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毕的故事

HD中字

主演:崔福生,钮承泽,颜正国,禹黎朔,郑传文

类型:电影地区:台湾语言:其它年份:1983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小毕的故事 剧照 NO.1小毕的故事 剧照 NO.2小毕的故事 剧照 NO.3小毕的故事 剧照 NO.4小毕的故事 剧照 NO.5小毕的故事 剧照 NO.6小毕的故事 剧照 NO.13小毕的故事 剧照 NO.14小毕的故事 剧照 NO.15小毕的故事 剧照 NO.16小毕的故事 剧照 NO.17小毕的故事 剧照 NO.18小毕的故事 剧照 NO.19小毕的故事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给你一个姓,你给我一个家

小毕青春年代的故事不仅是他自己的故事,也几乎是他妈妈一生的故事和老毕后半生的故事。小毕的故事还有可能是小王的故事,小李的故事。老毕的故事也有可能是老王的故事,老李的故事。

不去尝试伸展你的手臂,你都不知道条条框框的边界在哪里。可是一旦尝试了,又可能会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小毕在试探周围环境对他的忍耐度。从骚扰邻居,偷摘水果,割破同学的喇叭裤,偷吃同学便当,到“早恋”,小毕肆意伸展自己的意志,毫无顾忌。要不是继父在校长面前多番道歉和恳求,小毕早就被勒令退学。直到带着小伙伴去找社会青年为自己复仇,终于见了红,他才开始意识到自己能力的局限。经济未独立的他想为此承担责任,却只能从养家的继父那里偷钱。母亲的哭骂,他默不做声地忍受着。或许以为沉默的忍受会让这件事像以往的那些风波一样慢慢平静下来。他以为母亲拿他没有办法。

从未动手打骂过他的继父的崩溃终于让他抓住了把柄,他脱口而出反驳,这个人没有权利打他,因为这不是他爹。可是,在小毕的母亲心中,老毕是比始乱终弃的那个男人更为值得尊敬更为不得冒犯的恩人,虽然没有给与小毕生命,却给了这孩子姓氏。这不仅意味着养的物质义务,还有育的精神和感情上的付出。为了这个姓氏,年轻美丽的小毕母亲牺牲了追求爱情和幸福的权利,贡献了自己年轻的身体来养育子女和全部的劳作来勤俭持家。

挂在墙上的结婚照里已经有个六七岁的儿童。惯说客家话的年轻母亲,操着河南口音的继父,还有着当其妻子父亲的年龄,一口台湾腔国语的小毕,组成了一个家。从另一方面说,他们都需要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结婚成全了彼此。女人不需要把孩子锁在家里,晚上去陪酒谋生。而把家小落在大陆的男人,也需要在这陌生的地方用新人把过去撇开,把对故土的思念湮灭。而小毕,终于有了个姓氏。所以当这个恩人也不再承认小毕是他儿子的时候,小毕的母亲夹在这两个男人中间,无法可想,只能以死来警戒他桀骜不驯的儿子,以死来保住她在恩人面前的尊严。电影最后是这样解释小毕母亲的自杀:世间的婚姻大多都是千疮百孔的,可她却太想求全了。

母亲的自杀终于让小毕触碰到了这条边界,它曾拦在努力营造的安稳和残酷的现实之间。无忧无虑,肆无忌惮和有恃无恐的自由被打破了。没有母亲,和继父之间小毕似乎再没有因血缘而产生的亲情羁绊,只有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可这父子之名,已经深深烙印在他的童年和青春时期。除了他的妈妈会用客家话喊他小名,邻居和同学都以小毕称呼他。小毕之名,因为有了老毕而存在。因为老毕,他还有了兄弟之名。为了让爱哭的小弟弟和自己能安睡,他没下课就去贴写着“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啼郎,过往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光。”的红纸,让同学们排队来念。爱哭的弟弟给他带来了夜晚不能入睡的折磨,却也忠诚地听着他这个司仪的命令,左转,右转,立正,稍息。

