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中国 第二季

第7集:贺潇强

主演:内详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21

 剧照

可爱的中国 第二季 剧照 NO.1可爱的中国 第二季 剧照 NO.2可爱的中国 第二季 剧照 NO.3可爱的中国 第二季 剧照 NO.4可爱的中国 第二季 剧照 NO.5可爱的中国 第二季 剧照 NO.6可爱的中国 第二季 剧照 NO.13可爱的中国 第二季 剧照 NO.14可爱的中国 第二季 剧照 NO.15可爱的中国 第二季 剧照 NO.16可爱的中国 第二季 剧照 NO.17可爱的中国 第二季 剧照 NO.18可爱的中国 第二季 剧照 NO.19可爱的中国 第二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败絮其中。。。

看完第一集,就很想吐槽,憋到现在真的忍不住了。。。后面几集每一集看的时间没能坚持10分钟。。。。“家常”一出,顿时石化,导演邓洁说:我们从未定义《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美食纪录片,我恍然大悟,“舌尖”已死,中国尚存。。。原来观众对第一部的厚爱源自观众对主创的彻底误解。

一、内容严重跑题,很不尊重观众。观众想了解的它一直不告诉你,比如美食吃起来的感受,食材挑选、做法上的特色等等,不想知道的塞给你一堆,什么留守儿童、城乡问题、传统与现代啊。第一集的时候还列举了一组数据说现在中国留守儿童和城乡的相关数据,我当时就恍惚——这是教育片吗?

二、第一季在手法上已经学现在西方的手法,但是处理不错,令人耳目一新。但第一季成功不仅在与此。第一季的成功是因为比西方纪录片更能凸显“舌尖”的感受(当然在中国有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通过影像声音资料输送了舌尖的感受,这个极具挑战性,但第一季真的做到了,至于情感、生活部分在结尾处,清点一下,点到即止,留下广阔空间,极具东方韵味,所谓的情感在朴素的镜头下由观众自己发挥。反观第二季,很多镜头和旁白矫揉造作,很不自然,失去了像第一季那样点到即止的韵味。导演想输送的东西太满、太多,剪切也是一味炫技,结果弄巧反拙,乱七八糟,丢了灵魂。很多地方为故事而故事,形式有余,旁白啰嗦。比如对留守儿童对父母离家的情节,给个镜头足以直摄人心,但莫名其妙来了一大段旁白,变成布道者。。。。
    
    毕竟讲故事、情感、生活纪录片,全世界都是,比这个好的比比皆是。但惟独美食“舌尖”感的输送最具魅力,点到即止但遗憾的是第二季把这个灵魂丢了,手法和内容都沦为单纯的模仿,从眼前一亮到堕入流俗,舍本逐末,败絮其中。。。。。。。

    第一季是之后,“舌尖”成为一个品牌,第二季之后,“舌尖”就仅仅是一个商业品牌而已了。。。。。

 2 ) 推荐大家看看《舌尖》第一季执行总导演任长箴老师的访谈

我觉得与其蹦出来自己评价这个片子,不如把当时我们对第一季执行总导演任长箴老师的采访贴出来——不是我做的采访,我是编辑,我们这位记者黄冰同学非常出色。
任老师当时接受了一批杂志采访,但当时她开始和央视发生了一些矛盾,有一些采访被央视打招呼下掉了没发(我印象里招呼也打到过我们这里),但我们登了。
我不反对把美食拍得美好,也知道拍摄出精美的画面能引发人们多少愉快的联想和喜爱,我也是其中擦口水的一个。但是就新闻采访从业人员做选题和纪录片的精神来说,我对任老师的“水晶灯”一说印象深刻。
我在第二季里确实看到不少水晶灯,如果说第一季中的一些章节还是冲着好纪录片前进的话,第二季已经不能算是一部纪录片了,更像一部想让人愉快的专题故事片。
这是两种理念的冲突,任老师也承认,要做纪录片,央视是最大最好的推广平台——但她最终还是跟这个优质平台分道扬镳了,希望她在现在的平台上继续出好作品


任长箴:绝不修改
文/黄冰

       “当年有人对姜文说,你这种长相不讨好观众,姜文回答说,我凭什么讨好观众?我要做的是征服观众。我也是这样,我从不讨好观众,我是要征服观众。做一个东西出来,就要把你征服得死死的。”2012年端午节前的一个早上,在北京四通桥附近一个咖啡馆里,任长箴从柔软的沙发上坐直了身子,一脸郑重地说。
     在这之前,由她做执行总导演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创下了收视奇迹,看过片子的人也毫不吝啬溢美之词,“让人感动”、“泪水和口水同时出现”、“最好的中国形象片”,豆瓣影评给出了9.2的高分。而在纪录片圈内,代表着最高评价的一句赞美是:中国纪录片的春天到了。
     任长箴并不太相信这种预言,她所在意的是她终于能够在一个她认为中国最牛逼的纪录片平台上,向观众展示一下她理解的中国纪录片的水平。“虽然我现在是纯自由职业者,但是我还是在为电视台工作。因为我看中了纪录片频道的平台,这个平台太好了。这是中国目前最好的纪录片平台,我就是想全身心地为这个平台工作。”
      《舌尖上的中国》一共8个分集导演里,只有一个是央视纪录频道正式的编导。有两个是任长箴想办法从央视农业频道调来的,其余人包括任长箴在内,都和央视没有关系。用总导演陈晓卿的话说:“这次的片子不是官窑,是民窑。”这种制作方法使得任长箴能够尽力捍卫这套片子的独立性和其中蕴含的激情。“我也跟栏目组说,我跟你们说的都是技术问题,如果这些技术问题全掌握了,你们缺一样东西,还是玩不成,那就是激情。没有激情,这些技术给你们一点用也没有。”
     咖啡馆里早上的客人不多,平缓的音乐没有压住任长箴的大嗓门,旁边嘬着饮料看书的小姑娘抬起头,惊讶地看了看她。任长箴今年36岁,大眼、厚唇,比一般女人显得英武许多。她穿着一件圆领深蓝色T恤,一条褐绿色的五分中裤,脚上是一双紫蓝色的帆布鞋,用一个黑白屏的直板诺基亚手机。在几天后一个著名的电视访谈节目中,她也是差不多的装束,只不过T恤换成了白色,中裤换成黑色。她喜欢用“绝不”、“完全”、“没有可能”、“立刻”这样坚决、脆生生而且又斤两十足的词。
      在那次电视节目中,她说起创作《舌尖上的中国》时,又常常用特别深情的长句子来描述:“我们记忆中好吃的东西是因为带着人的温度”、“我们拍摄的对象不是底层的劳动人民,而是干净的中国人,内心当中有骄傲的、有心气儿的中国人。”
     她的两面性也符合她自己为适合纪录片的性格所设定的特征:兼具外向奔放的性格和柔软脆弱的内心——外向和奔放能够接纳和融合,脆弱和柔软能够以最细致入微的方式展示细节。

