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第一篇影评?其实也不算是影评
在20分钟内,犹如看了60分钟的电影。
有点枯燥,有点无聊。
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
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
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
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
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140
“慈”字拆作标题后,含义南辕北辙。如果仅仅把“慈”定义为“爱”,有失偏颇,更合理的解释应是“爱与自爱及爱人的能力”。这个字组成“慈悲”一词,其含义有两层,一是感知痛苦的能力,二是拔除痛苦的能力。这个标题,减一星。
140分钟的时长,基本无法全面阐述抑郁症这一社会问题。每个抑郁症患者都是一本书,更何况抑郁症还有诸多子类与似类。再减一星。
抑郁症与婆媳关系,在我眼中都属于社会问题,而社会问题自有其复杂性。当前社会对抑郁症的认知,局限于普世价值观没有将精神卫生完全纳入。大部分人对抑郁症的看法,囿于固有的观念。近年来社会对抑郁症的关注虽然越来越多,仍旧处在“抑郁症是个病”的阶段,并没有落实到精神卫生层面。社会对抑郁症的具体作为,主要问题在路径没有打通或说正在尝试找到合理合适的路径。
电影没有对抑郁症的病理、分类及药理的详细阐述。所采集的素材案例,局限于经济发达地区。各扣一星。拍电影的都忽略了40%的农村人口,更何况普罗大众呢?
与其推广或呼吁关注抑郁症,不如让心身科普及到每一所医院,不能将精神卫生中心等少量的专科医院作为唯一的入门路径。现在我们关注抑郁症,过几年可能会换一个病症,再过几年可能还会再换,总有一天会把人格障碍提上来,然后人类会发现新的病症,科目会有新的分类出现。
然后就是医保的问题。
---
写这篇影评,代价是必然的头疼结果,所以我先嗑一颗止痛药。
在你没有构建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之前,请用尽全力实现它。在拥有了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之后,你需要:
1、保证睡眠的时长与质量 2、保持相对良好的胃口 3、保持一个能够让你沉浸其中获得良好心流体验的爱好,这个爱好不会让你出汗 4、保持一个能够让你沉浸其中,并大量出汗的爱好
抛开抑郁症这个关键词,上述四条适用于大部分人类。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这四条建议的作用呈递减趋势。抑郁的最佳伴侣是失眠,睡不好什么都是扯淡。
所谓“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指的是你对任意一件事物的认识,上有源头,下有推论,脉络清晰。把这一条作为基础条件存在,是因为如果你不俱备,有很大的可能进入“盲视”状态,会视而不见,或见而不解,或见之以偏。无论你是否俱备,或者不明白这四条简单的建议有什么用,尽早就医并遵医嘱是必须要做的。
以下是我的肺腑之言:
1、失眠的表现,不仅仅是睡不着。睡不醒、起不来、睡眠浅、多梦等,都是失眠的具体表现,必须认真对待; 2、相对良好的胃口指的是定时定量,避免报复性的暴食与厌食。接上条,避免报复性熬夜; 3、抑郁障碍是众多障碍的一种,很常见,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你的精神感冒了; 4、不要把精神寄托在生命长度较短的人或事物上,因为历史证明了他们不会存在太久,极其善变。应寄托在没有“长短”的事物上。比如书法、音乐、绘画等艺术行为; 5、不要妄图让别人来拯救你,或通过一段关系来拯救自己,包括医生与爱情。