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

HD

主演:赵丽蓉 葛优 梁天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199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过年 剧照 NO.1过年 剧照 NO.2过年 剧照 NO.3过年 剧照 NO.4过年 剧照 NO.5过年 剧照 NO.6过年 剧照 NO.13过年 剧照 NO.14过年 剧照 NO.15过年 剧照 NO.16过年 剧照 NO.17过年 剧照 NO.18过年 剧照 NO.19过年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过年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年一度的农历春节来临,生活在东北农村的程家老两口(李保田 & 赵丽蓉 饰)满心欢喜地等待儿女回家过年。去年的团圆饭不欢而散,因此母亲更加盼望这次能过个愉快的团圆年。   不久,子女们陆续回来:长子(六小龄童 饰)木讷老实,大媳妇(丁嘉丽 饰)泼辣刁蛮;干部大姐夫(葛优 饰)不走正道,在外拈花惹草,还强逼妻子堕胎;小儿子(梁天 饰)不务正业,贪图享乐,只知道伸手要钱;父亲最疼爱的二女儿当初忤逆父命嫁给架子工(申军谊 饰),如今自食其力干出事业的小两口也再次归来。   看似喜庆祥和的兄弟妯娌们却各有各的小九九,不知今年的年夜饭该如何收场……   赵丽蓉籍此片获1990年第4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最佳女主角大奖。因变量伊卡洛斯阎王信差芝加哥急救第四季围城1972科拉深孔神探可伦坡第六季丛林热恐怖理发店硅谷传奇松尾铃木与女优的30分钟2山海经之山河图英雄虎胆咫尺天堂 第二季我眼中的阴影反托拉斯行动出人头地(2016)琴场高手之灵魂暴走兹心美丽坏东西夙梦炽阳摇滚巨星大清王爷爱上我绝世网红喧嚣追影逐凶英雄本色粤语版热爱2019再见夏天24小时警事校园风云喋血风云恋上朋友的爸爸寂寞金鱼瀑布2021禁闭:2025麻辣俏护士毛嗑儿明天也胜利孚里埃:复仇之路警官之血传说在下午,有时会遇到吸血鬼

 长篇影评

 1 ) 一转眼

一九九一年。
葛优还没成为戛纳电影节最佳男主角。梁天还不是《我爱我家》里那个不成器的小叔子。马晓晴还没北京人在纽约。二儿子和他女朋友演完《便衣警察》,在里面改造了二姐夫。赵丽蓉奶奶还没跟巩汉林搭档年年都非得在除夕夜登台演出。亚运会刚搞完,还没来得及申奥。小平还没南巡,二姐夫个人承包工程被老丈人认为是歪门邪道,工厂里儿子还能接父亲的班。
后来,小儿子发福了。大姐夫跟大嫂满大街找那条名叫卡拉的狗,每年过年前一个月他还变着法儿的跟一个叫冯小刚的一起逗大家开心,虽然他仍旧是个光头。六小龄童不信邪,又再演了一次孙悟空。李保田成了宰相刘罗锅神医喜来乐。老两口去了沈阳故宫去了北京紫禁城。他们没有搬到城里住,因为城里不准放炮。孙子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想着30岁以后再结婚。雪还是白的,钞票变了红色,金溜子的价钱跌了又涨,一家人年夜饭也不在家吃了。
再后来,奶奶也不在了。
一转眼,就真的过了这么多年。

 2 ) 演技如神

这片子看过几次吧,以前每年过年的时候,感觉中央六台经常放,守岁的时候,看到了就会看一会,有时看完,有时看不完。
    这片子很有年代感,80年代的时候,大家的生活都不富裕,而用钱的地方变得越来越多,每一家儿女又多,为了钱,经常会有各种冲突矛盾。大家平时见不到,到过年,正好聚在一起,话里话外,多种较量,各怀心事,各种心思。
    这剧中,都是演技派,每一个都演技如神。赵丽荣演的母亲,那种为了周全大家,让大家都高兴,各种为难,各种关爱,各种隐忍退让,眉稍眼角都是戏,行动坐卧都是演技。
    其实,现在再看来,这样的家庭情况已经很少了,因为家庭结构变得更加简单,家庭财富也没有以前那么拮据,过年,变得单调许多,有时连一桌麻将都凑不齐了。
    虽然日子越过越好,其实还是很喜欢当年那些过年的气氛。

