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哥哥,穷弟弟

正片

主演:伊万·马索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6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富哥哥,穷弟弟 剧照 NO.1富哥哥,穷弟弟 剧照 NO.2富哥哥,穷弟弟 剧照 NO.3富哥哥,穷弟弟 剧照 NO.4富哥哥,穷弟弟 剧照 NO.5富哥哥,穷弟弟 剧照 NO.6富哥哥,穷弟弟 剧照 NO.13富哥哥,穷弟弟 剧照 NO.14富哥哥,穷弟弟 剧照 NO.15富哥哥,穷弟弟 剧照 NO.16富哥哥,穷弟弟 剧照 NO.17富哥哥,穷弟弟 剧照 NO.18富哥哥,穷弟弟 剧照 NO.19富哥哥,穷弟弟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富哥哥,穷弟弟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哥哥事业有成家境富裕,而弟弟一事无成生活窘迫,一对亲生兄弟却过着完全不同的人生。为了消除三十年来两兄弟之间的误会,他们将住进对方家里八天,互相体验对方的生活。哥哥为人勤奋善良,弟弟行为乖张想法怪异,两兄弟完全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之间的碰撞会带来怎样的结果。他们能否消除往日的误会重归于好,哥哥能否解开心结重拾内心深处隐藏着的对弟弟的那份爱意;弟弟又能否体会到哥哥的良苦用心,放下对哥哥的成见,在哥哥的教导下重新走上正常的人生道路呢?二蛋狂奔飞黄腾达 第一季我的个神啊(普通话)花好月又圆夺宝奇兵!史上最伟大饭制电影的故事骇故事之女舍惊魂东港谍影国际大营救等待灵柩新花样我本英雄搜索者1956国语鬼马狂想曲 国语双轨人生终极冠军蓝调传奇如何看见黑洞:宇宙的终极秘密贴身情人沉默的证人(原声版)科搜研之女第23季原子小子连理刺客龙宫女刺客之大明女监行尸之惧:核潜艇第一季殊途同归 第二季毛骨悚然撞鬼经2023夏季特别篇万湖会议注定的爱情摩根2016糖果人盂兰盆节的弟弟大话西游3粤语啼笑因缘惊悚50州第二季在地球染血2追梦高手谢谢你温暖我女人河超班宝宝七月又十四之信不信由你怎一句无可奈何了得谈谈情 说说性西部世界第一季狡猾的保姆火星1号冷血长官放开我鸳鸯剑侠刺夜

 长篇影评

 1 ) 自卑效应

弟弟的自卑一直存在,他不肯融入现实世界,并对有钱人和资产阶级进行抨击。也正是这种经济能力上的缺陷让他有了优越感目标,那就是将自己表现得更加善于交际的并且执迷于自己的一些无厘头学说当中,通过一群有同样兴趣的人找寻并体现自己的优越感,以弥补自卑所带来的不安全感和空虚。“倘若大卫真就是采菊东篱下的心态,倒也活得潇洒快活。关键在于,他对哥哥拥有的财富是及其仇视的。”(引于MBA智库) 但相对于哥哥认定了弟弟过于执迷自己的生活方式,已经和正常生活渐行渐远,无意或不愿再走进并深入了解弟弟的生活,弟弟表现出更强烈的合作意愿,希望让哥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且更加真挚感人。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是亲情因素,弟弟是个缺乏安全感的人,从弟弟反问哥哥为什么这么多年都不肯去看望自己可以看出弟弟希望有人能走进并且理解他的生活,给他一些关注,否则这样悬殊的经济实力的差距很容易让他将自己联想到自己像是一个被抛弃的人。同样的,在哥哥出尔反尔,不想住在弟弟的房车里的时候,弟弟也有被抛弃的感觉。另一方面,弟弟为什么一直以来如此执着于自己的看似荒谬的生活方式?也许是因为兴趣,更也许,是希望自己的超乎寻常的生活方式能够引起哥哥或者妈妈的注意,能够证明自己的特立独行,能够以另一种方式与哥哥的成功匹敌,其实根源便在于弟弟心中的自卑感。

 2 ) 爱既是尊重?