他们只能帮助你,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和适量的对症药物; 6、你可以拒绝来自外界的关心,但一定要有反馈,哪怕是在心底说句谢谢; 7、不要妄图通过“控制自己的情绪”来对抗抑郁,你不知道你的情绪力量有多强大; 8、抑郁并非没有价值,它是组成你的生命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在只是跑偏了,会回来的; 9、药物因人而异,在病情稳定阶段,不妨与医生多沟通,找到适合自己的药; 10、你可以通过医生或咨询找出病源,先不要尝试去改变它,这玩意儿都能让强大如斯的你生病,改变它的代价只会更大。你可以先尝试远离它,等自己强大之后,再酌情考虑去改变。这一条主要针对源生家庭; 11、了解源生家庭对你的影响包括了解病源,不是让你去痛恨或抱怨它们,而是帮你找到应对方法; 12、放弃需要的勇气不比坚持来的少,为难自己没什么,但因为坚持而进入困境,不如坦然放弃; 13、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得了抑郁症,不要耻于出口。你生病了,别人关心你照顾你是理所当然的。你这样想,也应该是理所当然的。那些不理解抑郁症,说你矫情或其他让你不舒服的话的人,都是SB。如果这个人是你的上司,炒了这个SB。如果这个人是你的父母或爱人,带TA一起看医生,让医生骂TA是SB; 14、虽然抑郁症被列入了某些资格的黑名单,但以目前的信息对等模式来看,至少5~10年内,你不说,资格方不会知道,他们无法调取你的医疗档案,也不会有这个想法。10年后,你的医疗档案一定会被严格的隐私法规保护,仍然不必担心。如果真的担心,不要去公立的综合医院就诊,只去精神卫生中心,每个城市都有的,包括县城; 15、安眠药的毒性现在已经很低了,几乎所有的药物都含有催吐成分,还没达到致死量的时候,你就吐的不能自已了。割wan是死不掉的,我好像都试过。我要说的,本就罹患抑郁症的你,如何去面对自裁失败后的影响?所以,不要自裁; 16、痛苦会让你真切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我知道的。但这并不能成为你伤害自己的原因。如果坚持不住,去纹身吧; 17、如果你觉得钱能解决你的所有问题,那么追逐金钱理所当然。但仍要记住,钱多了,却没有相对的精神境界把持,这叫“德不配位”,也会让你跌入深渊; 19、那些让你不舒服的人和事,都可以远离,包括父母孩子。你可以讨厌自己,也可以痛恨自己,独独不可远离自己。 20、吃安眠药怎么了?吃抗抑郁药怎么了?吃抗焦虑药怎么了?难道你还相信安眠药会损害大脑的说法?我都吃了10年了,怎么还没痴呆? 21、有些药物会影响性能力,可能会因此影响你和伴侣的关系,换掉就是了; 22、人人都失恋过,失恋很久之后的某一天,一束阳光或一次沐浴,你恍若新生。抑郁也是如此。不妨把它当做是一次和X的失恋。X瞎眼了,赶紧换一个; 23、谁说爱你的人不会害你?爱的方式跑偏了就成了控制和伤害,更何况很多人的爱都是跑偏的。如果你没有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如何去分辨?所以啊,从逻辑入手,多读历史,有百利而无一害; 24、快乐是绝对值增加而产生的感受,人们一般都有一个平静值,假设为X,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X+正数时,你就会感受到快乐。抑郁久了,你的身体为了让你感受到快乐,会主动把这个平静值降低,然后让你回复到正常值,以此让你感受到快乐。长此以往,你的平静值越来越底,最后就成死鱼了; 25、很多结果,都是“习得”的,比如你的父母老是说你考不好,然后你就一直考不好。这里不但有习得模式,还有强大的心理暗示。如果你没有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如何去分辨?如何去脱离这一行为模式? 26、学人说话做事,学比自己好一点的那个人就可以了。