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这一家子

已完结

主演:张嘉益,朱媛媛,彭玉,冯嘉怡,姬他,王一楠,马恩然,王博谷,李野萍,肖雨雨,涂松岩,叶一云,丹琳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0

 剧照

瞧这一家子 剧照 NO.1瞧这一家子 剧照 NO.2瞧这一家子 剧照 NO.3瞧这一家子 剧照 NO.4瞧这一家子 剧照 NO.5瞧这一家子 剧照 NO.6瞧这一家子 剧照 NO.13瞧这一家子 剧照 NO.14瞧这一家子 剧照 NO.15瞧这一家子 剧照 NO.16瞧这一家子 剧照 NO.17瞧这一家子 剧照 NO.18瞧这一家子 剧照 NO.19瞧这一家子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瞧这一家子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正值中年的刘立成(张嘉译 饰)是某大学社会学教授,在外他是学识渊博,谈吐潇洒的婚姻问题专家,人们都将他的讲座光盘奉为圭臬,然而回到家中的刘立成却有着难以道尽的苦衷。刘的妻子孙晓丹(朱媛媛 饰)美丽干练,独当一面,但是洁癖的毛病可真真害苦了劳工刘立成。加上从结婚起就和公婆住在一起,心高气傲的晓丹自然有着诸多愤懑与不平,于是乎她和丈夫的争吵不断,矛盾也逐渐升级,最终闹到了离婚的地步。  离婚后,晓丹在事业上一路攀升,立成也有了新的感情归宿。只是各人苦乐各人知,光鲜的外表下总归有着种种不适。晓丹和立成的缘分未断,锅碗瓢盆交响曲还在继续……铁拳 第二季扔掉Bra去旅行吧!坠落开罗宣言丹尼尔的半生缘花咲舞无法沉默第二季绅士刑警南国有佳人雾城国王卫队愤怒的警官秘密配方跳动的心2018甜心战士黑色大丽花2006爱情有对驴耳朵台湾男子叶石涛玛戈王后大学生士兵的故事第二季监察的一条先生风吹麦浪回忆立陶宛之旅致命玩笑2绝对计划有益的欺诈驾行川藏12天花街传奇亲爱的,你在哪里南多福多尔和会说话的猫鼬花满楼之松漠虎符卧虎2016唯有死亡恋爱准备中匹诺曹2019(国语版)驸马大人请指教大国手之秦淮风月蓝色月光第三季鲜花大战如晴天,似雨天我们来自未来老妈的三国时代虎头要塞之电流迷宅幻影告密者2009国语默片

 长篇影评

 1 ) 瞧这一家子

2022-4-16 瞧这一家子 爱奇艺

曙光毛纺织厂 胡主任 儿子胡佳琦 女儿与徒弟玉林搞对象后结婚 同一栋楼 玉林要搞电子 胡主任批款七元 上级指示批款一百元 胡主任老思想老传统 不赞成搞电子研究 之后因为工人议论 老胡转变思想支持搞科研 玉林给老胡理发

佳琦朋友大阮把女友张兰介绍给佳琦 佳琦在话剧团工作 书店要搞演出 让佳琦帮助参谋 排练过程中佳琦结识张兰的同事小兰 小兰工作态度好是个进步青年

老胡去书店买书 张兰工作态度不好 老胡再次去买书 小红留下地址帮老胡买书

佳琦大阮张兰去划船 以为孩子落水去救 结果可以站在湖底

张兰买了纺织厂的裤子 质量不好不满意 老胡和玉林上门道歉

书店演出 佳琦让母亲去参谋小红 母亲把票给了老胡 小红去给老胡送书 张兰坐在老胡旁边 老胡以为张兰是佳琦对象 很不满意

佳琦带小红回家吃饭 假期姐与玉林领证 全家合影 马季拍照

 2 ) 电影里的1979

很多人(包括我)看了《瞧这一家子》,都会对四十年前的中国生发出一种向往:1979年看上去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人们心灵相通,待人真诚,充满希望,同时又满怀斗志。真的如此吗?我们作为年轻观众,其实并不知道。

