多与他接触),言行反常足以证明这个空降之人有所意图,正式会面以全名唤醒Kevin人格,Dennis和Patricia后来居上让Hedwig出面制止她继续刺激Kevin。

7.会谈 David和Patricia对Dr.Staple的科学论证心生动摇,唯有Mr.Glass无动于衷,一如他母亲与Dr.Staple两次会面都有种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样子。Dennis说Kevin父亲上了火车一去不回,Dr.Staple知其因却未道明,这份资料后面被Mr.Glass翻阅得知,Dr.Staple并未想过根治Kevin的失调症,从而怀疑Dr.Staple背后阴谋才有了后面一系列设局。 一场主导的事故他创造了两个主角,一是唯一生还者David,二是Kevin父亲火车遇难导致Kevin人格生成,更早可见于《思裂》片中Dennis伪装Barry第三次与Dr.Fletcher的谈话(beast住在火车庭院,因为Kevin父亲留在了火车上),Dennis在列车前道别,Beast在列车里诞生也暗示跟前作《不死劫》联动。

8.Mr.Glass 天生脆骨,戏称玻璃。童年抱着大型娃娃坐上飞车,欢乐顷刻娃娃倒下了,扶手减缓碰撞的衣服飞了,自己也失手了。回忆里是无尽的噩梦,醒来映入眼帘的永远是为伴为伍的轮椅。那一刻你感受到的是无尽的痛楚,还是道不清的绝望?

9.起源 David披上保护者的披风,最后死于阴影水滩。Kevin最终留在光里,成了永恒定格。Mr.Glass伴随着骨头碎裂的痛苦死去,得到母亲的肯定却是分外安详。 这是一个作为起源的故事,因着他们走过的路会让更多人重拾信心,与强大的时间对抗。 玻璃先生设局保留下来的视频自动推送,遗留下来的三人并肩携手坐在一起,回想着种种,迎接开启的新纪元,接应开端荒诞无稽的英雄闹剧异常讽刺,也是对现今超英题材的无声反驳。

一些我喜欢的小细节: #David客厅放着妻子和儿子的相框,记忆闪回年轻的妻子 #Dennis,Patricia & Hedwig各自的气场转换 #Beast目睹流浪者苦境而显形

#Casey走进教导室侧镜荣誉榜中出现David的儿子Joseph(说明两人同一学校) #David看望儿子,打开的房门印着Joseph的名字 #David触动警报,画面切换外面运作的水箱 #Casey清楚人格区别,用自己的方式鼓励开导Kevin,离开病院穿上费城动物园外套(思裂末尾大叔解救给她披上那件),暗喻她已克服阴影,并铭记那段时光教给她的成长蜕变 #Mr.Glass推进病房BGM衬托下的沉默 #Kevin被迫现身,下意识寻找Casey的身影 #汽车尾声预示交更,一路而过的轮椅光影 #Mr.Glass大型玩偶和外套所象征的安全感,回忆结束睁眼倒映缓缓推来的轮椅,镜头拉进与麻麻合照,转瞬相框被收了起来(不在麻麻照片面前行凶)

#Mr.Glass调试灯光,Kevin房间摆放的24根牙刷 #镜头从Mr.Glass轮椅的双腿切换到Beast攀墙 #Mr.Glass将监护员引至财务保管室杀害,为再一步坚定David披上战甲 #Dr.Staple一再否定超能力者,麻麻状似不以为然的面无表情 #监控室里Dr.Staple看了Mr.Glass留言,调整电视声音正式打响各自战争,无声哑剧终于搬上荧幕 #麻麻回忆儿子说过漫画限量版结局实为大晒冷,预感不安 #Beast制造混乱时Mr.Glass潜入监控室,突显能力几幕画面皆以监控录像形式呈现 #Beast与Casey的眼神交汇,拥抱杀

