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变

HD

主演:刘兆铭,黄树棠,高雄,米雪,徐小玲,张国柱

类型:电影地区:香港语言:粤语年份:1979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蝶变 剧照 NO.1蝶变 剧照 NO.2蝶变 剧照 NO.3蝶变 剧照 NO.4蝶变 剧照 NO.5蝶变 剧照 NO.6蝶变 剧照 NO.13蝶变 剧照 NO.14蝶变 剧照 NO.15蝶变 剧照 NO.16蝶变 剧照 NO.17蝶变 剧照 NO.18蝶变 剧照 NO.19蝶变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蝶变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武林在经历连番血战平静了三十年后,七十二路烽烟再起,掀起了又一轮征伐。其时有书生方红叶(刘兆铭 饰)撰写系列武林秘记《红叶手札》,专事披露武林秘史。某日,一家书店受托印制红叶手札,不想店长等人却招来杀身之祸,七十二路烽烟之十色旗主田风(黄树棠 饰)部下将杀害店长之凶手截杀。几日后,沈家堡堡主沈青(张国柱 饰)向田风求援,女侠青影子(米雪 饰)随田风等人赶至沈家堡,与先行受邀抵达的方红叶一同会见沈青。昔日兴旺的沈家堡已人去堡空,原来沈青幼年时,沈家受了杀人蝴蝶的诅咒,如今诅咒兑现,杀人蝴蝶潜入沈家堡各处行凶。田风等人出于江湖道义留下探究蝴蝶杀人之根由,却不知陷入了沈家堡与天雷堡的一场隐秘仇怨……才不要像你一样谈恋爱大笨象闪婚老公太给力皇家律师第二季失踪的女人不婚大作战沙漠之花鬼屋之影爱情白皮书白雾追凶医生们真爱一夜情一个美国人在巴黎1951重案六组第二部女鬼桥 女鬼橋谁杀了莎拉?第一季星空中的潘朵拉猎蛇求美第二季沃尔夫冈爱情魔咒窒恋王妃芳龄三千岁大祸临头第二季泪洒台北神奇队长玩命警车星球大战:克隆人战争第二季水星平原天字第二号血战之境来福,来福鹿鼎记超索型警花漾阶梯冷月寒秋米沙与狼搭错车(1983)变形金刚5:最后的骑士(原声版)花都情缘冰血暴 第一季燃情夏日真命天子(2015)诅咒(剧版)

 长篇影评

 1 ) 《蝶变》:残缺的江湖

       很想把这部电影和其他的徐克作品做一个比较,却发现几乎毫无比较的必要和可能。它既无《黄飞鸿》的繁复壮阔,又无《笑傲江湖》或《龙门客栈》的激昂隽永;甚至没有《七剑》的求全责备。全片看下来,倒是很有几分林正英式僵尸片和早期国产神怪武侠片的味道。在如今作为新派武侠和香港新浪潮的代表人物来看,当时的徐克的这部处女作并不能算作是他的代表风格,却显露出了而今已然不在的不破不立的决心。
       很难说《蝶变》是不是新派武侠片。它已经有了徐克十分喜欢的电影特技,也加上了满天飞的武打设计,但是其中的惊悚、悬疑、黑色和血腥却不是徐克作品现在看上去的那个样子。影片的关键点在于三对概念:影像与技术、主题和故事、继承与杂糅。
       在香港新浪潮的发轫过程中,徐克以胡金铨的武侠片作为基础,而吴宇森则师从张彻。但是《蝶变》从影片主题的阴暗程度来讲,类似于楚原;从影像的血腥程度来说,却更接近于张彻的作品。胡金铨式的武侠却难觅踪迹。至于血腥和阴暗究竟来自何方,我只能从徐克作为新人导演所承受的生存压力与他在美国学习好莱坞电影这两点中推测了——尽管武侠片更类似于西部片,但是黑色电影作为作者电影所推崇的电影类型,对于香港新浪潮来说,或许更具影响。可是,在《蝶变》中,除了电脑特技的运用尚有新意之外,更多的仍是对香港神怪武侠片及其变种的戏仿。
       虽然《蝶变》的影像并不具备激越的冲击力和涤荡香港电影界死水的清新之风,但是《蝶变》的剧本创作却确可以看到香港新浪潮未来的轮廓:故事被置于一个架空的时空当中,没有非常宏大的叙事,也无单刀直入的扼要,而是以类似推理小说一般的叙事态度来完成影片的故事。传统武侠片中,这种悬念的设置从未如此贯穿影片始终和深入角色,成为影片人物和所有观众继续发展故事的源动力。《蝶变》的票房表现证明,当时的观众并不能接受如此复杂的叙事结构——如同威尔斯豪言要综合电影的技术与艺术的《公民凯恩》票房溃败一般——而直到现在,将悬疑与武侠结合得如《蝶变》一般深入骨髓的作品,也仍然不在多数。但是,敢于如此叙事的魄力,在当时的香港电影界实在弥足珍贵。
       至于继承与杂糅,对于当时的徐克而言,他尚未构筑起自己的江湖。充其量只是像片中的书生方红叶那样,做一个避世的记录者。而这个无历史背景、无宏观架构、“高手丧尽”的江湖,将所有人物置身于远离尘嚣的世界角落,被人遗忘而不可知。这样的江湖并不算完整,《蝶变》也是一部几乎在各个方面都有所欠缺的作品。胡金铨还是张彻,在当时的徐克看来或许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而“杂糅”的勇气却来源于这个残缺的江湖。几十年后,当人们再次谈到香港的一批年轻人和一次新浪潮的时候,或许一个遥远而又残缺的江湖,又会成为人们追寻这次浪潮的起点。

