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真的1981

HD中字

主演:谭咏麟,胡冠珍,崔福生,雷鸣,张冰玉,吴巧玲,葛香亭,常枫,陈慧楼

类型:电影地区:台湾语言:国语年份:1981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假如我是真的1981 剧照 NO.1假如我是真的1981 剧照 NO.2假如我是真的1981 剧照 NO.3假如我是真的1981 剧照 NO.4假如我是真的1981 剧照 NO.5假如我是真的1981 剧照 NO.6假如我是真的1981 剧照 NO.13假如我是真的1981 剧照 NO.14假如我是真的1981 剧照 NO.15假如我是真的1981 剧照 NO.16假如我是真的1981 剧照 NO.17假如我是真的1981 剧照 NO.18假如我是真的1981 剧照 NO.19假如我是真的1981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假如我是真的1981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李小璋(谭咏麟 饰)是下放到东风农场的知青,某日,他进城看戏,被剧团的赵团长、文化局的孙局长(雷明 饰)等人误认为是首长的儿子而接受了诸位热情的招待,李小璋一时之间找不到机会解开误会。  李小璋有一位名叫周明华(胡冠珍 饰)的女友,两人于农场相识,交往多年, 彼此之间感情十分要好。然而,周明华已经托关系将自己调回了城市,李小璋依旧留在农场,因此,周明华的父亲坚决反对两人的结合,可是,此时周明华的腹中已经怀上了李小璋的骨肉,如果不能及时结婚,她将身败名裂。如众星捧月般的李小璋受宠若惊,决心假戏真做,他利用有求于他的赵团长和孙局长,为自己搞到了回城的介绍信,然而,谎言总有被揭穿的那一天,身份败露后,李小璋站在了被告人的席位之上。解忧杂货店(国语版)致命托儿所不羁夜死者妙亲家与俏冤家杀人手法明天我爱你石头上的花只有吉祥寺是想住的街道吗?上海王佐州自救兄弟安娜的情欲美人图当代艺术万万没想到 第二季 番外篇真的要去航海第一季恐惧之城:纽约黑帮教父落网记烈火男儿之见习英雄大路朝天(2010)橙子与阳光时间旅行者的妻子2022魔鬼的精神丛林噩梦情歌风波(国语版)木乃伊2昭和64年后篇月宫宝盒无负今日厨房第三季错乱记忆套路大师痴人说爱我们的旗帜从普拉达到纳达黑帮之境第二季从宫本到你2018人猿泰山1981毁灭之路国语大事件孤胆追踪者空中浩劫第七季蝶影救赎我的虚拟男友

 长篇影评

 1 ) 我要对这部电影进行批判

我要对这部电影进行批判,明显是港台的敌对分子故意拍这部电影在给社会主义抹黑!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批判特权主义,同样是下乡青年凭什么领导的儿子就可以返城、普通人就要无休止的呆下去,同样是电影观众凭什么普通人就要等领导、同样是人,为什么老百姓想吃什么都吃不到,高官就有专供的食堂可以买到各种新鲜食品,这就是对人人平等的赤裸裸的污蔑!批判!

2、批判男女不正之风,电影中的老革命王市长,非要给塑造成一个偏爱女色的人物,众人在场就对女演员动手动脚,最后竟然还上了女演员的床上!批判!

3、批判权权交易,都是社会主义的好同志,怎么会为了将自己的位子向上攀,就放弃原则大搞权权交易呢!批判!

 2 ) 人生如戏 戏如人生

在这里我们探讨人性的问题。

生活水深火热的人民痛恨特权;

可他们却到处托关系巴结人走特权;

如果把这样的人放在那个位置又会怎样?

终归人性是最经不起考验的,

唯有真正依法治国,法律不沦为政治手腕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吧。

片中最悲凉的一句话莫过于:“这是常有的事情,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习惯了也就好了”,我等韭菜屡屡被割却“ 死于听天由命和漫不经心”

 3 ) 真假茅台酒

       第一次听讲这部电影,是在多年前商台的光明顶节目,陶杰介绍了这部由俄国舞台剧改编的讽刺特权阶层的作品;这个三十年前的故事放在现在仍非常入时。有趣的是据说这部台湾电影在1981年制成,当年却遭到大陆及香港的禁播,大陆抵制的原因无需说明,香港禁播的原因是当年的港英政府“顾及大陆感受”;而本作在香港复播的年份是电影问世的八年后,配合电影对权贵主义的批判,在那个特别的年代解禁可谓应运而生;而当年在那场别开生面的义唱中,谭咏麟的一番慷慨陈词,如今结合他截然相反的立场, 彷如隔世地变成了疯言疯语。