小毕的成熟以他入伍作为标志。同学会上,漂亮的女同学一直看着穿着帅气海军军装的小毕,他却毫无反应。等她戴上眼镜,他才认识到这是他当年邻居家的姑娘。她知道他很多坏事,他警告她不要多说,而这个看似是乖乖女的小姑娘却会充满义气的回复:我才不会那么鸡婆!小毕在第一天去上课的时候说,他不姓毕,她在课堂上当着老师和全班同学的面说,小毕爸妈上周六才结婚。他被误会挨了打,却也是她帮助他解围。而现在,他淡然地和她谈着父亲和弟弟的状况,最后毫无留恋地上了公交车。初中时大胆却也带着青涩地追漂亮姑娘,而现在的他似乎对美女却视而不见了。

上面一个日,再写两个双十,下面一短横,再一长横,最后用一个竹竿串起来。这个“畢”字是老毕教给他写的,他肯定永远不会忘记。其实这对于老毕也何尝不是一种安慰?毕竟被落在大陆的他的家小里,肯定还有其他小毕们,生了养了,但不能陪他到老。这些小毕们,也会有自己的故事,或者另一个继父。而在那个年代的台湾,又何止一个老毕,还有老王,老李、、、、

 2 ) 想起,珍惜

四季还在风车的轮转里,光阴的故事悄然继续,台湾新电影从《光阴的故事》出来,就是1983年陈坤厚、侯孝贤、朱天文三人合作完成的《小毕的故事》,终于在这个悠长假期里,怀着超乎一般期待的激动找到了《小毕的故事》,看了段曾经身边人相似的成长后,竟是有几分难言。

不是恍如昨日的心碎,也不是无能为力的张望,《小毕的故事》的叙述者——朱小帆说:“在生活里的琐琐碎碎,不管是愉快的、忧愁的,在很久很久以后,想起来却都是珍贵的,而且愈演愈精,愈久愈真……”。故事用第三人称来讲述,朱小帆——小毕的邻家女孩,从小默默地注视着小毕,与他一同成长,因为是同龄人,没有老套说教,也没有苦口婆心。低低的旁白都使得故事带着一种不经意回首的沧桑。相比侯孝贤后来自己导演的《童年往事》、《恋恋风尘》,《小毕的故事》显得轻松了很多,而且也更容易读透,不带自传性质,也毫无猎奇的可能。

小毕的性格,也许小学四年级时成绩单上的“桀骜不训”四个字已经可以预见他往后成长的酸涩,对于这一切,旁人并不是爱莫能助,小毕爸爸和妈妈都是对他一再的忍让,不发脾气,也不打骂,甚至也疼爱有加。但是到上了国中,他变得难以收敛,成了一个小混混:追女孩子、抢别人的东西、打架、抽烟,那个年龄值得好奇和冲动的事情他都一一在重复。

多年后,小学同学会上,一身戎装的小毕英俊迷人,当故事外的我们和叙述者朱小帆一起感慨的时候,可能你的青春故事里也有那样的千穿百孔、悲欣交集,可以不尽相同。

《小毕的故事》是一部美丽诗意的青春片,在这个世界上的不同角落,每个人都有相似的青春,成长的喜悦与困惑、痛楚与收获,在胶片影像的记录上更是有着不同的手法。无疑,它可以包容了很多人的青春。

再做为一部成长片,《小毕的故事》带着明晰的感染力,没有刻意的说教,从片子开始小毕妈妈结婚那娓娓道来。看着小毕在年少日子里,帮家里人贴偏方的纸头,然后让同学们一个个念过去,委实感动得可以;放学时男孩子恶作剧去按每家每户门铃,一路的欢蹦乱跳,并无反感的痕迹;小镇街头巷尾的道路上,男孩子们玩弹珠,女孩子们在跳橡皮筋。一切切,又梦回从前。

感动,是因为成长,无奈,是因为失去。故事的同名原著是台湾地区中小学生优良课外读物,也是朱天文小说成功改编的例子。不会因为教育色彩而带来刻意和做作,因为故事是那么真实,真实到和很多人的记忆有无数吻合。