 3 ) 过年百态——观《过年》有感

       这是一部1991年上映的由黄健中导演的老电影,但是直到两年前我才知道有这么一部电影,可谓群星荟萃,两年前看了之后我就挺喜欢这部电影,中间也反复重看了两三次,总想写点什么,却一拖到现在。果然,是时间,让我们更好地思考,让我们更好地诉说。在时间的长河里,一切都那么渺小,却又让人回味无穷。
       那时,赵丽蓉奶奶还健在,她的小品还没有那么火,李保田还没有扮演刘罗锅,葛优没有头发,但还不那么出名,大闹天宫的六小龄童成了妻管严,丁嘉丽还没有养卡拉那条狗。而那时我们还很小,小到一到冬天就整天期盼着过年,盼望着老人们给的红包,烟花爆竹,各家的美食与各种零食。在那物资尚不充足经济尚不宽裕的年代,过年在大人们心里面应该别是一番风味吧。
       《过年》这部影片讲述了东北的老两口的三儿两女在大年初一回家向老人拜年的故事。五个子女性格不一,心思也不同,大儿子是个懦弱的书呆子,而大儿媳妇剽悍爱贪小便宜,惦记着婆婆的戒指公公的血汗钱;大女儿懦弱内向,而大女婿好色伪善,惦记着老丈人的钱去炒股;二儿子是个会享受生活的研究生,而他的女朋友是个更会享受生活的来自高干家庭的城里女孩,怂恿着二儿子向父母要钱到沿海旅游;小女儿单纯而刚烈,而小女婿还未被老两口承认,是个心细善良的包工头,小两口是个例外,为大家准备了丰厚的礼物,想要细心化解家里潜在的矛盾;小儿子一事无成贪图享乐,他的女朋友也差不多,两人谋划着向父母兄姐们要赞助筹备结婚。结果,大年初一的团圆饭成了针对金钱的一场博弈,影片也以老头端出6000元的血汗钱大菜,小辈们怀着各自的理由大打出手而结束。
       表面上,影片展现了90年代初,在经历十来年的改革开放后,向钱看向权看的不良社会氛围。钱与权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标杆了,也成为了各种话题的中心,凸显着物质文明发展背后精神文明的贫瘠,人人都被刺激着向着钱权争先恐后地赛跑,却缺少了一根道德的准绳,同时这部影片也反映了那个年代开始出现的不良社会风气,婚外情,堕胎,年轻人追逐港台电影,大学生活的浮躁。
       另外,这部影片更多地讽刺了过年所包含的遗风陋俗。亲情的交流变成了金钱互换式勾心斗角的游戏,养儿防老观念的不合时宜以及内在苦果,婆媳关系、翁婿关系的物质化,兄弟姐们间交流中的虚情假意与尔虞我诈,以及夫妻间因过年而产生的内在不可调和的矛盾。说到底,一到过年,老人们是最辛苦的,最无奈的,却又最渴望欢乐的。对过年的理解,老年人与青年人之间有着代沟,这其中有时代的变迁与文化的涌入的原因,更多的是,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而导致沟通的减少与意识不到的隔阂。
       除了这些,我想到了家庭教育的失败,影片中老两口的孩子们肯定都是在计划生育之前就出生的。经历着文化大革命与改革开放,这些所蕴含着风起云涌的思潮对每个家庭都有巨大的影响。讽刺的是,除去那个有些叛逆的与心爱的人私奔的小女儿,其他四个孩子或多或少都有些性格上的缺陷,大儿子懦弱妻管严,任妻子打骂而无愠色;大女儿更是懦弱到被丈夫拉着流产几次而不敢吭声;二儿子虽是研究生了,但感觉胸无大志,理直气壮地要父母赞助出去和女友旅游;小儿子更是不务正业,无工作无志向,花钱大手大脚,指着啃老结婚。背后所体现的肯定是父母教育的缺失和溺爱。
       这又牵扯到时代的问题,那个年代多子女家庭中,都有着类似的问题,教育的不当与缺失是一个大背景。后些年国家提倡计划生育之后,物极必反,夫妻共育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照顾,再加上老人隔代的溺爱,小皇帝小公主的出现,也导致了一个新的社会问题。教育是一个综合课题,要有国家层面的规划,也要有社区层面的参与,要有各个家庭的责任,也要有各阶段学校的重视。教育关乎的是下一代的成长,也决定了国家民族的未来。
       最后想到过年的内涵。过年真正的内涵是什么呢?该怎么样才能过得舒心呢?我们需要更改一些风俗,改一改大鱼大肉的胡吃海塞,改一改红白黄黑的觥筹交错,改一改一叠一叠的红包压岁;与此同时,我们要回顾一下传统,过年期间家里该布置的要布置,有延续的风俗需要认真地一起对待,过去历史里所传承下来的不但是一种仪式,而且是一种融合。家庭成员之间呢,少一些牌局,多一些健康的娱乐活动,少一些争吵,多一些沟通与交流。过年的内涵,是以欢乐祥和的形式,让拥有同一族血脉的亲人达到外在的融合。

