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爸的瘋狂假期(粤语版2009年)

正片

主演:Emily,Osment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文年份:2009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酷爸的瘋狂假期(粤语版2009年) 剧照 NO.1酷爸的瘋狂假期(粤语版2009年) 剧照 NO.2酷爸的瘋狂假期(粤语版2009年) 剧照 NO.3酷爸的瘋狂假期(粤语版2009年) 剧照 NO.4酷爸的瘋狂假期(粤语版2009年) 剧照 NO.5酷爸的瘋狂假期(粤语版2009年) 剧照 NO.6酷爸的瘋狂假期(粤语版2009年) 剧照 NO.13酷爸的瘋狂假期(粤语版2009年) 剧照 NO.14酷爸的瘋狂假期(粤语版2009年) 剧照 NO.15酷爸的瘋狂假期(粤语版2009年) 剧照 NO.16酷爸的瘋狂假期(粤语版2009年) 剧照 NO.17酷爸的瘋狂假期(粤语版2009年) 剧照 NO.18酷爸的瘋狂假期(粤语版2009年) 剧照 NO.19酷爸的瘋狂假期(粤语版2009年)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酷爸的瘋狂假期(粤语版2009年)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梅莉莎( 愛蜜莉歐斯蒙《孟漢娜電影版》飾 )有個明星老爸:一個以間諜偵探小說大受歡迎的人氣暢銷作家尼爾。當梅莉莎正懊惱父親總是埋首工作而忽略她時,尼爾卻在此時被瘋狂書迷給綁架了!輾轉間,綁匪又發生了內鬨,尼爾落入了怪異的兄弟黨手中,而他們綁架小說家的原因,只是想要尼爾改寫小說的結局! 梅莉莎為了解救老爸,只得動員更多的書迷,他們能否圓滿達成任務?一行人又會經歷什麼樣的冒險旅程呢?那片星空那片海贰神枪雪恨阳光舞台岌岌可危酒店!杰夫·福克斯沃西:想当年角头外传:浪流连爱情与友谊我心永远神探修尔之洛桐的神秘力量人与人女继承者我的艺术老师一诺无悔侦探物语1983赶牲灵杂交种月神杀戮玻璃房东陵大盗老友记第七季麻烦请你先告白区小队白石山下一家人龟兔赛跑闯情关2009坏人 第一季校园阶级风暴第一季海底军舰非洲大冒险烈阳时尚房子品评家时尚子!身在内陆空战英豪宝贝儿1956幸福谷第二季为爱起舞灯塔下的恋人切尔茜·汉德勒:蜕变椰岛情仇渣男岛第一季和平的全盛时代惊魂游戏2012触不可及(国语版)

 长篇影评

 1 ) 别问,就看吧!

  本来我只在豆瓣潜水,而现在我终于心甘情愿就这样献出我的处女帖。
  这一刻,老娘我眼含崇敬的热泪正式开始为宁爷拉票。

  如果这两年中,只给我一次进电影院去看电影的机会,我就会选择这个春节的这一部。如果这时再有同学叫我一起去电影院还叫我来选片,我会选择将这部电影再看一遍,两遍,三遍。

  作为一个热爱迅雷优酷pps的忠实宅女,电影院只在两种情况下才有意义:一是需要看特效的时候,比如《变形金刚》;二是看搞笑片的时候,比如《赤壁》。事实上《赤壁》并没那么雷人,有点让我失望。

  而这一次当我走出电影院,我很满足。如果说《变形金刚》的飞机大炮满屏轰炸从音响和视觉上使我很满足的话,这一次,我非常满足。这似乎只是一部在网上下载了就可以看的电影,它无关高级特效,无关大场景,似乎完全可以独自在在电脑上自娱自乐来看。但是除了和家里人一起在电视上看周星驰的盛期作品外,已经有多久没有过这样与民同乐的感觉?从头到尾,笑点不断,从十来岁的小屁孩到各种真假淑女真假绅士,个个以黑暗为掩护笑得形象俱毁歇斯底里,这样膨胀快乐的机会不多了啊。你就忍心只把它浪费在小屋里聊以自娱?