结婚时纷飞乱弹的炮纸,一席人围坐的桌子,再到一脉相承的礼俗,教训孩子的话语以及长大后童年伙伴重逢有点陌生的一笑,太像我的家乡,太像我的成长。

甚至突然发觉,太多台湾新电影里的蛛丝马迹,都有着自己身上的某些影子或者说投射,这不是信手拈来,而是记忆深处的某些共鸣。已显粗陋的画质前,辩识不出曾经的年少萌动,稚嫩面孔里,依然是你天真的双眼。禹黎朔“有一个故事……”的歌声中,带回到上世纪80年代。那时候,每个人,欢笑得开颜;那之后,感动得心酸。

热风带着潮湿的水汽在游窜,淡水河口的老榕树,纳凉的老人摇着蒲扇,树荫下孩时的你我在嬉玩中忘记了时光。可以有《童年往事》里夏日的鸣蝉,也可以有着《恋恋风尘》里依稀沉寂的远山,指望,指望。那海水一次次地冲刷着海滩,小毕在年少岁月里肆意地成长,留下着模糊的脚印一串串。

2004.10

 3 ) 用十年勾勒出的梦破碎了

     五一小假期后的第一堂课,台湾文学与电影课上老师给我们放了这部影片。其实之前听早就看过朱天文的小说,由于阅读匆忙,觉得她的文字晦涩,有的甚至有点太不入流。我一直不懂得小说,到底怎么才算一篇好的小说,是要给我们震撼?给我们留下思考?亦或是体会在阅读中的欢乐? 有点离题了。看过小说《小毕的故事》,给我的感觉是比较深的是小毕的妈妈春英,那时不知道怎么来形容她的命运,今天看完影片,那种感觉越来越深刻。
   对于一个女人,未婚先孕是件影响自己名声和前途的事。所以当春英找到了一个能照顾自己并承诺能负担六岁的儿子上到大学的男人时,她只别无他求了。她感到这样就是幸福了。可以说,连自己嫁给谁她都不会介意的,我想,作为一个母亲,她那时唯一的目的就是让儿子能快乐平安的成长,她愿意用自己的青春去换取。在将近十年的生活中,她一心一意的扑在家庭里,她几乎不出去串门,“每天把自己收拾的的一塵不染,不像快樂,卻也不像不快樂” 影片中的她给我的印象始终是美丽的温婉的。虽然平平淡淡,但我们却从她任劳任怨,孤言寡语中体会到,她是用她的心,用她的手来经营一个美好的梦——让儿子读上大学。这也是她之所以与这位男的结婚的重要原因。我想,她的生活中是没有爱的,当好朋友问她:“你幸福吗”,她只能迟疑的回答:幸福。是的,相对于其他未婚先孕并带了个拖油瓶的妈妈来说,她有了晓得落脚点,她是幸福的。然而,相对于那些恩恩爱爱偶尔有小吵小闹的夫妻,她又是不幸的,因为她没有拥有真爱,这是可悲的。影片中很少描写她和丈夫的恩爱温馨的场面,她一直以来把他当成恩人而不是爱人。她是幸运的,所嫁之人, 可以说是个脾气好有素养的大陆富商,对儿子从不发火从不大声呵斥。所以春英把自己无私的奉献于这个家,十年如一日。没有爱只有报恩,又给丈夫生了两个小胖娃。
   影片一开始描绘的是些年少的活泼有趣的画面,我们时而被小毕带进了童年的回忆里。可是美好之后总会有遗憾,美好之后总会有缺陷,这是导演苦心经营的情节。这个家庭看是很美满却总有漏洞。小毕的继父虽然很好,但小毕似乎不是很认同他,跟他只是有一种生疏感。后来他用各种方式来气他,写字条,偷便当等等,我认为更多的是一个叛逆少年成长张过程中必然会遇上的,是指反映了孩子在这个看是美好的家庭中缺失的爱缺失的一般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妈妈一直在苦心经营着孩子的大学梦,沉默寡言,更别说教育;爸爸视他如己出,然而生疏感还是有的,该打的时候该教育的时候还是不能做到。随着小毕的偷钱,高潮也就来了。
   “你又不是我的爸爸。”就这么一句话,伤了全家人并搭上一条命。妈妈苦心经营的十年的梦似乎被儿子打碎,一心想报恩一心想让孩子读大学,或许因为这句话一切都没了。爸爸十年来的关爱被小毕一句否决,这是多么伤人的话,整个家又会发生什么事?
    春英自杀了,多么不可思议的事。她是用她的死来换取儿子对继父的重视,换取丈夫对自己的承诺。她就这样安然的去世,抛弃了三个儿子一个丈夫。或许她走的时候毅然决然。因为她对自己活着的意义早已不明确,如果死能引起家里人的重视她就觉得已经值了。这是一个伟大的母亲,为了孩子,抛弃自己的幸福;为了孩子和丈夫,又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一个母亲至此,谁不为之动容?
    影片的结局还是挺温馨的,带着一种缺憾性的美。“在生活裡的瑣瑣碎碎,不管是愉快的、憂愁的,在很久很久以後,想起來卻都是珍貴的,而且愈演愈精,愈久愈真……”
    小毕终于成材了,他的父亲也过得挺好。我只是觉得恍恍惚惚缺少了谁,没有了她来享受这一切,这一切少了它本应该有的光芒。想必她会安然微笑地看着。
   

