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长久

HD

主演: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艾尔莎·泽贝斯坦,塞尔奇·哈赛纳维奇,洛朗·格雷维尔,弗雷德里克·皮耶罗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德国语言:法语年份:2008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爱你长久 剧照 NO.1爱你长久 剧照 NO.2爱你长久 剧照 NO.3爱你长久 剧照 NO.4爱你长久 剧照 NO.5爱你长久 剧照 NO.6爱你长久 剧照 NO.13爱你长久 剧照 NO.14爱你长久 剧照 NO.15爱你长久 剧照 NO.16爱你长久 剧照 NO.17爱你长久 剧照 NO.18爱你长久 剧照 NO.19爱你长久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爱你长久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朱丽叶特(Kristin Scott Thomas 饰)亲手杀死了自己只有6岁的儿子,她被判入狱15年,期间丈夫与之离婚,父母和她断绝关系,只有小妹妹莉偷偷思念着疼爱自己的姐姐。   15年后,朱丽叶特出狱,暂住莉(Elsa Zylberstein 饰)的家中。因其犯罪背景,朱丽叶特在求职过程中处处碰壁,妹夫卢克(Serge Hazanavicius 饰)也对她心存芥蒂。随着时间推移,冰冷自闭的朱丽叶特逐渐和妹妹一家人相处融洽,工作步入正轨,也有了心仪之人。这时,莉却无意中得知了姐姐亲手杀死孩子的真相……   本片荣获2009英国学院奖最佳非英语片奖、2008柏林国际电影节天主教人道精神奖、2008欧洲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猫2019亲密2022O somma luce连体阴铁血雄心只有爱能让我生存封神·纣灭通往机场的路欢迎回来,旅人金牌幕宾女生规则咸鱼哥第二季大唐芙蓉园以下事件基于一堆谎言第一季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完美独裁丽塔老师第五季滴血黄昏舞力对决2雪花2006狂野岁月第一季侦探米娜第一季亚米斯德的未叙故事咒怨:黑少女盲点我们生活的年代副校长第二季标错参心心相印黄飞鸿侠盗前哨第二季我们的快乐人生卧底肥妈3推手学爸中间人先生第三季精武真英雄周日晚上左右……罪孽枷锁惊魂记1989初代吸血鬼 第三季毕业总动员出生的秘密缪斯2017马格达勒纳·维拉加

 长篇影评

 1 ) 人文主义盲点

   看到介绍的时候,就想看这片子。首先是法国电影,很有特色,不像肥皂剧那么有情节,但常常很真实和细腻。其次,还蛮喜欢克里斯汀·司各特·托马斯。最喜欢她的电影倒是那部不很知名《碟海奇才》是关于007之父的生平的电影,片中她饰演男主人公间谍训练导师,非常干练迷人。还有就是讲到姐妹情,以及有点悬疑的情节,足以吸引我了,况且还获奖了,且有这么个迷人的名字。呵呵~

 果然,导演一开始就展现了精致的当代法国生活。一对年轻的夫妇,Lea影片中的妹妹,硕士毕业,大学(或是中学)教书,丈夫是大学同学,事业也不错,般配恩爱;他俩从越南领养了两个女孩,8岁和4岁的样子。Lea的公公也住在一起。他们住在被Lea自称为“我的小宫殿”的一幢美丽的老式住宅里。很喜欢那房子。

 影片从Lea接姐姐茱丽叶出狱到自己家里居住开始,一点点展现其后的生活,这对15年后再相逢的姐妹开始熟悉,开始共同面对牢狱人生对整个家族、家庭成员和目前生活的冲击。

  有点像日本电影,都是寻常生活的描述:茱丽叶定期去见监狱官员,寻找工作,和Lea全家到朋友的乡下住宅度假,见在老人院的母亲,和Lea的同事去美术馆,一起去游泳。茱丽叶开始渐渐走出牢狱生活,她从沉默刻板到渐渐适应外面的生活,Lea和丈夫面对这个曾经杀了自己儿子的姐姐的渐渐了解和接纳。里面仍然有许多的冲突,但都有着法国式的优雅和节制,一如法国电影的细节描绘,茱丽叶的服饰也从开始的灰暗的冷色调,渐渐明朗,式样也活泼起来。