家里面有两兄弟,很是好奇如何会出现这样的兄弟人生。想从几个角度探讨一下剧中的妈妈哥哥弟弟。

妈妈——剧中妈妈的打扮很亲切可爱,对待弟弟说话很温暖,让人感觉母子的亲近。同时,妈妈对哥哥也很是了解,知道哥哥的秉性,与哥哥的谈话带有礼貌和克制。

其他有关妈妈的镜头并不是很多,无从知道更多的细节。但从哥哥的话中,我们能感受妈妈对弟弟的偏爱,导致哥哥对弟弟酸楚。生活中,我一直想避免这种事发生,一直在克制自己。直到看到一本书《教养的迷思》,被书中点拨了一句,就是人和人之间的感情的双向流通的。(原文的大意)我相信即使不是父母,任何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也都是如此,而且每个人都会与身边的人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至少,从这个程度来说,我们不能对剧中的妈妈过分苛责。只是为人母如何避免部分孩子的情感缺失。

哥哥——如果哥哥小时候情感的富足,至少跟弟弟获得的一样,此后过得平凡人生,跟现在富裕的精英生活抉择,哥哥会如何选择?

哥哥对待弟弟,看不出有太多的情感流动,或许还是情感的负累,更习惯的是疏离。想是朋友之间也一样,如果从小没有很好的情感交流基础,而多半是酸楚和嫉妒,也未必有什么好的结果。只是朋友你可以选择断交,但是,亲情却很难。当你发现,每次是一方不断地付出,而另一方不停的索取,这样的交流会让人感到无力和厌烦,所以,一定程度上,我可以理解这样的哥哥。哥哥是理性的,就像他小的时候在家并没有获得弟弟多的关爱,而是向外而生,找到了一种公平的机制,就是努力的付出就会有回报。哥哥对待人的感觉是冷静且克制的,这跟他的经历密切相关。也是长久的社会生活的历练,无所谓好,无所谓坏,仅是让人少了些人的烟火气。也由此,能看出哥哥跟妈妈也并没有很亲近了。

有人说哥哥有些自大,喜欢站在制高点来品评弟弟的人生。至少在片中我能感觉得到哥哥虽然冷静克制,但是优越感极强。想想这也是难免的,世俗人生,哥哥是成功人士的代表,大多数的妈妈一定会希望儿子能够像哥哥一样吧!当然也不有不同的声音。长期的受人关注,追捧,混迹上流社会的精英圈子肯定是会对人的塑造有影响的。真要是哥哥能站在弟弟的角度,默默的帮助弟弟,当一个弟弟的脚手架,而不是上帝,那应该是太了不起了。如果是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小时候兄弟的感情很要好,但事实并非这样。

弟弟——在哥哥的眼中,弟弟是备受父母呵护,被给予更多的温情的,从妈妈跟弟弟的交流中也能看出一些,而弟弟的成年生活却并不那么容易,这是一个谜题。并不想好多育儿书写的那样,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孩子的未来人生更有保障,敢去迎接生活中的各种挑战。看来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剧中,弟弟进入哥哥的生活,似乎一切都还是很和谐的。与人交谈很轻松,会赢得别人的关注,当然也不排除因为哥哥的地位,大家对待弟弟的礼貌性的友善。弟弟在马场的表现也远远超出了哥哥的想象,或许弟弟有哥哥这样的马场生活,表现要远超过哥哥,想象总归是想象,现实的人生就是这样。不排除哥哥的发达有运气的成分,但是努力的人生总是有更多的可能。

当哥哥走进弟弟的生活时,有了更多的保留。弟弟整理好自己的形象,用一顿大餐来欢迎哥哥的到来,这让我们感到了真诚,从中能找到些许自己的影子。弟弟的片段化生活,让人感觉到他的观念偏执,这一部分我想是谁都无能为力的。哥哥出于对弟弟的尊重,而有所保留,我更愿意这样理解。就像《灿烂人生》中的哥哥对弟弟的尊重一样,虽然结局并不是哥哥想看到的。