 4 ) 六小龄童与葛优拼演技,如此《过年》才够味!

赶正月十五前,推荐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过年电影,忘记糟糕的《过年好》,看看接地气的《过年》如何过年?

年,对于中国人太重要了,不然也不会有上亿数量的人口迁徙,这在整个地球上都是罕见的。每年非洲草原上的角马迁徙够震撼吧,但中国人的春运估计会把角马吓得变成小绵羊。过年,意味着回家,在外的游子不管混得好坏,临近年关都有一颗归乡的心。就这样,《过年》的故事从大年三十的早晨开始,外出打工的父亲坐着雪橇回到中国北方的某个村落,而年长八岁的母亲已等候多时。

好的电影该怎样拍?《过年》给出了答案,寥寥几个镜头、短短几句对话,便把农民工、童养媳、下海、小三等一系列社会现象展示给观众。一对夫妇、三儿两女、一个长孙,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儿孙满堂大致如此,只是表面的和谐其实暗流涌动,母亲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却不见儿孙前来,原来去年发生过一场家庭内战,镜子上的裂缝便是证明。当然,儿孙终究是会来拜年的,而让一家人重聚的东西,除了亲情,大概就只有父亲在外打工赚来的钱了。

《过年》最大的亮点属于六小龄童老师,原来我们的“大圣”也如此窝囊过,最大的彩蛋来自《西游记》,当妻管严的“大圣”抱着自己的儿子,指着眼前的社火演员说“看,孙悟空”时,相信每个观众都会明白导演的心思。

至于葛优饰演的大女婿,已初现未来冯氏喜剧中葛大爷的风采,一句“把所有不愉快留在九零年”冷幽默十足。作为电影里最爱搬弄是非的角色,葛优塑造了一个经典的痴汉形象。

窝囊的大儿子、彪悍的大儿媳,懦弱的大女儿、坑蒙拐骗的大女婿,研究生二儿子、高干家的二儿媳,离家出走的二女儿、踏实能干的二女婿,游手好闲的小儿子、同样游手好闲的小儿媳,大家庭里的五小家,儿孙满堂的表面下是合家照也挽救不了的矛盾激化。

终于,在大年初一吃火锅的时候,小儿子募捐结婚的方式成为矛盾爆发的导火线,父亲拿出自己挣来的钱做成最后的压轴大菜,搞大别人肚子的大女婿被人找上门,加上之前调戏小儿媳的事,葛大爷就这样被梁天美美地揍了一顿。而我们的“大圣”也在茅台酒的作用下,上演了现代版的大闹天宫,最后,盘子摔了、桌子掀了、镜子砸了,只是这次是彻彻底底的砸碎了。一桌团圆饭、一地乱鸡毛,破碎的不止是镜子,还有老两口的心,影片结尾老两口坐着雪橇离开了家,伴随着腾格尔粗犷的歌声和悲怆的歌词,老两口消失在远方。

《过年》的经典之处在于足够接地气,接地气的台词、接地气的场景、接地气的剧情,没有刻意渲染过年的心灵鸡汤,因为很多时候,过年的团圆本就是一次炫耀的聚会,同时还夹在着压抑许久的怒火,借着过年、借着酒劲,刚好发泄出来。一片狼藉之后,导演还是给观众留下了希望,二女儿和二女婿的存在,便是证明。