 Q:《舌尖上的中国》好评很多,也有批评。哪个批评是你不能接受的?
A:昨天我看了一个报道,很郁闷。直到今天早上,路上堵车的时候想起来还是郁闷。那个报道里写,有一个专家说我们这个以我为核心的这个团队,现在抱怨很多,说我们抱怨没有能够分享社会成果。然后这个专家说我们的抱怨毫无道理,说我们就相当于一个装修队,装修完了房子,还要求承包商给我们分一间房子,你说这多可气啊。其实他们不了解我们做了什么,如果他们能够了解我们做了什么,他们是会尊重我们的。我们其实是设计房子、盖房子的人,而不是装修队的人,水泥砖块都是我们亲自去砖厂、水泥厂拉回来的。

 Q:这所“房子”盖得顺利吗?
A:一点也不顺利。可以说我们做这个片子是把自己放在了一种险境里,完全是一种疯狂的坚持。从一开始,我们和纪录片频道的讨论就磕磕绊绊。但是这些不愉快都是在内容创作上的,进度并没有停下来。

 Q:主要的分歧是什么?
 A:他们希望更多地呈现美食的部分,他们认为这始终是一个美食节目,对于美食的描述要细致。比如说应该有爽口弹牙、香气扑鼻这样的词。但是我认为这些词根本不重要。比如在某一个段落上,我认为应该讲采藕人的一顿早餐,讲他们的早餐能够给他们提供一天的重体力活所需要的热量。我觉得这是人的故事。如果完全讲藕的美食,找一家武汉的高级餐厅,拍摄一个全藕宴,再多讲一讲全藕宴厨师的故事就行。同样是关于人的故事,但是完全不同。

 Q:什么样的故事能打动你?
 A:人之常情的故事。我不喜欢传奇的故事,因为传奇的故事离我们很远。我们曾经拍了一个重症监护室(ICU)的宣传片,就是一个护士,什么丰功伟绩也没有。但是当我们采访她的时候,问她在ICU工作有什么感受,她说当时护校毕业被分到ICU特别不喜欢,因为那个病房全都是垂死的人,很压抑。但是她发现这些人也是需要关怀的,于是她每天上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窗户全打开,窗帘全拉开,让外面新鲜的空气和阳光进来。那些人带着呼吸机,根本没有提这个要求的能力,也没有感受这一切的能力,但还是应该让他们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就这样,完了。我就觉得足以感动我。我把这叫做人之常情的感动,而不是恶意煽情。

 Q:全藕宴的厨师也不是高大全的故事啊,这个故事有什么问题?
 A:这就是情怀问题。我们这个片子,打一个比喻的话,本来是一个干干净净、素雅的房子,现在非要挂上水晶灯,铺上地毯,那我就不能接受了。

 Q:水晶灯是什么?成片里我们能看到水晶灯吗?
A:能啊。比如说第四集《厨房的秘密》,我们的编导本来的词是“厨房的秘密,是人的秘密”,后来播出的时候这句话变成了“厨房的秘密就是没有秘密”。这不就是水晶灯吗?这种做法导致观众看到的就会是深一脚浅一脚的感觉,前一句词还挺有情怀,后一句词就邪恶了。这个片子从第四集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原因就是前三集坚持不让修改。尤其是我的第一集,我当时就是抱着片子绝不修改的想法。

 Q:最后审片子怎么通过的?
A:审了。审完之后给了修改意见,但是我没改。比如我的里面本来有一句词,说厨师喜欢竹笋是因为竹笋和其他食材比较容易搭配,修改后要在后面加上两句—文人爱竹笋是因为笋的风骨和傲骨,僧人爱竹笋是因为笋的节制什么的,让我给删了。后来纪录片频道和我谈,说如果我不修改,就不能放在第一集。他们的理由是这一集太令人失望,美食的部分太少了。我说,绝不改。这一次我们几个分集导演没有用央视的机房,全部是在自己家里剪的片子。不会剪的就培训,没有设备的就去买。这一次虽然对外说的是央视的大制作,但其实剪片子却是我们几个人在自己的小屋里做出来的。所以我不改片子,纪录片频道没有素材,他们也没办法。

Q:那么最后是在纪录片频道不满意的状态下发片了?
A:不。他们让我交了50分钟的版本,实际上最后播了48分钟,剪掉了两分半。

Q:剪掉的是什么?
 A:剪掉的是一个八渡笋的故事,因为干旱,原本期待的八渡笋没有了。第一集是自然的馈赠,我的意思是自然有丰厚的馈赠,同时也会因为天的原因,因为自然的原因,收回馈赠,这个故事被删掉了。 所以我一直说,我们这是一个干干净净的片子, 绝不调和

 Q:有这么多争执,是不是后悔和纪录片频道合作了?
A:没有。实际上我很感谢他们当初把我找来做这个片子。我不是想挣纪录片频道给的8万块钱的劳务费,我们做这个片子,花了一年时间,分集导演有8万块钱的劳务费,我作为执行总导演加起来有十来万。我做任何一个小活都会超过这个收入。但是我要去挣这8万块钱是因为我看中了纪录片的平台,这个平台太好了。这个平台是中国目前最好的纪录片平台,我就是想全身心地为这个平台工作。我相信中国纪录片有这个能量,相信中国可以有一个频道播出自己优秀的纪录片。我希望观众们都能够打开一个频道,就离不开这个频道,这是我的志向所在。为了这件事,我已经努力了15年。

 Q:你为电视台工作了15年?
A:可以这么说。虽然我现在是纯自由职业者,但是我现在还是在为电视台工作。有人说你去做电影吧,我说这完全是两个行当。完全不一样。

Q:那么你是只做纪录片?
A:对。而且只做电视纪录片,电视纪录片和电影纪录片也不同。

 Q:为什么这么痴迷纪录片?从什么时候对纪录片感兴趣的?
 A:高二,因为一部叫做《望长城》的纪录片。 前几天,纪录片频道开了一个总结会,发给我的会议纪要特别长,专家们都发表了自己的评价,其中有一个专家叫刘效礼,在纪要里说《舌尖上的中国》是现在中国最优秀、最棒、最牛逼的纪录片。大概意思是这样,这句话对我的感染力最大,因为《望长城》是刘效礼的作品。我虽然没有跟刘效礼面对面坐着,但是他的这句话,足以让我眼泪都下来了。

