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上帝

HD

主演:索菲娅·普索塔,桑德尔·泽绍特,莉莉·霍瓦特,莉莉·莫罗利,盖尔利·班基

类型:电影地区:匈牙利语言:匈牙利语年份:0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白色上帝 剧照 NO.1白色上帝 剧照 NO.2白色上帝 剧照 NO.3白色上帝 剧照 NO.4白色上帝 剧照 NO.5白色上帝 剧照 NO.6白色上帝 剧照 NO.13白色上帝 剧照 NO.14白色上帝 剧照 NO.15白色上帝 剧照 NO.16白色上帝 剧照 NO.17白色上帝 剧照 NO.18白色上帝 剧照 NO.19白色上帝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狗是人类的良心

这个电影确实是有用力过猛的嫌疑。
其实上帝也不是谁,只是狗倒过来写。DOG-GOD

故事大概讲的就是离婚的妈妈把带着大狗的闺女交给前夫照顾,然后自己和现任去开(du)会(jia)3个月。前夫是个中年秃顶,事业家庭两败的人,对前妻有恨,对女儿有爱。但女儿青春期,爸爸更年期,嗯,好不了了。

一回到爸爸家,多事的邻居大妈就说你家狗是杂种狗,不能养,你要上报。爸爸糊弄了邻居两句就关门回屋了。

晚上父女果然开始闹矛盾。爸爸不让女儿和狗睡一起,把狗关进厕所。狗开始嚎,她爸就开始骂骂咧咧。女儿起来去给狗子吹了一曲小号,李斯特:《升c小调匈牙利狂想曲第2号》。狗睡了,女儿也睡在浴缸里。

第二天一早来了一个官员,说有人报告被狗咬了(邻居撒谎),说要让他们自己把狗送去收容所,或者缴税(这点字幕没看清,好像是说纯种狗就不用交税)。她爸说绝不为了前妻的事情花一分钱。

于是女儿带着狗在外面转了一天。乐队练习的时候还带着狗去了。狗子打扰了排练,于是女儿倔强的带着狗走了。老师在背后大喊“你走了就别再回来!”傍晚,女儿终于被她爹逮住,路上吵了起来。爸爸就把狗扔下了车。女儿叫狗在那里等着,但是狗没听话,一路追着车跑,终于跑丢了。

开始虐。
狗差点被肉铺的人砍死,幸亏一只小白救它,接着小白帮狗子躲过了收容所的追捕。然后狗被一个流浪汉暂时藏起来躲避了追捕,正当观众松口气的时候,狗被流浪汉卖到了一个饭馆。中国观众可能都以为要做狗肉了,结果狗又被卖了。一睁眼周围好多条狗。【我当时就知道是要斗狗了。。。】然后来了一个人把它买走了,用了很残忍的方法把它变成了一条恶犬。斗狗之中,狗子咬死一头罗威纳,狗的人性从此算是荡然无存了。趁着人类分赃互相要挟的时候逃跑了。又见到了小白,两只狗没有放松多久,就被收容所抓去了。

这期间女儿一直在找狗,什么雨天,桥下,收容所都找了。也还有些惯例上的青春期的懵懂。夜店一段音效不错【这算什么夸奖】。然后因为帮同学藏药,女儿被警察带走了。爸爸来接她的时候哭了,女儿这才原谅了爸爸。女儿乐队练习的曲子也还是之前提到的李斯特。

在收容所里,主角狗因为腿有点问题被归为“没人要”的一类,也和小白分开了。在狗的休息室,看着电视上的tom & jerry,弹得就是那首曲子。接着它看到同伴被收容所门房大妈实施安乐死的情景。

在收养日,人们来看哪条狗中意就带走。这时候因为主角狗已经是恶犬了,对人类的举动基本都认为是攻击。于是吓到了一个女的,那女的说它咬她,于是主角狗被收容所门房大妈彻底归为要处理掉的一类。

在关进那个笼子的过程中,它逃脱了。【这时候导演不知为何突然画风变了】主角狗终于用上了人类训练的撕咬技能,杀死了套它的人,由此释放了一笼的“恶犬”。群狗出笼,突然变成了人猿星球,咬死了收容所的门房大妈(之前对女主角态度不好,但其实还是回答了女主角的问题的)。群狗开始在城市里奔袭人类。