看完《过年》的心情是喜忧参半的,喜的是25年前,我们就拍出了如此经典的喜剧片,忧的是25年后我们已经很少想起喜剧的真正含义。如今很多所谓的喜剧片除了恶搞、除了扮丑、除了低俗,还有什么?幽默与讽刺始终是不分家的,懂得幽默的人一定是智慧的,戴着镣铐跳出牛掰的舞蹈,才是真正的牛掰,就像《宇宙牌香烟》,笑过之后,是赤裸裸的讽刺。

 5 ) 侧重人物分析

大哥软弱文人,大嫂小市民爱财不敬老最重要是品质已经坏了,和大姐夫一路货色,明知他的德性却只会调侃毫无善心。二哥那个年代的研究生,女友高干子女,二人聊科考聊新闻摄影,典型的啃老学生未来的知识分子。三弟不务正业小青年,一身花牛仔,鬼点子多,惩恶扬善,女友叽叽喳喳姑娘,典型马晓晴做派,不让睡一起,说老人老封建。大姐软弱,大姐夫鬼混爱装逼坏心眼,造谣二妹夫,最重要心也坏了几次逼着老婆打胎。二姐偷了户口本结婚,跟爸爸闹了几年别扭,对方年轻有为,砍柴做饭样样都好,个子高身体好,生财有道在同事里人缘好。最终日子好过的大概就是二哥一家和二姐一家了。老大的软弱在这家儿子女儿身上都表现了,大嫂和大姐夫两个祸害精不扫地出门家里不得清闲。很高兴最后大哥爆发了打骂了老婆。

一一特写了每个儿女回家的交通工具,对比父母:母亲从市场拉回来年货,父亲自制拉车回家。二儿子租马车回来(女友看风景,地方特色,不铺张),大儿子骑车领着儿子(朴实,同时经济条件不好,同时表现了住得近,大儿媳却不让孙子去爷爷奶奶家),大女儿坐白车(大女婿表面工夫),小儿子打车(跟女友摆阔气,3公里30打车费),二女儿坐摩托,工友送二女婿回娘家(二女婿人缘好且生活勤俭,且符合二女儿之后说的:离得近却不让回家。一个骑摩托的路程,一个自行车的路程,大儿子不去看老人,二女儿是不被老人允许回家,更体现大儿媳之恶和二女儿的孝)。每个人的个性人物设定从出场的交通工具就体现了。

符合电影中的人物设定:前面通过众人表现,最不好的二女儿二女婿,结果却是最好的。

父亲把钱放盘子里上菜这一幕很好很绝,这时的特写镜头只给了大嫂,凸显其人最贪财且不顾老人。

简直就是中国电影家庭的缩影,不同家庭也许只是在此基础上的弱化或强化。

大孙子演得很好啊,看到了我们自己小时候过年的样子吧。按摩垫的出现跟增加戏剧效果,赵丽蓉老师全程都戏骨啊。里面有老演员有年轻演员,个个都出彩。

 6 ) 一幅悲哀的浮世绘

没想到会将首次影评献给一部1991年的老电影。电影画面很黑,到人物冲突高潮屋外打架那场戏,屏幕全黑了,只能靠看弹幕和听声音判断剧情走向。但这并不影响我对这部电影的好评,无论是赵丽蓉、丁嘉丽等一众老戏骨的精彩演技,还是真实到可怕的剧情,以及毫不违和的人物性格设定,都能让人看完电影后还能细细咂摸,品出新的滋味。

作为一个出生在80年代成长于90年代的农村孩子,我非常熟悉90年代农村大家庭的生态景象,以至于看电影时觉得剧情真实到可怕,编剧、导演到演员,非常精准地抓住了那个年代大家庭的特质,每一个人物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完美体现了艺术源于生活这句话。电影中的这个家庭,不仅局限于农村,也是中国万千个家庭的缩影。中国家庭的次序、伦理、家庭成员的关系剪不断却又嫌隙丛生,相互依赖着,也相互打压着,构成了一幅尽显悲凉底色的浮世绘。