 Q:那部作品哪里感动你了?
 A:我至今脑子里留了一个印象,就是刚一开头,有一个叫焦建成的主持人走在长城的残垣断壁上,他往前走,后面有人跟着,他说“跟上跟上啊”,后面那个拾音器就穿帮了,出现在画面里,然后摄像机的影子也出现在了城墙的围墙上。这个画面有极强的感召力,我当时就认定,这是一个特别令人神往的工作。所以我到现在都非常偏执地坚持我一定需要带一个现场录音。实际上有时候现场的声音没那么重要,后期都是可以贴上的。但是我就是摆姿态也要摆出这么一个姿态。

 Q:这个姿态不难摆。
 A:我现在只要有到大学讲讲的机会我就去,因为不知道哪一句话或者哪一个细节可能就影响了一个人。 我当时也并不知道《望长城》是一个纪录片,我只知道这是一个电视节目,是一个电视台里播出的节目,我当时就决定一定要考一个将来能让我做电视节目的学校,所以高考的时候我很明确就是要上广播电视学院的电视编导。

Q:一毕业就去了央视?
A:不,我没毕业的时候去了央视实习。

 Q:去里哪个栏目实习?那是哪一年?
A:1997年,《半边天》栏目。

 Q:这个实习机会不错,1997年的时候《半边天》多热啊,你是怎么进去的?
 A:我是自己敲门进去的。我是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人,我当时考广播学院的时候我妈认为我完全是异想天开。刚开始我想去一个叫“生活空间”的栏目实习,这是东方时空一个纪录片单元,制片人是陈虻。他曾经在我们学校做过一次演讲,是我非常敬佩的人,我跟别人打听到陈虻在北医三院附近租了一个地儿办公,我就去了。

 Q:见到陈虻了吗?
A:见到了。我早上大概9点去的,他11点多来的。然后我就跟他谈我想来实习,他问我你都会干什么,我说我什么都会,我既会编片子,还会剪片子,还会摄影。陈虻很不屑,他很明确地跟我说,我不相信你什么都会。他说我这儿不缺实习的。然后我就问他,说陈老师,那你给我推荐另外一个实习的地儿吧。他就问旁边的同事说,中央电视台还能有哪儿能让这孩子去实习的?他的同事就说赵淑静那儿还不错。 实际上,去找陈虻之前,我的一个想法就是去不了《生活空间》就去《半边天》。陈虻推荐前,我内心已经选择了《半边天》,因为那儿也是央视的一个自留地。所以我就问他们,那《半边天》在哪里办公?

 Q:你当天就去了?
A:对。我就在他们楼下坐了一个383还是什么的公交车直接去了。《半边天》在台里办公,到了之后已经快5点了,我跟台东门那儿传达室的人说我要去《半边天》,传达室让我打个电话,我就照着传达室的通讯录拨了《半边天》的电话,电话那头是制片主任。听说我要找赵淑静,就问我要干什么。我说我要找实习机会。

Q:就这样就成了?是因为陈虻的推荐吗?
 A:没有让陈虻推荐。当时赵淑静没在。所以我就说我能不能上去看看?后来我就上去了。从那儿开启了我后面所有的生活。当天下午我跟在办公室的几个人聊得很好,他们告诉我第二天早上9点开例会,赵淑静肯定来。我第二天8点就到了,到了之后看到办公室一个人正在拖地,我还跑过去跟人说我替你拖吧。我当时特别主动想干这事儿,因为有一种特别新鲜、有朝气、蓬勃的感觉。等9点钟赵淑静来了之后,我就跟过去说了实习的事儿,赵老师特别和气,说欢迎你加入我们。后来我才知道自己多么幸运,遇到了一个多么好的老师,去了一个多么好的团队里。 我毕业后到了CCTV7,待了三年之后,去了《人物》栏目,一直到前几年,开始在家里漂,成了彻底的自由职业者。

Q:为什么要离开央视?
A:赵淑静离开了啊。我有时候会总结我自己,我发现所有我做对的事情,都是因为跟对了人。上星期我还去找了赵老师,到目前为止,赵老师给我的东西始终是正面的、鼓励的,而且始终是高于我的。我虽然表面上看,是一个外向的、开朗的人,实际上我是一个内心极其忧伤的人,无时无刻不忧伤。 我一旦心里遇到问题,就给赵老师打电话:我能挂个号吗?赵老师就说,又有什么疑难杂症了?来吧。他们家的大门始终为我敞开,她给了我很多力量,而且,不光是力量,还给了我很多方法,化解忧伤的方法。比如我跟她抱怨一些事情的时候,她就跟我说,你眼中的世界不是真实的,是被你的激情燃烧的世界,于是你一定会受挫,一定会不如意,一定会抱怨。你要把你眼中的世界调整到一个面目可憎的样子,对它不要期待过高,那样你就舒服了,然后再把你的热情和激情放出去。我这几天一直在想这件事,我现在把很大部分能量消耗在对这个世界的不满上了。

Q:把世界调整成面目可憎,你怎么可能热爱它?
 A:我不需要热爱。我还是志存高远、希望能够带给这个世界一些正面的东西。我是一个会回避掉所有负能量的人,比如看到一些惨烈的故事,一些肮脏的事儿,一些人会转发这些,但是我从来不转。我现在不需要追随谁了,但是我需要坚定我自己。 很多人来评价《舌尖上的中国》,但是他们不知道这中间我最下功夫的地方在哪里。我在前期有大量的情感投入,倾注大量的时间、大量的感情感染所有的分集导演。我让他们在那几个月里,在他们个人的灵魂和热情上,达到了他们的顶峰。

Q:你回避负能量算是逃避吧?
 A:也不是。我想这个世界一定是假恶丑和真善美共存的。如果你想活下去,但是你的眼睛里又一直是假恶丑的话,会很难过。所以这就是我们现在的片子为什么很干净的原因,因为我不盯着假恶丑,我也不宣扬好人好事,我只是展示普通人的生活,只是一些平常人的平常事。这个故事的重点,不是吃喝,而是关于一群干净的中国人的故事。