弟弟会迎合哥哥,但也会保持自己,哥哥呢?更希望弟弟能按照他的安排指导生活,这也是弟弟所排斥的。也许,哥哥放下以往对弟弟的成见,且不站在制高点的跟弟弟平等交流,想必兄弟关系会更和谐,也许,弟弟更能听进去哥哥的建议。毕竟弟弟见识过哥哥的生活,改变了些许对哥哥武断的评价,且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难道不是每个人都想拥有的么。

 3 ) 生存才是第一要义

看这个视频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如果弟弟没这么出格,只是一个生活略窘迫的普通人,又会是什么样子。

现在的弟弟确实是哥哥形容的那样:自我意识的破碎。时而真挚热烈的像个小狗,时而相信歪理邪说认为世界会爆炸。这样的人确实让人又爱又恨。

其实整个影片最让人纠结的是弟弟对于哥哥的感情,有依赖,有叛逆,有一些羞愧,他挺想得到哥哥的认可的。如果弟弟是一个真正风流潇洒,每天住在房车里高声歌唱,热爱自己生活的话,我相信哥哥也会为他喝彩。现实是弟弟根本就没那么潇洒,他看到哥哥的大房子会局促不安会有些自卑。而他又很想哥哥能理解他帮助他。这才是整个影片让大家讨论的焦点。一个享受财富,一个享受自由,各自安好,互相羡慕。这就是电影里才有的美好大结局吧。而现实还是没那么浪漫。

有些自卑。而他又很想哥哥能理解他帮助他。这才是整个影片让大家讨论的焦点。一个享受财富,一个享受自由,各自安好,互相羡慕。这就是电影里才有的美好大结局吧。而现实还是没那么浪漫。 我这个追求物

 4 ) 不同价值观却同样出彩的人生!!!

看完这个纪录片,我觉得我需要记录我所看到的东西学到的东西。脚踏实地比空谈空想要实在的多,哥哥脚踏实地做事,务实努力工作,去赚取自己想要的人生与生活;弟弟空谈空想,做事不着边际喜欢放弃,纪录片最后哥哥的心结弟弟为他放弃的学徒其实不然是弟弟自己放弃了,半途而废,他很善长但是他放弃了,整个纪录片下来我觉得弟弟其实思想不穷,只是喜欢自由,不在意他人看法,活得自由自在;就像哥哥说的他适合销售他遇谁都能聊他适合去销售汽车而不是书,站着哥哥角度来说是这样的,这样他能富有起来。但是纪录片最后也说,弟弟不在乎哥哥的那些他对哥哥想要的从来都是感情而不是金钱,所以他不在乎钱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影片最后弟弟哭了,因为哥哥对他态度改善了,他需要的是哥哥的关心而不是理性帮他处理问题,给他钱之类的。两个人都很关心对方,只是方式不同,哥哥理性思维是我为你处理事情,我帮助你;而弟弟感性思维,是我不需要钱,我因为你老是和我讲钱我也看不起你这种资本家,影片开头他说了句很多事给他打个电话都很困难大概意思的话,所以由此可以知道,弟弟需要的是情感!站在哥哥的角度来说,我们需要老老实实地做事,务实脚踏实地,去找更好的交友圈去提升自己,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高度;站在弟弟角度,人的一生自由自在无论我吃的如何穿的如何,我从不去在意他人,他不是流浪汉他有工作难怕是搬砖,他自食其力。他有出书、能和很多人聊天,他去追求他想要的生活哪怕连最亲的哥哥都说这是瞎想,但是他自己坚信这是属于他的世界,他想要的生活,他自己过的舒服就很好,他追求的是精神而不是物质,这是很多人都不敢做不敢想的事。他做到了!最后哥哥对弟弟说,如果哪天你发现他不是真的,怎么办?哪我可能会崩溃!哥哥只说了一句,最后来找我我帮你!在我看来,哥哥对弟弟真的很好了,我尽我最大限度去尊重你的世界、你的梦想,如果你的世界轰塌了,你来找我,我帮助你!这就是男人最好的表达方式!

ps:弟弟不是乞丐,他不需要施舍我上面说了很清楚了。其次个人价值观,这东西都是哥哥自己挣的不是父母给的,凭什么无下限帮你!没什么是理所当然!