       电影讲述解放初期,被下放到农场做知青的李小璋得知身处上海的女友明华已经怀孕,遂向组织告假回城料理。明华的父亲嫌弃小璋只是工人子女,又被下放到农村,不愿意女儿跟随他受苦。李小璋既痛恨明华父亲的势利现实,却又埋怨自己的出身贫寒。偶然的机会下小璋在戏院打听到市委领导的动向,便打蛇随棍上地冒充首长的公子,而骗取市领导的信任,小璋以假乱真的对答与行动迷惑那群各怀鬼胎的上级,进而达到让自己上调的目的。

      剧中茅台酒作为电影的主线运用得很绝妙;开场时小璋正愁如何向上级告假,朋友仗义地奉上了茅台示意小璋向领导献酒,得知茅台威力后小璋入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酒商里购买茅台,这酒的价钱当然不菲,小璋想到以普通白酒兑酒的点子,掌柜也诡然一笑。这种酒与普通烧酒的分别,真有那么多人可以分别到吗?似乎是真是假也没有所谓。假冒的茅台酒与假冒的李长城轻易就获取了高官们的信任,这瓶茅台酒被人越吹越玄乎,李长城也越来越入戏。最后那瓶酒竟然作为纪念又被送到了李小璋的手中,不详地小璋的好运气似乎也已经用尽,当茅台滑落到地面碰个破碎时,小璋的命运也走到了尽头。

       我很喜欢小璋向女友抱怨自己只是平凡百姓家出身那一段,光线从上打落,映照着落寞的女友与失意的小璋,衬托着斑白整洁的小地砖,凝重彷徨得很舞台剧。小璋执意假扮李公子,“不能上调,我就上吊”的誓言充满着绝望与悲壮;当他的行径惊动了李达,与李达的一番对质也字字铿锵,直击社会现状。 最后明华的高干女伴得知小璋不过是个骗子的时候感到很惊讶,说“他为什么那么傻,不就是为了上调吗?” 小璋铤而走险的行径,在特权阶层看来却只不过是为了很简单的一个申请。

       小璋没有食言,计划落空的他选择在监狱里以破镜自尽,其实如果电影早点在他观赏戏剧时以那副苍凉空洞的面孔结尾可能更加完美。不过当然如果这样,也就没有了他对观众的一番发问“这样就犯法了?! 假如我是真的呢?” 究竟他错在假冒权贵子弟,还是错在运用特权呢?

       其实当看见港台及境外的作品嘲弄我朝时,每每在发笑的背后都会有一份心酸,我真的真的,很想控诉这些“反动势力”对我方的“严重抹黑”,给予我这份信心的第一步,也许就是这类题材的重光,看来依然长路漫漫...

 4 ) 假如我是真的

“其实上调也不是什么难事,为什么他要冒那么大的风险?”明华的朋友这样向明华宣告了小璋的“死刑”。乍听上去,没有什么不对的,上调只是一件小事,只需要文化局局长一个电话,只需要吴市长一张条子,只需要服装厂厂长打通关节。

但工人家庭出身的小璋根本没有这一切,他不认识市长局长处长厂长,就是一个在农场劳作多年失去了理想的小人物罢了。他连请假都不得自由,要靠朋友的一瓶茅台才能被通过。

在剧院门口,一通电话敲起了他的撞骗之路,他冒充高干的子女斡旋在话剧团团长、处长、局长、市长之间,灵活机巧地四处招摇。他说他是高干的儿子李长城,要帮朋友李小璋调离农场。可是有原则的吴市长早要杜绝走后门,没有自己的条子压根不许上调。但第二通冒充电话又把这原则一扫而空,小璋直接冒充高干,让市长为他办事。

拿到市长条子的场长也不得不同意了上调,小璋由此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可惜,洞穴中的火光映出的影子再真实也不是真相。

小璋被高干亲自“会见”了。小璋慷慨陈词,说了许多真心实话,似乎将高高在上的干部感动了,高干也说“我会好好考虑”。但迎来的不过是一段牢狱和一面镜子。在监狱里,乔虹送来的镜子帮小璋看清了自己,他终究不是高干的子女,他终究是普通人;借助这面镜子,他也看清了生命,终结了自己的生命。

小璋也曾是意气风发的少年,有理想有力量,但经历多年的农场生活,自己的棱角早已抹平,气力也衰竭了。看着身边的朋友接连借助关系调离农场、回到上海,他艳羡、眼红、恨,“为什么我的爸爸不是高干?”

