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青春的青春

HD中字

主演:蒂姆·罗斯,亚历山德拉·玛丽亚·拉娜,布鲁诺·冈茨,安德烈·赫尼克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1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2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3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4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5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6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13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14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15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16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17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18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19没有青春的青春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没有青春的青春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改编自罗马尼亚神学家伊利亚德的同名小说。1938年,年逾七十的哲学教授多米尼克•马泰(蒂姆•罗斯 Tim Roth 饰)本打算自杀,却被闪电突然击中。严重烧伤的多米尼克得到了罗马尼亚医生斯坦库里斯库教授(布鲁诺•岗茨 Bruno Ganz 饰)的救治,痊愈后,多米尼克竟发现自己返老还童,并分裂出另外人格。不仅如此,多米尼克还具有梦中学习、透视、意念移物等特异功能。为了躲避纳粹医生鲁道夫(安德烈•汉尼克André Hennicke 饰)的追踪,多米尼克化名辗转于瑞士、罗马尼亚、马耳他、印度等地,直到二战结束。六十年代,某次登山时多米尼克遇见一名叫做维拉尼卡的女子(亚历山德拉•玛利亚•拉拉 Alexandra Maria Lara 饰),与他年轻时的未婚妻劳拉一模一样。维拉尼卡及朋友山中遇险,被多米尼克救治后便拥有了梦中追溯语言起始的能力,却因此加速衰老。多米尼克一方面希望维拉尼卡助他完成语言及时间起源的著作,一方面又不愿看到爱人因此早夭,矛盾中痛苦不已……  本片获独立精神奖最佳摄影提名。审判八号提案山河披锦绣人形师绝代双骄花样年华少女妈妈 第二季无名英雄1971夜宴一九八四1956街头飙车王你和我和我太空堡垒卡拉狄加:计划猫眼三姐妹真人版浴血黑帮 第三季大侦探福尔摩斯2:诡影游戏在我们死去前第一季水中生活发现者们笔仙怪谈分手大师富哥哥,穷弟弟我的奇怪朋友天网行动告别薇安宝贝儿2018魔鬼天使超人前传第四季731恐怖女体试验愤怒的印度女神杨门女将之大破天门阵亲爱的契约男友朕不想登基刑侦笔记欢迎来北方独活女子的推荐3危险的二人-K2-池袋署刑事课神崎黑木漠北七雄:狼王太坏了亡者归来第二季嫌疑之下第一季

 长篇影评

 1 ) 就让导演玩一把吧

有无数个大主题:双重性格、返老还童、转世托灵、意念力、语言起源……
这个拍摄了《教父》的大导演Coppola胃口真大。

有些情节在我看来有些搞笑,但也觉得如果真能这样多好啊,可能那就是人类最单纯的欲望。
知识获取,手一扫就能知道书中的内容,看到那个图书管理员的吃惊表情了吗?看到那个希腊来的东方学家对多米尼克的赞叹了吗?看着还挺爽的,是吧,哎

知识表达,夜晚在没有灯光的房间里,他奋笔疾书各种语言、各种算式,他对着录音机,忘我的说着,流淌出人类的终极智慧,是吗;发明了一种语言,认为到了未来,比如2010年人类的智能通过计算机能读懂他的记录,我安静的听着这种新语言。

生存,靠什么赚钱?导演给了个很有戏剧性的预料之中的答案,赌钱!呵呵,大把大把的钱,好像只是运气好。”全部兑现“。真好。

靠什么保护自己,又是一个惊人的答案”意念控制“。你看他靠着医生的帮助有了id、逃到了瑞士,;靠着一个士兵的帮忙才上了火车;可是还是逃不脱女特工的追踪,以及怪医生的魔爪。好像女特工也在帮他了,替他挡了一枪,但是最终他自己却轻松的通过意念让怪医生的枪口对准了他自己。二战结束是因为多米尼克把这个怪医生给干掉了?

在那么多”传奇“之后,什么是主人公存在的意义,他的知识是为了什么?
“追寻人类语言的起源”,并立著传世,是导演给多米尼克的使命。

从梵语、埃及语、巴比伦语追溯到苏美尔语;从纳伽巴德之女到二元性中观派哲学;从月称祖师到湿婆神;从佛教到转世轮回,从哲学到周庄梦蝶。将古典哲学、佛教、古代语言等等猎奇元素通通摸了一遍,当多米尼克念叨一句中文的古文的时候,当最后以”庄周梦蝶“结尾的时候,我只能说,我的莫名更加剧了一层。返老还童、意念力、通灵,人类的三个大谜团都在这部片子里了。

 最终也没有看到多米尼克倾注心血的著作的任何一点皮毛,再加上他的研究不过是用过人的天赋来直接获取,似乎根本看不到他所追求的这个目标的执着性、障碍性。而他最终的几近完成似乎也只是通过遭遇并获得了一个女人的异秉来完成。实在看不出一种不懈追求和过程。于是,不觉得珍贵,也不觉得意义重大。似乎只是一个虚晃的名号,况且有多少人真的懂得”语言的起源“对于人类整体文明的重要性,为什么不是研究别的什么?只是导演为了炫技,还是因为古代语言的表现更适合镜头?