Q:你是怎么感染分集导演的?让他们跟你有一样的想法和统一的“情怀”?
 A:非常简单。我能量大,我能把他们燃烧起来啊。我就是一团火,第三集分集导演第一次跟我见面的时候,说你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大激情?我说我岁数大吗?后来想想,和我一个年纪的人,早就不在一线跑了,都已经是制片主任这种职位了。但是我想如果让我去完全地运营一个项目的话,我可能原本坚持的东西就不能坚持了。

Q:你坚持的是什么?
 A:可能说起来会觉得不真实,不过我的真实愿望就是希望为这个国家、为这个世界做出一点贡献。

Q:现在这个片子这么热,来找你的人很多,你的坚持是不是更容易实现了?
 A:现在平台很多,但是很难想象把一个志存高远、有家国情怀的片子放在一个商业平台上。就算肯花力气肯花资金,做出一个有家国情怀的片子,放在普通的卫视上播出,也没有我想要的影响力。

Q:大家说《舌尖上的中国》意味着中国纪录片的春天到了,你觉得呢?
 A:中国的纪录片很难真正迎来春天,原因是现在技术上还达不到。为什么很多人看我们的片子觉得有点国外的感觉,那是我们处心积虑地研究国外的片子研究出来的一点小小的成功。你知道我们的航拍是用什么拍的?我们是用航模飞机,勒着橡皮筋儿,捆着一个瓶子盖儿飞上去拍的。我们这个片子里唯一一个航拍的镜头,是第二集里的一个镜头,那是坐在洒农药的飞机上拍的。有人问我《舌尖上的中国》为什么会成功,我说一句狂妄的话,那是因为我们没有竞争者,没有竞争者那就肯定会成功。

 Q:那你们的优势在哪里?
A:通常纪录片是在拍之前,先写本子,导演根据脚本联系和这个本子相关的人和事,然后摄影师按照脚本拍摄。我们这次是先有一个大纲,这个大纲是在非常严谨的调研之后完成的,然后我们再把它丰满化。这次纪录片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重视调研,如果纪录片不调研,纪录这两个字从哪里体现呢?中国之前大量的纪录片都是一种“掉书袋”的方式,根据选题查找大量的资料,那样就没有鲜活的故事。

Q:先进的拍摄方式也是有调研这个步骤的?
A:暗合。有一次和一个纪录片公司的人聊天,他们问我这个做调研的想法是谁告诉我的还是自己琢磨的。我说自己琢磨的,他就说BBC也是这种方式。其实我也不是自己琢磨的,是之前积累的。我不用知道BBC是怎么做的,我自己做了15年了,知道不这样做是做不好的。我对技术有非常多可讲的,但是我认为这不是最重要的,有术无道道难寻,有道无术术好修。我想给人家讲道,讲我到底是怎么想的。

 Q:道是什么?
 A:情怀。前几天看冯小刚和姜文讨论剪片子的问题,这是一个技术问题,他们说剪片子应该当文言文剪,尽量精简。很多人转发。这当然没错,但是在哪里精简,为什么精简,每个人跟每个人的道不同,就会有不同的选择。

 3 ) 纯手工整理版精致而优美的旁白,超长慎入。

旁白结构明晰,言辞优美精致,欲罢不能,只好全篇整理。
-------------------------------------------------------------------------------
不管是否情愿,生活总在催促我们迈步向前,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燃起灶火。从个体生命的迁徙,到食材的交流运输,从烹调方法的改变,到人生命运的流转,人和食物的匆匆脚步,从来不曾停歇。

西藏林芝,印度洋吹来的暖湿季风,植物正在疯长,又到了白马占堆忙碌的季节,天麻和灵芝是重要的经济来源,但是一个月后,他们将消失得无影无踪。从峡谷到雪山,七千米的海拔高差,让林芝成为世界高山植物区系最丰富的地区。弟弟高中毕业,白马得迅速赚够他读大学的费用,在此之前,他为弟弟准备了一件特殊的礼物。西藏80%的森林集中在这里,白马努力搜寻几天前发现的蜂巢。现在他得想办法达到树顶,在当地人眼中,蜂蜜是宝贵的营养品,值得为它冒险,听起来难以置信,但这种风俗已延续了数百年。白马选了一根藤条,使自己与大树相连,从现在起,这根藤条关系性命,看起来进展不错,一个小时后,白马爬了很高,但还有更高的距离要爬。父亲放心不下,匆匆赶来,白马不敢用双手砍树,速度明显慢了下来。现在,他准备摆脱藤条,40米高,并且没有任何保护,这是一次危险的行走,野蜂并不怕人,白马从长辈那里学会了点燃烟雾,迫使蜜蜂放弃抵抗,砍开蜜蜂藏身的树洞,就可以得到最甜美的蜂蜜。在与世隔绝的森林里,甜食非常难得,而蜂蜜,是白马能带给家人最珍贵的礼物。甜食是人类最简单最初始的美食体验,蜂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作为早期人类唯一的甜食,蜂蜜能快速产生热量,补充体力,这对我们的祖先至关重要,和人工提炼的蔗糖不同,蜂蜜中的糖,不经过水解,就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在中国的厨房,无论制作菜肴还是甜点,蜂蜜都是其他糖类无法替代的。当然,白马甲最喜欢的是酥油蜂蜜。

获得蜂蜜,对藏族小伙子来说,要攀爬十层楼的高度,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则要经过上万公里的艰苦跋涉。油菜花刚刚开花,谭光树已经准备启程,老谭是职业养蜂人,二十多年来,依靠这份工作,他养育了一双儿女。每年清明,他都要和妻子吴俊英,踏上追逐花期的旅程,一昼夜,蜂箱已在500公里外的秦岭。花的味道决定了蜂蜜的味道,地区不同,味道也完全不同,这正是蜂蜜作为美食的的神奇之处。秦岭出产中国最顶级的槐花蜜,但老谭心里一点也不轻松,毕竟,养蜂是靠天吃饭的行当。四月中旬,天气突变,大风伴随降雨,花期提早结束,没有人知道,糟糕的天气会持续多久。20多年前,老谭对未婚妻许诺,要带他从事一项甜蜜的事业。交通不便的年代,人们远行时,会携带能长期保存的食物,他们被统称为路菜,路菜不只用来果腹,更是主人习惯的家乡味道。看似寂寞的路途,因为四川女人的存在,而变得生趣盎然。妻子甚至会用简单的工作,制作出豆花,这是川渝一带最简单最开胃的美食。通过加热,卤水使蛋白质分子连接成网状结构,豆花实际上就是大豆蛋白质重新组合的凝胶,挤出水分,力度的变化决定豆花的口感,简陋的帐篷里,一幕奇观开始呈现。现在是佐料时间,提神的香菜,清凉的薄荷,酥脆的油炸花生,还有酸辣清冽的泡菜,所有的一切,足以令人忘记远行的疲惫。丰盛的一餐,标志着另一段旅程的开启,全部家当,重量超过10吨,天黑前必须全部装车。因为工作,每个养蜂人每年外出长达11个月,父母的奔波,给两个读书的孩子提供了安稳的生活。20多年,风雨劳顿,之所以不觉得孤单,除了坚忍的丈夫,勤劳的妻子,相濡以沫的还有一路陪伴的家乡味道。