这时候导演也就不管什么理性了,开始上演了恶有恶报的戏码。群狗杀死了每个欺负过主角狗的人类,包括肉铺的师傅,买卖狗的人,训练狗的人还有邻居大妈,反正导演的意思好像是,下一个就是老爹。。。中间穿插了警察对狗围追堵截失败的情节。

女儿当天是乐队演出,群狗来团团围住了音乐厅。女儿觉得自己的狗就在外面,于是偷偷跑出去找狗。她骑着自行车在无人的城市寻找,遭遇了狗群,但是没有被攻击,只是摔了一跤,但也没找到狗。她看到了肉铺师傅,商店老板以及邻居大妈的尸体,终于觉得害怕了,于是去找老爹。路上小白狗曾经给女儿带路,但是被收容所的人射杀了。

老爹前情交代是屠宰场的质量监督一类的,躲在屠宰场里,接到女儿的电话就去开大门。这时候女儿的狗已经追过来要索命了。女儿和狗相见的时候,狗已经不再是原来的狗了,气氛非常恐怖,眼看女儿就要被撕了那种。老爹带着喷火的一个什罐子出来想吓走狗。女儿趁机拿出小号,吹了一曲李斯特……

嗯,狗就安静了,然后女儿对着狗子趴下了,四目相对。屠宰场的员工问老爹要不要报警,老爹说不要,再给他们一点时间。然后老爹也走过去趴下了。这时候是黎明。画面就是海报那样的。

        ----------------------------------------------------the end-----------------------------------------------------------
我猜导演是个非常讨厌人类,以及非常喜欢狗的人。以至于这个片子最终呈现了一种失控的反人类气质。个人的惩戒欲超越了说理或者动情的成分,连我这样的动保主义者都觉得这片子后面的处理过了。这样的方式只能让那些本来就对动物保护持保留态度的人产生“果然他们都是疯子”的想法。虽然不得不说,看到恶有恶报这件事还是挺解气的。这片子最终靠音乐力挽狂澜也是蛮醉人的,不过要是群狗把小女孩撕了。。。也得不了戛纳了吧。

在我家乡,随便什么时候,都可以看到流浪狗。这些丑家伙都是被那些更丑的家伙抛弃的。跑丢了也不是借口,不拴绳儿对谁都不负责。这些狗不仅对公共卫生造成了威胁,也对人的安全以及其他城市动物造成了威胁。没错,我就是说猫。我家的院子里已经没有流浪猫了。

我爸爸虽然喜欢小动物,但始终对要养纯种这件事不松口,所以数年来也只是说说而已,帮我喂喂窗台上的流浪猫也是看在我的面子。他这样的想法不在少数,只有纯种的动物配得上做家庭成员。唉。奶奶虽然对待儿孙分外好,但是也曾经把我爸的猫扔出窗外(二楼)。我无法改变他们。能做到的只有往家里买猫粮,看见猫就拜托爸妈帮着喂一点。或者是捐点钱给动保组织。

导演这个片子更像是在宣泄愤怒,对流浪动物的保护毫无帮助。除非把影院票房全都捐掉。

昨天看完这个电影觉得人类真不愧是地球之癌。狗这个物种更是完全反射了人类的一厢情愿。我觉得人对狗的那些“美好”品质的寄托,都是人类最容易失去的东西,比如忠诚,快乐,天真和依赖。那些故事里千里迢迢回来的,是人类期待找回的东西,而不是狗。然而找的回来吗?YOU WISH。其实狗真的也很像人,长期的驯化使它们本能的讨好人类,为人类改变了一切,甚至DNA。当然你可以说这是生存需要,但是猫怎么就没有改变自己的脾性。这还是一个我自说自话的想法,毕竟我不是猫也不是狗,只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人类一方的一份子,改造了它们,还要继续伤害它们。之前看过一个介绍狗的节目——所有狗的祖先都是狼,但是狗的体型变化是及其多样的,有的已经完全无法适应野外生存。这个多样都是在与人类共存的过程中形成的,以前还有工作上需要,加强了捕猎或者其它工作的能力,而现在人们几乎完全是为了钱和虚荣在培育狗。像监狱狗计划这样同时实现恶犬和恶人的改造的项目,感觉已经是人类良心最后的火花了。昨天有个微博说中国要是没有人喜欢狗了,这个国家也就要完了。不知为何,这句看起来很错的话,却和我昨天的想法有点共鸣。如果不能对自己的狗负责,还能对什么负责,这种癌细胞也真是癌中之癌。