和劳拉一摸一样的维罗妮卡的出现,包括最后留下了一个孩子,整个结局是“爱”战胜一切了,是吗?战胜了以上所有所有的宏大主题了!

可以说导演构建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只是本身并没有那么震慑人心、圆满有说服力。很多人把这个故事和“浮士德”去相比,于是把歌德的这本著作翻了出来,恣意的yy真的有点像,但是悲剧性和说服力这一层差了很多。

又看了别人的一些解读。有两个意项,一个是”梦“,一个是”玫瑰“。

梦:
“你必须准备好沐浴在你自身的烈焰之中:你怎么可能重生呢,如果你不先化为灰烬? ” ——尼采
整个故事可以被解读为一个人在去世前想象另一种人生的故事。那些倒置的镜头,包括最后在咖啡馆的时光穿梭,都让”梦“的环境被构建起来。
最初,他只求一死。被电击中以后,他在一部分意义上已经死亡。
伊利亚德的小说中,玫瑰与双重自我紧密相连。它象征了人们不敢置信的另一重现实。

玫瑰:
伊利亚德的小说中,玫瑰与双重自我紧密相连。它象征了人们不敢置信的另一重现实。
玫瑰是另一重现实存在的证明。前两朵玫瑰证明了另一重自我,那个更洞悉、更调皮的坏坏的多米尼克。如果整个是一场梦,那么最后雪地里的死亡是真实,那么片尾的第三支玫瑰证明了那些梦也其实是一种存在的现实。

 2 ) 科波拉的十年一剑

在欣赏这部作品之前,我为了清理硬盘差点把它删掉。后来我却花费了三个宝贵的午夜把它反复看了三遍,最终决定为它写点什么。然而真正动笔的时候,回想已经被我牢记在心的每一个镜头,再一次陷入科波拉所引导的意识流,那感觉简直可以用呆若木鸡来形容,竟然无从下手。因而这篇文字也注定意识散乱,没看过本片的朋友们还是不要浪费时间读下去了,强烈推荐你们先去把它看完。没办法,只有科波拉才敢也才会把那么多玄奥的意识形态约束在两个小时近乎梦呓般的镜头语言里,然后让你越看却越没有睡意。

 

“你必须准备好沐浴在你自身的烈焰之中:你怎么可能重生呢,如果你不先化为灰烬? ” ——尼采

这是一个关于生命与轮回的故事。

科波拉的胃口真的不小,他除了希望表达个体生命的轮转不休之外,似乎还想把整个人类的起源与归宿也涵盖进去。作为本片若干个平行的大主题之一,科波拉却在这个概念上点到为止。多米尼克毕生通过上古语言追溯人类的起源(最终差一点点成功),另一方面却因为自己的先知先觉而看到了人类的结局。一个洞悉了人类始终的天才,最终无法正视自己的生命。“其实我已经八十八岁了。”他不止一次对维罗妮卡,也对自己说道,而维罗妮卡的身体却在无数灵魂的来来去去中透支着,帮助远古的生灵们回光返照。生命呈现出两个极端,天才却从中看到了圆。多米尼克的返老还童是对自身轮回的回溯,而看高一层,电影所反映的全人类史前,当今与下一代物种的更替亦有“春风吹又生”的意思。不过这个意思很隐晦,科波拉似乎也不敢深究。

最后分裂体在镜子中说的话耐人寻味:“……毁灭才是意义,这是人类应该付出的代价……这就是为什么你写不完你的书,为什么你总是一个失败者。”没错,多米尼克注定无法完成,他的事业爱情生命,因为他先于别人看清了轮回,于是在圆里他看不到终点,看不到起点,他不知道自己将何去何从。“我将孤零零地离开这个世界。”这是多米尼克在片头的独白。最终他孤零零地倒在清晨的雪地里,瞳孔依然不散,手里幻化出代表着生命的第三朵玫瑰,栩栩如生地逝去。他真的解脱了吗?

 

“如果我把春梦与现实经历混淆的话,那么我的生活将比我想象中的要有趣得多。” ——多米尼克

这是一个关于梦境与现实的故事。

这部电影可看作是一次两个小时的超长梦呓。高清摄像机摄下的画面配上曝光不足的琥珀色调反造出模糊感,不时倾斜或干脆完全颠倒的镜头模拟出瞳孔的第一人称印象,包括纳粹在内的所有人梦呓般的对白。它与Dreamworks的梦幻不同,它能够直接掘出你脑海中对最真实的梦的最原始的印象,美梦噩梦抑或春梦。如果你是个做梦爱好者,或许你还会跟着电影莫名其妙地叨叨几句。