养蜂人老谭和妻子,携带蜜蜂一路迁徙,而另一种人们却轻装上路,只带着他们的双手。秦岭北麓,麦子熟了,机械收割的普及,不妨碍竞争者的存在,麦客,中国古老的职业割麦人,他们踩着麦子成熟的节奏,用双手挑战机械。小麦,曾经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作物,拥有世界上最广泛的种植面积,从最日常的馒头、面条、锅盔,到肉夹馍、羊肉泡,再到花样百出的各色小吃,共同奠定了陕西这个面食王国难以撼动的基石,然而要品尝最古朴的原始面香,只有等到麦收的季节,小麦富含淀粉和蛋白质,而刚刚收获的新麦,甜度最高,陕西人习惯把面加工成三厘米宽的形状,正是这样的宽度,加上合适的火候,才能彰显新面筋实的牙感和清香的味道。老婆婆比谁都清楚做面的奥妙,风箱大柴,一灶旺火最让面条出彩。木耳、胡萝卜、嫩豆腐做成的浇头,陕西人称作臊子,浓墨重彩的油泼辣子,是面条永远不变的忠实搭档。善待麦客是祖辈的传统,大量碳水化合物,可以维持重体力劳动后身体所必须的苷糖。如今,手工割麦毫无优势,狭窄的山坡地块是最后的阵地,一天劳动10小时,每人割一亩多地,最多收入200元。这次出来十几天,收入还不到1000元,在效率面前,麦客已不属于这个时代,马万全一行,也许就是中国最后的职业割麦人。古老职业和悠久的传说,正被机械们一茬茬收割殆尽。

眼前的食物,可能来自遥远的大海和高山。很久以前,人们的生存习惯已经从狩猎改成采集,但只有一个例外——海洋——人类最后的狩猎场。有科学家语言,五十年后,海里的鱼会被全部吃光,而浙江渔民杨世橹认为,靠海吃海的日子,只能再维持十年。三个月的休渔期过后,东海迎来开渔的第一天,这种小船被称为夫妻船,它是渔民的双脚,4小时行使60海里,夫妻两撒下第一网。三门湾位于浙江东海,鱼类资源曾经极其丰富,临近阴历十五,大潮将至,妻子身体娇弱,开始晕船,但凡出海,除了打渔,其他做饭等杂物都由丈夫包办,这是两人20多年的默契。白蟹油炸,加水烧开后放入挂面,一顿简单的晚餐后,将是六小时的繁重工作。这是休渔后的第一网,至关重要,起锚,收网,渔网已经在水下蛰伏20个小时,拉出水面,景象令人失望,终于发现一条鲳鱼,却挣脱了渔网,六小时过后,鱼颗粒无收,幸亏有其他海获,大海又一次展现了它的慷慨。五十公斤的海获,是他们一昼夜颠簸的回报,十个小时内,这些海获将出现在大城市的餐厅。

食材的获得,需要超长的辛苦和耐心的等待,这样的法则同样适用于大山。搜寻的时间超过了半天,饶长青还是一无所获,为了一种特殊的菌子,老汉已经守候了八个多月,现在终于到了季节。脚下是青峰断裂带深处,湿度在海拔2400米的高处凝聚,催生出一种珍贵的食材——小花菇——枯树上寄生的真菌,蘑菇中的王者。如今香菇已经实现人工培植,品相极佳,但老汉清楚,那些种植香菇,不是最顶级的美味。低温环境中,香菇生长极慢,但肉质肥厚,极大的昼夜温温差,导致伞盖龟裂开花,小花菇的问世,源自于天地之间的种种机缘巧合。鲜花菇含有90%的水分,干燥过程暗藏玄机,炭火烤房内,是人工栽培的香菇,事实上,新鲜香菇远不及干香菇的味道,奥妙就在于香菇在脱水过程中,会自动转化出大量鸟苷酸盐,有强烈的鲜味,因此,只有干燥之后,这种菌子才真正称得上香菇。至于野生花菇的干燥,老汉最喜欢天然的方法,借助阳光和风,肥美的花菇慢慢散失水分,鲜美的味道一点点凝聚,和栽培花菇相比,野生花菇品相不整齐,也很难卖出价钱,这些稀有的美味,饶长青打算留给家人。
无论是靠山还是靠水,劳动者都有专属于家人的美味。望潮,被赋予诗意的小章鱼,学名短蛸,潮涨时外出,潮落后躲藏,杨世橹正是捕捉望潮的高手,望潮表层的胶原蛋白和调料相遇,形成浓油赤酱的自来芡,望潮肉质脆嫩弹牙,是东海渔民最拿得出手的看家菜。然而女儿最喜欢的美食仍然躲在海滩上——弹涂鱼,又名跳跳鱼,是能够在陆地上生活的鱼类,不要妄想抓住他们,除非舍得用五年的时间,练就一门绝技:使用五米长的钓竿,六米长的鱼线,捕捉十米开外仅5厘米长的猎物,其难度和精准度的要求,不亚于20米外投篮。从发力到捕获,仅需八分之一秒,高速摄影机可以帮我们看清整个过程。几尾跳跳鱼,便能成就一锅靓汤,肉质细嫩,汁液浓郁,用稻草反复熏烤,渗出鱼油,晾晒风干,便是最好的增味品,跟其他海鲜和菜肴搭配,提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持食材的本味。
独居的老人也要犒劳一下自己,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白无奇。辛苦的劳作,给全身心带来的那种幸福,从来也是如此。