昨天朋友听我说完,他说,所以人类驯服了狼,把自己最宝贵的品质寄托在狗身上。

所以并不是不喜欢狗,只是怜悯大于喜爱。让我想到人类自己。

#full of negative thoughts#

 2 ) 一些想法

我看过的动物类电影不多,大部分都是治愈系或者是温情系的,例如《忠犬八公》,小八对主人感情深厚,主人死后仍坚持在车站等待,最终在大雪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还有近几年很火的《一条狗的使命》,剧情也很感人,但是,对于在现实中生活、又不能逃避现实的我来说,过于煽情了。还有许许多多奇幻电影、动画电影,例如《精灵鼠小弟》、《爱宠大机密》等等,在这儿也就不多提了。

忘了是谁给我推荐的《白色上帝》,不过我记得把它放进片单里是因为电影的名字很有意思。《WHITE GOD》,白色上帝。在西方文化中,白色往往代表着神圣、典雅、纯洁,而上帝本身就是西方文化里重要的崇拜形象,“白色”又给上帝叠了层BUFF,用这个做片名,导演似乎是相信世界上有非常美好的东西,并向他祈祷。

这是我看片之前的感想。

看完之后,去查了些资料,结合影片,得到了更多的信息。

WHITE GOD,GOD反过来就是DOG,也就是白色的狗。本片致敬了1982年塞缪尔·富勒导演的《WHITE DOG》(白狗),借“白狗”形象,抨击了美国种族主义的种种问题。《白色上帝》受到了《白狗》的影响,但是它想要讲述地更多。

影片的主人公莉莉生活在一个父母离异的家庭里,家庭环境令她无法得到足够的爱,只有狗狗哈根能一直陪着她。母亲要出差三个月,把她和她的狗都托付给父亲照顾。父亲生活不顺心,虽然很爱莉莉,但是不知道该怎么跟她相处。他们居住的公寓明确规定,养哈根这样的杂种狗需要缴纳高额费用,父亲不愿意缴费,想把哈根送到收容所,莉莉不同意,两人因为哈根产生了矛盾。莉莉害怕父亲把哈根送到收容所,所以带着哈根去音乐学校上课,引起课堂混乱。父亲与莉莉爆发争吵,一怒之下把哈根丢在了半路经过的工地上。

至此,影片分为双线。。

——被抛弃的哈根四处寻找莉莉,在湍急的车流中走失,成为一只流浪狗。他去了市场,并没有偷肉吃,却被愤怒的屠夫追逐,幸亏另一只小白狗突然出现,他才免死于屠夫刀下。他跟着小白狗去了流浪狗聚集的废弃工地,遇到收容所成员来捕狗。他好不容易逃走,被流浪汉抓住,卖给了狗场,之后又被狗场卖给了职业斗狗人。冷漠的斗狗人残忍地把它训练成凶残的斗狗,让他在在斗狗场上跟同类厮杀。哈根咬死了同类,趁着停电跑了出去,找到小白狗,回到了曾经的工地,然而没几天的功夫就被收容所的捕狗队找到了,被抓到了收容所。在这里,哈根看着同类被安乐死。领养人来审视它的时候,做出了令他误解的手势,哈根攻击了她。哈根因此被宣判了死刑。管理员将他拉到同样被宣判死刑的狗群之中,对人类彻底失望的哈根咬死了管理员,带着几百只流浪狗冲出了收容所。

