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山

HD

主演:张书豪,李晓川,李桃,钮承泽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藏语年份:2011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转山 剧照 NO.1转山 剧照 NO.2转山 剧照 NO.3转山 剧照 NO.4转山 剧照 NO.5转山 剧照 NO.6转山 剧照 NO.13转山 剧照 NO.14转山 剧照 NO.15转山 剧照 NO.16转山 剧照 NO.17转山 剧照 NO.18转山 剧照 NO.19转山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转山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改编自同名畅销书。   台湾青年张书豪(张书豪 饰)在大四毕业时,遭遇了哥哥的亡故,正处在迷茫期的书豪意外发现了哥哥留下的骑行日志,这个不骑车的青年萌生了骑行滇藏线替哥哥完成未竟心愿的想法,在经历了女友的离去后,他义务反顾奔赴丽江。在路上,张书豪结识了来自云南的骑行者李晓川(李晓川 饰),并结伴前往拉萨。第五天,他们来到德钦,李晓川因无缘得见云雾中的梅里十三峰而沮丧不堪;第六天,他们住在盐井的藏民家中,书豪与淳朴的藏民依依惜别;第七天,他们在曲孜卡的山路艰难前行,李晓川意外坠崖重伤。冬季的滇藏线格外艰险,而剩下的路,张书豪必须独自前行……请输入搜索词:WWW影武者德川家康愛在吻疫蔓延時银行家2020赏金猎人(2016)恐吓包裹雪与熊昆仑道经甜心战士大家,再见狂暴飞车国语激斗街篮黑夜造访征服者佩尔完美男人2015醉拳祖母的浴室抹布女孩狂风啊暴雨啊灰色花园第一滴血3(国语版)乌龙贼替身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战斗民族养成记攀登者古宅心慌慌阳光姐妹淘瑞典女郎战纽约女生规则小Q麦田里的反叛者情迷希拉曼地 璀璨名姝总统迷人的非洲欲望热线三看御妹刘金定真爱一生神奇动物在哪里 (国语版)人生战术本麻辣隔壁超级情报员麦汉4

 长篇影评

 1 ) 《转山》等于“鸡皮疙瘩”

《转山》,预告片的每一帧画面都能瞬间让我鸡皮疙瘩乱起激动不已。
 
这些年来,凡是看到与骑车旅行相关的内容就会心跳加速、胳膊上起满鸡皮疙瘩。
别人在网上看到有关在西藏的骑车的贴子给我转发来我都不敢看,随便看到一点故事和照片就会有生理反应。
今年6月号《户外》杂志刊登了好友丁丁骑行最高公路山口的文章,朋友拿来给我看,我翻了几下就赶紧合上杂志,过了一会又翻看起来,然后再合上,再翻,再合……。
 
自从06年骑车走过青藏、珠峰、滇藏川藏后又沉溺于城市中生活。
时间飞快的晃过五年,身边的人群事物变化颇大:
成家的成家、生娃的生娃、赚钱的赚钱、升职的升职;
小兵混成了元老、姑娘混成了孩他妈;就连女友也快混成了别人的媳妇;
北京的房价涨呀涨呀涨,租房住的成本高呀高呀高……
而我的心一直飘在外面,体重却越来越涨。 就这最近一年没什么运动就长了20多斤,一直自觉得健康的身体也查出了脂肪肝、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就差以前顶风尿三丈,现在顺风尿一鞋了。
 
人这一生,图的是什么啊。
 
--- 前戏完,注意后面有剧透 ---
 
带着一种膜拜之情,听说《转山》今天上映,想要尽快看到他。
 
片中每当在山野村庄、柏油沙石雪地的路面骑车时,我都会有生理反应。
但是感觉这种场面还是少的可怜,其中有一段音乐刚刚宏大一些,本以为这会是我使我生理上达到高潮,可是随着镜头向外拉,突然戛然而止。
好吧,骑车的路途中当然不只有这些宏大场面。那么就流水帐式的回想一下片中故事:
 