#Beast为残破者而战,一如他为保护Kevin而存在

#Kevin父亲坐上火车前往费城可能找上同一家鸦山病院医治妻子的失调症,不排除鸦山保留着父亲的资料备案 #Dennis不忍杀人被Patricia夺去意识,最后只怪自己意志不够坚定未能保护Kevin和众人格 #Hedwig最后意识仍保留着孩童心性 #Patricia仍旧优雅 #Kevin勇敢出面坦然面对死亡,抓住了光,瞬间便成永恒。 #David放开Dr.Staple的手,一如他默默为守望者,最后一刻也沉默死去,却没有人能救他

#Dr.Staple名为检查伤势实则暗自搜索Mr.Glass身上无监听录音才坦白真相 #Mr.Glass坚持自己的信念终是悟得并展现一个完整世界 #Dr.Staple出现的俱乐部每个成员手腕处都纹有四叶草,提及的那部机子,和漫画做最后告别预示有故事,最后录像中的嘶叫

#Mr.Glass说他们输了,摩天大楼窗户如举白旗,火车呼啸而过,那些势力终有一日被大群所超越。 #Casey,Joseph和麻麻记忆闪回, 简短却弥能可贵 #最后我希望是有人还魂偷喝了麻麻的咖啡。◕‿◕。

这不是传统意义或流行元素的超英作品,不沉淀心来很难细品这系列电影的独特魅力。一部作品不需要过多的人群和场景烘托主题,正如那些流于表面的,是肤浅,而非深度。只要它的意义多于诟病,那么它就是值得推崇和拥护的。 #没想到最后还是没看到Kevin和Casey发糖我心中不忿!虽然我是欣赏导演的叙述手法但结局太不留情面了,这样致郁真的好吗?诺兰三部曲至少欣慰,思裂Beast和Casey最后的对望却成了最美的念想。

 6 ) 《不死劫》《分裂》《玻璃先生》的思想实验

期待很久,终于看完了沙马兰的“不死劫三部曲”之终章《玻璃先生》。如果仅从影片的技法所形成的质感上讲,的确像很多影评人所言,此片并不亮眼。然而,既然《玻璃先生》是一部筹备并跨越了十九年的续作,它绝不仅仅是一部漫威超级英雄电影或是软科幻电影,它是一部深刻表达导演沙马兰人性思想的电影,所以我定义它是一部思想电影,三部电影导演为观众创设了三场思想实验,并通过影像记录了这个实验过程。 十九年前的《不死劫》想要表达的是:每个人都有存在的意义,哪怕是我们认为最“坏”的人,他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激发并引出了那个最好的人——超级英雄。因为英雄往往不自知,换句话说只有置身于万分险恶的环境中,才能显现出谁才是英雄。的确如此,没有哪个英雄天生就知道自己未来会是英雄,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而“坏”人的存在就在打造这样的一个环境、一个时势,一个让英雄脱颖而出的机遇;只有最“坏”的人的出现,才能有超级英雄的现身。 三年前的《分裂》想要表达的是:我们的思想决定着我们的人格,当思想足够强大时,它将不仅控制你的精神,甚至控制你的身体。即你相信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那个你所希望的人。对一个意志与意念足够坚定的人来讲,你相信你会成为一个律师,你就会成为一个律师;你相信你会成为一名医生,你就会成为一名医生;而当你相信你是一个野兽时,你就会变成一个野兽。我们只不过成为了我们希望自己成为的那个样子。 而这部《玻璃先生》在我看来想要表达的东西更为丰富:它直指体制化、科学、爱与信仰四者之间的关系,是对前两部的总结,也是新的思想的传递。“科学、爱、信仰”是人类精神的三套不同系统,而“科学”常常也最易被“体制”所利用,维持“体制化”;而“科学”又常常诱骗和利用“爱”去实现其科学的目的,其实背后是实现“体制化”的目的;而“信仰”则比较顽固,它不信“科学”甚至常常挑战“体制”权威。玻璃先生对原始漫画的虔诚信仰,代表的正是人类的某种原始信仰;心理学家代表的所谓科学恰恰是背后“神秘组织”的维稳工具;少女凯西代表的人类之爱。心理学家让凯西用其温柔去驯服野兽,然后一枪击毙,恰恰是以“科学之名”诱骗“人类之爱”,进而实现体制化的结果。然而,只有玻璃先生所代表的信仰最终战斗到底。导演沙马兰最后并没有交代神秘组织是谁,在我看来其实就是霍布斯所谓的“利维坦”——国家机器,他是不允许比它更大更强的怪兽存在的,哪怕更大更强的其实不是怪兽,而是一个超级英雄,也不免最后被戕害的命运,正如布鲁斯-威利斯所饰。其实这很好理解,哪怕你是“替天行道”的梁山好汉,也绝不能为我政府所容纳。权威、秩序、等级是不容许僭越的,有一便无二。而影片的结局也代表了导演的希冀:信仰在夹缝中不屈战斗,最终必将战胜体制,让人们充分了解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真正意义上人的自由发展。 很感谢沙马兰最终承认超人的存在,观影过程中我始终害怕超人们最终认为自己是正常的,印度籍导演延续了西方导演的一贯传统,并没有让疯人们(crazy)接受自己的正常(normal),他甚至要让每个疯人们勇敢的接受自己的“疯”,这不就是我一直追求的状态吗?