多米尼克在梦境与现实中来来回回,自得其乐。他在睡梦中学会了无数种语言,他相信自己与危险的女纳粹欢好不过是一场春梦。这种混淆最终差点给他带来杀身之祸,不过对他来说,把杀身之祸变成一场梦也不是难事。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末了,多米尼克回到1938年12月20日的精选咖啡馆,见到了昔日大学里的老友们。“我知道我是在梦里,只要我想,我现在就能醒来。”“如果不是梦,那么你们知道广岛原子弹吗?你们知道人类登月吗?”他把他的老友们吓坏了。而另一边,1969年12月20日的旅馆却打电话去咖啡馆寻找多米尼克。是时空交错?还是彻头彻尾的一场春梦?是1938年的春梦?还是1969年的春梦?庄子认为逼真的梦境与现实是难以区分的。那么好吧,连庄子和多米尼克,甚至连科波拉自己都不知道答案,我还是别深究了。

一个镜头过后,多米尼克一瞬息完成了三十年的衰老,记不清一分钟前讲过的那个“关于蝴蝶的故事”。他真的醒过来了,然后带着对生命的疑惑,消逝在不知哪一年12月21日的清晨。这不是悬念,这是一个无法勘破的谜。

 

天才感到寂寞,于是他们分裂出自己。

这是一个关于自我与分裂的故事。

多米尼克的第一次人格分裂伴随着牙齿的新生而产生。这个分裂出的人格不是对立面那么简单,貌似比多米尼克自己有着更为超自然的预知和洞悉能力,他总能告诉多米尼克事情的真相,下一步该做什么。我认为玫瑰那段是全片最为意识的部分,分裂体为多米尼克变出了两朵玫瑰,但蒙太奇过后,分裂体消失而医生出现,两朵玫瑰却真真切切地横在多米尼克的膝头。从意识到现实的瞬间回归,是耶非耶?我的思维被打上了结。医院里的晚上,他们在病床上交谈的那场,分裂体的位置飘忽不定,似乎暗喻着多米尼克本身也无法掌控分裂的动向。他永远与多米尼克穿着同样的衣服,他无所无时不在,即使连多米尼克在纳粹的枪下生命受到威胁时也不忘要在角落里近乎幽默地来一句“You really have no choice”。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多米尼克没有分裂出三个,算是照顾了我们的智商。出于正常人的思维,我一直认为精神或人格再怎么分裂也不能逃出我们的脑颅,然而伴随着维罗妮卡偶然的一回头,惊悚的效果产生了——多米尼克也开始怀疑这个分裂体在客观上是否真的存在。最终多米尼克终于决绝地将其扼杀于镜中,看着另一个自己随着玻璃一地破碎,野兽般的咆哮沉入地狱,而自己的生命也在第二天结束,手里绽放出第三朵玫瑰。

人格和精神真的能够分裂至产生实体的程度吗?不用科波拉解释我们也知道这不过是天方夜谭,但是对于真正的分裂者,他们或许能比我们理解出更多的东西。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是一个关于爱情与事业的故事。

即使是在这样一部类似卡夫卡风格的电影里面,对爱情与事业的追逐依然是一条非常明显的主线。天才内心深处最重要的事物,被片初弥留之际的幻觉展露无遗。“我将爱你,至死不渝。”可怜多米尼克活了两辈子,却没有几年真正地享受爱情,而疯狂追逐了两生两世的事业,不能说一事无成,却也得不到一个善终。天纵奇才,却在爱情与事业上双双落败。

一抹倩影,两个芳名。维罗尼卡第一次还魂后,多米尼克抱着她念叨着劳拉的名字。劳拉又或维罗尼卡,在多米尼克心中恐怕不过是前后延续着的同一人吧。劳拉的爱情敌不过多米尼克对事业的热爱,而失去了伊人,多米尼克也落得像具行尸走肉一样做着不知何时是头的研究。初见维罗尼卡,多米尼克毫不犹豫地用了真名。也不知有没有恍如隔世的感觉,若轻轻来上一句“噢,你也在这里吗?”,倒是合情合景。

可惜多米尼克命中注定不能兼得两者。维罗尼卡的通灵带来了连多米尼克都不会的远古语言,却几乎透支光了生命。眼看事业的大圆满与爱人的生命只能选一,多米尼克最终还是选择了爱情。然而造化弄人,选择爱情的方式却是离开。“我不愿你失去年轻和貌美,你可以像以前一样。”不知那是怎样一种剧痛,但多米尼克至少还是将那一抹倩影永远留在了心中。看到这里,才知道原来得与失也能变得如此纠结。

让我费解的是多米尼克的表情——与劳拉分手以及初见维罗尼卡的那两段,多米尼克的反应似乎比面对纳粹的时候还要镇静。我不怀疑蒂姆·罗斯的表演,难道按照科波拉的观念,即使到了人生中最紧要的直击灵魂的关头,天才也能在表意识上维持一份淡定从容?虽然整部电影的情感深藏不露,但导演大可不必这么吝惜高手的演技。
 