我所知道的是,如果四十年后的年轻观众,如果在看了林林总总拍摄于这十年的电影,便得出结论说21世纪头二十年的年轻人忙着搞恋爱堕胎那一起子残酷青春,要么就是《小时代》似的纸醉金迷,住在大公寓里忧心情感生活,或者人人都热衷于宏大叙事,那肯定会陷入自相矛盾的漩涡,而与我们作为时代人所亲身经历的事实大相径庭。

电影是自打诞生之初便存在着这要的矛盾:要把镜头对准现实的世界,却要用光影的魔术制造超脱现实的幻觉。与其说电影能够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现实,不如说电影传达的是时代的价值观、方法论,野心勃勃地要在大银幕把一种关于“理想”生活的概念变成现实。如果就真正只是直白的记录现实、反映现实,观众自己就有各自的一地鸡毛,干嘛还要在电影里找不自在?

于是我们看到,1979年,北京城的纺织厂“干部”老胡儿女双全,都受过教育(虽说作为高中毕业生的儿子老念白字,斗大的英文字母认不全几个),都有在公家的好工作(子女承父业),一家子衣服簇新漂亮,和一个单位的同事们住一栋舒服宽敞的大板楼,新女婿、新儿媳妇儿上门,从单位搞蔬菜副食供应,老头子下厨一顿忙活能端出了大虾排骨,摆出了瓜子糖果;出门就坐电车地铁,周末要么逛布店书店,要么骑着自行车游花团锦簇的公园,还能还能上剧院看文工团排演的话剧。我们现在也许觉得其中的部分标准稀松平常(其中的一些对我们也绝对是奢侈的),但在当时,怎能不代表着一种幸福生活的理想?恐怕当时的全国绝大多数的家庭生活,是够不上这个标准。

如果说电影所呈现的家庭生活多少有理想化色彩,片中人的道德品质、精神面貌,是否也如此呢?电影尤其是中国电影,多多少少要承载“宣传片”的功能。带有宣教功能的电影,与其说反映的是社会现实的”是“,不如说反映着政策取向的”应然“。年轻工人关于电子化、现代化生产的革新想法,战胜了老一辈工人的信任人力的固执己见,与其说现实本就是如此,不如说当时的决策者认为,搞“四化”、回复生产秩序,就应该如此。

但如果说电影是脱离现实的,倒也不尽然。《我们这一家》有如此鲜明的时代烙印,霓虹灯组成简单的“曙光布厂”、“郁美净”、“可口可乐”字样和图形,年轻人们啃得西瓜、吃的冰棍、穿的棉布衬衫和凉鞋,女孩子们烫的大波浪卷、翻翘刘海,都代表着当时的都市时尚理想,用今天的眼光看都是何等朴素,当时的电影人没有能力也不可能想象未来的会有何等壮丽的大幅广告招牌,时尚世界又会变成一个何等复杂堂皇地可怕的王国。当时对于美好生活的构想,也和我们现在的大相径庭。年轻人和他们的家长不那么愁嫁娶,而是要野心勃勃干一番事业,贡献祖国建设。至少从当下的意识形态来看,也是存在不一致之处。

所以说,电影对于社会现实的反映,无论是上层建筑还是经济基础,都多少是带着超前色彩的,但同时却也由受着时代制约,反映着时代的取向。电影反映社会现实的作用,如一块棱镜,以有偏折的方式反应着社会现实,我们不能完全信任其展示,但由可以通过电影的展示,去研究时代的原像。而我们现在如果有对电影太过“魔幻”的不满和指责,恐怕也得回到这个“原像”上去,看看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3 ) 瞧這一家子⌒緬懷[陳強]老爺子