舟山到上海的鲍鱼,珠海到成都的石斑,广西到北京的蔬菜,昆明到新疆的菌类,今天的物流和今人的胃口,大大加快了食材迁徙的速度,路途之上,行色匆匆的已经不止是人,食物也在传播流转,聚散之间,衍化出不同的形态和风味。这口大锅,当地人称作鏊子,加工的是山东标志性的主食——煎饼。不过,要领略制作煎饼的原始工艺,必须回到最接近自然的地方。盛夏,雨水充沛,沂蒙山进入最湿润的季节,爷爷垒好了土灶,搭上鏊子,这是烙制山东煎饼的工具。制作煎饼的主料,是白薯干碾成的粉,当然也可以用大豆、小麦、高粱等五谷杂粮来碾粉。椿树沟,地处蒙山深处,古老的风俗,被顽强地留存,今天是奶奶的生日,晓慧一家已经忙乎了好几天,鏊子烧热,面糊摊开,杂粮面糊快速成形,蒸汽弥散,空气中浸润着朴素的甜香,那是谷物特有的气息,火力至关重要,太旺容易焦糊,太小,煎饼潮湿黏牙,有60多年经验的奶奶手艺最棒,火候全靠她拿捏。刚出锅的煎饼又脆又香,彻底放凉,就慢慢回软变韧。今天,从大雨到肉,到家常小菜,煎饼几乎可以包裹一切,并且多寡随意,但对地道的山东人来说,最适合卷在煎饼里的,似乎还是一根大葱,山东人最看重质地和口感,煎饼入口回甘,但对人的咬合力是一个挑战。
饼卷的演化一路精彩,向南1700公里,广东潮州的春卷,坠碾提拉,速度飞快,绿豆畔、葱头白、虾干鱼露,油炸后表皮焦酥,内瓤软糯。再向西1600公里,丝娃娃是贵阳女孩的最爱,烫面烙熟,个头虽小,却能装下20种素菜和4勺蘸水。从形态到内容,从神到形,饼卷的变化千姿百态,这看似食物们的自助旅行,追根溯源,其演变终究离不开人的流动和迁徙。

云贵高原的一条溪流里,上至年过七旬的老人,下到不满十岁的孩童,翻开溪流底部的每一块石头,不厌其烦,为的是寻求一种神奇的美味。贵州省东南部最偏僻的苗族村庄,苗族女孩李建英,等待着一个幸福时刻,这是父母半年来第一次回家,现在,流水线旁的打工妹,重新变回苗族母亲,正直稻花盛开,来不及休息,余高里准备给全家制作腌鱼。做腌鱼首先要制作甜米,糯米淘洗干净,上灶蒸,等糯米熟透,加酒曲发酵,鲤鱼吃饱了稻花,正是最肥最甜的时候,与其说捕获食材,不如说更像是是一场户外亲子游戏。稻花鱼去内脏,在灶上摆放整齐,用微弱的炭火熏烤一夜,现在需要借助空气和风的力量,风干与发酵,将共同制造出特殊的风味,糯米布满菌丝,霉菌产生的各种酶,使淀粉水解成糖,最终得到爽口的酸甜。甜米混合盐和辣椒,一同塞进鱼腹中,稻花鱼可以直接吃,也适合蒸或油炸,不管用哪种做法,都盖不住腌鱼和糯米造就的迷人酸甜。然而最具吸引力的食材还藏在水底,每年八月,桥岗村不分老幼,全体出动,大家都在寻找一种东西——爬岩鱼——制作雷山鱼酱最关键的原料,出人意料的美味。鱼酱一年只能做一次,必须用最新鲜的辣椒,二荆条最好,生姜新鲜肥嫩主要用来去腥,木姜子,又称山胡椒,西南地区特有的佐料,带有浓郁而神秘的香气,大量的食盐保鲜提味,食材混合搅拌,装进坛子密封,美味慢慢酝酿。余高里夫妇在广东一家制衣厂打工,此次回乡,是因为自家的八亩玉米到了收获的季节,他们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加上房屋修缮等杂事,夫妻两与家人可以团聚半个月的时间,半个月也是制作鱼酱的周期,乳酸菌和酵母菌促进香气的生成,挥发性有机酸,滋生出鱼酱独特的酸味,苗家最骄傲的调味品就是这样炼成的。一勺鱼酱,足以让最平常的食材陡然变得酸楚动人,这是一年中最美味的团聚,也注定是一顿百感交集的晚餐。在中国农村,6100万孩子的成长,没有父母陪伴,这个数字相当于英国人口的总和,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李建英和哥哥为父母准备了一小坛鱼酱,清晨五点,分别的时刻到了,一坛家乡味,被带往1000公里外的家乡,也许有一天,他会以新的形式在他乡重现。
千百年来,食物就这样随着人们的脚步,不停迁徙,不断流变,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他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离开40年后,华侨程世坤回到家乡,隆重的祭拜,完成了他对家族的回归,在这里,宴请乡邻被称作摆桌,任何事项,只有通过摆桌,才能顺理成章地宣告确立。一顿归乡宴,穷尽乡间名厨的全部手艺,中断几十年的相识和旧情,重新相通,瞬间让一切回到从前,过去几十年,程世坤在美国农场做工,这次老人准备回乡定居,召唤他的,不仅仅是亲情,更有熟悉的味道。在泉州,在福建、台湾,甚至东南亚的华人中,这种味道被称作古早味,少年熬成白发,故乡变了模样,但各种老味道历久弥新。大厦村海边的沙土地,有一种著名的特产,他们貌不惊人,但几乎全部出口海外——沙土萝卜——含水量接近90%,入口润嫩幼滑,毫无纤维感。猪肉八分肥,两分瘦,带皮最好,切寸断,与香菇海蛎、虾干同煮,肉的丰腴,萝卜的清香,米粒的饱满,这就是让泉州人欲罢不能的萝卜饭,一种简朴而丰饶的主食。半身闯荡,带来家业丰厚,儿孙满堂,行走一生的脚步,起点,终点,归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这是中国人秉持千年的信仰,朴素,但有力量。

甘肃山丹牧场,老谭夫妇准备向下一站出发,又是一次千里跋涉;宁夏固原,回乡的麦客们,开始收割自家的麦子;东海,夫妻船承载着对收获的盼望,再次起锚。这是巨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得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得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4 ) 我想回家

还要半个月就要回家,是不能看这种片子的。

山东人一个,看到煎饼那一段简直要哭死了。

我想起小时候,暑假里,爷爷奶奶搬出很沉的石磨,黄豆混上水,一把把的塞到石磨上头的孔里,慢慢得磨。我坐在葡萄架子下面,爷爷使劲推磨,奶奶在旁边教训爷爷。磨出来白白的浆,一点点得流下来,滴到盆子里。一个下午,磨出一盆,晚上混了剁碎的菜叶,做豆沫子。口味清淡,热热的一碗,配上煎饼。好吃得了不得。