 短评

非常典型的沙马兰式崩盘。像极水中女妖。导演(又)倾情客串剧情纵横十几年穿起三部片子拼着老命力挽狂澜还是免不了结尾排山倒海式倒掉。一张票看二十四个一美也救不了。沙马兰式反转又反转也救不了。居然让die hard老布死于一个柏油路上的水坑,沙马兰我服你。

9分钟前
  • ANNA
  • 还行

好喜欢这部电影。反英雄、人格分裂在我看来都是绿叶,真正打动我的是电影那份悲情。我们对于超级英雄和对于异类的反应常常相似,那些谎言、麻醉剂、致幻药丸以及总想着粉饰太平的道貌岸然人类才是这个世界的毒瘤,我们常常被困于这种境地,精神病院=这个社会。好在他们身边都有一个人,愿意相信,并且爱着他们。

12分钟前
  • 花大叔爱电影
  • 推荐

看似简单的故事与可怜的预算,最终却营造出几乎所有MCU都没有达到的仪式感与悲剧感。在超级英雄大行其道的当下,沙马兰前后十九年,用三部电影,回答了我们痴迷于他们的原因

14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力荐

一流导演沙马兰与十八线自恋编剧沙马兰的激情碰撞,才堪称真正的精神分裂,强行拼凑感有些过头,但值得赞扬的除了优秀的电影意识(一个看上去格局“小”的场景以极为电影的方式生成仪式感),自然还有沙马兰流露出的对这些他创造的角色的热爱。

18分钟前
  • TWY
  • 还行

沙马兰“光头电影宇宙”第三部,如果还要拍下去的话可以考虑和《速度与激情》联动,打造《光头联盟》。小成本的超级英雄电影,各种黑吃黑、挑拨离间,小心机玩得飞起。塞缪尔·杰克逊相当于是《美队3》的泽莫男爵或者《蝙超》的卢瑟,费尽心机让布鲁斯·威利斯和一美打起来。然而女医生化身灭霸,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把三个人全部拿下。就在她以为万无一失的时候,殊不知塞缪尔·杰克逊还留了一手。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尔虞我诈,明枪暗箭,上演一出猫鼠游戏。沙马兰喜欢在电影的最后来个大反转,《玻璃先生》的好几次反转确实都比较意外,要是再反转一下三个人全都没死就更精彩了。

21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真的失手了。結構失衡,為了鋪墊醫生的反轉,前一小時絮叨了太多,三個主角被削弱,很不好看。《艷賊》式閃回也不行,像是硬要講清整個世界觀。GLASS開始說話後才變得好看,進入沙馬蘭特有的中二型態,我再次熱血。可是很快,對戰後,安排家人/朋友去說些關於comic的話,居然是為了補足訊息,很像是做愛時突然停下,一開口,卻是在說前戲時該說的那些東西。不過沙馬蘭真的一點都沒有變,仍舊在用電影傳教,教你要「相信」,要找到自己的「purpose」。喜歡他這種逆流而上的勇氣。我認為他更適合依託某一個genre去發揮,把理念偷藏其中,才會把自己的浪漫和純真做最大程度的昇華。

