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往事

HD

主演:安婕·特拉乌,安纳托·陶布曼,莫里兹·布雷多,马克·伊万尼尔,乔尔·巴斯曼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德语年份:2017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德国往事 剧照 NO.1德国往事 剧照 NO.2德国往事 剧照 NO.3德国往事 剧照 NO.4德国往事 剧照 NO.5德国往事 剧照 NO.6德国往事 剧照 NO.13德国往事 剧照 NO.14德国往事 剧照 NO.15德国往事 剧照 NO.16德国往事 剧照 NO.17德国往事 剧照 NO.18德国往事 剧照 NO.19德国往事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上帝犯了这么多错,还要向他祷告?那些欲说还休的伤与痛

影片的主题与配乐都很厚重,一如开头就出现的那条狗,断了腿,却仍要小跑完余生。 看似平淡的故事情节,却暗流急涌,几乎,处处是欲说还休的伤与痛。二战已经结束,但是,一段音乐、一张开门后的面孔、一句同事的玩笑……都会成为种族大屠杀的幸存者们,哪梦魇般回忆的痛点按钮。就是这种欲说还休的轻轻撕扯,让幸存犹太人裹着纱布的二战伤口,一痛再痛。直到幸存者之一在纵火后因负罪自杀,把这种伤痛推向新高度。

于是,在他的葬礼上,原本要念事先准备好的祷词,却忍不住:上帝犯了这么多错,还要向他祷告? 这句看似平静的话,该是有多伤痛,多愤怒,才能这般足够叛逆?!

男主的确是个极致的推销高手,一方面推销织品,同时把自己并不经意地推到女军官心里,即便他不是女军官的菜。

令人意外的小惊喜是,男主是我最喜欢的德国影片《罗拉快跑》的男主角。

一点题外话:很难理解,曾经那么被战争与屠杀深深伤害的种族,为何在中东一次又一次的走向战争?!

 2 ) 说说译名

德文原名《 Es war einmal in Deutschland》,直接翻译成中文可以叫”曾几何时在德国“,听名字就知道要说一段历史故事。

英译《Bye Bye Germany》,是片尾大家的祝酒词。“再见德国”,终于要离开,终于可以离开,是战后居德犹太人的共同期许,多了几分完成时的畅快动态。

内地翻译成《德国往事》,都说有蹭《美国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热度之嫌。不过从德文直译来看其实贴切,“Es war einmal”正是“Once Upon a Time”。

台版译作《王牌业务员》,重点放在了七人的“职业”,可惜业务员只是他们用于离开的方式,未免浮于表面。再来说说我看的港版《唔死呃德人》,最让我摸不着头脑,上映时若只是听电影名,一定会自动屏蔽的那一类。

台、港倒多了几分喜剧色彩,不过对于德式的黑色幽默,又实在是有点太开心了。个人觉得内地版译名这一轮胜出。

 3 ) 在集中营讲笑话的人生

二战后德国的犹太人基本都离开了德国,仅留下5000人,但没有人向后人说明白他们为什么留下来。本片男主角回答了这个问题“如果他不留下来,这么美丽的国度就变成德国人的了”。伤疤好了之后,在上面绣朵花,但不会忘了疼。

男主角的设定非常极致,通过讲笑话活着从集中营走了出来,他要为杀害他同胞的纳粹扮演小丑讲笑话,这是多么讽刺啊!男主角为自己编了一套谎言,希特勒要跟墨索里尼会见,希特勒无所不能,但是并不会像墨索里尼那样谈笑风生,因此需要一个人教他讲笑话,男主角被选中,但是他心里正盘算着刺杀希特勒,男主角为自己加了戏,没有谎言的美化,生活还将如何继续下去呢!

战后的创伤可能一生也无法抹平,只能用谎言去美化了。

 4 ) #Es war einmal in Deutschland#德国往事#

很有意思的电影

经典的德式黑色幽默

David是一行人中最想离开德国的,但是也是他放弃了去美国的机会,留在德国。因为他说:“总要有人留下的,不然就被他们(德国人)占领了。” 看似没有逻辑的一句话包含了他作为一个在德国生长的犹太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

电影的结尾是David坐在他还原的服装店前,微笑着看着镜头。尽管身边的伙伴亲人都离开了自己,可是他还有那间服装店。

 5 ) 《德国往事》

一部德国电影。看片名不禁想起以前曾经看过的一部《美国往事》。那部影片讲的是德尼罗和几个小混混的事。而这部则是讲的战后德国犹太人的经历。两相比较,似乎都没有那种强烈的历史沧桑感。仅仅是对于往事的述说和回顾。