学到之后,再换一个更好一点的。不要上来就去学好你很多很多的人,这是“过犹不及”的另一种表现,应“量其所能”。同样,骂人的时候,你也得注意对方的承受能力,这叫“原其堪受”; 27、在应对崩溃的人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注意,哪怕对方是你的父母或爱人。人会本能地把自己受到的伤害转嫁出去,最典型的例子是你父亲酗酒后家暴母亲,然后母亲搂着你哭。还是那句话,如果你没有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如何去应对? 28、所有我说“如果你没有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的时候,先躲开,保护好自己; 29、病态共生不一定就只在家庭关系中存在,工作关系也会存在。有的时候,你所在的公司可能就是你的第二个“源生家庭”,多加注意; 30、一切的沉迷,都难免会有报复的成分混杂其中,善用它; 31、多多思考“囿”这个字; 32、让岁月在你身上沉淀出智慧,而不是顽执; 33、先独善其身,也可以一直如此; 34、爱首先是一种能力,成熟是一种相对的状态而不是结果。你的渴望有多强烈,可能结果就有多凄惨。先分清楚是对爱情的渴望还是对性的渴望,还是对童年的补偿,这一点很重要; 35、不要被欲望控制,特别是性欲,这是比较极端的报复。你对性的渴望,更多源自生命向上的动力,意思是你还年轻。等你年龄大了,岁月在你身上沉淀出智慧,是可以和自己的欲望和平共处的,这是与你自己和平共处的基本条件; 36、如何有效地保证自己说话做事不跑偏?你首先要有明确的处世准则,如果没有,参考一下我的:“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事不论一生”,这话是王夫之说的。当你有一个念头产生的时候,代入衡量一下; 37、与其计较“想要的”,不如去关注“已经拥有的”。前面叫你不要被情绪控制,不要被欲望控制,这里是叫你不要被消费主义控制,按自己真正的需求来购置物品,而不是别人强加给你的需求或假象; 38、哲学是必经之路,不是说越早接触就越好,毕竟前面说过“量其所能”。岁月在你身上沉淀出的智慧,就是哲学的分支之一。前面说从逻辑入手,多读历史,是为捷径; 39、上面这么多话,老祖宗的典籍里都有,包括抑郁症; 40、不写了,头有点疼了。
大概分类一下,我对抑郁症的态度和理解,大致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无知。并不知道自己生病了,第一次SUC就是在这个阶段。主要原因是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与能力,组建一个可以终结恶劣婆媳关系的家庭,失败。
第二个阶段是恐惧。我平时有读书的习惯,每天午睡前看会儿书,坚持了好几年。已经忘记是从哪里看到抑郁症的描述了,攒了很久的勇气都不敢去医院,很怕。分居之后,忙完公司的一件大事,才鼓起勇气就医。这个阶段就是对抑郁症的恐惧,以及对死亡之后的恐惧。那时候我与几位同事轮流做中饭一起吃,有一天吃完饭发现装药的小盒子没了,整个人都在发抖。我是用装糖果的小铁盒子装药,都以为我在吃糖,跟我要我就不给。
第三个阶段是对抗。一边遵医嘱服药,一边各种读书找良方。在任何地方获取到什么东西对抑郁症有帮助,就立刻去做。彼时承担着前妻欠下的巨额债务,十分感谢那几位同事不嫌弃我做饭难吃。现在回头看,他们是为了照顾我才这样做的。这段时间听信了一个领导的话,脑子一懵就信了,各种自律,并痴迷于跑步。
跑步跑的多了,竟然发展到早上起来先跑个几公里再去上班的地步,精力充沛到亢奋,一度以为自己不是单相而是双相。虽然每餐饭钱都要计较,还是十分亢奋。这个阶段的典型行为,就是被误导认为可以通过训练自己强大的控制能力来控制住抑郁症。然后就是,性欲亢奋非常,但药物的副作用也十分强大,我记的很清楚,有一日晨勃后,我整整一个上午都没能去上班。(副作用是勃起障碍与射精障碍,针对男性)