【中国电影集团北京电影制片厂著名演员陈强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6月26日21点38分在北京安贞医院逝世,享年94岁。】这是一则讣告后,我重拾起‘陈佩斯&陈强’父子的喜剧电影系列。腾讯网友们对‘陈强’老先生的缅怀之词自不必多说,我更是取巧找到了陈氏父子曾经联袂出演的系列电影,《瞧这一家子、父子老爷车》,其中‘瞧这一家子’更是让我这如今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新中国社会之人,憧憬起1979那个时光里的北京工人家庭生活来了。
假如不是2012的中国中低层人民依然活的如此艰难,我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羡慕起20世界70、80年代的文諽生活的。尽管如今人们的思想渐渐懈放,过去有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社会黑幕正一点点地被撕开。
‘瞧这一家子’里的北京城里,工人们生活和睦,衣食基本上无忧。有矛盾的只是导演刻意引导下,制造影片笑料的父子主人公罢了。电影里那时的人们,人人有工作。虽持愚忠的领袖思想,但至少人人生活有激情,在国家大原则下人人有创造,有理想。坏人想坏都没法坏到哪儿去,好人却可以天真无知的好下去。
陈强老先生在公园晨练的那一段,我想应该是如今我们这些后来人,对70/80年代人们的生活最直观最理想的想象了。试问,在那个红色恐怖的年代,除了城市里偶尔一瞥这样的‘共铲’生活。从边疆到农村,无数上山下乡的青年,无数的青淳年华就被泯灭在那个年代里,无不教人感到痛心。
历史的真相,是否要让80后知道呢!我想,还是用‘瞧这一家子’这样的影片来麻醉我们的过去吧。

幕后制作
导演口述:“一家子”笑着与过去诀别,搞喜剧因为压抑太久《瞧这一家子》是我的导演处女作,当时刚打倒“4人邦”不久心情特别开朗,因为“文諽”时简直压抑太久了,十年时间多数在干校劳动,盼来的“第二次懈放”感觉强烈得很。但是因为北影厂当时好久没有搞喜剧了,虽然留下可堪仿效的样品,但也留下不少教训。剧本是在很偶然的情况下碰到的,编剧林力原来是北影厂电力车间的工人,我看到后觉得很有意思,可以好好做一下。当时要“下生活”,剧本里讲的是技术革新搞“光电探纬仪”,于是我们跟着工人师傅一块儿下工厂。
“父子兵”开创新风格,这部影片留给观众很深的印象与演员的出色表演密不可分。陈强当时已经是北影厂的老演员了,陈佩斯那时主要还是跑龙套的角色,扮演个“匪兵甲”“匪兵乙”之类的角色,还没有尝试过喜剧表演。由于剧情的要求正好需要这么一对父子,而且陈佩斯和陈强长得非常像,很有喜剧感,二人合作也十分默契。陈佩斯当时头发也是稀稀的,化装师给他加了些头发,毕竟“嘉奇”应该是个热爱文艺的帅小伙儿,他在拍摄现场非常用功,给大家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后来在《夕照街》(1983)中陈佩斯就名为“二子”,一直延续到后来的系列电影《二子开店》、《父与子》、《傻冒经理》等片。也算是开创了喜剧片中个性鲜明的一个分支,但是陈佩斯从这部片子开始就被封死在“喜剧”上没有向更宽的戏路发展。
方舒和刘晓庆斗戏,有意思的是戏中两个年轻的女孩,方舒当时刚刚毕业非常年轻,演朴素善良的“小红”非常合适。刘晓庆更是凭借泼辣又个性张扬的“张岚”一举获得第三届“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其实她在片中只有9个镜头,第一次演喜剧就给观众留下如此之深的印象。后来她在影片《潜网》中也有很精湛的表演。
以往不敢放开表现,剧本出来最初的名字是《爸爸,妈妈和我》,但是大家一商量觉得这个名字不是很合适,影片中还有姐姐、姐夫等很多人,要不就起个很口语化的名字《瞧这一家子》,还有一种语气在里面。因为以前十分古板的气氛驱散了,人际关系以及家长里短儿的事情也都可以搬到台面上,没有限制了也就敢于尝试了,尤其是其中一段交叉剪辑的镜头,一边陈佩斯扮演的“嘉奇”教书店工作人员跳舞,另一边跳舞跳得满头大汗的营业员们纷纷撤下,大口吃西瓜喝汽水,痛快淋漓。这样的表现形式充满十足的喜剧感,只有欢笑的愿望和开朗的心情才能够这么放得开地去表现,这在以前是根本不敢去想的。