——莉莉四处寻找哈根。她走遍了城市的各个角落,甚至去了收容所,也没有得到哈根的消息。当她失望的想要放弃的时候,一起学音乐的男同学开解了她,莉莉看着同学们在酒吧中肆意的样子,想用别的方式排解痛苦。她想要抽烟,求着男同学带她去聚会喝酒,在闪烁的灯光下,在人群里,她却格格不入的睡着了。聚会场所被举报,她作为疑似吸毒的参与者被带到了警局,父亲很内疚,以“我们去宠物收容所领养一只狗吧”向女儿寻求和解,莉莉看到了父亲的脆弱,感受到了父亲的爱,两人和解。学校的音乐会要开始了,父亲去看莉莉的表演。

双线交汇。

哈根带领狗群在城市肆虐,来到了莉莉的音乐会。

莉莉跑出去寻找哈根,在空无一人的城市里,她看到了被狗群破坏的城市,以及被哈根杀死的屠夫和门房。她无法理解哈根做出的事情,加快了寻找哈根的脚步。一人一狗在屠宰场相遇。哈根带领着庞大的狗群向曾经的主人逼近。莉莉想用丢木棍和哈根互动,哈根无动于衷,最终,莉莉吹响了自己的小号,在熟悉的号声中,哈根得到了安抚,缓慢趴在了地上。莉莉也趴在地上,镜头拉远,狗群安静的趴着,莉莉也安静的趴着,父亲走过来坐在她身边,等待黎明的到来。

影片涵盖了太多的元素:动物、家庭、剧情、惊悚、恐怖、复仇……现实中还带着点魔幻,很难定义是什么类型的片子。

很多人称它为流浪狗版的《猩球崛起》。以难以想象的“狗灾”,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让人类因此感受到自己制造的危机。但是我觉得不是很合适。《白色上帝》故事说起来很魔幻,但是拍摄手法很写实,冷郁的色调,微微晃动的镜头,向观众们直接展示了现代工业城市的冷肃。另外,《白色上帝》故事的根本不是人类发展与自然生命产生的矛盾,落点也不是复仇。虽然我很不理解哈根为什么能率领整个狗群向所有人完成复仇(很明显是为了达到故事的叙述目的而加工的情节),但是也还可以接受。毕竟这不是故事的重点。电影有几个地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简单分析下。

1.匈牙利。

故事的表层矛盾,是因为养狗产生的矛盾。匈牙利政府规定,养非本土纯血犬都要缴纳高额税金。影片表现出来的匈牙利是阴郁的,冷森森的。匈牙利拥有很复杂的历史,上个世界的二战,他是德国的帮凶。我欧洲近代史学得一般,深层的分析不出来。但是我知道战争会给大部分人带来的痛苦,且这种痛苦会绵延很多年。每个国家在战争中的位置不同,痛苦的方式也不同,也因此形成了各个国家的气质氛围。影片的风格和匈牙利的气质就非常契合,影片的最后,狗群在城市里狂奔时配得音乐就是充满激情和悲怆感的《匈牙利狂想曲》,观看的时候,瞧着狗群在匈牙利狂想曲的音调里狂奔,在有种凝视命运滚动的感觉。导演兼编剧凯内尔·穆德卢佐出生于匈牙利,他在拍摄的时候,应该也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感悟融入其中了吧。

2.唐怀瑟。

十三岁的莉莉,青春期的莉莉,正经历世界观塑造的重要阶段,与父母失和,又失去了哈根,偏偏人生还在向前走。找了好几天却一无所获的莉莉,在酒吧外面贴海报,遇上了班上的男同学,在得到对方的温柔安慰之后,她把哈根的海报撕了下来,又展开了,十分纠结。在这个片段,莉莉与男同学讨论了老师让他们去看的歌剧《唐怀瑟》。

(13世纪初叶的杜林加,唐怀瑟离开爱情女神维纳斯的虚幻世界,回到现实世界的华特堡山谷,与圣洁的伊莉莎白重逢。两个世界的冲突在以爱情本质为主题的歌唱竞赛中达到高潮,唐怀瑟因为讴歌肉体的享乐与维纳斯,而不容于他所属的团体。是伊莉莎让他领悟自己的罪过,并前往罗马朝圣。教皇拒绝他的悔过,但上帝本身却愿意宽恕:意味着绝不改变的光滑木杖突然再次发芽,象征唐怀瑟的获救。——摘自音乐学习网)