 2 ) 如何讓《蝶變》的武俠“推理”與歷史喻意,變得系統且本格

1979年的《蝶變》是徐克導演電影的處男作,可謂先聲奪人,同時也必須讚歎吳思遠先生的慧眼識人,至於此片在香港所謂新浪潮運動中的地位,以及新浪潮本身的功過是非,我不是太關心,就如同我個人覺得內地的所謂第五代,如果從整體而言,沒有多少評述的必要,因為意義有限,大多是被人為放大了。

《蝶變》據說是改編自黃鷹的《吸血蛾》,改動應該不小,而整體風格還是古龍式的奇詭探案,優缺點也是一脈相承的,當然有人或許會說,這都是四十年前的作品了,不能太過苛求,但問題是,這種奇詭探案式的電影故事,到了後一個世紀的《狄仁傑》系列中還在繼續上演,除了特效完全更新換代之外,此類故事的短板之處,依然如故,不過是把蝴蝶改成赤焰金龜或蠱蟲,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從這個意義上說,有些批評與建議不但不過時,反而好必要,很緊迫。

《蝶變》的開篇很宏大敘事,給武林像西元一樣劃分世代,分為舊紀與新紀,分明是野心勃勃,開宗立派的架式,也正因此,開始時角色眾多,粉墨登場,各據山頭,這當然也是武俠小說最常見的開場,不過小說中能不疾不徐的安排高手又見高手,但在電影裏不太方便這麼做,再加上徐克導演雖然姓徐,但性子卻急,於是影片開頭被用來渲染江湖氣氛的很多人,沒過多久,就死了不少,然後就一下子從大場面,收縮到了沈家堡,還是在地洞裏面。而此片最大的特色還是把武俠小說作者,也寫進了故事中,推到了前臺,而且不是一個簡單的串場式角色,或傳聞中的人物,更像是一個偵探。

但凡精巧與多重反轉的偵探推理故事,都是很怕劇透的,一旦被透,趣味減一大半。不過像《蝶變》這樣的武俠推理,則應該不會太怕劇透,就如同一般的偵探戲,說出兇手是誰,動機為何,詭計怎樣後,故事就結束了,但武俠推理在這之後,總得來上一大段打鬥,不然太對不起武俠這個類型頭銜。這本身無可厚非,但是否可以在整體故事的編排,以及細節元素的串聯上更用心一些呢?我這個問題當然不僅僅針對早年的《蝶變》,也對於近年的《狄仁傑》系列而言……上文提到方紅葉很像一個偵探,只是沒有那麼多怪癖,他在揭穿兇手身份時,並沒有充足的證據,更像是通過直覺來猜測,而兇手似乎也不怕被揭穿,大方配合著承認了。另外,兇手本身的殺人動機其實也很牽強或通俗,只是怕被同門利用完後會沒命,雖然整個事件本身是有隱喻的,但跟整體的關聯還是太過薄弱……

對以上這些疑惑與問題,我自認為的解決之道是這樣:徐克導演在此片中的“玫瑰花蕾”自然就是那把天雷連珠火槍,假設它是早就被中國人發明出來了,只是因為江湖恩怨糾纏,再加上發明者本身也心術不正,所以最終被歷史掩埋,讓火藥只停留在放煙花的地步,最終被西人追趕到了前頭,反過來發明與改進火槍,打敗了東方世界,也終結了武俠的歷史……這當然是個很不錯的假想,架空,以及歷史的反思與隱喻,但具體到整個沈家堡蝶變殺人事件上,則有不小的問題。

首先兇手的殺人動機不充分,而且為了殺同門,而搞出這麼一個蝶變的局,看不出有多大必要。連珠火槍是關鍵之物,卻看起來從頭到尾都不是武林必爭之物,很可能壓根沒幾個人知道此物的存在與重要性,從頭到尾也沒開一槍。最後火槍是在一場打鬥意外中,被鬆動的洞穴所埋,那太依賴於巧合,而欠缺一個終極歷史隱喻所需要的力度與深度,不管是畫面,還是故事層面……

我的想法是,沈家堡主沈青是個百年難得一遇的奇才,但不是在武功,而是在發明創造,而且他發明成癡,根本不理其他事,包括他夫人。甚至為了躲避雜事干擾,乾脆假死,讓他夫人成了活寡婦。而沒過多久,本來以為還要耗費許多年才能研發成功的連珠火槍,竟然就大功告成了,沈青狂喜,如同走火入魔一般,因為這連珠火槍雖然大致是成了,但還沒有真正見過血,以前的沈青是很有人道主義精神的,和他夫人喜歡小動物,但此時他已經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個人,用火槍殺動物不過癮,還要殺人,沈家堡上下有不少人“神秘”死在堡主的火槍之下,雖然當時主僕有別,主人只需說自己殺的是惡僕,據說不用吃官司,但沈夫人極為善良,又對丈夫仍有愛意,於是如何應對此事,成了一個大難題。好在不久後,啞僕阿知解決了這個難題,當沈堡主又想拿阿知試槍時,阿知意外的用刀將堡主殺死,沈夫人瞭解事情經過後,沒有怪罪阿知,她雖然成了真寡婦,但後事還是不好處理,更何況天雷堡另外三位也找上門來,因為之前有下人逃了出去,沈家堡裏有“致命武器”的消息,還是很快傳遍了整個江湖……同時,沈夫人不是有馭蝶術,而是像香香公主那樣,身有異香,而這香味能吸引方圓一定範圍內的蝴蝶,甚至於像《香水》裏把她身上的香味萃取下來,還能製成香水,便可以讓別人也成為蝴蝶願意盯上的目標。因為沈夫人意識到先夫所研發的這件奇門兵器,是不祥之物,只會給家庭與江湖帶來悲劇,所以不想它流傳於這世上,特別不能落到像天雷堡那幾個人的手上,那些傢伙只會認為那是暗器的升級產品,可以用它來一統江湖。於是沈夫人必須掩蓋真相,她和阿知把之前被火槍打死的下人屍首上,所中的彈丸,都挖了出來,再塗上特製的體香香水,吸引蝴蝶過來“叮咬”,生造成“蝶變”的假像,同時,因為她自身雖然隔著衣服,儘管可以用別的香粉味道遮蓋,但有時還是會吸引到蝴蝶,於是將計就計,讓天雷堡的人,以及十色旗主田豐,當然還有方紅葉這些所謂沈家堡的客人,以為沈夫人是下一個“蝴蝶殺手”要追殺的目標。