 5 ) 清醒点吧少年,担起自己的人生

每次我想写点感悟的时候,都要点开影评这一栏,说实话我写的只是一些观后感而已。

1

看记录片的介绍,我以为是类似人生七年之类的故事,能从其中得窥不同人生轨迹的秘密。我看第一遍的时候以为是穷人生活方式和富人生活方式的区别,或者是两种价值观的碰撞。后来发现不是,因为如果是价值观或者生活方式的话,那些是你坚信并享受的方式,没有优劣之分,高下之别。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要过什么生活的权利,有权选择自己的未来。但这个记录片不是说这些。

这个记录片里你能看到的是富哥哥对穷弟弟的全面碾压,造成这一切的结果是个人奋斗与否的差异,以至于后面的人生差异越来越大。弟弟对社会、对亲人的抱怨、指责,对当下生活的不满,对富人的偏见,因无力改变生活开始寄托于虚无的末世论,弟弟因无力进入哥哥那样的生活而愤怒、放逐自我。这些是不能看作一个成年人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并且享受这种方式的。所以你要真以为是两种价值观的碰撞,两个试图和好的兄弟,一个家庭沟通和睦剧,请不要再往下看了。

2

哥哥伊凡比弟弟大卫年长一岁,都出生于同一个普通家庭,爸爸是警察,妈妈是银行小职员。兄弟俩从小吃差不多的,穿差不多的,上差不多的学校,唯一不同的是大卫是弟弟,所以格外被宠爱。

哥哥伊凡十几岁的时候就要修草坪打零工补贴家用,但是弟弟大卫一整天什么都没干,除了破坏公物和卖小黄书赚香烟钱。

哥哥伊凡21岁离家创业,挣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后面又开了一家公司,壮大之后卖掉;继续开新的公司,卖掉;通过这样的连续创业,哥哥伊凡跻身为富人之列。

弟弟大卫呢,参加一个汽车修理培训最后没有坚持下去,在城市中创业失败之后自我放弃,开始去吸毒、流浪、学禅修,写了一本自传却没人看,到40多岁的时候只能干一些泥瓦工之类的杂活。总是选择那些容易的路,不需要负责任的路,可以随意放弃的路,最后命运所有的沉重都给了他。

弟弟责怪哥哥25年来不够关心他,帮助他。以前说给他买游艇最后也没给他买,觉得哥哥有能随意让别人失望的能力,只是因为他有钱能够满足别人的愿望。

对自己的愿望、理想、需求、渴望不负责,反而指望别人帮自己实现,这不仅仅是穷,而且还是个很孩子气的思维。一点都不像个能为自己负责的大人。

哥哥伊凡和弟弟解释从荷兰将船拆成20个部件再带回来,整件事情就要耗费很多的钱。弟弟大卫反驳说,这就是伊凡用钱的方式,不让自己看起来有钱,却让人觉得自己很穷。

我穷是因为你的富衬托出来的。我穷都是你的错,这是什么狗屁逻辑。

哥哥伊凡对剧组说,他曾经给弟弟很多钱,只是没有告诉他而已。付弟弟生病的钱,帮弟弟还欠的钱。哥哥伊凡并不想直接告诉他,但是哥哥用了一个词,自我意识的破碎。自我意识的破碎是总觉得自己的很多境遇都是因为别人没有帮助自己,没有为自己张罗、安排,不知道很多事情要自己选择,自己负责,别人救不了你,能救自己的永远只有自己。