莉莉和同学们很多都没去看,老师勃然大怒,把他们轰出了教室。

在此之前,他们也对唐怀瑟进行了猜测和解读,认为是讲述爱情故事的。此时,13岁的莉莉无法从生活中得到足够的爱,又失去了哈根,孤独、空虚、茫然,她开始把感情寄托放在别的事情上,跟着男同学去参加所谓“成人”的party,想要喝酒抽烟,可是当她真正身处到这个环境里,根本找不到可以依托心灵的东西。第二天被抓去警局,看到父亲对她流露出的感情,她才被治愈了一部分,乖乖的在家,乖乖的去参加音乐会。其实没必要牵强的说莉莉和唐怀瑟的故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唐怀瑟的故事里,唐怀瑟悔过之后终于得到了上帝的宽恕,莉莉看到父亲的爱,也得到了心灵上的慰藉。这是白色上帝亲情线舒展的地方。

爱是存在的,爱需要表达。

3.小白狗。

小白狗救了哈根两次。一次是在肉场,小白狗帮他从屠夫的屠刀底下逃离。另一次是在废弃工厂,小白狗带着他逃离收容所人员的追捕。在哈根流浪的时间里,对他最好的就是小白狗。哈根从斗狗人手里逃出来后,再度遇到小白狗,和小白狗一起被抓紧了收容所,哈根带着狗群袭击城市的时候,小白狗也跟着,它去找了莉莉,想把她带到哈根面前,最终死在特警的枪下。有种解读说,哈根代表的是底层阶级,白狗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的则是上层阶级。一个白狗成为流浪狗,并救助流浪的哈根,最终死在特警枪下,联想一下小白狗和电影名字,以及各种引申的含义,会出现各种解读。我不喜欢过度解读。总结起来,简单的说,这世界上是有善意的。善意是很美好的。但是善意的效果有限。善意也终将走向死亡。

4.屠宰场。

莉莉的父亲在屠宰场工作。接莉莉回家的那天,他们开车回家,背景是几头被牵进了屠宰场的牛。影片的最后,哈根报复完所有伤害他的人之后也来到了屠宰场,莉莉和父亲都在这里,面对着庞大的狗群,父亲准备与之对抗,莉莉吹响了往日用来安抚哈根的小号,成功安抚了狗群,展现了电影最经典的一幕。庞大的狗群俯卧在地,人类少女也俯卧在地,人与狗平视,镜头拉远,露出令人震撼的和谐。

但是,此时的城市已经封锁,黎明到来以后,狗狗们依旧逃离不了死亡的命运。他们就像片子开头被牵进厂子的牛一样,在美好的沉眠之后,即将迎来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影片里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举报哈根咬人的房客、抓狗的工作者、抓狗的流浪汉、斗狗人等等,都可以分析解读。尤其是斗狗人和哈根的情节,但是我有点累了,就先写这么多吧。

影片使用了大量的狗狗演员,并出了符合规定的声明。这个没办法证实,哈根的剧情作为主线,本来应该是自然天性的释放,但其实还是人类操控表演出来的东西,我知道这个剧情可以做到表达创作者的某些思想,但是我真的不喜欢。

总而言之,《白色上帝》这部影片想表述的东西是非常复杂。“哈根”代表着弱者,“莉莉”代表着善良的优越种族。在现在这个世界,不同物种、甚至是不同阶级、团体、立场的人,如果不能互相理解,矛盾只会日益加剧,最终酿成无可挽回的悲剧。创作者给影片取名叫做《白色上帝》,是相信美好事物的存在,对其抱有信心,但也明白悲剧才是人生的内核。纯洁无瑕的“白色上帝”是不存在的。悲观的说,“救赎”本身是输出行为,得不到结果才是正常的。大概是导演塞了太多的东西,最终导致后半段节奏崩坏,剧情可以理解,但是与现实感的画风又有冲突,有点遗憾。