22分钟前
  • 林西拿
  • 还行

娇柔做作。那个三叶草纹身组织就不能租个房间聊天吗 一定要那么有形式感吗

25分钟前
  • 🛶
  • 还行

劇情酷似“Superman: Secret Identity”(2004年出版,”Unbreakable”則2001年上映,誰致敬誰?)漫畫成了聖經,被現代文明(羅馬)刻意屏除卻猶存,讀者(使徒)因信稱義而顯神蹟,反派(守惡序的法利賽人)則因只讀舊約未知新約(超級反派的類型故事)而遭受新時代的制裁;在這個超英搬上銀幕才夠威風的年代,如此高抬漫畫文本的豐富性權威性,可說是同流的逆流。唯一漏洞就是時間線,劇本實在該把19年換成19天,制暴多年的超能力者怎可能給陌生人講幾句話就被說服自己能抬起汽車只是錯覺?

28分钟前
  • 焚紙樓
  • 推荐

“沙马兰大厨精心研制十九年,寻访百年古谱,邀请百人试尝,最终烹出这道新菜,听描述像是宫保鸡丁,吃起来就是宫保鸡丁!”“那你为什么还给四星?!”“因为我就喜欢吃宫保鸡丁啊!”

33分钟前
  • 本初老儿
  • 推荐

太惊人了,仅仅两千万成本就颠覆了漫威和DC对于超级英雄电影直接的认知,以反英雄、反高潮甚至反剧作的方式带给了观众一出极具哲学思辨的好戏,甚至可以说是影史最佳的超级英雄电影之一。从《不死劫》、《分裂》到现在的《玻璃先生》,希亚马兰是如此细腻而缜密地编织着自己心中的超英世界观,造神与灭神,善与恶,混沌与秩序,不依靠花里胡哨的特效场面去诠释宏大的主题,近130分钟几乎目不转睛,尤其被结尾震撼得一身鸡皮疙瘩,希亚马兰得多爱漫画才能写出这个故事呀!再也不敢小看他了!

37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力荐

硬是把之前两部电影捏到一起了,也是真有沙马兰的。前面精神病院的部分有点冗长无趣,最后所谓的沙马兰反转,也算不上特别惊艳。不过呢,打不死的杜恩大战野兽,还是挺带感的。主线更多是延续《不死劫》,去讲沙马兰的超级英雄观。詹姆斯·麦卡沃伊比《分裂》演得更嗨,各种人格随意切换,也算过足戏瘾。不过对我这种打不死迷来说,留给大卫的时间太少啦。而且,这么几个有趣的角色,明明可以做一个更精彩的故事,现在还是有些太常规了。此外,两人的结局处理也……

4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這不是個原創的(original)故事,而是起源(origin)的故事,留下一串起始碼——是希望也可能是失望的火種。比較世故感傷的諸神末日,魔法/英雄/神祇......信者零落的世界,帶著自省自疑的最後一搏:強者都是基於某種大大欠缺,超凡源於虧損,一切因果都鏈合。形式與故事之間之中有極強的對立,信/不信——何況電影是如此關於相信(眼所見耳所聞)的媒介,像是《夙怨》裡很分明工整的對立主題與電影原本「致妄想」。但這部電影又是如此自由地穿梭在辯證中,把(像是《一屍到底)的)結構的扭轉:信念的重要,到疑心的必要,到最終信念的力量與感染。......讓傅柯式的政治、後設的漫畫英雄故事設定變得無比流動如《登堂入室》的辯證方式,但更刻意、更堂皇、更滑稽成為一種屬於(複雜如)此時此刻的(又簡單如)神話。

42分钟前
  • Wallys
  • 推荐

壞人未能毀滅世界,英雄未能拯救世界。甘願成為起源,不是作為生命,而是死亡和代謝。誰說特異的宇宙裡沒有傾軋?只有對殘破者的深愛。讓你看那畢直巨大的東西只是為了讓你明白你錯過的是甚麼。像無法抵達帝國大廈的金剛。對反派情話綿綿的一部作品,令人非常傷感。

