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子的困惑

正片

主演:黄小蕾,郑雅匀,唐曾,宫宏佳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3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洋子的困惑 剧照 NO.1洋子的困惑 剧照 NO.2洋子的困惑 剧照 NO.3洋子的困惑 剧照 NO.4洋子的困惑 剧照 NO.5洋子的困惑 剧照 NO.6洋子的困惑 剧照 NO.13洋子的困惑 剧照 NO.14洋子的困惑 剧照 NO.15洋子的困惑 剧照 NO.16洋子的困惑 剧照 NO.17洋子的困惑 剧照 NO.18洋子的困惑 剧照 NO.19洋子的困惑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洋子的困惑:只是不说,不是不爱

故事梗概:于美慧与高闻离婚之后,女儿洋子跟着爸爸一起生活,只是偶尔到妈妈那里过周末。一次意外,于美慧经历了一次“入室盗窃案”,奇怪的是并没有任何钱财丢失,丢失的物品仅有她的日记本。于美慧猜测日记本是她的女儿洋子拿的,基于离异后她与洋子之间敏感又小心的关系,她也没有开口多问。洋子得知是妈妈放弃了她的抚养权后,便对于美惠心生芥蒂。

影片以洋子阅读妈妈日记本为线索,引出洋子一家三代女性的故事,反应出当下时代女性(也许不止是女性)共有的一些问题,例如重男轻女,原生家庭的影响,传统婚姻观的束缚……

影片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实”,似乎每一个人物在我们身边或多或少都会有那么几个原形存在。于美慧和朋友艳姐说着一口地道的四川话,艳姐吐槽于美慧离婚之后还没找到合适的男朋友时说,“我看你,除了装窗帘,其他什么都不会。”结婚,离异,放弃抚养权,拼事业,被催婚,和孩子的疏离……似乎身边总有几个女性在经历着这样的生活。再有甚者,如于美慧一般,好不容易遇上了一个对自己还不错的男人小东北,想和他安稳过日子,却发现一切都是假象,最后被卷跑了为女儿挣的辛苦钱。

同样生在离异家庭跟着父亲一家生活的我,对于洋子的遭遇更能感同身受。当父亲有了新的家庭,对女儿的忽视似乎在所难免——因为弟弟看电视过于专注,没有接过宝宝削好的水果,写作业的洋子才能收到那盘水果;即便是爸爸为洋子买了新的画本,也可以因为弟弟想要画本而给年龄更小的弟弟。

高闻爱洋子吗?答案是肯定的。但在离异家庭和重组家庭之中,他的爱在所难免地被分散给新的家庭。高闻是一个复杂的男性角色,谈不上好但也绝对谈不上坏,他在两个家庭之中夹着,有太多的无奈。

于美惠爱洋子吗?答案也是肯定的。当追求她的男人问她为什么不把生意做大些时,她说女儿还小,不想跑太远。

于美慧不敢询问洋子日记本的事情,为什么呢?她对于女儿有愧疚。即便离婚一事说不上谁对谁错,但她内心依然因为没能给女儿一个完整的幸福的家庭而感到内疚。那时她认为高闻能给女儿更好的生活,但也无法抹去她放弃女儿抚养权的事实,她只能尽可能地在其他方面补偿洋子。洋子在车上质问于美慧,你为什么放弃我的抚养权时,为什么不来问我日记本的事时,三代人的困惑其实也浓缩在洋子的困惑之中。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场面是,最后一家人为洋子姥姥的大寿庆生时,姥爷带着新的老伴儿来敬酒时候场面的尴尬,于美惠带着新的男友回家遇见带着女儿来的前夫高闻……

点蜡烛之前,于美慧以为洋子睡着了,才敢轻轻地吻她。洋子没有睡着,感受到了母亲沉默而又深沉的爱,才会有之后和她一起为姥姥点蜡烛的那一幕——三代女性在烛光下同框的温馨。

这让人不禁思考,是导演对于洋子未睡着的刻意设定才让洋子感受到了母亲的爱。试想如果洋子那会儿真的睡着了,对母亲仍然心存抱怨,她们又何时才能冰释前嫌呢?