结果自然是适得其反,发生了第二次SUC。
第四个阶段是混乱。在对抗失败之后,屡次擅自停药,并且开始酗酒。那时候年轻,酒量本来就好,经常跑步身体又好,啤酒瓶子多到我自己都怕。然后居然TMD的艳遇不断......这个阶段就是典型的被外物所控,前妻沉迷网友多年,近似性冷淡,这个时候得到了补偿,但代价是.....第三次SUC。
离婚后,职场一路飙升,工资翻了几倍,前妻若是知道,怕是打死都不会离婚了吧。偏偏这个时候职位太高,每天阴着一张脸,走路带风,说话带冲,除了那几位搭伙午饭的同事,几乎没人愿意搭理我。后来老板找我谈话,迂回了好几次,我才明白过来。
这个阶段经常做一些自己都想不明白的事。比如打乒乓球,都是先输五六七八甚至九个,然后再连赢十一个。练字的时候全部练大草,几乎不练其他。
这个阶段持续的时间最短,代价也最恐怖。虽然工作成绩依然出色,但职位变动频繁剧烈,结果是被闲置。
第五个阶段是反思。这个时候不能跑步了,膝盖疼到影响行走,最后发展到拄拐杖。跑了三个城市找了好几个专家都解决不了。不过让我开心的是,性欲居然神奇地消失了。
我在渴望这些欲望的时候,心底也在痛恨他们。行动受到限制,静坐的时间变多,除了练字,就把之前看过的书拿过来再看一遍,然后才慢慢地,对自己和抑郁症有了相对全面的理解。最后选择了同事推荐的医生,吃了三次药,膝盖就好了。
这个阶段,说起来是过往一切的总结。持续的时间很短,膝盖一好,春风化雨,什么事都好了。已经能够相对理性地看待周围的一切,然后调任最大的事业部担任负责人,业绩创了新高。到现在,离开公司多年,他们已经没有了超出我的业绩的条件了。
这个阶段持续的时间很长,除了反思自己的做法,还要反思自己经历的一切,包括读的书。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与公司的文化产生了背离。我在这家公司前后干了十年,烙印极深,到现在时不时还想起那个时候的事情。
反思的结果自然是离开了这家公司,后来就离开了居住15年之久的扬州。最难忘却的,是公司里有三对夫妻,于家庭一事上,是我所羡慕的,说白了,就是我给自己找的榜样。可是榜样的结局,让我难以接受。
这五个阶段过去之后,又有一轮回光返照,因此引发了最后一次SUC。感谢豆瓣的豆友们,千方百计地联系和阻止我。
回顾自己得抑郁症的这十年,帮助最大的,一是读书,二是练字,从未因外因间断。练字停过几次,都是为了更好的精进而主动停止,是内因。到后来转行教书法,水到渠成,没有任何障碍。如果前女友没有出现,我可能会更早进入最后的状态。万事有因,算是我最后一次为之努力吧。倾尽所有谋划两人的未来,半途夭折,惨淡之极。
分手后,回家呆了几个月,把学习的方法教会孩子之后,来到上海教书法,两年来收获颇丰。楷书教法与教材已然完善,行书教法梳理完毕,找机会实践后形成教材。些了2.5本小说,都躺在笔记本里,没发出去。前段时间着手编著《儿童学书辑要》,最难的地方都写完了,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然后发现写的太深了,还是进入了“懂的人自然懂”的误区,所以停笔思考,以后再改。
这两年的生活状态,是“独善其身”的典型了。主动把父母分开之后,后方稳定多了。我自己一不谈恋爱,二不准备再婚。口欲方面需求很少,一斤肉我能分五次吃。然后不健身,坚决不健身,一来膝盖已经走到尽头,软骨都快看不到了。二来不健身,性欲就能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偶尔打打飞机也就结束了。
几乎没有社交。同事请我喝奶茶,我都是专门拒绝的。但很多时候啊,做人不能一直这样,所以我会在极端天气的时候,主动请他们喝奶茶。工作方面自然是没有问题,刚来的时候学生才20个,按照我的计划稳步增长,如今已达极限。在教法实践方面,我还有大量的进步空间,如果没有这波疫情,就更好了。
我的房间很小,没有空调。平日里外出,就上班、开药、买菜、射箭四件事。两年就见了两个朋友,最想见的那位到现在都没见到。封控三个月,作息没乱过,抑郁也只是波涌数次,谈不上复发。