* 对丽江附近的纳西族没有任何描写。第一天晚上貌似应该是纳西族的地方。
 
* 车后面的托包一看就是为了拍电影没真放东西,带上包了就很重了可他骑车骑的欢实着呢。
 
* 没有说明台湾人为什么要办(防)假(伪)证,恩,这事儿不方便说。虎跳峡后面的路查身份证不是因为修路而是因为进入藏区,你懂得。
 
* 同行的赵兄(是姓赵吧)藏语说的这么流利难道是他三次骑车进藏学到的吗?怎么大哥说话感觉像是满口的西北话呢。(修正:经后来和云南人谈论,大哥说话是正经昆明话)
 
* 滇藏/川藏线虽然都是在山中,但是山实在太高远,其实在山口或是面对十三座雪山时瞎喊是不应该有回音的。
 
* 在盐井怎么跟藏族当了妈的姑娘这么容易就对上眼了呢,男方亲友团就说了一句:她男人走了,自己带个娃;女方亲友团就说了一句:这小伙挺漂亮的。
 
* 从片中第一天开始我就有此疑问,不是每天都扎营的嘛,干嘛要走夜路,而且走夜路似乎没用灯,这样很危险啊。果然,在赵兄说了回去后怎么怎么着之后,就合乎剧情需要的掉到山下去了。恩,澜沧江峡谷的确很险。
 
都出了差点死了队友的事儿了,哪怕只是路遇的朋友,警察也会审你好几天的。而且你这没身份证的台湾人警察怎么没把你遣送出藏啊。而且你还没见着朋友的家人就把伤重朋友扔下了自己接着骑车走了这也不太仗义吧。
 
* 屋漏偏逢连夜雨,路况不好、车胎瘪了、天快黑了没赶到地方、这时再下个雨。恩,这事常有。
 
* 冷不丁的主角梦中云游看到了一头白色独角兽,这挺无理头的。
 
* 一路蹭吃蹭住又扎营,这么多钱不知怎么花的。哦想起一句台词:下了这个山有个村,那有家店的牦牛肉很地道。
另外又想起前面好几天一路烧烤来着,不知道哪逮的山货,要是逮野生动物可不好,希望他们的钱都是买肉去了。
 
* 其实,从丽江出发到拉萨,1800公里的路程并不算长,怎么这车就这么坏成这德行了呢。就这破车,还值当你从台湾运到丽江去?什么?jiant还给本片赞助了???下次看高清版一定要看看这是不是你们家出的破车。
 
* 突然一个镜头闪过他自行车破烂的大车座,我要提醒一下各位有计划骑长途的朋友,大腿内侧的皮肉都是和大车座磨的。
 
* ***很重要*** 从然乌到米拉太迅速了,滇藏/川藏线最经典最漂亮难度最高的路段没有描述。这有点像新版环球80天从中国到北美一下就飞过去了一样。

* 到米拉山口就把所有东西都扔了?你就对这些陪伴你出生入死的物件没一点感情吗?就算你不是恋物癖,万一你今天过不去这山,明天发现还有200公里路你想咋办?
 
* 才28天,如果没啥事发生28天也就罢了。这同伴差点死,自己差点死,才用了28天。
 
总结:
每个人都有他在旅途外的故事,但是只要他在路上,我们的心情就都是一样的。
片中对滇藏美景的表现太小气,多是一闪而过的镜头,少了太多自然的壮丽美景的描绘,似乎片中的美景只有那云里雾里的雪山。
既然滇藏/川藏线山口这么多,那么对骑车人来说,每一次由最低处骑到最高处都应是一次征服,山口应是个很重要的记录之处,但是片中没有描写任何到达山口的快感。
 