(但我个人理解,洋子与美惠的和解是一定的。洋子和于美慧的情感是不同于于美慧和她母亲的,于美慧是一个新时代的女性,她对于洋子的爱是纯粹的母性的,而我不知道美惠的母亲如果给美惠买房,是不是也会大方地掏出给弟弟那么多的钱……)

也许繁忙的生活没有如电影里那么多的机会让我们与所爱的人冰释前嫌,但我们用心体会后会发现——只是不说,不是不爱。

最后附上平易近人的李珏导演美照,感谢她的耐心解答,感谢她给我们带来了一部难得的真实的影片。

 2 ) 实话实说建议不要去电影院看洋子的困惑

💜

《洋子的困惑》我本来打算明天写影评,想想还是今天写吧,其实我本来就不太喜欢剧情片,因为节奏会太慢了,我真觉得2倍速播放是我的欣赏水平。果然这个电影就是如此,今天马拉松观影本家就比较累,电影主题曲又很压抑,电影播放过程中,有人站起来有人走动,我旁边的人来回的换姿势。这个电影拍摄手法什么的也是有很多没啥意义的镜头,就黄小蕾回来换完衣服睡觉就出现好几段,还有她一个人坐着沉思的样子也很长很长。

影片说是洋子也就是黄小蕾女儿的困惑,更应该说是中年女性的困惑。自己是小乡村到城市的,她面对的是必须打拼自己未来。后来她结婚生孩子,又面对的是不是应该离婚啊,离婚以后孩子是不是要自己带,这是这位妈妈之之前困惑。现在她有自己的事业,但是女儿恨她,洋子的父亲虽然再婚但是对洋子很好。洋子的妈妈很沉默,她是女强人,自己事业很忙,她向往大城市的发展,但是放心不下这个女儿,她被装大款实际上是男朋友骗钱开公司,她受了很多苦不说。当然洋子妈妈也很神奇,她离不开爱情,被男朋友骗完钱,转身又找了一个可以带回家给妈妈过生日的备胎,这个备胎看上去老实一些,谨慎一些,更合适和女强人在一起。

洋子得外婆更沉默,她也早早就离婚了离婚原因不明,自己带孩子长大,洋子外公也再婚了,外婆的儿子不回家,回家就说的是卖她的房子。

洋子自己也很困惑,但是她是剧中女性中最敢说的人,她想知道母亲的故事,偷母亲的日记,她很懂事为了爸爸省钱,她在学校被欺负,但是她会还击。

这个故事就是咱们国家三代女性的故事吧,如果2倍速看可以看,但是去电影院真的没有必要了姐妹们。

黄小蕾演的挺好的,演员都演的行,但是太拖沓了。

 3 ) 一个县城离异中年女性的故事

结构很好很工整的小品。切入点选在洋子但又不会多在情感上特别偏爱她而怨恨母亲,很好的一个视角。

或许我也可以讲我是洋子,但不太想讨论她。

一、当谈起美惠 当我说想起很多关于我的人生的时候其实没有想到太多的我被家庭关系所困扰的瞬间,看到美惠想起我妈,可能是更自私版的我妈。照见了一些离异中年女性的独自寥落,国内电影讲离异中年单身男的太多了,讲县城离异中年女性的不太多见,这个维度上是确实非常值得一看。 但同样的爱恨纠葛,美惠倒是蛮像一种文学意义上的“包法利夫人”,美丽、超出县城的漂亮,和边缘县城格格不入的美,一种不甘于现状充满生命力的女人,不知名的复杂原因没读完高中,做世俗的生意,但会写日记也喜欢浪漫的爱情,曾经出国打工有过异国恋。

虽然对女儿不算太负责,但也起码给钱定期探望,好过百分八十的离异男。(小姑娘还是年纪小,其实爱不爱要不要的都不重要,妈确实没义务爱小孩,责任而言,你妈比多少离异爹的负责多了)

美惠闺蜜讲美惠除了窗帘其他一事无成,但我觉得也没有,明明是很勇敢和善良的人,人到中年还能如此,其实不太容易。

二、关于结尾 导演对结尾的阐释比我想象的更开放,我说把不喜欢的男人带去家宴和丢掉日记看上去很妥协,是否是种彻底对过去的否定决议安心就那么过日子。 但导演谈丢日记其实只是一个外显的复杂行为,而带男人可能只是带男人,也未必代表一种美惠确定的选择。定位在洋子是因为小孩的未来是更不确定的更有希望的。