 4 ) 《瞧这一家子》影评

电影《瞧这一家子》是一部轻喜剧,看了让人回味无穷。影片有方舒、陈佩斯、陈强、刘晓庆、黄龄等主演,他们都是80—90年代中国最活跃的电影人。

影片通过讲述一个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以幽默风趣诙谐的手法展示了当时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风貌。

影片上映正值改革开放初期,符合时代背景,片中现代化、自动化、社会主义建设等元素的出现,宣扬了一种正能量,主旋律色彩浓重。影片的画面轻松愉悦,奠定了影片的喜剧基调 ,通过人物的对话刻画出人物的性格,刘晓庆扮演的角色给人印象最深刻。

这部影片,在当时时代背景下 可以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喜剧片。

 5 ) 好看的喜剧

  过去的电影,随便哪部,都能看到好几个名角。也对呀,拍片成本,在当时的中国,一点点都舍不得浪费,电影拍的少,但每一部都是讲究精益求精。当然,在现在看来比较粗糙,但根据当时的技术,导演认真,演员敬业。
  陈强,一直是我最喜欢的老演员之一,但看到他的每部电影都跳不出黄世仁的感觉,太坏太坏了。陈佩斯,继承了他老爸的相貌和演技,也变成了我喜欢的演员。张金玲,很淳朴的演员,出自我们河北农村。方舒,小萝卜头。刘晓庆,在同代演员中演技出色。

 6 ) 美好又欢乐

陈强老师和陈佩斯老师的父子档戏剧。

守旧派车间主任与革新派女儿准女婿之间的戏剧冲突。

眼里老爸与好逸恶劳老儿子之间的戏剧冲突。

80年代小青年含蓄又不失热情奔放的甜甜的恋爱。

刘晓庆老师翻着白眼甩给陈强老爷子的《计划生育》

以及合家欢的大结局——真是美好又欢乐。

无限推荐。

缺点就是画质感人。

 短评

那个时候农民和工人是真正的主人,邮递员、文工团、新华书店、纺织工人,人人平等。教育、医疗、住房都不花钱,每个人都一股国家主人翁的精神,人人上进,虚心好学乐观向上。领导不贪腐,真正为人民服务。那个时代真的曾经来过,真的。

9分钟前
  • 慎独
  • 力荐

那阵就觉得刘晓庆不太正常

11分钟前
  • 哈哈哈哈哈
  • 还行

1979年的五零后们,在科学的春天中挥洒青春和热血吧!这样你们终会有资格被国企当作包袱甩掉,被网络道德帝称为变老了的坏人。#世间事大抵如此#

12分钟前
  • 科学的京兆眉妩
  • 推荐

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要好好学习!