五分制,从完整亲历过同样旅途的我来评分的话,我只能评3分,因为真是没达到我心中那种感觉。而且片名就不该叫《转山》。
但是能有此片已经很不容易,这己经比赵本山《落叶归根》中夏雨背个小包里面竟然能放个装逼的大咖啡壶真实多了,鼓励这样的作品,加1分。
 
凭印像及google earth,列出片中几个重要地点的坐标。在 ditu.google.com 中将坐标填进去搜索即可定位到该处。
 
看梅里十三峰的地点:N 28.447303, E 98.910888
赵兄掉下山的地址大约(曲孜卡):N 29.070012, E 98.613067
看到怒江(邦达)七十二拐的地点:N 30.127386, E 97.289964
有个然乌汽修的修自行车的地方应该是八宿县城:N 30.054014, E 96.919928
食物中毒冻病晕倒的地方应该在八宿到然乌之间:N 29.809072, E 96.705093
养病的地方片中描述是在然乌:N 29.503711, E 96.752515
病愈从然乌出发后闪过几个画面,其中之一实际在八宿快到然乌的路上大下坡的山峡之间:N 29.530077, E 96.778135
米拉山口:N 29.824771, E 92.34468
 
--- end --
 
用片尾来信结束本文:
走出去,是为了更好的活下去。一定要走出去,一定要走出去。
 
 
希望明年能够开始我的骑车环球之行。
链接一个我正在回头整理的贴子《雪域召唤——2006骑行西藏》:
http://notemper2x.cndev.org/archives/61893

 2 ) 给未见的西藏

  在去西藏的前四天看完这部电影,零碎的时间拼拼凑凑,分了四次才看完。
  万没有想到开头如此和缓叙述如此直白的电影竟在结尾处让我在卫生间的隔断里泪流满面。

  我想很多人都有一个西藏梦,魂牵梦萦的碧水蓝天。
  三毛说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
  这是看到米拉山口的时候忽然闪现在脑中的一句话。雪山冰淇淋,那一刻发觉树的渺小——如果有可能,来生愿成雪域高山,不谈安详与飞扬,经天寒,历风霜,承载别人的梦想。

  我想很多人情系苍生,有着悲悯虔诚的情怀,想站得离天再近一点,看朝圣的信徒们三步一匍匐,要亲自到佛前上一炷香,亲自推转斑驳的经纶。
  每个人心中的西藏都是不一样的,然而每个人心中的西藏又都一样。因为西藏不只美复美矣的无限风光,那是情结,是信仰。所以张书豪的初衷不够动人,我偏执地认为他爱哥哥胜过爱拉萨。