  当然,这不是一部完美的电影。它很商业,它很复杂,它很龟毛,它毫不掩饰导演编剧拼了命讨好你的各种媚态——但我十分欣赏它颇有实效的诚意。正在起步的中国商业片一路摸爬滚打,我也一直尊重各路导演放下身段巴结观众的各种努力。只是现实是,艺术作品感人从不会是因为作者的努力,而只能是因为作者的努力加上才华。而这一次,I'm really flattered。

  以前听人说过,上一部《石头》能火起来其实是靠运气的,真正决定这样一个年轻导演命运的,并不是他辉煌的开端,而是那之后的第二部大戏。如果第二部能够继续辉煌,这个导演也就从此可以在圈里站稳脚跟;而如果第二部戏惨败,之前的辉煌就成了彻底的偶然现象,宁浩这个人也就基本消失掉了。所以我们看到了一部拼了老命编排的力作,却也是一部并没有被那么严格监管的幸运儿;这部电影依然有着青年导演特有的生涩而新奇的爆发力,而感谢上帝,万恶的广电总局还没想到要花心思大力阻止这个CULT青年的黑色幽默。看访谈说冯小刚这样地位的,想拍个无贼都已经困难重重,每个动作都备受瞩目饱受压迫,空有一身调侃功夫只能歌盛世显太平;而宁浩,至少现在,还是我们的人。一遍遍的回想他的这部电影还有上一部,我感到那么的亲切,能感到这背后的就是一个和中国千千万万电影青年一样一起成长起来的兄弟,由各种盗版电影喂大,看到大师杰作像是打了鸡血浑身颤抖,常常做梦都想也拍部来一试,从来不屌国片里政治宣讲那一套,只想要电影有趣,荒诞,而真实。

  他做到了,当所有人为他站立鼓掌为他看完最后一刻时,宁浩他做到了。

  伟大的新一代大陆电影青年!彭浩翔、昆汀、彼得杰克逊在这一刻灵魂附体!他一个人代表了千千万电影青年的光荣奋斗,在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是一个人!

  但是宁浩的未来又会怎样呢?疯狂系列未必可以一直拍下去,这一点并不是我担心的问题。我担心的是,很明显,宁浩在黑色幽默上太有才华。黑帮,血浆,枪战,却可以制造出荒诞的喜感,这样的天赋可以让影迷激动不已,也足以让大肆进行白色恐怖的广电总局开始围剿。即使是昆汀,凭他的才华,可以在大陆这样的环境下生存吗?而如果阉掉所有这些所谓不和谐因素,电影的生命力又如何延续?夕爷写过,你的精神生活没有问题,你的精神生活又在哪里?

  扯远了扯远了。另外那泰国小伙子真不错。黄渤铁定是腕儿。注意最后字幕里藏了三段戏。黑帮死胖子有点萌。他手下那个好帅好帅好帅啊。

  其实,我只是想对貓在家里熬过年的同志们说一句:

  出来看吧,兄弟们,这是自己人!

 2 ) 疯狂的赛车

这是一个由四条线交织出的荒诞故事。黄渤饰演的自行车车手耿浩,因为0.01秒落败,成为银牌车手,这是一条线;第二条线是大贼二贼,他们阴差阳错成了贼,最后还绑票伤人;第三条线是台湾来的黑帮四人组,他们意图在内地做笔大买卖;第四条线就是两位警察,他们立功心切,却一心认定银牌车手是贼。不法商人李法拉,雇凶暗杀老婆,杀手却被收买;台湾黑社会大哥东海带着两个小弟贩卖毒品;车手耿浩和张挺在比赛中分获前两名,得银牌的耿浩很失望……几组人又阴差阳错地因一个神秘的箱子走到一起。与此同时,两个警察误以为耿浩是坏人。在他们紧紧盯住耿浩时,坏人却从他们眼皮底下溜走。电影对观众情绪的调动,对笑料包袱的运用,对影迷智商和注意力的挑战都是异常出色的,即有趣又高端,看过心中为之一爽,而这些精妙的设计和布局让人在大呼过瘾的同时也有种想要感谢导演和编剧煞费苦心的冲动。

 3 ) 宁浩的时代到了

看《疯狂的赛车》的下午场,影片结束后出现了一个感人场景——我是指如果我是片中客串出租车司机的宁浩导演,我一定会被眼前情景给感动到。跟绝大多数中国影院一样,灯一亮,观众都要起身离席,但演职员字幕里还夹有画面内容,几乎所有人都站着看完了,有的在银幕前、有的在走道阶梯上。等电影交代完人物命运(其实已经无关大局),直到出现那个大大的“终”字。