 4 ) 小毕的故事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

看前面部分时正打算感慨真是一部美好的电影,似乎世间所有真善美都蕴含在里面了。童年。蓝天。海滩。邻居家的女孩。背景音乐也超级棒,勾起了很多我童年的记忆。青春期部分也同样,特别能理解小毕在那个阶段做的所有事情,因自己在那个年龄阶段时也是那样,虽说我是女孩小毕是男孩。觉得剧中小毕唯一一句说重的伤害了他人的话就是“你有什么资格打我,你根本不是我爸爸。”可是当时看到这里,我却只有心酸,如果我是他,我也一定会说出这样一句伤人的话来。
剧中唯一不太喜欢的是她妈妈的性格,大概因为我也还是个孩子,一直讨厌一个大人把自己的人生悲剧加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我明白他们是爱孩子的,可是大概总忘不了自己的苦命,可是这会给一个孩子怎样的影响,也许他们没考虑过,而小毕和他妈妈,就像剧中借朱小凡之口说的那样“其实这世界上每一桩感情,不是千疮百孔,他是太要求全了,固而宁可玉碎。”
英文名《Growing Up》真是太简单明了,这就是小毕的成长啊,小毕的故事啊。小毕的成长是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小毕的故事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纵使不然,至少,它是我的故事。

 5 ) 就这般不动声色的娓娓道来——《小毕的故事》

《小毕的故事》
 导演:陈坤厚
 编剧:朱天文,候孝贤
 演员:钮承泽、张纯芳、崔福生
 年份:1983
 1983年获第二十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 最佳导演奖、最佳改编剧本奖,同年获西班牙希洪影展最佳影片奖。

观影笔记:
过去,一直觉得,在台湾电影中,同样是讲述时间与成长,杨德昌太冷峻激烈,蔡明亮又太低沉晦涩。只有候孝贤的电影,能让人感觉类似这样岁月流逝中淡淡的惆怅。比如《童年往事》,比如《恋恋风尘》。
直到我看到了陈坤厚导演的这部《小毕的故事》。我才发现,原来,这种悠然中看时光不再的慨然,也许不是属于某个导演的,而是属于那个时代。
一九八三,那一年,我还不知道什么是成长。二十年后,我把自己放在柔软的沙发里,看电影里一个少年成长的故事。 虽然其间也有鲜血和死亡的灰色,但仍感觉很干净、明澈。有一种让人忍不住落泪的真切。
 
小毕的母亲年轻时,被一个男人所骗,生下了小毕。母子二人辛苦度日。经人撮合,她嫁给了大自己几十岁的公务员老毕。
结婚照上,是少见的三个人合影。母亲,小毕和老毕。即使她再打扮沧桑,也可以看出夫妻两人相隔的几十年韶华。
 