  骑行的过程自然是艰辛的,因为不敢做,所以不曾想。
  然而心有所动是因他终于抵达,怀有侥幸地等买卧铺票,电影结束后决然地买了硬座,因为心已经启程。

  镜头的切换间生怕见了拉萨的街区,我不想提前知晓,想亲自去看一看,它是否如梦中出现的一样。
  西藏在等我,倾城的日光。

  一点笔记为行前的心情和未见的西藏。
  以上。
 

 3 ) 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座山

大多数人都搞不明白那一小撮人为什么总是跟自己过不去,放着的平淡日子不好好的去生活,整天满世界的奔跑。在他们的眼里这些人是疯狂的人。有的人会好奇的去问这些疯狂的人,为什么?他们可能会说“因为山在那里!”也可能会说“有些事情现在不做,可能就永远不会再去做了!”这些话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已经听烂了。但是对于一些人来说,每个字都印在心里。在你年轻的时候你说要给自己一个间隔年,然后你被时间带走,而那个誓言永远被禁锢在最最年轻的一个夏天;你步入社会,说好了要给自己一个时间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远离喧闹压抑的都市和紊乱的生活,然后你发现,你根本没办法停下来,也没有勇气去停下来。时间就这样在走,你只能遥望心里的那座山,告诉自己总有一天你会去哪里!有这样想法的人是大多数,是除去那一小撮疯狂的人之后的大多数,他们可能会说那些人太疯狂,可能会告诫那些人前路太险恶。但是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内心深处的那座山,在每个袭夜而来的孤独中发出的次次召唤。 有没有一本书让你鼓足了勇气背上了行囊,有没有一部电影让你放弃一切理由转身上路。是卡鲁亚克的《在路上》,是《练习曲》里的单车少年,是《摩托日记》里对世界的思考,是《荒岛生存》中理想主义的自由流浪,还是石田裕辅的《不去会死》。那些疯狂的人在用行动来告诉你生命可以达到的厚度和高度。
一首熟悉的旋律,一个时代的跨度,一句“骑出去就要骑回来啊。”有没有戳中你心中的某段信念。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对于转山是没有概念的,我并不知道这样的一个地方,还是在十一国庆的时候在想要不要出去走走,然后就在围脖上看到之前的一位驴友,她说十一要去转山。然后我就开始去搜索关于转山的信息,才恍惚的惊叹,哇,那里真的好美啊!再搜索,就看到了关于这部电影的拍摄和介绍。当时看到了很激动,因为我知道咱本土还没有一部真正算得上的公路片。之前看了谷岳的《搭车去柏林》看得各种热血沸腾。那种感觉似乎就是在看卡鲁亚克《在路上》时的心情。而且以这部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作改编的电影也正在拍摄中!到现在我还记得当看到“卡鲁亚克在打印机上花了一个礼拜没有停歇的打完一卷纸”时的心情,而那就是《在路上》的初稿。我很想羡慕那样的经历,那般自由桀骜。但是在《转山》里我们看到的是干净的一种坚持和最真的人性。结果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时过程和一种信念。你无法想像开始那个稚嫩的清新少年会踏上一条如此险恶的路。那种稚嫩可能是你,可能是我,可能是我们每一个人。他的开始可以是没有头绪的,但是幸运的是他遇到了那个糕点师,于是他的内心和大多数第一次上路的人一样,紧紧跟着小川。他是对的,可是结果小川出事了,故事讲到这里是悲伤的。没错,路上并不是你以为的那般自由和美好,你要学会的还有很多,你要学会和自己决斗,你要被命运牵绊!之后,男主角一个人上路了,各种辛苦,各种痛苦,各种纯爷们的坚持。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面容清秀的小清新蜕变成皮肤黝黑,胡须凌乱的纯男人。一个旅途中的成长,这是在什么书上都学不到的,是再多的人谈再多的人生都无法深刻的经历吧!最后他做到了,在山顶,逆光中斑驳刺眼的阳光,空中飘着色彩斑斓的风马旗,书豪甩出那叠印着经文的彩色纸片,纷飞的纸片。这段很震撼,书豪可以尽情的哭了。
骑车去拉萨..我一直在想,这几个字究竟有着怎样的一个魔力,可以让那么多人为之疯狂。或许真的有吧!因为在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人,每一个还没去过西藏的人都相信有一天会踏上那片土地,每一个离开西藏的人,都深信自己还会回去。 或许那就是人们心中的那座山,一直在那里,不管多少的生死离别,不管多少的爱恨纠缠,她都在那里,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4 ) 一部令人失望的作品~“转山”还是“转人”

经过2天的劳累,被剧组拉去《转山》首映礼,吹了2天的风雪。
今日终于得了张辛苦的电影票,抱着看看的心情去的。
虽然我不是骑行者,但是我也是个背包客。
好歹这次也是滇藏线上来的,一开始我并不打算对这部电影做任何的评价,然后我的骑行的朋友是边看边骂~
对于电影中的某些地理性,我要吐槽一下。
一。地理性
主人公在然乌湖被人救了以后出发,居然还要经过安久拉山下来的隧道(就是拿冰柱装进水桶之后的场景).
走过318的人都知道,只有过了安久拉山下山以后才是然乌湖.
不知道是导演编剧没有常识了,还是剪辑出了问题。
还有一点就是然乌镇的邮局从来没开门口~~不管是去年我去了,还是今年都是一致大门紧锁,里面都开旅社l~

二 怒江72拐下来。。。。
猪脚被藏狗围攻,哪里实际根本连狗狗的影子都没有。老子在那段连条狗的尾巴都未见到

三。基本沿路的村庄没有给个实际的景像,给人错觉,沿途都十分落后。
你可以看到里面。。基本每到的一个点,基本上没有全貌..