赵丽蓉老师饰演的母亲形象犹如地母般宽厚慈爱,她出生于旧中国,比老公大八岁,应该是童养媳。她对生活的苦难照单全收,毫无怨言。大儿媳想算计她的金戒指,她说戒指是土改时候分的,后来破四旧又要收回去,但金戒指已经长在她手上取不下来了。经历过大大小小的社会动荡,她全然不明白具体是怎么回事,也不明白生活是怎样造成了她的苦难,唯有忍受而已。赵丽蓉老师将这个角色诠释得非常到位,尤其是那种悲苦又无可奈何的表情,让人很动容。这种表情一共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大年三十儿女都没回家,老两口单独过年说起儿女的不孝时,第二次是她劝说大女儿忍受家暴的女婿时,第三次是电影末尾老两口决定离开家,她依依不舍地回头凝望老屋时。她对每一位家庭成员都慈爱有加,扮演着老头和儿女关系的润滑剂,用一生的心血,供养着老公和五个子女。这位地母般的中国妇女,生活在万千个中国家庭中,像骡子一样默默地付出。然而我并无意讴歌她们的伟大,因为在这幅浮世绘中,伟大并不是他的主题,或者说,在这幅画中,只有悲凉,没有伟大。

电影中的老头扮演着传统大家庭家长的角色,严肃、固执、控制欲强,但他确实也承担了家长的责任,即使儿女都已成年,他还是出去工作,并在过年时带回一笔可观的收入,这也成为儿女矛盾爆发的根源。他反对二女儿的婚姻,因此在二女儿偷了家里的户口本私奔时,好几年都未和二女儿见面。这次二女儿带着二女婿回家,他虽然还是生气,却也担心着女儿是否所嫁非人而四处旁敲侧击。他希望保持家长的权威,像以前那样,自己说一不二,另一方面,他又痛恨儿子不争气,大儿子懦弱,任由媳妇欺负,二儿子和小儿子又总惦记着自己的钱,让他伤心失望。可是从小就受到控制的子女,又怎会突然长出会飞的翅膀?

这种控制,何尝不是造成大儿子和大女儿性格懦弱的原因之一呢?大儿子唯媳妇命是从,大女儿能忍受自己老公在外面找小三,为老公接二连三地打胎。如果让我做一个人物性格侧写,大儿子和大女儿出生早,从小就被父母要求照顾弟弟妹妹,有什么好的东西家人也一般会优先给弟弟妹妹,二儿子因为读书成绩好,父母寄托了很大了期望,对其有求必应,二女儿长得漂亮,又在南方待了一阵子,所以受父亲控制少些,才会在成人后偷了户口本也要和心爱的人结婚,小儿子年纪最小,从小就备受家里人的宠爱,因此才理直气壮地要求哥哥姐姐们为他的婚事募捐。另外电影中似乎是唯一听话懂事的二女婿,从小没爹没娘,后来娶了媳妇,又挣到了钱,便把媳妇的亲人当成自己的亲人,大方地给每个人买了礼物,给爱财的大嫂买金戒指,承诺支付二儿子的旅游费用和小儿子的结婚费用。这一幕多么熟悉,一个人发达后便供养全家,只不过这是二女婿心甘情愿的,自小孤苦伶仃的他,终于享受到了家庭的温暖,觉得家庭比金钱更加重要。

除了父亲和母亲,还有另外一位人物非常出彩。那就是大嫂。大嫂是个泼妇,爱财,势力,嘴碎,老算计着老两口的钱,去年过年在家大闹一场,砸了镜子,今年又大闹一场,新买的镜子又被她砸碎了。她给自己的小姑子抱怨,你大哥那性格,过日子真没意思,有时我真盼他打我两巴掌。这话听着很好笑,却又不无心酸。每天在一起生活的夫妻,连吵架都是自己在唱独角戏,大家都只看到了她的泼辣,却没有看到大儿子施予她的无声暴力。今年大嫂又开始砸东西了,先是碗筷,后来干脆连整个桌子都掀翻了,边哭边闹,闹完了,她瘫坐在凳子上,是的,今年的春节和去年并没有什么两样,而明年的春节,又会是怎样的呢?