  直到片子的最后茱丽叶杀子的原因才隐隐约约地浮现,她儿子得了绝症,为减免其痛苦,她“于心不忍”儿子在痛苦中挣扎而杀之。这还是我事后再查了影片介绍得到的准确信息。

  人文主义大约都是在处理如何缓解人与人之间的痛苦和矛盾吧。用各种的解释和技术途径来应对现实的问题。的确,从这个角度,法国已经相当高超了。

    然看完片子,对于这个故事我只有一个感觉,就好像在一套非常精致的房子里,里面的设施非常完备,非常适用,只是屋子的层高只有1.5米,人在里面生活依然很不舒服。甚至痛苦。因为直不起腰来。而人们却无视这个结构问题,只在这房间里继续更新设备和条件。人文主义不碰触终极问题。这就是它的盲点。把神和信仰从生活中剔除了,只有凭人的智慧来面对和解决人生的种种命题。

  从最关键的情节来说,就是关于茱丽叶的杀子,她从人的观点来看,她是为了儿子好。然而,从本片中她似乎从未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她是幼稚或者是无知的犯了错误。她甚至为此付上了牢狱之灾而并无悔意,却一直活在罪咎之中。这仿佛是一个好心的孩子为了让挣扎出蛹的蝴蝶而切开了蛹,使得蝴蝶永远失去了飞翔的能力。她的无知来自对神和生命律的无知。无知就是一种罪。而对神和神的律的无视乃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人文主义其实无法解决实质问题。

   茱丽叶无法真正的饶恕自己,她不会知道即使如此她杀了儿子,她仍然是可以被饶恕的。她无法经历到被饶恕,也无法饶恕自己。在生活中她也无法饶恕自己的母亲,无法帮助同样活在痛苦的不饶恕中最后自杀的那位监狱官员。她或许想不到正是自己的杀子事件,甚至导致了妹妹Lea不敢自己生育而只去领养孩子。


 人文主义不碰触终极--神,死亡,饶恕,爱。其实也触及,只是将神剔除的触及,即以人自己来决定生死,用姐妹亲情来获得饶恕,用伏法来面对罪。但这其实是不够的。这也正是人文主义的盲点。整个片子以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善意结尾来表达了人文主义的胜利,却仍是压抑和不痛快的。就好像用许多的物质和技术来诠释心灵和爱总还欠缺点什么。


 原来片名Il y a longtemps que je t'aime。是那首曾经在《面纱》里出现过的主题歌,但在这里却有些无力。它出现了茱丽叶教Lea的孩子弹钢琴时,用了这首歌。这歌唤起了姐妹情,因为当年茱丽叶就是这样教Lea弹的。这个情节出现了几次,最后两姐妹和孩子一起在弹奏这曲《爱你长久》。和《面纱》里出现的同一首Il y a longtemps que je t'aime。(《梦之浮桥》),这曲在片中音符单调,演唱牵强,一如和《面纱》的主题相比一样。


  
  