四,女猪脚-李桃,
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记,基本也少了一些预考片上的情节。
说是猪脚,其实出场的时间,都没有小川多。
据我所知女猪脚扮演的是藏族女孩,
事实上有个情况是在盐井特别是上盐井是纳西族,准确的说不是藏族,只是个被藏化的民族,只有纳西族的才信仰天主教,下盐井的藏族同胞都是佛教徒,给人错觉这里的人都是信仰 主的。

五,跳跃性
省略了路中很多的地方,波密,通麦,鲁郎,八一,直接跳到了米拉山口,之后就是拉萨,或许没有出来过的人会被这部电影忽悠。
哪怕米拉山之后还有几个点了。。。完全就是偷工减料。

基本上本片上映后来年,滇藏线还有川藏线南线骑车的人预计比今年更多了。就像搭车去柏林出来后,今年的人那是明显多的多。
如果你也像被忽悠那请来看吧~

 5 ) The Gap Year

    不算影评,只是电影让我想到我自己。


    未知的风景,未知的人,那些在路上的欢乐时光,是你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这才是旅行的全部意义。
                                              ——09年暑假
    
    从影院出来,我偷偷的回忆拉萨,回忆里,天空是湛蓝的,阳光是彩色的,可是。。可是。。回忆怎么没有声音呢?就像一部默片。
    
    08年进入大学,到现在,我被推在人流中,被迫快速成长
    
    临近大学尾声,身边的人都在忙碌着自己的忙碌,考研,出国,面试,工作,唯独剩下我这个闲人,在打发着流水的光阴。时光就是这么个神奇的东西,我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开始,当年感觉到它时,它已经快要离去。我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不够勇敢。
    
    我这个年纪的女人很尴尬,卖不了萌,装不了嫩,学业还没结束,事业还没开始,皮肤不水灵,长的也不好看,厨艺一点没有,撒娇打滚也学不来……如果连青春都不在了~哎~我都说不下去了
    
    当我看到一些诸如“有些事现在不做,就再不会做了”的言论时,我有一点害怕了,我害怕自己真的过了那种“背上包就走”的青春年纪。我担心准备地不够充分,担心不能按时回校,担心被晒出更多小斑点,担心季节不对,担心风景没有想象中的美,担心没有很好的旅伴……我会衡量这是不是一趟“去对了”的旅行,总之,我不再轻易上路了
   
    人呢。就是这样慢慢长大。生活在人群里,又和人群隔得很远。

    你能不能告诉我,我是不是可耻地成熟了?

  

 6 ) 导演,请您可以去屎了

哎呀嘛的,真的是很久都没有看到过能有这么烂的片儿了……
作为头一部以长途骑车为主题的片子,真是折煞人也,太糟蹋题材了,作为一个骑车也跑过几千公里的爱好者,俺只好如此下个总结了。

导演一定是连一个半个有骑车经历的人都木有采访过……
也许,人家是故意的,本来就根本不打算来一点点写实

要文艺,要诡异,也不是不行,独角兽也不是不能出来逛,但是还被人牵着逛就很牵强咯。
片子的大情节简直没治了,编剧一定是躺在床上想“好片子,得一定有曲折高低起伏的情节,猪脚一定要从菜鸟升级为老鸟,期间一定要穿插爱情故事,一定得有坠入深渊,获得超能力,要不,退一步,起码需要做一个超级梦吧,猪脚也一定要有小宇宙爆发的能力,一定要有受刺激再醍醐灌顶的升华……帅,那也是必然的”