战后德国的犹太人刚刚从集中营里出来,居无定所,只好住在联合国的难民营中。他们每个人的梦想几乎都一样,那就是逃往号称自由世界的美国。剧中的主人公贝曼也是这样想的。不过在此之前,他首先要攒一笔钱。他以前是开布店的,纠集了几个同伴,一边连哄带骗的推销布匹,一边还要不时的接受盟军的讯问。他和他的同伴的目的就是赚了钱赶快离开德国。他的日常生活就是这样循环往复着。而之后发生的一些事情让他最终留了下来。

如何看待犹太这个民族是个挺复杂的事情,一方面他们聪明博学,思想睿智。其中的代表人物有马克思、爱因斯坦。尤其在经商上更是不让他人,有着天生的生意头脑。聚敛了大笔财富,也因此引起了当地民众的嫉妒。另一方面,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他们经历了太多的苦难,没有祖国没有家园。这也使得他们的民族性格、习俗和宗教信仰上有很强烈的排他性。他们为了保持自己民族的纯洁,不接受其它民族的融入,可为了生存,他们也想融入到别的民族中去。如影片中所说,想让自己“比德国人更像德国”。可实际上德国人对于这些异族人并不认同。看了个资料。在战前,居住在德国的犹太人为58万。可是到了战后,仅仅剩下了4000人。他们或是惨死在纳粹集中营中,或是逃往美国。对于这些虎口余生的犹太人,德国是他们的伤心地。这其中不仅仅是因为纳粹的集中营,更多的还是由于德国人民对犹太人的拒绝。

影片中,贝曼哥儿几个坐在一起喝酒的时候,这样发出感慨:“每个从集中营里出来的人都会想:为何是我活下来?”这其中,并非是苟活下来的幸运,而是预感到他们今后的路会更加艰难。有时候,活下来并不比死去轻松。集中营的惨痛经历成了他们永远的痛,无时无刻不在肉体上和心灵上折磨着他们,伴随着他们整个的后半生。贝曼在集中营为了生存,不得不为纳粹们讲那些含泪的笑话,稍有拒绝,党卫军军官便把手枪戳进他的嘴里。他的一个同伴在集中营受尽折磨,以至于右手总在不停的发抖。一个在上海的犹太人也好不了多少,被党卫军无端打瞎了眼睛。

影片中描述了一个这样的场景。贝曼的同伴莫伊什偶然发现报摊上的卖报老头就是杀害他父母的党卫军军官,晚上约上同伴烧毁了报摊烧死了老头。不料报纸上登出消息,这了老头只是一位普通的捷克人。莫伊什知道后,痛悔万分。最后用一根绳索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之后不久,就查出了死去的老头就是原党卫军军官,他冒用了一个捷克人的身份来隐藏自己。

细想想,莫伊什的死并不是毫无意义的。他善良正直,为了复仇,也是为了责任,他可以毫不犹豫的献出自己的生命。联想到后来以色列的摩萨德全球抓捕纳粹以及黑九月组织的覆灭,我们不是更能深入的了解这个民族吗?尊重生命,顽强坚忍,睚眦必报,以命抵命。这就是犹太民族的性格。

影片用了几段故事来描绘贝曼等人推销亚麻布的过程。让我们看到了犹太人那种幽默善骗的另一面。由小忽悠逐步发展成大忽悠,如贝曼所说:“如果不用撒谎来装饰人生,人生真的难以承受了”。同时也展现了德国人人傻钱少的特点。和咱们现在的老大妈们有一拼。在那个特殊时期,或许这也是唯一可行的营销手段吧。

贝曼说:“希特勒死了,而我们还活着,我该为此感到内疚吗?我们内疚是因为我们还在这里。还待在这国家。但我们不会久留的,绝不。”可是最后他还是留下来了,是对逝去亲人的怀念?还是对故土的眷恋,或是对德国人民尚存希望?

贝曼在莫伊什的葬礼上,对祈祷牧师说了一句话:“上帝犯了这么多错,还向他祷告?”发人深省。如果真的有上帝的话,是他犯错了?还是他的安排让我们这些凡人不能理解?还是要通过希特勒这样的恶魔来考验人类?用六百万犹太人的亡魂来展示上帝的威力,来考验人类。这样做未免太残忍了吧?