 短评

有些家庭就是这样,真的不能呆在一起,只要呆在一起喝点酒,说上几句,肯定就是把过往的事情拿出来掰,然后就是吵架。我的家里就是这样,从来没有一次安稳的过年。这部电影拍的太真实了,可能会有些人觉得挺荒唐滑稽的,那是因为没有经历过那样的日子吧。李保田真的是老戏骨,演的是真好。赵丽蓉却让我感觉走不出小品喜剧的感觉,说话口气似乎都是小品的腔调。

2分钟前
  • 弓谷所長
  • 力荐

1991年,人民币还是四个人头。赵丽蓉凭此片拿到东京影后。《离婚》后的丁嘉丽从老实村妇变势利母老虎。葛优梁天马晓晴从北京《顽主》跑到吉林《过年》。李保田后来成了喜来乐,六小龄童这次没演齐天大圣。那一年,片尾感谢的万科成为深圳证券交易所第二家上市公司。那一年,我刚满一周岁。

4分钟前
  • 四两白干
  • 力荐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爸爸妈妈摔摔筷子砸砸碗

6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大年三十没看春晚,看了这部我出生那年的电影。没想到如此出色。拍出了过年气氛。但绝非贺岁喜剧。一家人各怀心事,种种个性鲜明突出,百般掩饰的矛盾冲突终在团圆饭之际集中爆发。非常尖锐真实地展示出中国传统家庭的矛盾。看得瞠目结舌,也有点感同身受。演技派演员云集的阵容也很强/20150121资料馆

11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喜宴》和这部的区别就是《摩登家庭》和《无耻之徒》的区别

12分钟前
  • 王大根
  • 力荐

团圆不过是假象,如今中国谁还能这么拍。一直延续到现在,中国家庭所面临的一个困境就是,子女精神上的出走和物质上的依赖,而这种依赖却还用某种亲情掩饰,最后李保田饰演的父亲将那盘菜端上来的时候,将这层关系撕破展露在每个人面前,反而大家都露怯了,因为藏在心里的那点心思被一点不剩的说出来了,中国家庭最习惯的就是“不言”。因而最早走出家庭的二女儿和二姑夫才成为了独立的一对,好像也只有独立之后的反馈才会让你觉得纯粹。呵……谈钱伤感情,这不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看重那点钱吗?

15分钟前
  • 怀疑的爬墙者
  • 推荐

神一样完美无缺的奇特阵容 越长大越懂的戏

16分钟前
  • 咕噜咕噜
  • 力荐

赞美的背后是嫉妒,我看你都有了,我没有多不公平。关怀的背后是索取,你看我都要了,你不给多不合适。做研究,娶媳妇,听起来都是正事。生孩子,当局长,生活里总有憾事。逢人就发财,见人就拜年,句句不提钱,句句都是钱。一家人各有所思,一桌子苦辣酸甜,阖家欢乐的美好愿望,终究被砸成了稀巴烂。过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在这一天中,人们以各种民俗仪式来消解一整年的不快与烦恼,主基调为团圆与喜悦,任何不愉快的话题与行为都是被禁止的,这本身就带有某种虚伪与压抑在其中。人是乐于比较的生物,这种比较在一家人团聚之时被加以放大,表面上一团和气,私下里各怀心思,新旧交替与文化兴衰的代际冲突是永不消失的,所以即便是30年后的今天再看,依旧觉得深刻辛辣。盼了一年美满团圆,最后盼来的是一片狼藉,想摆脱这种困境的,又岂止是年轻人呢?

18分钟前
  • 拔剑四顾心茫然
  • 力荐

剪辑在今天看来有点老气,故事本身反映一个时代的价值观,跟现在发生了很大改变,要不是电影提醒,我们都快忘了那个找女婿高富帅还不要、白富美送上门还不喜的时代了。各怀心事却也不着急道出,慢慢抽丝剥茧,叙事还是很有耐心的。最后一场戏还是很有看头的,丁嘉丽演得真好。中国电影果真在饭桌上出戏