拖了近两个月的传统贺岁档即将过去,莫名地想到去年最早一部贺岁片《梅兰芳》里的台词:你的时代到了。这个你,是指宁浩。

第二次疯狂

中影公司有意把《银牌车手》改成了《疯狂的赛车》,其用意不外乎跟《疯狂的石头》串一起,打造“疯狂系列”品牌(如同台湾人把有施瓦辛格出演的电影都翻译成《魔鬼XXX》)。赛车所占的影片篇幅还不到三分之一,宁浩本人肯定不想这么取名“疯狂 ”。无奈上头发话,还是从了吧。比起冯氏喜剧、张氏大片,他的身份定位依然是个名气不大的“青年导演”。《疯狂的赛车》不具备呼风唤雨的宣传攻势,未来票房只能依靠观众看完后的口口相传。

首尾两处的自行车赛外,影片大部分内容是关于买凶杀人和毒品交易。多数人物都疯狂癫癫,异常搞笑。失意倒霉的车手耿浩想送师傅最后一程,黑帮团伙打算办完事好回台湾,一个计划杀妻夺财的奸商,两个想着干一票的笨贼,一对希望破大案的人民警察…… 众多支线构成的故事包含了十几个人物,加上飙车、爆炸,疯狂程度确实要远超“石头”。

宁浩的班底

黑皮的角色让黄渤一战成名,此番《疯狂的赛车》里没有道哥几人来抢戏,他是绝对的一号主角。不过电影依然留有《疯狂的石头》里的演员,比如三宝和四眼,这回他们改行当警察。至于“冯总”徐峥,更是梳着“汪涵发型”,满嘴CBD、不忘潜规则,大行搞笑之能事。

新成员里,两个笨贼跟黑帮头目应该会人气胜出。“不烧不专业啊”、“本地帮会太没有礼貌了 ”,看完影片你肯定会记住此类喷饭台词。其他演员方面,九孔更多是发挥了他的猥琐天分,不如他在娱乐节目上搞笑;演多了文艺片的高捷等人只是过过场;那位喜感十足的泰国佬,后半程只能以速冻假人出现,没能制造更多表现机会真有点遗憾。跟石头一样,《疯狂的赛车》里还有不少小把戏,仅凭电影院里看一遍是挖掘不尽的。比如法拉利雇用的几个身着超人服的极品男,可要留心观察他们一把。等它出了DVD后,大概有人会写篇“终极解密”,把细节逐一点提。

观众与电影

《疯狂的赛车》的故事依然可以用黑色喜剧和盲打误撞来形容,私以为那么多笑场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处段落,当属耿浩跟黑帮在寺庙门口完成交易的一段。对方的正经专业乃至后来出租车上验毒,直教人笑破肚皮。看多了香港警匪片的类似桥段,那种颠覆恶搞就来得更为强烈。

相比其他贺岁档主流影片,《疯狂的赛车》可不是一台易操作的傻瓜相机。先前有朋友不看好普通观众能接受它,线索太多、人物太杂,一般人不带脑子进电影院,要看懂《疯狂的赛车》似乎会比较累。不过经过一波波打倒国产大片的浪潮,观众水平的逐年进步倒是显而易见。虽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认识萨布跟盖·里奇,但手法相仿等问题,可以用“闻道有先后”来回答。毕竟《疯狂的赛车》达到了双赢目的,既可以让观众笑笑而过,又适合影迷的回味分析。

赛车的进步

我甚至乐观地认为,《疯狂的赛车》的货真价实,让国产类型片达到了一个高度。看到片中偷渡过来的黑社会断指弄枪,简直有些难以置信。至少在日益钳紧的大环境下,以往本土电影鲜见有正面触及。另外暴力的出现也耐人寻味,这些都是商业类型片所不能缺少的卖点素材。那《疯狂的赛车》是什么类型片?警匪?动作?好像都不是,它更像兼具不同功能的混合体,更多是满足观众的娱乐需要。

比起《疯狂的石头》的300万投资预算,宁浩在《疯狂的赛车》里尝试的是真正的商业制作。至于渐成流行趋势的植入式广告,在片中也是为数不少。然而比起拍成商业广告片的《非诚勿扰》,《疯狂的赛车》的编剧、剪辑、摄影都值得玩味。但宁浩认为多线叙事、人物交叉冲突的探索到头了,所以疯狂三部曲估计是玩不成了,往下尝试拍科幻片或西部片等新颖类型。