影片没有起用大腕,演员们的表演很本分,拍摄手段也中规中矩。仍然很喜欢。

本人评分:7.5。

 6 ) 二战后犹太人的处境与选择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尽管不是全部真相,却都是真事 现在有五十多万的集中营幸存者待在占领区的难民避难所。(战后没多久) 回忆集中营里的往事,自嘲而又泯然的口吻,辛酸与屈辱,痛苦与惧惮。 军官半夜叫醒犹太人让讲个笑话。犹太人终于讲完,军官装作笑了一下,说,“很快你就笑不出来了。”旁边没再睡的三层铁板床的犹太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沉默在蔓延。 军官点名也在笑。为什么?有时会让你腿别分太开,有时会让你双手并拢。站在我旁边的犹太人是个好人,可惜他是个驼背。军官让他站直了,他尽可能地站直。军官说,“你这个犹太废物,是听不懂我说话吗?”站到他的身后,拿出手枪,对着他的驼背,枪响了,旁边的军官都在大笑。 圣诞派对上,犹太人作为演员和服务生,台下的都是军官和他们的夫人观众。有个扮小丑的犹太人被军官叫前来,说:“那么现在我给你讲个笑话,知道为什么你们这么多人在集中营吗?因为不收钱。”然后哄堂大笑,笑完轻轻地说一声“没恶意,来,干杯。圣诞节你也要开心一下。柏曼,我们还会再见。为我的专用小丑鼓掌。” 特权囚犯牢区,我承认确实有好处,我也恬不知耻地享受了这些好处。你可以用真正的肥皂洗澡,不会被剃光头,喝的汤稠一些。有一次一个党卫兵还把我叫过去让我当元首讲笑话的老师。如果我不做,“嘴巴合不上,永远闭上眼,就好像嘴里枪口对着喉咙” 为何大队长会愿意让犹太小丑去假称为德国滑稽演员为元首准备一些说出口就好笑的笑话,被识破风险很大。 然而犹太人不知趣地提要求,提到他的兄弟还在奥斯维辛。 大队长说你们这些该死的犹太人真会做交易。趁我还没送你去跟你兄弟团聚赶紧走。 每个在集中营生活过的人,都会想,为何我会活下来? 别再呻吟了,我们难道要因为活着内疚吗? 我们内疚是因为我们苟且呆在这里。 长官,你还是不相信我不是纳粹。 不相信。 西蒙小姐,有时候我们自己都不相信这些经历。(身在集中营的经历) 我做过的蠢事是把我的同胞送进毒气室。党卫兵让营里举行笑话比赛,获胜者得到巧克力,失败者接受沐浴。最终我赢了。 家纺,战后百废待兴时最受消费者的用品。电影通过一群集中营的幸存者的家纺销售,售卖给死去的同部队不熟的战友亲属,社区里的阿姨(通过按摩酸痛人情买下),铁道家属院的专属特供(其实也就是说说),串联起被售卖的人与售卖人各自的情感记忆,而另一条线就是男主被重新建立的德军有关纳粹问题的审判。德国最被世人记住的就是二战,往事由不堪回首的,但通过幸存者中尤其是犹太人,一面被审讯,一面通过销售家纺与德国其他的人有关那段往事的记忆,以及筹集资金离开这个伤心的地方。电影最后说了还有4000犹太人留在德国,至于有没有对后辈说起为何留下来就不得而知了,有情感的东西,也有记忆吧,再憎恨也没勇气异地重新开始的情况还是会有的,勇不勇倒是自己觉得没事就行。

 短评

看这种电影就像有个年长的人在旁边平淡的讲述他跌宕起伏的人生。叙述者不慌不忙,像是在他们别人的事儿,但是听者一起一落,像是自己正在经历。唉……无法描述的岁月。

9分钟前
  • 劉二智
  • 力荐

@WestNewtonCinema 镜头对准1946年法兰克福的“城中村”里伺机想去往美国的犹太人,视角很新颖。然而情节上却无甚出彩之处,反而穿插着各种讨巧的桥段。