 2 ) 我用沉默来爱你

如果可以选择,那我选择用沉默来爱你。
因为,没有任何语言可以表达我对你如此深刻的爱。

如果可以选择,那我选择用沉默来爱你。
因为我想,不论我说什么,别人都不能体会、无法理解我对你深深的爱。

如果可以选择,那我选择用沉默来爱你。
因为一切的解释,都显得那么苍白、那么无力。

如果可以选择,那我选择用沉默来爱你。
我将所有对你的爱深埋在心底,永不向外人展示。

如果可以选择,那我选择用沉默来爱你。
因为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惩罚自己。

如果可以选择,那我选择用沉默来爱你。
希望在天堂的你,可以再次听到我对你爱的呼唤。

 3 ) 我在这儿

导演克罗代尔把Juliette这个角色置入日常情境之中,并不仅仅是出于电影观念(比如他推崇的候麦),而是他将整部电影把握在Juliette出狱后重新进入生活状态这个“由此及彼”的转换上。电影的前半部分,Juliette一直都显示出异常警惕。用她说给Luc父亲的话说,在监狱外面的世界,是一个没有“我”的世界。“我”的位置被取消了。这也是她追问妹妹的原因,问是不是爸爸妈妈有意告诉周围的人,他们只有她妹妹这个独生女;妹妹说是的。还有妹妹在汽车里告诉Juliette,妈妈说她已经不存在了。即便假释出狱,还是遭受多方面的质疑、猜忌,但谁又说这不是顺理成章、自然而然的呢?谁能理解或者接受一个杀死自己6岁大儿子的母亲呢?在那次和许多人一起的餐桌上,追问之下,Juliette说出了实情,她说她这么多年之所以没出现在妹妹身边,是因为一直在蹲监狱,蹲了15年,她杀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然后,大家哈哈笑起来,以为她在开玩笑。更多的时候Juliette不得不面对这份孤独,但是和那位梦想里计划着去看奥利诺科之流的Faure警官不一样的是,Juliette面对的还是一份非罪之罪。

这根母亲杀死自己亲生儿子的弦,不仅在妹妹的心里面绷着,也在电影之中绷着,导演不紧不慢,既没有去过分渲染其中的惊悚,也没有有意去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将人物始终“置入日常情境之中”于是带来一种间离效果或者说出离效果。包括Juliette和Michel之间的爱情,包括Faure警官的开枪自杀。给我的感觉是,就像这位龚古尔奖顾主再次在写一篇中短篇小说,假如一个作家和日常情境走得太近,就很容易发现,自己完全失去了剪辑的力量;仿佛小说永远也写不完一样。而克罗代尔驾轻就熟,只是紧紧地把握住Juliette对自己在生活中的“我”的寻回这一个线索,点到为止,不多不少。对于第一次执导电影来说,算是不错的了。

影片中Juliette和Michel谈论的那幅画是南锡(也是导演克罗代尔的家乡)本地的一个画家Emile Friant,正如Michel所说,生前出名,死后落寞。那幅画《La Douleur》,意思是悲痛,同时Douleur一词作为专业名词,还有“痛觉缺乏”的意思。正像画中那个瘫在墓穴前,形容呆滞的女人一样。她的面纱已经不知哪儿去了,其余的女人,两边搀扶她的,后面跟从着的,面纱都还在;只有这位在悲痛之中,面朝墓穴的女人,脸容暴露在生与死之间,面前是墓穴,身后是墓园,一个属于死者,一个属于生者。而悲痛更像是一种越界。影片中,Juliette对妹妹说,自己杀死儿子所带来的悲痛,才是一座逃不脱的监狱。尽管说事出有因,然而毕竟还是有罪的。在悲痛之中,Juliette所面对的困境,从原来的只是由监狱过渡到日常生活状态,又增添了一层困境,就是从自己杀死儿子所带来的悲痛之中解脱出来。这种解脱并不意味着忘记或者消灭,而是获得支持。