這樣子的話,沈夫人就不只是一個盲從丈夫的無知女流,而沈堡主也不是那種只知道瘋狂“設局”,然後把自己也繞了進去,繞到腦子都糊塗了的那種反派。而方紅葉通過一些線索,比如沈堡主真正的死亡時間,沈夫人的體香,阿知雖然是正當防衛,但因為身份卑微而始終存有的負罪感……漸漸發現了事情背後的真相,特別是幾卷假的紅葉手劄,不再只是用來在開頭的印書局裏製造凶案恐怖氛圍,而是這幾卷紅葉手劄裏,是秘密繪製了連珠火槍的製造圖紙。接下來天雷堡的人,假意要幫同門沈青報仇,懷疑沈夫人夥同女婢謀殺親夫,實際上是要逼她交出連珠火槍來。方紅葉利用天雷堡與十色旗之間的矛盾,激起雙人爭鬥,從而保護沈夫人與阿知的安全,最後那些會武功,有野心的人士都自相殘殺死了,留下方紅葉與兩個弱質女流,還有蝴蝶,以及一個歷史遺留問題,是否要保存好火槍與圖紙?

沈夫人內心自然不希望這種不祥之物留在世上,但她也尊重方先生的意見。而方紅葉身為一個武林紀事的撰稿人,有眼界,也有私心,他深知如果這火槍流傳出去,大量複製,那直接的後果,就是江湖的覆滅,不再需要神功與奇遇,甚至像他這樣手無縛雞之力的人,只要動動手指頭,都能打死武學奇才,這當然是神奇的,但從今往後也就不再需要他這樣的江湖記錄者了……所以,他同意沈夫人的意見,把火槍和圖紙都焚毀,而在接下來最新一章的《紅葉手劄》中,方紅葉也會一改他秉筆直書的一貫宗旨,而把沈家堡的火槍殺人真相,改成“蝶變”奇案。當然如果再離奇,或者意淫一個結尾,那就是火槍與圖紙雖然燒掉了,但啞僕阿知過目不忘,之前連發明狂人沈青遇到忘記的事情都要問她,她則會默寫出來,或畫出來,而這一回,她之前只看了火槍圖紙一眼,後來便一直印在腦中,等沈夫人過世後,有一回她心血來潮把圖紙畫了出來,幾經輾轉,沒有流到中原武林,而是經絲綢之路,流到了西方,最終成就了西方的火槍神話,並成為東方江湖的頭號剋星……

 3 ) 上映7天遭下架,徐克这部电影后,很长时间没人敢找他拍片

1979年是香港电影“新浪潮元年”,这一年中有两部电影称得上“惊世骇俗”

一部是许鞍华拍摄的B级片《疯劫》,还原香港真实奇案,女神赵雅芝的表现令人惊叹,影片以85万港元成本,最终拿下213万港元票房。

另一部是徐克的执导的处女作《蝶变》,虽是武侠片,却画风诡异,内容颠覆

在这部影片中,徐克构建了一个弱肉强食的大江湖,之后却又通过一个密室,将一个武侠故事演绎成一部迷雾重重的悬疑惊悚片。

01、

影片故事发生于一个叫“武林新纪”的年代。

在经历了两次武林大战后,老牌高手尽丧,江湖涌现出七十二股新兴势力,合称为七十二路烽烟。“十色旗”和“天雷堡”是其中势力极大的两个帮派。

干戈如林的武林中,一位不会武功的落魄书生方红叶(刘兆铭饰演),创办了一份叫《红叶手札》的小报,记录着武林中的时势与英雄事迹。

他是这部电影的男主,也是是这个武侠世界的新闻记者,明察秋毫,人设类似柯南。

方红叶坚持撰写札记,记录武林奇案十多年,已经积累了极高的人气,《红叶手札》也成为武林中黑白两道争相传阅的奇书。

新纪二四年六月初六那天,有个叫毒黄蜂的人,带着一部只有8页的《红叶手札》,到霸桥一间造纸厂里要求老板在十天之内赶印五千本,并交由霸桥书斋包销。

这8页《红叶手札》记载了武林中出现的一种杀人蝴蝶,但纸厂老板很快辨认出这8页是伪造的,并非出自方红叶之手。

可怕的是没过多久,这位纸厂老板就遭到灭口,而杀人蝴蝶的传说亦不胫而走。

故事到了这里,就出现了第一串疑团:纸厂老板因何而死?被谁所杀?

为了查明真相,方红叶来到了相传有杀人蝴蝶出没的山羊城沈家堡,见到了正遭到杀人蝴蝶侵害的堡主沈青(张国柱饰演)。

与方红叶一同被邀请到沈家堡的,还有十色旗主田丰(黄树棠饰演)和女侠神行青影子(米雪饰演)。

方红叶等三人来到沈家堡,发现堡中的下人多数都因为恐惧而离开了,只剩下堡主沈青和灵珠夫妇,以及他们的婢女阿知。

为了躲避杀人蝴蝶的袭击,他们都躲在沈家堡的地下洞穴里。

但随后沈家堡中田丰带来的手下却接二连三被杀人蝴蝶袭击死去,最后连堡主沈青也未能幸免,且死状非常恐怖,已经面目全非,难以辨认。

这里又出现了第二串疑团:杀人蝴蝶从何而来?是否有人操纵?堡主沈青是否被谋杀?