所谓高干的儿子真有固定的长相吗?那必定是没有的。特权阶级有特殊样貌吗?那必然也是没有的。可他们的嘴脸没有长在镜子里,而是时时刻刻长在社会里——他们呼出居高临下的口气,他们手脚的关节总是能打通。所谓的原则也只不过是能灵活变通的话语罢了。

 5 ) 爹的问题源远流长

   关于爹的问题,果然是源远流长的。
  影片简洁直白得让现在中国所有电影汗颜,没有情欲纠结卖点,却一眼道破——爱情的美好,现实的残忍,逼得一对年轻人上了绝路。最后李小璋疯狂地哭着笑着喊着——假如我是真的呢。
  ——假如他是真的高干子弟,那么是不是就会幸福大结局,是不是就是一个灰姑娘与王子的Happy ending?
  关于爹的问题,80年代早已在电影现行,而如今,我们却还只能在网上议论纷纷,待言论过去,牛逼闪闪的爹还是无所不能。
  这片子的爱情,单纯美丽隐忍,没有过于的甜蜜,却分明催人醉,迷幻人眼,看似一闪而过,实则横行全局,比现在的爱情片子,嘴巴上的要死要活多了几分现实的意味,也更加真实动人。
  

 6 ) 假如这是假的,就好了

根据大陆作家沙叶新的同名话剧改编。没想到这个在80年代初被禁的剧本跑到台湾发光发热,最后拿下了第18届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张永祥的第5次)。更不用说王童凭处子作就荣获最佳影片,算是台湾新电影一代中成名最早的了。温拿中大红大紫的谭咏麟居然斩获影帝,只能说当年没一个能打的。

片尾男主说,“假如我是真的呢?”,意思是身份的重要性能让一切不合理变得合理。可是这话分明逻辑不通,因为人家就是控告他诈骗啊,别的罪也没赖他身上。其实我看完后的第一感觉反倒是,假如这些众生相是假的就好了,如果是居心不良的GMD泼我党脏水该多好。只可惜这里面的每个人物每句台词都太真了,大概在每个城市每个单位都能揪出一把。而且这些人和事至今仍在上演,批条子养小三官官相护媚上欺下什么的甚至已经见怪不怪。当初被禁的剧现在也未必能演,“假如流水换成我,也要泪儿流”。

细节方面,《钦差大臣》的戏中戏很讽刺,那瓶贯穿始终的茅台极巧妙,另外谁能告诉我首尾的字幕是反话吗?原话剧最后是个法庭审判,并未交代人物结局,而本片则安排了男女主角自杀。我更喜欢话剧版结局,不如就在男主回去看戏时结束(甚至以戏里面的场景结束)。在荒诞的时空里,不妨给观众留点念想。

 短评

“教育片”,字幕就是一讽刺。党的政策一改再改,不也是欺骗人民么?

6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一瓶80年茅台的曲折经历。深刻反映了当年广东地区酱香型的地位。

7分钟前
  • 老羊
  • 力荐

宝岛伤痕片,讽刺官僚入木三分,拼爹由来已久。错综政治时局下改了剧本,诞生出扭曲的“不肯脚踏实地”悲剧结局。映前宋楚瑜出面嘉勉,可惜台湾票房惨淡,内地香港更遭抵制。舞台银幕内外呼应,调皮的动势转场,普通人看不到的彩色电影是小姐与流浪汉。“想不想爬到长城上去看看?”“为了感情,苦闷”

11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如此具有现实意义和讽刺意义的好片,81年金马奖啊

14分钟前
  • 小能七九西
  • 力荐

因政治敏感而被无情搁置 索性不是永久 回忆当年所有 还想再看一遍~ 假如我是清流水 我也不回头……

16分钟前
  • 爱茉绿绿
  • 力荐

一名叫赵锡永的人2010开始冒充国务院研究室(或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司长、副部长级巡视员身份,在湖南、云南等地区调研并发表言论,不少政府官员对其信以为真奉为贵宾,甚至聘其为政府顾问。 2013年3月29日,假钦差赵锡永落网。