片子的细节,几乎一败涂地,无一正确,举例如下:
1.在河边休息,一定要生一堆火,一定要用个树枝插一条烤鱼。
独行者,在大白天根本不会自个人在路边满是树丛的地方生堆火,再变出一条鱼来烤。又不是阿甘的荒岛余生,哪能看到小河就能有鱼捏?骑行者在白天通常都是在骑行,晚上才会慢慢吃顿饭,白天一个人享用烤鱼是不可思议的。

2.“想一起走,看你能不能赶上我!”
笑死人了啊,纯粹是小情侣之间过家家的情节啊,俩人在破土路上驼包狂骑?不可能发生之事。骑车又不是拜师学艺,用那么低三下四么。台湾也是发达地区哦,一个大学生,能傻呵呵的在一边看着人家吃烤鱼,然后人家掉头上车,立马就跑,再放一句话。再说猪脚一发力,也掉车头,立马跟上,车上的包一看就是空的,那么随意的就搬起来。

3.对着雪山脱衣服。
一定是脑子有虫的同学才会这么干,像琼瑶剧。

4.篝火夜谈会。
兄弟情深啊,入夜把话聊。明明刚才都是老乡家里喝着奶茶了,到了睡觉的时候却跑到草地上搭帐篷烧火聊天,而且,每个人的帐篷里还有一盏明灯亮着,真不环保。

5.爬坡,兄弟帮把手。
猪脚爬坡,屡踩不动,当哥的推把手,多自然啊。其实不然,骑不动的坡,当然是下车推上去才自然,又不是放滑翔伞,需要助力。你有本事,帮他推上几公里,再回去拿你自己的车子么?再不济,也可以用绳子拉嘛,也比推车靠谱多了。还有猪脚丢车欲放弃那一段,也插入的太生硬了。就这么这么骑着骑着就把车丢了不走,一系列动作还挺连贯的,定是导演臆想出来的,跑长途又爬坡的,哪有力气做出这么高难度的动作啊。

6.下坡摔车。
跑长途,最最最危险的时刻就是下坡,设计的没错。但是,只要脑子正常的同学,在下坡的时候是不会回头的,基本等于找死,而且那是黑天,哈哈。

7.住院。
猪脚也太不道义了,老哥生死不定,自个人又骑车上路了,拽啊,现实中不可能发生,起码得陪同家人来到。另外,川哥除非买了好几万的人身保险,不然,这伤后服务也太好了,直接就能送回家诶,国内,除非你是市委书记之类的,不然,谁管你啊。甚至连公安局的刑警都出现了,还提到了人身自由,哈哈哈,编剧想的太周到了。

8.一夜情桥段。
给猪脚设定的这是什么肚量啊,小孩子用镜子晃晃,就玩命的追,喂嘛哟!跑长途的同学,基本上都没了腿部爆发力,是没法做出迅速反应行动的,骑着带包的车在村里的破路上跑,也瞎扯,包明显是空的,颠的那么欢。安排了个漂亮妈妈,调皮的儿子,嘿嘿,这儿子也太是多情种了,有成为同性恋的倾向,太轻易的就可以爱上一个帅哥。猪脚也是柔情万种啊,送小孩上学后,那眼泪真是止不住的流哇流哇,笑死……

待续




 短评

文艺青年的苦行,可以想见,影片对角色、剧组、以及演员本人都是一次磨练。只是这路太苦、太压抑、角色也压抑。释放的少,快乐也少,看着累。除了可能会艳遇,也没觉得那边有多好。整个片子太柔、太文艺,不硬气,不豪气,天高地广的地方可惜了

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没有传说中那么好,晓川落崖之后,一直在等这个故事有一个像样的高潮,但看到最后才发现落崖才是高潮。在晓川之后,路遇的事与人描绘都太浅了,既没力量也不细腻,没法触动人心。但对我而言,还是激起了想念滇西和藏区的心呀