沈青在临死前留下遗书,要他的妻子灵珠用飞鸽传书召集天雷堡的天相穿云孙刚、地相神火郭力、人相千手李剑三人到沈家堡议事。沈青留下一封遗书,须三人到齐时才可以拆封观看。

郭力和李剑两人接到书信后很快就赶到沈家堡,但他们却迟迟未能等到大师兄孙刚,便只好在堡中暂时住了下来。

此时堡中却出现了一个全身穿着黑色铠甲,刀枪不入又战斗力极强的神秘人,在堡中到处杀人。

这个神秘人在沈家堡中横行无忌,即使面对众人团团包围都能全身而退。

他的出现令留在沈家堡中的众高手都束手无策,田丰的手下白老三、洪十娘,天雷堡千手李剑等人都先后死于非命。

这个人到底是谁?未曾到场的孙刚是否已经遭他杀手?这些都是萦绕在众人心中的未解之谜,也是最大的疑团。

02、

正在片中人阵脚大乱、人人自危,银幕前的观众也百思不得其解之时,男主角方红叶却及时跳出来,为我们揭示了事件的真相——

神秘人就是沈家堡堡主沈青,而他的另一个身份,就是天雷堡中的无相余真。

原来天雷堡由一位研究天文的隐士一手建立,他不但武功顶级,也精通天文地理。他的门下有四大弟子,人称天雷四相,分别是:天相孙刚、地相郭力、人相李剑和无相余真。

排行老四的余真被三个师兄胁迫躲在沈家堡的地下制造杀人武器天雷连珠火枪。为了避开江湖的耳目,余真便改名沈青,对外则宣称余真已经去世,只有三个师兄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天雷连珠火枪即将完成之时,余真决定要对付三个师兄。他先消灭师兄们留在沈家堡内的线眼,再利用妻子灵珠的御蝶术,制造蝴蝶杀人的假象。

同时,余真又收买了一个叫毒黄蜂的人,让他用8页假《红叶手札》在江湖上谣传杀人蝴蝶的事。由于纸厂老板一眼就识破这8页《红叶手札》并非出自方红叶之手,便遭到毒黄蜂的杀害。

余真回头又邀约田丰和青影子等人来到沈家堡,想借他们之力对付自己的师兄,等到他们两败俱伤之后,自己再出来收拾残局。接着余真自导自演了一出好戏,让众人以为他已经被蝴蝶咬死,再召集他的三个师兄来到沈家堡中。

而大师兄孙刚在半路上就被余真杀死,当余真以神秘人的身份出现时,他所用的正是孙刚的兵器,这样做也是为了转移众人的视线。

当真相被揭开之后,余真也露出了本来的面目。但方红叶并没有为难余真,因为他不会武功,在武林中只是一个旁观者,不会参与江湖纷争。

久历江湖的方红叶知道何时应该全身而退,他很快就离开了沈家堡,也只有他能够全身而退。

余真、郭力、田丰三人为了争夺天雷连珠火枪,留在天雷堡决斗,他们最终自相残杀而死。

女侠青影子本想回来救人,却也惨遭余真放出的神火飞鸦(一种会爆炸的乌鸦)炸死。

03、

抛开贯穿始终的悬疑故事,片尾大混战呈现出来的视觉奇观,也尽显徐克的大师风范。

在余真脱下面具表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之后,余真、郭力和田丰三人随即陷入你死我活的生死混战。

这一段并没有遵循“常规操作”以刀剑对决来展现,而是三人都使用了暗器对射这种非常规兵器。

余真和郭力是天雷堡同门,他们使用的更是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掌心雷。只见随着三人扬手,飞镖石子纷纷打出,配以连环爆炸,看得人胆战心惊。

这些独具一格的武打,也只有徐克的电影才能想到,都是出自他的奇思妙想,以及动作指导黄树棠的编排。

黄树棠正是片中十色旗主田丰的扮演者,他后来在电视剧《我和僵尸有个约会》系列中饰演的“求叔”何应求一角也许更加深入人心。

徐克一向对武侠电影泰斗胡金铨不吝赞美之词,他的第一部武侠电影,也出现很多偷师胡金铨的构图和叙事方法,写实化的武打套路也显得朴素而真实。

此外为了加入悬疑的元素,徐克对悬疑大师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作品也有所借鉴。

杀人蝴蝶的出现,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希区柯克的《群鸟》;侠客之间的决斗又模仿美国西部片;全副铠甲出现的余真,又像是来自日本武士电影;只有地下洞穴中的密室冲突,人性的考验与反思,是徐克自己的独创。

武林大战之后出现的“武林新纪”,明显是对国家二战之后历史的隐喻。

以一种超身物外的形象出现的方红叶,亦正是徐克本人的化身。他用一种上帝视角揭示真相,亦洞悉人性,令心怀鬼胎之人无所遁形。

而人性揭露之后,便会陷入失控与混乱,片尾的三大高手混战,正是这种混乱的呈现。而最终这些心术不正的人,也都逃不脱自相残杀之后彻底泯灭的命运。

作为徐克的处女作,电影从人物塑造和起承转折虽能明显看出很多功力不足的地方,但徐克桀骜不驯的锋芒已经初现。

04、

《蝶变》于1979年7月20日上映,上映仅7天就被下架,票房只有115万港元。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第一:风格过于新颖,超前,观众一下不能接受。

第二:故事讲述的逻辑上,还是较为“混乱”