哥哥伊凡带弟弟骑马,哥哥担心弟弟会从马上摔下来,所以劝弟弟下来牵着马。弟弟下来牵马,随后看到哥哥骑得特别好,所以想试一下。弟弟大卫很快上手,而且骑得特别好,很快奔跑起来。但是在结束的马厩里,哥哥对着镜头说,他其实更担心弟弟会用力扯缰绳,伤害到马嘴。哥哥还是瞧不起弟弟的,觉得他一事无成,什么都不会。

哥哥伊凡带弟弟去看展览,弟弟很擅长和别人交流,在整个过程能够认真倾听、讨论,整个人好像充满了向上的力量。哥哥由衷希望弟弟能像这样积极快乐地生活。

弟弟大卫相信几颗卫星连成一条直线就会毁灭地球的理论。但是这在哥哥伊凡眼里毫无逻辑和科学依据,毫无意义。

在哥哥伊凡家待的最后一天,伊凡带弟弟观看自己的马术比赛,弟弟大卫看见哥哥从马上跌落,跑来关心哥哥。两个人相处非常融洽,哥哥非常喜欢弟弟这样的状态,也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比较好的哥哥。

3

part 2,哥哥来弟弟家住(说是一个家,实际就是一个房车),弟弟专门打扫了房车,而且把之前凌乱的头发也剪整齐了。哥哥带着花来看弟弟,开头都挺美好的。

哥哥伊凡一想到要在这么狭窄的房车内和弟弟一起住,特别难以接受,接不了弟弟的笑话,不喝弟弟煮的茶,连弟弟做的饭也只是尝了几口剩下的都喂狗了。

哥哥伊凡跟弟弟提要去妈妈家睡觉,又觉得很尴尬,怕弟弟以为自己嫌弃他,找的借口是他自己真的很嫉妒和羡慕弟弟这样的生活,自己需要的东西在弟弟这完全不是必须的。这些地方只是各人生活方式不一样而已,并没有任何槽点。

第二天弟弟大卫约好哥哥伊凡八点参加自己的新书发布会,但是十点才来接自己去现场;而且还换了一套亮黄色的西服。哥哥伊凡直接对剧组说,很不喜欢弟弟连守时这样的基本礼貌都做不到,而且特别喜欢评论别人,觉得那些民主党派就是傻瓜,自己却连公开场合露面和守时这样的基本事情都做不好。

弟弟带哥哥参加自己的社交圈,讨论反欧盟政策,有人发言说支持欧盟是违背英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是叛国的行为。这些是写在英国大宪章内的。但是哥哥反驳说大宪章内有明确的条例这么说嘛,那个人就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他。

哥哥从店里出来对剧组说,弟弟大卫平时就生活在这些没有意义的古怪言论中,缺乏参与现实世界的意愿,这在底层人的生活中被广泛认可,在某些方面是懦弱的表现。弟弟大卫在文化上逐渐远离了现实,并且很远,而且有很多同样想法的人在他身边支持他。在这样的环境中,除了彼此可以安慰,对现实困境一点帮助都没有。

哥哥总是劝弟弟找一个稳定的工作干,弟弟说哥哥只是不知道他无时无刻不在工作,特别忙,特别辛苦。所以他带哥哥去他打零工的地方。

哥哥伊凡一直觉得弟弟大卫变成这样是有自己责任的,如果在那个时候没有让弟弟见过这些花花世界,弟弟也许最后从事汽车修理就会有稳定而体面的生活。他没有做到一个好哥哥的角色。最后听到妈妈说那个汽车修理是弟弟主动放弃的,哥哥伊凡一下子就释然了。最后再见一下弟弟他就可以离开了,说这话的时候好像在完成一项任务。安慰了弟弟几句就开车走了。整个过程很冷漠,弟弟摇下了车窗,边流泪边冲哥哥喊,要常走动。