45分钟前
  • 何倩彤
  • 推荐

无论人神兽,我疯故我在。沙马兰把一个怪力乱神的故事拍得心惊肉跳,詹一美每个人格都可以出道。超级英雄被另一种解读,漫画迷估计会感动到哽咽吧~

4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大衛鄧恩第一次出場懲悪就出現被拍攝的視頻與網絡,與最後反轉相對照,在「當代」的環境下,「鏡頭」總是無處不在的。同樣的,最後流傳下去的視頻,觀看的人們,正如「鏡頭」外看著這段超級英雄傳說的觀眾,戲內的監視器與戲外的攝像機鏡頭形成巧妙的呼應。正如Glass所說,他不是要做結束的故事,而是要做起源的故事,點燃火種。精神醫院的接近冗長的鋪墊,試圖讓鏡頭外的觀眾也陷入懷疑的境地,與不死劫中的「相信」主題作延續,但玻璃先生的神出鬼沒接近bug。閃回使用接近到氾濫的地步,只是為了說明主角異能的覺醒總是有悲慘的童年作為源頭。前面真的不夠好看,但收尾最後的反轉蠻驚人,完成世界觀的構建。只有沙馬蘭敢如此反高潮的拍法,反漫改超英片,角色與漫畫英雄對應:「你知道超人第一次出場是不會飛的嗎」披著斗篷的不死先生!

52分钟前
  • 阿树
  • 推荐

显然是沙马兰为了实现过度的野心,所匆忙炮制出的一个剧本。《不死劫》和《分裂》的结构虽然也有很多问题,但最终都找到了自洽的突破口;但这部强拉硬扯的续集则彻底陷入情节逻辑黑洞和讨论的空洞之中。视听上也没有前两集各有吸引力,总觉得很仓促、凑合。实际上前两集在气质上截然不同,《不》的“反奇观”与《分》的“一美即奇观”是割裂的,强行把两种不同引力的东西扭到一起,还要让他们VS,实在是和前些年的扎导一样令人惋惜。

56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本片的可贵之处在于在全球漫画超级英雄热潮下,抱着一种冷静思考、哲学思辨的态度,颠覆了超英简单、浪漫、热血的表象,把他们拉回到现实生活的真实意义中,如果是我思故我在,我希望拯救世界的是真真正正的普通人,他们只是与我们稍有不同,但绝不是穿着铁壳的男人。

60分钟前
  • 杨三疯
  • 推荐

沙马兰终于昭告天下自己二十年前的那部《不死劫》是多么不可多得的杰作,你们当年有眼无珠,如今漫威DC各半江山,而我兰却走惊悚路线来诠释自己的超英电影,你可别说,这片子用的很多视听手法非常新颖独特,说是作者电影都不为过。

1小时前
  • 科林
  • 还行

关于异见者对历史修正主义的再次修正。节奏的确失控了,观众在搜索和辨识文本的迷雾中逐渐走失,最终浮出水面的依然是趋于封闭的权利分野与体制对抗。颇感意外的是沙马兰在聚焦人物高度形式化的表演之余,还能够依靠极富层次的空间设计完成对涣散文本的重新聚拢。即便是松垮的、冗余的,却依然是焕发着光芒的。

1小时前
  • 嘟嘟熊之父
  • 还行

《不死劫》(是的,不包括《分裂》)的可贵之处在于尝试严肃思考超级英雄真正的现实生存样貌与社会学存在肌理,以及虚构情节设置的实际伦理可行性,于此形成闭环的本片在这个类型题材正处于泡沫般浮夸狂热巅峰之时就更为彰显反讽和冷静,进而催生出成熟态度和鲜明质问。沙马兰的反转不再局限于写作,镜头亦成为潜在包袱的一部分,内心的善意与对费城的爱让电影归于暖流,结局表达同全片连带前作的思考相断裂,没有漫画里的天马行空,却也倾心于在现实中造神的浪漫(其实亦是他一直所痴迷的),对这个系列中心思想的“背叛”和“轻视”,实则是一场近二十年(或许并不连续)的作者策略修行,纵然辜负了大多数人,他也终于在这个合适的节点,让这些心爱的角色成为永恒。

1小时前
  • 文森特九六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