信者有,不信者无。

这是一个关于科学与超自然的故事。

返老还童、意念力、通灵,人类的三个大谜团,在这里汇集了。说它们是用来反映更深层主题的表现手法也好,是特别展示出来的哲学意义也罢,总之凡是能够让人大吃一惊的东西,科波拉一个都不想放过。然而这些东西由科学家来解释都未必可信,艺术家们表达了自己的思考,顺便娱乐完大众也就罢了,不必当真。

只是这些元素使情节愈发地扑朔迷离,电影本身也更难定位。大部分与超自然有关的情节都在夜幕下发生,平添了悬疑与惊悚的意味,尤其是暗夜中多米尼克用意念力摆平鲁道夫那段,颇有希区柯克的味道。而维罗尼卡在遭遇雷击后通灵通得一发不可收拾,匪夷所思处连多米尼克都惧怕了。于是我们在目睹维罗尼卡从依人小鸟变成远古凶灵之时,只会瞪大了眼睛“啊,啊”不止,哪里还能够思考维罗尼卡的一切遭遇不过是被导演用来平添多米尼克的孽缘罢了。若不是有助于多米尼克的研究和故事的可看性,科波拉犯得着牺牲这么一位美女天天和灵魂们纠缠不休么?




“唯有道。”这是多米尼克在练汉字时写下的,科波拉给了一个大特写。这确实是一部很东方的电影,除了道学之外,还小玩了一把佛家哲学。道和佛的概念之大不必多言,而科波拉意犹未尽,还把上文的诸多元素玩了个遍,学多米尼克返老还童,过了一把玩瘾。这样玩火是很容易自焚的,幸亏玩火的人是科波拉,虽然电影形神俱散过于玄奥,上映后在欧美反响不好,但无数经典特质加起来正是经典,看不懂的人虽然没趣,倒也不敢说自己能比大师高明。其实本片的预算仅有500万美元,完全由科波拉自己投资,即使是焚也大可焚得起。大师晚年自娱,共鸣者欢喜赞叹,剩下的,对不起,你们浪费了两个小时。

关于电影中出现的三朵玫瑰,多米尼克有生之年得到了两朵,死后获得第三朵。前两朵可以理解为事业与爱情。纵观多米尼克两生,虽然命途多舛,其实事业与爱情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他最终能够决定这两朵玫瑰的取舍。然而最后一朵,我认为代表的正是生命,与多米尼克开了莫大玩笑的生命、多米尼克终究无法理解和掌控的生命。人真的无法掌握自己的生命吗?真的只能在离去的前一刻,趁着瞳孔还未消散,最后欣赏一眼自己的生命在掌中绽放出的艳丽?这种理解很消极,但是否我们只拥有生命的使用权而无所有权,是否有高于生命之上的更为超然的存在,我无从知晓。

The end.生命在黑色的幕布上盛开。不由自主地返回电影开头——倒退着的钟表,骷髅头,微笑的劳拉,玫瑰,一生两世的印象。一梦惊醒,恍若隔世。

 3 ) 人生如梦

这是部让人不能不看第二遍的电影。

年近70岁的多米尼克回首自己一事无成的一生:无法完成唯一的著作,没有伴侣,孤独终老。抱着对人生的深切遗憾,行将朽木的他决定在复活节这天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自杀。而老天似乎跟他开了个玩笑,一道闪电有如神谕般赐给他崭新的生命,给他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多米尼克脱胎换骨为40岁左右健康的身体,生命的时钟在他身上拨回并停止了,多米尼克有了足够的时间去完成他未完的事业,去了却他未了的遗憾。如果仅仅是这样,就太简单了,他还得到了更多的东西,他大脑的活动能力得到大大加强,在梦中多米尼克也能高速学习吸收知识,前面一生所研究的各国语言在梦中被逐一被掌握,他的自我意识愈发强大,在理性和感性两个方面都向着更加深入的纵深发展,在向两个方向越走越远时,多米尼克的意识分裂成了两个独立的人格,理性人格显得严谨冷酷,他能够准确把握现状,精确分析数据通古晓今甚至预测未来;感性人格能敏锐的感知周遭和表达丰富的感情,而且在个人能力凌驾人类之上时任坚持作一个普通的学者,继续研究“起源”这一庞大课题,它所涉及的语言起源、人类意识的产生,甚至时间本身的问题都是多米尼克倾尽一生要追寻的奥义。正如劳拉所说,多米尼克对意识的探索让他的精神如同抽离现实社会,其他人很难了解他和进入他的世界。理性多米尼克如同感性多米尼克的守护天使,时刻围绕他提醒他,以精神或实体的形式与这个身陷现实世界的感性多米尼克交流。