对比徐克后来的《黄飞鸿》系列、《青蛇》、《梁祝》、《刀》等成熟作品,显得非常青涩。

整体上看,主题表达上较为“混乱”,其后他又拍出了《地狱无门》和《第一类型危险》,这三部电影合称为“混乱三部曲”。

《地狱无门》上映9天,拿到105万港元,《第一类型危险》上映14天,拿到225万港元,票房都不尽人意。且它们因为极度血腥暴力,都得到香港电检处的“特别照顾”,被迫删掉了一大堆血腥镜头之后才获准上映。

对于徐克这种“独孤求败”的拍片精神,香港的电影投资人都吓破了胆,此后一段时间没人敢找他拍戏。

但徐克痛定思痛之后,很快用一部年度票房榜第4位(748万港元票房)成绩的《鬼马智多星》作出回应其本人也借此彻底翻身。

又会玩风格,又能拍卖座好片,徐克手底有多少料,真让人看不懂猜不透,从此之后他便得到一个“老怪”的外号。

背负着“徐老怪”之名,徐克从此开启了叱咤风云二十年的武侠电影之路。

如今我们再回头看徐克这部处女作,不免感叹,不正是它开启了香港武侠片的一个全新时代嘛!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热血丹心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4 ) 名字这东西可以不要吗?

徐老怪最早的电影,好看,至少比《狄仁杰》好看。无论是内在的想象力,还是外在的光影调度,都新鲜的令人惊诧,是以虽然画面带着一种岁月的青蓝,却还是可以令人窥见当时年轻的老怪骨子里的野性张力。
有时我想,徐克的片子每况愈下其实与他的路线有关,别人是越拍越回归内里的纯真从容,他却始终要坚持自己的年少轻狂,以及一切的奇巧淫技,记得我看过一本《希区柯克短篇故事集》,合上书页最强烈的感觉却是,写出这种故事的人,他的童年一定不快乐,看徐克的片子,感觉竟也一样。他对自己孤僻少年的执着,一定是因为某个来自内心深处的声音在作祟。
只有娇俏两个字可以形容当年的米雪,我一直在期待她与十字旗主或红叶书生的小暧昧,想不到却无端端的说死就死,可惜。徐老怪当年叛逆的连这点柔情也没有的。

 5 ) 见神杀神

      专职记录武林事件的文士方红叶,受沈家堡堡主沈青之邀,与十色旗主田丰等人齐赴沈家堡追查蝴蝶杀人事件,一时间各路人马齐聚沈家堡,一场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的阴谋一触即发。方始拍完电视剧《金刀情侠》的徐克,因对影像的不凡掌控之力,得吴思远相中,开拍这部电影处女作。
    从颇具末世之感的苍茫旷野,到幽闭死寂的沈家古堡,该片美术已与过往武侠作品迥异,摄影、动作、剪接、道具等技术层面的天才掌控,更让全片始终行进在神秘惊悚的张力之中,笔法之新奇大胆为港片之前所未见。视古龙武侠、日本电影、希区柯克为心水的徐克,开创性地冶此三者为一炉,在疑云丛生的节奏中,道尽人性奇诡,老怪钟爱的家国隐喻,亦于此初现端倪。[蝶变]虽票房惨败,那股子见神杀神的锋芒和天马行空的创意,却已注定了徐克时代的到来,也在同时拉启了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大幕。

 6 ) 徐克首作 ---- 《蝶变》

武林新纪前卅六年间,
江湖上曾出现两次鬼泣神号的武林大战。
第一次,发生在点苍山,横尸三万,饿鹰蔽日。
第二次,武当山下,历时约半月,死伤约十万。
从此,武林中高手尽丧,江湖进入一段沉寂时期,历时三十载。
表面上是干戈停息;实际上,暗流涌现。
其后,七十二股新兴势力随之而起,合称七十二路烽烟。

这就是武林新纪的开始。


片首的一段文字便是主人公--书生方红叶的内心独白(又或即是其撰写的红叶手札上的文字),所谓江湖,无非是用传说织起的,旁白使用得当可以简洁明快,第一时间吸引观众。另外徐克没有试图具象地呈现当年厮杀的场面,而选择以"天色变化"来抽象地表现饿鹰蔽日,群雄尽丧,暗流涌动的情景。不仅声画配合出色,也流露出史诗般的宏大视野与气魄。

不过,此片更吸引人之处恐怕还在于其细心营造的气氛与悬念。

影片片名即富于悬念,“蝶变”,"Butterfly Murders",究竟意味着什么?是蝴蝶破蛹的嬗变,是故布迷阵诱人入毂,还是真有杀人蝶?观众带着种种猜测与预期进入影片,在观看过程中不断修正先前的猜测,做出新的假设,这无疑是此类影片的魅力所在。

 
书生方红叶(刘兆铭 饰)以撰写武林逸事为生,耳闻江湖上有蝴蝶杀人的奇事,为追查真相,来到事发地点沈家堡。沈家堡主沈青(张国柱 饰)邀各武林高手到沈家堡。影片随即便抛出一系列扑朔迷离的事件。

 

霸桥血案

一个书生带着八页红叶手札来到霸桥造纸厂,要求老板将之付梓出版。

这看似平淡如水的戏被徐克表现得非同凡响。开场便是乌鸦飞来,为整段戏投下阴霾。在其后的对话戏处理上,徐克一方面故意在窗纸上取洞,让一束蓝光打在掌柜身上;另一方面又于较远或较高处取景,使交谈中的两人被画面前景的障碍物隔开(铁链与竹竿,都隐有“吊”意);最后还选取巧妙的摄影角度,使前景中悬挂的纸张恰似将画面分割,形成有实有虚的若干部分。原本常规的场面被徐克拍得异常蹊跷与诡异,让人隐隐觉得危机四伏。
 

盗墓蝶杀事件

红叶手札记载:

新纪六年,中原旱灾频仍,山贼四起,民不聊生,出现子食其父,兄食其弟之惨像。
饥民中有力气者竞相以盗墓为业,仅会阴一带一夕之间十三王陵全数被盗。

山羊城蝴蝶谷西有一平南将军墓,相传墓内金银珠宝聚敛甚丰。。。

随即画面显示月黑风高之际两饥民盗墓,全然不觉大片蝴蝶为灯光吸引而来,悄无声息地落在一旁。徐克当然没办真地拍摄杀人碟杀人的景象。于是巧妙地将蝴蝶伸出“蛰针”的特写交叉剪辑盗墓贼因裸露显得venerable的身体的特写,产生的效果仿佛“蛰针”已然刺入盗墓贼体内。

   

人物出场

七十二路烽烟中著名的田字号首领田风出场,一袭黑衣,居高临下,背后则是大片雾气,似乎深不可测。

其后是机灵可爱的青影子(米雪饰),从画外荡过来,脸恰出现在画左前景(与正与他说话的田风相背,摆pose),显出人物的调皮可爱(当然也可以说是徐克的调皮可笑)。

除此之外,徐克也不介意使用一些常规的剪辑手法,只要确能以产生悬疑,惊悚等效果。比如沉家堡之行中的这段:

田风等人进入沉家堡,却发现堡中空无一人,眼前却有一大幅幕布,似乎隐藏着什么。田风顿了一顿,然后大步上前,掀起幕布。一条大龙豁然入目,摄影机前推几步,产生的视觉效果却仿佛龙头前探,张牙舞爪,将田风逼入死角。其后一组镜头中,又利用景别的陡然变化[axial cut]造成惊悚效果。

类似的剪辑手法也可在随后沉堡主向田风等一干人叙述沉家堡之前发生的诸起蝶袭事件中看到。比如下面这组眼睛特写,剪接之下,似乎“偷窥者”反被“被偷窥者”“偷窥”,其实在转瞬即逝的reverse shot中,“偷窥者”与同样作为“偷窥者”的观众都未必看清什么,不过都被吓了一跳。

徐克似乎还刻意将一些对象联系起来,比如祭祖时所使用的鸡即与被蝴蝶蜇死的鸡相联系。而沉夫人绣花时被蝴蝶蛰时,返身一看所绣之物也正是蝴蝶。


而田风等人自进入沉家堡后,堡内又发生了N起蝶杀事件, 甚至沉堡主也不免于难。为防止再次发生事故,田风下令将整个沉家堡用蔓布封闭。封堡这段戏纱布轻柔,楼宇巍峨,音乐唯美,但其真实意义却可能是暗示田风等人的作茧自缚。

沉家堡宛如一个迷宫,方红叶与青影子在其中调查,在哑婢的指引下,发现了堡内的蝶房与兵工房。

蝶屋内的空间同样被分成若干部分,显得扑朔迷离,适于隐藏与突袭(后来这里确实发生了一场厮杀)

种种迹象表明,蝶杀案似乎是有人故布迷局,那么幕后黑手究竟是谁呢。一个嫌疑人便是指引两人进入密室的哑婢,她似乎特别形迹可疑。徐克更使用各种手法诱使我们做出这种假设。比如下面这个画面。

前景中的哑婢处于黑暗中,悄无声息地进入画面,而其身形位置则完全overshadow了画左的方红叶,似乎暗示要对其不利。


当然,真相并不那么显然,这里也不拟剧透。不过为了分析需要,下面一段还是需要透一点。

 

(造纸厂的红叶手札其实是伪造的,沉堡主所叙述的三次蝶袭事件也都是编造的,沉家堡发生真实发生的三次蝶袭事件(包括沉堡主的诈死)则是有预谋的。但层层铺垫让观众信以为真,这里特别利用了电影优势之处。画面总是更能给人以逼真实感,让观众潜意识中接受为真实。比如赝本“红叶札记”中的文字,用画面栩栩如生的表现出来后,观众很容易信以为真。)

 

值得一说的是,徐克在此片中大胆尝试用科学来诠释传说中的武侠技艺。比如将刀枪不入的铁布衫硬功化作真正的铁甲衣;飞檐走壁的轻功则用飞索来实现;有爆炸性威力的神掌铁拳自然变为正式的火药暗器。除了上以提到的火药,机械,冶金外,还展示了造纸,活字印刷等古代中国重要发明,但有才之士不能团结,热衷内讧,终使西方后来居上,拿我祖先的发明,制造厉害武器,来杀我人民,占我土地。徐克其后许多影片中表现无遗的“动乱史观”在此片以显露端倪,但若说黄飞鸿系列中的阐述有些过于昭彰,此片中这一主题却显得有些晦涩。给我以深刻印象的倒是方红叶这个人,在其他人自相残杀两败俱伤之时,唯有这个全然不懂武功的书生看透形势,得已置身事外,全身而退,此种情节设计在武侠片中至今仍属罕见。影片开始(其实也是结尾),方红叶翻掌,露出手中的蝴蝶那个镜头也颇令人回味,似乎只有这双手才真正掌握了乾坤。



图文并茂版:http://www.mtime.com/my/mnauce/blog/1180214/

 7 ) 一个野心勃勃但注定失败的“处女作”

两个半小时都未必讲得明白的故事和人物非挤压到九十分钟,舍不得扔又塞不进去,有些观众还美其名曰“故事紧凑”,如果紧凑就是好,那天底下卖的最好的美食应该是压缩饼干!