从影片来看,我觉得,这份支持是在妹妹发现小Pierre的照片,还有写在化验单背后的那首诗,从而引发冲突开始的。因为很显然,既然事出有因,Juliette没必要隐瞒真相,如她妹妹所说,还有其他人,可以帮助她。但是Juliette觉得其他人都帮助不了什么,小Pierre始终处在疼痛之中。在疼痛之中,小Pierre请求死亡:“若你有一天终须死去,请在我之后。”Juliette承担了小Pierre的死亡,也承担了一种别人难以理解所带来的孤独,15年的牢狱之灾,更像是Juliette自己给自己搭建的一个城堡。唯一不同的是,在这个城堡里,Juliette并不是遭受法律、道义之责罚,而是遭受爱之责罚。亲手杀死自己儿子的悲痛感,大过了所有形式的孤独。导演克罗代尔在这个题材上,非常巧妙的借用了圣经里亚伯拉罕拿以撒献祭的典故,为了避免歧义,克罗代尔实施了一种颠倒策略。在圣经故事里,亚伯拉罕先是应了耶和华的召唤,说,我在这儿;然后才带着以撒去魔利亚山。而影片中的Juliette,先是杀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蹲了15年的监狱之后,一番波折,直到影片结束,才说出那句召唤:我在这儿。本来是她答应Michel的话,但是说出这样一句话后,Juliette像是意味到什么,又重复了一遍:我在这儿。于是,影片结束。置于日常情境之中的突然闯入(Juliette假释出狱),慢慢复原,那个之前被隐瞒、被忽略、被取消、被隔绝的“我”,重新回来;对于整部影片节奏,也是一个非常恰当的收尾,丝毫没有显得突兀。克罗代尔把他在小说写作中的诗意韵律引入了电影之中,再一次于平实之中见出生命的深刻之处。

 4 ) 矛盾的爱

    一部电影以如《我一直深爱着你》这样的译名是容易让人误解的,以为这又是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实际上,这也反映着我们如今的思维定式,一提到“爱”就想到男女间的爱情。而实际上,比之于后发性的爱情来说,那种血浓于水的亲情,那种真挚的母爱常常是不事张扬的更广泛的,更深沉的爱,而这部在2008年颇受好评的电影,就向我们表现了一种让人矛盾的母爱和令人感动的人与人之间的误解到和解的情感之旅。

    对于本片,或许可以定义一种片种叫“情感悬疑片”,这部电影确实以一个悬念贯穿,一开始便是朱丽叶特经历15年牢狱生涯后释放,来到妹妹莉家中,同时寻找工作,准备重新开始生活。从莉的丈夫卢克的闪烁的言谈中,可以看出朱丽叶特的罪行有特别之处,而她与丈夫离婚,父母与她断绝关系的举动更加深了这一疑惑,究竟是什么罪行让她被除妹妹以外的家人抛弃?而事后,当朱丽叶特去找工作时,面对雇主的疑惑,朱丽叶特说出了杀死自己6岁的孩子的事实,这时,一切疑惑仿佛都解开了,为什么家人将她抛弃,为什么卢克对她住在自己家中有些不满,为什么当雇主听到这一事实后让她“滚出去”。同时,更大的悬念产生了,为什么?为什么一个母亲会亲手杀死自己的孩子?

    贯穿朱丽叶特杀子之谜的其实又是一场疗伤之旅,她需要修补与家人的关系,与旁人的关系,包括她自己的心灵。有时候,我们常常执着与一个人的过去,非要搞清个为什么,特别对于一个曾经的“罪犯”,哪怕她已经受过惩罚,哪怕她现在那样孤独无助,过去的错已经在她身上打上深深的烙印,她却不去辩白什么,只是自己默默的去体味,去与旁人沟通。我们可以理解,当卢克看到养子们与朱丽叶特接触时的紧张,可以理解他听说妻子将孩子留给朱丽叶特单独照顾时的震怒,真是因为这些,才让本片最后他与众人为朱丽叶特庆祝生日的场面无比感人,才人他主动请朱丽叶特照顾孩子的举动那么温情,这是这部电影可贵之处,一种不事张扬的沟通、宽容都渗透在生活中,没有过多的煽情。而朱丽叶特和莉的姐妹之情则是本片最真情的流露,哪怕世界已经将朱丽叶特抛弃,哪怕她做了显的人神共愤的事情,还有莉在她的身边,接纳她,帮助她,这是给予朱丽叶特生活勇气的原动力,正是这样困境中的关怀,孤独中的依靠,让朱丽叶特慢慢走出自责和自闭,重拾生活的信心,而这也让更多人接纳了她,她甚至看到了自己的爱情。