厦门说情缘

《疯狂的石头》拍摄于重庆,轻轨索道、罗汉寺、朝天门跟解放碑的高楼大厦都有出现,令人印象深刻,至今还记得一个叫“棒棒”的词汇和职业。很早就听说宁浩东南飞,《疯狂的赛车》的外景拍摄地选择在了厦门,片中带有区域特色的中山路大同路骑楼、环岛路的临海风光和体育场,加上台湾黑帮的交流用语和闽南歌曲,特色十足。此外像闽D、杏林等关键字眼也提醒观众这是厦门。当我看到有飞机起降的场景,也会想到那是在岛上的高崎机场附近。

影片对厦门市区容貌的表现几乎锁定在了那片骑楼建筑,却避开了广为人知的轮渡和鼓浪屿。从巴蜀从闽南,宁浩完成一次时空转变。或许是方言对白不宜过多,《疯狂的赛车》里的主要人物都带着原来各地口音,除了几个台湾艺人和次要小配角,令人爆笑的“闽南普通话”和热门方言词汇几乎没有。在一个闽南人看来,电影放弃了可以利用的优势所长,毕竟闽南语不仅仅适用于台湾片,它完全能够融入本片。大概《疯狂的赛车》背后有些难言之隐,又或者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都可以,无非宁浩恰好相中了鹭岛。



显然,《疯狂的赛车》是部紧抓人心又不失娱乐的闹戏,没有拖泥带水,不会乱煽情。它与这个时代共同呼吸,瞎闯荡的小人物,在观众生活体验的接受范围之内。跟随故事发展,他们的情绪反应是如此有趣,有些忍不住交头讨论剧情,一边又禁不住大笑。

大部分在场观众可能没有意识到,他们正在见证一场中国电影新老力量的交替。正如多年以前,中年以上一辈的观众看着陈凯歌、张艺谋和冯小刚一路走来。距离我们时间最近的冯小刚,也摸爬滚打、一支独大了十年。十年,多么可怕的字眼。当国人为看不到好的本土商业电影、没有太多选择信赖而愤慨时,《疯狂的赛车》无疑是应该出现的那一种,更值得褒奖鼓励。我不能说它是完美无瑕的好片,却可以抛出一个关于未来的预言。【网易 http://ent.163.com/09/0121/09/5062149A00031NJO.html

正面为王的评价,善意的意见毛病可看这里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5193263/

 4 ) 向宁浩致敬

如果说《疯狂的石头》是横空出世,有点不太真实,似乎偶然而得,《疯狂的赛车》则证明宁浩的时代来了。

冯小刚太老,累了,逗人乐是累人的事,看看从卓别林到周星驰,私下里都郁郁寡欢,就知道搞笑有多累,有多心酸了。何况冯导如今是大导演了,虽然草根习气仍浓,可到底不同过往了。不着四六的影视公司没有了,开车讨薪的司机,在美国混日子不得志的中国混混,跟班的摄影师,统统不见了,变成骗VC的“海归”,优雅的空姐,跑北海道度假谈情说爱,唱日本歌掉眼泪,“小资”了,也“文艺”了。再往下,该往奢华糜烂里走了,拍现代版的《满城尽带黄金甲》。

宁浩还年轻,有无限的可能,只有有足够的天才,就有足够的时间供他挥霍。故事结构仍然延承《疯狂的石头》的多线索,错综环绕:一个禁赛的自行车运动员,想给死去的师傅找块像样的归所;一票飘到大陆的台湾“山寨”黑社会,要和一位身手矫健的“泰拳”高手交易毒品;一个黑心的保健品商,雇佣两个够“专业”的农村杀手除掉自己的老婆;几拨人就阴错阳差搞到一起。再掺上卖墓地的徐铮讲述“潜规则”,和“人生后花园”,两个一心要破大案,却总是关键时候“掉链子”的警察。捎带,把不贴谱的“保健品”,牟取暴利的“开发商”,一并调侃了一番。你要看热闹,绝对够热闹,你期待悬念,绝对够精巧,你要找乐,就开心得笑吧。没人说别破坏了他的孤独,没人拿黄金、菊花来搞什么象征,做视觉艺术。你笑完了,痛快了,故事也结束了。