我仍旧会主动避开患有抑郁症的话题,但一旦有人正面问及,或者是言语想法中对抑郁症理解有所偏颇的时候,我都会主动承认自己得抑郁症很多年了。现在烦恼我的,主要是膝盖和头疼两件事。至于今天交完房贷,一分钱都没有了,还没有复课的通知,我一点也不担心。
膝盖主要是小时候被我那个神棍舅舅害的,头疼也是因为从小体弱。说来奇怪,我同时患有常规头痛、偏头痛和三叉神经痛。具体应对,用脑量大的时候,容易头疼但不是必定头疼,比如现在六千字写完了,有那么点儿疼。主要是情绪波动大的时候,是一定会疼的。偏头痛和三叉神经痛发作起来,你要是没疼过,无法体会的。
还有就是神经痛,这个没谱,不知道什么时候哪儿会痛。
都与情绪有直接关系,算是躯体障碍范畴。如今的应对法门,一是常备散利痛。布洛芬对我几乎没有作用,散利痛有咖啡因,因此偶尔会导致失眠。神经痛现在在我的努力之下,也只是偶发。
总结一下,反思阶段结束后,我做了几件事,先是在老家县城买房,以此安抚母亲。然后将父母分开,父亲手里有钱,我基本不管他。他们俩只要不在一起,都是好的,在一起麻烦就大了。如此后方稳定。
然后与家姐断了联系,是她拉黑我的。亲姐不顾情面,才跟我借过钱就把我拉黑了,我也乐得清净,以此放下了她。至于原因,是她要我去问父亲,我们家祖上有没有做过什么出马仙,说这关系到她能不能解脱。我这姐姐就是一直在混乱阶段,我很怕她,时不时跟我来一波精神风暴,我说她是困在“知道自己知道的”,有人说我卖弄金句。放下之后,乐得清净。
再然后,是跟自己的身体和平相处。各种头痛神经痛,时不时脾湿、胃寒、眼轮匝肌失控等等,反正从小到大,身体小毛病就没断过。和解的具体表现,是我能接受它们,它们给我带来的困扰,解决就是了。年前用电子烟代替了纸烟,好开心的。
我与所有人都保持距离,已经很多年不接电话了。以前的朋友、同事、旧情人,一概不联系。但我一直记得他们对我的帮助和好意,豆瓣也极少回复或点赞别人。
最后说一个词,叫“精神熵”。
“熵”指的是一种内在的混乱状态,精神熵就是指内在精神的混乱程度,不可能消失归零,也没有最大值。每个人的状态不同,所应对的相对混乱状态不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它也可以理解为你的稳定状态。可以默认的是,正向的情绪或事情,有助于混乱程度的降低;负面的情绪或事情,会让混乱程度增加。
找到适合自己的熵值,并稳定降低它,才是你最佳的状态。抑郁症患者的活力丧失,会让精神熵的相对稳定/混乱变得容易崩溃。这是根,活力只是具体的表现之一。开始的时候,我是以研习书法和打扫卫生作为有效降低精神熵的手段,现在这两者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练字对我来说,已经和呼吸一样,不存在什么意义了。方法是从努力消除练字的功利性开始,然后结合我对当前时代的理解,自然为之。打扫卫生,因为我的室友关系,屡屡带有报复性的心理。但后来搬走一个,搬进来的小情侣十分懂事,所以打扫卫生是我目前唯一的带有功利性的降低精神熵的行为了。具体表现在公用的厨房和卫生间,我自己的斗室,怎么会乱呢?
读书也是,自然而行之。除了带有补全知识结构的书之外,其他的都是怎么舒服怎么来,可能连续很多天一本都不看,也可能一天看两三本。
大麦问我为什么一关心我,就能从我这里体会到生活的苦。我说有吗?你别把我和我的生活分开看待,要放到一起,哪还有什么苦?
并非是炫耀,618的时候我给自己买了台移动空调,制冷很一般,对着吹才有凉意。我这身板,巴掌大的风扇吹头头疼,吹身体胃疼,吹腿膝盖疼。买这空调,纯粹是因为我虽然耐热,但热久了头依然会疼,而且是比较猛烈的那种。买回来就开过两三次,心理安慰的效果远大于制冷。
抑郁症于我来说,和孤独一样,是我的良师益友。说到孤独这个词,我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这两年多来,凡事一从本心,二从身体,渐渐找回了结婚之前的自己。现在回看多年前念秋对我的评价,十分感激:
“回头想想,除了喜欢你字写的好之外,还有你的泰然处之与有趣的见解。跟随内心从一而终,与平凡生活不妥协对抗、内心的永不随从和不麻木......”