好吧,在饭局可能长久也可能短暂的妥协里,让日子就这么平静地继续流过,就像影片中的江水。 希望美惠和更多的“美惠”能够找到自己的回答和人生道路,不止关于家庭和男人。

 4 ) 女孩洋子关于母亲美惠的困惑

女性题材文艺片,故事讲述了女孩洋子关于母亲美惠的困惑,实则导演是站在美惠的世界展开的创作,对洋子世界的描写充满了美惠的臆想。以母与女的双视角完成两条叙事线,同时以母亲美惠的日记本这一道具完成了女儿洋子与过去的母亲美惠,或说是在缺失女儿洋子成长过程中的母亲美惠的一次对话。

影片过半了仍旧觉得美惠太坏、太笨。对美惠内心的叙事深入了但打住了,情绪显露了但总是不够,导演总是很克制。但是结尾真的太棒了,一场尴尬又不寻常的寿宴临界尾声,所有人都不装了也发疯了,所有关系和秩序都混乱了。

女儿洋子装作睡着,母亲美惠流着泪、动作迟缓的在女儿洋子脸上落下了一枚吻。拍电影要拍的就是这一个动作,就是完整地把这一个动作给观众看,够慢,给够它时间,此刻也是全片中最能够体现黄小蕾表演的地方。

结局是女二洋子和母亲美惠一起为外婆端来点了蜡烛的蛋糕,在画面中外婆-母亲-女儿三人完成同框,女性的故事讲完了。点燃蜡烛这一处是非常能够帮助观众相信故事和人物的细节,看到了导演对电影本质的理解。

但最后一颗长镜头让人觉得是为了拍而拍的,树影绰绰,很想从技术角度问问看摄影是怎么实现的。

 5 ) 妈妈,你的生命也观照着我的

我们是同一株植物上的花,是血脉相连的彼此。

电影院是个神奇的地方,因为它漆黑的环境,你的一切情绪——哽咽、大笑、惊恐…都被很好的保护了起来。你身上的壳终于得以敞开,此时的你绝对安全。“黑夜”柔软地接纳你。

今天看《洋子的困惑》,中午2:15开始,我2:16急急忙忙地赶到。整场只有我一个人,我更加放肆地去与影片中的人物产生联结,跟随着她的眼睛,去看她的生活。

美惠的女儿叫做洋子,也就是片名中的洋子。电影一开始,美惠就开着车谈生意,一个很有“川味”的风风火火的女人出现在我眼前。她离异,五年级的女儿跟着前夫。故事开始在某一个她把女儿接来她家的周末。屋子里很乱,遭了小偷一般,美惠紧张地报警,拿着菜刀在屋中查看情况。镜头给到洋子,她似乎一点也不惊讶,只是近乎冷漠的打开电视,在废墟般的客厅坐下。

后来,我们知道,这一切都是洋子做的,她“偷”走了母亲的日记本。

当洋子拿到美惠日记本的时候,我们得以借由这样的方式,走进了美惠的生命。

快要到四十岁的美惠,生活按部就班,有自己的生意、朋友、关系密切的男友。波澜不惊,在你我的身边都随处可见。正因为随处可见,我们生活中的苦难,也在她身上发生着。

洋子的困惑,其实就是美惠的困惑。她们之间充满矛盾,又交融着彼此。

有一场戏,母女二人在车上争吵,洋子愤怒地质问美惠,“你为什么不要我?”,美惠支支吾吾地讲不出理由,“你只要知道我爱你就行了”“妈妈只是想多挣些钱给你以后用”。

“你和外婆是这个世界上最自私的两个人”

洋子尖声斥责到,说着便拉开车门冲进了雨里。

美惠在车里久久地看着洋子的背影,看着她决绝地走在细碎的雨中,头也不回的离去。

美惠在日记中写道,她的父母婚姻不幸,好像也早早预示着她的婚姻也会不幸福。美惠的母亲一个人住在老屋,生活节俭,对女儿的探望也只有冷漠。美惠的成长与洋子的成长如出一辙,她们是不是都会怀疑母亲对自己的爱?