冯小刚拿语言调侃,宁浩讲故事,讲得精巧,讲得幽默,虽然人物也常常出语惊人,台湾黑社会说“本地的黑帮太没礼貌”了,杀手说:“干一行,爱一行”。可冯小刚拿舌头“逗你玩”,你能把中间的笑料拆开了单独讲,宁浩的逗笑,离开了故事,就没意思。所以你一定要坐在那里看,融进去,才能忘情地笑,笑得忘掉自己。冯小刚像相声,像小品,宁浩的是电影。

对大陆而言,宁浩的尺度够大胆,能够上映实在是奇迹。又是黑社会,又是买凶杀人,泰国毒贩穿着人民警察的衣服,死了还在指挥交通,黄渤开车带着死警察去报案,值班警察不问事,先让你填表。我小时候,《黑炮事件》就号称“黑色幽默”,和宁浩比,差得太远了。宁浩一部电影,死了一堆人,而且死得惨烈。如果只看死人的段落,几乎不像喜剧片。我们习惯了分析,这个故事歌颂了什么,批判了什么,说明了什么,所以讲故事前,要先想想有什么社会意义,是不是符合当前形势和潮流,别触动了什么人的软肋,惹得人家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宁浩老老实实讲他的故事,不怕犯什么忌讳,如果你看到了什么意义,看到了讽刺,那也是你自己的感觉,宁浩可什么都没说。电影就是这样的。其实所有艺术都如此,急着讲道理的是哲学,不是艺术。

美中不足的是,尽管宁浩明显比原来有钱了,故事里有了追车、爆炸、比赛的大场面,还生硬地夹了一堆广告,故事却不及《疯狂的石头》。最后部分混乱而生硬,相比之前紧扣密接,仿佛漫不经心。黄渤作为主角,却是最不出彩的人物,开场比赛和结尾比赛的呼应,是常见的俗套,没有太大必要,像文章里的“游词”,除了凑故事时间,看不出多少意义。银牌救命,更是好莱坞及各类模拟好莱坞影片中烂得不能再烂的桥段。九孔饰演的保健品商除了推动故事,摆出一副夸张造型外,也缺乏亮点。倒是“杀手”、“台湾黑帮”最有喜剧效果。不过从性格上讲,都有出乖卖傻的成分,不像《疯狂的石头》,通过情节伏笔给予人物行为以合理性,没有斧凿拼凑的痕迹。不过,瑕不掩瑜。而且,我听说这个故事光通过审查就用了十个月,三个小时的故事压缩成两个小时,有点乱也理所当然。