 3 ) 上帝的良知

这真是一部内容独特,难以归类的电影,想了半天暂且把他归入魔幻现实主义的阵营吧。拿了2014年戛纳的一种关注大奖,倒是符合这个品味。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小女孩和她养的一条叫哈根的狗,但却绝非以往温情或搞笑的动物片。故事情节难以描绘,因为包含的东西太多,先谈一下喜欢的细节和片段。

第一幕便引发了我极大的观影兴趣,仿佛上帝在注视人间般的俯角镜头下,本该繁忙的城市立交桥上只有一辆渺小的单车匆匆划过。镜头转下,骑着单车的女孩孤独的穿过空旷的大桥,她四处张望,好像在寻找什么。空无一人的街道上掠过的风声和黑鞋白袜踩着单车的链条声,突然背景音乐切换成一首气势宏伟的交响乐,转角的街道杀出一群奔跑呼啸的疯狗,如波涛汹涌的洪水一样向女孩涌去。踏过钢琴键一般的斑马线,音乐戛然而止。

此外还有屠宰场鲜血淋漓的屠牛现场,女孩吹着小号哄哈根睡觉清晨在浴缸中醒来,被抛弃在公路上的哈根茫然无措的在城市之间流浪,被流浪汉贱卖给狗贩子辗转落到斗狗人手中训练以及斗狗场,小女孩跟着暗恋的男孩子进入夜店迷茫的狂欢,逃跑的哈根被抓进流浪狗营地后反抗并最终撕裂管理员喉咙带领流浪狗冲出的营地,学生交响乐团在室内表演,外面是疯狗军团洗劫城市,突破人类封锁,复仇。

还有最后一幕屠宰场里,女孩吹着小号与哈根带领的狗军团对持,小号曲终了,狗和人都安静下来,女孩五体伏地与狗对视,镜头切回上帝视角俯瞰这一切,清晨的空气中满是宁静的味道和悦耳的鸟鸣。

全片披着动物片的外衣,夹杂青春期迷茫女孩对离异父母的反叛和若即若离的爱情,人生失败的父亲终于放下权威和女儿平等相处的情亲回归,冷酷无情的流浪汉和斗狗人的人性奸诈,狗撕破管理员喉咙的惊悚,血洗狗贩店的恐怖,群狗洗劫城市如战争般的宏大史诗,对峙后静谧空间意味深长的寓言性。

不过诸多掺杂不免乱了阵脚,关于女孩和哈根的感情刻画不深(女孩演技不怎么样啊),对父亲遗弃哈根后的态度可有可无也导致后面寻狗没什么说服力,傻乎乎的哈根突然爆发的智力仅靠流浪和斗狗经历的铺垫是不够的,人狗大战的刻意与用力过猛,还有最后一幕上帝视角中父亲跑过去和女孩并排伏地,虽然寓意更多但总感觉破坏了画面。

优点也很多,宏伟又不失温情的交响乐堪称一流,手持摄影的晃动不安却不失视角调度的精妙与美感,精致耐看的细节刻画,残酷与怪诞并存的情节推进。导演用大量元素和新奇的角度以及一种反人类的气质批判了种族之间不平等的歧视。片中的狗可以替换成任何种族,尤其是人与人之间敌视,而导演重点刻画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节。

对于片子里的狗,所有的人类都是上帝视角,对于片外的观影的我们,观众就是上帝视角。不平等的视角本身就是一种歧视角度,虽然这种视角可能永远无法消失,因为任何人都有批判的权利,但是只要不放弃心中微小的善念,如同电影里小女孩手中的那把小号一样,这个残酷世界才会少些杀戮。

 4 ) 《白色上帝》-你应该学会好好爱我

《白色上帝》必须力荐的一部被忽略的好电影!比起那些花俏的拍摄手法,这样的手持式影片让我震撼! 往常来说,观影前我多会选择阅读影纲,可能是《白色上帝》一名过于深沉,加之我对狗狗有特别之情,便随着自我理解做了判断,这部应该是讲陪伴和离去的故事,殊不知,我大错特错! 人性,多么可怕的法则!温顺如犬的你本是大自然的馈赠,却因人类道德的败坏,使你走上复仇之路,你所经历的阴暗岁月,那些扭曲人性的瞬间,你承受着,等待着,期间,你还向往着阳光照射的一天,可是,人类呀,为什么会持续不断的给予你伤害和罪责? 我哭了,有三个场景让我哭了,第一处在哈根凶狠的模样,第二处在哈根夜路狂奔,第三处在女主俯身与哈根对视,这种种的存在,哈根依然相信世界会有爱,有那么一个真正爱它的人,它期待被爱,就像从前一样,因为它和它们天生就是有爱的犬类。 这是一部让人胆寒的隐喻,通过低等动物犬类,折射出高等动物人类的残暴、无情、卑劣等行径,它在诉说着一种真理,爱,你真的懂吗?