洋子困惑于美惠为什么在离婚后主动选择了不要她,美惠曾经是不是也有类似的困惑呢?

洋子的质问让美惠陷入了沉思,她没有文化,忙着做生意挣钱,她有些自卑,女儿的学习她帮不上任何忙,她也许还有些胆小,面对未知的前路,她最终选择将女儿交给前夫来抚养。但是这些思绪,她都没法讲给洋子听,她不知道怎么说,她的生命历程让她习惯了忍受苦难和接受离别。

洋子从日记本里了解美惠的过去,她那些不快乐到想要抽烟的时刻,她的爱人曾经对她许下的承诺,她婚姻破碎后的无助,她远赴异国打工时经历的爱恋。一个活生生的母亲在洋子的心中产生,她拒绝母亲的亲近,扔掉“坏掉的玩具熊”,她看上去完全无法理解美惠。

其实她早就理解了母亲,她只是害怕她心中的恨无处安放。

失去了恨,好像就失去了情绪。

影片最后,是美惠母亲的六十岁生日。酒过三巡,在饭桌上大家都在聊着家长里短,美惠沉默着发呆,她最近常常有这样的时刻,好像游离在热闹之外,与人群隔着一层玻璃。洋子也沉默着,她不理解大人们的话题,她只是觉得很烦,隔着人,她望向了美惠——沉默的出神的母亲。

洋子回到屋里,有些微醺的美惠也回到房间,她看着似乎睡着了的洋子,慢慢的靠近了她,在黑夜里,她的爱克制又放肆,她缓缓地低头,轻轻地亲吻了她的乖乖,她的宝贝,她的女儿。

做完这些,美惠起身去拿放在冰箱里的蛋糕,给蛋糕插上60两个数字的蜡烛。她从包里拿出打火机,打火机打了好多下都没着,正当她使劲地摇晃打火机时。火光从旁边亮起,洋子拿着打火机点燃了蜡烛。

在微火中,美惠的眼神温柔至极,母女两人的脸庞都被照亮,她们一同拿着蛋糕,向外婆走去。最后镜头定格在三代女性被蜡烛照亮的脸庞中。外婆从繁杂的一生中抽离出来,火似乎也可以把她照亮。她们都有着相似的背景,她们都有兄弟姐妹,她们都曾经历无助和愤怒。