一个低眉顺目,看上去木讷平和。一个温良贤淑,浅笑里掩不住脆弱。这样的婚姻,于他,是一个完整的家,于她,则是一个归宿。
终究是为了孩子——也许谈不上爱情,只有恩情。但只要他能照顾她们母子一辈子,她就会心甘情愿的做好妻子。
天大地大,对她而言,自己已经没有了未来,未来留给孩子。
 
于是小毕从最初的林楚嘉变成了毕楚佳。
于是慢慢的他又多了两个弟弟。
老毕从来没有给过小毕一句重话,总是这样宽容慈爱的看着小毕。他曾经说过,绝对不能委屈这母子,他耐心的教小毕写毛笔字,一期不差的给小毕买喜欢的书,他要供小毕到大学毕业。可是,老毕和小毕总像是隔了些什么,有些生疏和客气。
 
“这样的一个故事,在今夜的星空里。偶然的我们抬头,已是这样的明亮熟悉。”
不知道为什么,看这个时期台湾的影片,总有种熟悉的潮湿而温暖的味道。灰蓝的色调,悠扬的音乐,以及镜头里太多不陌生的画面。
玩弹弓,弹玻璃球,跳皮筋,教室里童声的歌唱,图画课上蜡笔的涂鸦,放学路上追赶一群群的白鹅,偷按人家的门铃然后跑掉。
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感觉就像秋日里的蓝天,这般的清澈高远,只能遥遥望着,却再无法触摸。
 
除了导演这样的叙述外,影片的另一个视角来自小毕对面邻居家的女孩——小帆。一个有明亮的眼睛,却早早戴上了眼镜的小姑娘。故事在她的旁白讲述中展开。

她悄悄的看着,那海滩上嬉闹的孩子们一天天长大。那个怯怯牵着母亲的手走在沙滩上的孩子小毕。成了她的同班同学。
她看着小毕的妈妈,每天把自己收拾的的一尘不染,不像快乐,却也不像不快乐。只是每天安静的做着家事,安静的照顾小毕和老毕。
生活,何尝不是这样的平淡无奇。

只是,就像影片中所说的,生活中的那些琐琐碎碎,不管是愉快的,忧愁的,在很久很久以后想起来,却都是珍惜的。
 
好喜欢看小毕一家用偏方治小弟弟扰人的啼哭那一段。
老毕和小毕因为夜里被小家伙吵的无法入睡,白天同时打瞌睡。老毕听了隔壁朱太太的偏方,写了很多红帖子,中午十二点整的时候贴在外面,让路过的每个人念。

十二点的钟声响起的时候,父子二人同时行动。拦住路人。最可爱的是,小毕拦下了一队的小学生,不管识不识字,每个要念一遍。看他的那种严肃认真,我禁不住的,脸上会泛起微笑。
 
生活就这样安安静静的延续下去,波澜不惊。小毕成了老师眼中桀骜不驯的调皮鬼。而老毕依然和蔼亲切地对待小毕。小毕犯了错误,他也是说情多于责骂。只因最初的承诺,不让他受委屈。
 
小毕一天天长大,成了国中的学生。不仅像小时候一样桀骜不驯让人头疼,更多了青春期的叛逆。

其实,像那些恶作剧,打架,追女孩,半夜打着手电筒偷看《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现在看来,又有什么错误呢?仔细想想,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走过的。那样的青春懵懂,情窦初开,总是成长中的必然。看着看着,忽然想起了曾经第一个喜欢过的男孩子、第一次收到小纸条、第一次牵手。
而今想来,真美。
 
只不过,在当时的大人们眼里,这些,都是不对。
小毕割破人家的裤子,偷吃别人的便当,不停的被记过处分,几乎被开除。老毕无奈的一次又一次去为他说情,学校最终留下了他,并破例让他当朝会升旗时的司仪。
 