此片和楚原的部分古龙武侠片一道,都是我本人并不欣赏的片种。为什么?篇幅和内容的矛盾不可调和。

悬疑套路千千万,但都至少要做到一点:勾起观众的疑惑和最终找到答案的兴趣。《蝶变》这部片并没有做到,从蝴蝶杀人的原因,到武林斗争的阴谋揭开,再到人物的跳反(人物的正面形象都没立起来何来反转?),从头到尾我都只是在被动地接受一个仿佛存在的古龙式的武侠探案故事,但是我并不在乎。此片在处理悬疑上的失败有点像李仁港的《青面修罗/刺局》。布了个大局,先把自己绕晕了。画面交代不清楚,靠对白往回找补。

同样是挤压到九十分钟的武侠悬疑,楚原的古龙武侠片观感至少好些。虽然也是让角色毫无喘息余地地遭遇一个又一个险境,但流水账至少交待得清清楚楚。


本片在电影技法上,也是很另类的存在。它融入了胡金铨处理打斗动作的快速剪辑,但发挥到了过犹不及的地步。无论是文戏还是武戏,都充斥着不连续的剪接,外加上本就黯淡的光影和摇晃的运镜,看得人眼花——别说剧情了,在同一场景内几个角色的空间关系如何我都未必反应得过来。

我其实也能理解这种剪法。我在上剪辑软件的时候,因为对素材的熟悉,总觉得删去的越多越好,省下来的镜头越精简越好,节奏越明快越好。但剪好之后很久,从“创作者模式”过渡到“观众模式”之后再看,那简直就是一团乱麻,啥也看不清。然后我才明白,“快”其实不算本事,“快”而清楚明白才叫本事。就像相声里的贯口,嘴快但首先得保证没有崩瓜掉字儿。

同时此片也包含了长片里的那种“慢热”(如黑泽明、胡金铨、莱昂内等等)。那种两个半小时到三小时(甚至中间有中场休息)的老片都会在前一个小时慢慢介绍人物,悄悄地埋故事线,一点一点地把气氛渲染出来。比如片中常常出现的蝴蝶空镜头,有人说这是仿希区柯克的《群鸟》,我倒觉得神韵上更贴近胡金铨《侠女》开头的“蜘蛛网”。包括后面武林新纪元的时代背景、刘兆铭饰演的书生、米雪饰演的女侠等人的出场,都是稳稳当当的。然后突然一切就开始杂乱潦草,无论是镜头语言还是推进故事的节奏。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

这就导致了我看整部片子时,觉得它快得潦草凌乱晃眼,慢得拖沓无聊空洞。刷了三遍,睡着四回。


徐克电影的长和短,其实这几十年来没有太大变化。只是看扬长避短到了什么地步。比如徐克擅长的制造奇情氛围、武侠视觉奇观、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处女作《蝶变》里就展现出来了。徐克擅长的社会讽刺、借古讽今、黑色幽默在次年的《地狱无门》里也展现出来了——徐克虽不标榜喜剧导演身份,但抖包袱的水平在香港导演里是一流的。

到后来,视觉奇观加黑色幽默的徐克电影风格(其中一种)在《新蜀山剑侠》中基本成型,精彩过瘾,喜剧的“帅卖怪坏”至少也得占个“帅”。往后包括《黄飞鸿》系列、《笑傲江湖》系列等等,都不仅仅是满足人对武侠幻想的耍帅电影,也是喜剧意味十足的故事电影。甚至是时装美食片《金玉满堂》,虽然没有古装武侠,但也可归于这一类中。

相反地,既没有武侠奇观又没有徐克式幽默点缀的徐克电影,拍出来的片子虽然称不上烂,但也只算是毫无风格可言的平庸之作。比如《英雄本色3:夕阳之歌》、《顺流逆流》等等。

 短评

【MM影城 2K修复版】徐克电影处女作,香港电影新浪潮与新武侠标志性作品。1.糅合武侠动作、悬疑推理与黑色惊悚元素,徐老怪一出手就足够求新求破,吴思远的监制也功不可没。2.近乎人人皆贪恶、善良正义稀零难寻的武林人物刻画,四处参访又总能全身而退的写书者作为第一人称叙事者,不仅颠覆传统武侠片成规,也标记出最后决斗戏的画蛇添足感(商业化的破框补叙也没能拯救票房)。3.被田风以丝网罩住的沈家堡,如迷宫般的地下洞窟,神出鬼没的哑女仆,扑朔迷离与诡秘压抑感拉满。4.以超前技术装备对神幻武艺祛魅,飞升轻功被绳索装置取代,铁甲钢盔似金钟罩铁布衫的外在化,火药与枪炮成为血战引线与最终定胜负之关键。5.密密麻麻的扑面蝴蝶与最后的神火飞鸦都有希区柯克[群鸟]之影,三方对决的调度则借鉴了莱昂内[黄金三镖客]。(8.5/10)

8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參看余華的鮮血梅花,將是一個有趣的對照,都是後現代語境下的反類型嘗試,一者積極地進入,一者則有意的置身事外,但都體現出一種人生的徒勞與荒誕感,命運的偶合與突變下個體的努力帶有不確定下的虛無感,所有的目標投射都指向空落的荒誕結局,對於歷史,有時我們只是他者,架空在了歷史的語境之外。

12分钟前
  • 蘇小北
  • 推荐

古堡杀人模式套上武侠片的内容,应该算是古龙那一派了,加上借用希胖子《群鸟》的噱头,在香港武侠片中“处处新颖”,但是调度上的粗糙还是难免的,剪辑也有突兀的地方,应该是将美国的技术用到香港武侠片上出现的排异。本片主要是在“新”,一次伟大的“失败”,《蝶变》可以在其内了。

13分钟前
  • 鲜有废客
  • 还行

三星半。挺带劲的,颇有《黄昏三镖客》乱斗、《蜘蛛侠》飞檐走壁和《群鸟》蔽天的杂糅趣味,整个故事是一个密室探案格局,方红叶好比是福尔摩斯华生合体(不要瞎想),还有“柏拉图先走了不知谁记录的”梗,徐克出道虽然剪辑多生硬,但怪力乱神已深谙娱乐效果,纱帐围墙也和青蛇一脉相承,蝴蝶特效做得料足,演员都很敬业,演尸体都屏气了!