13分钟前
  • houzi
  • 还行

年代特征非常明显的喜剧电影。其实这部电影的第一主演是陈强,陈佩斯在本片只是初露头角,在片中重要性还比不上姐姐这一对(虽说演技完全无可挑剔)。刘晓庆从那个时候就开始演这样的角色了。靠着老一辈的艺术家在那个年代的每部电影都足以成为经典。

14分钟前
  • mysticark
  • 推荐

刘晓庆不停地发出淫铃般的笑声。。。

17分钟前
  • 一只野鸡
  • 还行

首镜瞧这一家子,终镜再瞧这一家子!王好为导演用马季客串掌镜收尾两张醒目合家欢照片紧密扣题,都没能挡住并不在家庭阵容连女配都不是一号的刘晓庆抢戏凶猛!特别是老头买书被她爱答不理百般厌烦最后干脆胡乱拿了本怀孕知识去打发那场戏……虽然演员阵容中张金玲和方舒后来也都成为八零年代独挑大梁的当家花旦,可至少在本片她俩被刘晓庆超神经大跨度的外放演法给压制得严严实实。唯一能与之争锋的就是陈强的老胡:谁也没想到坏到骨缝里的“南霸天”能够领衔主旋律喜剧!三星半……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3529021028/

19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还是挺不错的~虽然看得出表演的生硬,其实作为佩斯迈入喜剧的第一步已经很不错了。里面的人物矛盾冲突造得很多~

24分钟前
  • U 兔
  • 还行

有时候,觉得拍得不错,有时候,又觉得某些情节设计很矫情和造作,刘晓庆阿姨的笑声有时真听得我起鸡皮疙瘩(没想到蛮多豆友还夸她演得好,好吧,我真没太多同感);看到好几个相似镜头转场,虽然技术上还不够娴熟,画面衔接不够自然,但有这想法也不错了;《致青春》里郑凯跳湖的喜剧桥段这片用过了!

26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从救错人、念错字、跳错舞到最后的认错媳妇,所有的笑点都由错位产生,此为呼应时代转变所产生的不适与荒诞。内核是转变-解放思想,反转错位。

27分钟前
  • LOOK
  • 推荐

纪念陈强,央六重新放了这部电影。居然这么经典、认真、用心的一部喜剧片。好多细节今天看来还是很动人,也毫不过时。今天哪里还有这么认真的老表演家呢?

30分钟前
  • 一又
  • 推荐

剧本编织得好。较之于其他演员都用“正统”的方式演喜剧,刘晓庆夸张的表演显得太突兀。另外,1978年首都的市容市貌得领先全国多少年啊。

31分钟前
  • 私享史
  • 推荐

演陈小二他妈的那个演员挺好的~~这么多年我一直怀疑她是不是陈小二的亲妈~~

32分钟前
  • littletwo
  • 力荐

公园误会儿童掉水救人、影院误看儿媳、修理厂误听诤言,到最后误认儿媳妇,这片子把错位情节发挥到了极致。那时候人人平等,格调多么昂扬多么向上,充满了生活气息。7.5

37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刘晓庆演艺生涯的转折点,陈强父子对中国第一代喜剧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

39分钟前
  • 寂多蔓生
  • 力荐

紧跟文革,生动地表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其中一段快速剪辑蒙太奇简直厉害,应该也是开先河。那时候的人,纯真质朴,干部以身作则抓生产,还学习先进的科技,与时俱进,响应改革开放的号召。刘晓庆演的尤为突出,还有方舒演的小红,梦中情人啊!剧情方面也是相扣,而不是现在夸张的段子喜剧。

44分钟前
  • 梅花野老
  • 推荐

电影本身的质量就不讨论了。原本看的时候也就是带着一个考古的心情,想见见那个时代的生活风貌。看完以后果真就是一歌颂改革开放现代化的春晚小品,按现在的角度看,俨然就是当代朝鲜模范人民生活的写照。1979年出品的电影,跟《现代启示录》《铁皮鼓》《异形》是同一年。想想建国这几十年,对文化的摧残,对电影发展的耽误,对思想的禁锢,真是令人伤感。

49分钟前
  • lue
  • 还行

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台词:我们是干部,不能让人家倒过来叫成不干。5

50分钟前
  • 巴士底的猫
  • 还行

刘晓庆那嗓门和笑声,给跪了

55分钟前
  • 玫瑰水母
  • 推荐

老片是非常有魅力的!

59分钟前
  • 少年阿满的烦恼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