14分钟前
  • 沁云
  • 还行

很特别的视角展现战争造成的影响。既然揭开往事都是悲伤,那不如总微笑的假象做掩饰吧!只是屏幕外的我一点也笑不出。

15分钟前
  • 奔跑忘记忧伤
  • 推荐

导演选择了一种平淡沉闷的方式讲这个苦中作乐的故事 台译名实在是不负责到九霄云外 哪怕叫个幽默大师都比什么王牌业务员点题

16分钟前
  • |
  • 推荐

战后留在德国的犹太人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留下来……

21分钟前
  • Irgendwann
  • 推荐

笑話其實不好笑

25分钟前
  • 馬蘭頭癮者
  • 推荐

二战结束之后德国的真实情形,百废待兴之中的艰难谋生,只不过是从犹太人角度所写。真实事件所改编,以一种幽默方式叙述,自有可观之处。

30分钟前
  • 优游卒岁
  • 推荐

“如果不用撒谎来装饰人生,人生真的难以承受”!

33分钟前
  • 野人
  • 力荐

活着,然后呢?太平淡。

35分钟前
  • 终结者
  • 较差

关于二战nc犹太人历史的一部上乘之作,无论故事、叙述、画面还是配乐,优美优雅忧伤且厚重。历史就是无数人脑海中记忆的拼图。影片开头字幕说这是个真实的故事,虽然不是全部细节的真实。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历史,不也是如此么。但是具体到每一个人,他们所经历的,就是全部真实的人生,不与外人道。二战之后的这些犹太人,想尽办法重新生活,那看似平静甚至偶尔戏谑的表面下,内心的伤痛哪里那么容易平复。为什么最后还有4000人留在德国,谁也说不清。2022UME德国电影展各种排不开就看了这一部,挺会挑。内嵌中英文字幕翻译得不错。音响有些问题,人声像是都从最后面一个音箱发出的。华星UME1厅75%开放约9成满。除了影展厅,大周日华星也是人烟寥落。散场无掌声只有我拍了两三下。片头片尾打出窗外年华版权。买了票夹票根贴纸全套。

37分钟前
  • 西瓜大侠女
  • 推荐

经历了纳粹大屠杀的犹太商人试图在战后通过推销生意筹钱前往美国,却不得不为获得官方许可而重述自己作为滑稽人物“过于顺利”的集中营往事。影片由六名犹太商人的白手起家和女军官的审讯场景展开平行线索,在两个时间层面将犹太人幽默作为抵御真实创伤的存在哲学。但对角色的扁平与刻板刻画和对历史闪回中的戏剧性元素的粗糙处理成为硬伤。

42分钟前
  • 小易甫
  • 还行

我不說笑話,可能就活不下去了。

43分钟前
  • 马匪
  • 推荐

上海电影节过去半年,记忆最深的一部电影。

47分钟前
  • Isle
  • 力荐

视角很特别,那些从集中营活下来的德国犹太人,他们为什么活下来,那些战后还留在德国的3000犹太人,他们又为什么留下来。

50分钟前
  • octopus
  • 推荐

一个少有的视角,幸存的犹太人战后如何生活。男主设定为爱说笑话,但笑话还真不多。女主的戏太单调,感觉有点旁骛,没有她或换成别人也不影响剧情。

55分钟前
  • 天D行者
  • 还行

看过很多部二战题材的影片,本片少有地融入了搞笑乐观的元素,但让人笑中有泪,靠讲笑话求生的大卫幸存下来,家人和同胞都死于集中营,他和自己的朋友们为了去美国攒钱,每个人虽然活着,有的身体已有残缺,但心里都有一部分已经死去,听不了的音乐,看不了的人。据说战后仅有4000人选择继续留在德国,而更多的犹太人都离开了。离开的理由不用说,而那些留在原地的人,不知道是看透了生死,还是勇敢乐观,亦或者二者皆有。

60分钟前
  • 满心
  • 推荐

战后的犹太人视角,各种令人唏嘘故事。人,总不能失去活着的尊严。故事里有集中营的痛苦回忆,有现实生活的小聪明,也有盼望移民美利坚的未来景愿。然而犹太人和纳粹题材的好电影太多,很难出彩。

1小时前
  • Sylvie
  • 还行

用微笑解释的悲情故事。还好结局美满。

1小时前
  • 竹和
  • 推荐

女军官的戏份有点尴尬,只不过充当故事引子的媒介。为了双线叙事生硬安排,更是毫无必要。

1小时前
  • 水彩游侠
  • 还行

上海电影节看过,还不错

1小时前
  • 麻神理工马小驴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