我要向宁浩致敬!为了这样的故事,这样开怀的大笑,这样大胆的表述。中国的电影和中国的思想一样,要更开放,更灵动,更坦白,更兼容,才有出路。

顺便说一下,“泰拳”的段落紧凑舒展,没准宁浩还有做动作片的潜质尚未发掘,不知他是否愿意再试试这种类型片,没准能开创出新风格来。

扫描关注我的读书分享微信公众号

 5 ) 不装B却牛B得要死的电影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突然想到《蝙蝠侠》里小丑的一句话,干嘛这么严肃啊?(why are you so serious?)是啊,陈凯歌和梅葆玖你们干嘛这么严肃啊?冯小刚你干嘛这么严肃啊?叶伟信你干嘛那么严肃啊?张艺谋同志不严肃不行,那可是奥运……
也许人到中年真的就得严肃严肃,宁浩用不着严肃,用很豆瓣的语气说就是用不着那么装逼,《疯狂的赛车》还是那么疯狂,尽管我还是喜欢《银牌车手》这个名字。
其实这还是一部延续盖里奇风格的电影,听说盖里奇已然不行了,这个问题我还得看看《摇滚黑帮》证实一下,宁浩可以说是继承并发展了盖里奇,把他的风格打上了中国平民的烙印,相比盖里奇,宁浩更加草根,盖里奇还喜欢让一群老少酷哥穿着风衣装傻,但是你不能否认他们都很专业很酷。可两部《疯狂》除了一个香港大盗和一个泰国杀手没一个酷的,还有这两个酷的基本也没啥牛逼的,都是在小人物手里翻船,哈哈,他俩为啥那么严肃啊?片子的主角都是小人物,小得就像是你下班路上道边的民工,小得就像是你老爸和他的同事,小得就像是你昨晚一起喝醉的哥们,小得就像是你……和我……这些小人物没啥大志气,无非就是讨口饭吃,命运让他们颠沛流离,但是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尊严,《石头》中的保安队长包世宏,道哥三人组。《赛车》中的耿浩,两个山寨杀手。我们能说他们不认真吗?我们能说他们不努力吗?我们能说他们没有尊严吗?
宁浩貌似很不喜欢房地产开发商,我也不喜欢,这把他拿卖墓地的开涮……貌似他也不喜欢成功学的那些人,我也不喜欢……貌似他还不喜欢电视广告,我也不喜欢……别人我不知道,但是这是第一个导演拿我这么不喜欢的东西开涮,我觉得很解气……
宁浩的这部片子就像是一部都市奇谈,但又像是发生在我们身边,除了雕琢气太重。我觉得宁浩不会再拍这样的电影了,倒不是我们审美疲劳,我觉得他自己肯定是不想重复别人或者自己的风格了。
看过一节目,好像是梁文道说的,现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这么快,好像所有人都生活在魔幻世界一样,很多导演根本不用刻意编造什么题材,你随随便便找一个人拍一拍拿到国际上准能获奖……
宁浩的片子就是有这么一种魔幻的效果,尽管这部片子挺刻意,我可不是批评,就是因为刻意,才显得看好。
想来宁浩也挺不容易,广电总局这个不让那个不让的,时不时就把电影阉割一下,一些导演也把装b当艺术,或者把观众当弱智,很多电影也没有社会现实,好像就没人挨饿一样,充满着滥情……
但是这部电影还是让人振奋,导演也让人高兴,至少导演不怀疑观众的智商,而且导演也非常有诚意,是,干嘛那么严肃啊?不用装B照样牛B!!!

 6 ) 这样的电影就值我打5星

[年前给杂志写的旧文了,没什么新鲜东西,现在发出来是让有些人知道,我在豆瓣上给某些电影打一星两星是有原因的。]

 
  2006年《疯狂的石头》上映后,媒体对于观众的惊喜有一个很贴切的比喻:看这部电影就象去相亲,结果去了以后发现相亲对象是全智贤。3年之后,《疯狂的赛车》又要揭开盖头面对观众。有了之前的期待,现在的观众还会再次得到惊喜吗?
  
  我只是一个经常被当成所谓“影评人”的电影爱好者,不想在这里说什么“看了不满意来找我”之类的胡话。孔子和耶稣都曾经说过,无论如何,总有20%的人是什么都不满意的。看电影作为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我不能对你的感受负责。但从娱乐消费的风险这个角度来说,我可以保证《疯狂的赛车》会是贺岁档电影中消费风险最小的一部。也就是说,同样是一张电影票钱,你从《疯狂的赛车》中获得的消费满足感和愉悦感一定会是最高的——我敢说这句话的前提是我看了所有贺岁档的影片,所以我不怕你向我扔臭鸡蛋。
  
  看电影作为一种先付款后消费的娱乐类型,观众在买票的时候是必须要冒一定风险的。所以电影的宣传就会变得非常重要,以至于现在大家能够在媒体和网络上看到各种各样的有关电影的信息。如果你曾经在2008年买过股票,你就应该知道这些东西其实并不能帮助你买到一只挣钱的股票。当大盘从6000点高台跳水的时候,你只能选择是头朝下还是脚朝下。当中国电影整体水准就是这么回事的时候,靠这些信息去做出看什么电影的选择,其实等于没有选择。
  
  但是《疯狂的赛车》会不一样。因为它能够让你感受到作为观众的尊严。这是一个很多人花了很多时间打磨出来的电影,其中包含的劳动量远远超过一般国产电影,也可能会超过很多好莱坞电影。它就象是一个精密的瑞士钟表,所有的齿轮都紧密地咬合,所有的齿轮都能顺畅的转动。如果其中缺少了任何一个环节,你作为观众都能感受到异常。
  
  能够达到这种技术标准的东西,就一定会具有一种美感。《疯狂的赛车》和完整工业体系下生产出来的产品当然还有一定差距,但这种差距已经是可以看到和衡量的了。当事情做到这一步后,剩下的仅仅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对于《疯狂的赛车》来说,它应该会让影迷惊喜,让观众欢笑,让老板数钱,让官员满意。
  