 5 ) 人比狗重要?小女孩执着的像个弱智

小女孩看到那么多人被狗杀了,却不害怕,还是一心只想要找到自己的狗,并不关心和在乎被狗杀的人,这是什么中学生?冷酷无情的中学生又怎么会对狗情有独钟?还有最后的既然狗能找到每一个伤害过它的人,为什么就是没有去找小女孩?!牛啦,不能理解。但是这么多狗拍电影,确实挺震撼的,那么多狗出来出来屠人的时候好吓人啊,隔着屏幕都毛骨悚然

 6 ) 前面清新,后面荒诞,导演手法生疏,用力过猛。

如果说不是狗狗电影我不会看完,虽然我是爱狗人士,看到最后也会觉得处决是那些狗最好的结果了,影片意图适得其反。

镜头很慢,舒缓的电影

前半段铺垫,自私的母亲,固执别扭的父亲,无措懵懂的少女。

能看出父亲很不适应女儿的到来,想要和女儿交流又不得其法,对哈根他可能是嫉妒的。

父亲胜利了,成功的把哈根丢掉,女儿开始寻找,叛逆,觉醒,父女感情开始修复。

前半段还可以,稍显拖拉,但可以理解为影片格调,刻意为之。

后半段荒诞,哈根被虐待,开始反击。在大街上狂奔,一个个的找到杀死报仇。

前面清新,后面荒诞,导演手法生疏,用力过猛。

如果前面后面分开看我会觉得是两个电影,两种风格场景衔接突兀,没有美感。

情节的不合理性就不说了,就算是纯荒诞电影也是有逻辑在里面的,感觉狗狗一下就有超能力似得。

结局匆忙,感觉像是应付观众的玻璃心吧,能去看这部电影的也是柔软的人【就比如被骗来的我😭】

其实我想说,每一个生灵都值得被善待。闲家里太安静,家里的大院子被闲置,以前在城里住楼不敢养狗,怕溜得少委屈狗狗,所以央求老妈带回家里两只小可爱。

狗狗是土狗,我们家从来就不执着狗狗的血统,两条狗狗很懂事,给我们家带来了不少欢乐。

对于他们,我们不能低估他的感情,也不能高估他的智慧,对他们多些耐心和理解。

 短评

西班牙奔牛節換成匈牙利奔狗節,有仇報仇,點到點,一對一,頭腦簡單到教人五體投地。欠說服力。欠逼力。醜化狗,也醜化人類。

7分钟前
  • 何倩彤
  • 较差

完全类型片的拍法,赞!

10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推荐

上帝的良知

15分钟前
  • 西决
  • 推荐

以驚悚片類型包裝流浪狗問題,女主角/剪接/動物訓練好評,愛狗人士大推!

17分钟前
  • 侯二六
  • 力荐

非常佩服导演对动物的调配能力,以及漂亮的运动镜头。人和狗的两线故事交杂,看的出导演想表达的东西很多,但好在格局是很好的稳住了。以及五星都无法表达我对这部电影的喜爱和崇敬。

22分钟前
  • Danny
  • 力荐

【欧盟电影展百老汇展映】差强人意之作。在每一个狗演员表演镜头的背后,似乎都可以看到导演和训练员指挥的痕迹。小女孩的青春期叛逆设定和对狗的感情也是莫名其妙,结尾直接把电影从“狗球崛起”变成了“无脑狗的软弱性与妥协性”。整体工整而套路,有几个镜头很震撼,整体一般。