8分钟前
  • jj73浅之
  • 还行

略显压抑跟小气了。主角最后给他哥哥打电话那段,确实令人泪奔。整体还不错~

9分钟前
  • 星 期 五
  • 推荐

不要我们哪天在对方的葬礼上说,要是当时做了就好啦。

14分钟前
  • 阿咪老师Ami
  • 推荐

骑着单车去拉萨的玩命小清新。

18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推荐

为什么这么好的片子只有这么少的场次??

23分钟前
  • 胡子(胡续冬)
  • 力荐

被深深的吸引。

28分钟前
  • 巧克力布丁
  • 推荐

挑战自我,动力何必来自哥

33分钟前
  • 曼特宁
  • 推荐

在《摩托日记》《荒野生存》“摧残”了我多年以后,终于有这样一部在路上的中国电影。生命不息,梦想不止。你在年轻的时候应该做一件事儿,这件事儿等你老了你可以拿它来吹牛逼,至少证明自己曾经活过。永远的年轻,永远的热泪盈眶。选择一种生活,并且有勇气坚持下去。

34分钟前
  • 小湮婉姝
  • 力荐

我一直认为行记的改编是一件值得尊重的事情,镜头的平铺直叙要比后期更能贴近观众,电影不在于神话痛苦,而在于尽可能地凸显细节。只不过这片子柔和有余文艺腔重了些,以致故事原本应有的硬朗被侵蚀。

37分钟前
  • iokanaan
  • 推荐

看《转山》的预告片的时候,就决定一定要去看。之前约前男友同看,对方是一个对西藏驴行不感冒的小伙子,勉强敷衍不愿作陪。这段苟延残喘的感情持续不到两月,昨天爽爽快快的分完手,淋雨喝醉大哭,早上醒来,一场大雨把成都冲刷的干干净净,空气也滋润鲜活。带着内心的隐痛,一个人参加小型试映会。

40分钟前
  • 小柴胡
  • 力荐

如同所有的公路片一样,一次寻找自我之旅。电影资料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42分钟前
  • 菠萝
  • 推荐

一趟旅程过后,又重新活了过来。

47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推荐

在影院中再次感觉到了身体与心灵的双重震撼。其实这是个简单的故事,为了实现哥哥未尽的理想,大学生书豪开始了自己的滇藏线。其中有兄弟情谊、有佳人动心、有亲情触动,直到最后的自我认知达成。旅行改变人,人改变世界。期待与你一起开始的旅程。

49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人生无法被简化,值得与否只有上路才知道。

53分钟前
  • deepriver
  • 力荐

情节什么的也就这样,还不如纪录片来的好看,不过喜欢那里的景色,然后看拍的人也都好辛苦120618

55分钟前
  • lily
  • 推荐

苦了全剧组,一路上全是困难,不见一点情绪的释放,太压抑了,过重的文艺腔让电影显得不够大气,一路的景点和路况可以当成单车入藏的旅行指南了,还是拍成纪录片更合适。但在今年乌烟瘴气的华语影片中能有这样一场纯净的心灵救赎励志片,已经相当让人惊艳了。★★★

5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原声不错,风景很美

1小时前
  • 推荐

《转山》是值得一看的文艺片,国内还没有谁把公路片拍得这么美,单车进藏,旅游民俗,自然风光,这些都能吸引很多观光客,不过就像屡试不爽、且阐释过度的特写镜头一样,人物配乐的煽情、抒情段落太多,人和环境的关系显得有些矫情,台湾电影的“娘炮”味并没因为李晓川喜感十足的云南“马普”减弱。

1小时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这部电影最大的意义就是让我们的观众看到,除了伪劣武打和伪劣惊悚外,中国电影或许还能有其他的方式来正常地拍一部电影。

1小时前
  • 张小北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