  《疯狂的赛车》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虽然我们会因为有期待而忐忑不安,但这种躁动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上次去相亲蒙了个全智贤,那这次就算不是安吉莉娜·茱莉,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当然你也可以不相信我。因为我无法证明自己没有从宁浩导演那里或者发行方那里拿了好处。不过当电影上映后,你一定会听到你身边的朋友不断地在你耳朵边提起这部电影,我估计十有八九会是赞扬。你可以不相信一个陌生人,但你总可以相信一些人。我想他们会帮你做出选择的。
  
  我相信,一部好电影的特征之一,就是你无法用语言、文字或其他方式来完整转述它。如果想要了解它,唯一的办法就是去电影院亲自体验一次。而《疯狂的赛车》应该是做到了这一点。
  
  在影片公映前,无论媒体上有多少喧闹的评述,这些其实都不重要。去看一部能让自己获得愉悦的电影,是我们作为观众天然享有的一项权利。只要我们珍惜自己的这项权利,就能够去改变一些事情。
  
  而《疯狂的赛车》这部电影,值得你去行使你的这项权利。
  
  对于我来说,我小小的私心就是希望大家都能用自己的选择去影响和改变中国电影。一次改变一点点,最后改变一个时代。每一个观众能做出的影响可能只是一点点,但千万观众的选择汇集起来以后,迟早会让“中国电影”这个虚拟的对象明白过来,我们作为观众有权利要求得到正常的、等值的娱乐。
  

 短评

比疯狂的石头更上一个台阶..除了黑色幽默外,还看到了一些更带内涵的东西..宁浩的风格已经日趋成熟了.期待下一部作品. 银牌车手最终成为金牌,竟然是通过这样复杂的途径,虽然最后线收得有些散,但能做成这样已经不错了。这就像是中国电影在一直以来的疲软中,突然出现世界级的佳作一般,不错。

10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黄渤和徐峥的电影好搞笑,他俩的电影我一般都看了,这才是喜剧

11分钟前
  • 梦梦梦梦
  • 推荐

导演说自己创作失败了……但是它在市场上成功了。

15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比起石头,手法更纯熟,人物更可爱。中国终于有了个会讲故事的类型片导演。愿不义的都自毙,我们的明天会耿浩。

20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黄渤其实很帅的呀

22分钟前
  • 我的苦難史30天30夜也講不完
  • 还行

宁浩会讲故事。

26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推荐

Sorry Sir, 我已经说过了他真的不在loom. 抱歉, 我们的酒店非常international, 我们要保护客人的xicret.

30分钟前
  • 账号已注销
  • 力荐

原来是徐峥,我一直以为是汪涵......

31分钟前
  • 米亚嘟嘟
  • 推荐

最后,电影院里响起了掌声……

33分钟前
  • Touma
  • 力荐

我就知道豆瓣上的人喜欢这种型,我就知道,就知道,知道,道…

36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我要做宁浩的死粉丝!!!

39分钟前
  • Charlie
  • 推荐

当时真的是笑抽了,骨灰当白粉那段实在太搞笑了。国产经典的黑色幽默。

43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真没想到中国也能拍出这样的电影!

47分钟前
  • 斯童
  • 力荐

支持青岛话。看了觉得作为青岛人真快乐。

50分钟前
  • 凯罗
  • 推荐

这节奏 真漂亮

51分钟前
  • 逍遥兽
  • 还行

机心繁构,交足功课,80分以上

53分钟前
  • boks
  • 力荐

致敬《两杆大烟枪》。2013.11.7

58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满嘴顺口溜 你想考研啊!

1小时前
  • 哪吒男
  • 推荐

多线叙事的黑色幽默在《疯狂的赛车》中再一次为人见证了宁浩对电影出色的驾驭功底,这部作品所带给人的不仅是那依旧“疯狂”笑料的捧腹,更是一种缜密逻辑下扣人心弦的酣畅,动作、悬疑、幽默三者间的绝佳契合,锻造了这场难能可贵能胜于剧情的喜剧经典。

1小时前
  • 梦里诗书
  • 推荐

不如《石头》。可是尝骨灰的那段还是让我笑翻了~~~

1小时前
  • littletwo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