如果人生有捷径,捷径就成为了唯一的路。在弟弟大卫的心里,哥哥就是那个捷径,能让他的人生一下子就发生改变。但是哥哥伊凡知道人生是没有捷径的,都是靠自己不断努力不断奋斗的。弟弟的人生很难一下子有改变,而他这次也不过是为了救赎自己内心的内疚。都是爹生妈养,弟弟这样的人生该负责的是他自己,和他无关。

4

如果在以前自己没有学经济学的东西,可能会对大部分人的观点认同。如果你认同人际交往的第一运行法则是价值交换,那可以继续听我说下去。比如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是屠狗辈想仗义么,因为屠狗之辈能用来交换的就是自己的力气,仅有的一点资源,要仗义这样别人才能对自己仗义。是读书人相当负心人么,读书人可以拿自己的知识换得迈进更高阶层的门票,只需要投靠到权贵当看门狗就行。屠狗之辈权贵拿钱能找多少找多少,投靠给权贵也没人要,仗义是屠狗辈安身立命的东西。但是读书人是可以选择的,选择当负心人,或者坚守自己。一个有选择,可以当负心人;一个没选择,屠狗辈相当负心人而不得;最后就变成读书不仁义,这是什么道理。

富人资源(这里的资源可以是金钱、人脉、房产、公司、见识、智慧、高超的技能)丰富,所以整体富人给人的感觉就是冷漠,因为你能提供交换的东西他一点都不稀罕。穷人给人的感觉就是讲义气,互相帮忙,抱团取暖,通过交换人情的方式获取资源,因为实在没有更有效的途径了。

同样的道理,哥哥的大部分基本需求都能通过自己的资源或者金钱换取,为什么要通过低效率的感情,交换人情的方式获取。而弟弟并没有什么资源,所以只能通过感情。

哎呀,一不小心说了什么真相。不知道这一段会不会被人打,要不要加行小字,其实这段我也没想清楚,欢迎讨论。

我是穷人家庭出身的,小的时候我妈总是和我说,好好读书,要争气,不然会被人看不起。她说的看不起是指我那些富亲戚,所以我一直很努力读书。但是我长大后凭学识站到他们中间,才发现,别人既没有看不起你,也没有看的起你,他们都在各自的人生困境中挣扎,向前看。就好像大家在海浪里行走一样,如果你站在他们旁边,海浪的灾难或者机遇来了,大家可以手挽手一起干。如果你落后一步,别人也难以兼顾你。

说到底,自己的人生还是要自己负责,不管选择的是什么。

 6 )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你我血脉相连,心却相隔万里

如题所示,本片讲的是一对出生在相同家庭,却走上截然不同人生道路的兄弟的故事,他们关系并不融洽,这是一次他们之间和解的尝试。

本片围绕的是:兄弟两人分别到对方的家中小住,并参与对方的日常生活,看看是否能够加深对对方的理解,从而达到和解的目的。

我建议观众对剧情简介置之不理,因其本身充满倾向性:“哥哥为人勤奋善良,弟弟行为乖张想法怪异”,“哥哥能否解开心结重拾内心深处隐藏着的对弟弟的那份爱意;弟弟又能否体会到哥哥的良苦用心,放下对哥哥的成见,在哥哥的教导下重新走上正常的人生道路呢?”

实际上,片子本身是站在中立的角色记录兄弟俩的生活,并没有把作为富人的哥哥放在道德制高点上,也没有把弟弟钉在懒惰、非主流的耻辱柱上,最后,也没有做任何定性的判断。

看完全片47 mins,我反倒觉得哥哥才是一种充满成见的状态,他对弟弟的爱不足以超过他对弟弟生活方式的看不惯。他拒绝“投资”没有“钱途”的弟弟,除非弟弟愿意按照他认为“合理”的方式改造自己的生活。而且哥哥处处难以掩饰自己作为有钱人的优越感:哥哥带弟弟去骑马却担心弟弟伤到他的马,拒绝在弟弟住的卡车上过夜,把弟弟做的晚餐羊肉喂自己的宠物狗(好吧,可能老外把狗当成自己的家人),对弟弟社交圈里都是社会边缘人表现得嫌弃,不想看弟弟作为泥瓦匠的工作日常。哥哥只看到弟弟因为不做修理工之后的穷困潦倒,却从来没有关注弟弟其实是个梦想家,他一直在追随自己的内心:四处旅行、追求心灵和思想的升华、写一本自己的书。我一直觉得弟弟穿着“不合时宜”的亮黄色西装开书友见面会却没卖出一本书、但却送出了一本的那段拍摄,又窝心又感动,让我看到了弟弟的赤子之心。