小毕的妈妈不相信自己的儿子是坏的。他每天天不亮就把小毕叫醒去练习喊口号。小毕的两个弟弟翰态可鞠的在他的口号下做着各种动作。老毕在围墙的那一头不时指导。

清晨的微蓝光线让我几乎感觉到了那种带着海水潮湿的空气,看着这样的画面,我心里总有一种种的暖意。会记得父亲严肃的外表下流露出的温情和母亲唠叨里隐藏的慈爱。我听到了幸福的声音。

可是,生活有时候不会这样平静下去,偶尔会开一两个不适当的玩笑。
小毕和低年级女孩子约会时,被结过仇的几个年轻人殴打,他感到大没面子。而同去的小弟又不甚掉进海里几乎丧命。
这一串不和谐的声音打破了原有被维持着的宁静。母亲似乎一下苍老许多。对小毕也开始失望起来。她哭了,为了自己寄予无限希望的儿子。
 
其实,小毕也是爱母亲的。他一定不想让母亲失望。
可这样的年纪,谁能说的清楚,该怎样去面对呢。
生活的残酷终于在这样不适当的时机拉开了面纱。小毕领几个好朋友帮自己寻仇,一个好朋友被刀刺中,急需输血。小毕无奈偷了家里的钱。并最终和老毕顶撞起来,对老毕喊:“你不是我爸爸,你凭什么打我。”老毕气急终于说出,我不是你爸爸,找你爸爸去跪,我没那么好命。

那一刻,母亲仿佛成了石像,脸上没有表情的苍白着。真的不知道,她心里在想些什么。
第二天,她只是和往常一样,安静的,为小毕准备好便当。
没有人会想到,她会用死亡来面对一切。
 
真的,真的就是故事。故事里有年轻的少年倒在墙角,鲜血淋漓。故事里有仓皇的孩子们在医院手足无措。故事里有父亲的悲哀叹息母亲的绝望伤心。故事里有少年亲眼看到母亲冰冷的身体被人从充满煤气的厨房抱出。

屋子里的风扇猛烈的吹着,母亲只留下简单的一份遗书,充满了遗憾与无奈。老毕悲痛的大哭,小毕在一边无语,但我猜想,他心里一定是波涛汹涌,痛的说不出了。
 
真的,世界上的哪一份感情不是千疮百孔,我们是修补不过来的,无法求全,只能低低的顺从。
 
小毕国中毕业,不顾老毕让他念大学的苦心,一定去上军校。我想,也许真的是他心里背负的情感太重了,也许走的远了,就可以和过去做一个了断了。不若有一个干干净净的新开始。告别少年。
成长中,真的要不得已割舍一些东西么?
 
只是,当小学同学会上,一身戎装,英俊年轻的小毕遇到当年邻家的女孩子小凡时,应该是会勾起曾经的记忆吧。可,两个人挥手告别时,旧事也许就悄然走远了。
就像那个年代已经走远。如此干净、清晰,不露痕迹。
 
影片一点点也不花哨,几乎谈不上什么技巧。仅仅是平静舒缓的叙述着,像一开头的那片灰白的海和缓缓划过的渔船,简简单单,无波无澜。
 
就这样,不动声色的娓娓道来,就像翻一部清新的文字,不经意间,就已是日出日落。
我想,朱天文功不可没。

 6 ) 你又不是我爸爸,憑什麼管我?

死亡一直是值得討論的議題。這個週末連續看了《阮玲玉》和《小畢的故事》,片中的死亡企圖迥異,卻都是彼時女性對於逃避現實世界的一種方式。《阮玲玉》因為社會的人言可畏選擇自殺﹔而《小畢的故事》亦出現類似的厭世逃避。

小畢其實不是一開始就叫小畢,是因為媽媽帶著他嫁給老兵「老畢」才被稱之為「小畢」。名字始終含有隱喻的命運和身分。每個姓氏代表著血濃於水的祖源關係,就算不是臍帶關係,同樣姓氏自然有同家庭或是教養關係的暗示。小畢不是老畢的親生子,這便注定了一種命定的疏離感。就算每天對老畢喊「爸爸」,或是幫小畢送便當、教寫字,骨子裡的血緣疏離還是有的。所以小畢在叛逆期會忤逆頂嘴:「你又不是我爸爸,憑什麼管我?」是可以預知的宿命。小畢一直是頑皮叛逆的,雖然他的粗心讓自己的弟弟差點溺死,好勇鬥狠則讓死黨受了重傷,他仍然沒有澈悟。一直到他的那句頂撞老畢的話「你又不是我爸爸,憑什麼管我?」母親失望自殺,他才痛改前非徹底悔悟。