    为什么有人选择死?这是旁观者永远无法理解的问题,片中,一个一直照顾和关心朱丽叶特的警察便突然选择了死亡,他已经没有亲人,几乎视朱丽叶特为沟通的唯一对象,所以很难说这位负责跟进出狱人员状况的警察是在帮助朱丽叶特,还是寻求她的帮助。他唯一留念的就是南美洲的一条河流,一直计划去那里,而终于有一天,他选择了自杀。本片没有直接交待原因,其实这样的设计也是与朱丽叶特命运的交相辉映,朱丽叶特至少还有亲人伴随着疗伤止痛,而这个警察却渐渐对生活感到绝望,他感到痛苦,他感到厌倦,他选择了终结,不论什么原因,他至少自己选择了自我的终结。而朱丽叶特杀死孩子的真相也渐渐浮出水面,一个更矛盾和纠结的真相,当一个母亲面对被病痛折磨的痛苦不堪的孩子时该如何抉择?本片最后朱丽叶特向莉独白似的倾诉是本片的高潮之处,朱丽叶特语调低沉,悲怆,又显的节制,慢慢道出那个痛苦的过程,面对病痛,孩子只能哭嚎到虚弱的无力再哭泣,而对一个母亲这是一种莫大的煎熬,所以,她选择了终结孩子的生命,以静脉注射的方式让他“安乐”。与其它安乐死不同的是,很多人选择安乐死是一种自我的选择,他或者求助于他人,或者自己找机会了断,而如片中警察的选择正是提出这样一个悖论,他至少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决断,而对一个孩子,他没有这样复杂的意识,他只知道在快乐的日子给妈妈写下可爱的小诗,而对于知道他即将走向死亡的朱丽叶特来说,这是更大的痛,所以在“绑架”了孩子之后,在孩子已经虚弱的不能动弹后,她为孩子做出了选择,她选择给孩子永远的宁静,带着深深的爱,而这种给人以死的爱注定无法得到法律和最广泛道德伦理的宽恕。

    而她的选择本身也是自我的一次殉难,她没有为自己的罪行狡辩什么,从开始到事后,“不管怎么说,我都罪大恶极,我给了他生命,却又宣告了他的死亡,我没什么好说的,解释,解释什么?解释给谁听? 解释就是在找借口,死亡没有借口”,她选择了担当自己的罪行,她从不解释什么,因为每一次解释都将是一次回忆,每一次回忆都是又一次痛苦的经历,对于一个母亲,这太过残忍。一个母亲有权利代孩子选择安乐死吗?哪怕中间有那么多前提,这也注定是个充满争议的道德问题,本片没有给出答案,实际上也没有标准答案,但是本片表现的那种亲情,那种宽容与和解,依然是值得每个人珍视的情感,正如比之于孤独的警察,朱丽叶特还拥有的幸运,我们还有亲人,那些常常在我们最无助孤独的时候给予我们最有力臂膀的亲人们。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0dec3d9bc54030bdc8eaf438.html

 5 ) 期待来年

冒雨赶到国泰看了《爱你已久》,差一点就迟到了。影厅还是不时有手机发生声响,更有观众在影院里大声讲着电话。同他们相比,迟到的观众就罪小很多了。之前对国泰印象颇佳,没想到今天国泰“搞笑”了。影片竟然在放映过程中突然“黑屏”了……在等待了几秒钟之后,才重新接上,估计是放映员的问题。

没有观众鼓掌,但是有不少影迷看完了所有的字幕。出影厅,发现2号厅也在放《爱你已久》。哦,原来是加场了,《萨冈》更是加了两场。在法国影展的最后一天,我好想再看一部,但我还是忍住了。