再多说一点,是抑郁症与书法,这里对阅历就有一定要求了,就是我说的懂的自然懂,不懂你最好闭嘴的那种。
我有一个相册,叫《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已经很久没更新了。练字是因为有一年寒假,刚放假作业就写完了,父亲看到我们就烦,赶我和家姐去找爷爷学大字。我爸这人,近乎迂腐,后来的满村抄春联写春联各种字帖胡乱买等很多事情,都是他赶着我干出来的。我们家祖上是地主,祖母嫁过来的时候,良田数畹,黄牛两头,妆奁数十箱。我一直不知道到底是有多富裕,后来知道了,还有两匹高头大马。
后来的事情,我不说大家也都知道,因此祖父与父亲对我的教育,隐藏的条件就是“以官为耻”。我学书不过两月,祖父确诊肺结核,之后因为农村人才少,学书一路屡屡中断。
学不下去,我能练下去,主要原因是体弱,没人乐意跟我玩。到2011年,我觉得每天上班有所余力,不能浪费,就重新练了起来。
从那相册中,可以看到开始的时候就是仗着自己有点底子胡乱写。唯一可取之处,是我美术专业出身,平日里读帖、画极多,审美的基本逻辑是很好的。因此给自己定下一个写到自身审美巅峰的行书的目标。
后来的字,柔媚而俗,软的很,这就是抑郁症的影响了。有豆友良言温婉,劝我稍稍饮酒后再写。但我那时候不是饮酒,是酗酒。我这心底颇多的孤傲,在练字一事上,表露无疑。只读不临,迄今如此。
2017年是一个节点,相对更简单的硬笔行书,路途坦荡,到18年的时候,几近圆满。并以此反馈毛笔收获颇丰。19年20年的字,开始脱去弱与俗,有内味儿了。后来转行教书法,精研颜楷,半年之后,楷书写作品的成功率接近80%。
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会直观地体现在言行方面。于书法一途,在没有达致专业之前,体现的比较少。具体在达致专业左近时,尤其深刻。一方面是技法没有圆满,但已经开始本能地表达自己的精神状态,所以这个时候,是最差的。
电影开头那个男生写字,在我看来,避其门而未入也。懂一些笔法,却没有全懂,卧钩的形态完全错误。因其本身在其他方面有所建树,就是我说的在某一方面达致专业层面并且已经开始将技术往哲学提升,因此他的字中另有静气。笔法的混乱,一是没有全懂,二是他在将技术提升至哲学时,产生了混乱,这种混乱在字里也体现出来了。你若细看,当能体会出他的悲观。此处我同时用了“静气”和“混乱”两个相悖的词语来形容他的字,没错的,真没错。他写字的目的,就是感其“静”,做到了。但他又本能地表达出了精神的混乱,也做到了。
读书练字之于抑郁,一方面可以调整精神熵,在达致更高层面时,能够有效地帮助平衡自我与环境,以及自己和自己的关系。我认为精神熵是各种障碍在物理条件之外的底层原因,冲突最大的是在人格层面。如果仅仅是从知识、技能、病理、药理的层面来对待抑郁症,能做到和谐相处已经是万难了。但如果从更高的层面入手,或可解脱。
话到这里,已经用去八千字,能看到这里的人,少之又少。再写下去,就要进入到老祖宗的“精气神”、“心身合一”之类的了,执教数年,我本能地避免这一类玄之又玄的词汇。真要写也能写明白,就是会头疼,所以,就到这里吧。
人生苦难重重,抑郁不过其一。我的路,曲折繁杂,难为代表。但这八千字写到半夜十二点,俱是亲身体会后的肺腑之言,因个人经历,难免偏颇,劝诸位善取而笃行。抑郁是一般人很难碰到的、极其珍贵的成长机会,患有抑郁症的人,其心智多为受阻,你可能一生都难以摆脱抑郁症,但你也会因此持续成长。
愿精神卫生早日纳入日常,愿诸位人格圆满通达。
愿本文顺利通过审核。
先说好的地方,值得赞赏的是愿意为抑郁症这个群体发声,并倡导需要提高到社会责任的高度。
得不到高分,我个人觉得片子还是拍的非常保守的。我可以理解这个保守,毕竟抑郁症群体,甚至说心理疾病的群体,本身就带有一定的隐私和隐藏性,要放大,其实很难做到,人的抑郁,其实很难、也不想被拿到台面上的。