她们终究血脉相连,是世界上唯一可以感知对方的人。

 6 ) 看完这部电影,就读懂了当下女性的情感世界

弗洛伊德曾经说过不要试图去了解女人,确实,女人太复杂多变,太多不确定因素,总是不按常理出牌,连心理学大师都捉摸不透,很多影视作品自然只能瞎子摸象浮于表面。不过凡事都有例外,由李珏执导,黄小蕾、唐曾主演的女性题材电影《洋子的困惑》另辟蹊径,没有套路和口号,既不假装坚强,也不顾影自怜,而是通过富有烟火气与人情味的叙事手法,把困扰现代女性的诸多情感症结都梳开了讲透了,无论男女观众,看完都能有共情。
片中的主人公,黄小蕾饰演的于美惠,与我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女士一样,穿着漂亮的大衣,妆容、搭配、家居、汽车,都谈不上华贵,却能看得出是精心搭配,大方得体,散发着一种淡淡的女性魅力。
现实中的同龄人,或多或少都与美惠相近的经历,就算与自己毫不相关,身边也会有几个类似的姐妹。离异,独居,没有抚养权,偶尔把女儿从前夫家接回来小住,经营一家小窗帘店,生意还比较不错,不忙的时候也会开着车回到乡下,分别看看已经离婚不相往来的父母,身边有一个比较钟意的帅气男友,却始终没想好是否再进一步,现实生活,无外如此。
《洋子的困惑》不仅准确的抓到了女性的共同经历,更透过表面,抓住了情感深处的共情,她对女儿的爱,对走入下一段婚姻又爱又怕的小纠结,在离异的父母、上一段婚姻和现任男友之间的剪不断理还乱,都被展现得细致且微妙,许多没有明确言说的情绪,却能够在观众的心里形成强烈的共震。这种共情除了横向的共同点,还有纵向的延展,透过美惠本人的成长,女儿阅读日记,以及身边亲友、闺蜜的多元视角,展开她的过去,基本上涵盖了女性人生中最重要的几个阶段,懵懂少女、初为人母,单亲妈妈,基本上尽在其中。
不止美惠,影片以点带面,由小见大,三代女性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洋子是典型重组家庭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很敏感,不想成为家庭的累赘,对亲情又渴望又抗拒,试图通过偷日记的方式,了解父母离异的真相。洋子的姥姥则为上一代女性的婚姻观代言,离婚后一直保持相对的独立和自尊,拒绝与前夫和解,对儿女心怀愧疚。从姥姥的拒绝和解,到美惠作为单亲妈妈,能够得体地处理失败婚姻遗留下的复杂矛盾,再到洋子试图通过日子了解妈妈,找到父母离婚的真实原因。三代人,清晰地绘制出现代女性的成长历程,随着时代的变化,她们的爱情观、婚姻观、人生观,也在悄然转变。
三代人各有各的困扰,重组家庭的多角关系看似波澜不惊,却暗流涌动,其中既有盐米油盐的津津有味,也有甘苦自知的人生百味,制造出不少快乐与忧伤交织的戏剧冲突,譬如因为孩子打架与前任一起去见老师,譬如带帅气的男友一起回乡上坟,却对长辈说是生意伙伴,通过这些极具现实质感的场景,相信每一位观众,无论男女,都能或多或少的找到自己的影子。由这些情节,《洋子的困惑》不仅解答了洋子的困惑,也解答了所有人的困惑,原来情感的真相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包容与理解。这就是影片要传递给观众的女性态度,接受不完美的生活,努力让自己活得好一点。有一个情节把这种态度讲得很明白,男友拿到钱之后一去无踪,美惠没哭没闹,不恨不怨,轻描淡写地告诉闺蜜,仿佛在说着别人的故事。这样的反应非常真实,经过婚姻磨砺的现代女人,大抵都会有这样的气度,无论怎样,生活还得继续。
在影像语言方面,导演虽然年轻却有一颗慧心,惜镜如金,字字珠玑,既有现实的质感也有影像的诗意,琳琅满目的窗帘,喻示了每个家庭都有光鲜的外表,夜色中的灯火,蜿蜒的公路,随风散落的日记,没有一处是多余的场景,有时候一个简单的画面,就能把人物的内心变化呈现得清清楚楚,无需言语,却能让人感受到千言万语。故事每一步进展,都能让观众距离人物更近一步,理解更深一点,共鸣共多几分,看完了《洋子的困惑》,就如同读懂了当下女性的情感世界。

 7 ) 惊喜,观影体验舒适

8/10

*多数时候,观影者在电影院中面对的是满溢屏幕的男子气概。这甚至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或正在影响人们的观影与审美偏好。男性角色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而在类型上趋向贫瘠单一。因此,这样一部女性视角的电影显得格外稀有。

*故事发生在当下,昨天、今天和明天;发生在身边,你、我和他;是日常的,普通的,又含有特殊性与各种冲突。导演通过一个“身边”的故事,以克制的表达,尝试去触碰当下社会的复杂性,包括农村与城市,传统与当代,女性与母职,离异与家庭重组,爱情与婚姻……在平静的叙述中传达深意。

*整部电影让我感到惊喜,很重要的原因是镜头语言、演员表演与情节叙述都没有用力过度。电影最后,洋子,美惠和外婆同在镜头里的画面,没有过分渲染。喜欢,舒服。就怕合家欢式的、热闹的大团圆结局。电影里,那仅是镜头定格下的一刻和解与和睦,三位女性,三代人,在那晚过后还会回到自己的处境中,那里仍会有苦闷、矛盾、迷茫、疑惑不停地衍生出来,当然也会收获新的理解、快乐、成就……