「名字」這種文字符號有種宿命的魔力。小畢的命運從被叫「小畢」開始,我們的名字也是一種標籤,代表著家庭的期望和歸屬。同樣的,外號、暱稱、筆名,都宣示著一種人際關係和暗示的形象。每個成長階段都可能出現新的外號或暱稱,那是人際互動的表徵。甚至接起電話聽見對方對自己的稱呼,就可以知道對方與自己的親疏關係。說是「名字暗示命運」可真一點也不為過呢。

 短评

每个人的成长历程都是一段平凡的史诗。多年前就读了朱天文的原著短篇,相比之下电影要丰富很多,台湾老电影那份质朴恬淡也渐行渐远了。

7分钟前
  • 小凯撒
  • 推荐

已下 真像主讲paolo说的那样,这更多是一部家庭片,反映时代反映关系反映极端又普世的一种状态~很有意思的故事,很多巧妙的细节。后来听了大家的讨论,明白原来跟原著小说相差很远,从意境到人物甚至叙事方式都完全成了另一个东西,但对我这样没看过原著的人并不妨碍。自杀后电风扇那段很震哦!

9分钟前
  • U 兔
  • 推荐

我想我很多年后都不会忘记,有一个深夜为了一个男孩的成长,哭到吵醒了室友。我们都长大了啊,始终是长大了啊,没有神力,千疮百孔的长大。我也曾是纽承泽,不晓得有没有一天能长成庹宗华。

13分钟前
  • 哪吒男
  • 力荐

钮承泽也太老成罢了,16岁就长成这样。

16分钟前
  • 武侠小王子
  • 推荐

青葱岁月长大成人

19分钟前
  • 黄无苏
  • 推荐

“在当时,我不懂得为什么生活里的琐琐碎碎,不管是愉快的、忧愁的,在很久很久以后想起来,却都是珍惜的,而且愈演愈精,愈久愈真。”

24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尤其是前半部分的少年小毕,做的很多事都似曾相识,如乘时光机器回到童年,这种感觉真的很奇特。又是一部回忆与乡愁的电影。开启5月的侯孝贤时代吧。

2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三半。美术和摄影很稳。说是小毕的故事,但是不少篇幅在妈妈身上,而画外音视点又是邻居小凡。“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啼郎”,桀骜不驯的小刺儿头长成钮承泽我是有点难过的,再长成了庹宗华我是不信的。童年生活处我想这个家庭不要发生什么不幸就好了——怎么可能这么便宜。妈妈的旧友真好,感觉每家都会有这么一个热热辣辣风风火火的阿姨,但是这样的女性不会是苦情戏的主角。工厂女工的不伦恋暗合四小龙工业发展背景,时代灰姑娘。台词真是句句到点,老毕哭“冤枉”(好演员),待她如女儿,可知相敬如宾下的寄人篱下。“其实这世界上的哪一桩情感不是千疮百孔,她是太要求全了,故而宁可玉碎”。

26分钟前
  • 山下猫
  • 推荐

淡淡的叙述,没有波澜壮阔,连自杀都拍的轻巧,但在此之下的积淀却是相当厚重;成长便是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中伴着若干一蹴而就的瞬间。就是不太喜欢旁白。

28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当陈坤厚+侯孝贤的组合引入一位女作家朱天文后,立刻呈现出与之前的作品截然不同的精神面貌。大陆老兵和台湾少妻的故事在当年的台湾社会多有真人原型,不过此片还是将重点放在孩童的成长上。李宗盛的配乐非常好听。纽承泽长大以后居然变成庹宗华,哈哈一定是基因突变了吧~长大后的朱小凡好美!