反观弟弟,虽然他心里嫉妒哥哥,但他还是希望能跟哥哥重修旧好,希望哥哥能看到自己的生活并不是那么不堪,我觉得弟弟富有激情并且情感充沛。哥哥的朋友不知道哥哥有个弟弟,而弟弟的朋友则对哥哥说:弟弟常常跟我们提起你。弟弟的生活也没那么离经叛道,哪怕他确实在年轻的时候因为不成熟犯过一些错误,如今也只是人到中年的潦倒罢了。

虽然一开始弟弟对哥哥诸多指责,让旁观者觉得他没有礼貌、充满攻击性,但是看完片子觉得他说的真是精辟,也显示出弟弟并不是一个没有文化的盲流,例如:当哥哥为了不想借钱给弟弟,就会假装自己没钱,但同时又会让弟弟觉得自己穷,又比如哥哥曾经答应要帮弟弟买船,但又收回承诺,弟弟想指责的不是哥哥不给自己买船,而是那种仗着自己有钱就让弟弟从天堂跌落到谷底的随意,对此哥哥还觉得自己理直气壮,因为把那条船运回来“不合算”,或者弟弟居然向他索要那么多太贪心。

我想这部片子想表达的,会不会更可能是:像哥哥这样的富人阶层,明明有能力帮助穷人,却对穷人的痛苦视而不见、置之不理,这样一种“为富不仁”的谴责。

片子最后以哥哥发现“啊原来弟弟不是因为我才不做修理工的”得到了救赎,释然的开着豪车回到自己的豪宅去了,而弟弟却在自己居住的卡车里流下了眼泪,他在摄像头前喃喃自语:“这个结局还不赖,对吗?”似乎想说服自己。

 短评

偏综艺的真人记录。冬吴的讨论显然是偏颇的,始终秉持穷人必有可怜之处的言论,讽刺的是他们还在结尾处说对于不了解的世界不应该轻易去发表批评。看到最后,明眼人都看出来弟弟更真诚。现代社会的一个可怕之处在于,所有的贫穷和富有都被视作了理所应当,虽然人们常常把“万恶的资本”挂在嘴边,但人们其实已经全然接受了资本和权力规则,忘却了这个世界的大多数人因为“资本和权力”规则的存在而失去了平等的机会,大多数人注定要永远被困在穷人的世界,无论如何努力,因为这就是现在这个世界的规则。少数的富人要凭借多数的穷人来成就,否则也就不存在富人。

6分钟前
  • 布兰特很辛苦
  • 还行

我们永远无法评判一个人比另外一个人更努力更认真的对待生活,我十分坚持这个论调,却也因这个信条,面对生活不如意却麻痹自己的人时深感愧疚。

11分钟前
  • 水曰
  • 推荐

很真实很公正的视角,挺开眼界的。

16分钟前
  • Em
  • 推荐

可能都是想活成哥哥,最后却变成弟弟的普通人吧,希望我能略微不普通吧。

19分钟前
  • 城市的黄昏
  • 推荐

我终于明白弟弟是为何如此贫穷了,逃避现实,圈子也都是同类型的人,抨击政府抱怨社会,却丝毫没想过怎么改变,哪里有更好的方法。沉浸在一些不现实的世界里,这么多年,不是没有过改变生活的机会,却各种理由放弃了。人一生,机会都是把握,自己寻找的。而反观哥哥,现实理智,讲究实干精神,在童年弟弟衣食无缺时,就要出门干活,因为艰难的童年环境,而决定了他要更努力更踏实,这也是种财富。面对现实,拥抱现实吧,感性是脆弱的,而理智才是勇敢的,无坚不摧的。