18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王童不太懂大陆文革,受前苏联影片影响很多,缺少大陆味,比如文革时茅台根本不会摆出卖,再如文革的喧嚣背景太少了。然而,对于特权阶层的揭露与社会低层的无奈,凡直指人性的内容都是共通的。

19分钟前
  • 毕大费
  • 推荐

真把果戈里的钦差大臣完全地从讽刺提到了悲剧的水平。音乐太哀伤动人了,谭咏麟演戏也这么好。

22分钟前
  • 加州站街男孩
  • 力荐

(8/10)改编自张泉龙案。虽然是部台湾电影,但构思和创作这个故事的是来自大陆的剧院,只是上演后不久被喊停,最后被台湾搬到银幕上。相比几年后无脑黑共享派对的《省港4》,这部还处于冷战时代的影片却要克制和视野广阔了很多,看完后感觉相比批判共享派对,这个故事留给观众更多的是对人性的思考。而影片也在认真塑造人物,除了巴结主角的官员们,片中也有善良的女二乔虹,还有女配虽然娇气但本性不坏,而原剧本中以李达为原型的张老在片中以真名出场,但影片没有丑化李达,相反还有些作为大人物的气度。这个故事所讲述的内容,远远超出了它所设定的背景。台湾官方让这部片子上映的用意不用多说了,但最初创作团队和观众的感受,恐怕并不只是狭隘的党派批判。

23分钟前
  • [己注销]
  • 推荐

三十年前的老片就已经预料到了红色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兴起。有时候真不知道是社会主义改变了中国,还是中国改变了社会主义... 现实中还少这样的拼爹记?

2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谭校长原来演过那么牛比的电影

25分钟前
  • hoffman
  • 力荐

该片牛叉之处就在于编剧沙叶新是那个时代的亲历者,这些剧作在当时曾引起巨大争议,像这种如此真实描述那个丑陋的年代的作品,现在越来越少,就算以后旗帜变了色,要重新面对这些的时候,也许再也找不到这些亲历者了!ps:结尾的字幕太2B了!谢谢台湾 谢谢王童!

30分钟前
  • 纪月航
  • 还行

要是能不这么悲,一直黑下去应该更好

3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当时还是蛮有现实意义的,话说校长因为这片还被内地封杀了一阵子。

35分钟前
  • 无趣
  • 推荐

人物故事不错,部分细节太摩登。冷门好片,底层知青冒充红二代走后门企图返城的故事,永远25岁的谭校长演得不错。假如,不是冒充,而是货真价实的红二代,这个故事就不是家破人亡的悲剧,而是大团圆的喜剧。其实,演得最好的是扮演副市长的崔福生,很多潜台词,真会享受生活。

39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8/10。结尾假茅台碎了,水中夕阳倒影的幸福也没实现,选择在这投河自尽,细节线索暗示赝品终究会拆穿,也是给特权游戏规则、民众越级就是犯罪的响亮耳光,和监狱血字一样触目惊心。男主见机行事、整合听到的信息,掌握高干们的交往规则,团长秋波暗送,副市长不对齐的纽扣,含蓄刻画了官场的腐败淫乱。

43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无产阶级的主人,不配进场看戏,嘴上为人民服务,行动上处处给人民设限,无视组织纪律,大搞派系特权,百姓只能看样板戏,官僚却看外国彩色电影,同样姓李,假李监狱自裁,真李众星拱月,说什么人人平等,阶级意识藏的更深了罢了。茅台是假的,身份是假的,道貌岸然的慈祥是假的,爱人分离是真的,朝令夕改是真的,骗子和女演员的友谊是真的

45分钟前
  • FWSWU-LLDAF
  • 力荐

我在40年前弯弯的电影里看到了今天的现状…里面内容太多了:1.全力的利益分配;2.女权的兴起之难;3.社会固化的推手;4.名人的睡名角。最具讽刺意味的居然是里面的那瓶假酒,还有就是那句话剧团团长给观众说的台词,“常有的事,习惯了就好了”…

50分钟前
  • 大罗
  • 力荐

1.特权阶级的虚伪与势利,对上阿谀奉承,对低横眉冷对;2.每个阶级都有每个阶级的关系圈与处世方式;3.欲逾越阶级圈子最终只有死路一条;4.底下人的幸福最终只能像是湖里倒映的夕阳,如此相近,却又触不可及...

54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不愧为大师作品的改编,本来是用来讽刺万恶的封建社会,不想用到我们这个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社会,是那么的自然。悲哀~我们这代人,我们这代假的人又能如何~

58分钟前
  • silence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