早在医院的时候,多米尼克就显示出了他梦的预见性和真实性,出院时他说昨天在梦中见过来接他的车,而这成为了现实;在被像实验动物一样作了全身检查后,多米尼克说如果他将春梦和现实混淆了,那他的生活一定比他想象中精彩,他自己也分不清那场梦是否真实发生过。所以,理性的多米尼克应该是感性多米尼克的梦中人,是一个多出来的新的自我,而这个多米尼克也具有真实性,如所谓的四维逻辑理论,四种可能性:不变是真理、变化是真理、不变和变化都是真理、不变和变化都不是真理。娇艳的玫瑰,一朵给现实中的感性多米尼克,一朵给梦中的理性多米尼克。

凭借超强的意志力,多米尼克有了超人的阅读能力和记忆力,了解了人类难以获得的知识,拥有他都不能理解的力量;他能够隔空窥探他人的思想意识,如他为维朗尼卡解梦;控制他人意志,如让德国医生饮枪自尽;改变现实事物,如凭空出现的玫瑰;还有长生不老的躯体。总之,多米尼克成为一个将人类一切可能的能力都放到最大的特殊的人——人类的精邃。他纵向探索人类意识的根源和去向,并以其超人的智慧预测了未来的核战,人类悲剧性的末日,他以自创的语言直接给2010年留言,希望通过自己提供的资料解除人类的绝望,在某种程度上延长人类的历史,也许那就像击中多米尼克的那道闪电一样给人类一次重生的机会。而从理性多米尼克的角度看,人类必将经历一次毁灭才能完成向更高级的生命形式的进化,即电子脉冲导致具有无限潜能的新人类诞生,当然,进化的代价就是人类和人类知识的毁灭,没有永生不灭的种族,人类的路终会走到尽头,回归于零。怀着对人类的无限眷恋,多米尼克不惜抛弃自己的理性意识部分,将镜子打碎。

理性多米尼克这一论调是宗教哲学关于宿命、关于因果循环的观点,其实细看影片,就会发现其中暗藏机关,片中多次提到注定和梦,宿命的陷阱环环相扣、贯穿始终:多米尼克即使在超能力的帮助下也没能完成自己毕生的著作,哪怕只差最后一章,亦是没能窥见秘密的谜底;他注定会失去维朗尼卡,要么离开要么看着维死去,就像失去劳拉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否因为透过维知晓了人类不可能知道的信息就必须以生命为代价偿还,完成因果循环?感情与知识真的就是一个单选题,得此必失彼吗?不得而知。多米尼克也没有活到100岁,还差一个多月就满100岁,又是一个不圆满。在多出来的几十年生命中走了很远很远,了解了深不可测的知识,做了常人办不到的事,但是,他始终没能知晓他想知道的人类语言起源的秘密,没人陪伴孤独一生,走再远都如转回原点,在老天给予他选择的能力后,依然没有改变这结局,选与不选没有绝对的区别,偶然与必然互为因果,未完成的还是未完成,遗憾的更为遗憾。

多米尼克曾在自杀前夜走到选择咖啡馆,经过30年,在外面兜了一大圈的他疲惫地回到选择咖啡馆,这里似乎也暗示回到原点的多米尼克走完了他人生最后的一步,上天赐给他的这一步有如蓝柯一梦,精彩绝伦,但这一步仍然是迈向终点的一步,不能改变结局。他说这好像庄周梦蝶,梦会醒,在他年轻的梦中没有他的老朋友,如老友所说:当多米尼克有了意识,当他醒来时,他会径直走到选择咖啡馆,也许这是他潜意识中选择的归属地。在咖啡馆见到老友意味着他将在那个和他们同时代的老朽的多米尼克的意识中醒来,于是年轻的梦中的事都被这个近百岁的老人忘记,只是冥冥中知道还有那么多困扰着他的问题,最后仍充满遗憾地倒在雪地上。而另一种可能性是:年轻的多米尼克在他选择的咖啡馆这个归属地作了一个老朽死去的梦,在梦中回到原点,他见到了38年的老友,老友们都不知后来发生的事,而他自己的梦具有真实性,瞬间梦中老朽的他成为现实,忘记了年轻时的知识与记忆,脑筋迟钝,牙齿也掉光,咖啡馆服务生的话也证实了当时并没出现他的老友,老迈而无超强精神力的他无力再从衰老的梦中醒来,不甘地死在雪地中。第三朵玫瑰,献给做梦的或是被梦到的老多米尼克。人生如梦唯有道。