25分钟前
  • 汪金卫
  • 还行

伴随第2号匈牙利狂想曲奔涌而出的生命旋律,直指人性优越感的革命寓言,广场形同号角,斑马线似琴键,整部电影犹如一气呵成的乐章,汹猛而壮美。最终实现的救赎并不是人犬重逢,阶级依旧,而是在天翻地覆之后从零建立的信任,生灵平等。

30分钟前
  • BLTEmpanada
  • 力荐

(7/10)这片儿作为一种关注的大奖片也太TMD商业了吧,商业到都不忍直视了。还是说评委看中了致敬[鸟]?(肯定不是因为[狗星球崛起])。有趣的联想点是屠狗作为屠犹或者其他少数人的隐喻。但是故事还是概念先行,转折生硬;好莱坞明星狗领衔,好在欧洲导演保住了些许不那么顺滑甜腻的点,否则真没法看了

31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细小却又深厚的感情,生命中没有过狗的人大概很难体会。叙事很有耐心,循序渐进,平行剪辑也好。fierce and beautiful是好的评价,但尽管有许多残酷,仍然从电影中感受到导演是一个温柔的人。最后的最后,一切生命都找回原本的样子,平等相待。结尾镜头可真美。

36分钟前
  • Line
  • 力荐

拍的很燃,还真是狗狗版的【猿族崛起】,就是那种纯好莱坞类型片式的拍法,只是没能找能解决狗狗最后的智商问题,结果故事越燃,人为的痕迹就越重,越让人觉得是编剧们在强奸这个故事,故事倒是把当年那个“【白狗】养成记”的前传给填不上了。狗狗的行为动机倒是可以理解,就算刻意倒也解恨。★★★

4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好难拍的片子啊)主角狗我怀疑已经traumatized 3.5

44分钟前
  • Nin
  • 推荐

爱狗人士必看,吃狗捕狗斗狗屠狗人士就不用看了,反正看了也不能理解,反而还会嘴贱几句,浪费了电影。杂种狗也是生命,混血人就吃香,混血狗就命贱,这我是不认同的。杂种狗也很忠心,也有可爱的一面,不善待起码也不用歧视。我很反感那些自认爱狗,其实只是喜欢弄只宠物玩玩的家伙们(讨厌某一类狗还是很正常的)。电影拍得还行,但主题的确拍进了我心里,很多人不喜欢最后流浪狗们的暴动,其实这只是编剧希望看到的情况,狗狗们被人物化了,现实里根本不可能发生,就算一条狗被虐得再惨,内心再恨,再想复仇,最后也不过只能忍,这拍出来又何必呢?从某些角度来看,一部分人类也和片中的流浪狗们一样在社会上受尽压迫和歧视,最终爆发,比如最近看的《小丑》。

46分钟前
  • 欢场华佗
  • 推荐

用现实主义的影像风格拍一部超现实主义的电影,故事没什么说服力,情节也不怎么震撼,虽然挺血腥,但是从概念到执行都幼稚得如同小学生。

48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还行

疯狗哪怕崛起了还是疯狗。

50分钟前
  • 南赫
  • 还行

匈国狗在匈国电影里听匈国最伟大作曲家的匈国狂想曲。视觉上很有问题,镜头速度过快,连续性差。你用这么多小幅度推拉的晃动镜头,在冲击力上还是没法代替一个近景。动物戏的前期素材乱,只能大举依靠剪辑。不过后半程剧情比较精彩,遮掩了镜头上的不足。

53分钟前
  • 小A
  • 推荐

昨天来个《猩球崛起》,今天来个《狗球崛起》,明天就会有《猪球崛起》,这样有劲么?神经病!

54分钟前
  • 坍塌
  • 较差

我同意善待生命,我不同意善待傻逼电影……@hkiff2015@百老汇moma

58分钟前
  • cassetteman
  • 较差

人类残酷又愚蠢。

1小时前
  • Sabrina
  • 力荐

父亲终于理解了女儿,愿意跟女儿一样趴在地上,用平视的目光注视狗狗们,黎明前的平静,多么和谐的画面,可是黎明之后呢?这些狗狗的命运会如何?不敢想象!

1小时前
  • 蔡文淼
  • 推荐

1小时前
  • 陀螺凡达可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