不过那时候年纪小,喜欢吃甜的酸的辣的咸的。豆沫子,大人爱吃,我不喜欢。

如今我慢慢长大了。离家的时间越来越长,一个胃,冷的凉的,爱吃的不爱吃的,都往里头塞。胃酸胃痛,也是家常便饭。

我终于开始想念那些食物了。

可是爷爷已经很久没推磨了。石磨太沉,推不动了。

 5 ) 想到那时候捡麦穗

      太多触动的地方了,看完哭的稀里哗啦。有时候琐事很多很多,忙的惆怅的都麻木了,很多记忆好像都封禁了没在去细细回味过。然后突然间就发现那些仿佛在昨日的事情都已经是一二十年的事情了。
    那时候还跟着老奶去捡麦穗,每次到麦地里都会有神奇的发现,会有小刺猬,蓖麻。然后把小刺猬放到缸里养着,却不知道该怎么养它,只能给它放些苹果,结果第二天它就滚出缸跑了。发现后倒也没失落,因为也不会养,想着它说不定能找到它的伙伴嘞。然后就又出去疯跑了。
    那些收割机把平整的地方割了,边角地带就只能人工,大人们要顶着炎炎烈日弯着腰割麦子,老人和小孩子会跟在后面捡散落的麦穗。对于成亩的麦地那些散落的麦穗是微不足道的,但是这些对于老人和孩子确实莫大的喜悦。有的孤寡老人就靠着捡得的麦穗过活,有的可以捡点麦穗养些鸡丰裕生活,而孩子更是多了个在麦地理疯跑玩耍的理由。
    一想到这些场景其实是会傻乐的。等到麦子收完了就是打长,那会儿村里好像还没那么多柏油路,每家都喜欢去占属于自家的晒麦的地方。然后记得一个小伙伴的家占到的是苗圃场旁边一块平整的土地,也挺不错的。然后一群小伙伴们就喜欢去他家晒麦子的地方耍,其它柏油路上的赤脚踩上去太热,土地上的踩上去刚刚好,还挺舒服,还真先恐后的跑到鼓风机前跑一下,感受一下快被吹起了的感觉。呵呵,突然间就是汹涌的回忆了,不知道该怎么表达。然后就更明白以前老爱盯着米勒的拾穗者发愣,虽然不一样的人物,但是那些一片片的麦地,镰刀,弯着的腰,最后堆起的麦垛,都是相似的。不过很多时候描述起割麦这个过程都是艰辛的,或许对于当时的孩童确实充满幸福。小时啥也不懂,乘着农忙还能玩得更多。或是跟着捡麦穗,或是到地里送水,或是到打长的地方吓跑。。

 6 ) 论如何在异国他乡抚慰干涸的心灵

我在美国上学时,室友是个山西人。

自从他搬进我的公寓后,周末早上我便再没有睡过一次安稳觉。每个周六早上八点,我会准时被一阵咚咚咚咚、乒乒乓乓、噼里啪啦的声音吵醒并垂死惊坐起。揉揉眼睛,不情愿地起床胡乱洗漱一下后,山西人就会在厨房里扯开嗓子大喊:“小张,快来帮忙包饺子!”“哎~”

嗯,没错,那是他在剁饺子馅儿的声音。

我根本不会包饺子,连给山西人跑腿的本事都没有。他只是不想一个人呆着太寂寞而已。早上六点不到他就会爬起来醒面、剁馅,呼啦啦地忙到中午十二点,包好足够一周吃的饺子,然后一股脑放进冰柜里。我的工作是不停地旁边给他打气:“王哥你好厉害哎,和面都会”“王哥你好厉害哎,剁馅儿都会”“王哥你好厉害哎,包饺子都会”“王哥你好厉害哎,还挺好吃的”……

不过作为四川人,我实在无法忍受山西人饺子作料的贫乏,如同我把吃火锅蘸麻酱看作是邪教一样。于是在山西人包完饺子以后,就是我撸管大显身手之时。美国没有菜籽油,姑且就用蔬菜调和油充数吧——一锅油烧热,倒进实现按比例调配好的辣椒面、花椒面、盐、味精的碗里,热气腾腾的油泼辣子就好了——不过这个东西对美国人来说跟生化武器差不多,他们从没见过一道料理可以蒸腾出这么多的油烟。我第一次在公寓里做辣子油时就激怒了烟雾警报器。于是我和山西人左右开弓,一人拿扫帚一人拿墩布把那玩意儿敲了下来。

辣子油冷后,和醋,和生抽,和少许盐巴和味精,喜欢的人和上少许蒜泥,这就成了我大四川最经典的饺子蘸料,也是传说中红油水饺的点睛之笔!山西人第一次吃到的时候就表示惊为天人,赞不绝口——当然,他包的饺子对我来说也是。在四川人看来,包饺子简直跟变魔术没什么差别。我妈当年第一次和面擀饺子皮时因为加了太多的小苏打,最后出来的成品连我们家的狗都不敢吃。

我始终认为油辣子还是要用菜籽油的才好吃,就像山西人始终认为水饺是最好吃的——有一次我拿着蒸锅蒸饺子,他在一旁愁眉苦脸地说我这是“糟蹋”。我在美国吃的辣椒和花椒全是万里迢迢从家里带过去的,总觉得别的地方买到的味儿就是不对。可惜菜籽油没法带,我曾一脸遗憾地对山西人说,要不比现在这个得强上一百倍。

山西人包的饺子除了让我们饱口福外,还带来不少额外福利。我曾送了几十个饺子给房东,第二年他就降了咱俩的房租;某堂课的presentation给在场的教授学生们一人上了一碗两个的水饺,成绩一出得了A;虽然本人真的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优秀得飞起来,但我心里隐隐觉得,饺子居功不小。

除了大家传统印象中红彤彤亮澄澄的辣子鸡外,四川还有一种辣子鸡,是用青辣椒炒出来的,这种辣子鸡的特点是鸡肉不经油炸,辣椒也无需风干,放少油,先下鸡肉,再下辣椒,五分钟就好,吃的就是那股鲜味。某天吃饺子吃到吐的时候,我说哎我给你下个厨,做个辣子鸡。意志薄弱的山西人开车送我去超市选辣椒,我劈头就问服务员,请问最辣的辣椒在哪里?

服务员指了指蔬菜柜台上的墨西哥辣椒。这个东西我早闻其名不见其人,于是就按平时的量买了一堆回去放在辣子鸡里。没想到山西人吃了第一口后,脸上所有五官几乎都换了个地儿,好半天才冒出一句话:

你想谋财害命?