23分钟前
  • U 兔
  • 力荐

程志只有志,王梅德忘没。程远离家远,田鸽无自由(依赖父亲)。程勇匹夫勇,小凤疯癫癫。程荣草木命,丁图不图丁。程萍如浮萍,生在大川中。

24分钟前
  • 微笑是一种执着
  • 力荐

黄健中1991年的《过年》是比冯小刚早很多年的“贺岁片”,李保田 、赵丽蓉、六小龄童 、葛优、梁天、马晓晴等那么多明星贺岁。属性黑色,悲喜剧,能呛出一把滚烫的老鼻涕。葛优的猥琐好色贪财咸湿,刚刚好,比同期《烈火金刚》刁世贵出彩。片子语感不统一,就一东北题材,演员操的普通话却南腔北调。

25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这片哪怕只从选角层面去看都透着迷影奇趣:“齐天大圣”书生木讷软弱惧内;“便衣警察”男女主角再成情侣;“杨重”与“马青”除夕夜屋外雪地大打出手,手绢柜台组长“刘美萍”非但不劝甚至还加入战团怒撕假发……而说到色胆包头的大姑爷,有个话题或许值得探讨:如何用葛优来判断第四代和第五代的差别?要看他是被基于自身形象定位在好色渣男喜剧释放的男配角,还是在拔升至幽默与魅力齐飞事业与爱情兼收的男一号?黄健中是第四代。过年中,李保田是男一,成熟爷们型。半程后才出场的二女婿申军谊也属同类;黄蜀芹是第四代。围城中,陈道明是男一,风流儒雅型;许鞍华虽非内地导演,半生缘对葛优的用法与双黄如出一辙;张艺谋在八零年代曾挂尾第四代。红高粱,姜文是男一,与李保田和老井中的他自己属于同类型。而到了九十年代就转进到第五代——活着!

27分钟前
  • 赱馬觀♣
  • 力荐

该是对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最经典的注解了,过年除了喜气洋洋之外,还有家庭之中的各样的矛盾以及无奈,凡此种种,五味杂陈。成人的春节里总没有小孩子眼中的春节纯粹,完全为了过年的热闹和那份期待已久的压岁钱以及一套新年衣服来满足自己一年以来的期盼,但是每个人都会长大,年味渐远,无奈渐多。

30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五味陈杂的年夜饭,关于中国人过年最好的电影之一,其实说没有之一也不为过〜

35分钟前
  • 阿德
  • 力荐

吃完晚饭挑了这部和爸妈一起看,可十几分钟后,我妈就接到牌友的电话,说要去再来一场,我爸不让她走,两人就吵起来,我实在忍不住了说了实话:其实我大年初三去广州并不是要出差,就是想玩,就是想早点离开这个家…他们听了立刻就不吵了,三个人安安静静看完电影,结尾那场家庭群殴戏看得我好爽。

40分钟前
  • 肖浑
  • 推荐

当初最看不上的二姑爷倒是最懂事的,这电影太他妈写实了,春节确实是这逼样,每个人都有我家亲戚的影子

41分钟前
  • 朋克大帝
  • 推荐

1.形形色色的父母与子女、丈夫与妻子的关系都囊括在这个家庭里面,人物众多,却又各个如此性格鲜明,道出了性格不仅决定自己的人生,甚至影响了一个家庭;2.不同年龄段的子女,其实却也是一个人在不同人生阶段与父母的矛盾冲突;3.越近越生疏,距离远了,才有了那一份亲切感;4.拍合家福象征着家庭可以「装」一时和谐,而那一面破碎的镜子,或许意味着家庭关系的支离破碎,再也变不回和谐如初。

43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

太可怕了,一屋子全是戏精!赵丽蓉的每个特写都异常精准、动人,眼角眉梢都是戏,有一瞬间我觉得梅丽尔斯特里普也不算什么嘛。春节简直就是中国家庭的照妖镜,悲苦酸甜全都原形毕露。

44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中国式家庭问题,中国式伦理,很多家庭伦理剧要花几十集篇幅去讲的事情,黄健中只用101分钟就讲完了,而且典型、深刻。赵丽蓉、李保田等一众演员,个个都演出了人物的个性,真实、生动。赵丽蓉演中国式母亲,看似得心应手、不费功夫,实则浑然天成、滴水不漏。

49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在这里看到每个人最不愿承认却也最真实的中国式家庭。

54分钟前
  • 黑狗成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