维朗尼卡的经历则是另一首插曲,很像东方宗教所说的灵魂转换、灵魂附体。14世纪的印度中观教教徒洛佩尼出现在维朗尼卡身上,也许同样经历暴雨闪电和都困在一个洞口极其相似的山洞为洛的出现提供了条件,远在不同时空的洛在维的身体中醒来,而维的精神则暂时处于休眠状态,对洛支配身体时所发生的事毫不之情。以佛教轮回的观点看,也有可能洛是维的前世,所以她们在精神上产生了联系。东方学家朱塞佩也提到发生在维朗尼卡身上的事有如梦一场,维梦见自己是洛佩尼,而这个洛佩尼是曾经真实存在的,她生活的时间、空间乃至她本人都是有据可考的,这是一个回朔历史的梦;又或许是洛佩尼困在山洞里的时候梦见自己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见到多米尼克和很多说其他语言的人,当她被这些人带回到印度的山洞时猛然醒悟,醒来的洛必定猜到自己将被永远埋在这个洞中化为枯骨,这是一个预见的梦。此后,维朗尼卡的身体打开大门,各种古老的灵魂(暂且称死去的人的意识为灵魂)在维的身体中进进出出,来到维朗尼卡身体里的灵魂似乎都停留在自己生前的某个记忆阶段,不知道自己已死,这就更符合梦的说法。各种意识在维朗尼卡体内造成维的大脑超负荷运转,严重虚耗,不同年龄意识主体的转换令维的大脑不能正确判断自己的年龄,维加速老去。这是多米尼克不愿让她付出的代价,于是用放弃著作离开维朗尼卡来换回维的青春。几年后,也许是十年后,多米尼克与维朗尼卡在火车站的相遇给我们留下无数疑问和悬念。首先,那是维朗尼卡吗?她与多米尼克迎面相遇却没有相认,而且她说法语;如果她是维朗尼卡,那个十岁左右的男孩会是多米尼克的孩子吗?没有答案。

多米尼克的意识真的消失了吗?这是我们很愿意去猜的一个问题,他会不会又开始了另一个梦,或者在另一个时空从梦中醒来?科波拉带大家作了个连环梦。

 4 ) 《没有青春的青春》:能否重塑《教父》的辉煌?

    能否重塑《教父》的辉煌?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以其雄心勃勃的《教父》和《教父2》奠定了他在1970年代好莱坞的新霸主地位,这两部电影分别获得1972年和1974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成为影史上唯一第一集和续集都摘取奥斯卡最佳影片的作品系列,并把主演阿尔·帕西诺塑成好莱坞新一代演技影星,随后科波拉在1979年推出更磅礴大气的反越战作品《现代启示录》,它在当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囊括了最高荣誉金棕榈,加上此前导演已凭借5年前的《对话》摘取过金棕榈,科波拉从而成为了1970年代最具国际声誉的电影作者。但《现代启示录》的票房惨败着实让科波拉从此一蹶不振,要知道,该片是他的独立制作,他举债3000万在拍摄环境非常恶劣的情况下(3000万在当时是一笔大数目),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拍就,但美国人在该片上映的圣诞节根本没做好接受一部把矛头直指自己国家战争创痕的心理准备,伟大的科波拉在此后的30年里,只能靠接拍质量平平的商业片和自家葡萄酒厂的盈利,来偿还债务,深刻与宽广开始在离他远去,他在一个艺术家创作能量最为蓬勃的年龄过早地舍弃了他的远大理想,我们都知道,那时的他有句嚣张的名言,“给我2亿,我再借20个亿,我将拍出影史上最伟大的电影。”等到再次拾起“最伟大的电影”之梦想时,他的鬓边已是白发丝丝,今年的4月7日,是他69岁的生日。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没有青春的青春》都更像是这位曾经叱咤影坛风云的大师对自己壮年时代理想的一次郑重回归。这部改编自罗马尼亚作家米尔恰·伊里亚德同名小说的电影,讲述的正是一位已臻老年的大学教授,在回顾往事中发现他的人生充满了无奈和挫折,既没能赢取心爱女人的欢心,在学术建设上也没能获得如愿成功。但上苍却在他悔恨不已的情况下,给予他机会。一次,影片的主人公被划破天际的闪电偶然击中,莫明其妙地恢复了青春,这个非比寻常的超现实事件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过去几十年的岁月已经赋予他宝贵的经验和智慧,而此时青春的再次拥有,则让他有能力和意志去实现那些错过的理想,正如科波拉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阐释他为什么改编《没有青春的青春》时说的,“我曾经想过,如果我在年轻时有一位年长导演的人生经历,那么也许我也能在年长之时拥有一个年轻导演的生活。”显然,这是科波拉借影片所传达的最主要命题,“在依然拥有时间赋予的智慧的同时,人能否重返过去?重塑昔日的辉煌?”《现代启示录》给他的打击,在30年里,不可避免使他丧失了创作伟大电影的激情和动力。
    史蒂凡·德洛姆,在去年11月份的《电影手册》上敏锐地指出,《没有青春的青春》在题材和主题上和导演本人之间存在着的必然关联,“科波拉在该片官网逐词解释了电影的题目:‘青春’、‘没有’、‘青春’。这篇精彩的文字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伟大的艺术家们只有在年轻的时候才相对更伟大一些?也似乎表达了科波拉自己对于当年拍摄《教父》和《对话》的辉煌过去的某种向往和留恋。他在文中写到,人在青春时期所特有的冒险精神、勇气还有甚至于盲目的创新态度,都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所必有的;为了能够继续进行创作,人必需要重新变回年轻。他又补充说,他自认为50岁就是一次重生,现在自己66岁,就等于自己只有16岁,一切还要重新开始。”
    科波拉的夫子自道,其实替很多辉煌不再的创作者说出了心声,所以影片在相当一部分创作者那里引起了强烈共鸣,但观众和影评人似乎并不怎么买账,的确,《没有青春的青春》即使不与伟大的《教父》相比,仍与次伟大的《对话》或者《斗鱼》有很大差距,更何况,《没有青春的青春》缺少《教父》清晰易懂的故事,也不具备《现代启示录》撼人心魄的力量,《斗鱼》的青春影像在这里遗憾地缺席,它更多的是哲学层面上的晦涩叙事和象征所指,它哪是导演本人说的“16岁的作品”或者“电影系学生的习作”,它更像是年老智者的一次哲思冥想。有人赞它“借用一个巨大的哲学主题来表现一个爱情故事”,有人批其为“美国版的《太阳照常升起》”,不管怎样,它难懂的电影语言和隐喻的手法的确让观众看得一头雾水,在后者眼里,影片不免是失败之作。