*片尾与片头呼应,换了配乐。片头的音乐是开启一个故事,流行的、当代的风格。结尾的音乐是暂告一段落,是一段抒情。

*很有意思的是,妇女们在田间跳广场舞的音乐是动感怀旧风的电子音乐,而不是常常在公园听到的“姐就是女王 自信放光芒”类的口水歌。

 短评

本来想给三星,但映后导演的回答实在是太灾难了,导演想用一种取巧的回答来回避观众支出的非常不符合逻辑性的问题。。只觉得对观众不太真诚

4分钟前
  • 临江
  • 较差

偶有闪光,黄小蕾是全片最大败笔。

7分钟前
  • 凯文·史派东
  • 较差

最后的全家宴真是太热闹了 有天水围的日与夜的感觉 所有的矛盾与复杂最后不过是生活的点滴 也只是融入生命的长河一笑了之就可以了

8分钟前
  • 乐道子
  • 还行

大人们估计是喝醉了,外婆拉着情敌说要搬过去一起睡,让外公睡沙发。爸爸叮嘱情敌说尽妈妈的好话,让他要对妈妈好。只有我偷走母亲的日记本,拒绝父亲的绘画本,把毛绒熊扔进江水,反感大人成天过不好自己的人生,还询问别人的生活。受过伤的人才会想一个人过,我们在最窄的城市里,找不到顺畅的通路。

9分钟前
  • 西楼尘
  • 较差

全片就像那本日记一样流水账,中式的所谓纪实却很丑的摄影,人物台词和动作都太刻意,那句妈妈也是第一次当妈妈这种烂梗台词真写得出来啊,到最后一场吃饭戏明明应该最复杂,结果身边观众都在笑。对女性处境的表现让我非常不适,清明回村那一大段达到了每句话都让我反感的惊人成效,痛点全踩没有问题,问题是不能只踩在表面。洋子在饭桌上说你们烦不烦是为数不多的有趣的片段,结果接个黑屏。前夫的情书前后对比有点意思是剧本最大的设计点了。最后我总结一句:金典广告是本片最大赢家

14分钟前
  • 三州熑
  • 很差

看到了吗,不是所有的女性都天生具有完美的母性,而这不是罪。

18分钟前
  • 少女小偷
  • 推荐

代入感太强了,好像是把我的童年搬上了大荧幕

23分钟前
  • 摸摸翅膀
  • 推荐

打卡第六届平遥国际电影展第十五场。大概是本届藏龙单元未公映新片中最大的惊喜,叙事节奏张弛有度,议题是当下非常热点的原生家庭伤痛,故事非常真实,烟火气十足,“丢失的日记本”通过儿童旁白的呈现方式简直绝妙,镜头语言和场面调度的纯熟程度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部导演处女作,观感引起强烈舒适,中国电影如果都这么拍的话,不会全部玩完,只会未来可期,预感本片今年院线公映后会成为口碑黑马,能进入23年个人年度十佳影片的级别,精彩、高级、牛逼!

25分钟前
  • About Time
  • 力荐

没想到李珏是本届平遥华语电影藏龙单元唯一一位女导演。她用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生活观察,自编自导出一个关于母女三代人之间难以融洽的微妙关系和诡变张力的故事。三代女性之间的关系,同样应用于男性,这是东方式家庭的缩影,代际之间的缺乏交流无时不刻在让人疏离。电影也取景于云贵川三省交界,一个全世界最窄的城市:盐津,而电影也试图通过地域景观给出答案:一条路只能一直走下去 ,家庭需要沟通。

30分钟前
  • 茗政
  • 还行

【上海首映礼 in曹杨影城】(i人好惨,旁边一个大妈看电影一直讲话,手机也不静音,以为她自己好牛逼,我却不敢说她)为方言电影点赞👍👍。看的时候想起来了《春潮》和《水边维纳斯》,本片是近年来看的最舒服的女性主义电影。女主和大姐刷碗戏以及最后的饭桌戏都拍得很好,虽然是导演处女作,资金有限情况下还是拍得真实度和完整度很高且有亮点,我很喜欢。洋子偷看日记,揭开家庭伤疤,这种家庭应该很多,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没有各种伤痕叠加下女主的激烈反抗,只有继续生活。