因为还有来年,希望到时观众能更可爱一些,影院也更专业一点。

9.4.19晚写于402

 6 ) 一切的爱其实都是顾影自怜

看完Il y a longtemps que je t'aime(爱你长久)又重温了Kristin Scott Thomas作为“成名作”的“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印象中我一直以为休.格兰特最后在雨中述衷肠的是Kristin 。大家都知道电影最后真正的结局,简直糟糕的一塌糊涂。“不幸”爱上男主角的女配角Kristin,让休.格兰特和女主角在后半部戏里表现的完全如同白痴一般。 可是我们又爱Kristin什么呢?Kristin在这几部影片中从头到尾只不过像一个道地的巴黎女人般两根手指间轻轻的夹着一根香烟,然后扮酷发呆!但是她那深陷于眼眶的双眼、模棱两可的微笑充满了火焰般的未知情绪,执着、冷酷、迷茫、绝望~~~ 这时的她就像一座在阳光直射下迷人闪烁的冰山,望着漂浮在水面上的尖顶,我们总是不断的想象海平面下的那部分,那想象力有多远,魅力就有多大。 我想我们这些被各种“精神鸦片”毒害过人们,还是更爱像她这样的女人吧!或许更直白的说我们爱的是那座“孤零零的忧郁的冰山”。“Kristin”隐藏在冰冷“POSE”后的永远是一种剧烈的矛盾共同体,坚强与脆弱、冷酷与狂热、叛逆与温柔、绝望与坚贞,向生命的不同的维度都发起了冲击。她让人们如此的着迷于她的“孤独与神秘”,以至于你以为只有你能倾听她、理解她、安慰她、爱上她甚至与她相爱。可是当你抱紧她时,她真的会向一座冰山一样融化。你的幻像将消散,剩下的才真正你所得到的。到最后你或许会发现,你爱的依然是那座孤独的无名冰山,而不是怀里这个,即使你与“她”或“它”只是匆匆一瞥。即使你每次遇到的都不是同一个人,而每一个“她”都将“她们”所留下的影子重叠在了一起,或许那影子会越来越清晰,但她们永远都将只是影子。 爱“她”就像是爱生命,这有关信仰,与性无关,与“爱情”也无关。那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顾影自怜!

 短评

温吞吞的法国片,配乐不多但妙在恰到好处,Kristin Thomas老了。

7分钟前
  • 吃 硬
  • 还行

那个用手枪自杀的人说:那是条很大的河,但人们居然找不到他的源头~~~当他死去的时候,倾诉便结束了,没人再知道问题根源。杀死自己孩子的母亲说:你们都是好人,但是有什么用呢?你们只会看事物的表象~~但最重要的是,她仍然被人所爱,她可以开始新的生活。

11分钟前
  • 珍妮的肖像🦄
  • 推荐

内敛沉稳又有爆发力,就像这张海报一样迷人。I'M LOVING IT!

15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力荐

1.影片巧妙地利用观众对主角身上故事的疑惑缓缓叙述,从女主角为什么入狱15年到为什么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直到最后一刻,才抛出“真相”;2.“解释就是在找借口,死亡没有借口。一个孩子的死就是最深最深的牢狱,你永远也别想出来。”3.女主演得不错。

16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爱你已久,但仍未够。

18分钟前
  • 麦子
  • 还行

“孩子的死是最残酷的监狱,永远也出不来”、“我还徒然地爱着你,一直徒然地爱着。徒然只爱着你,因为爱而爱你” Il y a longtemps que je t'aime, je ne t'oublierai. 我爱你已久,永不能忘!“心中的那条河”——2009英国学院奖最佳非英语片

20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Thomas的气质和演技太赞,比英国病人时期还要令人动容,也很喜欢片子的叙事节奏,观影者仍会感觉像在不紧不慢地读着一本小说吧。

23分钟前
  • shu
  • 力荐

因为实在是太淡了,淡到看完后面无表情地关掉播放器,慢慢在脑内整理了十分钟,才确定眼眶有点发热。故事让我想到玛姬欧法洛的一本小说。『现在的人似乎什么都知道,却不了解一条河流的源头在哪里』。童年歌谣化为片名,很妙。