29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力荐

八星八箭。太真实太生活了,很多场景和我的童年场景有所重合,比如在学校倒垃圾,统一蒸饭,比如租书(长大以后开租书店的理想就这么破灭了)。另外,钮承泽长大以后能长成庹宗华?这是在韩国当的飞行员?另另,导演居然是陈坤厚,我一直以为是侯孝贤呢,无知了。

32分钟前
  • 溯夜
  • 力荐

7/10。台湾电影摆脱不了本土与外省的纠结,小毕、母亲和老毕在婚后的生活关系客套始终无法靠近,母亲的谨小慎微代表了国民党统治下本省人小心翼翼的写照,官方身份的老毕对母子的宽容与博爱无法解除压抑关系,小毕则是国语教育下桀骜不驯的新生代,当最后老毕气得叫小毕找他的亲爹跪,彻底撞击了母亲土生土长却沦为寄居者的自卑心态,选择了自杀。朱天文的散文式剧本像是捡拾成长记忆的碎片,片段堆叠漫无目的又和主题有某种微妙的联系,这也促成了风平浪静的镜头不时随着人物做缓慢移动,主体是小毕经历的台湾时代变迁,却是以观察者小帆这种被边缘化的女性视角叙述,小毕和小帆的情感种子没有发芽,但没有停止后者对他的默默关注,可惜相比文字间接的描写,电影的直观叙述难以获得时间静静流淌的无穷韵味。

33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为何调皮的弹弓会变成冰冷的刀刃?为何平淡如水最终会选择深海长眠?生活不应该是低头顺从,也不应该是摇头违逆,可谁又知道生活应该怎么过?生活这条河谁又不是摸着石头在过。愈远了愈近,愈久了愈真,生活的面貌本不是短时期能看清的,就像我们谁也不会料到毕楚佳会从钮承泽长成了庹宗华的模样。

35分钟前
  • 之晨
  • 推荐

10.08@沪宁高铁 “愈远愈近,愈久愈真。” 贵在朴素清淡的调子里、藏在每一个细节里的人情味与童真心。朱天文的眷村故事另一则,由钮承泽到庹宗华的童年与青春。妈妈张纯芳好美好美。(最近看了不少饱受过誉的鸡肋片,找老片子调剂一下胃口。

36分钟前
  • mecca
  • 推荐

读起《小毕的故事》总会令人产生出一种陌生的疏离感,这是因为作者把人的生命体验搁置在了第三视角里来观察。朱天文估计想要观众看到台湾新一代年轻人于一夜之间翻天覆地的变化,故而在纤弱的旁白中我们感受最强烈的就是物理时间的流逝。但这种轻描淡写的文字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史来说终究是太过潦草些。

38分钟前
  • Muto
  • 还行

毕妈妈的一生是只有毕伯伯的。其实,这世上的哪一桩情感不是千疮百孔?她是太要求全,故而宁可至碎。故事很短,生命很长。只有一直走下去才会明了未来的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一副模样。

41分钟前
  • 荒人
  • 力荐

有些时候幸福太轻易的破碎,令人猝不及防,心口闷闷的疼。一个不多求、勤勤勉勉、一心为家的母亲,她的温顺与体贴便足以令人感动。人会有自己曾经的桀骜不驯,在人生的某一刻,会出现那么一个令自己彻底转变的契机。过去,就让它过去,会有那么一个崭新的未来,带着对逝去的思念,也带着对未来的期望。

43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故事比较简单,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有了一个“爸爸”后的生活,表面上融洽的情景似乎预示了妈妈自杀的悲剧。

45分钟前
  • 幻影刺客
  • 推荐

有些艺术作品就宛若一座阻拦后人的大山,他们的能量太过强大,以致使人望而生畏,渐生怯意,卡尔维诺的小说、黑泽明的电影、朱天文的剧本皆是如此。ps:有关我们一代童年的电影,大陆的场景架设都是虚空的,是富豪的,而那些真正的童年情怀在底层,在贫穷与理想之间,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大陆文化断了根

48分钟前
  • 乔大路
  • 力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vVP8IYtpGk&feature=related

52分钟前
  • unundercooled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