33分钟前
  • Vans
  • 推荐

海报和片名很能迷惑人,成片完成度太差了,看完是观众的困惑。

37分钟前
  • 金姬酱
  • 很差

剧本设计还是用心了,叙事有趣的一点是用女孩偷看母亲日记的行为,和女孩的口吻读出母亲的内心,同时交代了两边的视角和处境。而母亲与她老辈儿的婚姻也存在着镜像关系。剧作一方面想做城市与故乡的疏离,一方面想做代际关系的疏离,但似乎又都不太够。如果能再多分点戏给姥姥就好了,现在只给姥姥安排了两场戏和在对话中片面交代,少了些层次。所以到最后生日宴时,力道不太够。

38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最后的和解给我整破防了。越是真相大白越是意难平。黄小蕾的演技太有感染力了,洋子新演员也很出彩。

42分钟前
  • 呀呀
  • 推荐

挺会来事,片子还行,看了映后,导演很差劲。

44分钟前
  • 天桥西柚
  • 还行

一个黄小蕾,一个倪虹洁,这些年演啥都一个样,风尘气太重,看到她们已经神经衰弱了。

46分钟前
  • 二火山
  • 较差

北影节,黄小蕾有点不太合适,她那场拒绝去跳广场舞的戏太不合理了,她完全就像个广场舞领舞啊。

47分钟前
  • 小乔
  • 还行

[平遥5]最近学到的新收获就是 太过自我 不放弃利己的快乐 就收获不到家庭的快乐,而家人的情感尤其是和孩子之间 是年轻时付出多少之后收获多少的,自我的边界越强 就越不愿意为了家人的笑脸去勉强自己。但每个人都是自私的 也值得自私的快乐,不想勉强我的妈妈,也有些害怕以后被人勉强自己。另 原生家庭不幸的孩子互相能一眼看得出 装不出来 也藏不进去。另 给你爱情的人除了爱情什么都给不了 给你家庭的人除了稳定也什么都给不了 女性很难选择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并且不去后悔 这会不会也是女性所面临的不公。

52分钟前
  • 嗷尼美
  • 还行

黄小蕾演的很好,我已经忘记《人潮汹涌》里飒爽可爱的晖姐和《人世间》热情的乔春燕了!

56分钟前
  • 大聪明
  • 力荐

初衷挺好,可惜虎头蛇尾,观感平淡,不痛不痒。开始不久房间大乱的剧情,以为是要承接《疯狂的赛车》,结果竟读起了母亲的日记。许多概念设置不错,但不知为何,最终选择了一种非常老套、保守的叙事来展开。尤其是本片最大的亮点——取景地选在世界上最狭窄的城市盐津,却没有利用好这个极有特色的地景空间,非常遗憾。平日挺喜欢黄小蕾,也很期待她作为大女主,以一己之力撑起一部电影。看完发现她不常担任女一号是有道理的。结尾和《过时·过节》一个路子,不管之前有再激烈的矛盾,似乎转瞬之间大家就能好好坐下来一起吃顿饭了——反倒削弱了前面铺陈已久的、三代女性的困境。映后有观众问及女性主义的问题,导演的回答相当忌惮。其实把创作意图或所思所想大方地表达出来,无论观点是否一致,都更能收获观众的喜爱与尊重。#平遥影展@2023.1

58分钟前
  • 小学生任赢赢
  • 还行

【平遥电影展展映】世界首映。片名令人困惑,因为影片并非以女儿洋子的视角为主要线索,而是母亲视角为主,女儿为辅。而女儿也未看出有什么“困惑”,演得也一般。更多的是“熊孩子”青春期的叛逆、对母亲的怪罪和对成人世界的不理解。即使读了母亲的日记也并未理解其中的苦衷。看不到女儿内心的成长,因此片尾的饭桌和屋内各个家人的“和解”就显得刻意。影片留白过多,很多剧情未交代清晰。包括女主新男友的出现、为何放弃女儿抚养权、海外打拼的经历等。如能展示女主更多的过往、深入挖掘坚强女强人表面下事业家庭不能两全的无奈、伤感的心路历程,会更好。黄小蕾选角很适合角色,表演可圈可点,值得一个演员奖鼓励。两星半

1小时前
  • 汪金卫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