    原载《国际先驱导报》

 5 ) 梦中の女子与玫瑰

(2011.12.07) 不论是一心只求学术、理性地求知求学求问的多米尼克,还是愿意为深爱的女人放弃一生成就、感性至上的多米尼克,他们都注定不能完成那部语言学巨著,都注定与爱人分离,然而后者多了心爱女人为自己诞下的灵童,让她们过着美好、充满希望的生活。

第一朵玫瑰落在手中,那是已然的事实,第二朵玫瑰掉落在腿上,那是一个如无底洞般的梦境,第三朵玫瑰紧攥手中,那是多米尼克又回到了自己的现实,并通往第三个世界继续求知的通行证。

因为爱,早已催化了时间,可以返你青春,也可以牺牲青春的容颜。多米尼克最后打碎了镜子,回归了真我。一切如庄生梦蝶、蝶梦庄生,人生成就一个二十年积淀的梦,也终究惟有道。科波拉告诉我们,没有青春的青春这个悖论,是如何穿透了多米尼克的一生,或者只是那一晚短浅的梦。

 6 ) 解读影片的三个细节

最早诱使我看这部片子主要是因为里面包含的印度元素和梵语对话。写这个所谓的小影评主要是想分享电影里的一点点不大容易察觉的三个小细节。

首先想说一下女主Veronica的名字. 男主角在电影中段接触到的女孩Veronica是一个“穿越”式的人物,其中她最重要的角色之一是讲梵文的女人Rupinī. 导演取这个名字在我看来其实是别有用心的,在梵文中,rupinī是阴性名词,意为“能够转变形态外表的女人”(form-changing woman)。这对于这个Veronica无疑是非常适用的。她不仅在前世是中观派高僧的女徒弟,同时在更早的前世居然还是一个古埃及人,随着影片的继续,Veronica的身份继续延展,越来越上古,故Rupinī的名字也正正当当的映射了她的角色特点。

第二个比较有趣的小细节发生在Veronica和男主角在马耳他度假之时。她夜半醒来梦游到了海边差点没死掉。她回忆自己的梦境时讲到是一个狗头人手上拿着什么什么东西要带她走。男主角后来认定这个狗头人其实是湿婆(Śiva),导演对这个剧情的设定起初让我很不理解。首先毫无疑问的一个结论是,Veronica梦中所见之“人”是古埃及神明Anubis,而绝不应该是湿婆神。在古埃及宗教信仰中,狗头神Anubis是掌管木乃伊制作,保护以及携带死者摆渡离开人间前往Osiris所在的冥界的媒介神。故他的角色有点类似于古希腊神话里的Hermes或古印度吠陀经的火神Agni。除了制作木乃伊,Anubis另外一个很重要的“职责”是带领死去的人来到冥界之神Osiris面前,用死者的心脏与代表古埃及人信奉的评判一切的标准(ma’at)的一片羽毛放在天平上丈量,一次决定死者死后之命运,这些东西都在古埃及的死亡之书中有所记载(Book of the Dead)。 可见Anubis跟死亡与毁灭的关联是非常密切的。 之所以排除了作为狗头神Anubis之外的其他可能性,是因为首先,以动物头作为神明的古老泛神教文化系统中最主要的便是古埃及文明,且影片在这件事情发生前就已经表达出Veronica可以讲古埃及语,并被男主角用象形文字把她的话书写了下来,这都是相对可靠的证据来表明Veronica梦境中遇到的人其实是Anubis。其次,按照影片的发展,另一个证据是,Veronica的时空穿越具有愈发上古的趋势,因而在影片这个桥段发生的时刻,梦到湿婆的可能性远小于梦到古埃及狗头神Anubis。为什么?湿婆神在印度文化中进入主导地位的时间大概是在吠陀时期以后,即至少晚于公元前15世纪,而古埃及文明繁盛的全盛时期要早于这个时间点,就算按照湿婆最早进入印度的时间来看,同时期的古埃及也已经进入了新王朝时期了。这个先后顺序是很明显的,且湿婆神也和狗脑袋扯不上太多关系。