回归到片子当中,采用对话访谈纪录的方式,只能说没有过错,就好像大家看心理方面的书,比如《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场景很熟悉。但你会发现,片子模拟不出来看书时候对于心理疗愈的感觉,因为心理治疗那50分钟的对话是私密的,这片子的镜头上属于公开性质,人物的对话体现不出抑郁症患者真正的状态。同时大家就会觉得,“故事性”不强,共情感很弱。
再有我发现了,片子的故事案例,其实并不见得有多少,反倒是医生的话还更加的多。这就出现了一个现象,权威在解读抑郁症,但你看不到多少抑郁症的真实表现,你体会不到案例的“抑郁”程度。这就又使得这个片子看起来没啥味道。
我大胆地猜测,其实现实生活中,抑郁症一定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数量应该是大量地在青年上班族和中年人这两个群体里出现。可是我发现,这个片子其实更多的是在说家庭中的青少年孩子和老年人的抑郁症,强调的也是成年人要关切年幼孩子和年老父母的抑郁症,恰恰中年人的抑郁症内容比较少。这就导致了一个可能的问题,就是大家看这片子可能还没有刷抖音看“成年人的崩溃”来的扎心。
2023.2月第53部标记看过的影视。2023年第134部标记看过的影视。看到片尾还是想写写:“好好活着”。
要有爱
其实还能更好得多,权当鼓励吧。
我正遭受着折磨,看完让我感觉好了一点
没有太多的主题。但是作为同道中人,感到了一些情感的涌动。然而事实上除了让我崩溃,我并没有得到什么可以被记录的东西。我唯一记录下来的话是:为什么我在抖啊?
很冗長又很膚淺,不值一看
说是普通宣传吧,它的节奏和文本又不是能使大众看完的风格。说是纪录片吧,讲的都是普通人能想到的症状,心情不好,有自杀倾向。严重症状(比如躯体化障碍)完全没有讲。反而更容易让大众觉得抑郁症就是心情不好,
适合抑郁症宣传,但不适合抑郁症知识深入学习!
不知道该怎么说,有共鸣的地方,但没有被理解的感觉,反而越发觉得是自己承受能力太差导致的,可能是里面没有正处于抑郁的人吧,所以感受不到对抑郁中痛苦的认可和救赎
美术风格我看了感觉很不舒服,也很乱,超过了安全范围。感觉过度用力加特效没必要,特别是如果目标观众是大众。
没有色彩的世界。一个毛茸茸的被开水煮过的扒了皮的西红柿。还有爱。
爱是要流动起来的。
感同身受
我说我不喜欢豆腐乳,不等于,你们都别吃;我说这菜没加盐,不等于,你们赶紧把这菜倒了;我说现在做菜的厨子都不学刀工吗?不等于,赶紧把厨子拖下去斩了;我说我不喜欢这部断章取义根本没有正确解读抑郁症的电影,希望有些人别给我留言在那瞎bb,躁郁症多年患者经历过黑暗,不是在这无病呻吟片面评论。
本想打两星,视其公益初心多加一星。除了特效减分外,对中医的一段强行植入也令人不舒服。片名将慈分为两字。慈,说文解为爱,很适合做片名。可是拆开后,兹是黑义,磁石、鸬鹚,都是从兹之黑义。那兹心,导演想表达什么?慈字的上面,本应为茲,传写误为兹。
没什么感觉。
1、内容很好很翔实,但镜头效果做得有点炫光。2、“成长大于成功”,的确是急功近利的社会需要重视的内容。3、狭义是“抑郁症”,其实背后就是一个全社会全过程,还容易被忽略的系列心理环境和观念问题。
感觉到了主创的善意,但中间有一段真的像卖药的
非常一般,里面没有太多对抑郁症科学的分析讲解,而是简单找了几个曾经的患者讲了讲经历,输出了一些他们自以为正确的观点,后半段还莫名其妙突然植入中医推广,仿佛下一步就要直播带货起来……
短评写着写着成了影评。总之就是,觉得这个片子应该不会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