16分钟前
  • censored dump
  • 还行

戏要变成电影了 三星半

17分钟前
  • 回春堂朱二
  • 推荐

這才是真正的新浪潮,那些剪輯那些配樂真的太顛覆時代了。故事如果再精雕細琢一下這部電影會更好。

22分钟前
  • l.m.
  • 推荐

为什么我记得看过一部丁情的小说,内容也是蝴蝶杀人,但是却忘了小说的名字了

26分钟前
  • Lucifer
  • 还行

十分精彩的武侠悬疑惊悚片;配乐营造气氛,动作沦为辅料;各路豪杰齐聚,蝴蝶纷纷飞扬。

31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哈哈,感觉看了集金田一。总体来说还是个文人墨客选择置身江湖事外的故事,“世事与我无关”。主角拍拍屁股走掉之后竟有了点末世的毁灭感。难得看这样几十年前的武侠片完全不觉得出戏,动作戏粗糙点但ok,台词啰嗦点但是不同人称切换的感觉还挺流畅。剪辑也很大胆,徐克第一部就拍成这样确实鬼才!

36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话说好像还真的是我第一次看武侠片。徐克把科幻和武侠两种类型结合了起来,既保留了传统武侠当中的大情大义,还营造出了希区柯克的《群鸟》般的效果,甚至其中的悬疑气氛和音效加持的确都很有后来《金田一》的风范。暴雪山庄的设定,在窄小的地窖当中,派出故事讲述者暨亲历者暨侦探破解神秘蝴蝶之谜。剪辑很有型,或许是由于地形限制,只能用短平快的镜头去表达动作场面,眼花缭乱,稍显青涩。故事其实看不太懂。

41分钟前
  • 高詩遠
  • 还行

作为徐克的第一部电影,也作为香港新浪潮电影中的代表性作品,这部并不失水准。虽然是武侠片,没有鲜明的新派武侠风格,但是在顺承前辈武侠片上面可以说是得当合体的。在蒙太奇效果上面,徐克已经超出前面传统武侠电影的风格,可以说是徐克的一次颠覆传统武侠片的大刀阔斧的创新型改革。

44分钟前
  • 黑骨精
  • 推荐

将恐怖、惊悚类型片元素与表现手法与武侠片结合,让传统武侠片羸弱的故事本身变得丰满,对于华语叙述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兼容,不过电影中随处可见非常简单粗暴的「断片式剪辑」是怎么回事,最后结尾甚至有残片的感觉。

49分钟前
  • 451½°F™
  • 还行

歲月不饒人啊,當年飾演打醬油的方紅葉的劉兆銘都成了阿伯……片子裡頭的懸疑味跟其中那麼的一首電音配樂還是讓人蠻上心的。但是演員像在念對白,太不給力了……

50分钟前
  • 熊仔俠
  • 还行

节奏紧凑,层层推进,血雨腥风。尔虞我诈,争名夺利,你死我活。最后反倒是不会武功的方红叶早早远离,独身善终。这电影好像在看古龙的小说,渲染江湖人心之险诈。以现在来看,当年这片的制作可谓相当粗糙,但这部徐老怪的处女作,杂糅了诸多的风格和元素,尤有其诡谲的想象力,各种反形式,在当年可谓创新。7.6

51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蝴蝶成群的场景还是很美的,里面有年轻的米雪!><~~至于别的对于那个年代应该说是不错的吧~~感觉有点小成本~。偶的话还好,不是古龙粉,虽然喜欢《剑啸江湖》却只是因为喜欢看演员用心的表演,并不是喜欢古龙的风格

56分钟前
  • 胡桃园咔嚓女王代表老柴咔了你
  • 还行

悬疑做足,最后烂尾。昨天刚看过张震他爹的片子今天再看还是没认出来QAQ。

1小时前
  • 阿朽
  • 推荐

徐老怪混乱三部曲之一。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U2NjI1NjQ=.html

1小时前
  • 没头脑又不高兴
  • 推荐

重看;3.5;不愧是老怪,一开始就表现对活字、机关、绳索、火药等系列科学性技巧的兴趣,并一直延伸到后作,配合奇观式蝶阵和诡谲鬼神说障眼法,充分利用沈家堡特殊地形(洞内造型和拍法有点表现主义之风),营造出一个暴雪山庄式的悬疑故事,写书者作为局外人/亲历者/侦探的三重身份出现,整体颇有古龙风味。虽是处女作,看得出徐克在拍电影方面的天赋,如一股生猛的风吹开新浪潮的序幕,杂糅东西方文化的意图也明显,高潮决斗隐有“好坏丑”之意,群蝶似群鸟;可能囿于成本和篇幅,一个半小时内叙事过于密集,中断的剪辑有生硬处,看得有点心累。

1小时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古龙”一词足可概括这部电影,最不济再加个前缀“后期”。作为一个导演的处女作,本片之可贵不在于形式的圆满——事实上细节处理很粗糙——而在于它囊括了导演日后的种种可能性,甚至有某种更在其上的特质。通天帝国力图还原这种特质,但终究还是缺了天时。与本片一脉相承者,唯《刀》无它。

1小时前
  • godannar
  • 推荐

又一部极尽邪典能事的混搭作品,将老派武侠,剑戟片,奇谋,悬疑,恐怖,惊悚,密室推理烹调出新意,类似于空想概念的时代背景与世界观。徐克遵循了以往诡谲又颇有作者电影范儿的影像风格,而在此基础上所渗透出的浓重港片时代气质,也让作品显得趣味十足。最大的遗憾在于,这个题材完全能拍成系列电影

1小时前
  • kingkongofkhan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