嗯。确实是,那个墨西哥辣椒,真的是太辣了。

大多外国留学生们,可能都像我跟老王这样,经历了从菜刀菜板傻傻分不清到芋儿鸡水煮鱼全部信手拈来的阶段。资本主义国家可以满足你的一切梦想,独独“吃”这个字无能为力。美国同学曾带我吃过一次他引以为豪的德州牛排——一公斤牛排下堆着一公斤薯条,蘸料是一公斤的番茄酱。

如果和几个不同地域的中国人住在一起就更好了,当然,前提是要像我和老王这样的吃货才行——话说回来,不是吃货,还好意思自称中国人?一开始在吃这个问题上会擦出激烈的火花,但最后都能殊途同归,实在调和不开,就煮一锅汤烫火锅好了!火锅真是我见过最包容的食物了,无论爱吃肉还是爱吃菜都可以坐到一块儿其乐融融,只要不是爱吃屎就好。

时代的大潮不停息,老房子会拆掉,老街会夷平,来个地震海啸,整个老城呼啦一下的都给端掉。对大多人来说,记忆这东西有点奢侈,忙着赚钱养老,没空想那么多,迎风落泪没用,毕竟眼泪又不能换钱。唯有一条舌头始终不离不弃地跟着你,等到老得牙齿掉光的时候,都可以尝出味道。无论你在中国,在美国,甚至你飞出银河系到了那美克星,只要吃到一碗老坛酸菜面,肯定都能第一时间想到汪涵。

对我和老王来说,只要吃到饺子蘸辣椒油,就是回家啦。

关于楼下的一些评论,楼主来说说个人意见
怎么讲呢,对我来说,吃饭这种事情,是绝对没办法将就的。
真正的吃货,讲求饮食精致的话,绝对不会是个囫囵吞枣的胖子。
我呢在美国,曾经也有熬两个通宵赶论文的经历,
但就算吃蛋炒饭,也一定要用自己炒的盐水泡小黄瓜来配才行。
真正由内而外的美人呢,一定是美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的。
相由心生这话,真不是闹着玩的。

 短评

我觉得不打5星那些食物说不定就会不让我吃了!

5分钟前
  • 嘿嘿嘿
  • 力荐

摄像跟配乐赞。第一集旁白也没那么矫作反而踏实了,几个细节很感人,看清明天的方向,不忘昨天的来处。关注留守儿童,多了热腾腾的情怀。我大中国真是太。。会。。吃。。了。【第二集开始质素又降回第一季。。乱煽情了,到了第四集那个陪读拉小提前真的不是硬广吗?已经三观不正了吧。。】

7分钟前
  • 伍德与夏洛蒂
  • 推荐

虽然不如第一季,但也还是挺好看的。

11分钟前
  • Neroat
  • 推荐

《红楼梦》上敲皮蛋,一边喝黄酒一边看,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所有减肥皆是妄想

12分钟前
  • 丁一
  • 推荐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14分钟前
  • 晨小兮
  • 力荐

太矫情了,感觉导演像是个新手,有很强的欲望想要展现自己,有很多很多的人文情怀想要抒发,很多地方的煽情生搬硬套,很多地方感觉发现就要展开深入了又立马毫无过渡地转到下一个话题,讲了一堆别的故事之后又硬生生地扯回之前的故事,令人常常感到不知所云,十分出戏。此集差评!希望下一集的导演好点

15分钟前
  • sususlsz
  • 还行

这片子放到1987年播是不会火的,那时候火的叫《河殇》,一部全力诋毁中国伟大农耕文明的政论片。

16分钟前
  • 张小强
  • 力荐

纪录片如果是还原真实的摆拍,我可以接受,但是为了收视率和满足观众的猎奇心态,不惜捏造事实弄虚作假,编造子虚乌有的故事糊弄人,消费观众的感情,把观众当傻子,这样就太过分了。舌尖2那么煽情,你让感动中国,艺术人生,鲁豫有约那些导演的脸往哪搁,是准备抢人家饭碗吗?

20分钟前
  • 豆丁
  • 还行

总体上还行,虽然有几集的确矫情得受不了,但用食物串起中国人的生存状态,这样的尝试并没有错。第一季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骂用食物粉饰太平、闭口不谈民生。这一季谈到了留守儿童、90后工人、大学生就业难、高考陪读,我看得还是挺有共鸣的,想到自己何尝不是这样一路过来的。

24分钟前
  • 刘康康
  • 推荐

舌尖真正让观众醉心的不是介绍了普天下各种山珍美味 而是触动了每一个对家乡味道都知根知底的中国人的人情味

25分钟前
  • 春尾巷
  • 推荐

满满的中华人文情怀,倍感亲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到头来,辛辛苦苦都是为了过日子,都是吃货!PS:白马哥,你这是用绳命在吃蜂蜜啊!PS2:蜜蜂回家说到“卧槽我蜂蜜呢?”8.5

28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温情满满,再也不嫌弃我妈做的饭难吃了,现在,立刻,马上就想回家,把她夸成一朵花。

29分钟前
  • 殳君
  • 力荐

其实仍然挺可看,只是第一季里老实在锅里说事儿的劲头有点溢出来,又只能说几句惹人厌的话,所以大家忍不住吐槽。建议第三季继续老实微距拍锅。另外开头爬树那块的确超出了借鉴的范畴,还不如直接认了。

33分钟前
  • 小米=qdmimi
  • 推荐

强势回归!第二季人文情怀更重了。

35分钟前
  • Odair
  • 力荐

给四星,因为纪录片重要的是记录,不是抒情。

39分钟前
  • 海鲜高汤面
  • 推荐

第一集就差点看泪奔 告诉我不是一个人

41分钟前
  • 大元宵
  • 力荐

其实舌二讲述的不单是美食,更有一幕幕天伦人伦的美景,不管是四川耙耳朵,还是东海学捕跳跳鱼的父亲,或者期盼父母归来的苗族女娃儿。

45分钟前
  • 数人的绵羊
  • 力荐

心甘情愿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47分钟前
  • 院長
  • 力荐

煽的有点露骨,节奏有点混乱,美食依旧动人。和第一季相比,感觉更像情感类节目呢?一集这么多食物真的大丈夫?

52分钟前
  • 樱小路楠
  • 推荐

第一季火了后,非常期待,我就记得蜂蜜了

56分钟前
  • 欣欣向荣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