26分钟前
  • CharlesChou
  • 推荐

電影的懸念並不複雜,很多人都猜到了吧。還是要細細看完光影音的每一秒。“痛苦比犯罪更難以言說。”是愛救贖了這一切。這當然是一部女性電影,母親這樣的身份天生就要比男子承擔更多,於是也就更寬容,更強大。兩位主演都很棒,KST不消說了,氣場從始至終;驚喜的是AZ,尤其喜歡她的各種喘息(羞射)

30分钟前
  • 最后一代沉树
  • 力荐

结尾太草率了。我宁愿影片直到最后都不告诉观众朱丽叶特为什么杀了她的儿子,这样倒更有余味;在最后3分钟作一个矫情的揭示,额外赠送一句鸡汤式的真情表白,好像整部影片都围绕着那个谜打转,这样设置简直是对K.S.托马斯影后级演技的侮辱。

33分钟前
  • .
  • 推荐

英国病人里的K……OH 太美了 越来越有味道!音乐超赞。

37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Nante.清清爽爽的小城,田园诗的风格。很多法国人说这里最美的城市是Nante.为什么呢?他们总是傻笑着摇头。。。也许是这座城市是法国生活的典型,慵懒,静谧,但只要稍加留意就发现到处的美好,不正是女主角带个我们的感触,再平淡的外表下都是不可触及的爆发力。电影的魔力,城市的魔力,KST的光彩。

38分钟前
  • momofls
  • 力荐

哪有妈妈不爱自己的亲生骨肉,而电影开始就是告诉我们女主15年前亲手杀死6岁的儿子刚刚出狱,众叛亲离;只有小妹妹偷偷的心疼大姐,但是她对大姐的举止也是讳莫如深不理解也不敢问;出狱后,姐姐暂居在妹妹家,一家人也是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大姨倍感陌生和冷淡,在应聘工作的各种各样的面试过程中,她都不能回避那个敏感的问题:她为什么被判那么多年,为什么要杀死自己的亲生骨肉。她该如何与妹妹妹夫和他们的女儿们解释、和解(妹妹似乎有了姐姐的婚姻生子杀子的阴影一直不要自己的孩子不远万里去越南领养亚裔女孩子)多少年来,她对这个事实一言不发,当在朋友聚会上大家逼问她为什么这么多年才出现时,她实话实说,我因杀人罪被判15年大家闻听以为她开玩笑,都笑了。她痛苦对妹妹倾述:死亡没有借口。一个孩子的死就是最深最深的牢狱(对妈妈来说)

41分钟前
  • 与碟私奔
  • 推荐

可惜结尾太放了,要是一直闷骚到底就完美了

44分钟前
  • jj73浅之
  • 推荐

啊,我就是喜欢这种调调,隐藏的伤痛,比时常挂在嘴边的爱更加痛彻心肺。从一开始就有种感情深深牵引着我

45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在那明丽的泉边 有我留连的脚步 看那清澈的溪水 惹我快乐地濯足 我一直深爱着你 从不曾将你忘记”

48分钟前
  • Ragdoll™
  • 力荐

女子之爱如轻烟,母亲之爱如磐石。

50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推荐

生命中许多事情,沉重婉转至不可说。

55分钟前
  • 沉歌
  • 推荐

这真是一部令人触动的好片,一如片中那幅“悲痛”之画,更如那首“在清泉边”清澈美丽:“我已经开始苍老,因为爱过了你,你甚至不用知道爱你的我是谁.爱恋中每一个瞬间都可能就是一生.时光都已经不再,你比我更永恒,亲爱的没有了你就没有任何人。Il y a longtemps que je t'aime 我爱你已久,Jamais je ne t'oublierai 永不能忘。”

56分钟前
  • 花儿果果
  • 力荐

it's completely charactor-driven, all the cinematography is secondary to the actresses, it's about healing and suffering, it's the more-than-ever subtle and stunning KST, I don't see why there shouldn't be an Oscar Nomination

57分钟前
  • bayer04
  • 推荐