21分钟前
  • 一童先生
  • 推荐

2019.4.19想看,我是觉得这片子拍得很一般。说实话,失望!只是强调标题哥哥富,弟弟穷!其它的都没讲清楚。我认为只能算兄弟两人相处的流水帐。评分偏高

22分钟前
  • 2006-03-19加入
  • 还行

习惯和观念,导致了人与人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

23分钟前
  • Matthew
  • 推荐

导演有居心不良的嫌疑。他想说明什么?穷人是因为自己不努力,富人是因为自己的奋斗?仅这个片子可能适用,推广到社会就不能成立。也有很多人很努力却成为穷人的,也有很多人不奋斗就是富人的——阶级固化就是这个结果。英国普通家庭的孩子会有三个结果:小概率成为穷人,就如弟弟排斥社会体系,自我放逐;小概率成为富人,就如哥哥,创业成功,从政成功;大概率成为中产,就是大学毕业,正常工作,混个衣食无忧。

26分钟前
  • 多说无益
  • 很差

圈子决定眼界和层次

27分钟前
  • 深情的艾老师
  • 推荐

我们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走向了人生的分水岭。至少不是从出生开始的吧。

28分钟前
  • 腹有诗书肚子大
  • 还行

本以为是《富爸爸,穷爸爸》的模式探讨理财方式的题材,没想到是兄弟版变形计。弟弟真诚敏感而略微神经质,哥哥想来是挺能干且沉稳的,但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已经极力克制了可还是哪儿哪儿都能溢出来的高人一等感和些微的冷漠疏离,大概童年的影响真的对他挺大吧。原生家庭的影响大概率是一生的烙印。结尾看到弟弟流泪觉得很心酸,可转念一想,兄弟俩本就已是不同路上的人,隔着点儿距离没准儿对双方都更好些。想想自己的某些烦恼,何尝不也同是局中人呢。

33分钟前
  • 夏日的小西瓜
  • 还行

名虽如此,但似乎穷和富是片子里最次要的主题。

35分钟前
  • Sami
  • 推荐

看电影了没

36分钟前
  • Sofie
  • 还行

兄弟两人价值观的不同,早已是两个世界的人,难以融合,互相有些空间反而都觉得自在吧

38分钟前
  • 抹茶慢品
  • 推荐

不知道摆拍程度怎样,觉得总想表达点什么,但是却看不出来

43分钟前
  • 张兮兮
  • 推荐

很棒的,比较冷静和务实地记录,背后原因留待各位观众自行推测。个人认为哥哥和弟弟都是两种不同的出色,不同的混乱。

44分钟前
  • 烟挞听敏
  • 推荐

哥哥说弟弟的行星撞击地球论,对富人的仇视影响了弟弟的一生,但其实这也许不是因而是果。弟弟没法像哥哥一样生活,于是痛恨富人,沉湎于这些地球毁灭论和阴谋论。这个片子结尾,哥哥从此不再内疚,以前他一直以为是因为他弟弟放弃了一个重要的技能考试,这次他妈妈告诉他,弟弟前一个月就放弃了,哥哥不再内疚,也许以后离弟弟更远了。毕竟,他还是没有跟弟弟一起睡在车上。兄弟俩渐行渐远是肯定的确定的,无法改变的了。。。

47分钟前
  • 长安亚
  • 还行

如果能延展到兄弟俩小时候的经历,分析为什么会分道扬镳走两条路,就更好了

49分钟前
  • 舞步_sariel
  • 推荐

很多东西没说透,血缘关系粘起来的两个陌生人。

51分钟前
  • ming
  • 还行

说好的阶层固化呢?我感觉哥哥应该是被包养过吧。

52分钟前
  • 宋清祐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