可男主角为什么还要说Veronica梦境中的人是湿婆神呢?照理说按照导演的设定,男主角获取知识的速度之快和欲望之强是不应该犯下这种明显的错误的(不过或许也是因为男主角是Orientalist? 不过古埃及文化在西方人的视角中貌似也是Orientalism的一个分支啊)。所以如此看来这显然应该是导演刻意留在这里的一个凝聚影片主题的隐喻。古埃及的神明Anubis和在印度教中充当毁灭世界角色的湿婆在某种程度上有着一定的相关性。且这种相关性,即世界的毁灭和个体的消亡,与影片中经常提到的核武器毁灭世界有着毋庸置疑的联系。这恐怕也是导演故意留下这个明显“错误”的原因吧。

第三个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所展现的对时间本质的认识。在不同的古典文明体系中,对于时间的认知也是不同的。有些文明系统,如中国文明或古希腊文明,皆认为时间是线性的。而电影中所展现的一些元素,如Veronica的转世经过“事实验证”(当然是在影片的context中)以及男主角的返老还童,或多或少都展现出了一点点时间的可逆转性和循环性。而这种可逆转性,导演也聪明的把它放在了印度文明的体系里,微观来看,即是个体的转世(saṃsara)理论。宏观来讲,则是印度的《往事书》或《摩柯婆罗多》中所表述的yuga理论。Yuga理论认为时间的运转是环形的,又开始有结束,且开始和结束位于同一个节点,经过四个不同的yuga之更替,世界进入彻底的毁灭(由湿婆完成),再完成全新的再生(由毗湿奴Viṣṇu完成)。且这四个不同的时间划分时期,是“每况愈下”的,一个yuga不如一个yuga,直到最后一个黑色yuga(Kali Yuga)的完结,整个世界杯毁灭重新由毗湿奴创造。这种思想的体现,也或多或少的在男主角的核爆理论中体现。男主角在电影最后和自己的另一个人格说,核爆的益处便是能够让世界对于人类更加完美,也让人类更加进化。这一点同印度教中毁灭世界的动机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这部电影尽管有不少匪夷所思的地方,也有那么一点文艺腔,不过其中对传统印度文化的映射和传达是非常出彩和漂亮的。其中的一些梵文对话也很好听,比如katham asi?

 短评

中段看得满眼泪——呵欠打得。但终场镜头结束一回想,我居然还满喜欢。科波拉暮年复出的这部个人独资制作,在没有投资方与制片人压力下,被他几乎是尽可能地塞进了包括彻底误读的东方文化和完全为个人意图服务的语言学在内的各种元素,统统揉散到梦呓一样的意识流镜头里团成庄生梦蝶,乱,过玄,但提神

5分钟前
  • 流空破刃
  • 推荐

没懂啊我擦!!

6分钟前
  • gnitiz
  • 力荐

这才是真正有回味的“返老还童”故事。

7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2009-02-08,想表达的东西貌似有点儿多,魔幻主义的味道浓了一些。7

10分钟前
  • itrek
  • 推荐

看过,但是印象不深刻。

11分钟前
  • 小小白药不能停
  • 还行

雷劈物语

12分钟前
  • benlovingmusic
  • 推荐

直言看不懂,也需迷入其中...馬特戴蒙還來客串...

17分钟前
  • 野人泰
  • 力荐

晦涩难懂。。各种扯淡的情节。。

21分钟前
  • freeup
  • 还行

还可以

22分钟前
  • 亢龙无悔
  • 推荐

抛开 科波拉 这次过于宏大的企图:生命、轮回甚至人类的源起的哲学思索;科学与玄学的辩证。抛开他对东方哲学粗浅的表达。作为电影的电影躯体却是足够伟大的。

23分钟前
  • 神甫
  • 还行

这儿部还真的是一般,看过一遍了,连名儿都没记住,又荡了一遍,看着看着,才慢慢想起来,好像看过,一般一般。看着儿遍,才知是科波拉老爹的作品,失敬失敬...

26分钟前
  • leslieQ
  • 还行

炒不好一盘大杂烩

30分钟前
  • 无心
  • 还行

太对胃口了,向科波拉致敬!

32分钟前
  • 时间
  • 力荐

庄生晓梦迷蝴蝶,只是当时已惘然...

37分钟前
  • 芥末蘸酱
  • 还行

在年轻时受了劳拉的离去,返老还童后维罗尼卡重获青春抱着孩子.非浮士德

38分钟前
  • 带头大叔
  • 还行

实话实说 故事很简单 但我就是整不明白导演啥意思……

42分钟前
  • 花都满
  • 还行

我应该把玫瑰放在哪里

45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又是黄粱一梦

50分钟前
  • eel
  • 推荐

奇幻,宗教,哲学,真是迷人的电影

54分钟前
  • 齐自多
  • 力荐

神秘,追溯时间的第三支玫瑰。

56分钟前
  • 麦兜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